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情满潇湘-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和姑姑回道:“公主她上敬妃娘娘的宫里去了,林姑娘在呢。”

敦慧一听心里也喜欢,连忙跑进了正殿,却并不见林黛玉的身影。敦慧径直来到了黛玉的房里,却见黛玉正倚窗而坐,手里拿了本书正看着。

敦慧进门便说:“林姐姐还是这样用功,也不怕累着。”

黛玉赶紧起身欲要行礼,却被敦慧一手扶住:“林姐姐好没趣,一见面就是这一套。林姐姐跟着公主姐姐出门这么多日了,我正想你呢。”

黛玉含笑着问她:“昨儿怎么不见郡主呢?”

敦慧笑道:“昨儿身子略不大舒服,所以才没出门的。其实我在家里也呆不住,巴不得早日来见你们。哎……还是我哥不好。央了他好多次说带上去一道去西巡,他就是不答应。你和公主姐姐出了远门,到底把我给落下了单,一点意思也没有。”

这里正说着,听得外面人报:“公主回来了。”

黛玉忙携了敦慧一道出去。

永嘉见了敦慧忙取笑她:“还没进屋我就听见叽叽喳喳的,果然是郡主来了。”

敦慧笑着行了礼。黛玉又问:“敬妃娘娘到底什么病,好些了没有?”

永嘉道:“正用着药呢,又是两三个太医轮流着诊治,我看着也不算严重。倒是我六哥急着没处抓拿,正在那里骂了宫女又骂小太监。”

自从那晚的事后,黛玉总是避着世珩不见。早起时公主让她一块儿去瞧敬妃,黛玉因为那是世珩的生母,所以也避着,找了个借口也没去。


第48章:孙贵妃生辰

四月十七是孙贵妃的寿辰,今年是四十岁的整寿。再加上前不久太医诊断出怀有三个月的身孕,皇帝太后俱是喜欢。

孙贵妃更是得意,没想到都这个年纪了她还能有自己的子嗣。皇帝说孙贵妃这些年操持后宫事务勤谨,特意下令礼部要大肆举办。

太后观其动静,心想莫非皇帝要册封孙贵人了不成?孙贵妃虽说在跟前也孝敬有礼,但太后就是对她喜欢不起来,她不希望孙贵妃做皇后,在她心中自有人选,首先顺妃就是一位。

顺妃虽在宫中地位不及孙贵妃,但出自名门,为治国公马家的闺女。只是如今马家势力不如以前了。顺妃还有一层关系,原来她生母是锦乡伯嫡亲的妹子,后来嫁到了马家有了顺妃,算起来是北静王妃的姑姑。为了这层千丝万缕的关系,所以也算得上太后这边的人,因为顺妃的关系,当年太后才做主将韩家的女儿许给了自己的亲侄孙。

顺妃只诞有一位永昌公主,再无其他子女。虽然一入宫就册封为嫔,直到册封永昌公主时才加封的妃号,这些年皇帝对她也不闻不问。顺妃的日子也不大好过。

话又说到孙贵妃这边来,皇帝下旨要大办,初十的时候就陆续有各家诰命入宫庆贺送礼。忠鼎侯史家、宁、荣二府也各自有礼相送。后来诸王、公主、王妃、世子、世子妃,郡主、郡马等也都前来庆贺。

孙贵妃有孕在身,后宫之事由淑妃和敬妃两位主管,敬妃身子抱恙,又让齐嫔出来协助淑妃,齐嫔见识少,再者也没经过什么大事,经验少。淑妃大大方方的揽权,心想好不容易有这次机会,定要在太后和皇帝面前展示一回。

十五这一日就开始大摆宴席,先是宴请百官和众位诰命。宴席摆在中和殿,各家诰命却在孙贵妃的昭阳宫殿外。

孙贵妃是个喜欢热闹的人,如今有这么多的人前来捧场庆贺,拖着有三个月身孕的身子,出来与人道谢。淑妃是个妥当的人,一切都料理好了。

贾家也派了尤氏和王夫人来致贺,贾母病下了,不能前来。

酒席过半,王夫人在席中也没看见黛玉的身影,心想要不要去凤仪宫瞧瞧她。因此才偷空出来往凤仪宫去,偏偏这一去有些不巧,黛玉随着公主正在长春宫太后那里。王夫人扑了空,心里有些闷闷的,她还有些话要教给黛玉。自然也不好去长春宫要人,待宴席结束时,只得与尤氏回去了。

十六这一日宴请诸王、王妃,还有在京的公主、郡主等。又比十五这一日热闹了好些,孙贵妃照样要出来支撑局面,只是连日来的劳累身子有些承受不住。

到了十七这天正日子,前来庆贺的都是宫中嫔妃,诸位皇子,在阁的公主等。孙贵妃只得强撑着出来应付。

一早先去长春宫请安毕,太后笑道:“如今贵妃有了身孕,就在昭阳宫好好的养着吧,出来吹了什么冷风,或是闪到了什么地方,哀家可承受不起。”

孙贵妃赔笑道:“太后说的哪里话,给太后请安,这是天大的规矩。”

太后道:“哀家才和淑妃说,你那昭阳宫热闹了好几天了。该好好的清静一下,不如今晚的席就摆在这长春宫里吧,不知贵妃有什么异议?”

孙贵妃立马顺着太后的意思说道:“臣妾巴不得呢,多谢太后的体恤,就这样办吧,挺好的。”

太后又笑道:“我这孤老婆子就是喜欢热闹,贵妃只要不说哀家抢走了你的热闹就好。哀家让一个戏班过去在昭阳宫唱两天戏,贵妃爱听哪出就点哪出,也不用在哀家这里立规矩了。”

孙贵妃也喜喜欢欢的答应了。

至夜,长春宫里灯火通明,人语喧闹。皇帝亲自来陪太后喝了两盅酒。太后心里喜欢又当面赏了许多人,又说淑妃这几日来劳苦功高,又赏了一壶上等的佳酿。

淑妃在人前长了脸,很是喜欢。

皇帝见世琅也在坐中,原本他要审世琅,西巡的一路上他可惹了不少的事,因为孙贵妃寿辰,加上贵妃有了身孕,皇帝才选择放一放。若是世琅知道好歹有所收敛,其他的事都好说。

淑妃当着太后和皇帝的面,大大方方的拿出了送孙贵妃寿辰的礼,亲自堆放在孙贵妃面前:“贵妃娘娘,这些是妹妹送娘娘的礼。贵妃娘娘为难一年到头的忙碌,如今又添了龙种,更是喜上加喜的事,当妹妹的一点心意还请娘娘收下。”

孙贵妃便命贴身的宫女接了过去,又向淑妃致谢:“以后还有好些日子,都要淑妃妹妹费心。”

皇帝见后妃们言和意顺心里也喜欢。

黛玉这一席在角落里,和上面的那几席隔得远远的。北静王妃坐在黛玉身边,正与她说些家长里短的话呢,黛玉不至于太冷清。

坐了不多时,黛玉便道:“王妃请稍候,民女喝了点酒觉得头略有些晕,想出去走走。”

王妃笑道:“你去吧。要是一会儿晚了,我赶不回去还想去凤仪宫和林姑娘打挤。”

黛玉忙道:“王妃有这打算民女便让人安排去。”

王妃拉着黛玉说:“先不着急,再等等吧,不给林姑娘添麻烦。”

同席的顺妃起身笑道:“王妃若没地方去,不如来绮春殿吧。我那里清静,屋子多,只要王妃不嫌弃。”

王妃忙起身答道:“娘娘的美意原不该推辞的,哪里说到嫌弃二字来。”

顺妃便让身边的小宫女回绮春殿布置了,这里酒席如常。

黛玉喝了少许的酒,觉得头有些晕。出了长春宫的角门,被夜风一吹,顿时觉得清醒了不少,耳边的聒噪渐渐的少了些。

黛玉顺着脚步慢慢的走着,难得的清静让她得已好好的放松一下。出了角门,拐了个弯,又顺着碎石子甬路走了一截,黛玉看见了不远处有一凉亭,亭子里正中的挂着一只八角宫灯。黛玉心想过去歇歇也好。

黛玉才走进亭子,突然听见后面有人在唤她:“林姑娘!”

黛玉回头去看时,不知何时水溶在身后不远的地方站着,黛玉先是一惊,接着福了福身子,又道:“不知王爷在此处,民女冒犯了。”

水溶进到亭子里来,这番情景多少有些和他拾帕子那一回有些相像了。


第49章:情深不寿

水溶站在灯下,此情此景,他脑中自然浮现出辛稼轩那两句著名的词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黛玉心中惦念着自己那块手帕,心想该找他要回来,又一面想着该如何开口向他要。

水溶突然道:“昨日宝玉来向我请安,许久不见他了,没想到竟然变了个人似的。言语虽然还清楚,但没有了往日的那般灵秀。我又听人说是因为他那块玉丢了的关系,和他说了半天的话,倒实在是让人感叹。”

黛玉静静的倚柱而立,听着水溶的话,如今总觉得恍如隔世,宝玉过得怎样,仿佛真的与她无关了。自从进到了这么个地方,早就将两个人完完全全的阻隔开,当金玉缘成的消息传来时,早已经终止了她所有苦心的等待。再次听见关于他的消息时,黛玉心里微微觉得酸楚,竟不是以前那般痛彻心扉。

水溶自然察觉不到黛玉脸上的变化,继续自顾的说道:“林姑娘和那宝玉是什么亲戚关系呢?”

黛玉只觉得喉头哽咽,沉吟了半刻才缓缓答道:“是姑舅表亲。”

“我还真是容易忘事。”水溶自嘲道。又见黛玉始终侧着身子面对自己,埋着头,肩膀微微的耸动着,水溶一怔。他又走上前一步:“林姑娘,你怎么呢?”

黛玉慌忙掩饰着自己的情绪,故作镇定道:“没,没什么。”

水溶又道:“外面夜风大,还怕姑娘冻着了,不如我送姑娘回去吧。”

黛玉忙抬头回答道:“不敢劳烦王爷了。”

水溶只看见了在荧荧的灯火下,黛玉那双泛着点点泪光的水眸,这一刻竟让他内心一阵阵的揪紧。

水溶知道自己无法给她更多的安慰和鼓励,更无法给她依靠和温暖,失了半晌神,他突然说道:“其实林姑娘不用自扰,翻些清静无为的书,或许日子就没那么难捱了。姑娘内心的苦闷和孤独无依,我也是能体会一二的,只是有了什么委屈不要一味的存在心里,但凡想开了也就好过了。我瞅着姑娘身子娇弱,时常生病,可能还是和姑娘的心事有关。姑娘若不介意,我倒是能当一位倾听者,姑娘有什么不痛快的地方竟可能的说出来,或许就好受多了。”

黛玉静静的听着他的话,又背过身去悄悄拭泪,最后发出一声幽叹:“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水溶就站在她身后,几次都想伸出手来给她一个安慰的拥抱,又几次都收回手来,知道自己不能那样做,听见她吟出唐人的(春怨)来,一方面赞叹她才思敏捷,一方面又觉得这几句诗倒和她的处境是那般的相符。

此刻黛玉和水溶都听见了长春宫里的戏文,几句唱词飘进了两人的耳里,只见分明唱的是:“恹恹瘦损,早是伤神,那值残春。罗衣宽褪,能消几度黄昏?风袅篆烟不卷帘,雨打梨花深闭门;无语凭阑干,目断行云。”原来是西厢里的句子,黛玉记得曾在宝玉悄悄带进大观园的本子上看见过这几句,如今听来已是字字似血,早已经物事两非了。

黛玉便要择路而去,水溶却突然伸手拉住了她的衣袖,黛玉忙回身略有些惊讶的,急忙道:“王爷还有如何吩咐?”

水溶有些黯然道:“我有几句话想和姑娘说。”

黛玉低头看见了水溶握着她手腕的手,水溶这才缓缓松开了。

水溶道:“姑娘聪慧过人,诗书无一不晓。想来姑娘也听过‘慧极必伤,情深不寿’的话,里面的道理不用我多说姑娘也自是明白的。”

黛玉心里暗暗纳罕,长这么大从来没有人和她说过这些。她知道北王是一片好意,微微点头道:“王爷说的,民女明白。多谢王爷赐教。”

水溶又见她刻意显出生分来,心里微微的不适。又见黛玉手腕上戴着的那串珠子觉得有些眼熟,忙捉过黛玉的手腕细细看了,凤目微眯问道:“姑娘手上的珠子是哪里得的?”

黛玉见问,便说:“是王妃相送的。”

水溶放开了黛玉,目光沉了下去,心想她果然不把自己送的东西当回事,转眼又给了别人了。

水溶胸中微微的有些不快,黛玉察觉出来了,当初选择戴这串沉香腕珠,就是因为是北静王妃所送,才戴了出来。她将珠子掩了起来。

水溶的语气明显有些冷意:“王妃有没有说回府的话?”

黛玉答道:“才顺妃娘娘还留王妃去绮春殿歇息,看来若是晚了王妃就不回去了。王爷有什么话要民女捎带的,民女愿意替王爷效劳。”

水溶想了想便道:“罢了,由她去吧。这回不回家也都是同一码事。”

两人依旧在亭子里站着,此时长春宫又飘出来几句唱词,只听得是:“从今后玉容寂寞梨花朵,胭脂浅淡樱桃颗,这相思何时是可?昏邓邓黑海来深,白茫茫陆地来厚,碧悠悠青天来阔;太行山般高仰望,东洋海般深思渴……”

两人俱听住了,水溶斜眼去望黛玉,只见她一身淡蓝的衣裙,被夜风吹得有些飘飘摇摇。水溶又盯着地上黛玉的影子看,一时也出了神。

直到黛玉告辞离开,水溶这才目送她远去。只是一个转角就已看不见她的身影了。

水溶兀自的立在那里,突然想起本说要归还手绢一事,偏偏两人顾着说话竟也都忘了。他从怀里取出那方丝帕来,紧紧的攥在手中,心里突然下了个决定,不打算再归还了。


第50章:惊破鸳鸯

黛玉满怀愁绪的走出了亭子,回头看时早已看不见水溶的身影。

她缓缓的走着,依稀还能听见来回巡察,当值的太监说话的声音。这样的夜多少让人有些惆怅,黛玉脑中自然又浮现水溶说的那句“慧极必伤,情深不寿”的话来,这两句细细品来竟深有含义,黛玉像是参禅一般将两句话想了好多遍。

待回到了长春宫,这边正是酒酣戏热之时,王妃正朝黛玉招手呢,黛玉连忙过去了。

“林姑娘上哪里去呢,怎么半天才回来?”王妃笑问着。

黛玉答道:“回王妃的话,才出去遇见北王爷了,站着说了几句话。王爷还问王妃回不回府呢?”

王妃道:“他还知道关心起人来,今晚我不会去了,正打算去绮春殿过夜呢。”王妃又忙命了跟前的丫鬟去给水溶带话,让他不必等了早些回去。

王妃又说:“林姑娘中途离了席,很是该罚。”席上的人也跟着附和,说着又让人拿来了酒盏,王妃亲自斟了半盏酒递到了黛玉的唇边,笑道:“好妹妹,你若是认我这个理就喝了。”

黛玉哪里再敢饮酒,忙推辞道:“王妃不带这样捉弄人的。”

旁边的人又着起哄,后来黛玉躲不过,只小小的抿了两口总算躲过了这一劫。

王妃又去敬顺妃的酒,黛玉觉得胸口突突乱跳,怎么也平静不下来,又感到脸上滚烫,坐在一边拿着手绢扇着风,一眼望去只见淑妃还在太后与皇帝的两席来回招呼忙碌呢。今晚这般热闹,黛玉却没看家永嘉公主的身影,太后身边坐着的是孙贵妃和齐嫔。

过了一会儿太后身边的宫女还请顺妃和王妃过去,这边的席也渐渐散了。

由于四处的人语喧闹声,倒不能安安静静的听几出戏。坐了没多久,黛玉便打算回凤仪宫去了,回头却见身边随行的丫鬟一个也没有,说不定此刻跑到什么地方,自个儿喝酒寻乐子了。

微不足道的她,就是离开也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注意。加上又被王妃灌了几口酒,黛玉有些受不住了,缓缓往凤仪宫走去。

夜风袭来,黛玉下意识的拉紧了身上的衣服,路旁隔一段距离就有灯笼,不至于太摸黑。黛玉觉得天冷了不少,心想早早的回凤仪宫才好,走了一段宽阔的大路,想着要走近道,于是选择了条甬路,此处倒没那么明亮了。

晚风吹过,只见树影移动,黛玉心里有些害怕。小步跑了一段路,正欲转角时突然听见有人在那边说话。

黛玉脚下的步子便就缓了下来,听得女声说:“前日你让人稍进来的东西我已得了。阿弥陀佛,以后万不能这样了,到底让人提心吊胆,要是让别人知晓了,怕你我都不能活。”

黛玉觉得这声音很熟悉,竟有些像是公主的语气,待要唤公主时,突然听见还有一男人正说道:“公主,你跟我走吧。”

永嘉急了:“你带我走,我们能上哪里去。只怕还没逃出京城,就被父皇派人捉了回来,别说这样的傻话了,或许我不过被父皇随便嫁人了事,那么你呢,你还要不要活。”

男人急切的说道:“这也不能那也不能,你说到底要我怎么做?难不成我真忍心眼看着你接受谕旨,下嫁于别人么?”

永嘉带着哭腔道:“不然又能怎样,这就是做公主的命,半点不由人的命。你走吧,要是让人看见成个什么话,若是让父皇知道了你还要不要活?”

两人正争辩着,一时半会儿难解难开。黛玉听了他们两人的谈话,一时心里又羞又怕,心想难怪她在席上没有看见公主,原来是偷偷跑到这里与人私会来了。黛玉心想要是他们被人拿住该怎么办呢,公主或许没事,不过被训斥,那男的肯定逃不了惩治。又叹道,公主素来做事也是稳妥的,怎么突然出了这样的事,听说她未来的驸马要回京了,这下又该怎么说。

黛玉不知该不该寻别的方向回去,装作没有看见一般,所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她探出头来往那边一瞧,只见两人紧紧的依偎在一起,两人的影子映在墙壁上。黛玉觉得内心突突跳得厉害,脸上一阵阵的发烫。就在她犹豫该寻哪条路回去时,突然听见远处有人语声渐渐的近了,正朝这边走来。

那边相偎的人却浑然不觉,黛玉想起素日里公主待她的好处来,急忙喊了句:“快走,有人来了!”

喊了这一句黛玉掩面从别路慌忙跑开了。

这里的永嘉听见了这一声喊,吓得浑身颤抖,战战兢兢的喊了句:“是谁,是谁在那里!”

黛玉已经跑开了,永嘉似乎已经认出黛玉来,心里正忐忑不安,不多时果然见有灯笼往这边来了,她赶紧将戚华推开:“你要作死呀,还不快走。要是让人拿了去,我也救不了你。”

戚华听见了人语声,心下虽不甘愿,但也只能放手,永嘉一面推着他,一面又道:“从今往后别再来找我,权当我死了罢。”

戚华匆忙间交给了永嘉一件东西:“这个你且好好的收着。”于是身手敏捷的跳过了墙头,跑开了。

只听得那边有人喊了句:“快去看,有人翻墙过去了。”说着数支灯笼齐齐的向永嘉公主这边照来,永嘉站在那里,犹惊惶未定,战战兢兢的说道:“是本宫!”

众人见是永嘉公主忙纷纷行礼:“惊扰公主了,敢问刚才是不是有人从墙头翻了去?”

永嘉道:“没有,是只猫呢。想来你们看错了,这里没事,大家散了吧。”

众人听说也就作罢了。

永嘉心想还要回长春宫去,若是皇祖母见不着人又得让人来寻,偷空出来这么久该回去了。心里却久久不能平静,刚才那句呼喊应该是林黛玉吧。老天保佑,千万不能闹出什么来,不然还要不要她活。

永嘉只觉得脚下步子虚软无力。

黛玉好不容易回到了凤仪宫,和姑姑正在偏殿里做针线,见她回来了忙起身笑道:“林姑娘回来了,时辰还早呢,姑娘怎么不多坐会儿。”

黛玉道:“喝了点酒,觉得头疼脑胀的,想回来歇歇。”说着便回房去了。

雪雁正伏在那里画花样,瞧见了她忙到跟前来服侍。

黛玉内心久久不能平息,抬手见腕上那串沉香珠子,想起水溶的神情来,连忙褪了下来交给了雪雁:“你拿去放好,以后都别拿出来了。”


第51章:公主之虑

一连几天,永嘉都是忐忑不安。自从那日与戚华私会后来被惊散,她总是提心吊胆。而那晚无意中掩护了他们的人,永嘉知道应该就是黛玉。

心想自己的把柄落在她手上怎么才好呢,这样私密的事她又不能与人商量着办。要是捅出去了该如何收场,永嘉自己倒不是怎么担心,她不是个贪生怕死的人,到底是想到戚华可怜,引诱公主私奔,这样的罪名就是不死也得脱层皮。

这几天她从中观察,黛玉依旧像个无事人,自己又不好开口问。心想留着终究是祸害,不知哪天就闹出来了,不如寻个事将她处理了,也少一份后顾之忧。这个念头滑过永嘉的脑海时,不由得心里一惊,想到黛玉可怜,好好的一个女子进得宫来陪伴自己一年有余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哪里有除掉的道理。

除了永嘉的忐忑,黛玉亦是个聪慧之人。秘密压在心里觉得难受,夜里睡觉也难安,心想公主可能知道是自己撞见了,只是这事该怎么收场呢,又怕公主猜忌,最终对自己也不利。后宫的这些事,她原本是不想掺和进来的,所以处处行事低调,很多时候不过想选择明哲保身而已。一方面觉得公主这样的举动终是不妥,就是在平常人家,要是哪家公子要勾引小姐私奔也非同小可,更别说一方贵为公主。

黛玉随意的翻了几页书,也看不进去。雪雁在跟前说着话:“说来这淑妃娘娘真好,处处都想着姑娘,又打发人来送些吃的,玩的,用的。贵妃娘娘有了身子,看来后宫好多事都落在淑妃娘娘身上了,我见她也能干,处理起来竟也一丝不乱,上面还要奉承太后、皇上实在不简单。我看有些像琏二奶奶的样子,姑娘你说呢?”

黛玉微蹙着眉头:“叫你别在背后议论这些了,说了多次你也不听。”

雪雁笑道:“只我们两个说,再说是夸赞的话,难道还怕人学去嚼舌根不成?姑娘也太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