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情满潇湘-第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才刚至院中,绿菱跑了来笑嘻嘻的说道:“王爷,王妃,快去望月轩看看,郡主和小爷为了争肉吃快要打起来了。”

黛玉还没缓过神来,水溶拍手道:“这姐弟俩怎么又闹到一处呢,我是说歆儿怎么早早的就回来了,还说肚子疼,这丫头还和我撒谎了。”

黛玉来不及进屋换衣裳,笑着拉着水溶说:“我先去望月轩了,王爷要不要一会儿跟来?”

水溶道:“倒要看他们怎么个闹法。”

大家便往望月轩而来,还没进屋就闻见肉香,已经听见了敦慧和水澄的争执声。先是水澄的声音:“姐姐说话不算数,明明说好这一块烤好了给我的。”

敦慧笑说:“要吃你自己不会烤呀,干嘛和我抢吃的。”

水澄挽起了衣袖当真自己分了肉来烤,丫鬟见状忙替水澄收拾:“小爷当心别划了手。”

“不要你们管,服侍你们的郡主去吧。”

水溶和黛玉来到了屋里,姐弟俩正吃得不亦乐乎。铁丝网笼着火炭,网上的肉正发出嗤啦的声响,屋子里弥漫着肉香,令人食欲大动。

水溶先板着脸教训敦慧:“好啊,你和我说肚子疼,要早些回来,原来是惦记我们家的肉呢。还是个郡主呢,一点规矩也不讲了。”

敦慧忙用筷子夹了一块烤得刚刚好的肉送到了水溶跟前,笑道:“哥哥要不要尝尝。”

水溶张嘴吃了,中午的时候陪着那么多人一起用饭,也只略吃了一点,酒却喝得不少,忙要水洗了手要和他们一起吃。

黛玉坐在一旁却不挪身,见她们吃得很是热闹,有说有笑的,很是有趣。

水溶忙问:“你们姐弟到底吃了多少呢,又不是穷人家的孩子,平时吃不起肉,当心不消化。”

水澄立马上来告状:“大哥,姐姐不好,老和我抢吃的。就是吃得肚子疼也活该。”

敦慧立马反击道:“一开始就说好的,谁做的谁吃,你自己不会弄,还要怪我不成。”

丫鬟给黛玉端了一杯烫得正好的惠泉酒:“王妃喝点暖暖身子吧,正好驱寒。”

黛玉便抿了一小口便放下了。敦慧见她嫂子坐着不肯动,忙道:“嫂子快来呀,再不来可不剩什么好东西了。”

黛玉笑道:“我不吃了,你们慢慢吃,别抢。”

水溶夹了两块放在小碟子里,亲自送到了黛玉跟前:“真不尝尝么,这是上好的驴肉,很香。少吃一点没关系。”

黛玉依言略尝了一点,觉得腌臜,便不肯再吃了。

水溶盘腿而坐,那模样何曾有半点王爷的架势,水澄又叽叽喳喳的说着学里的话,水溶问他:“进去学了快两年了,改天我可要考考你。”

水澄却不胆怯,忙壮着胆子说:“大哥,随你考哪一样都曾。学里的师傅正夸赞我,说要是我也去考场的话,一定能高中头名的。”

水溶越发笑了:“好大的口气。”

黛玉坐在一旁瞧着这兄弟姐妹仨,心中突然一暖,这些便是她的家人了。或许在外孤独得太久,或许是双亲去得太早,留下自己孤零零的一个,她常羡慕别人的好处,如今自己也是他们中的一员了,顿时觉得幸福满满。她悄悄的离开了这间屋子。走至门外,见雪下得要小些了,院中有一棵梅树已经绽放了花苞,正在这数九天气里凌然傲放。

南晴扶着丫头走了来,笑吟吟的说道:“今儿怎么都挤到这里来了,厨房里已经煮好了热气腾腾的饺子,正等着吃呢。”

黛玉笑说道:“这屋里住了一群叫花子。”

水溶闻声走了出来,听说是吃饺子,便回头对那姐弟俩说:“可别再吃了,冬至哪能不吃饺子的,当心冻坏了耳朵。”

敦慧要了水来净了手,仍下水澄不管便笑嘻嘻的跑了出来。

水澄的奶妈正在跟前一个劲儿的劝说着:“小爷,可别再吃了。当心积了食,不好消化。侧太妃知道了又得一顿说。”

好劝歹劝一阵,水澄终于丢过了这件事。

花厅上冷,已经移到了西屋的暖阁里。侧太妃和春画也来了,又让人去请雪雁过来同桌。雪雁却找了个托辞没有过来。水溶说一家子要团团围坐才热闹,丫鬟们上来将设着的几案搬离了。抬出一张樟木的八仙桌,大家分了席位坐了。

水溶道:“今儿人倒齐全。”

上了一桌子的酒菜,接着又用了羊肉饺。

用了饭菜,进了滚烫的羊肉饺子,身子一下就暖和起来了。黛玉回到这边房里先换了家常衣服,接着吩咐含烟:“送两套衣裳给画姐姐送去。”

含烟听说,忙开了衣橱,拿了一件白狐狸面半旧的大红羽缎的对襟斗篷,一件一抖珠儿的皮褂,一条宝蓝的银鼠皮裙。

黛玉看了两眼让含烟包了,送到春画那里去。她随手拿了一本书,半卧在榻上翻看。水溶不声不响的走了进来,黛玉目光都在书上,竟没发觉。直到有人悄悄的蒙上了她的眼睛,戏谑道:“猜猜我是谁。”

黛玉扑哧一声笑了出来:“难道这屋里还有第二个男人不成。”

水溶惊呼一声,连忙松开退了好几步,嘟囔着:“见鬼,真要命!”

黛玉也不看书了,连忙坐起身来,拉了拉衣裳,笑问着他:“今天你空闲呢?”

水溶道:“早就闲了,不然我还能站在这里?”

黛玉又问:“我做的那套衣裳你穿过没有,可还合身,若生命地方不好,我再改改。”

“合身,这阵子辛苦你了。你说我该怎么报答好呢?”水溶又挨近了她的身子。

黛玉转过脸去,微微一笑:“一家子也说这个话,那也太没意思了。”


第146章:老了流光

这场期盼已久的雪下了整整两天三夜,也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学里已经散假了,这几天水澄一直在家中跟着几个小厮玩闹,也无人管她。

只是侧太妃染了病,每日请医用药。

到了年底要打点宫中几位娘娘处的年礼,还有一些来往交好之家,地里的租子,几间铺面收入也都上来了。又要忙着给府里的下人裁新衣,准备压岁钱,南晴让账房里称了二百两金银,送去倾了不少样式各异的金银锞子。

除夕主持中馈,这些都是当家妇人所要准备的事,黛玉头次管家经历这些,几日前便命人开了水家的宗祠,让人将屋子打扫出来,并吩咐预备下供品。又要预备下请年酒的单子,并正月里的戏文。还有雪雁的出嫁,一并大小诸事全都挤了上来。

接着又有几处家庙打发了姑子主持来府要灯油钱、米钱、一应的香火钱。不过是每年公中账上的例子,依着走一遍就成。

年下了,宫中事也多,衙门里也不清楚。所以这段日子里水溶常常早出晚归。这日一早,锦乡伯府里派了四个女人来,给王府送了年礼,又送了对联和请年酒的帖子。

黛玉让人备下了尺头,亲自见了她们,又说笑了一阵子。接着又传荣国府派人送了年礼来,黛玉一怔,又问:“是谁送来的?”

婆子说:“是来旺媳妇和另两个婆子,正等王妃的示下呢。”

黛玉忖度了一回便说:“拿上等封赏她们,就说我这里有客走不开,不见人了。”

韩家的婆子连忙道:“扰了王妃,这就告辞了。还请王妃自便。”

黛玉却面含微笑道:“你们坐吧,不打紧的。”

韩家的婆子们便又陪坐在跟前与黛玉说了一阵子话,便告辞了。

到了腊月二十九这一日,宗祠早已经收拾出来。水溶带领府中之人,连同府外居住的那些叔伯堂兄弟们一道拜祭了祖先。

案上供着水家几代的灵位,从第一代北静王水砚,第二代北静王水仪,第三代北静王水伦。水仪和水伦是同胞兄弟,水溶是水伦之后,因此是第四代北静王了。

黛玉在这些牌位中并未看见韩王妃的牌子,心下正疑惑,想问跟前的人又问不出口。心想毕竟也是正娶的王妃,又是原配,为何不立个牌位供后人祭奠。

祭拜完了祖先,大家都聚在正殿里说着这一年到头辛苦的话,又说了好些关于水家荣耀的事,不过半个时辰便又各自散了,原来并不在一处用年夜饭。

后殿后面的院落是黛玉和水溶住着的地方,正厅堂已经早早的收拾出来,紫檀木的大案上供着瓶炉三事,设着香盒。水磨石的地砖上已经铺上了一幅波斯国进贡的新毯子,上面印着独具异域风情的几何纹、卷草纹,还有一些他们也说不上来的人物典故。门窗皆已重新油漆过,窗纱从绿纱早已经换成了保暖的高丽纸,并贴上了鲜艳的窗花。

黛玉才换了家常的衣裳,惜月在跟前与黛玉道:“王妃,黎嬷嬷说该将王爷的寝具给挪进来了,大过年的,夫妻也该团聚。哪里有日夜分住的道理。”

天气正是最冷的时候,水溶住在外面,自然没有这边暖和,黛玉担心他冻着,听了惜月的话便点头道:“那先在这屋里设一榻也行,毕竟服未满。”

惜月笑说:“这大年底说什么服不服的话,再有也不差这些日子了。二月里是王妃的生辰,王爷说要好好的替王妃过个生日,还要把亲近之人请一请,要让王妃好好的乐两天,连圆房的酒也一并请了。”

黛玉脸上微微的红了,又与惜月闲话起家常,惜月说:“雪雁姑娘要出门了,应该再给王妃补一个大丫头才是,王妃瞅准了谁,便让她到跟前来服侍,要不买去买两个吧。”

黛玉道:“依我说,何必应要按着那个理,五个六个的,有你们在身边也足够了,暂且不再添什么人吧。”

惜月笑道:“省下来的二两银子的月钱也是有限的,人家屋里还有个三五个的,王妃房里为何不依。等年过完再说吧。”

今年除夕没有备戏文,所以在年夜饭后,放了爆竹便各自散了。交子时的时候还要入宫去向皇帝朝贺新年。

黛玉与水溶携手回到院中,春莺和绿菱正守着火盆便玩笑,绿菱拿了支铜钩扒拉火堆,原来是想取火堆中埋着的香芋还有板栗,别的大丫鬟都去看热闹了。

两人进屋来,春莺和绿菱连忙笑着站了起来:“王爷、王妃怎么回来得这么早?”

水溶便问:“其他人呢?”

绿菱笑说:“出去玩了吧。”

夫妻俩也不管这些,两人进了屋。黛玉见床上堆放着从外间搬进来的寝具,便和水溶说:“这屋里毕竟要暖和些。正好也有一榻,我替你铺床。”

水溶拉着她的手却不让:“辛苦这些做什么,今晚不拘往哪里挤一挤便是一晚了,子时过了还得进宫去,也睡不了什么觉。”

黛玉听说也不在理会了,水溶突然给黛玉递了一件东西,原来是块白色的丝帕。黛玉一怔忙说:“我有帕子,你得了好的,自己留着用吧。”

水溶笑了笑:“你果真不认识了么?”

黛玉接过一瞧,原来是几年前那个夜晚,她无意中遗落的一块。她紧紧的将丝帕攥在手中,往事一幕幕便浮上了心头,竟五味陈杂,这些年了她几乎快要忘了这事。黛玉看了又看,上面绣着的那两句诗亦在,痴痴的看了几眼,心想湘云如今又在何处呢?听人说她回南边去了,竟许久没了她的音信,或许过得不如意,要再见一面,又不知是何时。

“这两句诗好果然是好的,又新奇,又工整。只是如今你跟了我,我却不愿意你再发这样的悲音。真心希望看到你的笑颜,少些悲楚,不知能否?”

黛玉望了他一眼,只见他黑亮的珠子在灯火下闪烁着光芒,一脸的真心实意。水溶覆上了她的手,紧紧的包裹住。

水溶的掌心很温热,同时也带给了她勇气和坚定。黛玉微微一笑:“我答应你便是。”

水溶真诚的笑开了。

黛玉将这方帕子收了起来,与水溶道:“去年的时候你还陪着我看万家灯火,每当想起那晚,心中便充满了暖意。不知还能否去趟摘星亭呢?”

“这有何难。”又从衣架上取了一领斗篷来与黛玉披上,两人携手出去了。

耳畔传来远近不一的爆竹声,水溶紧紧的拉着她的手,两人慢慢的往摘星亭而去。

依旧是那片万家灯火,从那个方向望去,黛玉依稀看见了年幼时,母亲让她坐在自己的腿上,和她讲外祖家的事,说母亲少女时的事。父亲在灯下握着自己的手,一笔一划的教她写字。她有过一个弟弟,只可惜三岁的时候就夭折了,从此她便是父母掌中的明珠,也当男孩儿般的养,甚至还请了贾雨村来做自己的西席。

家乡二字只能活在梦里了,黛玉一心想着回去,可在那里住了几月早已不是儿时的天地。望着高高低低,远近不一的点点灯光,似乎点亮了童年所有美好的回忆。

借着微弱的光亮,黛玉的脸有些模糊不清,水溶在跟前问她:“是不是又想家呢?若想,等到来年得空,我与你一道回去。”

黛玉凄然一笑:“回忆原来不过是老了流光,妆点了过往。”

水溶先是一怔,突然明白过来,微笑着点头道:“这话很是。”

黛玉唤了一声:“王爷!”

水溶爽朗的答道:“玉儿,若在人前你唤不出口,可当只我们两人的时候,你称我字吧。已经很久没有人这样喊过我了。”

黛玉一笑,却始终唤不出口。

“没关系的,我们慢慢的改进就好。”他向远处眺望着,那一片的灯光点点,宛如洒落在人间的星星,同黛玉的那双眸子一样明亮璀璨。不知怎的,心里突然一软,或许是情绪有些激动的关系,声音变得有些暗哑和颤抖:“玉儿,这一辈子真想陪着你看尽人间所有的风景。直到有一天,我们再也走不动的时候,还能像现在这样,一起眺望远处的灯火,一起仰望星空。到那时候你再回头看,我依然还守在你的身边。或许到那时你才能真正被我打动。”

黛玉心里微微一颤,她回头看了他一眼,会心的一笑:“或许等不了那么久。从山。”

水溶甚是欢喜,忙紧紧的将她拥入怀中,又吻了吻她光洁的额头。

黛玉突然想起一事来,推开了他便问:“祠堂里为何没有姐姐的牌位呢?”

水溶回答说:“这是她的意思,她说她不愿意接受水家后代的香火。我不能违背她的意思,生前已经让她那么别扭了,身后总得让她自在一回。”

黛玉沉下眼帘来:“姐姐她是个苦命的人,我时常在想,若不是因为那个绣屏,不是因为那个爱马人,姐姐那么真,一定和你是一对让人艳羡的一对。”

水溶目光也沉着下来,他知道黛玉心思细腻敏感,思量再三才说:“人生没有那么多的如果,也不存在假设。以前的事过了就过了,眼下我只希望能与你共度一生。正如你所说,年少时的繁华,终究不过是过往的妆点。”


第四卷:红楼引


第147章:共贺千秋

二月十二原是百花生日,恰逢正好黛玉的生辰。前几年没人记得住,今年水溶开了口,说要好好的给黛玉过这一天,诸事都不劳黛玉操心,让她受用一日。

一大早的,府里的女孩儿拿了五彩的花笺,红绳进了园中,扎在各个枝头,莺莺燕燕的,园中顿时热闹起来。

巳时未到,屋里来拜寿的人已经挤破了门槛,侧太妃送了一根素金梅花嵌红宝的簪子,一双新鞋,一个和合如意的堆绣荷包。敦慧送了自己做的两件绣活,南晴送了一对银錾花样镶蓝宝的一对戒指。永嘉公主处、南安太妃处也派人送了贺礼来。

惜月笑道:“我们几个做丫鬟的也没什么好东西孝敬王妃,凑了点份子。”说着便拿出一个钱袋,里面装了大约有十几两的散碎银两。

黛玉也不瞧,忙推让道:“你们也不容易,凑这钱做什么。今天是女孩儿们的日子,大家自在的乐一天吧。”

含烟正给黛玉梳头呢,轻巧的挽了一个牡丹头,插上了金凤钗,凤嘴里衔出几串珠玉似的流苏,又簪上了一朵大红的堆纱宫花。黛玉总说太艳丽了,要将宫花拿下。

含烟笑道:“今天是王妃的好日子,哪能取下来。”

又取了杏黄大云缎织海水江牙云瑞鹤衔花的立领团衫,浅豆绿的潞绸折枝花窄褙子、金线梅花的柳绿马面裙来与黛玉换上。

才妆扮好,就听得窗下有人笑语:“寿星怎么还不出来,我们可来讨面吃了。”

丫鬟们连忙通传道:“南安王妃、郡主来了。”

黛玉整了下衣衫便揭帘出去。敦慧笑道:“园子里可热闹了,来了好些姐姐妹妹的,嫂子是今天的主人还不随我们快快去了。”

南安王妃又笑道:“妹妹今天拾掇得可真好看。”说着又挽着黛玉的胳膊,一路说笑着往园子里去。

时值春日,园中绿柳新吐,桃红梨白杏花放。俨然一派绮丽之景。

望月轩前后皆种植了不少的杏花,如今开得正是时候。此处早早的让人收拾了出来,戏台就搭在对面的飞楼上。黛玉喜静不喜闹,亲朋好友中也来了几家。西宁王妃、东平王妃并宜春郡主,并临安伯家的诰命,镇国公牛家的诰命,神武将军冯家的老夫人,永昌公主也派人送了贺礼来,因为家中有事没有出面。

黛玉才坐定,只见李纨和宝钗妯娌俩也赶来了。黛玉忙忙的起身,上前迎道:“两位嫂子怎么这时候才来,路上可好?”

李纨和宝钗欲要行礼,黛玉却一手拉了一个,笑说着:“两位嫂子快别如此,我天天盼着以前的姐妹来和我说说话,知道两位嫂子管着家,事多也脱不开身。也不好打扰。快请坐吧。”

李纨和宝钗又与座中之人相互厮认过,见了礼。当下便有丫鬟搬了两张椅子来,放在下首,上了两杯新出的明前茶。

宝钗端坐在那,温柔沉默,又见座中之人皆是高爵之家,勋贵之后,突然想起宝玉来,一把年纪了还没有半点成就,这以后的日子如何才有个依靠。今年又是大比之年,无论如何也得下场走一回,以他的天份,只要肯用功夫,难道还考不中么?

当下传了戏本来让黛玉点戏,黛玉让永嘉公主先点,永嘉公主推辞道;“今儿是北嫂子的好日子,又是主人,还是先请北嫂子点一出好的给我们听吧。”

黛玉点了一出(幽闺记)中的(幽闺拜月)又让永嘉公主点,公主点了一出(双珠记)中的(闺欢)接着又请南安王妃等点过,便鸣锣开戏。

这里又捧了各式的果馔糕点来。因为是花朝之日,这些点心也做得格外的精美异常。桂花红豆糕、玫瑰糕,牡丹花糕一一都盛了上来应景。

黛玉又让人装个一个攒盒给春画送去。这里一面观戏,一面低声与人笑谈。

南晴可没闲功夫坐下来好好的看会儿戏,带着人收拾席面,前面有几家男客,园中皆是女眷,因此便带着丫头们将栖霞院收拾出来,作为设宴之处。

折腾了大半天,兼因喝了些酒头有些昏昏沉沉的,身子也酸软起来,此时园中宾客并未散尽,还有两家亲近之人。黛玉便让侧太妃与敦慧作陪,自己脱空回房了。

才一进屋,便见案头上放着一对邢窑出的玉壶春瓶,瓶中插着盛开的芍药花,两支淡黄,两支玫红。只觉得清香浮动,婀娜多姿,让人眼前一亮。

黛玉忙问:“是谁摆在这里的?”

绿菱笑说:“王爷说摆在这里好看,让王妃看着也喜欢喜欢。”

“王爷摆的?”黛玉有些不解,他不是不喜欢这些花花朵朵的么。得了,他摆放的就他摆放吧。黛玉只想好好的休息一下,因此也不让丫头在跟前服侍,上床和衣躺着。

不多时水溶回来了,绿菱摆摆手,轻声道:“王妃正休息呢。”

“倒也辛苦她了。”水溶听说便也不进内屋了,坐在正厅房里喝了一盏茶,接着又被马总管请去商议了几件事。

等黛玉醒来时,已经申时过后了,斜阳晚照,案上的芍药花正沐浴在夕阳里,散发着它的芬芳。

黛玉唤了人打水来梳洗,却见案上赫然多了一条象牙刻的船,镂花船窗,里面的人物,甚至是衣服上的褶子也都能一一看见,船头船尾迎风鼓动而起的风帆,颇有乘风破浪的趋势。船舷上镌着四个小篆“风雨同舟”。

黛玉不去想这条摆件造价多么的昂贵,象牙多么的不易得,目光落在那四字上面,顿时体会出百般滋味,一时心潮澎湃。

惜月走了进来:“才王爷进来的时候见王妃正在休息,所以才没叫醒王妃。这船真漂亮,王妃可喜欢?”

黛玉体会出他的用意来,粲然一笑:“惯会在这些上面用心,倒也难为他了。喜欢当然喜欢。”

惜月也笑逐颜开:“能让王妃一笑,只怕王爷已经万分高兴了。”

黛玉揽镜自照,只见两靥微微泛着红晕,恰如那芍药花开。鬓角已经有些松乱了,惜月取了梳篦来与黛玉拢头发。

惜月在跟前道:“前两年王妃才来府里的时候,王爷就想着要给王妃过生日。只是那时王妃不愿意说是哪一天的,王爷也不好打听。到了跟前又有其他事,也就错过了。其实想来也怪可惜。”

“何以见得?”

惜月笑道:“当时王爷想着在跟前献殷勤竟不能。”

黛玉也笑了出来,心想那时候韩姐姐还在呢,这殷勤如何献得。她还只是郡主身边的一个伴读,微不足道。

黛玉又问:“你在这府里多久呢?家是什么地方的?”

惜月道:“也有十年了吧,才进府的时候还笑着呢。家里是大同的,后来举家跟着父亲来京里做生意,原本是想走关外。可家里生了变,父亲的一个小妾将家里值钱的东西全部卷走和人私奔了。父亲没了本钱,一家子要过活,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