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之黛玉重生-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黛玉自知事以来,并没有在家中祭过祖,好在两个姨娘和管家都是老人,往年祭祀都是他们准备,荷姨娘正好来了月信,并不敢沾这些,躲得远远的,连黛玉院中都不去。
过了年,守了岁,新年第一天,照着黛玉的吩咐,林家下人们都得了赏,不单是祖宅伺候的,其它处做活的也都有赏。黛玉吩咐守孝这些年,各处租子减一成,她不能见外男,所以专门把各处的管事婆子召集起来,一来是分发赏赐,再来是提醒各位不得私抬租子,贾仁义一家更是前车之鉴。
这些老婆子有老实的,但也有那么几个,上次清理下人并没有抓到,想着林如海去了,这主家就一个小丫头,自然是好糊弄,想着自己好日子就要到了,见黛玉训话也是口不对心的应下,殊不知一来黛玉前世在那贾府,看人眼色多了,没那么好糊弄;二来约莫是黛玉感知到了自己曾是天界的绛珠仙子,有了些灵力,对着这些坏心思,自是可以察觉得到。一时这些人散了,黛玉让张姨娘取了名册来,执笔在那名册上点了几个名字。
“我瞧着这几个心术不正,且注意着些,如今爹爹才入土为安,若是再出了那种事,只恐爹爹在泉下难安。”黛玉将那名册又还给了张姨娘。
张姨娘接了册子,将这些人和她们所在的庄子都默默记了下来。
“若是今后我这身子能好些,出了孝倒是想去各处庄子逛上一逛,起码要亲眼瞧瞧,家中各处产业如今是何模样。”黛玉叹道。
荷姨娘如今负责黛玉的膳食,也很发愁,这孝中碰不得荤腥,可黛玉这身子骨,虽然沾不得大荤之物,但若全然都用素的,如今正长身体哪里使得。虽然陈老大夫的药膳里,也有几道全素的,林如海丧事之时,先时操持过林家重阳宴席的那厨娘也来帮忙了,荷姨娘便也向那人偷师了几道养生的素食,可如今看来还是不够用。
荷姨娘最欣慰的是,虽然黛玉如今都只吃素的,这些日子也只是有过几次小小的伤风,吃三两天药剂就痊愈了,只是冬日里凉,烧了炭火,黛玉总是有些咳嗽。
来年暖和的时候估摸着还是得再将这宅子改上一改,仿着那北方的屋子,烧上地龙,或是起个炕。比着如今守孝的规矩,过了一年,就可以用些鸡蛋鸭蛋这样的小荤,荷姨娘数着日子,还有八个来月,想着这八个月的菜色,她又发起愁来。
清明的时候,黛玉祭祖之后,便在那庄子里住了一个来月,从桃花灼灼一直住到四月芳菲散尽。在庄子里,她每天都会去坟园一趟,给安息在园中的林家先人们带上几枝花,顺便也给守墓的张老爷子送饭,老人家的好处就是活的日子长,经得事多,所以故事也很多,黛玉每次去都会待上小半天,听张老爷子给她讲故事,故事故事,自然是故人之事。祖父祖母,曾祖父曾祖母,黛玉无缘得见,倒是从张老爷子这里听了不少。
园子里的荼蘼花开的时候,黛玉辞别了长眠地下的爹娘和诸位长辈,嘱咐园子里的人好生照顾张老爷子,乘着那辆紫檀马车回转了。黛玉实在是很喜欢这马车,是哪怕是从苏州赶到这园子要走好一段水路,她还是兴师动众,把这车子一同搬到船上带了来。
黛玉回到苏州祖宅的第二日,宅子里的花尽数开放,一时间家中下人啧啧称奇。因为在孝中,今年黛玉的生日十分简单,平平静静的就过去了,也没有出现去年花开的奇景,不知为何,直到黛玉出门去扬州的庄子之时,这家中也不见花开。
林管家还以为是修葺宅子之时那些移栽花木的花匠不当心,移栽的花木没活的同时,还动了原先花木的根本,本想趁着春天再重新栽种些花草,可这家中尚在孝期,这栽种花草也算是动土,黛玉又是三灾八难的,该忌讳的必须得忌讳着。
不曾想这黛玉方才祭祖归来,不过一夜,这花竟然都开了,好似攒着劲儿等黛玉回来一般,桃花也好,梨花也罢,还有那玉兰、牡丹、迎春、含笑等,你争我抢,尽数盛放。虽说事出反常,可这景象一年前林家人就见过一次,倒是没那么一惊一乍,越发觉得自家姑娘真是神仙一般的人物。
那日黛玉写字写得累了,歇在园子里的风波亭里倚着栏杆,有一下没一下往亭子下池塘里有一下没一下扔着鱼食。紫鹃和雪雁正在一旁协作打着络子。清明时去庄子里祭祖时,黛玉把那马车也带了去,来回搬运之间,络子和车上的围帘,或脏或破,好在如今黛玉并不出门,刚好趁这个时候把东西做好换上。
“姑娘,刚得了消息,那桂枝生了个小子。”荷姨娘找了过来,见黛玉在这亭子里闲着,于是就顺带把这事儿说了。
“晓得了,好好养着,总是用得上的。”黛玉回过头来,用帕子擦了擦指尖,笑道,“姨娘手最巧,也来帮忙打络子吧!”
“好嘞!”荷姨娘本就无事,也坐在一旁,和雪雁紫鹃一起打起了络子。
紫鹃和雪雁,两辈子都是这样实心眼,虽然没荷姨娘那么活络,但是好在就是忠心。虽然紫鹃是贾母指给黛玉的,可自打她跟了黛玉,就一心把黛玉当成主子,加上在林家被姨娘们各种熏陶,又经历了贾琏那件丑事。
紫鹃并不笨,上辈子就知道试探宝玉,为黛玉发愁她的终身大事,经了这么些事情,也瞧出了贾家的不良居心,终归她如今是黛玉的人,只顾着服侍黛玉就好,是以黛玉安排这些,也没避着她。
荷姨娘以前在教坊里时,见的三教九流最多,她怎么也想不到,一向看起来柔柔弱弱的姑娘居然存了利用桂姨娘的意思。
荷姨娘虽然不知姑娘留这人作何用,但是在必然是用来对付贾家的,想想也是,来的那个爷做了这样的丑事,还对林家存了坏心,怎么能便宜他!
老爷在世时总忧心姑娘一人被拿捏辖制,如今看来姑娘并不是那样的主儿,还望老爷在泉下能安心。
日子就这么一日日的过去了,转眼又是九九重阳节,林家园子里又是一片金黄。过了重阳,林家就开始忙碌着准备林如海的周年祭,黛玉已是不必再穿麻衣,只是身上的衣服依然素净。林如海过世已满一年,荷姨娘惦记的是总算能能往黛玉的膳食里加些奶蛋了。
黛玉则是亲自进库房挑了礼,让林管家给扬州的陈大夫送去,也亏得老大夫的药膳和方子,这么些日子,黛玉还算康健,她自己都觉着身上好了许多。再者又写了帖子,虽不知帝师与其夫人可否游玩归来,她还是遣人把这帖子送往了姑苏书院。
送帖子的人当日就回来了,说帝师刚好前儿回来了,其夫人还写了帖子让她带回来,黛玉得了帖子一看,原是姜氏约她三日后在姑苏书院一聚,嘱咐她走上次离开那角门,届时在书院正门会有人引路。
黛玉次日又回了帖子,说必定如时赴约,又进库房挑了两幅字画,紫鹃和雪雁也拿出她们做好的东西,给黛玉的马车换上,上下打点完毕,就等着正日子出门了。
作者有话要说: 第一更
这两章依旧是过渡,纵使林妹妹千灵百巧,有的东西也不可能无师自通,前世她长于贾府后宅,更是受到了局限,所以……咱们的黛玉需要一点时间来成长。
非常感谢,
汐寒的手榴弹……
落絮的营养液……
第23章 进京
二十三、进京
到了约定的日子,黛玉早早就带着紫鹃和雪雁出了门,这两丫头也拘了好久,是时候去散散心了,黛玉原想把两个姨娘也带上,大家一起出门松快松快,然而她毕竟是与人有约,如今带了紫鹃和黛玉都觉得有些不妥,更不敢再多带人了。
到了东城门时,刚好遇上城门大开,黛玉的马车出了门,来到姑苏书院正门口之时,同那次林如海带她来一样,日头刚刚露脸。今天秋高气爽,没有一丝云,朝阳把书院的白墙都映成了浅浅的红色。
紫鹃下车去递了帖子,不多时那门房里跑出来个小丫头,黛玉的马车悠悠跟在那小丫头身后,绕到了书院后的角门外。
“你们可要记好了,下回我可不那么早起床给人带路!”那小丫头约莫六七岁,没要紫鹃给她的银裸子,反是一本正经的叮嘱紫鹃要记路,自己推/开了角门,几步就跑得没影了。
紫鹃见四下无人,连忙叫黛玉下了车,黛玉带着维帽,踩了凳子下了马车,主仆三人进了角门,栓好门栓,却不知要往哪儿走。
“来了。”那竹丛发背后突然闪出个人影来,把黛玉也吓了一跳,“那小丫头太皮,还好我不放心,出来看看。”
来人是一妇人,看着也有五十来岁了,与贾府里的大舅母二舅母那样的妇人不同,相貌倒是其次,这妇人虽然着的是普通的布衫,但无论是声音还是气度,都是温温和和的,让人看了就想亲近,黛玉知道此人必定就是姜氏了,连忙过去见礼。
“不必客气,到我院中去吧!”姜氏连忙将黛玉扶/起来,引着她们三绕两绕,转过竹林,穿过花木,这才进了一个小院。
主仆三人觉得惊奇得很,回头再看,哪里有路?黛玉心想,这莫不是就是书中所写的奇门遁甲之术,这些林木,莫不是什么阵法?
“你这娃娃有眼光,挑的都是我喜欢的画!”帝师顾远正品鉴着黛玉带来的两幅古画,不时点头,表示自己十分满意。
“那字帖你可喜欢。”姜氏并没有理会顾远,给黛玉呈了杯白水,顾远说过黛玉身子不好,不宜饮茶。
“那帖子甚好,也不知是谁人所书,那么好的字?”黛玉家中的字帖不少,是以黛玉觉着那么好的字,竟然不知是谁人所写,不能广泛流传,实在可惜。
“那字是我夫人所写?如何?是不是十分俊俏?”顾远收了画,插进嘴来。
“我原是想给你另一本的,哪知被小贼掉了包?”姜氏无奈的摇摇头。
黛玉很是惊讶,当下女子习字多流行卫夫人,只是黛玉自小习字是林如海启蒙,家中字帖又多,倒是不喜卫夫人的簪花小楷。黛玉见那字俊朗飘逸,笔力苍劲,自成风骨,不曾想竟然是这么一问温和慈祥的女子所书!俗话说字如其人,想来这位夫人心中必定自有丘壑,黛玉对姜氏更多了几分敬重。
“小丫头,你想学什么?”顾远突然没头没脑的问道。
“学?自然是先生教什么,就学什么?”黛玉并没有想着要学什么,此次前来她也就存着拜访的心思。
“那老夫会的可多了,怎么教得过来?”顾远一时也纠结。
“那先生就一样一样慢慢教便是了。”黛玉笑道。
“此话当真?到时候学业繁重,可不许哭?”那顾远又道,一副恐吓人的模样。
“好了好了,时辰差不多了,你该去上课了,快些走吧!别打搅我们说话!”那帝师顾远就这么被自家夫人赶去上课了,只留黛玉和姜氏在这院中。
姜氏越看黛玉越喜欢,她曾是宫中的女官,见过形形色色的人,见到黛玉,倒是看不出她什么性格秉性,反倒是第一眼就觉得欢喜。只是约莫是年少丧父,和自己也是头一遭见面,有些拘谨。
姜氏便慢慢给黛玉讲了些自己的身世和见闻,更是把帝师干过的滑稽事拿出来当笑料,还留了黛玉在书院中用了午食,待到黛玉晚间回转之时,二人已是亲近了许多,反倒是顾远被晾在了一旁,好不郁闷。
姜氏看了看天,和黛玉约了次日再聚,黛玉闲在家中也是无事,爽快应了,次日又进了书院的角门,好在昨日里姜氏已经教了她怎么穿这林子。黛玉领着两个丫头,成功的找到了姜氏和帝师的院子。
“你输了,我就说玉儿能自己找来!”姜氏见黛玉出现在自家院子门口,冲着顾远洋洋得意道。
“赢了就赢了,有什么了不起的!”顾远有些不服,指了指一旁堆起的书籍道,“丫头可有看过鬼谷?”
“略略看过。”黛玉答道,她家书阁里藏书众多,自然是看过的,只是当真是略略读过。
“既是略略读过,那就带回家中再看一遍!过些日子天冷了就不必再来,仔细冻病了!我去上课了!”那顾远说着就,背了自己的书箱就走了,只留黛玉看着姜氏,一脸懵懂。
“他就是如此,习惯了就好。”姜氏安慰黛玉道,“且将这些放在一边,让我来瞧瞧你这身子骨如何?”说罢就拉了黛玉的腕子来给她扶脉,微微的凝了凝眉头。
“虽然弱了些,先时我在宫中有许多调理经络的法子,倒是可以试试。”姜氏放开黛玉的手,微笑道,“你们扬州城的陈老大夫,这些法子还是他先时在宫中用过的,不过还得等你初葵之后。
既是陈老先生,黛玉倒也不觉得惊奇了,毕竟他先时也提过,等她在长些年岁可以试着调理一下经络。
一时姜氏又叫了紫鹃和雪雁进来,给诸人讲了许多保养之术,又讲了许多做菜之法,两丫头简直对姜氏钦佩得五体投地。姜氏说待到明年春暖,准备教给黛玉一些强身健体的法门,嘱咐丫头们再黛玉膳食上注意荤素搭配,如今已过了重孝之期,她们姑娘还在长身体,不要一味食素。
这日离去,姜氏并没有邀请黛玉再来,只让她在家中好好看书便是。没想到这日夜里就起了风,第二日便淅淅沥沥下起小雨,又阴又冷,一直下了十来日,来便一日冷过一日,转眼又入了寒冬。
过年的时候,黛玉给帝师和姜氏备了份年礼送去,姜氏的回礼是一本她自己总结的一些养生保养之道,还有各种美容养颜的方子,毕竟宫中的女子,最担忧的就是朱颜辞镜。年后天气回暖,黛玉再去拜会二位的时候就将这部鬼谷读的差不多了。
这次顾远给她的却是三国志和战国策,这些书黛玉家书阁中自是有的,但是顾远给黛玉的,多批有他的注记,岂可与那些同日而语,黛玉自是拿回家好好研读,她虽然博览群书,却多喜爱看各类诗集传记,或是志怪传说,若是前世的黛玉可能还有些看不下去,但是如今她瞧着这些书倒是觉出不少味道来了。
黛玉估摸着后边大约是兵法,果不其然,待她清明祭祖归来,将这三国志和战国册归还的时候,顾远给她准备的果然是兵法。天暖之后,姜氏也开始教黛玉五禽戏。
帝师,帝师,自然是帝王之师,就算顾远有心教导黛玉,黛玉也一心想学,然而黛玉可不敢在明面上拜顾远为师。顾远也只是把自己的藏书翻了给黛玉看,甚少与她交流,反倒是姜氏与黛玉亲近。
转眼间林如海已故去整整三年,其实照着当下的规矩,黛玉只需要给林如海守上二十七个月的孝。有些至纯至孝的会守满整整三年,黛玉想着若是出服,必定要进京谢恩的,她并不想那么早离开祖宅。
且这些年,林家与贾府,面上的往来还是有的,每一年老祖宗送的节礼,都是稀罕物,她去了京中,必定还是要与贾府有所牵连,自然是能迟一日是一日。或许这么些年,京中的贵人大约把她忘了个干净也说不定。
除服之后,黛玉又专程去拜访了顾远和姜氏,顾远起了一卦,让黛玉来年四月再动身,黛玉想了一下,如此一来她清明之时还可以去祭拜一次先祖,四月里不冷不热,正适宜赶路,也就从善如流,打定主意来年四月再走,只是那林家京中的宅子,也得着人修建起来了。
不曾想刚过了年,姜氏写了帖子来,让黛玉得空去一趟书院,有事相约。黛玉心中纳罕,这才刚刚过年,也不知是何事,初三那日就让人架了车,匆匆往姑苏书院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 继续一章过渡,收藏满200的加更,等到333的时候继续加更一章。
嗯,关于楠竹,想说本篇主角是黛玉,不要总盯着楠竹~( ̄▽ ̄~)~
话说作者关于男主的剧情,只露了个头而已,出场时候也才十四五……
而且我的楠竹表示,人家在韬光养晦hhhh,就要外人看着我不成气候hhh
第24章 启程
二十四、启程
“我和夫人就要进京,也没什么可赠,先时想让你看看周易,可夫人说怕我把玉儿教成神棍,如今这套周易就赠予你,不必还了。”顾远说罢指了指一旁的那一堆破旧的书籍。
姜氏笑而不语,也就他才拿的出这么破旧的东西送人。
“来,玉儿,这次我也要送你几本书。”姜氏拿出来的书就新多了。
“这本是我生平最厌之书,每每读来都想恨不得撕了著书之人的皮肉。只是玉儿,世人之见如此,你如今孤身一人,更要多加小心,赠你此书,不是要你将这书所说当做信条一一从之,只是有些东西,只要善加利用,反可以用来自保。”
说罢,那姜氏拿出的却是崭新的《女则》,《女戒》,语重心长道,还有一本名册。
“这册子是如今京中各家名册,虽说或有出入,但也约莫差不了多少,你好好记着。此去京中,必然不可像如今这般清净,就算我与先生想回护与你,也可能心有余而力不足,多加珍重。”
黛玉接了赠物,拜别了帝师夫妇,回程路上思绪万千。
此去京中,帝师夫妇确实不宜出手,黛玉想要的是不引人注目,清清静静的日子。而今新皇登基也才两年,正是风起云涌之时,连跑到姑苏躲清闲的帝师也被召回。
顾远在姑苏书院看着倒是每日教教书,与一般先生无异。但单凭林如海将金矿之事托付与他,就知他不是简单人物,是以就算进京之后顾远夫妇和黛玉保持距离,确实是为了她好。
一时黛玉才回到了家坐定,门房那边又来了人,说是姑苏书院那边又有东西送来了。
“这先生真是如同夫人说的那样不着调,丢三落四的。”雪雁呈了张帖子笑盈盈进来了,这些年两个丫头也和姜氏很熟了,也听过许多姜氏损自家夫君的话。
“可不许这么说!”黛玉嗔到,接了帖子看来。
原来是顾远想着黛玉家中虽然也有家丁,但此去并无得力的看家护院之人,是以给她荐了个人,那人一家,原是镖局的镖师,只是如今镖局散了,在家中随意找些营生。
即是顾远荐的人,黛玉定然是信任的,当下就写了帖子后,找了林管家来,让他备好院子后去请,这样显得更加诚心。
好巧不巧,顾远荐的这家人也住在苏州城,林家收拾好了外院的一个小院子,院外有一角门可以直接通向外边。年后瞧了个好日子,林管家带了帖子亲自去请人。
虽然黛玉平日里甚少出门,也不与别人家交道,但是林家的状况城中有些身份的人家早就摸清了大概,这家人先前是镖师,消息门路又多,林家的状况自然是知道的。是以这林管家一去请,这家人倒是欣然应允了,立了契书,一家老小就搬了到那院子里。
那院子没有名儿,林家人呢又不多,以前一直空置着,黛玉说让镖师一家自己取个名儿。那镖师家的家长便取了个如意苑,林管家便着人去制匾去了。
“也不知这先生荐的是什么人家?我瞧着其它还好,就是那老人家,额头上横着那么大一个疤,腿又有些瘸,倒是吓都可以把贼人吓跑了!”这一家人的女眷是荷姨娘出面安置的,她们倒是没那么讲究,不见外男,出于好奇,荷姨娘还是打量了一下这家人的男丁,毕竟这家人是专门请来看家护院的。
“小荷,莫要取笑,这老人家是年轻时在行伍之中受的伤!”林管家正色道,“老奴瞧着这家人倒是挺可靠,而且那两媳妇瞧着也是会些功夫,若姑娘有事,倒也可以陪着出门。”
“是呢!紫鹃、雪雁,要不然咱们也去学个三两式,以后说不准也用得上!”荷姨娘又提议道。
紫鹃雪雁连连点头。
“是呢,待她们安顿好了,便带来见见,我也想学些功夫!”黛玉也附和道。
林管家和张姨娘表示很无奈,都是荷姨娘起的头,姑娘也要跟着舞枪弄棒了!
来人这家姓杨,老爷子叫杨如简,字衍思;如今六十有五,妻子已经故去,膝下有两子。大儿子杨山,二儿子杨河,如今都各自成家。孙辈只有大儿子膝下一子,如今虚岁只得五岁,小名当当,还没取大名。
后几日黛玉见了这家人的女眷,果然同姨娘说的一样,这练家子瞧着通身的气度就是与一般的仆妇不同,黛玉问她们住的可习惯,还有没有什么需求,那两媳妇谦虚道主家已经安排的很是周到,聘金也足够丰厚,不敢多求。
二月里,过了黛玉的生辰,林家下人们便又开始忙碌起来,原是二月底,家主黛玉要动身往京中谢恩,出这么远的门,一去又不知几时能够回转,要准备的东西定然很多。
虽然帝师说让黛玉四月进京,只是黛玉还记挂着清明祭祖,反正祭田庄子够大,去到那边也不算绕了多远,索性就将东西一同带了,先去那庄子祭拜先祖,住上小半个月,再动身不迟。
赶路辛苦,行至庄子之外时,林管家叫人,停了马车修整修整。这杨家的两个儿子,已是挑了一部分看得上眼的家丁,护送着部分大件和贵重东西走了水路先一步往京中去了,而这老人家和媳妇还有那叫当当的小孙子,跟着黛玉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