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王熙凤重生-第1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家姑娘素来晚嫁,迎春倒是也不着急。可甭管怎么算,史湘云这个年纪,说亲确是有些早了,更不提史家放出的风声,根本就不单单是说亲,甚至有种打算立刻将史湘云远嫁出去的感觉。
打听到这些消息后,贾琏迅速安排人手再度传播流言,这次说的却是保龄侯史鼐苛待长兄遗孤。
这档口,荣国府的风声刚刚有所平息,史家和薛家的闹剧则尚有余温,一听说事关史家长房嫡出大小姐,京里的老百姓们各个都如同打了鸡血一般,只没两天,就自发的传出了无数个版本的孤女悲惨记。
侯门千金,父母双亡,寄人篱下,叔婶苛待,孤苦无依……
单这些因素就足以引起旁人的兴趣来,更不提前不久史湘云刚闺誉受损,且究其前因后果,却是薛家做的孽。无奈,四大家族同气连枝,史家又收了薛家的巨额赔偿,加之因补救及时并未影响到史家其他姑娘的闺誉,这事儿也就掩了过去。也就是说,最终倒霉的只有父母双亡无依无靠的史湘云!
当然,因着贾琏、王熙凤的插手,薛宝钗也倒了血霉。可外人却不会这般看,试想想,当今赐婚商户女予堂堂国公府嫡出哥儿,到底谁更倒霉一些?
也因此,流言直接就没提起薛宝钗,只暗指史家欺凌孤女。
史家一门双侯,且不说那些结仇结怨的人家,单是羡慕嫉妒恨的又有多少?人家才不管你是祖宗基业,亦或是是自身能耐,一门双侯这四个字就足以令人眼红了。
于是,在贾琏的暗中操作之下,在当今的授意指示之下,事情越闹越大,慢慢的竟形成了一波对史家两位侯爷的弹劾热潮。
关键时刻,太上皇再度出手,可问题这一次当今并未参与其中,纵是太上皇有意维护老臣,却也无法改变史家名声渐败的颓势。碍于太上皇的颜面,当今并未严惩史家,只是口头上斥责了两位史侯爷一番,又予了史湘云些许赏赐,以及特命皇后挑选了两个教养嬷嬷予她。
经了此事,史家算是遭了大罪。非但名声坏了,还平白招来了俩活祖宗。别看教养嬷嬷是赐予史湘云的,可一来没有卖身契,二来人家来头那般大,还兼每月入宫回话。史家敢拿她们当下人使唤?不单不能使唤,还要日日供着,甚至还连史湘云的亲事都只能暂缓,整个侯府上下都得捧着这位在皇后跟前记了名的小姑奶奶。
贾琏干完这票,又跑去折腾薛家。
想要让薛家倒霉可比对付史家容易太多了,薛家乃是商户,无论在金陵还是在京城,皆有无数商铺。素日里,因着皇商的招牌,以及四大家族的互相看顾,薛家的生意不单做得极大,且极为顺畅,别说闹事之人了,多得是将生意捧着上门求着薛家赚钱的人家。可反过来说,想要搅和薛家的生意,也是极为容易的。
头一个倒霉的,就是薛家的当铺。
寻个可靠的小丫鬟,乔装成没见过甚么世面的乡下姑娘,带着所谓从路上捡来的极品玉佩,悄然寻上薛家当铺,点明只要死当,要价也不高,价值上千两银子的好玉,只卖十两银子。薛家当铺倒是不欺客,可送上门来的冤大头不宰,岂不是对不住早晚都拜的财神爷?于是,大朝奉收下了玉佩,也给了死当票据以及十两白银。结果回头,小丫鬟摇身一变,成了祖上颇有基业的破落户家的家生子,主子原只是一时手头紧想活当寻些银子周转,又碍于颜面不愿亲自上当铺做那等丢脸的买卖,遂派了家生子前往名声素来不错的薛家当铺。却不提防当铺看小丫鬟窝囊,不单欺客压价还逼其死当。
这事儿尚未平息,另一家薛家名下的当铺却出了拿假货换活当货物的勾当,至于究竟是当铺的朝奉暗自做鬼,还是得了主家授意,总之一句话,薛家当铺不可信。
随着薛家当铺的首当其冲,接下来,金银铺子、古董玉器铺、绸缎庄子、米粮店等等,不到两月时间,薛家名下的铺子竟是无一例外都出了各种各样,近乎千奇百怪的意外。
到了这份上,薛家母女若还是看不透是有人在故意针对她们,那她们还真是白活了。可问题在于,就算看透了又如何?薛蟠外出未归,薛姨妈和薛宝钗虽论智谋比普通后宅妇人、闺阁女子要强,可生意场上的事儿,那就不是聪慧二字所能摆平的。
无奈之下,薛姨妈再度捧着厚礼求上了王夫人,试图借荣国府之势,为薛家铺子保驾护航。
“铺子出了事儿?”王夫人不愧跟王熙凤是亲姑侄,甭管对薛家有多大的意见,哪怕心里恨得要死,面对重礼仍是毫不手软,一副“礼物我收下了事儿等会儿再说”的态度。可纵是这般,薛姨妈也不敢有任何异议。
见王夫人收了礼后并不曾将她轰出去,薛姨妈稍稍心定了一些,又听得王夫人的问话,当下忙不迭的将事儿用最简单的言语讲述了一遍,唯恐因着自己太啰嗦而导致王夫人的不耐烦。
事儿倒是简单,处理起来也不算难……倘若一切还是以往那般的话。
“生意场上的事儿我不大懂,我家老爷醉心学问,只怕也不甚明了。不过,妹妹你的意思我也明白,回头我会让赖大去跟京都衙门打声招呼的,查查究竟是谁在背后捣乱。你且回去安心等着,不日就会有好消息传来的。”王夫人也不叫人奉茶,只眯着眼睛不甚走心的听完了薛姨妈的话,再随口敷衍两句,就将人打发了。
这样的话语自然安抚不了薛姨妈,尤其待薛姨妈命人悄然盯着,却至始至终不曾见王夫人派丫鬟去前院寻赖大管家后,彻底死了心。
只拿钱不出力,这是人干事?!
可纵是知晓内情,薛姨妈也无可奈何,甚至连回头去跟王夫人要个说法的勇气都没有。可若是荣国府靠不住,薛家还能倚靠谁?王子腾携带家眷离京,薛姨妈很想命人送信过去,可最终还是熄了这个念头。远水解不了近渴,更别说王子腾若是愿意帮忙,又岂会不声不响的离开京城?
思量再三,薛姨妈再度求上史家,倒不是她不愿意去求王熙凤,而是在这事儿上头,王熙凤并无任何作用。倒是史家,甭管怎么样,都仍是一门双侯,若肯相助,知晓几句话下去,便能平了这事儿。可惜的是,史家将求上门来的薛家管家连人带礼物,尽数轰出门去。
这下,薛姨妈算是彻底没辙儿了,只巴巴的派了人去寻离京多日的薛蟠,可她也清楚得很,别说薛蟠一时半会儿的回不来,纵是回来了,又能起甚么作用呢?
随着史家的名声渐败,薛家生意一落千丈,而接下来倒霉的自然是荣国府了。不过,这却是王熙凤的任务了。
有着鸳鸯作为内应传递消息,王熙凤轻而易举的就能知晓荣国府内的一切事情。最初,王熙凤要鸳鸯做的是,阻止贾母将黛玉接回荣国府。鸳鸯其实并未做甚么,只是每每当贾母提到黛玉时,就立刻不留痕迹的岔开话题,或是提到宝玉,或是提到贾政,乃至偶尔也会提一下兰哥儿,就是坚决不提黛玉。因着贾母原就有些口齿不清,加之鸳鸯的刻意作为,时间久了,贾母也就被带偏了。而在王熙凤看来,甭管用的是甚么法子,至少在这件事情上,鸳鸯还是做的不错的。
而这次,王熙凤又交予了鸳鸯一个任务,却是挑拨贾母和王夫人的婆媳关系。
凭良心说,在得知最新任务的详情后,鸳鸯是崩溃的。并非任务难以完成,而是这本就是一个事实。不过仔细想想,任务容易总比难以完成来得好。唯一的疑问是,究竟要挑拨到何等程度才算妥当呢?
因着吃不太准,鸳鸯索性按着一日三顿的规律,在贾母跟前给王夫人上眼药。不得不说,效果是惊人的,贾母原就格外厌恶王夫人,加之鸳鸯聪慧,纵是挑拨离间也做得不是很明显,自然而然的,贾母对于王夫人的仇恨值不断上升。
此时,王熙凤又命人辗转传给李纨一个消息,除了点明贾兰有此造化乃是她的功劳外,最要紧的还是提点她,小心王夫人故技重施,将国子监监生的名额挪给宝玉。
得到提点的李纨简直要疯!
别小看了一个寡妇对独子的期待,普通人家哪怕再宠爱儿女,也都会有个度。亦如王熙凤,她极为在意巧姐和荣哥儿,可若是这俩熊孩子闯祸,她照样是该骂就骂,该打就打,绝不心慈手软。再一个,王熙凤对于俩孩子的期望,无非就是健康长大,将来给巧姐寻个好人家,再让荣哥儿娶妻生子。可李纨对于贾兰的期望却不单单如此。
巧姐和荣哥儿之于王熙凤,仅仅是她的心肝宝贝儿。
贾兰之于李纨,却是她和贾珠唯一的血脉传承,她下半辈子所有的依靠,家族传承起复的全部希望,乃至于她这辈子最重要的执念。
这也为何王熙凤对于荣哥儿能不能进国子监会不会有远大前程一点儿也不在意,而李纨却是拼死也要为贾兰铺路的缘故。
“奶奶!奶奶您要镇定,别这样,奶奶!”素云是传递消息的不二人选,也是除了李纨跟前唯一可信任的人。她在接到消息之初,其实是有所迟疑的,怕的就是李纨接受不了这件事儿,而闹出甚么不好来。可她仔细一思量,如今只是王熙凤的提点,若是她将消息瞒下,而后这事儿却成了真,那她岂不是成了罪人?
当下,素云便将消息尽数告知,旋即看着李纨从震惊转为崩溃。
幸好房门是早先就掩了的,且随着贾母的中风瘫痪,荣庆堂早已不复往昔的热闹。素云一咬牙,索性欺身上前,在李纨的胳膊上狠狠的掐了一把,压低了声音道:“奶奶您清醒点,琏二奶奶不过是提前得了消息让咱们好早作打算。这事儿还不曾发生,咱们还是有法子可想的!”
“法子?甚么法子?我一个寡妇奶奶,就守着这么一根独苗苗,娘家又靠不住,公婆各有心思,太婆婆又瘫了。我还能有甚么法子?老天爷,我到底做错了甚么事儿?何苦逼我到如此地步!!”
见李纨泪流满面,素云也极为不好受,可相较于李纨这个寡妇奶奶,她一个卖了身的丫鬟,又能有甚么好法子呢?
主仆俩,一个默默流泪,一个暗自神伤,竟是毫无任何法子。
倘若王熙凤亲眼看到这种情况,一定会呕血的。她原以为李纨纵是再无用,遇到难关时,总会奋力反抗。正好,贾母对王夫人的仇恨值已经到了临界点,这个时候,李纨若是跟王夫人闹起来,李纨身为媳妇儿虽会吃亏,可架不住王夫人头上还有个婆婆呢!可惜,王熙凤算错了一点,早在离开西面偏院时,李纨就被吓破了胆子。
“奶奶,要不咱们去求求二太太?不不,这绝对不成!对了,咱们可以去求求宝二爷,他素来就是个好性子,耳根子软好说话。”
最重要的是,宝玉他不爱上进呢!
作者有话要说:
二更到!
今天一万二呢,你们不夸夸我咩(*^__^*) 嘻嘻……
☆、146|第146章
对于李纨而言,荣国府中最令人毛骨悚然的人,莫过于王夫人了。而仅次于王夫人的,却是已经分家单过的王熙凤。只要有那么一丝可能,李纨都不希望跟这对姑侄俩打交道。可相对而言,宝玉就完全不具有任何威胁性了。
沉默了良久之后,李纨毅然选择听从素云所言,径直寻上事件的源头。
贾宝玉!
却说宝玉,虽是打小就养在贾母跟前,可因着先前发生了很多事儿,宝玉被王夫人要了过去,住在了荣禧堂内。不过,等后来贾政、王夫人先后身陷牢狱之时,宝玉又再度搬回了荣庆堂。如今,宝玉和贾兰俩人,皆是住在荣庆堂的厢房里,宝玉在东,贾兰在西。
可饶是如此,李纨想要寻到同宝玉私底下说话的机会,依然是难上加难。原因在于,自打贾政从刑部大牢中出来后,就一直留宿在前院书房里。又因着宝玉在族学里颇为放松,贾政索性不让宝玉再去族学,而是将其拘在书房里,由已失了实缺的贾政亲自教养。
不得不说,这对于宝玉而言是件惨绝人寰的事情,可同样对于贾政而言也绝非甚么好差事。想当年贾雨村体会过的一切,如今贾政也尽数体验了一遍。
这一日,宝玉直到掌灯时分,才拖着疲惫至极的身子骨,饿着肚子慢吞吞的回到了荣庆堂里。刚回房间不久,贾兰便登门,说是房里有备好的家宴,邀请宝玉前往。宝玉不疑有他,只跟袭人打了声招呼,便随贾兰而去。
贾兰所在的西厢房内,家宴确是有的,只是多了一个李纨。
“呃,宝玉给大嫂子请安。”见到李纨,宝玉有些诧异,可想着李纨乃是贾兰之母,又同住在荣庆堂内,偶尔碰见一回,也不算稀罕。行了礼后,宝玉便同贾兰一道儿坐在下首,吃喝起来。
李纨掐着点儿,见宝玉已经吃了个七八分饱,这才笑着试探的道:“宝玉,兰儿先前得了厚赏一事,你可知晓?”
厚赏?
宝玉闻言一怔,旋即却带着满脸的同情怜悯看向身畔的贾兰。这贾兰倒是还好,他颇有些书呆子气,加之心思单纯,见宝玉这般也只是嘻嘻一笑,并不往心里去。倒是李纨,被宝玉这神情弄得有些愣神,不明白宝玉为何这般。不过旋即,李纨就明白了。
“兰哥儿你也别伤心,虽说国子监是那等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可我瞧着你往日在族学里也挺顺畅的,应当能熬过来罢?”
说这话之时,宝玉面上的神情实乃真诚至极,说到最后,甚至连眼圈都红了。就好似,宝玉对于眼睁睁的看着贾兰往龙潭虎穴里闯,却非但不能阻止还要好言相劝,实在是充满了愧疚不安。
“二叔叔别担心,我爹当年去得,我自然也成。”贾兰依旧笑着,半点儿没将宝玉这话往心里去。
只这话,却让李纨囧得不行,旋即却是大喜过望。当下,李纨便道:“宝玉,我是盼着兰哥儿能上进的,想来太太也是如此。你比兰哥儿长了一辈,年岁也大,我就想着也许太太更希望你能进国子监?”
啪!
宝玉失手摔了杯盏,满脸的惊恐欲绝。
虽说宝玉毫无上进之心,可到底是国公府的嫡出哥儿,他的见识可要比普通老百姓强多了。旁的不说,宝玉相当清楚国子监是个甚么地方,也从未想过,要亲自进入国子监体会一下生不如死的可怕生活。试想想,家学、族学已是无比凄惨,换成国子监,他还有活路?呵呵,只怕到时候,真当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了。
“我我我,我不要!”
对着李纨说不要有甚么用?如果李纨能说了算的话,她巴不得宝玉一辈子不上进。富贵人家多得是纨绔子弟,凭良心说,像宝玉这种已经算好的了。一不强抢民女,二不为祸乡里,顶多就是跟丫鬟逗趣,讨点嘴上的胭脂来吃。按着李纨的想法,若是宝玉一辈子都如此,她一点儿也不介意等贾兰长大继承家业后,养着宝玉这个傻货。
可惜,面对快被吓哭了的宝玉,李纨只能作出一副为难的模样,甚么都没有说。
就这般,宝玉哭丧脸走了,一整夜都不曾好生合眼,就仿佛一闭上眼睛就能梦到将来在国子监的惨烈生活。苦熬了一夜,宝玉眼瞅着外头微微有些亮堂了,就急急的跑到了贾母房中。
对于其他人需要通报才能进入贾母房中相比,宝玉就显得自在多了,二话不说径直往里头冲。倒是鸳鸯被唬了一跳,及至见是宝玉,才笑着让开身子,任由宝玉往贾母床榻前凑。
贾母倒是清醒着,中风这种毛病只能慢慢养,且即便养得再细心,想要好起来却是不可能的,顶多就是努力让病情不再恶化。加之贾母一天到晚的躺在床榻上,最是孤单寂寞,见宝玉过来,当下喜笑颜开,只是贾母早已因着中风而嘴歪眼斜的,看着很是有种可怕的感觉。
所幸宝玉并不嫌弃,又或者到了这会儿,他已经不敢再嫌弃甚么了,只苦着脸向贾母求救,连声控诉贾政对他的摧残迫害。却是将贾母心疼得险些掉下泪来,只吭吭哧哧的让鸳鸯将贾政唤来。
很快,贾政就被唤来了。可等贾政知晓事情原委后,却是整个人都不好了。
“甚么?国子监?你个混账东西还想进国子监?真是有辱斯文!”不等宝玉开口解释,贾政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臭骂。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宝玉不配进入国子监。
宝玉原是想辩解的,可听着听着,他却是偷着乐了。挨骂算甚么,从小到大,别说挨骂了,请家法都是极为普遍的。只要能逃过一劫,宝玉觉得,哪怕拼着再挨一顿家法,也是极为值得的。当下,宝玉转了转眼珠子,自以为聪慧的道:“仕途经济最是污垢,我自是不愿沾染。”
“我打死你个混账东西!”
眼见贾政就要发作,鸳鸯忙将宝玉护在后头,一面往贾母床榻旁避,一面提醒道:“老爷莫恼,老太太瞧着呢。老爷您就当是体谅体谅老太太,可别再气着她了。”
贾政一看,贾母已经气得面色发青,一副随时都有可能晕厥的模样,当下两腿一软,直接向贾母跪倒,泪流满面的道:“母亲,儿子不孝,没能教导好宝玉,儿子愧对列祖列宗!”
见状,宝玉也赶紧随之跪倒,以头抢地,向贾母哭诉道:“老祖宗,宝玉真的不愿意沾染那些是是非非,左右兰哥儿能耐,就不能指着他吗?我知晓这般做法对不住他,往后我定会对他好,一辈子都念着他的好处!”
鸳鸯绕过跪倒在地的父子俩,走到贾母床头,错开身子将耳朵凑到贾母嘴边,一面听着一面说着:“老太太可是说,让老爷多教导兰哥儿?哦,兰哥儿是个好的,他最是用功好学了。对,珠大奶奶好赖也是书香世家出身的,虽学问比不上那些夫子,比起太太确是要好太多了。老太太不让我提太太?提了太太会生气?别别,老太太您别气了,我不提便是了,左右老爷最是孝顺不过了,宝玉心里头一贯都记着您。是,是,珠大奶奶和兰哥儿也是好的。您还想念三姑娘?哦,除了太太,旁的都好,都好。”
有时候,说话的技巧是极为要紧的。譬如贾母提了句贾政,鸳鸯就接下去说,让贾政教导贾兰。提了句贾兰,鸳鸯就跟着夸贾兰,顺道也替李纨说了两句好话。贾母原就有些昏头昏脑的,被鸳鸯一带,等她回过神来时,已经满脑子都是那气死人不偿命的王夫人了。
“王、王……”
“老太太,咱们不提咱们不提。就算太太不孝顺,不是还有旁的人吗?”鸳鸯说着说着,不由的抹起了眼泪来,低声道,“老太太放心罢,如今老爷也回来了,太太再不会欺您体弱了。只是先前她硬从我这儿拿走的银子,怕是回不来了。老太太,是我对不住您呢!”
王夫人曾在鸳鸯处数次支取银子,虽每次数目都不是很多,可加在一起也不算少了。当然,最初说的是公中没钱了,这才迫不得已借用了贾母的私库,可想也知晓,这借是等来还的。
鸳鸯原想瞒着这事儿,左右贾母极为信任她,绝不会盘查账目。且银子既已经支出去了,想要再要回来却是比登天还难的,反而更让贾母气一场,何苦呢?可熟料,王熙凤命人传话回来,只让鸳鸯想法子挑拨贾母和王夫人之间的关系。如此一来,鸳鸯索性不瞒了,寻了个机会先透露给了贾母知晓。而今个儿更是旧事重提,却是明晃晃的在贾政和宝玉跟前给王夫人上眼药。
贾政纯孝,自然看不惯王夫人将主意打到贾母头上。更何况,在他眼里,贾母的嫁妆也好,体己也罢,将来都是要留给他的。如今,王夫人横插一杠子,他能乐意?
至于宝玉,他倒是不曾想那么多,只是单纯的心疼贾母,心道老人家攒些物件也不容易,何苦抢她的心头好呢?
一时间,诸人各怀心思,房内倒是有些静下来了。贾母喘了半响,才勉强平静了心绪,有气无力的道:“政儿,让三丫头出来,陪我。王氏去,去礼佛。”
“是,儿子一定照办。”
“还有,你去教导,教导兰哥儿。国子监,让兰哥儿去,别管王氏那个蠢妇!”
“是,儿子全听母亲的。”
对于宝玉来说,事情的进展简直不能更顺畅。因着他的一席话,贾政算是对他彻底失望了。不过,这样更好,宝玉索性主动要了侍疾的差事,只说要留在贾母跟前替父母尽孝道。贾兰则白日照样去族学,晚间由贾政亲自教导学问,等过两年,学问更精进了,再送去国子监。至于探春,有了贾母的这番话,她算是彻底脱离西院了。倒是王夫人……
甚么事儿都不曾做的王夫人,莫名其妙的就被送到了西院里。左右在哪儿都能养伤,西院偏僻寂静,更合适不是吗?
除却王夫人外,至少荣国府其他人都满意了。尤其在贾政发觉,贾兰在做学问方面真的是极为有天赋,甚至远超其父贾珠。当下,贾政便索性将宝玉丢在了一旁,专心教养起了贾兰。
荣国府里的大小事儿,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巨细无遗的传到王熙凤耳中。而王熙凤在得意了好几个月后,头一次觉得有些懵。
原本,王熙凤是打算坐等李纨和王夫人撕起来。等李纨快失败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