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深宫嫡女-第1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到了明玉榭,秦氏倚在软榻上歇着,即便穿着棉衣腹部也明显隆起很高,蓝如琳进屋一眼瞅见秦氏的肚子,脸上笑容稍微滞了一滞。

如瑾坐在一旁给秦氏剥香橘,细细摘橘瓣上的丝络,抬头时将她神色的异样看个正着,遂开口道:“上次就说五妹养气功夫欠佳,几日不见还没什么进益,你既然看着母亲怀孕不悦,何必又装出那笑眯眯的样子给我们看。咱们私下里见面就不用做那些虚礼了,你在家里住的这段日子,咱们两相无事便好,其他的,装也没用。”

蓝如琳带着笑容静了一会,吸口气,将笑散去了,挥手打发身边其余仆婢退出去,只留了香蕊在跟前,然后露出冷冰冰的脸色来,“姨娘在青州受苦,你们日子过得倒好,雕梁画栋住着,金杯银器用着,一家子和和美美,太太还怀了身子,真是,呵呵!”

如瑾将摘剥好的橘瓣放到秦氏跟前的水晶小碟子里,拿了湿帕子擦手,神色淡淡,听了蓝如琳尖刻的话,一双笼烟长眉动都未动,“宅子是皇上赐的,器物是内务府置办的,你若有什么不满,只要找得到门路,尽可跟皇家发泄去。至于刘姨娘,上次已经和你说了,种因得果,你再不平又有何用。今日你初进家门,来给母亲请个安也算尽到礼数,日后就不必来了,你不耐烦看见我们过的舒坦,我们也未必欢喜你来,过了正月你自去过好日子,丁家之富庶想必能让你过得比我们更舒坦。”

“你当我愿意来么?”蓝如琳朝秦氏福身行个礼,“这次来是想请母亲做件事,将我姨娘从青州接过来,你们不高兴看见她,我自己给她在外置办宅子过活。”

孙妈妈立在秦氏身边,肃着脸说道:“五姑娘离家日久,连规矩都忘光了,这是和嫡母说话的礼数么?要求太太办事,你倒趾高气昂。”

秦氏怀着身子,自己注意着轻易不动气,眼见蓝如琳这般也没恼怒,只说:“刘姨娘是侯爷禁足的,要接她来京你还是去求侯爷,至于接不接的来,来了住不住蓝家,我说了不算,你说了也不算,一切看侯爷和老太太的意思。你也看见了,我现在这样子,哪有精力管这些事。”

蓝如琳微恼,目光在秦氏隆起的腹部停驻片刻,咬牙道,“太太不愿意我也不勉强,只要您不横加阻拦就好,侯爷那里我自去说。您要养胎就好好的养吧,祝您最终能平安生下来,中间不会出岔子。”

“蓝如琳,你听着。”如瑾从椅上站了起来,语气骤然冷如窗外湖面寒冰,“我只当你这话是说着玩的,你也别真琢磨什么歪门邪道。董姨娘现在何处,小彭氏现在何处,你好好的打听清楚的再过来。你自去吧,我也祝你最终能嫁进丁家,中间不出岔子,更祝刘姨娘能好好活在青州,平安过年。”

“你……”蓝如琳岂能听不出如瑾话里的威胁,立时瞪眼,却冷不防撞入如瑾幽深冰冷的眸子里,心底不由一颤。

那眸中冷意犹如覆灭一切生机的秋霜,寒浸浸的,饱含警告,让她心中刚升起的一点恶意瞬间消灭了干净。董姨娘和小彭氏的事她只听说过皮毛,还未知道详细,然而被这双眸子逼视着,她什么也不敢多想了。

“蔻儿,送客。”如瑾再不看蓝如琳一眼,转身回了秦氏身边。

让一个小丫鬟送客已是极端不拿人当回事,然而蓝如琳再没底气跟如瑾争执纠缠,只冷冷哼了一声,跺一跺脚,甩袖走出了屋子。

“碧桃,派人留神着她最近的动静。”如瑾吩咐。

碧桃应道:“是,奴婢着人一刻不停的盯着,万不会叫她算计什么。”

“她这样的人还算计什么,色厉内荏,又没成算,等以后进了丁家由着人家婆婆和正妻收拾她去。只这一两个月盯着些就好,莽撞人做莽撞事,防着她一时糊涂而已。”

秦氏伸手摸了摸如瑾额头,轻声道:“别管她了,病刚好些,好好养着吧。”

如瑾失笑:“退烧好几天了您还摸什么,这几日鸡汤牛汤的吃得我反胃,再补就该上火了,我觉着自己都胖了。”

“胡说呢,哪里胖了,自从春天掉进池子里重病,你这就没再胖起来。”秦氏看着女儿清瘦的小脸心疼。如瑾原本脸颊微润,现今越发单薄,身形也瘦削,冬日裹着毛棉衣服还不显什么,夏天那时候很是瘦了一阵。

如瑾笑道:“那明儿您吃什么我就吃什么,您给腹中孩儿补养,我也要沾光。”

说着,她将手放在母亲腹部轻轻抚摸,恰好里头小孩子蹬了一下,吓了她一跳。秦氏忍不住笑:“看,小家伙不高兴了,谁让你这当姐姐的跟人争吃食。”

最近胎动越发明显,如瑾附耳在母亲腹部贴了一会,里头又动了一下,如瑾便笑:“该是个活泼爱闹的孩子吧,未落地就闹腾的欢实呢。”

满屋子人都笑起来,秦氏看着眉眼含笑的女儿,抚着隆起的肚子,笑意之中也含了一丝忧愁。女儿已经满十四了,亲事还没有着落,也不知将来会许个什么样的人家,做母亲的未免忧心。

然而对于如瑾来说,此时此刻已经十分美好,没有什么缺憾。前路不明,母亲与腹中宝宝能安稳度日,就是她最大的幸福。

……

腊月十八这天,蓝老太太醒的比平日早了许多,吃完早饭竟也没犯困睡觉,精神抖擞的命人去叫几个孙女。之前已经定了这日要回刘家探看,东西车马都已经备好。

如瑾早已收拾的齐整,见了延寿堂来传话的人,朝秦氏笑道:“那女儿这就去了,原本还想着老太太会把这事睡忘了呢,到底是心魔难除,竟这么精神。”

秦氏亲手给女儿穿好外衣,又罩了新做的羽纱狐皮鹤氅在外头,叮嘱道:“那边不知道什么情况,看老太太这架势倒似嫌隙不小,要是人家不高兴接待就早些回来,数九寒天的别冻坏了。”

如瑾将热乎乎的手炉紧紧抱在怀里,笑道:“放心吧,要是老太太路上睡着了,我就叫人把车赶回来。”

带着丫鬟婆子们来到延寿堂,老太太已经等得不耐烦了,一叠连声的催促快些上车。蓝如琳也在,穿了一身大红文锦西番莲织金斗篷,同去做客。

见了如瑾前来,蓝如琳斜眼瞅瞅她的鹤氅,扬脸道,“三姐姐这衣服半新不旧的,出门落了侯府体面,让人以为咱家没钱呢。”

------题外话------

天,这一天多送票送花的朋友太多,300字的题外话列不下姑娘们的名字了,笼统说一声非常感谢!大家太可爱了!评价票好贵,手里有免费的随便投投,别买了哈,只要不掉下4分我就知足,而且最近更新疲软,收票感到很惭愧o(╯□╰)o

年根要回老家,买年货走亲访友的,三十初一可能会忙,字数不能保证了,尽量不断更,大家可以养养文先。

153 初见表哥

如瑾没搭理她,那边老太太听得清楚,扶了丫鬟的手颤巍巍挪步子,接口便说:“咱们又不是新起来的人家,什么都得置办新的才能跟人宣扬体面。”

这话有讥讽蓝如琳那一身簇新大袄是暴发户穿着的嫌疑,然而老太太最近精神不济,也未必是讥讽她,随口说一句罢了。蓝如琳却眼神一冷,抬了下巴,伸手扶一扶鬓边光灿灿的垂金流苏,转开脸去。

老太太眯着浑浊老眼瞅了瞅屋中众人,“四丫头呢,怎么还不到,再派人去催催,这都什么时辰了。”

金鹦回禀说:“您老人家忘了,才刚和您说过,四丫头闭门念佛,给咱们全家祈福呢,不出去逛门子了。”

老太太脸色暗了一暗,沉默了一会,最终挥手道,“走吧,她不去就算了。”

金鹦银鹦一左一右扶了主子,慢慢挪出延寿堂,老太太走得慢,用了好大一会才到院子里上车。如瑾和蓝如琳坐了另外一辆车,后面丫鬟婆子们又挤了两辆,另有粗使的婆子跟车行走,到了外院又跟上一众仆役护院,一个车队乌泱泱出府而去。

蓝如琳不愿意和如瑾对坐,遂掀开车帘,将窗板开了一条缝朝外看。借了那缝隙如瑾隐约看见护院里头崔吉的身影,这些日子出门,都是他跟在车边,杨三刀留在宅子护卫。经了那一日在绸缎铺子里和长平王的别扭,这几日如瑾没用他,也没真如自己当时所说,将他们一众人都遣回去。

她刻意不去想那日的事,只因每次想起都是一团乱麻,脑子乱乱的什么也想不出来,什么决定也做不了,索性搁置一边冷着,只当一切没发生。崔吉今日跟着车行走,如瑾由他去了。

想着这些,如瑾都没发觉自己眉间笼了一层淡淡的愁色。蓝如琳看了一会觉得冷,关了窗板放下帘子,回头时正好看见如瑾微蹙的眉尖。

“三姐姐愁眉苦脸的做什么,恨我比你先出嫁么?此事的确是妹妹僭越了,抱歉。”

碧桃和香蕊跟着主子伺候在车门边,听见蓝如琳的话,碧桃皱眉瞥了她一眼。如瑾却是连看都没看她,只半阖了眼睛靠在软垫上,淡淡道:“你心中不平,才要用这些挑衅的言语寻找慰藉。这些话与我倒没什么影响,只是你每说一次,得不到预想的回应,心中不平只会更深,何苦呢。”

“我不平?我有什么不平的?!”蓝如琳声音陡然有些拔高,指了指髻上赤金垂苏月牙钗,“这些日子我所穿所用你又不是没见过,这一支钗抵得上你满头的首饰,还没过门已经是这样的体统了,日后好时候多着呢,不平的恐怕是你吧?”

如瑾微微张眼瞅了瞅她,随即干脆闭了眼睛,寻一个舒服的姿势歪在软枕间歇着了。那淡淡的一眼只让蓝如琳感到憋屈,仿佛自己说了一大通话什么效用都没有,人家根本不当一回事。眼见着如瑾悠然闭目假寐,呼吸越发绵长,鸦翅般的睫毛纹丝不动,在玉色肌肤上投了淡淡青影,似春燕掠过水面留下的浅黛浮光,蓝如琳一口气憋在胸口,再也没了发泄的地方。她恨恨扭过脸冲了车厢板壁,到底气恨难平,手上尖利的指甲无意识的抠那上头铺挂的锦帘,转眼间抠破了一个洞,露出里头垫放的厚毛毡来。

“你心中不平,才要用这些挑衅的言语寻找慰藉。”不知怎地,如瑾的话不断回响在她耳边,让她一路上都没法平静心绪,越来越烦躁。

蓝老太太回娘家之前并没有和刘府任何人打招呼,只在车队行到半路的时候派了几个仆役婆子赶前去报信,刘府门房的下人看他们穿得体面,又听说是襄国侯府的人,不敢怠慢,立刻一路通报进去。

刘府现任家主为四品虎牙将军刘衡海,靠祖荫被封赏的虚衔,手上并无任何兵权,祖父曾在边关抗击外虏,从他父亲开始就是蒙荫了。如今家中只剩老母健在,就是蓝老太太的嫂子刘林氏。

刘衡海早知襄国侯府进京,但两家多年并无走动,和陌路也差不多,他便没上门去攀亲,只和京中其他官吏公卿一样对蓝家不闻不问。今日正在书房闲坐,猛然听得下人来报襄国侯府老太君到了,刘衡海愣了好一会才反应过来,赶紧回内宅通知母亲。

刘老太太年近七十,身子倒还硬朗,脑子也不糊涂,听了儿子的禀报立时笑道:“你姑母来了,还愣在我这里做什么,还不快去开门迎进来。”

刘衡海一见母亲笑容,也随即反应过来,知道这门亲眷是实打实躲不过去的,摇头笑了一笑,出去安排下人迎接了。刘老太太便让丫鬟们去各院知会,让儿孙们都到前头来见亲戚。

于是蓝家马车来到刘府门口的时候,刘衡海带了一众下人亲自到门口迎接。蓝老太太这一路竟然没睡着,一直精神很好,到底看见这个阵势颇为满意,笑眯眯让人将车赶进了刘府。

刘府院落不大,马车进了大门便不能再往前走了,刘衡海亲来到蓝老太太车门边扶姑母下车,笑说:“姑母慢着些,侄儿给您引路。母亲她闻听姑母回家欢喜非常,要不是腿脚不灵便,早就接出来了。”

蓝老太太通身靛蓝宝石纹妆锦大袄,姜黄羽缎面貂绒斗篷,喜庆又庄重,面上特意施了脂粉遮掩病色,精神抖擞的走下车来,让人一眼望去就是个富贵老夫人,自然想不到她昨夜还在床上留着口水昏睡。

在车下站定了她先上下打量了刘衡海几眼,笑眯眯道:“是海哥儿?也快二十年不见了,险些认不出来。”

刘衡海也是四十多岁的人了,当家这么些年,家里家外谁不尊敬,如今被蓝老太太当着众多下人的面叫小名,他竟也没恼,依然执晚辈礼恭恭敬敬的对答,“多年不见,一家人着实惦记着姑母,今日能重逢真是大幸,外头风冷,姑母快随侄儿进内院暖和去吧。”

蓝老太太对他的恭敬很是满意,让丫鬟搀扶着慢慢往前挪,这些天总在床上躺着她走路速度自然慢得很,刘衡海就随着她的脚步慢慢引路,未见半点不耐烦。如瑾下得车来跟在后面,隔着帷帽观察刘衡海半日,发现这位素未谋面的伯父言行举止甚是有度,虽然做的是小辈样子,却只是恭谨,并不谄媚。

刘家院子不宽敞,外边两进房屋是刘衡海的书房兼会客之所,再往里便是内宅院落了。刘老太太住的院子距离外宅不远,进门一道百福影壁,绕过影壁,满院子的花树被松柏围着,几棵梅树盛开,夏秋几季的花木用棉布皮毛裹着抗寒。抄手回廊里一众丫鬟迎上来,有的前来引路,有的进去回禀,有的到屋门口打帘相迎。

蓝老太太还没挪到屋门口,屋里一众丫鬟媳妇已经簇拥了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太太出来,藏青色十锦妆花长袄,通身并无太多装饰,只发上插了两支赤金宝石簪,抹额中央嵌一颗褐绿猫眼石,然而气色极好,富态尊贵。她往屋门口一站,蓝老太太因病而略显佝偻的身板立刻被比下去了。

“妹妹回来了,来屋里坐。”刘老太太含笑招呼。

蓝老太太将背脊挺了挺,也面带笑容看着嫂子,一步一步穿过回廊,来到正屋门口。刘老太太上前携住她的手,于是两位老人便被众人簇拥着进了室内。

五间高屋,次间是日常宴息会客处,上头陈设着一张红木雕花大罗汉床,床中间圆角矮桌,古朴典雅,两位老太太一左一右上坐了,刘家晚辈们便上前去跟蓝老太太行礼。蓝老太太兴致极好,命丫鬟将准备好的礼物红包都赏赐下去,尽显长辈慈爱。

刘衡海坐了下首第一张椅子,一个与秦氏年纪相仿的太太便将如瑾和蓝如琳两人往刘衡海对面让。

如瑾笑着推辞,半低了头谦卑含笑,朝那太太道:“晚辈初来不懂礼数,不知该如何称呼您?”

罗汉床上刘老太太遂笑道:“这是妹妹的孙女吧,见了妹妹光顾着欢喜,倒忘记让这两个孩子认亲了。枫儿她娘,你带着认认。”

适才那太太便含笑道:“好孩子,我是你大伯母。”指了旁边两个三四十岁的太太道,“这是你二伯母、三婶娘,原不在京里住,临到年底,一家子回京来过年的。你二伯和三叔去外头见朋友了,并不知道你们要来,不然怎么也不会出去。”

本该称呼表伯母表婶娘的,大概是为了显示亲热,对方将表字尽皆省略了,如瑾便也跟着这般称呼。

从刘老太太和刘衡海开始,如瑾姐妹两个一一正式行礼拜见长辈们,然后大伯母李氏又叫了后面一众姐妹兄弟过来,与她们各自见礼认识。刘老太太赏了一对珊瑚手钏给如瑾姐妹两个,三个伯母婶娘给的也各自都是钗环首饰,显然是因蓝家一行来得突然,她们没工夫准备礼物。

如瑾一边与人见面,一边仔细梳理。刘家三房,只有长房刘衡海蒙荫袭在京都,二房在边地任一个六品随军小官,三房却只是捐了一个虚衔官职,靠田产商铺过日子。长房一儿一女,儿子现下不在家,女儿就是那日所见的刘雯。二三房子嗣多些,统共七个女儿四个儿子,除了三个已出嫁的,剩下四个女儿都在这里,穿戴打扮都是普通,但看起来模样性子都不错。那四个儿子里唯有一个十七八岁的样子,其他三个还都是孩童,被乳母牵着抱着,只知嬉闹。

大点的男孩名叫刘景榆,族里行二,是二房长子。生得魁梧个子,国字脸,长眉大眼,仪表堂堂。见了如瑾姐妹咧嘴一笑,抱拳道:“三妹妹好,五妹妹好。”

如瑾一眼就觉得这哥哥可亲,眼睛干干净净的,没有杂质,见他笑得灿烂,她也福身还礼:“二哥哥有礼。”

蓝如琳只做出了行礼的动作,身子并没有蹲下去,矜持的略朝他点了点头。

刘景榆方才只在人堆里看了如瑾几眼,当时只觉这个妹妹身姿纤弱,亭亭玉立,在一屋子陌生人里站着也不局促,反而静雅温婉,和他以往所见的姑娘都不大一样。此时正面见了,才发现她真是气度从容,落落大方,衣饰不华贵却从骨子里透出贵气来,尤其是玉雪般姣好容颜上露出舒缓一笑,就如解冻冰河边绽开的香花树,冰姿玉骨,清韵天成。

刘景榆愣了愣,脱口便说:“见了三妹妹,才知道拓古人为什么要把漂亮姑娘比作卓焉花。”

他没头没脑一句话,惹得屋中长辈都是一怔,刘家几个姐妹率先爆出笑来,刘景榆的胞妹刘霄指着哥哥嬉笑:“又冒傻气,回头告诉父亲骂你。”

他母亲周氏连忙拉了如瑾到身边解释:“孩子你别恼,这小子在边地没有好先生教导,整日跟着兵卒牧民混久了,不知道好好说话,等你二伯父回来教训他。”

如瑾抿嘴一笑,转头瞅瞅被众人笑得面色通红的刘景榆,朝周氏道:“二伯母莫担心,我怎会恼,二哥哥这是夸我呢。”说着又朝刘景榆道,“只是拓古人我知道,是咱们大燕边地的游牧族,卓焉花又是什么呢,还要请教二哥哥。”

刘景榆红着脸回答:“是……是拓古族领地一种花,春天最先开的,河水刚解冻的时候开得最盛,满草原都是,挺好看。”

这句惹得刘霄等人又是一通笑,如瑾微笑说道:“多谢二哥哥拿花夸我,以后若有机会去拓古,我也看看这花是什么样子。”

刘景榆低低嗯了一声再没敢说话,怕又被妹子们嘲笑,如瑾转头和一旁的刘雯攀谈起来,说起那日在威远伯府上偶遇之事,一时吸引了其余几个姐妹的注意,几个姑娘便撂下刘景榆的失态,说起京都名媛的事情来。二伯母周氏见如瑾不但没恼,还给儿子解了围,本就温和的目光落到如瑾身上,更温和了许多。

蓝如琳本和如瑾一起站着与众人见礼,后来如瑾被周氏拉过去,众人说得热闹,她被晾到了一边,不免有些不平,尤其是她明明打扮得比如瑾华贵许多,刘景榆却只夸如瑾,更是让她心中不畅快。现下看姐妹们都与刘雯和如瑾两个说话,刘景榆独自坐在一旁尴尬未退,她便挺了挺胸脯,让身段曲线更凸出一些,露了一个娇俏的笑容。

“二哥哥从小在边地长大吗?拓古那边好不好玩,卓焉花很漂亮吗,比牡丹芍药还好看?”

一连串几个问题其实最主要还是问卓焉花,刘景榆并没有注意到她玲珑的身段,认真回答说:“那边天冷,牡丹芍药都活不了,没什么可比的。”

“哦,没有花王,那卓焉花难道是拓古最尊贵的花吗?”

“不是,最尊贵的拓古族圣花是天女山上的雪莲,很少有人见过。牧民歌词里多是卓焉花,这花常见,可以开遍草原的。”

蓝如琳歪着头想了想,无奈道:“拓古人没见过名花异草,将满草原都开的野花比姑娘,真是不开化的蛮夷之族。我那里丫鬟们养了许多珍贵花卉,改日给二哥哥送些过来,等你回了边地也带过去让拓古人开开眼,叫他们知道什么是好东西。”

刘景榆闻言眉头微微皱起,转开脸道:“拓古人淳朴善良,并不是没开化的蛮夷,五妹妹的珍贵花卉自己留着吧,拿到边地也是死。活不了的东西,再名贵也称不上好。”

他说话嗓门比较大,这一句也没刻意压低,因此即便是两人闲聊也引起了屋中其他人的注意。那边几个说话的姐妹听了只言片语在耳中,刘景榆的胞妹刘霄性子直接,嫌恶的瞥了蓝如琳一眼,哼道:“怎么说话呢,也就是看她才来,不然过去啐她一脸。”

“别胡说,没个女孩样子。”二伯母周氏连忙呵斥女儿。如瑾只当没听见,含笑和刘雯说些家常。罗汉床那边两个老太太正长篇大论的说旧年琐事,蓝老太太如今耳目都不灵了,听不见下面小辈们的言语,刘老太太却是注意到了,拿眼扫了一扫这边,目光在如瑾和蓝如琳身上打个转,回头继续跟小姑子闲聊。

刘衡海陪坐了一会,说外头有事告辞去了,刘景榆也不好跟着女孩子们在内宅长待,找个借口也离开了,临走时不忘看一眼如瑾,见她眉目含笑起身送别,面色不由微红,连忙转身匆匆出去。

周氏将儿子的异常看在眼里,接下来的时间便更多注意如瑾,温言细语的跟她说话。如瑾对这个眉眼慈祥的伯母颇多好感,蓝家日常走动的亲眷不多,如瑾日常接触的除了母亲便是张氏,这还是头一回被这个年纪的妇人拉着闲聊,恭谨回答着,偶尔说一两件趣事,并关怀询问刘家姐妹的情况,气氛融洽之至。若不是罗汉床那边蓝老太太时时冒出一两句摆架子的话,满屋里真是一派其乐融融。

而蓝如琳因为刚才和刘景榆的几句对答,被刘家姐妹们疏远的晾在一边,十分尴尬,若不是大伯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