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历史]大清太子爷-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胤禔出去历练了两年,虽然以前的性子没怎么改,但话还是会说的。为人处事方面也比从前机灵了许多,明珠心道,大阿哥这一趟出去,领过兵的人,总算还是有一点儿用处的。好歹,他还能看见大阿哥在他跟前伶俐一回。
明珠对他看到的和听到的还比较满意,于是在胤禔喝干杯中酒之后,他和揆叙也各自抿了一口酒,而后三人都各自坐下了。
“今日这场席面,是我特地为大阿哥一人备下的,”明珠笑道,“除了恭贺大阿哥同皇上一道凯旋回来,还要提前庆贺大阿哥即将得到的封赏,也算是我这个叔姥爷的一点心意吧。”
明珠如此热情,胤禔表示极度的受宠若惊:“叔姥爷您太客气了!”
他挠了挠头,不好意思的笑道,“其实我能领兵,也是皇阿玛赏识我,我倒是从没有想过得赏之类得事儿。而且,替皇阿玛分忧,乃是我等儿臣分内之事,实在不敢要什么封赏的。”
胤禔从前就在这讨赏上吃过亏的,这会儿说的这些话,也俱都是他的真心话。他如今能得皇阿玛重用,皇阿玛还不计前嫌的让他领兵,他已经很高兴的,是万万不敢再替讨赏之事的。免得又触怒了皇阿玛,惹来一顿臭骂。
所以,即使康熙总是夸他,他也不敢要求封赏,只是自己乐一乐,然后下一仗继续奋勇杀敌。
在胤禔看来,他如今是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和位置了,要论心计手段,他斗不过太子,所以,从前他是一点便宜都没有讨到,但自从领兵出征后,胤禔忽而就明白了,他的优势就在于领兵打仗。太子是不可能上战场的,而他胤禔却可以,所以,他立志要做一个能够奋勇杀敌,战功赫赫的皇子。
而且,他要做这类能征善战皇子中的唯一。这一条路,能让他离太子之位近一些。
何况,领过兵有过战功的皇子,谁敢小觑?如此,他也有了跟胤礽相争的资本了。
☆、第127章
“大阿哥这话说的好啊,”明珠笑道,“不过,在我面前,大阿哥又何必掩藏真心呢?男儿上战场建功立业奋勇杀敌,凯旋而归后,怎可没有封赏呢?”
“皇上是圣明天子,从不怠慢功臣,又从来都是赏罚分明的,何况,是封赏随皇上出征奋勇杀敌的亲生儿子呢?”
明珠望着胤禔笑,笃定道,“我敢说,皇上不日就要封赏大阿哥,而且,这封赏还不会低呢!而且,在诸位随同皇上出征的几位阿哥里头,大阿哥的封赏定是最丰厚的!”
“真的吗?”胤禔听了明珠的话其实很高兴,虽然是疑问,但他心里却是很相信明珠所言的。
毕竟,这些年无数的事实证明,他们家这位叔姥爷是最能揣摩皇上心思的人,他从前不听明珠的,倒是吃过几次亏,所以这会儿,他还是很相信明珠的判断的。
“大阿哥,你知道我为什么这样断言吗?”明珠反问了一句,却不等胤禔回答,便笑道,“因为啊,眼下太子风头太盛,皇上需要有人出来牵制皇太子的。”
明珠当了一辈子的官,自诩还是很了解皇上的心思的。皇上亲政已近二十多年,于官场之上,是从不许一家独大的,就好像,当初他跟索额图两党相争,势必就有个南书房。后来索额图一家独大,皇上就开始扶持南书房和他明珠一系的人了。
如今这局势,也是一样的道理。
皇上这两三年的精力都放在剿灭噶尔丹上了,是以数次亲征噶尔丹,这一出去就是几个月,皇上在外不能分心处理政务,是以便让皇太子代理国政。这两三年来,皇太子每年都有大半年在处理政务,皇太子的勤奋和努力众皆都是看在眼里的,举朝上下皆称皇太子仁善,文武百官都对皇太子代理国政的评价极好。
这当然是皇上乐于看到的。但是,这也是有弊端存在的。皇太子这两三年的代理国政不仅仅为他积累了治国的经验,还积累极高的人气和威望。这种威望,甚至直逼皇上,而且,隐隐有取皇上而代之的势头。
皇上不可能没看到这种趋势,也不可能会对这种局面乐见其成的。所以,以明珠对康熙的了解,他断定,皇上是不会主动削减皇太子的权力的,他唯一会做的,就是扶持一个能够与皇太子相牵制的阿哥。
而这个阿哥,必须是康熙能够控制的阿哥。因此,综合来看,这个人就非胤禔莫属了。
胤禔听了明珠这话,也很快想通了这其中的关节,他一脸喜色的望着明珠道:“叔姥爷,您的意思是说,皇阿玛心里是取中了我来牵制皇太子吗?”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是不是就说明,他有资格跟太子争上一争了?
胤禔虽没有把这心思表露出来,但是他眼里的喜色也满脸的兴奋还是落在了明珠的眼睛里,明珠一眼就看透了胤禔的心思,微微笑道:“大阿哥,如今正是我叫你等的那个时机了。你可以对皇太子出手了,不过,该怎么对付皇太子,你得听我的,否则的话,事情也会很难办的。”
“行,”胤禔听说可以对付皇太子了,这心里头就舒坦起来,自斟了一杯酒,饮尽之后,心里却又有了疑惑,他望着明珠道,“可是叔姥爷,这回您有把握么?不会像上回那样走漏了风声,被四阿哥给坑了吧?”
对于上一回的事,虽然已经过去了很多年,但胤禔还是记忆犹新心有余悸的。明珠难得正面对付一次皇太子,结果就折了,所以这一回,当明珠对他明言可以对皇太子出手了的时候,胤禔这心里还是有一点小怀疑的。
明珠听见胤禔这样说,哼了一声没回答。
倒是一旁一直未出声的揆叙笑道:“大阿哥,上回确实是我们疏忽了。不过这回不一样了,这回这件事知道的只有咱们三个人,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走漏风声的。而且,上回我们是想利用别人来对付皇太子,难免动作太大被人察觉,可是这回不一样啊,这回由大阿哥亲自去做的话,是绝不可能被人察觉的。”
“我亲自去做?”胤禔抓住揆叙话中的重点,问道,“舅舅的意思是?”
胤禔这一问,揆叙却没有立即作答,只望着胤禔笑,开口给胤禔解释的,是笑得一脸莫测的明珠:“揆叙的意思是,这次的事情,是需要大阿哥亲自帮忙的。”
胤禔一听便问道:“那我该怎么帮忙呢?”
明珠不答胤禔的话,却笑着反问道:“大阿哥,你知道皇太子当年要坐堂观政是为了什么吗?你有猜测过他的心思吗?”
胤禔想了想,才答道:“当初皇太子要坐堂观政的时候,是跟皇阿玛说他要出去历练一下的,并且还带上了我。当然了,皇太子心思深沉,我是不相信他是单纯要出去历练一下的,我当时觉得他是要趁机出外结交大臣的。可后来我发现,好像不是这样的。”
胤禔道,“那八年里,他每日出外到部院衙门里坐堂,从不会主动跟大臣们攀谈,即使是说话,我也都在一旁听着,他们说的并不是私话,跟结党营私也挨不上边。而且,皇太子总是默默的看卷宗,做他自己的事情,并没有如我想象的那样到处去钻营活动。并且每日回了畅春园或是宫里,总会第一时间去找皇阿玛,见到皇阿玛之后,他都会事无巨细的向皇阿玛禀报他当日做了什么事情,见了哪些人,说了什么话,一字一句都会说给皇阿玛听。当然了,我也是这样的。皇太子这样的行为,让我猜测不出他真正的心思,但我也觉得,他不像是要结党营私的作为。”
“这么说,大阿哥是真的认为那几年里,皇太子是拉着你一块儿到各个部院衙门里历练去了?”
明珠笑了笑,那笑容里面包含的东西太多,他望着胤禔唏嘘的摇了摇头,才笑叹道,“大阿哥,你是真被太子给骗啦!”
胤禔一脸的惊讶,外加满心的卧槽:“我被皇太子骗了?!”
“对,你被太子骗了,”
明珠笑道,“其一,如果太子真想去外廷历练,他自己去就可以,何必扯上你呢?皇上对皇太子百依百顺,会不答应他的这个要求吗?所以,太子将你带上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做个对比,这个对比是给大臣们看到。大阿哥,恕我直言,太子确实很优秀,而太子在同你一起的时候,哪一个更优秀,大臣们也是心知肚明的。你说皇太子没有结党营私,你想想,以皇太子的性子,他会明目张胆的结党营私吗?他把你拉出来,让大臣们一瞧,又在心里一对比,大臣们心里向着谁,自然是没有疑问的了。皇太子的聪明之处就在于,他是要让人看见他的优秀,进而对他心悦诚服,皇太子想要的,当是一批只对他忠心的大臣。”
“其二,他每天事无巨细的向皇上禀报,这只是为了获取皇上对他的信任罢了。因为他心里很明白,他做的这些事情,是足以引起皇上的怀疑的,也是逾越的规矩的。所以,他必须给皇上一个假象,让皇上相信他无二心。只有这样,他最终的目的才能达到。大阿哥,皇太子做这些事情并不是没有目的的,现在的局面你也看到了,皇太子如今的威望在大臣中跟皇上几乎不相上下,甚至,隐隐有超过皇上的势头。”
明珠收了笑,一脸正色的给胤禔揭秘,“前些年,太子做这些事的影响还是看不出来的,直到近两年,皇上带兵亲征噶尔丹,留皇太子于京城代理国政。你常年领兵在外不知道,皇太子的所作所为,俨然就跟皇上一个样,众臣对皇太子无有不从,举朝上下都说皇太子是个好的优秀的。而当年那些在翰林院、六部里头的大臣们,如今这两年也升上来了,这些人也都是与皇太子有交情的,你说,皇太子当年还不是在未雨绸缪吗?这些人心里想的是什么,不用猜也知道。大阿哥,你如今也回来了,朝中的声音多,你不会听不见的,想必,我说的这些情形,你都是知道的吧?”
“叔姥爷,你既然知道的这么清楚,你当时为什么不告诉我?如果你早告诉我,我不就不会跟着太子去了吗?”
胤禔听了明珠这些话,心里觉得很愤怒。当时胤礽来邀请他的时候,他拿不定主意跑来请教明珠,明珠竟然不见他的人,还将他的人拒之门外,后来,他才听了伊尔根觉罗氏的话去应了胤礽的请的。
要早知道是这样,他是绝对不去的!
想到这里,胤禔心里又有点儿怨明珠,他明知道这里头有这么多猫腻,却不明着告诉他,如今这么多年都过去了,偏又来说这些废话干什么!
胤禔的烦躁,明珠是看在眼里的,他叹道:“大阿哥心里怨我当初不说,我是明白的。可是,当时我自身难保,怎能牵累大阿哥呢?我选择疏远大阿哥,那也是迫不得已啊!再者说了,当时我并不知道皇太子的这些个心思,我也是近些年才琢磨出皇太子的意图的。”
明珠道,“其实,大阿哥不必这般沮丧,那事儿既然做了就算了。大阿哥当时去了,此时也未必是没有好处的。当年的事儿,皇太子是想找个跟他对比鲜明的人,却也给你留下了把柄啊。因为他做的那些事情,桩桩件件,都是你亲眼所见的。如今这局面的形成,谁去皇上跟前点眼都不合适,唯独大阿哥你最合适啊!”
胤禔眨眨眼,想了半日,还是不大懂明珠的话,他只问道:“叔姥爷的意思,是要去皇阿玛跟前告太子?可我去了,该怎么说呢?”
他不是没有在康熙跟前告状过的,但下场都很不好,非常的不好。明珠要他去康熙跟前告状,不是在整他吧?明珠总是叫他不要冲动,但是这一回,明珠怎么这么冲动呢?这个时候,是去告状的好时候吗?
胤禔狐疑的看着明珠:“叔姥爷,皇阿玛如果因此而生气,我这几场仗就白打了啊!”
明珠呵呵一笑:“大阿哥放心。只要大阿哥按照我教你的话去说,皇上是绝对不会生气的。而且,该给你的封赏绝不会少,更不会因此而骂你。这原因嘛,也很简单,就是我方才说过的,皇上虽然嘴上没说,心里却开始忌惮皇太子的势力了。”
☆、第128章
明珠向大阿哥胤禔秘授他的方法,胤禔听罢频频点头,等明珠说完之后,胤禔冲着明珠挑起大拇指称赞道:“叔姥爷,您这个主意太高明了!我听您的!回头我就去找皇阿玛说去!”
“好啊,”
明珠笑道,“只要大阿哥按照我所说的那样去说,就准保没有问题!”
见胤禔一口应下他的要求,明珠和揆叙父子俩对视一眼,相视而笑,都是很高兴的。
宴罢,宾主尽欢。胤禔尽兴之后,就告辞回宫去了。
揆叙去送了胤禔回来,见明珠在屋内静坐,他便忍不住问道:“阿玛,您真的相信大阿哥么?就不怕这事儿被大阿哥给办砸了?”
“他不会的,”明珠静了片刻,才笑道,“大阿哥他心里惦记着扳倒太子很多年了,从前他不听我的胡乱行事,已经给足了他教训了,这一回,他若听我的,就不会出错的。何况,你以为大阿哥还像以前那个性子么?他出去打仗历练了这么久,他自己能分析出来这事儿对他的益处和他能不能去做的。不然,你什么时候见过大阿哥这么能耐得住性子听我说话呀?他啊,跟以前不一样啦。”
揆叙听了,又问道:“阿玛曾经说过的,不会再支持大阿哥,怎么如今又让大阿哥去做这事儿呢?难不成,阿玛又起了想要支持大阿哥的心思么?”
对于明珠变化莫测的心思,揆叙表示他的脑回路也是跟不上猜不透的。
明珠瞪了揆叙一眼,略略有些不高兴:“你好歹如今也是翰林院掌院学士了,你不会自己想,还等着我来告诉你?”
但训斥归训斥,明珠还是给自己的儿子解释道,“这件事,让哪个阿哥去做都不如大阿哥去做合适。一则,他是皇长子,二则,以他的性子和从前的那些事情,他如果在皇上跟前说太子的不是,才不会让皇上起疑心,就算皇上听不进去,也只会认为是大阿哥又犯了从前的毛病而已。但若换了别人,比太子年幼,又说太子的不是,皇上会厌恶的,反而就得不到我要的结果了。何况我心里不取中大阿哥了,却不代表不能利用他做这些事情嘛。反正大阿哥一心想要对付太子,为我所用也未尝不可啊。”
明珠是一早就想好了要利用大阿哥去试探一下康熙的。他虽能揣摩准目前的情形,但是,却也不得不谨慎的试探一下康熙的态度,以便他谋划下一步的行动。利用大阿哥去试探,就是具有投石问路的效果。
不管他支持哪位阿哥,他都要先弄清楚康熙的态度才行,康熙本就对太子的信任不多了,他是时候让这些信任一点一点的消失了。
明珠想到此处,又笑道,“再说了,咱们不支持大阿哥了,大阿哥又不知道,这不过是我跟你说的话罢了。对外,我还是大阿哥的叔姥爷。”
揆叙听出明珠话中有话,便问道:“阿玛的意思是,咱们暗地里选一位阿哥支持么?”
明珠点点头,笑道:“不错。不过,是你选,而不是我。我如今也就这样了,你却可以选一位阿哥来支持。咱们父子两个,总不能都在一起,总得为咱们家留一条后路来。大阿哥是指望不上的,但我们与他有亲,这能选的人就不多了。”
揆叙这回没有开口问,而是思考了一会儿,才开口道:“三阿哥与四阿哥都跟皇太子交好,显然是不行的。五阿哥和七阿哥瞧着似乎对太子之位没有什么想法。反而倒是八阿哥,他跟大阿哥交好,又是惠妃娘娘养大的,最重要的是,我觉得,八阿哥他的心思不浅,恐怕多少对那个位置是有些想法的。而且,在年轻的阿哥们里头,皇上还是很看重八阿哥的。”
明珠听罢,笑了一笑,道:“八阿哥唯一的不好就是他的出身。但是,能够让八阿哥这么奋进的,也是他的出身。而且,八阿哥确实很优秀,我在他身上总能瞧见皇太子的影子。不过,他没有皇太子的学问好,却又比皇太子多了一份圆滑,在他这个年纪当是很难得了。而且,他跟大阿哥交好,这也是咱们可以转而支持他的理由。”
明珠同揆叙一样,没有提胤禩下头的几个阿哥,一则是下头的阿哥们还是太年轻,二则是他也看不上底下的几个阿哥。
明珠望着揆叙道:“不过,这个事咱们私下议定了,却不该由咱们去找八阿哥。若是八阿哥有心,他会自己找上门来的。现在最要紧的,还是看大阿哥那边情形如何。”
对于明珠的话,揆叙点点头表示赞同。
——
胤禔自得了明珠秘密教授告状法子后,心里就一直惦记着要在康熙面前给胤礽点眼。
这日,胤禔在给康熙请安后,好不容易见康熙闲了,又貌似心情很好的样子,他就对康熙开口了。
“皇阿玛,儿臣在外头听见些不好的话,不知道该不该跟皇阿玛说,”
胤禔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儿臣心里其实是想跟皇阿玛说的,但儿臣怕皇阿玛听了生气,所以有些不敢说。”
康熙见胤禔如此,嗤笑一声道:“行了行了,在朕跟前就别矫情了,有话就说!朕前几日就瞧你一副有话想说的样子,你以为朕没看出来?说罢。”
“是,”胤禔得了康熙准许,立刻就道,“皇阿玛,儿臣听见外头很有些不好的话,说皇阿玛亲征噶尔丹的时候,皇太子代理国政期间,做了些逾制的事情。而且,还有些大臣们对皇太子行了三跪九叩的礼节,也没有人进行弹劾。如今的江南各省,都有了不少民谣,里头唱的仿佛都是说皇阿玛剿灭噶尔丹算是了却了一桩心愿,预备把皇位让给皇太子来做。而且,还有些歌谣说皇太子比皇阿玛的名声还要好,比皇阿玛还要仁善……”
胤禔一行说一行觑眼观察康熙的神态,胤禔是很认真的在观察,他没有放过康熙任何细微的表情变化,当他发现,康熙的脸在慢慢紧绷起来的时候,他就识趣的停下不说了,想起明珠的嘱咐,他又克服了自己害怕的心理,很勇敢的直视着康熙,用很诚挚的语气道:“皇阿玛,儿臣说这些,都是为了皇阿玛着想啊。儿臣是担心,担心皇太子会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来。儿臣可都是一心为了皇阿玛啊……当然了,儿臣也不否认,儿臣确实是有一点儿私心的,但是在儿臣心里,对皇阿玛的担心还是占绝大部分的。”
这些话,也是明珠教他说的。
明珠告诉他,只要他强调他是一心为了康熙,并且不在康熙隐瞒他的私心,这样一来,康熙一定会相信他所说的话的,而且,绝不会生他的气。
胤禔听信了,照做了。
康熙半晌没说话,他抬眸看了胤禔一眼,又仰着头继续躺在摇椅上闭目养神,却在眼睛阖上的那一刻,对胤禔道:“说下去。”
“是,皇阿玛,”
胤禔这才松了一口气,同时压住心中的喜悦,继续往下说,“儿臣本来以为,皇太子当初带着儿臣出入各个部院衙门真的是去历练的,可是儿臣这会儿却发现不是这样的。儿臣那几年年轻气盛,好多事都做得不好,皇阿玛也是知道的,那几年在外头坐堂观政,太子比儿臣表现得好太多了,从没有一个大臣说太子的不好。跟儿臣比起来,皇太子的口碑是非常好的,在所有人的眼里,太子是很优秀的。儿臣知道,就连皇阿玛都是这样认为的。”
“可是,皇阿玛,听到那些不好的话的时候,儿臣忽然就明白了,皇太子是故意这样做的。恐怕他叫儿臣跟他一起去历练,也是为了让儿臣跟他做个对比,让儿臣来凸显他的优秀。而且,当年皇太子同儿臣接触过的那些大臣们如今都升上来了,个个儿都是朝中重臣,那些说皇太子比皇阿玛您还强的人里头,十个有五个都是跟皇太子当年有交情的。皇阿玛,儿臣不得不揣测了,儿臣觉得,皇太子做这一切都是有预谋的!儿臣认为,他这是在结党谋私。”
“结党谋私?”
康熙开了口,他面色紧绷,却瞧不出喜怒,只是盯着胤禔道,“胤禔啊,你知不知道这对皇太子来说,是个很严重的指控?”
皇太子结党,结的是他的大臣。皇太子谋私呢,那就是要篡位了!
“儿臣知道,但儿臣问心无愧,”胤禔凛然道,“为了皇阿玛的安危,儿臣就是要把自己的心里话说出来!儿臣是绝不会对皇阿玛有任何隐瞒的!”
康熙眯眼瞧了胤禔一会儿,才摆摆手道:“好了,朕知道了,你回去吧。”
“皇阿玛?”胤禔显然没有料到康熙是这么个冷淡的反应,虽然明珠告诫过他,皇上可能听了他的话什么反应都没有的,叫他到时不要太惊讶和慌张,因为,他们多得是时间,可以等到皇上的反应。
可是,如今的胤禔还是有些心急,他想立刻就知道康熙的决定。
康熙又阖上了眼睛,淡淡的道:“朕知道了,你回去吧。”
看见了康熙的手势,一旁侍立的梁九功无声上前请胤禔出去,胤禔无奈,只得走了。
等脚步声消失后,康熙又默默的睁开了眼睛,他的眼中冷光一片,以胤禔的性子,他绝说不出这些话来,可是,眼前叫康熙放心不下的,不再是谁教胤禔说的这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