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乱世佳人]玛格小姐-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埃伦是知道苏埃伦的结婚始末的。可以说,跟担心斯卡利特一样,埃伦也担心苏埃伦的婚姻会不幸福,这份担心甚至不在斯卡利特之下。
埃伦很清楚,这个女儿不够聪明,手段也不够,无法笼络住丈夫。而一个妻子,如果得不到丈夫的爱,在未来总是艰难的,尤其是弗兰克·肯尼迪在订婚期都敢那样对待苏埃伦,埃伦如何不担心?
反而是斯卡利特,眯着那双猫一样的绿眼睛,忽然昂起了下巴,道:“现在是战争期间,苏埃伦,你倒是光鲜亮丽啊!”
埃伦忍不住喝道:“斯卡利特!”
苏埃伦听说,先是抿起了嘴巴,瞪着眼睛,狠狠地盯着斯卡利特,忽然又笑了。她放开了母亲,然后在众人面前转了一圈,道:“漂亮吧?这是瑞特·巴特勒先生特地带来丝缎,正宗的东方货。我已经有一年没有见到妈妈了。如果我穿着旧衣服,妈妈才要担心我呢。”说着,又动情地搂着母亲,道:“妈妈,你放心,我过得很好。哪怕我的年纪还小,可是我会学着照顾好自己。所以,你也要好好的。”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苏埃伦也不是当初的吴下阿蒙。至少,这几句话,可不仅仅是|射|在了斯卡利特的身上,还|射|中了在场的几位太太的心。
在过去的一年多,斯卡利特是个怎样的人,又做了那些事情,亚特兰大的人可以说,是有目共睹。很多男士都在背地里找过查尔斯,希望查尔斯能够约束斯卡利特一二。可实际上,查尔斯根本就奈何不了斯卡利特。查尔斯是被家里的女人们宠大的,也是被亚特兰大的女人们宠大的。他的性格温柔甚至可以说是柔弱,在面对斯卡利特的时候,如果斯卡利特心情好,那还好些,如果斯卡利特的脾气上来,最先缴械投降的人便是他。
在这一点上面,查尔斯甚至比不上他的妹妹梅兰妮能坚持。
比起一个劲儿地给周围的人、给母亲添麻烦的斯卡利特,脾气虽然不好,可是却依恋母亲也十分在意母亲的苏埃伦,显然先一步得到几位太太们的认同。
事后,就连性子比较激烈的梅利韦瑟太太都这样说:“是的,她们是姐妹,脾气自然是有些像的。不过,肯尼迪太太,我是说,苏埃伦,她显然要比他姐姐斯卡利特懂事得多。至少,她会顾虑到母亲的感受,也十分关心母亲的健康。这样的一个孩子——是的,我坚持,今年只有十六岁的苏埃伦依旧是个孩子,哪怕她已经做了母亲——她无疑是个招人喜欢的孩子。个性直爽,会体谅人,虽然比温柔的梅兰妮差了一点,可是比现在很多姑娘、很多年轻太太们强了不知道多少!”
第30章
虽然梅利韦瑟太太、埃尔辛太太和怀廷太太对苏埃伦的评价都很高,可是对于玛格,她们都没有做出任何的评价。不是因为玛格不够好,而是因为她们不知道应该如何评价这位同样年轻的太太。
那一天,也是梅兰妮真正开始认识玛格的日子,即便后来经历了很多事情,梅兰妮也还记得那一天的情景。
正当斯卡利特和苏埃伦对恃的时候,楼上传来一声充满感情的呼唤声:“妈妈。”
奥哈拉家最小的姑娘穿着一身簇新的、可以说是华贵的衣裙从楼梯上冲下来,扑进母亲的怀里,而跟着他后面,则是一位十分端庄、衣着华美的年轻太太,手里牵着一位才六七岁的小女孩。
说对方衣着华美,那已经是客气了。那是一身香槟色的丝缎衣裙,胸口缀着一挂又一挂的珍珠。这一身衣服,别说是参加舞会,就是去参加宫廷宴会都够了。
那个六七岁的小女孩也是如此。虽然是小孩子的打扮,却也是一身丝缎,满身的蕾丝和蝴蝶结。蕾丝上还缀了细碎的水晶。不要说梅兰妮了,就连斯卡利特的双眼都冒出火来。
查尔斯·汉密尔顿是个有钱人,但也仅仅是亚特兰大的有钱人而已。查尔斯愿意在太太身上花钱,为斯卡利特买珠宝、买衣裳,可是查尔斯的钱是有数的,斯卡利特不可能随心所欲地花钱,更不要说还有埃伦在。埃伦可不会看着斯卡利特铺张浪费。
所以,哪怕斯卡利特再爱慕虚荣,她的衣裳首饰也在埃伦允许的范围之内。
所以,看到玛格和伊莉莎,斯卡利特真的嫉妒了。
她一直以为,自己是姐妹里面嫁得最好的,查尔斯有钱又愿意打扮她。可是今天看到两个妹妹,斯卡利特嫉妒了。
这两个妹妹嫁得更好,丈夫不会管她们,还可以随心所欲地打扮。看看这满身的珠宝,让斯卡利特差一点就扑上去,把玛格身上的那件衣服撕下来。
“若是我能有这样一件衣服就好了,我一定比玛格更适合他。有了这样一件衣服,舞会上所有的男士都会为我神魂颠倒。”斯卡利特对自己这样说。
可是埃伦在这里,她也只是怒视着妹妹,到底不敢动手。
先跟母亲见礼,以大人的礼节,将自己的小姑子介绍给母亲和今天到来的客人,然后在母亲的介绍下,玛格认识了一位又一位的太太,当然,还有比太太们晚一步,刚刚进门的男士们,比如说米德大夫。
细心地梅兰妮发现,以大人的礼节被介绍给客人们,显然让这个小女孩十分激动,让梅兰妮更为惊讶的是,方才跟斯卡利特斗了个旗鼓相当的苏埃伦,看到姐姐的时候,居然立刻就软了下来,还露出小狗一样可怜兮兮的眼神。
这是一种全然信赖对方才能有的眼神,看得斯卡利特想抽她:对自己恶言恶语,面对跟自己长得一模一样的玛格的时候,就这副样子。
斯卡利特根本就是个不会自我反省的小女孩。在她的眼里,如果两个人中有人犯了错,那犯错的人绝对不是她斯卡利特·奥哈拉,除非对方是母亲埃伦。
由此可见,斯卡利特根本就是个没长大的小女孩。
当然,习惯性依赖姐姐的苏埃伦,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个小女孩。
玛格倒是跟刚刚进来的男士们寒暄了:“米德大夫,听说这一年多来,我的母亲一直在医院里帮忙,是这样吗?我能为她请个假吗?鉴于我母亲如今的身体状况。”
大部分的男人都是粗心的,如果没有人提醒,他们往往会到最后一刻才会注意到。
米德大夫听说之后,立刻看了埃伦一眼,道:“的确如此,奥哈拉太太是个仁慈的人,每天都来医院。她完全可以一天只来一次的。城里的太太们都是如此。不过,克拉克太太,关于酒精的问题,您能不能再想想办法?医院里面的酒精老是不够用。”
玛格道:“米德大夫,南方跟我们庄园下的订单都到明年了。虽然说现在庄园上的人是一天比一天多,可是炼制酒精需要大量的酒,而酿酒则是需要粮食的。可惜的是在佐治亚,我们拥有无数的棉花种植园,可是面粉却要向外地购买,更没有人专门去种植土豆。所以,米德大夫,这个问题我也在想办法。我找到了来自远东的一种作物,能够长在水里,而且成熟期只要一百二十天左右就够了。谢天谢地,比土豆的半年的成熟期短多了,比小麦更短。收获一季的小麦的时间完全可以收获两期的稻米。而且,稻米酿造的酒度数也比啤酒高。一开始就有三十多度,多放个十来天,就能够达到五十度。大大减少了提炼的次数。只是,这种作物是外来的,要满足战争需要,还是要时间的。不过,我可以跟您保证,若是酒精的产量上来了,一定会优先供给亚特兰大的。”
玛格都这样说了,米德大夫也不能说什么了。
斯卡利特忽然道:“可是医院里面,绷带也不够呢。偏偏有人穿得这么漂亮!”
苏埃伦接口道:“斯卡利特,这你就错了。绷带是用棉花做的,而丝绸却是穿越封锁线进来的。绷带需要人工,丝绸可不需要。”
第31章
斯卡利特是个很会装模作样的女人,这是奥哈拉家四姐妹中公开的秘密。哪怕她对南方伟大的事业十分厌恶、一听到战争、北佬、州权这些词,就会烦躁不堪,可是她就是有本事让男人们觉得她是个十分娇弱的上等人家的淑女。
那些技巧,比方说如何抖动酒窝让她显得羞涩又迷人,如何摇摆腰肢让裙裾飞扬、让她显得活泼又不失端庄,这些,都是斯卡利特经过严格的训练、仔细地雕琢的,而她的三个妹妹,玛格、苏埃伦、卡琳,都没有经过类似的训练。
所以,哪怕亚特兰大的人对斯卡利特的评价并不是很好,可是方才斯卡利特说话的时候,还是有人觉得,查尔斯·汉密尔顿太太虽然有些轻佻,可是她对南方还是关心的。
因此,这些人对一直针对斯卡利特的苏埃伦就有些看不上了。
这种事情,苏埃伦已经经历过很多次了。可是每次遇到这样的事情,她都会忍不住脾气。尤其是看到周围的人望向自己的眼神,苏埃伦很想冲着那些人大吼:你们到底有没有明白,斯卡利特这个女人根本就不关心什么南方、什么伟大的事业!而一直为你们的理想不停地付出的人是我!
好在经历过这一年的舒心日子,苏埃伦也跟从前有了大大不同。她停顿了一下,又道:“另外斯卡利特,有一件事情你弄错了。负责生产医用纱布和医用绷带的,不是玛格的巴顿庄园,而是我的蔷薇庄园。”
斯卡利特立刻道:“那么,是你故意怠慢了?”
苏埃伦道:“你说什么胡话?你以为生产医用纱布和医用绷带就这么简单吗?先要把棉花脱籽,然后进行清洗、纺纱,最后在进行纺织。这些都是需要人手的。现在,南方的男人们都上了战场,庄园里面只有黑人。而要让一个黑人学会纺纱织布,你以为不需要时间吗?还有,如果没有吃和穿,你以为那些黑人能安心干活?斯卡利特,你的脑子里面该不会只有漂亮衣服和舞会吧?”
斯卡利特气得火冒三丈,周围的太太们望向苏埃伦的眼光立刻变了。
埃尔辛太太道:“肯尼迪太太,你说的是真的吗?那些医用纱布和绷带都是黑人做的?”
苏埃伦点了点头,道:“是的。老实说,为了让那些黑人们学会,还真是费了我们老大的劲儿呢。好在玛格有经验,先训练了一批人出来,然后还专门派了人来教导蔷薇庄园的黑人。不然,蔷薇庄园也不会开始办纺织厂。”
米德大夫道:“克拉克太太,我听说您将医用纱布和医用绷带都转给了蔷薇庄园,是这样吗?”
“是的,先生。”
米德大夫道:“那您可知道,南方需要医用纱布和医用绷带。亚特兰大的绷带老是不够用。”
玛格点了点头,道:“是的,先生,我知道。可是我不得不这样做。您大概不知道,为了让那些黑人干活不偷懒,我不得不允许他们兑换一些以前他们只能想想的东西,比方说食物、酒,甚至还有白缎子。白缎子也就算了,很多黑人,尤其是女性黑人在拥有足够的工分之后,她们还会要求兑换胭脂、兑换衣料。如果我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那我就等于是在他们那里失信了。这会直接打击他们干活的积极性。南方的港口被北佬封锁了,我们知道,黑人们也知道。但是,不是每一个人都能理解这件事情的。像白缎子什么的,可以将之定为限制品一年只允许兑换一次。但是像红色塔夫绸这种东西,我就不能把它列为限制品。为了安抚这些黑人,我不得不做出一些让步以防这些黑人们一时冲动而犯错。”
梅利韦瑟太太忽然道:“所以我听说,在你的庄园上,黑人们每到休息天,都会打扮得花枝招展,四处闲逛。是这样吗?”
玛格道:“您忘了说,这些黑人们一个月只休息一天,因为时间的限制,他们只能在一定范围之内走动。至于打扮,是的,因为他们工作很努力,所以他们兑换得起胭脂水粉,也兑换得起一些棉布的衣料子。毕竟,现在的巴顿庄园足有三千多黑人呢。”
苏埃伦连忙道:“是的。我的蔷薇庄园也有近五千黑人。这么多的人,就是站在一起也有一大片呢。为了不出事儿,也只能小心一点了。”
怀廷太太惊讶地道:“这么多人?怎么会有这么多人?”
苏埃伦道:“这是没有办法的事儿啊。据说,有好多黑人都是从北佬那边跑过来的了。来到我们这里的时候,大多衣衫褴褛,还都是饿了好些日子的模样。听说,这些人在北面的时候,一天至少要工作十二个小时,有的一天工作十六个小时还不止。偏偏他们这么努力工作还填不饱肚子。所以,听说我们这里有吃有穿,每天还只需要工作八个小时、超过八个小时算加班,他们都乐疯了。好些黑人来了就不想走了。而且我们也不好敢他们走。不说他们还能去哪里,就说这么多的人,在南方随意走动,若是闯进了人家家里也是个不小的麻烦。所以,我们也只有尽力安排他们了。”
说着,苏埃伦就转向米德大夫:“大夫,说起来,我还要谢谢您。如果不是您也签了字的话,我们蔷薇庄园和巴顿庄园是不可能有如今的气象的。”
米德大夫道:“如果您真的要谢我,那就请您尽量增加出产吧。说实在的,如果不是威尔克斯先生,我还以为是愚人节玩笑呢。”
第32章
米德大夫说的威尔克斯先生指的,便是阿什利·威尔克斯的父亲约翰·威尔克斯。作为一个老牌的绅士,约翰·威尔克斯先生可不是杰拉尔德这种爱尔兰移民能够比得上的。
是的,在这个时代,爱尔兰移民也是被人瞧不起的。他们的地位也就比黑人好一点儿而已。跟杰拉尔德这样,成为大庄园主还迎娶了萨凡纳最高门第家的小姐的,更是南方独此一份。甚至可以说,奥哈拉家之所以能够成为上等人家的一员,主要原因是因为埃伦而不是因为杰拉尔德。
因此,在很多时候,连斯卡利特都对父亲腹诽不已,将父亲称之为任性、不负责任的小东西,可是在整个佐治亚,约翰·威尔克斯都是十分有影响力的人物。
威尔克斯家的男人都十分喜欢书籍,也擅长思考。阿什利都能够看到战争对南方的不利,更不要说他的父亲约翰·威尔克斯先生了。
这位可敬的老先生早就看到了南方的未来,可是为了南方,他还是把儿子送上了战场。同样,这位可敬的老先生也看到了奥哈拉姐妹俩的困境,所以,这位老先生主动联系他的那些老朋友,为玛格和苏埃伦向州政府请命,希望州政府考虑巴顿庄园和蔷薇庄园的实际情况,以安抚人心、安顿那些黑人为先。
这位可敬的老先生写了一份倡议书,运用自己的影响力,让许多人都签了字。也就是因为这份倡议书,州政府和南方政府都不敢太过逼迫玛格和苏埃伦,甚至通过了一项议案,让政府出钱购买巴顿庄园和蔷薇庄园的出产,而不是让这两个庄园把物资捐献出来。
就是因为这份倡议书的存在,玛格的巴顿庄园和苏埃伦的蔷薇庄园才有了飞速的发展。也正是因为这份倡议书的存在,使得那些黑人们跟吃了定心丸一样,安心在这两个庄园工作,而不是一有事情就躲起来,甚至是骚扰别的农场主家家里的女眷。
因此,无论是玛格还是苏埃伦,对这位可敬的老先生都十分感激。玛格向来含蓄,苏埃伦就要直白很多,从来就不吝啬对约翰·威尔克斯的赞美。
见米德大夫提起约翰·威尔克斯,苏埃伦立刻接口道:“是的,威尔克斯先生,他是一位十分热情又好客的邻居,说起来,我的姐姐玛格能够学到这么多的知识,全赖他的慷慨,甚至于,玛格能够走上翻译这条路,也多亏了他的指点。可惜的是,小时候的我实在是太调皮了,根本就坐不住。”
斯卡利特听说,哼了一声。
埃伦看在眼里,气在心里。
至此,埃伦已经完全放弃。
作为一位母亲,看到自己的孩子们互相争斗互相伤害,可以说,埃伦是最不好过的。可是现在,他算是看出来了。在一般情况下,玛格是不会跟斯卡利特计较的。但是,斯卡利特总是若有若无地给玛格添堵、给玛格添麻烦是事实。看今天斯卡利特的表现就知道了,斯卡利特根本就不是一个好姐姐,也难怪苏埃伦会一直针对着她。
至于苏埃伦,她对玛格的维护和依赖,还有卡琳的神态,都在告诉苏埃伦,这两个小女儿跟她次女玛格有多么地和谐又跟她们的大姐斯卡利特有多么的不合。
有玛格珠玉在前,斯卡利特就显得十分不像样了。
埃伦忍不住想起了那天玛格跟他说的话:“妈妈,斯卡利特一贯是容不下别的女性的,除了您,只要性别是女的人,在她眼里都是她的敌人。哪怕那个人是她最小的妹妹卡琳。”
倒是梅兰妮,迟疑了半天之后,这才道:“肯尼迪太太,您的庄园真的有五千黑人吗?”
苏埃伦转过头来,见识梅兰妮,立刻点了点头,道:“当然。这还是我来亚特兰大之前的数目呢。刚开始的时候,也不过是隔几天就有黑人来庄园讨吃食、讨活计,后来是每天都有人来,然后是一天好几个,到我来之前,每天下面都会多出一二十个人呢。听说都是从北面来的。因为琼斯博罗就在铁路边上,他们就沿着铁路一路走过来。有的人因为走得久了,这脚都烂了。看着还真是可怜。”
苏埃伦跟斯卡利特关系不好,偏偏梅兰妮总是为斯卡利特说好话,这样一个女人,按理说,苏埃伦应该很讨厌才对。可是苏埃伦对梅兰妮就是讨厌不起来。更重要的是,梅兰妮是阿什利的妻子,是约翰·威尔克斯的儿媳妇。就是冲着那位老先生,苏埃伦都不可能给梅兰妮脸色看。
在姐姐玛格的影响下,又经历了这一年,知恩图报四个字已经深深地刻在了苏埃伦的心里。
听见苏埃伦这么说,屋子里的太太们,除了斯卡利特,都发出了一声惊叹。
要知道,直到今天,亚特兰大也不过一万人口。巴顿庄园的三千再加上蔷薇庄园的五千,那就是八千人,南方这么多的庄园、这么多的种植场,又有哪个能够容得下这么多人。
就连怀廷太太也说:“这么说来,巴顿庄园和蔷薇庄园是州里数一数二的大庄园喽。”
苏埃伦笑道:“在我嫁给弗兰克之前,弗兰克拥有的土地就比我们县里任何一个人家都多,巴顿庄园也是梅肯数一数二的大庄园。不过,您说得很对。为了容纳那么多的黑人,光买地买口粮,就不知道消耗多少钱呢。玛格原来准备用来酿酒的那个远东来的作物,好多都进了黑人的肚子。还有土豆。为了让他们吃饱肚子,可花费了我们不少力气。好在邻居们帮了我们不少的忙,威尔克斯先生又让州政府卖了很多土地给我们,这才让我们险险地度过了难关。”
听到这个,在座的太太们都不胜唏嘘。
要养活八千人,谈何容易。
不止是梅兰妮,就是其他的几位太太都围着苏埃伦问个不休。至于那些先生们,当然是围着玛格了。
第33章
玛格和苏埃伦为亚特兰大注入了新的活力。
毫无疑问。
在这个人口只有一万人的小城,出现任何一个新人物都是一件大事,更不要说现在是战争时期,而玛格和苏埃伦的巴顿庄园、蔷薇庄园则是南方物资供给链上的两颗耀眼的明珠。
义卖会上,所有的人都在跟姐妹几个点头示意,而玛格和苏埃伦也不时地欠身回礼。优雅又不失谦逊的举动,无疑为她们两个人加了许多分,所有跟他们答礼的太太小姐们私底下都说:“查尔斯·汉密尔顿太太是那样的人,没想到她的两个妹妹居然完全不同。克拉克太太和肯尼迪太太看上去就是萨凡纳、查尔斯顿这样的大城市里面最顶级的人家出来的小姐。她们不愧是奥哈拉太太的女儿。”
在过去的一年里面,埃伦·奥哈拉的形象深入人心,亚特兰大每一个人都认为,埃伦是个十分出色的太太,哪怕所有的人对斯卡利特的评价都不高,可是这不妨碍他们对埃伦的好感。
没错,亚特兰大的人可不会跟奥哈拉家的邻居塔尔顿太太那样,客气地把斯卡利特称呼为小淘气。虽然梅兰妮十分维护这个嫂子,可是斯卡利特的行为以及查尔斯的遭遇,让亚特兰大人对斯卡利特十分反感。很多人都在背后议论纷纷,认为斯卡利特是个不守妇道的女人。
可以说,斯卡利特虽然很爱她的母亲,可是在亚特兰大,她就是母亲清白名声上的污点。她不但连累了母亲埃伦,还连累了她的三个妹妹。哪怕玛格和苏埃伦为南方提供了很多物资,可是人们对这姐妹俩都保持着观望的态度。
对年幼的卡琳也一样。
因为查尔斯还活着,所以梅兰妮和斯卡利特都不需要服丧,他们的摊位自然是在前面,而玛格和苏埃伦、卡琳的摊位在另外一个边,当然,也不在角落里。埃伦当然是跟着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