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历史剧]攻略秦始皇的日子-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云裳不知道秦王看着她离开大殿的时候心里是怎么想的,但她却更加感激他的信重了。
  她攥着秦王的衣襟,眼睛一点一点划过上面的纹路,头脑里昏昏沉沉的,像是一个打成无数个活结和死结的线团,他们可以算一家人吗?
  一家人之间也许有谁当家做主这一条,但绝对没有你一定要我命令这一条,他又不是她爸爸。
  但是,她和秦王之间。
  他说什么,她都是要听得。
  云裳这样想,就将这个念头搁下了。
  “美人该说说是怎么知道那燕使是刺客一事了吧?”秦王似乎漫不经心的一说。
  云裳头皮一紧,大脑疯狂运转,她她她,总不可能和秦王说自己忽然想起从前听过的一个小故事,故事里的主角就是你这样一句话吧?
  她低埋头,恨不得变成一只鸵鸟,秦王一下一下的拍着她的后背。
  这时候有侍女在外叩门,轻声慢语的禀告:“夫人,蒙嘉之女求见。”
  云裳如同得了救命药,她从秦王怀里直起腰,撑着他的胸口说,“有劳大王先稍等片刻,蒙嘉之女上次有个东西落在这里了,容妾先给她送过去。”
  她一起身,随意从自己的一个箱笼里面找出一个小盒子,也不管里面有什么就抱着旋身出门。
  哪有去见朝臣的女儿把大王一个丢下的道理。
  云裳当然知道,她是真的宁可小小的冒犯秦王一下,也不太想面对这个问题。
  室内只剩下秦王一人,他怀里空荡荡的,少了一副娇躯,只剩下若有似无的馨香在怀中。
  云裳出了门就随手把自己手里的盒子交到侍女手中,也当真去见了娟娟,她现在是没心情和人聊天,又巴不得和人说的久一些,还担忧秦王不耐烦,心里的情绪复杂得不得了。
  简直愁白了一头秀发。
  娟娟是一个人入宫,她父亲蒙嘉在宫外停着的车上等着她,两个人在车上的时候已经商量好了说辞,入宫之后,千万不要说那块玉是燕国刺客的,这件事越少人知道越好,最好是云夫人只当那是一个寻常的小物件。
  此时二人相对而坐,娟娟面前摆了茶,她一口没喝,没心情喝茶。
  云裳让了让她,自己喝了一口,今天这一上午她还一口水没喝过,刚刚在秦王面前紧张的流了不少的汗,可是渴的不行。
  娟娟等云裳喝过这一口茶,才将准备好的话说出来:“这次来是有一事相求。”她面有难色,接着说:“上次来宫中的时候小女曾赠夫人一块玉,那本是小女母亲嫁妆里的东西,还是在家中由外婆所赠,格外珍重。前日被父亲拿错了,才由我送到宫里,不知夫人可否……”她从未说过这么大的谎话,脸都已经红透了,看着倒是像极了羞窘的样子。
  “你家中母亲嫁妆和父亲的财宝都放在一处?”云裳随口问道,对那块玉她看着漂亮,但什么稀罕物件没见过,也不想夺人所爱,便令侍女去取来。
  娟娟脸一僵,“这……这……自然是不放在一起的,不过母亲的嫁妆和女眷交往之间送来的礼物是放在一处的,父亲偶尔也会从中拿出几样东西用上,回头就给母亲补上。”
  云裳点点头,没打听其中细节。
  二人又聊了几句,娟娟能如此轻易的把东西拿回去也是松了一口气,便也有心思和云裳聊几句女儿家的话了。
  说的多的是娟娟,云裳就是一个负责听的,可茶水都过了半盏还没见到那个取东西的侍女回来,这就有些怪了。
  娟娟以为云裳另有库房,其实云裳的宫殿虽然大,但她的东西一般都在常去的那几个宫殿,最近收的礼物就随意放在书桌边。
  这时候一个侍女过来,到云裳身边先行了一礼,然后说:“夫人,大王请您先回去看看。”
  云裳不情不愿的撂下茶,颇有一种在劫难逃的感觉,她对娟娟说:“你先在这里等等,一会儿侍女就把东西送来了,大王还在这里,一会儿就由侍女相送,我就不来了。”
  “是……是!”
  娟娟没想到大王还在这里,云夫人居然把大王撇下来见自己,她倒是不觉得多荣幸,而是有惊恐难言。
  传说大王最喜欢云美人果然名不虚传,她在家中时也只是父亲出门,有的时候一连几日,母亲在家中又是担忧,又是等候。
  今天因为她和云夫人好像喝了很久的茶,不知道大王生不生气,会不会迁怒与她?
  云裳可是逃出来的,现在被秦王拖回来站在门口徘徊了两下才进去,不知道秦王会给她一个什么样的脸色。
  秦王坐在云裳不久前所坐着的书案前面,他面前摆着一个盒子,听着云裳的脚步声道:“美人过来,给孤说说这是何物。”
  隔着有点远,云裳看不太清楚,走了几步才看到是一个盒子里面装着一块玉,她这里玉石有点多,一时之间也没看出来了到底是哪一块?
  坐到秦王身边,她倒是认出来了,这是一块云纹白玉,圆形的,像个加大了好几倍的扣子。
  “这是前几日蒙嘉之女送来的,不过刚刚她来的时候要将此物拿回家里去。大王若是喜欢,妾这里还有其他珍宝美玉,此玉为其母长辈所赠,不好夺人所爱。”云裳说。
  秦王没说话,他先把盒子里装着的玉拿出来,仔细打量,然后指着其上一道小小的细纹和云裳说:“白玉有暇。”
  云裳一直都没仔细看这块玉,现在看到了这个痕迹也是皱了皱眉,但是她确定这到痕迹绝对不是在自己这里磕碰的,只是道一句:“可惜。”
  秦王笑,低声说:“的确可惜,美人可知道这块玉的名字?”
  娟娟送来的时候没说这块玉的名字,云裳后来也没趣味为一块玉取名字,所以现在这块玉好像也没名字,但看秦王这语气好像知道这块玉的名字?
  真是怪异,“大王可知其名?”
  “昔日昭襄王在位时曾有赵人蔺相如来拜访,持此玉言愿换秦十五城。”秦王缓缓说,像是在讲述一个故事。
  云裳再迟钝也知道这块玉来历不同寻常了,她恨不得昏过去。
  耳边是秦王低缓的声音,一字一句清清楚楚,“一块玉自然不值得十五座城池,是赵人痴心妄想了,这块玉也只是在秦国白白走了一遭。白玉无双,略有一瑕,便是赵国美玉,其名为‘和氏璧’。”


第113章 当然是爱(捉虫)
  话说完; 秦王的目光落在云裳身上,望着她的眼睛。
  他无怒意,又一言不发; 仿佛刚刚的陈述只是为她讲了一桩陈年旧事。
  若是和氏璧不在这里; 故事听也就听了,可是偏偏……
  云裳的目光落在桌子上的玉上; 她头脑里一片空白; 不知道该说什么。
  这块玉是国宝级别的东西; 绝不该是一个妇人出嫁家里拿得出来的嫁妆; 蒙嘉一臣子; 家中哪里能有这样一个东西?
  眼珠艰难的动了动,云裳看向秦王,“这玉……是被人送来的,妾不知此物是怎么到了秦国。”
  秦王扶了一把云裳,拍拍她僵硬的后背,把人揽到怀中,“多大一件事情,看美人吓的。”他漫不经心的一笑。
  云裳靠在他心口; 听到他胸膛的震动心里砰砰跳; 余光落在桌上的玉上哑然。
  “玉石的事情孤会查清楚; 美人就不必挂怀了。”秦王拍拍云裳的后背; 让人放松了些,然后问道:“美人可否与孤说一说是如何知道燕国使者为刺客的事情吗?”
  桌子上的和氏璧来的古怪,她知道有人来刺杀秦王这件事更加来的古怪; 但秦王问起来,总是要说的。
  肯定不能说是在某处听来的消息,云裳一直在宫里,总不会是刺客到宫里来说他要在哪一天如何杀了秦王。
  如果有人得到了这样一条消息,宫里有秦王,有扶苏,再不济还有各级官员,总不会告诉她一个上殿都困难的后宫女子。
  更不可能是刺客亲自告诉她的消息,云裳想着想着,愁的秀气的眉毛都要拧起来了。
  沉默中,云裳在秦王怀里小心偏头看看他的侧脸,秦王的脸上没有多余的表情,她伸手摸了摸,线条还是软的,不像是生气的样子。
  费了大力气想找一个谎话,但是怎么都没找到合适的,现在想一想还不如说真话。
  “只是做了一个梦,夜半忘了,今早才想起来。”云裳缓缓说。
  她知道秦王大约是不相信的,每年祭祀,秦王从不敷衍,但生活中,从未听他讲过哪个神仙,既不轻慢又不敷衍同样也不过分信重。
  一个连鬼神都心存怀疑的人,怎么会相信她这样的鬼话呢?
  云裳说完就垂下了头,半伏在桌案上,埋着头。
  “原来是做了一个梦。”
  过了一会儿,云裳才听见秦王的带着笑意的话,他的手轻轻的在她背后的长发上拂过。
  云裳慢慢把头抬起来,她偏过头去,视线在秦王脸上来回移动,一双眼睛睁大了,一眨一眨的。
  秦王见此,便露出一个笑。
  这怎么可能呢?云裳想。
  可她看到的不是假的。
  “曾闻有人得仙人眷顾可在睡梦中受到点化,看来美人也是有缘人。”秦王说。
  直到将秦王送走,云裳还有些昏昏,比见到和氏璧的时候还要觉得不真实,她都有点儿怀疑这是不是自己的梦中梦了,轻轻捏了一下自己的手背,缓过神来了。
  秦王一离开云裳的院子,脸上最后一丝温柔也消失不见了,他对身边的侍从说:“让蒙嘉来见孤。”
  他的声音冷冷的,太监缩着脖子踩在青石路上,应了一声“诺”就马上离开。
  人会梦到未来发生的事情,秦王自然是不相信,但今天早上身上疑点最多的人就是蒙嘉。
  娟娟刚刚从宫里出来,才打开车门蒙嘉就把她上上下下扫了一圈,惊问:“东西没拿回来?”
  “女儿去的时候不知道大王居然也在云夫人那里,已得到云夫人许诺说把东西给我,但是等了好久都不见,大王又将云夫人召去,实在不心安,才来见父亲。”
  娟娟看着蒙嘉,等着他拿主意,蒙嘉能有什么主意。
  听过娟娟的话,他联想的可就多了,头顶也冒了一头冷汗,大冬天的,帽子都湿了。
  父女二人正是相顾无言,马车外传来一个尖细的声音,“不知蒙大人可在此处?大王有请。”
  蒙嘉哆嗦着手整整衣冠,越理越乱,还是开车门出去了。
  太监站在那,和蒙嘉笑着说:“您在这儿也省的小人多跑几步了,我们先走吧,大王正等着呢。”
  “不知大王可是有什么事儿?”蒙嘉塞了一个钱袋给那个太监。
  太监的脸色温柔了几分,“大王有什么事情,奴这等小人哪里知道,不过稍后大王问您什么,最好还是老老实实长话短说。”
  这条路好像就没这么长过,蒙嘉一边走一边想,进了书房之后先跪下,叩拜行礼。
  秦王不说免礼,就让人在那儿坐着,他低头看案上的一册竹简,看过之后才让蒙嘉起来。
  “孤在云夫人处见到一块价值连城的宝玉,闻是爱卿家中所出,还有上午的两个燕人也是爱卿引荐的。”秦王不紧不慢的说,让蒙嘉出了一头汗,脸上已经没有人色了。
  “爱卿可否细说一番其中内情。”
  蒙嘉本以为自己会直接被送去刑审,不想居然有机会面见秦王,他不敢说假话,把这几日发生的事情原原本本的形容了一遍,说完感觉仿佛从鬼门关走了一个来回。
  秦王垂着眼睛,落在下方的蒙嘉身上,按照他说的话是荆轲要把和氏璧送给云裳的,那么荆轲为什么要将和氏璧送给云裳?他送给云裳之前究竟知不知道这是和氏璧?
  而云裳究竟知不知道荆轲是刺客?知不知道他为什么来秦?
  秦王一笑,她当然是知道的,毕竟还试图阻止过荆轲。
  但若说她会与刺客勾结,这又不对。云裳从小在秦国长大,所思所爱唯有他一人,可以说是全副心神都落在了自己身上。
  唯一可以解释的就是那个刺客骗了她。
  秦王拿起荆轲的供词又看了一遍,上面写着,荆轲本来的计划是要挟他以保全燕国,若是不成便杀了他,通篇未提和氏璧如何。
  “既然爱卿与那刺客有交往,不如代替孤问问他为何要赠物给云夫人,又是如何得到和氏璧的?”
  秦王说。
  蒙嘉结巴,他瞪大眼睛:“和氏璧……”
  秦王丢开面前的供词,又想起了云裳,第一次见到她,他就知道云裳是怕他的。
  她其实是一个很胆小的女人,毕竟没有几个女人不畏惧国君。
  他看她想尽办法讨好他,顺从他,心里未对这些行径有什么特殊的感觉。
  毕竟,后宫里每一个女人都是要讨好他的,她们都想过的更好,从这一点看她其实和任何一个女人都没有什么不同。
  秦王知道,云裳所见第一个男人就是他,第一个亲密的人也是他。
  她对他的情谊,其实是从畏惧和讨好中生出来的,还有人对“第一个”那么点不一样。
  对云裳来说,此世的确没有比他更好的男人了。
  蒙嘉在宫里晕过去了,是被人抬着送出得牢房,他没受到审问,才刚刚见了荆轲一面就晕过去了,因为荆轲已经成为一具尸体了。
  秦舞阳更是早就死了。
  秦王得到这个消息皱了一眉头,手边的审问记录成了废书,到底也没问清楚荆轲认不认得云裳。
  咸阳街头,荆轲是见过云裳的,两个人说过的话几根手指都数的过来,他见过她几次也是数的过来的。
  他坐在牢房里的时候就在想,自己为什么要把和氏璧送给云裳,是希望她能救他一命,还是有其他的心思?
  想着想着,头都要疼了。
  昔日,他拿着和氏璧去见燕丹,本希望以此物推拒对方所求,后来发现是在无法拒绝也没让燕丹看到和氏璧,而是自己带到了秦国。
  荆轲刺秦一事无声无息的过去了,云裳的日子风平浪静的,她不肯再收旁人送来的礼物,除了秦王,也不肯见宫外来求见的女郎。
  一个人的日子当然是怎么太平怎么过。
  秦王没再提起这件事,仿佛真的被她那个马马虎虎的借口糊弄过去一样。
  无人可以从荆轲那里得到和氏璧来去因果与云裳为何会得到和氏璧,但一个人若是做一件事,尤其是隐患很多的事情,总会有很多原因。
  某日,秦王带了两只小簪子去见云裳,他站着,云裳半坐着,由着他动手找个位置把簪子插上。
  “孤与美人相知多年,却不知美人最爱何物。”秦王说道。
  若真是云裳与荆轲合谋,应该是为了得到什么,她已在深宫,虽不能四处游玩,但在锦绣之中,已然不缺少任何一样东西。
  云裳是知道自己缺了什么的,身外之物,她不缺,现在不管得到什么,哪怕秦王说和氏璧就放在她这里,对她来说也只是锦上添花罢了。
  她从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天,想要什么就已经十分清晰了,可是直到现在也没有真正得到,好在她也没忘。
  “妾只盼大王爱妾,时时刻刻,日日夜夜,不缺毫厘。”云裳的手从袖子里探出来,去握秦王的手,她的手小而窄,温温软软的。
  一个人会爱惜另一个人,怎么会时时刻刻都爱着呢?
  秦王被她说笑了,感情这种东西往往需要的时候才有,她时时刻刻爱他,不过是因为除了他一无所有。
  而他这样爱惜她,则是因为不能时时刻刻爱她。
  “若是孤只能看得到美人,也许能如此。”秦王笑着说。
  若是她真是因此才和荆轲合谋就是天下第一的傻瓜,现在荆轲已死,此事既了。
  他的美人依旧不是一个多聪明的女人,算是个小傻瓜。


第114章 看小鱼干
  王翦大军一举破燕; 燕王喜及太子丹带着王室众人逃亡辽东,秦将李信带人乘胜追击,再败燕军。
  燕王杀太子丹; 献其首级于秦; 意求和,秦王不应; 但亦停止攻击。
  此时燕国已经是秦国的囊中之物了。
  秦王即位以来; 连灭韩赵燕三国; 其他三国有的惶惶有的自信; 秦人一片欢喜。
  秦王有一爱将; 其名蒙恬,两人年龄差不多,蒙恬为武将,出身高门,诗书杂艺均有涉猎,二人有时一同论经下棋。
  此时在秦王书房,他一边落子一边说:“今日燕国已入囊中,大王改日可安天下。”
  棋盘上黑子和白子在纵横交错的线迹交点上; 秦王随后落下一子; 棋子与棋盘的声音清亮动人。
  “还将需要些时日; 有秦几代积攒攻六国易; 然有匈奴在望,守土不易。”
  秦王说,听他的语气平淡; 眼神还在棋盘上,可见这些话已经在他心上许久了,今日只是和心腹爱将才说起来罢了。
  “明日大王尽得中原,微臣愿守土安疆。”蒙毅一边与秦王下棋一边说。
  秦王倒是没有一口顺着对方的话答应下来,而是说道:“边疆苦寒,爱卿慢慢思量。”
  “何须多想,大王安六国,若能得大王信重,臣与弟守土,固所愿所幸矣。”蒙嘉说。
  秦王一笑,蒙恬蒙毅为他爱将,素珍其锋,今日所请也极得他心意。
  下了几局棋,又谈了一会儿,临行前,蒙恬将一物送到二人中间的小案上。
  言道:“近来闲暇日子颇多,琢磨了一些小东西,大王应当用得上。”
  蒙恬亲手打开盒子,里面装着一根毛笔?
  秦王粗一打量倒是看出来了其中的几分门道了,再拿在手里感知了一下重量就一下子明白这个笔究竟是哪里不同了。
  现在人用毛笔,笔杆是实心的,笔头毛围在笔杆外围,这支笔里面是空心的,笔头毛塞到其中,看着就知道能更好用几分。
  “爱卿此法甚妙。”秦王赞了一声,又问:“得此技艺,可有传人?”
  “自然”,蒙恬说,他自己是不是商人,“此物专精于人,所用者甚多,臣不好独占,也无力一一制作,便将制作此物的法子授予当地庶民,也好使其多一营生。”
  “爱卿纯善。”秦王赞了一句,稍后命人取来竹简笔墨一试,果然更加好用。
  而另一边,云裳正在苦哈哈的习字,冬日过去了,雪化了,春天来了又走了,现在已经是夏天了。
  她觉得自己只要认字就可以了,能写的好看一点儿也好,但是秦王不知道怎么回事儿,仿佛总想把她往三好学生的方向培养。
  一会儿说她字丑,一会儿说她文丑,只有人不丑,所以每次的态度都那么温和,说出来的话都那么斩钉截铁。
  到了最后她就多了一堆莫名其妙的作业。
  有的时候,云裳怀疑秦王是不是生了自己的气,但又觉得莫名其妙,哪里来的那么多的脾气,他也不是一个容易生气的人。
  手里的毛笔又秃了,云裳叹了口气,扔到一边,自己撑着下巴,蚊香眼看简书上的字迹。
  黑色的笔墨在她眼里化成了一个又一个的小圈圈形状的漩涡,看得人眼晕,犯困。
  这时候有侍女通秉说秦王到了,云裳没去迎接,她重新拿起笔来,深吸一口气,继续写。
  加油,还剩下三十来个字!
  至于秦王,云裳现在不想和他说话。
  来不迎去不送,已经成为云裳的特权了,侍女见怪不怪,一个个垂着头安心做自己的事情。
  秦王走进来,正看见云裳,她身侧是半开的窗子,里面一半镶着纷纷挑花,一半是青瓦墙和淡淡的碧空,女子头上未着多少首饰,提着笔的手腕上挂着一直翠绿欲滴的镯子,像是一根清新的翠绿的枝蔓缠在白玉上。
  她坐姿还算端正,至少一个人的时候也不曾偷懒,秦王到云裳身边看云裳笔尖下的移动。
  云裳的笔迹陡然慢了下来,像是因为他的视线加了把锁头一样,就算是可以放慢速度,三十几个字,刚刚还暗恨怎么都写不完,现在转眼就已经完成了。
  秦王把云裳手里的笔取出来,“怎么这般好学,可是舍不得手里的笔了?”
  “大王胡说,妾可是什么都舍得!”云裳看秦王,更想给他画一张猫脸。
  秦王碰了云裳的袖子一下,有点儿潮湿,抬起指尖一眼,居然是墨迹。
  云裳顺着秦王的视线也发现自己衣服袖口的墨迹了,她把袖子抬起来,墨迹比她想象的要大。
  她穿衣从来不拘束什么场合,现在也是这样,像今日穿了一件袖口颇为宽大的以衣服,好看是好看,就是容易脏。
  先推着秦王起来,让人去洗手,自己去换衣服,回来的时候云裳说:“妾的衣服已经脏了好几件了,也不知道洗不洗得干净,心里难过得很,近日就莫要动笔了好不好?”
  秦王对上云裳亮晶晶含着期待的眼睛,轻轻揉了揉她的头发,笑了笑。
  他家中有这么个娇儿,打不得骂不得又看不得她哭,就这点罚人的法子,哪里能丢掉呢。
  “孤送给美人一件东西吧。”秦王直接转移话题,然后让人把取来一个小盒子。
  里面装着的就是蒙恬送来的笔,云裳喜欢任何一种新鲜物件,她把这个一看就和自己一直用的不一样的笔拿出来,在手里比划了两下子。
  “好像更轻一些。”她看着秦王说。
  别人都看笔好不好用,就她一个看轻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