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皇叔祖是"神棍"-第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夫人见薛王氏哭又头疼起来,只好答会去给元春说一下,让她帮忙问问,至于事成与不成那就不好说了。当然,她其实也就是敷衍一下而已。

薛王氏破泣为笑,对王夫人千恩万谢,又掏出两张万两银子的银票递给王夫人,说给元春做打点用。

王夫人心里总算舒坦了些,面上却薄怒道:“一家子骨肉至亲,你拿这个做什么!?蟠儿是元春的亲表弟,她还敢不上心,我可不饶她!”

薛王氏忙表示自己不是这个意思,只是她这做姨妈的给外甥女一点心意而已。王夫人坚决不受,薛姨妈一定要给,如此来回,看的暗卫恨不得把那银票揣进自己怀里帮她们解决了。最后,在薛王氏的盛情下,王夫人收下了银子。
      
  薛王氏一走,王夫人就拿着银票露出满意的笑,心想薛家果然家财万贯,一出手就是两万两银子。正巧元春上次对她说想买通泰皇子身边的太监需要银子打点,这钱就来了。看来以后要用银子的时候可以跟薛家讨要,只薛蟠这个借口估计就可以利用很长时间。妹妹为了她那个不成器的儿子,肯定愿意花大把银子。

想到银子,王夫人又想起一事来,将张喜家的叫进屋来询问。

张喜家的也是王夫人的陪房,原先就是个不起眼的存在,只是在周瑞家的等心腹被清理后,王夫人才将她给提拔了上来,俨然将她当做第二个周瑞家的看待,许多机密之事都会让她去做,比如包揽诉讼。

虽然几年前的那场针对各府有头有脸的奴才调察并抄家的事件在京中掀起了巨大风波,至今还有人津津乐道,但钱财易动摇人心,许多奴才都开始铤而走险,只是不再像以前那般高调,都是偷偷摸摸的进行。

王夫人将张喜家的唤来是问她静虚有没有传信过来。都已经过了这么长时间,论理说长安节度云大人应该已经处理好事情才对,怎么静虚到现在还没有把银子送过来?她倒是不急,但她嫂子那边可已经派人来催了。

张喜家的摇了摇头。

王夫人好不失望。再不送来的话她就只能先把自己的银子垫付给她大嫂,但想想心里又觉得不痛快。万一中间出了什么差错的话她的银子可就要打水漂了。

因此,王夫人吩咐张喜家的明日去馒头庵走一趟,问问静虚是怎么回事。正说着呢,贾母屋内的鸳鸯走了进来,说贾母请她去荣庆堂走一趟。    

王夫人顿感奇怪。贾母和贾政一个样,也被花自怜那个狐媚子给迷惑住了,大多时候都让花自怜陪她,好像花自怜是她的正经儿媳一样。是以除了必要的请安外,王夫人一般都不往贾母跟前凑,反正有她没花自怜,有花自怜没她。现在这个时候,花自怜应该陪在贾母身边,贾母唤她过去做什么,难道就不怕她这个妒妇为难花自怜?

“老太太身边还有谁?就只叫我一个人去?”王夫人想着如果花自怜也在那里的话,她就称病不去。她好歹也是王家的女儿,不是那么好欺负的。

“现在就只大老爷和二老爷在老太太屋内。”鸳鸯老实的说道。

听到贾赦也在荣庆堂,王夫人眼皮子一跳,突然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可知道是何事传我过去?”

“奴婢不知。”

王夫人无法,只能按耐住有些慌乱的心神随鸳鸯前去,想着走一步看一步,有贾母和贾政在,贾赦应该不敢对她这个弟媳妇做什么。

同样眼皮子跳的还有林如海,看着林黛玉紧张万分的将什么东西藏在背后,直觉上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在他不知道的情况下悄悄发生……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先到这里。么么哒!!

第一百四十八章

  林如海最近很忙。

这个忙; 不单单是指朝堂上的事情。虽然官职越高; 责任越大; 事务越忙,但林如海能力强; 头脑精明; 又懂得长袖善舞,在勾心斗角的官场上可谓是游刃有余。唯一能让他忙得脚不沾地的就是林黛玉的婚事。

林如海其实十分感伤。在他的记忆里; 林黛玉还是那个需要人抱在怀里的奶娃娃; 即使现在长的亭亭玉立了; 也就是个丫头片子,离嫁人还早着呢!是以; 当同僚提起林黛玉推荐自己的子侄时; 林如海都以年纪小推脱了。后来经人提醒后他才发现林黛玉已经十四了,到了该相看女婿的年纪。

林如海私心里是想让女儿多陪陪自己,待到十八岁以后再嫁人。当然; 他也就只敢在心里想想,不能真这么做; 再舍不得,也不能让林黛玉当老姑娘被人在背地里说闲话。毕竟宫里的公主那么金贵也没有等到十八岁才嫁人的。而最重要的是; 女婿不能等到那时候再挑; 纵观这世上,没有哪个青年才俊是十八岁还没有娶亲或订亲的; 如果有的话,那一定是歪瓜裂枣不堪入目或生理上有残疾。林如海虽然不歧视这种人; 但也不会把女儿嫁给他们。

因此,林如海伤春悲秋了很长一段时间后,就开始将挑选女婿的事情提上日程,他身边的还未成亲订亲的青年才俊也就遭了殃,在林如海渗人的眼神下每日都过的战战兢兢。

首先样貌周正就可,长的丑的不行,貌似潘安的更不行,因为容易招蜂引蝶;其次是年龄,不能和林黛玉相差太大,三岁以内比较好,如此不容易有代沟;再次是性格,温润如玉的谦谦君子为最佳,太过冷清的天生会比较凉薄;最后人品一定要好,不要求完美没有半点瑕疵,但对家人一定掏心掏肺。以上四点都具备了以后,林如海就开始调察人家的祖宗八辈。家族关系太复杂的不行,有糟心亲戚的不行,有通房小妾的不行,婆婆太强势的更不行……如此一筛选,没人了。

林如海又开始郁闷起来,对不能给林黛玉挑一个合心意的夫婿充满了愧疚,甚至后悔早先些年没想起来培养一个满意的童养夫……

因为实在郁闷,林如海就对文东延倾诉自己的烦恼,然后水靖就顺理成章的知道了林如海的选婿条件,差点没把他给笑死。只林如海对女婿的四个基本要求,水沐前三个就不符合。如果不是林如海从来没有想过让林黛玉高嫁,水靖都要以为这是针对水沐而制定的条件了。不过林如海选女婿的标准着实不错,水靖觉得可以借鉴一下,以后也这般给水颜挑选夫婿。

而林如海因为在身边苦寻不到合适人选,这才将目光放在了春闱上。林如海虽然曾对林黛玉说待春闱结束后从考中的学子中甄选,但那时候下手其实就有些晚了。因为有这种想法的不只他一个,不少权贵都会在春闱前提前下注。而且样貌年龄好说,性情人品却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看出来的。再加上还要打听对方祖宗十八代,这一番折腾下来,估计等他搞清楚了,人家早就已经去别人家当女婿了。    

因此,林如海在春闱前就开始对可能来参加考试的学子们进行诸番打探。这时候就显示出林如海在文人大豪中的人脉了。不过,林如海只在信上说要为朝廷挑选人才,并没有说自己是在相看女婿。文人大豪推荐的学子一般都是其中的佼佼者,如此就排除□□成之多。然后林如海再按照选女婿的标准逐个筛选调察,最终还真被他找出两个来,如今都已在秋闱中脱颖而出。为了不引人注目,林如海又随便选了三个学子,以指点为名让他五人住在自家外面的学馆里,以便就近观察。虽然举人离进士只有一步之遥,但其中的名堂可大了。能得当朝内阁大学士指点,这五个学子自是无不珍惜机会,都已收拾行囊赶往京城。林如海接到他们来京的具体日期后才来告知林黛玉。倒不是让她有个心里准备,而是提醒她离这几个举子远些。免得他还没挑好女婿,林黛玉就被人哄骗了去。

林如海一路都在思考如何委婉的跟林黛玉讲这个事儿。

雪雁等人远远看到林如海走来,正想行礼,林如海忙挥了挥手。林黛玉这时候应该在看书,不喜人出声打扰,而他要说的也不适宜外人听,干脆叫她们全都下去。

林如海缓缓步入屋内,就见林黛玉坐在靠窗的贵妃榻上正在弄什么东西,矮桌上还放着个针线篓子,看来应该是在做香囊之类的针线活儿。林如海在心里得意了一下,想着不久之后就可以收到女儿亲手做的物件了。

不过当爹的在女儿屋门处站久了好像有些不像话,于是林如海咳嗽了一声,提醒林黛玉自己来了。

林如海原本以为林黛玉看到他一定会高兴的扑上来,然后问他怎么这么早就下衙回来了,谁想正悠闲的林黛玉一下慌了神,在他还没看仔细时快速将手上的东西藏在身后,站起身来神色慌张的看着她,“爹,您、您怎么来了?”

林如海:“……”好像有什么地方和他想的不一样。

林黛玉紧抿着嘴巴,手心里直冒冷汗。见林如海面上浮出一丝惊讶,林黛玉更加懊恼自己刚才反应过大,怕是引起了林如海的怀疑。若林如海问她手上藏着什么,她该如何蒙混过关?

林如海一开始真的没有对林黛玉正在做的东西有多大兴趣,但看林黛玉如此紧张,他也不觉紧张了起来。莫非那东西是不能让他知道的?因着林如海之前正在思索穷举人攀附名门闺秀可能会使的手段,此时首先想到的就是私相授受,脸不由的黑了起来,“玉儿,将你手上的东西拿出来。”

林黛玉犹豫了一阵,终究不敢违背林如海的话,将背在身后的手伸了出来。

那是个还未完工的攒心兰花的络子,上面还镶嵌着几颗玉珠。

林如海拿起看了看,蹙起眉头,“这是什么?”

“我……我看爹爹新买的古董扇不错,就想给爹爹打个扇坠儿。”林黛玉急中生智道。
      
  林如海又看了眼络子,拿起林黛玉放在架子上的团扇将两者放在一起,问道:“这是扇坠儿?”

扇坠儿一般来说只是个点缀,但林黛玉打的络子配在团扇上却有种喧宾夺主的感觉,更何况这把团扇明显比折扇还大一些。    

这个借口找的不能再烂。

林黛玉小脸顿时羞得通红,但话既已说出口,再羞耻也要继续编下去,否则只会引起林如海更深的怀疑。

“是……扇坠儿。”林黛玉端正好态度,坚定的硬着头皮说道,“女儿私以为那把古董扇不能和普通折扇论处,是以普通的扇坠又如何能配的上那把古董扇?且那把古董扇原是不能再得的,乃唐寅所画真迹,极为珍贵,想来爹爹买来是用于收藏而不是随意把玩。扇坠儿是大是小丝毫不具影响。但女儿思及唐寅之画笔墨细秀、布局疏朗,只有如此扇坠儿才配得上唐寅之作。”

林黛玉越说思路越清晰,到最后连她自己都要信了,是以说完后坦然看着林如海,仿佛自己已经解释清楚了。

能在官场上应付自如就要学会睁眼说瞎话,林如海是个中好手,林黛玉那点道行在他眼里根本就不够看。

“哦?是吗?既是给爹的东西先前又为何藏起来?”

林黛玉一对上林如海似笑非笑的眼神,猛然惊觉自己刚才有班门弄斧之嫌,又惴惴不安起来,小声道:“……女儿想给爹一个惊喜……”

林如海静静看着林黛玉,就在林黛玉撑不住压力想要坦白从宽时,林如海突然开口道:“既然是给爹的东西,等你做好了就给爹吧。如你说的,配那把古董扇又岂能是寻常之物,应为独一无二的存在才是。”他尤其加重了‘独一无二’四个字的声音。

林黛玉楞了下,点点头,“女儿记下了。”

林如海将络子还给林黛玉,又笑说了几句话,方才离去。但在转身的那一霎那,林如海脸上的笑容立即收敛,变得沉重而纠结。

女儿竟然对他撒谎!这还是黛玉第一次对她撒谎!而且很明显是为了一个男人!

林如海不傻,林黛玉刚把络子拿出来他就看出那是给男子用的。只是为着女儿的脸面,他没有直接问出来而已。毕竟姑娘家对于这种事情都羞于启齿,一个处理不好,就会给她们造成极大的精神负担。

林如海是个疼爱女儿的爹,自然不想为难林黛玉,因此这才轻松的揭过这个话题。他虽然很生气,但他并不是气黛玉,而是气他自己。他忘了,黛玉既然到了可以成亲的年纪,自然也到了情窦初开的时候。只是他一直把她当成小丫头,从来没有往这方面想过。尤其黛玉性子最是单纯,别人说几句好话她就会把对方当成是好人真心以待。如果他能早点跟黛玉谈论这方面的事情的话,说不定黛玉就不会这么轻易的被人蛊惑了去。

林如海有些感伤。如果贾敏还在的话,应该就可以跟黛玉分享那方面的秘密。终究他是个男子,黛玉有什么事情也不方便像他倾诉。他一直以为自己既可以当好爹也可以扮好娘。但终究,母亲这个角色无人可以替代……

不过,林如海最气的是那不知天高地厚胆敢诱惑他女儿的家伙!虽然不知道对方究竟是何方神圣,但就冲蛊惑黛玉这一点,林如海就认定对方绝对不是个好东西。

林如海决定了,即使对方貌似潘安才高八斗文武双全,他都不会把黛玉嫁给他!如果对方敢上门,他一定直接把人轰出去,半点情面不留。但是问题来了,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到底是谁呢?

他不能直接问林黛玉,只可以暗中观察。其实最好就是能有一个女性长辈与林黛玉谈一谈,让林黛玉把心事倾诉出来。与林黛玉关系亲密的女性长辈就只瑞亲王妃和贾母,但这二人却都不适合。所以,还是要靠他自己。

林如海仔细想了下,林黛玉平日里的活动范围并不大,一般都是家和瑞亲王府两头跑,时不时进趟宫,偶尔和手帕交们开个小宴会,和男子几乎没有什么接触。但也并不是说就没有了接触机会,毕竟这些地方都有男子出没。林如海在心里默默筛选了下,皇宫和瑞亲王府首先可以排除,因为不会有人有那胆子在这两个地方搞小动作,所以重点的调察对象应该是黛玉那些手帕交们家中的兄弟。说不定就是黛玉去那些人府上做客的时候不小心与某位公子邂逅,进而有了情愫……

林如海又反复思考了一个晚上,觉得这种可能性最大,再度忙的不可开交起来。

要调察出谁是黛玉送络子的人,然后绝不手软的收拾对方,需要做的事情还有许多他真的很忙!
作者有话要说:
系统通知:世子追妻之路调整为困难模式!
么么哒!

(捉虫)第一百四十九章

  林黛玉目送林如海离开; 稍稍松了口气; 但看手上络子; 不免心头起火,往榻上一摔; 络子上玉珠相撞; 发出清脆的响声。她愣了下,又忙拾起来检查一番; 绿色玉珠圆润光滑; 不见一丝裂隙。
      
  自己这么紧张作甚!?

林黛玉又懊恼起来; 不过再没摔络子,而是轻放在了矮桌上。她自个儿却是坐在榻上; 右手托腮; 闷闷不乐。

雪雁轻手轻脚的走进来,瞧了瞧林黛玉的脸色,斟酌着语气; 小心翼翼的发问,“姑娘和老爷吵架了?”

林黛玉微微抬起头; “爹很生气?”

雪雁用力的点了下脑袋,“脸很黑; 浑身散发着寒气; 奴婢还从未见过老爷这么样子。”吓得她都不敢上前。

林黛玉叹了口气。她其实已经猜到,但却不知道林如海气到何种程度。毕竟她那借口找的太没水平; 哄三岁小孩尚且勉强,更何况是她精明的爹。不过也正因为如此; 林黛玉对愿意放她一马的林如海很是感动,对自己反倒有些厌恶了。

爹这么好,她怎么能够欺骗爹呢?

雪雁见林黛玉去情绪有些低落,想了想,劝慰道:“姑娘不必难过。奴婢以为老爷可能并不是在生您的气。奴婢记得老爷来的时候面色就有些凝重。再说姑娘一直在屋子里打络子,连门都每没出,又怎么会惹到老爷。”

“就是这络子害得……”

林黛玉好似自言自语说的小声,雪雁却听了清楚,诧异道:“这络子不是姑娘要送给世子的吗?难不成老爷在嫉妒?”

林黛玉一听“噌”的一下站起来,快步走到雪雁跟前捂住她嘴巴,紧张的看向门外,等了半晌不见有人进来,这才看向雪雁低声斥道:“忒的胡说!这络子是我要送给爹的。记住了,以后不许在爹跟前提起世子。不对,谁的跟前都不许提。”

雪雁见林黛玉说的郑重,忙点了点头。

林黛玉想了想,又问道:“你没跟别人说过吧?”

雪雁又忙摇了摇头。

林黛玉这才放开,还有些不放心的叮嘱道:“如果爹问起这络子的事,你就说是我打算送给他的惊喜。实在不行,你随口编一个也行,但绝对不可以提到世子。”

雪雁看了看林黛玉,似乎有话要问又犹豫的样子,过了半晌终于忍不住开口道:“姑娘,奴婢不明白,为什么不能说是送给世子的。这又不是您第一次送了。”

林黛玉刷的一下脸红了,恼羞成怒道:“刚不让你说你还偏要说,是不是想让我缝上你嘴巴?”

雪雁急忙双手捂嘴,悻悻的不敢再言。

林黛玉顿时自责起来。雪雁说的是大实话,她竟是迁怒了。

其实这络子是她做的剑穗,最早的一个大约是六年前,还是她主动送出去的。不过那时候她才只有八岁,并没有想太多。只想着水沐救了她好几次,又送了她一串珍贵的紫檀佛珠,她应该报答一下才是。但因她人小力薄,帮不上水沐什么忙,只能送些东西聊表心意。水沐似乎什么都不缺,买的东西又觉敷衍,是以林黛玉才决定自己动手。甚至那其中的玉珠,都是用她赌石得来的帝王绿打磨而成。

说起来,那还是林黛玉第一次打络子,做出来的剑穗虽然谈不上精致,但也花了她不少心思。林黛玉初时以为水沐会将那剑穗束之高阁,只因他的剑上从来没出现过这东西。却没想到再见之时,水沐已经将剑穗栓在剑上。林黛玉还是有一点点虚荣心的,见她做的东西能够为人所用而不是置诸高阁,心里面其实很是高兴。

后来水沐日日练剑、又时常行走江湖的关系,剑穗磨损的厉害,这时林黛玉就会做一个新的替换上。这些年,她已经不记得自己做过多少个剑穗。不过先前都是她自己注意到或是水颜提醒她,她才会动手。至于这次……

林黛玉想起从金陵回到京城时,在码头上,水沐从她身旁经过时说的话。

“剑穗坏了。”

只这短短的四个字,就让她脸红心热了好一阵,还忘了其实不久之前她才刚送去过,那剑穗根本还没到坏掉的时候。
      
  自己怎么就这么轻易的听话了呢?

林黛玉顿时懊丧不已,心情更加低落起来。

荣庆堂内,王夫人则在跪地哀求,百般哭求。

贾母将账册扔在她脸上,骂道:“你还有脸跟我哭!当日我信任你才把荣国府交给你打理,结果你都干了些什么!?祭田你都敢卖,就是休了你也不为过。”

那账册上记录了王夫人管家后贪墨的各项钱财与物件,还有贩卖祭田等产业的证据……白纸黑字,容不得辩解。

贾母是真的生气了。她其实一直知道王夫人贪墨公中银子。说句老实话,举凡管家的人,就没几个是干净的。即使是当家主母,也会贪些银子以留给自己嫡子嫡女而不是便宜了外人。她唯一没有想到的是,王夫人不是小贪,而是大贪,简直就是‘蛇吞象’。难怪荣国府先前会败落的那般迅速,原来几乎一半的银子都落入了她的口袋。更可气的是,王夫人手里有这么多银子,竟然还三不五时的对她哭穷。为了不让宝玉跟着受罪,没有哪次她是不掏银子贴补他们的。

想想这几年被王夫人坑去的银子,贾母捂着胸口,心疼不已。

贾政在贾赦拿出账册时就已经变了脸色,一直忍着怒气没有发作,此时再也按捺不住,对王夫人吼道:“你竟然真的从中贪墨了那么多银子!?”

王夫人哭着说自己是不得已而为之,而且全都是为了荣国府,绝对不是因为一己之私。

贾赦冷笑,“我今儿可是第一次听说贪银子是为了家里好的。难不成官员贪污也是为了百姓们好?”

贾政本来听了王夫人的话有些迟疑。毕竟王夫人是他的妻子,若做了这种事或多或少也会连累到他,但听贾赦如此一说,脸上不由一阵红一阵白,气的将袖子一甩,再不想看王夫人。

“祖宗在上,老太太明鉴,我真的没有将这些银子留作己用。”王夫人哭的上气不接下气,“这些银子我全都给元春了,不仅是这些银子,就连我的嫁妆也全给填进去了。”

王夫人解释说皇宫就是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可怜她的元春那么小就被送了进去。元春虽然是女史,但宫里的人又哪是好相处,每走一步都是如履薄冰。她这个做娘的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做父母的本应该为子女遮风避雨,可惜她连见元春一面都很难。她没有办法在其他方面帮助元春,就只能多给元春些银子,希望宫里的人能看在银子的份上对元春好一些。

王夫人说的情真意切,将爱女之情表达的淋漓尽致。

而贾母此时也已经泪不成声。

元春是贾母最疼爱的孙女,是众多孙女中她最引以为豪的一个,也是荣国府诸人中她最觉的对不起的人。只因荣国府年轻一辈的爷们没个有大出息的,她为了荣国府的繁荣,为了荣府这个家,只能忍痛将她送进宫里。原先她想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