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大盐商-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虽然盐工们的工钱还没到手,不过眼看着林如海来了,这事迟早能解决,所以盐工们也高兴。
  只是林如海回来就不高兴了,林钰过来问安的时候瞧见他一脸愁容,细细一想,便给点了一句话:“总而言之,皇上派您来那就是相信您,您只要把这件事的前后经过原原本本地一本密折上给皇上,皇上有什么想法那就是皇上的事情了。至于四川这边的暗流,您只需要解决盐工那边的事情就好。更何况……盐政这边的事情太大……”
   
  林如海摇摇头,只道:“盐政之事太大,连着几个月一颗盐都没出来,盐课自然也没了着落,那些个贪官污吏和勾结官员的盐商固然要遭到惩罚,可是我担心……这些个闹事的盐工也要出事……”
  “父亲,法不责众,整个自流井就这么多盐工,都出来闹事了,难道还要全部杀光不成?”只是话虽这样说,林钰的心头也沉默了起来,事情还是要看皇帝是怎么想的。真要是杀光了,整个自流井就成了死井,若不杀几个以儆效尤,日后人人都这样起来闹事,这大清江山指不定成什么样子呢?
  这一来,林钰总算是知道沈无盐的目的了。
  只是……
   
  不,不对——
  沈无盐不可能不知道,他们这样起来闹事有风险,沈德一直是隐藏在背后的,从来没有出面挑起过事端,别的事情都是盐工们自发的,对沈德这边,是没有任何的影响的。即便是皇帝想要处理,其实也是名不正言不顺,更何况,沈无盐背后就没有什么靠山了吗?
  林钰这么一想,又心惊了起来。
  他跟林如海这边说完,林如海倒是想到了一个人,总觉得在这次四川盐政的风云之中,这人是看得最清楚,也抽身得最干净的,看似是处于局外,其实有一种……万事万物都在其掌控之中的感觉……
  当初这一道圣旨,可是四阿哥传下来的,这位爷也不是什么善茬。
   
  在跟林钰聊的这一会儿,他已经大略地清楚自己应该怎么做了。
  这边林如海的事情按下不表,查案巡盐等事自不必说,倒是林钰这边终于又接到了沈无盐那边的消息,等待着林钰的,是一场意料之外的摊牌。
  他怎么也没有想到,沈无盐会对自己说出这样的一番话。
   
  依旧是在这个茶楼,下面还在唱戏,不过他们坐在稍微隐蔽一些的位置,沈无盐今天穿了一身湖蓝色的衣裳,蜀地多美人,沈无盐若没脸上这一道疤,兴许也是深闺之中的大美人,只可惜现在是抛头露面,倒比个男人还精干。
  她道:“账册可以给你,你所说的我也能够答应。不过想必公子也猜到了,我不是一个人,我背后的那一位,对您不一定没有要求。”
  背后的那一位,这样的话一出来,林钰顿时觉得有趣了。
  他仔细地分析了宫中的形势,太子是屹立不倒,八阿哥则是风头正劲,大阿哥跟三阿哥还在互掐,至于四阿哥一向是个低调的,看不出什么端倪来。倒是之前见过一回……
  见过一回?
  林钰脑子里灵光一闪,该不会是……
   
  沈无盐一笑,道:“机缘巧合,若是能达成我们双方的目的,不也是一桩美事吗?”
   
  林钰手指叩击了一下桌面,敛着眉,却轻笑了一声,道:“既然如此,何乐而不为?”
  这一回,倒是沈无盐脸色微变,她没想到林钰答应得这么干脆,这样不经过考虑的回答,反而让她怀疑起来,可是话已经出口,这个时候便越发摸不出林钰的深浅来。
  分明是书香门第,科举之后做官,或者凭借林如海的位置,他入仕是一件极简单的事情,何必心心念念想着去当盐商呢?而且对盐事的了解,他也超过了寻常人,更给人一种深不可测之感。沈无盐很讨厌这种没有定数的感觉,仿佛一切已经逃脱了自己的掌控。
  她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形容,反正对林钰这人的好感,立刻下降到一个奇怪的境界去。
   
  不管林钰这边如何,沈无盐这边都要说出自己的计划来。
  言谈之间,自流井盐政这边,已经开始了悄然的洗牌。
  账册成功转交到了林钰的手中,又悄悄由林钰转给了林如海。同时林钰的银两有一半交给了沈无盐,另外却狐假虎威,借着林如海的名头顺便找了姜复,让他参与到新盐井的打井出盐事情之中。这样一来,一件新的事情就这样发生了——
  陕西来的盐商姜复,将之前那一片炸井地区的盐场都包了下来。
  这一片地区,还真不值什么钱,官府那边眼看着这边炸井了,不是好兆头,巴不得这盐场被人包下来,更何况这一片井区连沈德都打不出来,更不要说是别人了。
  这一片井区已经被人传为了鬼井,一打就炸。风声也不知道是谁放出去的,反正现在很少有盐商愿意高价接手这一片盐场。
   
  原本这一片盐场就是卢家说好了的,后来因为抵债的原因,盐场交到了薛家的手上,又薛家现在的当家人薛瓒处理,才有了今天的这许多事情。现在薛家眼看着这买来包下的盐场不能出盐,白白浪费了那么多的银子,而别的盐井又开始出盐,这个时候有人要出两万两银子将附近这一片盐场给包下来,薛瓒简直是喜出望外,略微打听了一下,知道是陕西那个商人姜复之后,薛瓒就放心了。
  打听消息的人回来说,那姜复就是个做糊涂生意的人,趁着这个机会把这烫手山芋扔出去才是要紧事。
  当初买这盐场花了四万,能收回来两万已经算是不错了。
  这一点钱对薛家来说还当真算不了什么,只不过若是在这边亏本了,回金陵那边,他在本家的地位可就要受到影响。
  而今之计,只有快点将这一笔损失填补回来,想一个生钱的法子,才能稳住自己的在薛家的地位。
  殊不知,薛瓒如今的处境跟想法,早已经被林钰算计了个完全。
  兜兜转转,这四川自流井的新盐场,还是回到了林钰的手里。
  看着手中一张契约,林钰心里感慨极了,却道:“这不过是一个开始……”
   
  剩下的,薛家就慢慢地还吧。
  只要给他这一个机会,薛家就再也不要想爬起来了。

☆、第十章 归扬州

  林如海得了账册;只一查便发现了其中的端倪。
  这历任的四川盐政官员不知道超发和私扣了多少盐引;一引得个一两钱的银子;都是一笔巨财,而这些银两;最终又全部到了哪里?
  盐政历来都是油水最丰的肥缺,不是皇帝的亲信,那就是下面阿哥们的人,从来没有那个无权无势没有靠山的寒酸之辈能当上盐政官员的。从这个账面上看,盐政肯定是存在很大的问题的;可是盐政那边的账目,年年查,年年没差错,倒是让人奇怪了。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前还和气得很的林如海,转瞬之间就翻了脸,竟然说要查账。
  薛瓒出手了那不能开发的盐场,解决了一个棘手的事情,这两天正高兴呢,就听见说查账的事情,可把他给急坏了。太子那边可有不少的猫腻在这里呢,这林如海怎么说查就查?
  他情急之下,直接去了衙门那边找林如海,谁知道又吃了个闭门羹。
  回头来他把林如海骂了个狗血淋头,一时想不到办法,只能回去写信给薛家和太子那边,把林如海抹黑一阵,之后只能连夜去拜访四川这边的官员。连着富顺知县这里,整日的焦头烂额,不知道林如海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原本以为薛瓒跟林如海是个有关系的,之前也没少听说这两家还沾亲带故,怎么到了这里这一切就不顶用了?这林如海,根本就不卖薛瓒个面子。
  盐政这边的官员对薛瓒是埋怨得很,觉得薛瓒不过是个纸老虎,薛瓒这边也憋屈,一边是林如海的不理不睬,一边是太子那边即将来的责难,更有他面临的来自薛家的压力。
  薛瓒真不是个经商的好料子,他也就是使了个手段,玩的都是阴谋诡计。如不是从伪造书信,背后又有太子给撑着,哪里能轻而易举地弄倒了卢家?说到底,凭借的是靠山,还不是他薛瓒。他也不过就是替罪羊……
   
  林钰在这短短的几天时间之内,也算是知道了,薛瓒根本就是个庸才,这样的人参与了卢家灭门一案,是罪魁祸首之一,可是根本的原因还不在他的身上。
  思来想去,林钰还是觉得薛瓒应该被铲掉。
  只是需要双管齐下。
  自流井盐场这边已经归入了林钰囊中,可是这个时候却不宜直接开井,沈无盐说那一片井区她有办法开出来,不过技术她提供,钱则是林钰出,明面上还是林钰,暗地里是沈无盐。这样一来,以后盐场若是开出来,利润是林钰跟沈无盐三七开。林钰这七成跟姜复那边商量着分,而沈无盐那边到底要给谁,就要看沈无盐的了。
  作为石油大学毕业的工科女,沈无盐对打井的研究甚至还在沈德之上。
  沈德是经验,沈无盐则是系统的研究。
  只要等到风头一过,林如海把四川这边的事情处理干净,他们这一片“鬼井”便能开打,出卤的情况自然也会因为打井问题而好很多,到时候制盐出盐,流出来的都是白花花的银子。
   
  林如海那边在查账,林钰这边则是已经将一切后续的事情处理好。
  既然盐场暂时不能开,他也就准备离开了。
  沈无盐不知道怎么跟四阿哥搭上了线,富顺自贡两井的香饽饽,四阿哥也要来插一脚,只是四阿哥比较高明,抽身出来,别人根本不知道沈无盐这一家子竟然都算是他的人。按理说身份地位这么卑贱的人,怎么能跟那样的天潢贵胄搭上线?可是偏偏,人家还就是搭上了。
  这也从侧面说明一个问题 ,不管男女老少,身份地位尊卑贵贱,在四阿哥这里只有有用和没用两种人。任人方面,是四阿哥胜了一筹。
  心里掂量掂量形势,终究还是朝廷里有人好办事。
  可是没有任何人是靠得住的,当初卢家如何辉煌?最后还不是墙倒众人推。
  即便是去做官,也是伴君如伴虎,看林如海这如履薄冰模样,真是做什么也不容易的。终究要看各人经营的手段。
   
  一个月之后,林钰乘船顺着长江而下,回了扬州,告别自流井,告别富顺。
  釜溪河的风光转瞬便远了,也远离了那两岸的盐场,甚至是云波诡谲的整个四川盐场。
  然而他走了,他布下的局还在,现在他不过是去扬州,给薛瓒准备棺材。
   
  科举也不过就是明年的事情,林钰也得准备一下。
  他还记得自己跟林如海的约定,书香门第,去考过有了功名在身再从商,跟从来没去考过直接从商,区别还是很大的。而且,兴许能够借由这个机会认识一些有意思的人也不一定。
  薛蟠现在还在北京荣国府,跟着贾琏贾蓉那些人鬼混,林钰想着找个机会敲打敲打薛蟠,但是时机毕竟不对。
  不过眼瞧着科考在即,再次上京的日子也不远了。
  黛玉往家中的信中倒说自己在荣国府很不错,至于真假,那只有黛玉自己知道。
  林如海那边只说,翻过年林钰上京,正好再住进荣国府,若是瞧着黛玉那边有事,只管带着她回来,也不必顾念着什么情面。
   
  进冬了,林钰将四书五经全翻出来看,一面等着林如海在四川的消息,一面等着沈无盐跟姜复那边扥消息,日子倒是紧凑得很。
  当初他遇到暗杀落水,回来看到张宝儿竟然是完好无损,倒是吃了一惊,觉得张宝儿算是个命大的。
  张宝儿跟了他这么多年,见自家主子啥事儿也没有地回来了,顿时肉麻地抱着他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诉,逼得林钰那本来就很少的什么离别伤悲情绪消失了个无影无踪,只挥手叫张宝儿哪儿凉快哪儿待着。
  日子一天天过,倒是转眼就已经回归了正轨。
  扬州这边有文人雅士吟诗作画,林钰收到邀请也跟着去,在一次赏江雪的聚会之中,写了首诗倒是在文人圈子之中忽然传扬了名气出去。逐渐地,人们也开始知道,林如海家的嗣子是个才子。
  他忙着手中的事情,也给林如海写信关心他身体,林如海的回信往往很是简短,都说是一切安好无事。
   
  一直到过年,林如海都没从四川回来。
  那边的情势正到了最危急的时候,薛瓒眼看着查账要结束,竟然串通了官府那边的衙役,在太子这边的暗中授意之下,一把火烧了账册,同时振臂一呼,要四川的盐商都联合起来抵制林如海,说他是胡乱查账还要收受贿赂。
  这个时候,盐政这边的官员们一致地要对付林如海,脏水不要钱一样地泼上来。
  原本声势是极为浩大的,只要官商两方协同起来对付,林如海一定没有好下场,哪里想到,薛瓒太过得意,忘记了一件事——
  他本人在整个四川盐商场上已经是臭名昭著,章老作为四川老一辈的盐商,不管是资历还是阅历或者经商的本事,都盖过薛瓒不知多少倍去。人家发话了,谁敢应和薛瓒,定然让他在四川待不下去。
  这铁令一出,谁还敢站出来公然叫板?
  盐工们那边更是支持着林如海,差点又要闹。
  薛瓒苦心策划了许久的计谋,最后竟然只有官员们这边发声,可把他急出了一身的冷汗。
   
  他唯一庆幸的就是,账册早已经烧没了,林如海怎么也查不到最终的结果了。
  只是他不知道的是,林如海在查案的过程之中,每有了一点发现,便要记录下来,甚至直接写到密折之中给康熙。这几个月来,康熙手边的奏折已经不知道堆了多少了,越看越是阴沉,只是按下了没有发作,等着出最后的结果。
  临近年终,林如海终于又上了一道折子上去,这一看可没把康熙给气得吐血。
  眼看着要出结果了,四川那边竟然出了这样的事情,账册被烧,林如海被污蔑,可是盐商盐工们那边又是另外一个反应。
  这是整个四川官场,都不是他康熙的天下了,是胤礽的!
   
  皇帝大笔一挥,着林如海调回扬州,后续的事情不用他再插手,算是对林如海厚爱,不让他插足到这一系列的争斗之中。
  八阿哥奉命调查四川盐事,查出了一系列太子的罪证,一股脑儿得全扔给了康熙。
  康熙这边令林如海走了之后,便直接安排了冷面王四阿哥胤禛过去进行四川官场的换血,跟八阿哥一起,算是给太子敲响一个警钟。
  太子这边上了几本折子,犹不知自己是闯了多大的祸,还想要求康熙网开一面,康熙越看越是生气,只压了折子,继续忍着太子,只是信任已经不如从前了。
   
  胤禛将年羹尧抽调进四川官场,算是插了个很重要的人进去,这一来沈无盐这边也算是有了策应,最倒霉的莫过于薛瓒了,这一回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刚刚过了大年十五,林如海便回来了,只是身体并不如他信中所说的那样好。
  在四川是日夜操劳,哪里有时间调养身体?
  这也是劳形于案牍而伤了身的。
  当然,一起过来的还有沈无盐的来信,四川这边事情一平静下来,姜复跟她那边便可以商量着打井了,他若是没有什么别的想法,就按照原计划走。
   
  薛瓒那边已经灰溜溜地开始在四川收拾,准备好歹找个盐场捞一笔,碰到个人低价出售盐场,急着回老家还债,找了盐工去勘察那盐场,说是产盐丰富,薛瓒咬咬牙花了手里三万银买了盐场,哪里想到还没高兴多久,盐场刚刚开采了没半个月,便已经卤水枯竭。
  之前盐工说得好好的,这一处是卤水丰富,还够打个十年八年的,怎么忽然之间就枯竭了?
  这事实当真是给了薛瓒当头一棒,他这是被人黑了!
  三万两白银打了水漂,给他气得大病了一场,最终养好病,灰溜溜地离开了富顺这个伤心地。
   
  林钰数着哗啦啦进账的三万两白银,早参加完乡试,准备上京了。
  他给薛瓒预备了一场好戏,只是不知道薛瓒是不是能承受得住。
  总归他不过是薛蟠的叔叔,如今薛蟠年纪也不小了,这薛家该换个人来做主了。

☆、第一章 秦可卿

  多年童生;一朝中举;当时还不觉得有什么;扬州城的人都没把林钰这么个公子哥儿放在眼底。不过秋日里头一过,冬天林钰便算是扬名扬州城了;也没堕了林家书香门第的名头。
  转眼翻过年,雪都还没化干净,早就有无数学子从四面八方而来,上京赶考。
  春闱在礼部,林钰来得早;又在这边有荣国府这边的亲戚,这一回倒是被热情地迎了进去。
  距离二月春试还有小半个月,荣国府却还是原来的模样。
   
  林钰进来了,一一拜会过贾政贾赦;这一回倒是都见着面了,想必现在林钰身上有了个功名,又有之前林如海在四川那边的种种举动,看得出皇帝对林如海是什么态度来,作为林如海的独子,他们也得掂量掂量是不是能冷落了林钰。
  不过人说翻脸比翻书还快,这贾家的人,去岁时候对他还是一副可有可无的态度,转眼来就变得热情多了,林钰自己思忖觉得好笑,也懒得理会,这一回被安排进了梨香院旁边的兰馨院,倒也是个好地方,正好又跟薛蟠凑在一起。
   
  热热闹闹一堆人拥着林钰进来,林钰也好言好语地招呼着,荣国府的下人刚刚收拾好屋子,薛蟠就已经进来了。
  这还是一副呆样,感觉跟荣国府这边的纨绔们混了一阵,越发没个正形儿了。林钰看着他便觉得果真是被捧杀出来的,一时想起他叔叔薛瓒的事情,现在薛瓒估计还病着,指不定刚刚回金陵,不知道薛姨妈这边是不是收到消息了。
  作为薛蟠他老子留下的遗孀,这薛家的事情,怎么也该由薛蟠接管了。薛姨妈是个聪明人,不知道能不能在这个时候领会到。总之,他到时候给加一把火就是了。
   
  “哥哥现在可是个名人了,风流才子,多好。”
  薛蟠一脸的艳羡表情,大大咧咧坐下来,端茶就喝。
  林钰道:“茶是冷的。叫丫鬟给你换一壶。”
  这茶是他刚刚进来的时候泡上的了,这个时候应该算不得好。
  可是薛蟠摇摇头,“这茶刚好,不烫。”
  “……”林钰哑然,这人当真不该生在那挥金如土的薛家,合该是个市井小民。
  只是既然生在了薛家,又把自己养成这样,也是难得。
   
  林钰一面去收拾自己书房,转了一圈出来,看薛蟠赖在那里百无聊赖,便道:“你成日里不上进, 便是赖在我这里了?怎地没人找你出去听戏?”
  又说到听戏的事儿,薛蟠觉得晦气,不过眼珠子骨碌碌一转,凑到林钰耳朵边上跟他说了一番话。
  “琏二哥跟蓉哥儿现在可惨着呢,到时候他们见了你不一定有好脸色,你得忍着。连着老太太跟政老爷那边训斥了几回,都拿你出来当板子,一个个地打脸呢。”
  哟,这还扯到他身上了?
  林钰想了一下也是,贾府这一大家子的子孙,没一个扶得上墙的,偶见林家出了个举人,这书香门第的牌子终究没砸,心里指不定多不平衡呢。
  这世上多的是见不得别人好的,这个时候眼见得林家这好了起来,有点酸爽的感觉才是应该的。
   
  薛蟠在这里说着贾府里种种的八卦事,他自己没觉得自己像是街口王婆,倒是林钰已经受不了他了。
  正好丫鬟过来说那边林姑娘要来见,林钰就趁机要赶薛蟠走,谁知道薛蟠还就赖着不走了,表情还带了几分奇特,倒跟尴尬起来了一样。原本林钰已经打算轰人,可一看薛蟠这表情,顿时觉得微妙。
  薛蟠道:“只可惜妹妹中意的是宝玉……”
  林钰手上动作顿时停住,眉峰之中掩了几分冷色,只若有若无地一笑:“你哪里听来的消息?”
  “贾府里不都这样说吗?老太太要撮合这一对儿……唉,要我说也是郎才女貌的一对儿……”
  薛蟠说着,倒是越说越酸,那表情颇像个吃不着葡萄的。
   
  林钰隐约觉出薛蟠几分少年心思来,只是他这不学无术模样又怎么配得上林如海家的姑娘?
  心底冷笑一声,林钰只细究薛蟠方才所说的话。贾府里竟然传出这样不堪入耳的话来,一家子都是没教养的东西,这老太太也不知是不是故意……
  左右林钰怎么看贾府不顺眼,遇到个事儿就要往坏了想,怪不得他。贾敏仙去之前曾交代过的,贾府不是什么好东西,他自己就是重生回来的,怪力乱神之事说来玄乎,他自己却是信的。
  “以后这话我要再听见你说,定然叫人打断了你的腿!清清白白的公子哥儿,偌大一个薛家的主子爷,竟然也跟那些个无知下人一样嚼舌头根,说出去让人家耻笑,你也不怕堕了你家的威名。”
  林钰直白地讽刺着薛蟠,这尖刻模样倒跟黛玉有时候说话有几分神似了。 
   
  他没压着声音,里里外外丫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