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官翔(红运)-第1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筑开发市场;三是严宁的资产置换方案虽然企业前期投入大,周期长,但后期的收益也同样丰厚,若是能在县城里开发一片楼盘,那绝对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正是抱着这样的想法,程宏在仔细盘算之后,将榆林以工业园区一成土地的开发置换方案缩减成了七分,相差的三分土地从榆林县城里补足并深入开发。这个打算主要是缩短企业的投资周期,减少企业投资风险,同时更有利于集中资金技术抢占北江市场。对榆林来说,对严宁来说也是好坏参半。好的是总算有一家正规的公司有了投资意向,再有就是汤山公司大规模开发商品房市场,可以加快榆林城市进程。坏的是作为置换开发的土地出让金、拆迁户补偿都不是一个小数目,如果工业园区搞不起来,绝对会让榆林县政府背上沉重的包袱,这对于当前榆林举步唯艰的财政状况来说可是一个比较大的难题。
虽然严宁坚信榆林工业园区一定会搞起来,但如此大的决策事项仍让严宁举棋不定。在榆林当前的政治环境中,严宁和钱立运主导了榆林发展方向,但并不是说可以由着两人的性子胡来。若是真有个闪失,不说左右摇摆的徐军、不说蛰伏起来的郑援朝,不说态度不明的姜远达,就是正直刚强的李忠庭也会强烈的提出反对意见,毕竟如此重大的决策关系着榆林四十万百姓的福祉,出了问题就是大问题,绝对会把榆林拖入万劫不复的深渊,由不得严宁不小心谨慎。
“……这个方案是不是风险大了些,若是工业园区搞不成规模,单单支付开发地块的土地出金可就要把榆林的家底都败光了,何况还有大批的动迁户要安置。这个方案可是有些欠妥当啊……”材料发了下去,每一位常委的表情都很复杂,徐军拧着眉毛不停地在材料上划着线;郑援朝撇着嘴低头不语,姜远达的嘴唇哆哆嗦嗦想要发表意见,却又顾虑重重,不想成为出头鸟;李忠庭看过材料后则直起了身子看着严宁,带着几分疑惑的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嗯……”徐军几个人谁也没想到最先提出意见的居然是一向和钱立运、严宁穿一条裤子的李忠庭。严宁提议,李忠庭反对,这似乎有好戏要看了,几个人都兴致满满地坐直了身子,期待着事情的发展,并决定适时抛出自己的想法,削削严宁的面子,打击打击他的猛烈势头也是好的吗。
“徐书记怎么看这个方案……”似乎早就预料到了这个方案会引发书记之间的争议,钱立运不为所动的一扭头,看向了坐在自己右侧的徐军,面带笑容亲切地询问着。
“哎呀,钱书记,说实话,严宁县长发展经济的能力大家是有目共瞩的,这也是当时我为什么支持严县长要继续推进工业园区建设的原因,我坚信经过一届,两届,甚至三届四届领导班子的共同努力,榆林工业园区一定能在全省占据一席之地。但是这份置换方案建立在假设之上,步子迈的有些大了。有了闪失,我们可就成了榆林的罪人了……”对上钱立运微笑的眼神,徐军的心猛的一紧,不由得想到这会不会是钱立运和严宁要排除异已,让李忠庭当托,要给自己和郑援朝下套呢。不过这个想法在徐军的脑子里转瞬即逝,书记和县长好的穿一条裤子,一二把手要合力排挤哪位副手,有的是办法,犯不上拐出这么大的一个弯来。所以,对这个置换方案咱还是凭心而论就是。
“援朝书记、远达书记也提提想法……”徐军的话还算中恳,钱立运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把目光又转向了郑援朝和姜远达,摆明了每个人都必须拿出一个意见来。
“那我就先说说……”郑援朝抬头给了姜远一个鼓励的微笑,示意姜远达先说。姜远达自从到了榆林以后,无论是以前徐东升主政也好,还是现在钱立运主政也好,始终左右不搭,跟谁也不近,守着自己的农业工作任劳任怨,但凡决策就举手盲从,从不发出自己的声音,摆明了要当透明人。这一次被钱立运点了名,姜远达犹豫了一下,知道推脱不过了,最终还是鼓起了勇气。
“钱书记、严县长,各位同志,从我个人的理解,我不太赞成这份置换方案。前段日子,工业园区的农田补偿,棚户区动迁已经将榆林的财政掏空了,我们现在的财政收入能保证职工工资的盘子已经很不容易了。若是签署了这个协议,土地出让金从哪出,安置费用从哪出,一下子拿出四五千万的巨额资金,榆林的财政可承担不了……”钱立运能将严宁的方案上会讨论,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已经表明了态度。姜远达很谨慎,每一句措词都是仔细组织,尽量用一些语风比较平缓的字眼,避免引起严宁的误会。但是,他所提到的资金问题,正是徐军想说而没有说出来的。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姜远达的心理正在发生着细微的转变。
“我想请教一下严县长,工业园区一期基础建设完成之后,园区的产业定位是什么?到目前为止,抛开榆林企业,又有多少户企业有到榆林投资的意向?有多把握将工业园区的土地都合理利用起来……”姜是老的辣啊,郑援朝不白给。比之徐军和姜远达,他提出的问题更具有针对性,恰恰指出了榆林工业园区发展最关键,最迫切解决的问题。切入点找的很准,这些问题正是严宁日以继夜思考的问题,看来郑援朝对工业园区是没少关注。换句话说,是对严宁没少关注。
27、退一步
27、退一步
郑援朝提出的问题很尖锐,但也很实际,恰恰抓住了榆林工业园区发展最关键、最迫切解决的问题。但是,严宁有些搞不懂郑援朝的目的是什么,想要拿这些问题要胁自己?他若是有心看着自己品尝失败的苦果,把这些问题窝在心里,让自己继续迷茫不是对他更有利吗?
不对,没有人会这样的犯傻,给对手指出缺点和不足,让对手尽快地改正,反过头来解决问题,树立起威信,再去打击他,这在道理上根本解释不通。那么,唯一的解释就是郑援朝在公平公正的衡量工业园区项目,改头换面一心一意为榆林谋求发展了。这个结论严宁虽然有些不信,但眼下严宁还真找不出什么更好的理由来反驳,只能当着郑援朝洗心革面,准备为榆林的发展发挥余热了。
严宁一向主张以德服人,以理服人。若不是有人在背后使绊子,下黑手,严宁还真不屑去耍大刀片,抓人祭刀。对于出自公心的批评与反对,无论反对人是李忠庭还是郑援朝,严宁都能够坦然去面对,表现出光明磊落的胸襟。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严宁自然知道一名成功的领导者改须具备容人之量,善于听取不同意见,才能走的更远。
可以说,郑援朝的反对打在了严宁的软肋上,事实也正如他所说的孤注一掷,又前景渺茫。但严宁透过现象看本质,开展工业园区建设与其说是加大开发扶持力度,转移工作重点,不如说是新旧两种思想之间的碰撞和冲突。换句话说也就是在保守的基础上稳步改革和锐意进取的原则下大踏步改革的矛盾。这两者之间的选择怕是钱立运也在犹豫不决,踌躇不定,拿不定注意哪一个思路会对榆林的发展更加地有利。
便常委会上几位重量级常委的发言,让严宁的心有些沉。钱立运看似将主动权交给了严宁,任由严宁去说服众位常委,但他把问题交到了常委会,又始终保持着的沉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已经对工业园区的发展问题有了一定的倾向性。照严宁想来,若非自己和钱立运始终如影相随,彼此扶持,钱立运顾忌自己这个他最得力地助手的想法,不好太过武断。否则,别说钱立运会同意汤山公司的置换方案,就是能否继续推进工业园区建设都是两说。眼下有了难题,难免钱立运没有想让自己知难而退的意思。
“嗯,郑书记的问题提到了点子上,现在的园区建设基本上处于起步阶段,基本上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位。但是,我想通过我们的努力,利用榆林丰富的木材资源,山产品资源,把工业园区建设成为双江市乃至北江省的木制品加工基地,建设成沸腾文学天然食用菌产业基地,建设成高新技术工业示范基地。这个定位并非凭空设想,前两个设想在榆林已经初具规模,只要我们尽心去引导,发展壮大并不是什么问题。至于高新技术产业,只要我们有针对性的开展招商引资,锁定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的发达地区,做好平台,想要招进客商来,不是太大的问题……”
有人说每隔三岁就会有一个年龄代沟,严宁和徐军、郑援朝是不折不扣的两代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若是能同步才怪了呢。但这个项目若想在常委会上通过,严宁不说服他们是不行的,既使严宁心里没底,也只能硬着头皮,小心翼翼地组织着措词,尽量将语言表述地清析通彻。
“至于郑书记问到的有多少企业有到榆林投资意向,实话实说,到目前为止,仅有两户。一户是之前曾到榆林考察过的辽阳木业集团,还有一户是新型材料建筑塑窗企业,两户的总投资预计亿元左右。虽然有些少,但也算是开了个好头。而且我有信心在两年之内招来足够的企业,将榆林工业园区的闲置土地都利用起来……”通过分析,严宁清楚的知道,包括钱立运在内,榆林众多的常委都希望大乱之后的榆林在发展思路上能够倾向于投资少,见效快,很容易看到成绩的发展方式,能够迅速的向上级展现新班子的能力和水平,实现平稳过渡,进而跨越腾飞。从这一点上来说,严宁提议的这种注重高投入,高规格,长远发展的思路实在没什么市场。
“严宁县长的思维是超前的,魄力和能力大家都是有目共瞩的。但是以榆林现有的条件,我们到底能不能冒这么大的风险,我想没有人比严县长更清楚榆林的财政状况了,正如忠庭书记所说的,稍有闪失,我们就是榆林的罪人。所以,我看是不是先把工业园区的拓展停一停,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老城区的改造中,等财政资金宽绰一些了,再集中精力去发展工业园区……”建设一座新的工业园区,等于在榆林再建一座新城,需要大量资金不说,发展速度迟缓,很难一下子看到成绩。而且一座新城的兴旺,至少也要三五年才能看到成效,甚至需要更长的时间让榆林的群众去适应,去接受。这一点对于徐军、郑援朝等还能干一届的老同志来说,如果不能在自己的任期内看到成绩,就等于为他人做嫁衣,这可是众人最不愿意看到的。
“同志们,其实在坐的领导目标都是一致的,都想将榆林发展起来,这一点并不矛盾。但不管城市怎么发展,怎么规划,我们必须将眼光看得更长远。我想强调的是当前的榆林正处在发展的转折点,机遇稍纵即逝,抓住了,乘势而起,抓不住,我们还要原地踏步,落后其他地方几年甚至十几年,这不符合榆林四十万群众要求致富的愿望,也不符合改革发展的思路。当然,我们以工业园区建设为思路的发展模式,也不一定适应榆林现有的环境和特征。但是,我们要想跨越式发展,就必然做出取舍,有舍才能有得啊……”
“而且,老城区的改造,成绩虽然显而易见,但是如果只加入一些新的元素,改造升级,势必会出现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的怪圈,这将会使整个榆林变得不论不类。但是发展工业园区建设情况就不同了,园区建设起来,既可以带动一方经济,拉动内需,又保留了老城区的风貌,我认为这种方案还是比较合理的……”
“至于在坐的几位领导对资产置换的条件不满意也不要紧,我们可以和开发商再接触,再沟通,再交流,我有信心,有把握把工业园区带动起来,如果各位不放心,我们可以打个时间差,先推进园区发展,等到一年半载看到成效了,企业发展起来了,税收充足了,再对开发企业兑现置换城区的动迁项目……”对于榆林的发展问题上,严宁的提议明显不占优势,这是人与人之间观念和思想之间的冲突,想要轻易的扭转过来怕是不容易。不得已,严宁考虑了一下,做出了让步,以退为进提出了打个时间差,先给工业园区一个发展的空间,等到园区发展起来了,回过头来再去研究质换的问题,这样倒不失一个稳妥之计。
“咳咳,我也谈谈想法。我觉得之前县长一步到位的想法有些急了,毕竟谁也不能预测未来,但现在这种提议却好了许多,有了时间差,我们的准备会更充足,哪怕工业园区发展不起来,县里的财政也会多些积累,应对起来也会掌握一定的主动性……”严宁的话音刚落,姜远达立刻接过了话头,对严宁的退让表示支持。不过,这话在他口中说出来,怎么听怎么像是在攉稀泥。好在大家也都知道他是什么人,谁也不挑他的理,对他的发言一笑了之。
“我同意严县长的后一个提议,榆林没有新的经济增长极,想要破除层层束缚振兴崛起,不下点狠心是不行的,发展工业园区势在必行,正好可以弥补榆林经济发展上的肓点……”说话的是主管经济工作的副县长李荣立,既然是主管经济发展,对于开展工业园区建设他还是有一定发言权的。而且,李荣立此前是王双阳的秘书,后台老板实力强劲,也使得他年纪轻轻就超越几位老牌常委,话语权日重。此时李荣立摆明车马的表示支持严宁,其中有没有深意,徐军也好,郑援朝也好,岂能不认真思量一下。
事实也正如众人猜测的一般,李荣立清楚的记得自己临到榆林之前,在向老板王双阳辞行的时候,王双阳难得的对自己郑重告诫,要配合好严宁工作。怎么配合,老板没说,为什么要配合严宁,老板也没说。但是作为领导的秘书,不需要强调理由,不需要知道原因。老板有了指示,自己执行就是了。虽然李荣立也不太看好严宁孤注一掷的行为,但这和自己的立场没关系,必要的态度该表达还是需要表达的,至于后果,就不是李荣立需要担心的了,天塌了有大个儿的顶着,有严宁在前面冲锋陷阵,用不着自己出头扛旗。
28、搁置再议
28、搁置再议
本来李荣立还担心严宁的决策太过激进,自己冒然跟上去支持,实在显得有些露骨,难免给人留下一个献媚的不好印象。偏偏郑援朝做了出头鸟,严宁又善解人意的做出了退步。这一下,李荣立实在没理由再不跟紧严宁的步伐。若是再晚了,被别人抢了先,可就显示不出自己的立场了,若真那样自己都会后悔不能原谅自己。
“态度表明了,立场摆正了,能不能通这就跟自己没关系了。看来,这一关算是过了……”有了李荣立的附喝,多不算是有了盟友,没有比这更好的消息了。姜远达的压力减轻了不少,因为最先开始表态而悬浮起来的心也放松了下来。和徐军这样在基层逐步拱出头上位,擅长左右摇摆随风倒的圆滑个性不同,姜远达可是省委机关了出来的,轻易不会作出表态,这也难怪,偌大的省委大院,利益纠缠,派系林立,圈子套着圈子,若是不小心谨慎,只怕连骨头渣子都不会剩下一点。
“嗯,严县长的想法可谓是老成之言,什么工作都不可能一触而就,先干一干看看效果,用事实说话,才是最大说服力的……”李荣立不过三十出头,都能迅速地分清榆林的形式变化。同样的道理,作为混迹于全市干部任职简历之间,曾主管干部调配和管理,深谙为官之道的周文明自然更能懂得怎么去选择。虽然一个党委组织部长在书记没有表态的情况下,公然支持政府县长,很有抗上协从书记的嫌疑,但好在大家都知道严宁和钱立运是穿一条裤子的,否则就凭这一点钱立运就有理由把他拿下。
而且,周文明为人谨慎又不失进取精神,日常工作中早请示,晚汇报,腿勤话少,时时刻刻紧跟钱立运的步伐。来到榆林以后,几次常委会上都很少表态,但往往他一开声,就一语中的,很是得钱立运的器重。并且,周文明在组织部,更是以最短的时间肃清了郑援朝的影响,先是将郑援朝提拔起来的主管干部的副部长派到省城学习三个月,悄无声息的接管了干部调配和推荐的职能,把组织部经营的滴水不漏,俨然成为手中的禁栾,其强硬的手腕也令一干领导叹为观止。
“好了,大家说的都差不多了,基本上的意思都表达到了。看来大家对开展工业园区建设没有异议,问题的焦点还是出在置换方式上。在这里我也强调一下,榆林的工业基础已经破败了,不搞工业园区就没有出路,经济就不可能发展腾飞。因此工业园区必须得搞,再困难也得搞,这一点,南方已经有成型的经验供我们借鉴,我们要坚定信心。至于置换方式,既然严宁县长修订了计划,那就再和开发企业谈一谈,这是一个双盈的项目,拿出我们的诚意来,相信有远见的商人会懂得取舍。好了,大体的问题都定了下来,争议较大的,就先放一放,以后再议,散会……”事情到了这一步,也由不得钱立运退缩,工业园区必须得上马,只是在置换方式上采取了折中的办法,先是搁置再议,最终一锤定音,把事情敲定了下来。
“怎么,议提没通过,失望了?没信心了吗?”常委会散了,常委们三三俩俩的退出了会议室,钱立运作为书记自然是最后压场。等到钱立运收拾完材料准备起身的时候,发现严宁正抱着一叠材料等着自己,联想到刚刚会议的议题,钱立运自然认为严宁要私下里再对自己吹吹风,忍不住的打趣起严宁来。
“呵呵,那倒没有,对于工业园区的资产置换方式,是我之前考虑的不够周祥,县里的压力太大,真要落实下去,财政上可要过苦日子了。眼下榆林本来就有些人心不稳,再搞风搞雨的怕要激起某些人的反弹,重新考虑一下结局或许会更好……”早在知道钱立运准备将资产置换的方式上会以后,严宁就想到了会遇到大的阻力,能走到县处级领导岗位的都是人精,没有谁会抛开前途陪着严宁一起瞎胡闹。何况这事既使成了,主要的功绩也是钱立运和严宁的,自己能喝碗汤就算不错了,绝对属于费力不讨好的鸡肋。
“你能这么想就好,大家并不是针对什么,主要还是置换方案的操作手法太过超前,若是有了闪失,谁也承担不起,大家可没胆子跟着你去玩心跳。工业园区和东海镇搞的旅游规划不同,当时咱们在东海镇被逼无奈,退无可退,加上天时,地利,人和,咱们全占了,若是不能破釜沉舟,只能窝在东海镇等死,所以才能干成旅游规划。但现在榆林情况可就差多了,咱们可都没站稳脚跟呢,步子迈的稍大一点,都会被扯后腿,由不得咱们不小心谨慎……”钱立运知道自己劝不了严宁,严宁满腹经纶,思维超前,能力出众,有自己的主张和思想,自己能做的就是尽一切可能不让他走弯路。但是有些事情还是需要顺其自然的,只有经过一些风风雨雨的洗礼,才能让严宁变得更加成熟,更加稳重。
“是,钱书记,你的话我明白,回头我再把思路完善一下,同开发企业再详细谈谈,争取找到一个平衡点,让大家都能接受……”严宁被众多领导欣赏,来源于他的学识,涵养,更多的是他这种做实事,敢担当,负责任的性格。尽管行事作风高调了点,但这也是一种气魄,一般人是学不来的。拿工业园区建设方式来说,严宁考虑不周祥,引人非议,严宁敢于承担错误,进而去改正错误,这份胸襟也是一般人不曾具备的。
“嗯,这事你再加把劲吧,尽快把事情敲定。政府工作繁重,我又没给你留下一个好的基础,担子可都压在你的身上了,可是让你受累了……”对于严宁这个小老弟,钱立运有说不出的欣赏,而严宁的豁达更让钱立运感到一阵欣慰,拍着严宁的肩膀,示意严宁身上的担子不轻。
“钱书记,还有个事,前段日子,庆隆书记找了我,替王恒远求情,想要帮他落实一下工作待遇问题。本来庆隆书记想找你来的,但怕我记恨王恒远的行径,从中作梗,提出反对意见。所以,先来敲我的边鼓。自打调到双江后,老书记身体一直不好,人也老了许多,差不多处于了半退的状态。我一时心中不忍,没跟你商量就应了下来,事后想想,却是有些冲动了,你可别见怪……”严宁自打上任就跑东跑西的,接连一个多月,也没心思去考虑王恒远的情况。昨天,李庆隆耐不过王恒远的哀求,再一次致电严宁,虽然李庆隆只是说了一些闲话,提也没提王恒远的事情,但严宁知道李庆隆怕是心急了,临结束通话的时候主动把这事提了出来。
今天正好借着开常委会,严宁和钱立运碰头的机会把王恒远的问题提了出来。王恒远是副处级干部,牵涉到李志魏老狼的案子中,情况基本查实,没什么大的问题,主要原因还是根基太浅,又抱错了大腿,搞到最后没有人保他,结果宣传部长的帽子被摘了不说,连带着工作待遇问题都落实不了,想起来,这上面没人,下面没着落,也实在是够悲催的。
不过,严宁虽然答应了,但公是公,私是私,严宁可不会越权自己搭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