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差佬的故事-第2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阿泽,恭喜你。”
“推荐信我已经递交上去,过完年等着面试吧。”
黄伟耀特意停住步伐,拍拍阿泽的肩膀,露出欣慰的笑容。
这段时间的行动,包括昨晚的抓捕,他是坐在署长办公室里看着呢。虽然没有亲自出面,但却是李Sir最有力的后盾。
现在李少泽听见升职的事情敲定下来,只等着面试了,连忙露出一个笑容敬礼道:“多谢,黄Sir。”
“客气了。”
“我先去机场接女儿,你留下来看家吧。”
黄伟耀摆摆手,仿佛像一个看透功名利禄的老者,开始眷念家庭的温馨。随性的摆摆手后,快马加鞭的溜了溜了。
李少泽咧了咧嘴,无可奈何的走回办公室。
总署。
处长办公室。
哒哒哒,几道叩门声后,处长秘书拿着几份文件进门,按照习惯放在办公桌的右手边。等到曾向荣想她投来问询的目光,她才语气从容的解释道:“曾Sir,一份保安局文件,一份行动报告,三份会议抄送。”
“好,我知道了。”
曾向荣揉揉眉头,将手中一份《警务处长高级管理人员推荐表》合上,端起咖啡浅饮一口,长长叹出一口气。
扑街。
为什么这张表格一个就是李少泽的名字?
西区那边算计的真好,黄伟耀借着退休的时机,马上就把李少泽推荐上来了。
套路,都是套路。
虽然早就有数,但是他在心里莫名就是觉得不爽。感觉作为一名警务处长,根本没法按照自己的想法大展身手,处处都在受制于人。
外有财政司的压力,内有关系的平衡,做人真的好难。唉,做一哥更难。
他明明才五十刚出头,怎么一天到晚都感觉身体吃不消?
真想不通当初“雷蒙”快六十岁了,怎么还能每天精神奕奕的办公。而且看样子还挺愉快,丝毫不用为手底下的事情操心。
处长秘书看见“一哥”的样子,顺手收好签完的文件,主动关心道:“曾Sir,等等的会议要不要延迟一个小时?”
曾向荣放下咖啡杯,微微摇头道:“不用了。”
“好的,Sir。”
处长秘书不再多嘴,拿着文件转身离开办公室。
曾向荣随手拿起刚刚送来的几分文件,没想到最上面那一份,就是西区关于“扫黑行动”的行动报告。
这让曾向荣脸色再度变黑,打开文件夹,草草看完几眼,随意再底下签下一个姓名,就将行动报告丢在一边。
对他来说,结束总比不结束好。
但是要他亲自表彰是不可能的,就连报告上面说下午有一场发布会,他都懒得过去看看。至于,其他的数据报告,昨晚他也在新闻上听了一个大概,一点都不想关心。
只不过,他签完这个字,其实就等于是对李Sir功绩的认可。虽然没有专门的表彰,但是档案里已经是实打实的大功,对于李Sir升职很有帮助。
正常情况,李Sir升任高级警司是跑不掉的……
三十五岁的警署署长?
这家伙想要四十岁当一哥吧!
岂不是,刚等我离任就要接我班?
曾向荣不以为意的笑了笑,没想到一下就猜中真相……
好在,警司升级高级警司,是由他亲自面试。面试评委会,则是由警务处助理处长,及以上级别的高层组成。
面试成功的后,将由警务处长亲自委任“高级警司”警衔。
西区署长的职务也是一样,都需要由警务处长亲自委任。
所以在这条升级之路上,曾向荣的份量很重,乃至是有一票否决权。
现在,他在心里已经决定,冒着遭遇非法的风险压一压李少泽了。到时候,就算跟雷蒙的那群老兄弟,以及李少泽身边一小撮的“红港派”撕破脸,都再所不惜。
因为该压还是要压的,不然他身边的兄弟们就该失望了。
“叮叮叮。”
办公桌旁的座机响起。
曾向荣接起电话,嗯嗯两声,面上露出一丝疑惑,旋即将电话挂断。
“保安局跟内地的人来找我干什么?”
“总感觉没什么好事。”
心里的疑惑归疑惑,两位登门拜访的都是贵客,论级别跟地位,跟他相比只高不低。
曾向荣乖乖站在镜子前,整理好西装衣领,深吸口气,推开玻璃大门,大步走出办公室。
“陆局长,杨科长。”
当他来到走廊外面的会客区后,才发现站在那里捧着一次性纸杯,喝咖啡聊天的两个人,全部都是老熟人。
一位是现任的保安局副局长,主管消防、惩戒署,海关入境处的陆华明。另一位则是负责两地联络的关系科长“杨建华”。
“曾Sir。”
陆华明放下咖啡,主动向曾向荣伸手右手。
“好久不见。”
曾向荣与他握完手后,再将手伸向杨建华前方,两人握完手,打过一个招呼后。曾向荣把视线移向陆明华,摊开双手开了一个玩笑:“华仔,警务处的咖啡好喝吗?”
“哈哈哈,一哥用这里的咖啡豆,明显和楼下的不一样嘛。”
陆明华晒然大笑,知道曾向荣是在试探他。于是也不藏着掖着,把眼神瞥向旁边:“曾Sir,这次是杨科长特意来找你的,别怕,是好事情啦。”
曾向荣转向杨建华,故作夸张的倒退两步,露出惊喜的表情:“杨科长,有多好的事情呀。”
“要不要去我办公室,我还有私人珍藏的咖啡豆。”
杨建华摇摇头,拿出公事公办的态度,从沙发上的公文包里,取出一份文件夹。
曾向荣一边接过文件夹,一边狐疑地问道:“杨科长,这是什么?”
杨建华抬手敬礼,出声解释道:“曾警官,这是上级签发的嘉奖状。”
“上级相关部门,对于港岛警务处‘打黑除恶’的行动方针,以及行动结果表示高度认可。认为通过着场行动,港岛的社会治安变得更加安全。”
“这份嘉奖状是授予警务处的,还有一份我将授予行动的指挥官‘李少泽’警司。”
曾向荣看见这份嘉奖状,心里马上就跟食屎了一样……
上级把嘉奖状都发下来了。
他还敢不给李少泽升级?这是上级再帮李少泽撑腰啊。
曾向荣缓了口气,用力挤出一丝笑容说道:“多谢杨科长。”
“这份嘉奖状‘香港警务处’受之有愧,请您替我向上级转达谢意。”
他当然是受之有愧啦,只不过别人受之无愧……
曾向荣现在不想给李Sir升职都不行了。
因为不给李Sir升职,就是不看重这一份嘉奖状,就是在找死!
第729章 陆明华
等到三人小座片刻,适当聊过几句后,杨建华看看手表,主动出声道:“曾Sir,我们先走一步了。”
“没问题。”
“杨科长,陆先生慢走。”
曾向荣从沙发上起身相送。
在把两人送进电梯后,挥手告别,一系列的动作都很有礼数。
只不过当电梯门合拢,他脸上的笑意开始退去,手中拿着嘉奖状,表情冷酷的回到办公室。
处长秘书发现曾Sir一整天心情都不好,开会前默默打出一个电话,特意让几位参会的大佬注意言行。
很快,叮的一声,电梯到达警务处一楼。
陆明华和杨建华两人一起走出大门,哒哒哒,脚步走下台阶。
两人到达停车坪处,陆明华拉开车门,好似想起什么,回头朝一旁的杨建华说道:“杨科长,我们中午一起吃个饭吧?”
“西区下午会来总署办事,咱们到时候直接去找李Sir就行。”
“没问题,吃个便餐就好。”
杨建华这时刚刚摁开车锁,站在驾驶位旁答应道。
“好。”
“我也想多了解了解,李Sir这个人。”
陆明华点点头,啪嗒一声关上车门,两人的车子一起朝保安局驶去。
跟李少泽差不多,陆明华也是在97之前,就一颗红心的明眼人。现在位置站的更高,看得更远,跟杨建华的关系也不错。
不然,他今天也不会亲自陪同杨建华来到警务处。
只不过,在此之前,他一直在忙于整理保安局的工作,没有太多机会跟李少泽接触。
现在跟李少泽面对“一哥”的压力一样,他这位副局长也在面临着“局长”的压力。于是,想了想,他便打算主动跟李少泽联系,两个人一起面对压力。
“呵呵。”
杨建华坐在驾驶座上,不急不缓的开着车,面上始终带着笑意。
从陆明华主动联系她的时候,她就知道对方另有目标。
没想到,最后是冲着“阿泽”去的。
……
下午。
总署,公关关系科。
李少泽坐在台上,手中拿着厚厚的稿子,对着面前的话筒,开始一句句公布整场行动的仔细过程。
湾仔的徐Sir,新界的罗Sir友情登场,坐在左右两边给他撑场子。
这么大的行动,处长不面就算了,只有他一个警司,就会搞成很不重视的样子。另外搭配一个警司、高级警司,无疑显得更加庄重一些。当然,主角不能换,李Sir依然稳稳坐在中间的主位上。
另外,刘保强、宋子杰、陈晋三人则坐在更边边。以行动组长的身份,出来露露脸,争取给民众留下一个好印象。
现在由于是正式场合,台下几十家媒体的摄影都在对着。
刘保强等人都坐的腰杆笔直,大气不敢喘一下。
李少泽读稿读的也理直气壮,丝毫不以为耻。
唉,曾经年少不懂事的时候,他看电视上的大佬们读稿子,还会暗戳戳的鄙视一下。认为对方故意摆排场,偷懒,不想背稿。
现在,他算是理解电视上的大佬们了。
场合太重大,事件太繁杂,只有读稿子才是最稳妥的一种方式。
一,可以提前审稿,不会出现错误的意义,病句病语等。二,可以把稿子传发给记者,提高双方的工作效率。三,读稿子,不会出现吞吞吐吐,助词过多的尴尬局面。
等到把案件过程说明清楚,李少泽才把稿子放下,面带笑意的靠在话筒前,朝向记者们地说道。
“在场的记者朋友们,如果对警方本次行动,有什么疑惑的地方,现在可以发言提问。”
“接下来有十五分钟的答询时间。”
入场的记者们,提前都会收到会程表。
知道这十五分钟内,每个记者只限提一个问题。
一共会抽选三到五名记者提问。
李警司的话音刚落,在场的记者们便纷纷举起双手。他随意点了一个手臂比较白,身材比较靓的女记者。
女记者显得有些兴奋,拿着话筒,起身提问了一个收网时候,警队如何确保安全性的问题。
李警司早有腹稿,几句回答,便给出当初的一份备案。
向记者表明,在收网行动开始前,警方就有着周全的计划。不仅各个辖区联动,而且行动部还处于警戒状态,可以随时保证市民的安全。
女记者听着答案,连连点头,最后当众提出向,希望在会议结束后,私下能跟李警司合个影。
李少泽笑了笑,顺口答应下来,又点了一个女记者提问。
第二位,女记者依然很给警方面子。毕竟不给面子的人,根本坐不进这个会议室。所以,每一个问题与其说是质问,倒不如说,是反向吹捧。
李少泽回答完后,没想到这名女记者,一样也提出私下合影的要求。这让李Sir很是无奈,干脆把场面交给一旁的罗Sir和徐Sir来管。
于是,接下来两位阿Sir,各自点了一名记者提问,这场案情会就算正式结束。
现场的记者们,收拾好东西撤退。
公关关系的警员们,正在对现场进行整理。
徐Sir,罗Sir打过一个招呼后,提前开车回到警署办公。刘保强、宋子杰等人则是站在一旁,等待着李Sir拍完照,跟在李Sir身后,共同回到警署。
走廊上两名记者,把手机交给摄影师,用透明玻璃,窗外的景色当作背景。
李少泽双手捏着西装,侧身站立,露出一个浅浅的微笑。
咔嚓,他又摆出一个夺命剪刀手的姿势……
两名记者,轮流跟李Sir拍完照片,分别鞠躬道谢后,心满意足的离开会场。
“走吧。”
李少泽知道刘保强三人在旁边等很久了,上前招招手,带着下属一起走向电梯口。
这时两道身影迎面向他走来,站在最前边的老熟人,开口笑道:“李警官,好久没见啦,恭喜你又搞定一场大案。”
李少泽谦虚的摇摇头,上前跟杨建华握手道:“杨科长说笑,好久没见你,晚上一起吃饭?”
他的眼神扫过旁边,看见陆明华后陷入思索,不知道对方的来意。
杨建华握完手,面带笑意的从公文包内杀,掏出一份嘉奖状。
“饭就不吃了,我是来办正事的。”
“这是上级授予你的一份嘉奖状,由于系统不一样,不能给你发功勋章啦。”
李少泽看见嘉奖状,顿时眼前一亮,把嘉奖状拿到手中:“要什么功勋章,这份嘉奖状对我来说,比一百个功勋章更用。”
港岛的金质英勇勋章他都拿了,难道还等着拿“大紫荆勋章”吗?这些勋章摆太多,都没有一点点实际作用。但是嘉奖状一发,背后的意义可就大了。
杨建华笑盈盈的看着他,就像看着一个捡到宝的孩子。刘保强、宋子杰三人站在背后,眼神里既羡慕又崇拜,不知道,自己哪一天才能拿到这种嘉奖状。
旁边的陆华明主动出声道:“恭喜,李Sir。”
“您好。”
李少泽握完手后,把眼神瞥向杨建华。这个是杨建华带来的,究竟什么身份,有什么事,都要由杨建华介绍。
杨建华在收到眼色后,马上笑着说道:“这位是陆明华同志,现任保安局副局长。”
“今天他陪我来总署见过曾Sir,大家见个面认识一下。”
刘保强等人听见陆明华的头衔,神色一变,马上挺直腰杆,目不斜视的站在原地。李少泽也一丝不苟的抬手敬礼道:“陆Sir!”
“诶,这么客气干嘛,大家自己人,自己人。”
陆华明一幅很随性的样子,上前把李少泽的手臂拉下,然后拍拍他的肩膀,上下打量着的他。
“啧啧。”
“年少有为,年少有为。”
李少泽笑着摇摇头道:“陆Sir,您也很年轻。”
李少泽的年轻是真年轻,毕竟年龄和身体素质摆在那里。陆明华的年轻,那就全靠保养和打扮,顶多算是看起来年轻。
不管头上涂多少发蜡,去多贵的店里染黑,多少都有一两丝斑白。凭借他的眼里判断,陆明华至少五十多岁,大他两轮。
换作其他人,肯定不敢跟保安局的副局长这样开玩笑……
不过能从杨建华口中喊出一句“同志”,那就没必要太客气啦。
何况,这一回事陆明华主动来结识他。
陆明华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名牌,送到李Sir面前道:“李Sir,晚上有没有空一起吃个饭。”
“好啦,不过要我来请客。”
李少泽接过名片,打开钱夹收进里面,同时也抽出一张名片还给对方。
陆明华交换完名片,故作惊讶的讲道:“那好呀,我就要打土豪了。”
“OK,我先警署办事,你们接着聊。”
“晚上七点,大家半岛酒店见。”
李少泽眼了一眼手表,跟两人打过招呼,把时间定下后,便没有再久留,跨步带着刘保强三人离开。
毕竟,总署的走廊上到处都是监控,包括他在内,满街都是曾向荣的“马仔”。继续留在这里,还能谈些什么呢?与其浪费时间说废话,不如点到即止,到饭桌上再拉感情。
第730章 硕士答辩
当晚。
半岛酒店,一间VIP包房内。
李少泽、陆明华两个人一起开了瓶红酒,坐下吃饭……
杨建华从不参与高消费的场合,在傍晚提前打过招呼,现在已经回到内地。
这时两个人男人坐在一起吃饭,虽然感觉有一点怪怪的,但是不要紧,男人间只要聊一点女人,气氛马上就会变得热烈起来。
两人开开黄腔,打趣两句前台的靓妹后,便喝酒、吃饭,闲谈最近的案子。谈到最多的事情,还是有关“黑扫除恶”那场行动。
叮当,两人举起玻璃酒杯轻轻一碰,陆华明故作感慨道:“唉,当时李Sir把行动报告转交给我,几天下午会场的椅子,应该就会有我一个位置了。”
“哈哈,陆Sir说笑了。”
“小行动而已,以后有大案子叫上我,我给你做事。”
李少泽举起红酒杯饮酒,知道陆明华的言下之意,是在表明态度。愿意在某些关键时刻,站在背后帮他一把。
李Sir同样回以善意,告诉陆明华没问题,以后有什么需要的事情,他可以帮忙。
轻飘飘的一段对话,两人便搭建起一条临时的统一阵线。
接下来两人继续吃饭,聊天。李少泽从话语明显可以感受到陆明华的高智商与格局,不是一般人物,将来仕途绝对很有前景。
而且以对方保安局的地位,在警队方面也可以帮他很多……
陆明华看中他的地方,除了个人能力外,最大的可能就是商界地位了。
李少泽通过下午查到的一些资料已经知道,陆明华是港岛十二局中,少部分注重民生经济的负责人。
虽然,保安局是负责安全的,但是在很多会议上,陆明华都力挺商业发展,支持港口自由开放。
别看对方现在只是一个副局长,但是有注重“民生”的格局,这家伙未来前途不可限量。现在跟他结交,估计只是为以后的决策提前收买人心,希望寻找到新的盟友。
等到晚餐即将吃完时,陆明华突然笑了笑,不经意地说道:“对了,明年我会争取升任局长。”
李少泽保持着笑意,没去接过这个话茬,而是瞄过一眼手表,发现晚餐已经吃到第四十分钟。
于是放下刀叉道:“陆Sir,我明天要参加硕士答辩,今天吃到这里吧。”
“OK,没问题。”
陆明华晒然一笑,起身跟着李少泽一起离开餐厅。
……
翌日。
港岛大学,学术报告厅。
本届政法学的硕士答辩会,时间定在年前举行。李少泽作为本届的硕士毕业生,再经过论文的修改、定稿之后,终于坐在报告厅的一张书桌后,面对评审组,即将进行硕士答辩。
按照有关规定,学生答辩的时候,导师需要进行回避。于是,负责带领李少泽的导师“陈教授”,并没有出现在评审组内。
评审组由一名姓肖的教授,与另外两位副教授组成,负责本次硕士答辩。
“李少泽同学,准备好了没有?”
现在“肖教授”,看见李Sir状态不错,按照惯例出声询问一句。
李少泽满脸自信的坐好,点点头道:“没问题,老师。”
“好,港岛大学政法系,本年度第十八场硕士答辩开始。”
“课题论文:《推动基本法健全之我见》。”
“答辩人:李少泽。”
“现在开始吧。”
旁边的录像机,录影机处在开启状态。
读完开场白后,马上进入正式的答辩环节。
肖教授三位评审组成员,手中都拿着李少泽的论文稿件,并且翻阅、研读过多遍。肖教授作为评审组的组长,翻开稿件,率先指着稿件留白处的一点标注问道:“全港法系全部都采用英式体系,将基本法当作核心法律。”
“基本法在制定、敲定的时候,每一条都经过慎重考虑。有不充足的地方,可以用其他法案进行补充。”
“为什么你觉得要推动《基本法》的进步?说说它的好处。”
当时李Sir写这篇论文的时候,就已经拥有政法学LV4的水准。
单论学识积累,已经堪比普通的政法学教授。只是还没在相应的课题上,做出成绩,拿到相应的学位而已。
所以评审组三人在看李Sir的论文时,不仅挑不出一点毛病,反而感觉非常头疼。不像是在看一篇学生的论文,而是像在啃一本大部头的学术著作。
最后只能一边看,一边挠头做笔记,仗着老辣而有刁钻的学术眼光,在论文旁边画出一个个红圈,在里面写着疑惑。
至于肖教授的题问,虽然既普通又直接,但却是避不开的一个问题。
因为李Sir的论文题目太大了。
一路当课题做下去的话,足够他拿完硕士,拿博士。拿完博士,任教授。
要是连最根本的问题,他都回答不上来的话,根本不够资格拿到硕士学位。
李少泽早有腹稿,不慌不忙的应道:“我觉得当前《基本法》不够开放,无法与快速与内地和外界接轨。”
“港岛是世界性的自由贸易港,是东西方的一个桥梁。”
“基于原本的历史原因,延续之前的制度是一件好事,但是延续不是固守,需要通过适合的改变,跟进时代的变化。”
“这就是我选择《基本法》当作课题的原因……”
肖教授听见对方合理的回答,与旁边两名评审员对视一眼,继续开始提问道:“你对《基本法》第五章、第四节、一百三十三条的三个细则,有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