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第1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明军装备之好,军伍之盛,无过于此时!

    数千人列阵前来,前行时不需整队,一步未停,两里路程,军阵竟然是丝毫不乱。踏步时,几乎是几千人如同一人,保持着相当一致的步速,这在谭泰的经验里,是从来未曾见过的最最难以想象的奇特景像。

    这种景像,给了阵前所有清军以强大的压迫力,数千人犹如一人,加上铁甲如山,枪矛如林,这种盔明甲亮,行伍森然的景像,明显就是一支极精锐的强军才能拥有的气象。

    辽东明军,哪怕是铠甲也有这么多,但绝不会有这样的军阵,还有迎面而上要与清军决一死战的决心!

    这支军队,是谭泰印象中前所未有的强敌!

    至此时,他也是神色凝重,四周的满洲八旗的部下们虽然不多,加起来连跟役在内不到二百人,是全部骑马赶来督促汉军行止的押阵兵马,此时个个刀出鞘,虎枪也是早早举起,没有人再说笑了,每个人都是神色凝重,如临大敌。

    这些白甲也好,阿礼哈哈营的也罢,还有谭泰的旗下牛录普通的马甲步甲,基本上都是打老了仗的老兵,他们经验丰富,知道什么是强敌,什么是不经打的弱旅,要是辽镇明军,铠甲兵器再好一些,这些满洲兵也会说说笑笑,根本不会把战斗当一回事,和辽镇明军打,战损有限,很难会有什么死伤,大家自是不会紧张。

    而此时对面的军阵却犹如一只伏地等待跃起的老虎,威风凛凛,张力十足,这样的对手……十分危险,万分危险!

第三百二十一章 好对手(1)

    第三百二十一章好对手

    “全体都有……持枪!”

    “全体都有……上子药!”

    步队队官们的吆喝声在阵前此起彼伏,响成一片。不管谭泰怎么小心,但当着明军前来邀战而不战,这个脸他丢不起,这个责任他也是背不起。

    所以在看到浮山兵逼过来时,清军也是开始阵列向前迎战。

    在相隔三百步左右时,浮山营的军令声就在旗帜的摆动下不停的响了起来。

    “持枪……”

    “持抢!”

    几乎是同时,“涮”的一声,五个步队,近千五长枪兵全部将靠在肩头的长枪从斜举变成平端,一个由铁甲组成的钢壁顿时就成了一只披着铁甲的刺猬,而队中的火铳手们则是将火铳从高举便成放低斜举,同时在武装带上取下引火药瓶和子弹,等候下一步的命令。

    这般整齐的动作,看的人心惊无比,而横亘绵长的长阵之上,放眼看去,到处都是密密麻麻的长枪和火铳的密林。

    光线之下,武器也在闪烁着夺人心魄的寒光。

    “炮队预备……”

    “大人有令,炮队预备!”

    在步阵前行的时候,炮队早就开始准备,等接到命令之后,所有战马解开,每个炮组的二十个人,除了炮长和搬弹药的弹药手外,全部都开始推动炮身,用小跑的速度,向着预先选定的炮兵阵地跑过去。

    炮兵阵地就在现有队伍附近,工兵已经装好麻包,定好炮位,只等火炮一至,就是用各种方法开始固定炮位。

    这年头的火炮的后座力问题是没有办法彻底解决的,尽管浮山火炮已经足够好,但在发射时,炮管过热,受损,后座力大导致炮位移动,这都是需要工兵配合来解决的难题。

    很快,十四门火炮的炮口昂首向天,正对着清军阵地。

    看到浮山军的战阵和火炮炮群,清军阵列中不少人都露出惶恐和惊异的眼神,哪怕是满洲兵也是一样。

    此次入关,传说是最能打也难打的难啃的骨头宣大军已经被吃掉,五千不到的宣大山西兵马给清军带来的死伤十分有限,死亡人数只有一百多人,伤者有三四百人,比起明军战死近四千人,宣大总督兵部尚书也被杀的结局,清方的死伤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但在此时,突然出现这么一支杀气腾腾的强军,摆开架式,丝毫不惧,在清军的认知中,已经有好几十年没遇到这样的场面了!

    就算是宣大镇,在被清军围困时,号称是北中国最强的军镇,但上到将领,下到士卒,都是混乱不堪,没有什么战意,五千宣大兵被围,要不是卢象升的忠义之心撑着大家,怕当场就是四散而逃,就算明知逃跑死的更快,但事到临头,还是有很多人会下意识的撒腿便走!

    嵩里桥的胜利,不算什么!

    “击鼓!”

    谭泰的雄心突然就鼓了起来,多少年了,没遇到过这么象样子的对手了?身为武人,能遇着这样的对手,还有什么可犹豫的?

第三百二十一章 好对手(2)

    他心里头,唯一觉着遗憾的就是没有带齐自己的部下。事情紧急,蒙古兵先走,然后汉军开拔,接着岳托不大放心,派谭泰带着大量马匹和少量的白甲兵和自己牛录下的旗兵,一路赶了上来。

    要是他带着自己正红旗下所有的摆牙喇兵……数字也就是在三四百人左右……摆牙喇兵的珍贵是八旗之外的人难以想象的,正红旗下一共才那几十个牛录,一牛录说是三百丁,实际上几乎没有一个牛录能满编,有的牛录是二百多丁,有的牛录甚至才一百多丁的都有,这几十个牛录,三丁抽一,甚至是两丁抽一,这样一共才能抽出多少真正的女真战士出来?

    丁,就是成年的男子,在女真人来说,丁就是战士,但实际情形远非如此,总有伤残,年迈,或是疾病等诸多因素导致成丁无法成为合格的战士,在三年一考的八旗考核中,总会涮下不少不合格的男丁。

    当然,八旗是不存在故意被涮下来,这个国家,现在是上升时期,军国一体,八旗子弟骑不得烈马,上不得战场,那是一个洗涮不掉的耻辱呢。

    这一次岳托入关,正红旗子弟进来六千出头,其中摆牙喇兵三百不到四百,算是几乎全来了,然后葛礼什贤营有几百兵,阿礼哈哈营有一千左右,这不到两千人是精锐中的精锐,全部是考核为马甲以上经验丰富,格斗技巧一流,胆气也一流的敢死战士。

    还有四千余人,有马跟役,无马跟役,弓箭手等等,其中跟役在几十年前做的是辅兵的活,现在的跟役却是族中的青少年,年纪和经验不足,在战场上做一些辅助工作,或是充当弓箭手,并不是真的拿他们做辅兵。

    每一个真正的女真人都是未来的勇士,贱役就是叫汉人包衣来做就行了,女真人只管学习打仗就成!

    但此时此刻,谭泰要倚重的,却偏是一群自己在内心底里十分瞧不起的尼堪阿哈,也就是汉军部队!

    在看到浮山营用大量的长枪的时候,谭泰先是高声道:“这一股明军气象森严,部勒井然,确实是精兵。”

    众人想不通他为什么在这最关键的时候给敌人张目,不过这里谭泰最大,以他摆牙喇章京的身份,用的是亲王贝勒才有资格用的织金龙纛……就算觉着他说的话不大对劲,还有谁敢去挑谭泰的理不成?

    在这里,除了官职不如谭泰的女真人外,两个旗的蒙古骑兵都散开在两翼,一会打起来,清军用的是半月阵,中间突前去打,两翼稍稍拖后,战局不利,掩护中间后退,战局有利,两翼骑兵加速,顿时就是包抄过去,妥妥的把敌人包饺子。

    在现在这样的大平原地带,这样的打法,十分合适。

    就是刚刚先挫一阵,叫蒙古人知道对面的明军骑兵十分凶悍,战斗力很高,人数虽比自己这边少二百骑左右,但真打起来,后果难说。

第三百二十一章 好对手(3)

    很可能就是打的不胜不败的惨烈结局……蒙古人不想打烂仗,更不想惨胜或失败,他们跟进来是捞便宜的,跟在八旗后头捡便宜没问题,叫他们披坚执锐去冲阵,还是免了的好。

    “不过,他们将领也穷的很嘛,你们瞧着没有,那么多的长枪兵?”

    谭泰紧接着一句,就是说的众人哄堂大笑起来。

    在所有人的认知中,明军的长枪兵就是消耗品,削根木棍加个铁枪头就算是武器了,真真是笑话了。

    和清军的精铁所制的长枪大戟和各种长兵器比起来,明军的长兵器确实不值一提,就是一荡而决的事。

    “李真,杨锐,王超,率你们的兵马,去给这些明国汉子一点教训吧。他们长枪手多,穿着甲,正好用你们的火铳来打服他们。”

    谭泰这话,更对路子。明军的长枪兵不能防远射,身上又是铁甲,这玩意防弓箭和劈砍的话,效果十分的好,但对火铳迸发而出的圆弹丸,效果反而不如棉甲来的好。

    这也是八旗在后来铁甲渐少,更多的是皮棉甲的原因。

    穿着铁甲的明军将士,倒真的是十足好靶子的模样。

    几个汉军将领,原本就是跃跃欲试了。战场之上,原本也没有办法退缩,况且济南就在眼前,打跨这一支援军,就等着进城生发便是,扬武大将军那里,也会重重记上一功。等回辽东之后,汉军全体都是与有荣焉,而恭顺王爷,也必定会高看他们一眼。

    这一次入关,汉军进来的全部也就在这里,大将军岳托对汉军还算高看一眼,此时不好好打出个样子出来,以后哪个贝勒或是王爷还用他们?

    这些人,已经剃了头,留了辫子,穿着满洲服饰,从内心里头,也是把自己当真是旗人了。

    汉军旗人!

    当下各将都是高声领命,一个个齐声叫道:“请章京大人在阵后替俺们坐镇,待我等戮力向前,破了敌阵,来向大人报妻。“

    说完,便是分别归列,此时汉军们勉强把队列都整理好了,令旗招展,鼓声隆隆,大队终于又一次向前行进了。

    孔有德的这些汉军的旗号和盔甲都是白色镶黑边,所有军士一色的皮甲或棉甲,手中都是持着鸟铳。

    这厮的部队,其实是徐光启和孙元化的心血,花费了明廷大量的银子和物资,结果现在却成了清军队列中的一员。

    这些火器部队,源自孙元化为登莱巡抚时接受的徐光启的命令而开展的试验。精心打造火铳,以西洋技工为主,中国匠人为辅,孙元化亲自监督,打造的火炮和火铳都是十分精良。

    同时,训练是以葡萄牙人为教官,甚至还有一小队葡萄牙人的雇佣军。

    西式铸炮和火铳造法,西式操练,这一支军队,其实是明朝摆脱自己旧有火器格局,全盘向领先自己的泰西诸国靠拢的一次尝试。

    在行将成功之时,被孔有德反身一刀,狠狠扎在心腹之间!

    登莱兵变,明军失去了一支可以策应辽西战场的强兵,同时也失去了改革火器部队的最后的一次良机。

    而相反,清朝一方却得到了优秀的将领,有经验有战斗力的士兵,更重要的就是铸优质大炮的匠人和技师也被带过去了。

    此时此刻,这些汉奸带出来的军队,在隆隆鼓声中,向着自己母国的军队,击鼓前行!

第三百二十二章 大炮的怒吼(1)

    第三百二十二章大炮的怒吼

    等行进到二百步左右时,两军阵前,是一片诡异的景像。

    两边的骑兵,都是缓缓行进在最后,这一场大战,骑兵们看来都是打定主意,不要轻易浪掷为好了。

    在清军一方,蒙古兵向来不愿硬碰硬,替别人干活叫别人摘桃子的事,那是打死也不会干的。在明军一方,则是张守仁觉得不必要把未来的重骑兵的好苗子浪费在这样的战事里头……他早就认了出来,对峙的清军大半是汉军,小半才是女真,骑兵则几乎全是女真……打这些人,把未来的好苗子折损了,他心疼。

    他忍着不说,只是存心叫部下接受这一次的考验。对面的汉军虽不是女真,整队也是磕磕绊绊的……但不足以小视他们,这年头的军队,整队行军就是这样,哪怕是女真如果是整队而前也是一样的结果。

    只有在冲锋的一瞬那,万军向前,彼此以命相搏时,对军阵的调控,节奏的掌握,军士在战场上接受指令的能力,不利局面下的反应,当然,还有体能,技战术的水准,这些相加起来,才是一支军队强弱的综合标杆。

    清军在等,他们是火铳手,排出来的阵势就是老祖宗神机营留下来的有名的三叠阵。有前军正兵,有左右两翼,又有中军和预备队,每翼有前队,中队不等的纵队。

    这支汉军,是有样学样,把这三叠阵摆的象模象样。

    这样做战,当前行与敌两百步以内时,前队和中队不动,后队迅速赶上,排在前列之前,持枪预备,准备迎击。等敌军来到百步之内时,进入了火枪的有效射程,然后就是将旗挥动,击鼓为号,前列将士开火,然后中队接上,然后便是后队接上。

    这就是大明早年时神机营横行沙漠的三叠阵,小日本的那个什么三段击,吹的神乎其神,其实落后明朝二百年,实在是不值一提,就倭国那战争规模,骑兵的水平,和当年余勇犹存的蒙古骑兵更是没得比,大国与小国之间,差距那是全方位的。

    在这三叠阵的使用时,也就是战斗过程中,三队的位置是要不断的调整变化和循环的,厮杀的时候,也是要休息和调整交替进行,战斗时人的体力和精神消耗的特别快,三叠阵也是有利于调整这些。

    当然,控制和把握这些,原本就该是将领的责任。能把这些控制好的,便是一个合格的将领,要是出神入化,指挥如意,自然便是一时名将。

    能排出这个阵列,说明孔有德在辽东也没有闲着,他在登州学的是西洋操法,也就是葡萄牙人教的东西。但孔有德没有吃透,什么当时流行的西班牙方阵,瑞士方阵,这些东西想来孔有德听也没听过,就算听过,也绝对没有当一回事。

    三叠阵虽然不错,但毕竟是明初的军阵了,费了功夫和心血,练的是二百年前的火器阵列,只能说明孔有德思想僵化,水平确实是有限了。

第三百二十二章 大炮的怒吼(2)

    “还和他们客气什么?传令给炮队,开火吧。”

    清军楞是呆在二百步左右,不肯再向前了,他们也不容易,摆出这三叠阵来,已经不知道费了多大力气,这么冷的冬天,年三十这天,恐怕不少人都出了一头的热汗出来。

    在大军继续前行的时候,炮队并没有继续向前。

    炮长和炮手们屈着手指,拿着标尺,在几百步外计算着弹着点的方向。

    这一点来说,又得是感谢泰西人送过来的先进经验。操炮的炮典流程,是泰西人的,计算弹着点和标尺规范,也是泰西人的发明,不过被张守仁很不客气的拿来用了。

    炮长之中,倒是中国土方子教出来的不少……当时的风水先生,测量绘矩都有独得之秘,而风水先生和盗墓贼当时也是相通的,张守仁为了请一批风水先生过来做实际的教师,好手把手的教导自己的炮队中的炮手,那当时可是费了老鼻子的劲了。

    “距离测好没?好好,快调仰角,快快快……对了,莫忘了风速!”

    炮队的主官是张世福,不过此时他却是站在炮队一侧,只微笑着看向大伙,并不干涉自己贴队赵启年的指挥。

    赵启年太年轻,虽然领了一枚勋章在身,官职也到了贴队,不过炮队中资格老的也不少,对这小伙子不是完全的服气。

    张世福在这里可是不一样了,老总旗,最早的亲卫队的一员,现在的指挥佥事,大人的副手兼炮队的队官,老队官在这里,什么也不说,炮队的炮长们便是心里有数……对赵启年再怎么不服,但此时一道道命令下来,各人就只能仰首凛遵。

    “校准了?好,塞药……炮弹,炮弹!”

    赵启年满头大汗,但精神也是前所未有的亢奋!

    浮山军系统中,步队是现在当之无愧的□□,枪阵破敌,在浮山已经是传奇和神话,任何一个好汉来浮山时,首先选择的就是步队。

    哪怕是步队的待遇要比马队和炮队低,但愿意加入其中的豪杰之士也仍然络绎不绝,趋之若鹜。

    火铳手,则是在最后一次迎击海盗时证明了自己的价值所在,在浮山军系中已经有了自己的独特地位。

    马队,任何一支军队都不能缺少,虽然现在马队还很弱小,但将来必成参天大树。至于炮队,在大明军系中,炮队是一个新鲜玩艺,很多小炮倒是随军,也有车炮营,但象浮山军这样把红夷大炮当随军火炮带着上阵的,目前来说,还是独此一家。

    打的怎样,能不能证明自己的实力,就是看眼前这一场了。

    “塞药,使劲,用力,都他娘的没吃饭?”

    赵启年在炮阵之中,来回奔走,每门炮都是要亲眼看着把定装的药包放在炮管之中,然后炮手们用力将定装药包捣实,接着把斤重不一的炮弹放入膛中,然后便是有点炮手手持着有火绳的长杆站在火炮旁边……炮队在这个时间能做的一切,都是已经做完了。

第三百二十二章 大炮的怒吼(3)

    在张守仁下令之后,他身边的旗手,也就是在张守仁身后的中军阵中的望杆车的三丈高的标车之首,一个旗手用力的挥动了手中的两面红旗。

    旗语招展,一直沉默不语的张世福突然也是用力一挥手,用尽全身力气,大喝道:“甲位火炮,试射!”

    随着他的命令,赵启年也是用力一挥臂,喝道:“放!”

    在赵启年前方一门六斤炮的炮组接到命令,先是炮长重复命令,然后就是旗手用力挥动旗杆,接着是点炮手长杆上的火绳点燃了引药,接着先是一声巨响,然后烟火升起,接着众人可以看到圆球体的炮弹用肉眼很难看到的速度,疾掠而过!

    这就是风雷火电!

    炮队中人,都是没有看炮弹运行的轨迹……看也看不来,这年头的火炮初速不快,但这玩意也不是肉眼能盯住的,与其费事盯炮弹,不如就盯着看对方阵列的动静就行了。

    炮声一起,汉军队中都是一震。

    连同不远处的女真人,都是为之色变!

    大炮这响动声,东江镇出身,镇守过登莱的汉军上下,无不一清二楚。火炮的威力,自己都是十分明白。

    此次出征,带着沉重难行的火炮绝无可能,此时也只能眼睁睁的挨别人的炮子儿。思想起来,这滋味就是难受的很了。

    女真将士,在攻打明朝的过程中,屡次被火炮挡住去路,坏了好事,对火炮的威力和作用,心里头是十分清楚。

    不仅是他们,便是皇太极和诸多的亲王贝勒,无不畏惧火炮!

    孔有德狼狈逃到辽东,皇太极迎出几十里,行抱见礼,到封恭顺王为止,费了多大功夫来拉拢这些败逃的汉军?

    为的是什么?

    千金市马骨是一方面,这些败逃的明军会操弄和制造火炮,这才是最要紧的地方!

    清军中的乌真超哈,那可是独立的火器营,现在的雏形也就是操弄在孔有德这个投降过来的汉军将领手中!

    此时炮声一响,自是全部为之色变!

    火炮的巨响声中,那颗炮弹,已经是带着凌厉之极的气势,呼啸到达。

    清军阵列,已经是如潮水般的骚动起来。有人向前,有人向后,有人左右挪动,所有人都是板着脸,不停的在阵中动来动去。耳听得呼啸声越来越大,所有人都是害怕的要死,甚至有不少人直想趴在地上,把自己的耳朵给捂住才好。

    然而,身在阵中,四周都是人,身后还有女真人当监军,又是能往哪里逃?

    一个汉军把总生性粗莽,正挥臂喝骂着自己那些没用的部下,尖啸声中,那颗六斤重的铁球终于飞至,先砸中了他的手臂,然后砸中头颅,把一颗脑袋砸的如烂西瓜一样,这个军官身边的人溅了一头一脸的脑浆和血水,有人在发呆的时候,那炮弹又是带着血雾激射前行,然后便是听到一阵噼里啪啦的骨折声和惨嚎声次第响起,这颗炮弹,连续滚动,打折了七八人的手臂腿脚,砸中了两个人的心腹之间,闷响过后,那两人直接死去,连一声惨呼都没有发出来。

    中了炮弹伤残的则是抱着伤处,躺在军阵中间的地上惨呼嚎叫,这种痛楚的声响,听的在场的所有汉军,甚至是女真白甲,都是面无人色。

第三百二十三章 威力(1)

    第三百二十三章威力

    仅仅一炮,就有如许威力,而叫几个汉军将领面面相觑而不能解的事情便是,为什么试射一炮,就他娘的正中阵心?

    “入他娘的,这火炮打的太准了吧。”

    汉将李真是孔有德的亲兵出身,骄狂的很,现在是游击身份,清军对八旗都有自己的一个体系的官职,但对汉军是从李永芳时代就有另外属于原本明军体系的官职授给,象孔有德初投时,和尚可喜,耿仲明就是都受封的都元帅,部下各将,有授副将,参将,或是游击的,都是不一而足。

    李真这个游击,凭本事的少,凭关系的多,但此时他的话其余诸将也不觉突兀,甚至是隐隐赞同。

    他们也有炮队,射炮的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