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第1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也有炮队,射炮的时候也不是没有看过。手续繁多,十分繁芜复杂,调校炮位,要用木块垫起炮身,加或减都是打了多少炮后,凭借老炮手的经验,目测多次,才能准确的打中目标。
开了几下炮,炮管都热的不能再打,或是变型打不准了也不曾打中一炮的情形,也不是没有发生过。
对面炮队,隐约就是看到在炮阵上调校了一会,然后一炮过来,就是炮弹直入阵中,这个准法,确实是前所未闻。
“运气太好了,咱们要小心了。”
“运气抵得鸟用,白甲兵在我们这边,这才是运气。”
“此话说的是了,我们小心,既然对方炮击,不如击鼓前进吧?”
按大明的火铳手法,甚至是从当年明成祖的神机营传下来的用法,火铳就是防守,伏击所用,主动出击,实在是太冒险了一些。
所以这一颗炮弹,还不足叫这些将领,下定主动出击的决心,退一步说,他们也真的不知道,这火铳手的主动出击,该是如何的打法。
但浮山炮队,不会再给他们犹豫不决的机会。
第一炮顺利,炮队上下都是欢呼起来,搬药手们脱的精赤条条,此时也是露出一脸满意的笑容来。
前方步队军阵,也是欢声如雷。
张世福板的铁青的脸上,终是露出一抹笑纹,看了看赵启年,张世福颔首夸赞:“赵贴队,你干的不坏。”
“谢队官夸奖,现在是不是齐射?”
“齐射吧!”
齐射,算是浮山炮队的秘技了。现在用出来,在张守仁看来是有点大材小用,但在炮队来说,则是迫不及待。
“所有炮位注意……齐射……放!”
“放!”
“放!”
所有的炮长都是一起怒吼起来,接着每个炮位旁边都是挥旗下令,每门火炮的点火药都是同时被点燃了,在噗嗤噗嗤的火花喷溅中,这低微的药引燃烧声,对每个炮兵来说,无疑就是一种美妙动听的仙乐!
引药燃尽,炮身内的发射药发出巨大的炸响,然后是炮口处喷射出大量的浓烟和火光,在火光之中,一颗颗炮弹呼啸而出,向着对面的敌人阵中,激射过去。
适才仅仅一炮,汉军阵列已经有不稳的迹象,此次是十四颗炮弹一起飞来,劈头盖脸,蛮不讲理的炸进了汉军大阵之中。
第三百二十三章 威力(2)
这一下,尖啸声惊的很多汉军连感慨声都发不出来了,所有的将领都是面色惨白,甚至是浑身发抖。
不远处蒙古马队下意识的就引避了一些距离,蒙古人吃的火炮的亏比较少,适才第一颗炮弹打过来,虽然伤人不少,但这些骚鞑子也不觉得如此。
这一次炮击,却是吓的他们人马俱惊!
谁知道下一轮炮弹,将会落在哪里,落到何处?
砰砰声中,火炮的炮弹终于落下,一颗颗高速激射的炮弹落下,就是在汉军阵中犁开一条条血胡同!
哭爹喊娘声爆炸一般的响了起来,一颗颗滚烫的铁球不停的冲进阵中,把整个军阵打的血肉横飞。几百步远,所有的火炮都是带着极高的速度,在军阵中不停的冲击和旋转着,每一颗炮弹,都最少撞击死几个,撞伤撞残的,则是多则十余人以上,少也有五六七八人。
这些汉军列阵,三叠阵是较为密集的阵列,毕竟这个时代的火铳威力不大,靠的是密集阵列杀伤敌军,密集的军阵给了浮山火炮最佳的杀敌良机,每一颗铁球冲入阵中,就是一条血肉凝结而成的通道被硬生生的砸了出来,在炮弹的威力之下,任何什么重甲防护就是一个纯粹的笑话,什么样的甲能在这样的炮弹面前挡上一档?这炮弹可都是实心的,又不是霰弹,要是霰弹的弹片弹开,没准还能仗着身上的甲胃坚固挡上一挡,这种实心弹,碰着就是重伤,砸着了就是必死,没有一点机会可言!
就算是擦伤,以这些炮弹在地里落下又弹起,沾染了大量火药残渣和脏东西,然后再擦伤人体,把硫磺火药脏东西什么的带到人的体内,除了极少数运气好到逆天的主,恐怕就是擦伤也会必然引发重症,然后无非还是一个死字。
一颗炮弹过来,直接带走和间接带走的人命,就是这么多!
“请示章京,快去请示章京,我军是不是暂退,以避炮火?”
要说这部汉军,也确实是孔有德花费了巨量心血,好不容易练出来的精锐敢死之士了。寻常响马一类的小贼,看到浮山军阵就风紧扯呼了。
巨贼大盗,也会掂量一下厉害,多半也是逃之夭夭,免战保命。
寻常明军流贼,第一颗炮弹落下来后,就直接拔旗走人。
这些汉军,居然挺了一轮威力如许的齐射炮击下来,而且空中尖啸又起,浮山炮队用他们难以想象的速度,又是一轮炮声响起,直接就砸了过来。
哀嚎声中,这些汉军却仍然能挺立不动,没有崩溃,实在是孔有德训练有功。
不过李真和王超等将领心中却是有数,汉军的坚持,也就是两三轮炮罢了,再不想办法,一会就是崩溃的局面!
他们奉命出征,现在又亲奉大将军之令,前来济南为前锋,城池未尽,营寨未立,教人几轮炮砸跑了,不要说现在大将军这一关难过,就是将来回辽东见孔有德,怕也不止是挨一通板子的事,掉脑袋也是极有可能。
第三百二十三章 威力(3)
然而掉脑袋好歹是将来的事,总还有想办法的余地,现在头顶却是炮子飞来飞去,老天万一不开眼,掉那么一颗下来,那自己可就是英年早逝了。
几个汉将,都很年轻,孔有德这个主将不过三十来岁,东江镇中,老人和孩童是生存不下来的,能在东江存身住,又到达登莱的,哪一个都是年轻悍勇之徒,否则的话,早就死在皮岛的惊涛骇浪之中了。
年轻代表英武,不过也是没有韧性,两轮炮弹下来,不要说普通的士兵,就连将领自己也顶不住了。
他们虽然驻马在阵后,不怕弓箭和枪子儿,但这大炮可难说的很,落在阵后也是常有的事,万一要是如何,那可是悔之莫及。
当下便是派了亲兵,连忙向后,往高岗上骑马看战事的谭泰之处,大声请示,请求将战阵后撤一些。
“回报你们的将军,”适才头一轮齐射时,看到那些炮弹在人群中打出一条条的血胡同来时,谭泰是吃了一惊的模样,但现在神色又恢复平淡笃定,他对着一群亲兵,神色和善,但语气却是十分冷酷,残忍:“我等跟随两代汗王,攻城掠地,明国野战不成,守城也稀松,所依者不过就是大炮。那等火炮,炮位立于城池之上,重达数千斤,炮子也是几近二十斤重,一颗下来,死伤者过百的都是有。眼前这些火炮,炮子不过几斤重,这般就逃,这一次的参战的乌真阿哈,悉斩之!”
谭泰身边的女真武将见这些亲兵有点楞征住了,当下抽刀,怒声喝道:“听到没有,敢后退半步者,斩!”
“是,敢后退者,斩!”
几个亲兵心惊胆战的重复了一句,然后掉转马头便是离开。一个亲兵正埋头前行,突然响起巨大的尖啸声响,一颗炮弹呼啸而来,正好砸中那个亲兵的头部,立刻就是将那个亲兵的头颅扫爆,血雾喷散,落在了谭泰脸上。
“他们炮管受热了……”谭泰不动声色,抹了抹脸上的血痕,道:“这是第四轮,再打两轮,炮管就热的打不准了,非得歇一下才能打。这些汉军废物,不知道能不能顶的住?”
若是女真兵,自是顶的下来,不过说这话的人,同时也是在庆幸。
在他们眼前,汉军阵列已经被四轮火炮打的七零八落,到处是尸体,到处是被炮弹犁开的血肉,到处是断臂残肢……鲜血倒是不多,炮弹砸中时,一般就是人的口鼻会喷出鲜血,或是被砸断肢体时才会流出一些血来,然而鲜血虽然不多,那股强烈的血腥味道,却也是无论如何也挥散不去。
“今日之后,我会记得这个浮山营,也会记得他们的炮队。”
尽管下了最后的军令,但谭泰心中明白,今天也幸亏是汉军在此,就算是女真军在此,在这样的炮击威力下,也不会有更良好的表现。
而一想到女真将士死在炮弹之下,而不是与敌人肉搏力尽而死,一身武勇,根本无可发挥,连同谭泰在内,八旗最勇武的这一群将士,都是面色发白。
第三百二十四章 对射(1)
第三百二十四章对射
“将来必有克制敌炮之法!”
很多人在心中迷茫之时,谭泰也是最早恢复过来的一个。能成为白甲兵之首,能站在这织金龙纛之下,他也不会是一个庸碌凡俗之辈。
不论是使用骑兵迂回,或是直接步战突前,或是以炮制炮,总之谭泰相信,大汗……不,现在的皇上一定会解决这个麻烦。
而现在他要做的,就是以少数这女真精兵为督战队,力使汉军拼死向前,好歹要拼过这一阵再说!
对方的炮队再厉害,等两军混战之时,又能如何?
倒是蒙古骑兵,要传令过去,使其再散开一些。
女真将领,真格是这个时代战争经验最多,最丰富的一群将领,在万历到天启再到崇祯,这几十年来,几乎每一个将领都是在战场上长大的。他们对战场的感觉敏锐,反应快,决断正确,很少出错。
就以现在来说,谭泰对战局的把握还是总体上正确的,做出的应对,也是基本对明军的基本情况的了解所做出的必然反应,几乎是没有什么过于错误的地方,以他的布置,哪怕是打输了,最少脸面上还是过的去的。
况且只要拖的时间长久,自己这一方实力还保留一些,敌军立不得营,进不得城,一切就还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眼前明军,虽然看着队列齐整,谭泰倒还没有怎么放在心上,唯有那些炮队和铠甲,令得他十分眼馋,现在唯一所想的,就是能侥幸破敌的话,炮队的火炮和炮手,一定要留下来,不伤他们性命,带回盛京才好。
至于铠甲,虽然对大清兵来说铠甲也不是什么军国重器了,这东西有的是,沈阳城外,绵延十几二十里的工匠铺子,成千上万的铁匠昼夜不停的打造兵器和铠甲,论起兵器种类之多,光是长枪就有二三十种之多,各有用途,刀也是有二三十种,长短皆有,再有铁锤、狼牙棒、铁锏等等,光是投掷兵器,就是有短枪阔刀等好几种,弓箭极为难制,在汉人境内,一柄好弓总得三年功夫才能制成,从选材到晾晒,费时费力,十分难得。在辽东,弓箭要多少便有多少,一直不停的在制造着,武库之中,武器是应有尽有。
马匹,铁甲,强兵,这些都是构成战胜敌要十分要紧的物资储备,大清已经是一点儿也不缺乏了。
眼前明军铠甲虽好,却也不会使得谭泰这样的武将眼馋。
现在他所想的,便是能一战破敌,眼前的明军仍然如他们的那些同伴一样,看似华丽,实则草包,只要大清兵的战旗舞动,只要长枪大戟一冲,明军薄弱的军阵,便是会如冰雪般消融开去,一场胜利,就会在看着最不可能的情形下会夺取到手!
“章京大人,你看,”一个白甲什长狞声笑着,指着对面的明军阵列道:“又是火铳手排在最前头!”
此时明军的阵列果然也发生了变化。
第三百二十四章 对射(2)
刚刚是长枪多,火铳也有,现在随着清军突前,果然是明军阵列前的火铳手都集中在一起了,随着战鼓的鼓声响起,这些火铳手不停的在阵前调整着站立的方向,短短时间,他们就是在阵前前行了几十步,看人数还不到一千,全部是手持火铳,在阵前排成了单薄的三排长蛇般的一字横阵。
“果然又是老一套。”
看到这样的情形,谭泰也是冷笑:“薄薄的三层阵列,能挡住我大军冲刺……喔喔,汉军也是用的火器!”
这一下,大家脸上神色都不大好看,看着在炮火中艰难前行的汉军,也是不觉埋怨起来。
孔有德的部队,是清军中少有的几乎纯火器的部队,他就是靠着卖弄火器的本事发的家,所以训练士卒也是以火器为主,一直到后来满清入关,先败李自成,后败江北四镇,几乎没有象样的敌人了,而孔有德等人随行入关,跟着立了不少的战功,为了占据地盘,当然也是要招才纳贤,大举扩军,到那时,孔有德部才渐渐以冷兵器为主,而不是在关外时以火器为主的格局。
此时汉军虽然勉强冲上去,但却是和女真兵完全不同。
清军破明军之阵,不是后人想象的那样千军万马策马疾奔,那样破阵除非是强弱太明显,以多击少,或是明军在败逃之时,才会有那样的纵骑追斩的画面出现。
在正常时候,清军破阵,靠的不是马战,而是实实在在的步战!
哪怕是在努儿哈赤造反之前,建州女真的赫赫威名不是靠骑射打出来的……骑射这玩意关外的异族都会,而且个个精通,吓不住人,建州女真赖以成名的就是他们的步战能力,列阵而战,堂堂正正往击,海西女真等部落很少能吃的住女真的步阵。
等和明军交手时,弓箭当然用,这是克敌利器,但真正解决战事,敲定胜局的,就一定是步阵而战。
明军阵列,就是如现在浮山这样,前排是几层的薄薄的火铳手,火铳差,训练差,见到清军步兵以重甲在身,手持长枪大戟的冲过来顿时就是慌了,手忙脚乱,早早施放质量奇差的火铳,准头没有,杀伤力很弱,等清军重甲步兵冲过来,立刻砍瓜切菜般的把明军火铳手杀散,然后再破开明军单薄的枪阵,剩下来的事就是上马追击,不停的收割人命了。
但那是女真兵,眼前的这些汉军,却是十个有九个也是扛着一杆火铳在身,刀枪也没得几把,便是有,也是当不得用,能指望这些穿着棉甲的人和那些善使长枪大戟,身着三重甲胃的女真汉子比破阵时的武勇和锐不可挡?
那是断断不能了!
“也罢了。”谭泰呆了半天,终于道:“看看恭顺王练出来的兵马枪法如何吧,人数差不多,只要他们把对方的火铳手打散,能直接打到枪兵,我们便也和蒙古人一起上了。”
“是!”
第三百二十四章 对射(3)
谭泰四周的将领,轰然称是,刚刚被火炮打击时的吃惊和惶惧,此时也是已经一扫而空!
……
……
看到清军开始拼命向前移动,并且汉将们在阵中杀了一些混乱自己军阵的士兵,很快制止住了骚动时,张守仁也是点了点头,轻笑道:“这些孔有德使出来的将佐,还真有几把涮子,居然这样子也叫他们给稳住了阵脚。而且,处置的法子也对,这么冲过来,我们的火炮自是无用了。”
“这也够他们受了。”
现在多半的队官都已经在自己的队伍前指挥部队,没有人在张守仁身边和他说这些闲话解闷……这一次张守仁几乎是放权了,各队当然是按他的意思在打,但阵前的一些微调,各队自己的指挥,张守仁绝不会干涉一星半点。
每个人都在成长,并且已经成长,张守仁将会更加的放权,叫他们更快速的成长起来。他的这些队官,将来都要独挡一面,此时再由自己事事插手,未免过于不明智了。
留在他身边的,并且在应和他话语的也就是一群参谋军官,为首的,当然是其中最优秀的姜敏姜参谋。
以一个参谋军官的严谨和擅长计算的特长,姜敏沉声道:“适才是四轮,等到二百步内,还有两轮。不过,精度会下降,现在估算,他们最少得死七八十人,伤了二百到三百之间,这个损失,也够他们受了。”
这年头大炮确实是没有办法和后世的比,后世的重型火炮,一颗炮弹落在密集阵列之中带走几十条人命也不稀奇。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法德两国每一次的互相冲锋都是用火炮做长时间的炮火准备,每一次这样的准备都可能打几千以上的基数的炮弹,死伤的士兵都是以成千上万来计算的,象现在的浮山炮队,齐射时地动山摇,硝烟弥漫在整个军阵之前,刺鼻的硫磺味道可能已经飘到济南城中去了,但看着还是虚热闹的多。
“唉,打死的人太少了。”
身为武将,已经练成铁石心肠,当着下属,张守仁颇为遗憾的砸吧一下嘴,抱怨着。
每一颗炮弹就是一颗几斤重的圆球,现在浮山的铸炮术还弄不出来十几磅二十几磅三十几磅重的重型火炮,虽然这时代连明军都有三十六磅炮了,但浮山还没有办法解决火炮的铸造和动力问题相结合的麻烦,一门重炮轰击起来当然比小炮要爽的多了,但运输起来的难题暂时可是没有办法解决,在解决这个难题之前,想带着几十斤重的超级火炮四处用火力欺负人,暂时还只是梦想。
就算是有三十六磅炮,但实心炮弹对人体的杀伤力还是有限了一些,就算冬天的冻土也经不起这种实心弹的狠砸,一旦被泥土吸能,炮弹的杀伤力就有限的很了。
“大人,参谋处觉得,还是要有霰弹,还是要有近距离杀伤的小炮,越多越好。”
当清军步阵抵达百步之时,眼看着那些清军火铳手哆哆嗦嗦的开始瞄准,并且分列射击的时候,尽管离的并不十分远,姜敏还是十分冷静,似乎这里不是一个正在对射激战的战场,而是在浮山营的参谋处的会议室中一般。
第三百二十五章 二流对手(1)
第三百二十五章二流对手
“你这家伙,这时候还算的这般分明。”张守仁笑骂着,但眼神中是遮掩不住的欣赏之色。姜敏这厮,就是天生的参谋军官,比起这时代普通的军官来,不知道优秀出多少。
好的参谋军官,不是天马行空的拟定什么奇袭做战计划,在后世,彼此对对方的工业制造能力,动员能力,战略纵深,防线,包括火炮的数字,现役和预备役军人的数量有多少,训练程度如何,甚至具体到每个军团有多少条枪,主帅的业余爱好对指挥战事的影响等等……参谋军官,只能把这些东西具体化数字化,然后根据这些数字来编定计划……以我之强,击敌之弱,具体到每场战役的火炮数量,炮弹基数,准备时间,何时炮火准备,何时土木作业,何时步兵猪突……这些全部是参谋军官和优秀的战场指挥官所决定的,那些奇思妙想,天马行空的妙招不是可以靠冥想所得,而是天才天赋,有很好,没有也得打仗。
眼前这个姜敏就已经是优秀参谋人员的杰出代表,在战场上有强烈的数字感,能把炮火纷飞的场面转化成冰冷无趣的数字……这就是他娘的最杰出的天赋!
“这是下官的职责。”
面对张守仁的不加掩饰的夸赞,姜敏眼神中也是流露出一点骄傲,不过这种影响判断和记忆的情绪立刻被他抛诸脑后,接下来,又是无趣的统计工作继续开始。
“希望这些前东江兵不要叫我失望啊……”
张守仁这个主帅反而是百无聊奈了。各级队官和参谋军官都有自己的事情,都是忙的不可开交,而他是把所有的事情已经安排妥当,底下的事就是锻炼军官的能力,自己能不插手就不会多一句嘴,现在只是在战场上看热闹了。
他也是看出对手是辽东汉军之后,心思才这么放松下来。
辽东汉军再厉害,也就是汉军,孔有德部的战斗力不一定比辽东的铁骑营高明多少,没有女真八旗的加成光环,张守仁丝毫不惧,放眼这时代,西方不说,东方原本就是看中国的,而在大明天下,辽镇有两三万人够看一眼的,李自成有几万主力,张献忠有几千□□战力,除此之外,三顺王的兵力还要更弱一些,更等而下之。
真正的强敌,就是以两三万女真兵为□□主力的八旗兵!
有这几万人,清军就保持了足够的威慑力,用这几万兵,控制了几十万明朝降军,用汉军打汉军,关键时刻,也就是前方屡战屡败,前方将士屡次请求派满洲大兵的时候,才会出动几千或是万把八旗兵到前方助战,有真正的八旗兵助战,也就是无往不利,很少有失败的时候了。
这种威名,一方面是实力,一方面就是几十年对明军几乎有胜无败的赫赫声威。
一支军队,叫人闻其声就胆怯,见其面便害怕,这自然也是战斗力的一方面。象李成栋,在江北徐州镇高杰麾下时,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后来投降清军,一路南下,从淮北一路杀到广州,杀的人头滚滚,其部最少有几十万条人命。夺广州,几十个李成栋的部下突然冲进城,然后大呼辫子兵来了,结果满城明朝军民大乱,城池不战而降,轻松易手。
第三百二十五章 二流对手(2)
李成栋的凶恶和狡猾是一方面,辫子兵的残忍厉害之处深入人心,也是重要的原因。
现在张守仁最想交手的,自然就是辫子兵!
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