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第2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多得收获,这是人人都懂的道理,但整个配套成体系,用在山东这样的北方地域,这就叫人十分折服了。

    至于一些保密性较强的地方,如卷烟厂,里头有数千工人,但保密性十分强,包括火石机在内,均不准泄露制造流程,不得与外人谈论厂里的事,所有工人都遵守命令,哪怕是陈子龙这样的身份也不能多问。

    至于绵延超过十里,用过超过万人的将作处,更是处于浮山核心的核心,就在浮山大营之南,往南是浮山各百户所和大海,沿海炮台矗立极多,在光线下可见铁管炮身熠熠发光,光是炮台数量,已经足以叫张溥等人惊诧,而炮手每日训练的景像,更令人不敢置信。

    陆巡营,水师营,沿海各炮台,这在浮山军队系统中是不负责野战的二线兵种,就算这样,每日操练,早晨先体能训练,然后是队列训练,接着是技战术训练。

    水师练跳帮,炮台练操炮,一切都有程序口令,隔的远远的,就能听到炮长们不停的叫喊着,而每个炮手都是按指令转动火炮,每个动作都力求快捷完美,不出差错。

    至于浮山大营,这里是整个浮山军,也是现在的登莱镇兵的起家之所,也是张守仁居所所在,就算是陈子龙也带不进去,只能在二三百步外远远观看,呆的久了,就已经有骑兵过来盘问,看到是陈子龙之后,才未被过多留难。

    “气象万千!”

    吴应箕只作如此评价,而候方域认真的多,摇头晃脑的道:“弟曾在左镇军中逗留十余日,观其操法已经算是严格,否则亦练不出强兵来。而以现在观之,左镇练兵只是笑话,十余日才抵得浮山这边一日,怪不得张大将军能屡次战胜强敌,建立不世之武勋,难怪,难怪!”

    张溥神色阴沉,最后点评道:“太祖皇帝与太宗皇帝年间,军士每五日一操,则蒙古人不能敌,天下安然,今观大将军所为,平定天下不难矣。”

    俗话说杀人诛心,张溥此语一出,吴应箕皱眉不语,便是一向有置身事外之感的候方域也是面色难看,陈子龙沉默良久,终不能应。

    他若应,张溥自然会劝,张守仁如此经略地方,严训军队,古今中外千年之下,只有开国帝王和其部属才会有如此的向心力和团结凝聚的力量,不需文官辅助就能有如许基业,唯有本朝的高皇帝在初始肇基之时才有过这般情形。

    呆在这里,可能被裹挟,陈子龙不比普通士子,他有功名官职在身,一旦从逆,就是奸逆,要受万世唾骂。

    这些话很好说,事实是摆在眼前的,但陈子龙不应一语,张溥盯他良久,终也是无力一叹。

    如此,彼此都知道对方的心思,陈子龙可以借口与张守仁有番薯之事的赌约,但男儿丈夫,何必将如此大事推在一个赌约上……他就是不想走,浮山的一切已经吸引和打动了他,在他人身前三十年里,还没有一个人和一个团体,一个地方对他有如此的吸引力!

    ……

    ……

    时光荏苒而过,张溥还要进京,众人在胶州城外,已经明白彼此别离的时辰到了。

    吴昌时等复社盟友一起联手扳倒了薛国观,现在还是为他人做嫁人裳,得好处的是范复粹,张溥此次进京,就是打算暗中扫平障碍,叫范复粹此老致仕!

    如果是一个身份普通的官吏,想上京做这样的事,纯属痴人说梦。范复粹虽然老迈昏庸,毕竟资历摆在这里,是正经的经过廷推手续推举出来的首辅,首辅地位尊崇,岂是一个寻常人能扳动的……但张溥毕竟不是寻常人。

    扳倒范复粹,再推周延儒!

    张溥雄心勃勃,他向来是以自己的宗旨为主张,不会有丝毫动摇的一个人。而且信心十足,热情如火,颇有决断与行动力。

    若非如此,也不大可能成为一个个心高气傲的青年士子为主体的社团的首领人物,不论是名声,才干,学识,缺一不可,还得有热心肠,否则只能当学究古董,不适合为首领人物。

    “天如兄……”看着精力充沛,一心想以一人影响天下的这位社首盟兄,陈子龙犹豫再三,不知道怎么劝他为好。

    对东林和复社中人,张守仁岂能无一字评?

    “志大才疏,迟早倒霉。”这八个字便是张守仁评价张溥的话,而这样的话,却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告诉眼前这个伙伴的。

    陈子龙的异样没有引起张溥的注意,他此时确实有踌躇满志之感,不光是入京,还有回南之后的一系列的举措,他都雄心勃勃,意欲有一番更张。

    张守仁能做的,有一些似乎有益民生,又无碍圣道,不妨可以推行天下。

    要做,就在全天下做,张守仁毕竟是一个武将,格局气量太小,折腾几年,不过影响了登莱周边几府罢了。

    想到这,他对陈子龙道:“请代我寄语大将军,登莱几府民众到底受他惠极多,我学生十分敬服。”

    听到这话,陈子龙忍不住哈哈大笑,点头道:“大将军在浮山时,常与弟抵足而谈,其无赖状也显露不少,常常挥臂半圆,自语云:吾不能改变天下,不过好歹已经变革登莱诸府,不少百姓仰赖吾之善政而得改变命运,光此一事,就足以自傲了。”

    听着这话,想象其状,几个书生都是忍不住莞尔一笑。

    候方域道:“若非要陪天如兄,弟都想留在浮山,与荣成伯见上一面了。”

    “只要想,将来怕是有机会的。”

    陈子龙语带双关,竟是有替张守仁招揽人马的意思,在场几个人都微微摇头,这里是呆不得了。

    张溥先行告辞,他和候方域往济南去。

    “珍重再会!”

    彼此相揖过后,张溥上轿,候方域骑马,两家二十几个仆役长随团簇左右,簇拥着自家主人往济南方向去了。

    时正暮春,清风徐徐,两边垂柳绿意盎然,陈子龙笑道:“这样的天气做长途远行,还真是舒服,天如兄和朝宗兄,令人羡慕啊。”

    “何妨随我同行登州?”吴应箕劝道:“老呆在这里,格局眼界都是小了。”

    “有几种作物要试着在麦收后抢种,山东这里,原本是半年麦子半年杂粮,黍、高粱、豆之类,产量较低,弟想多试试,哪一种产量高,就多推哪一种。”

    看着一脸风霜尘土色的陈子龙,吴应箕感叹道:“卧子你真是愿做实事,也可以做实事的人,相比较起来,我很惭愧!”

第六百五十九章 急行

    陈子龙意动,劝道:“次尾兄你不妨留下,同弟一起多做些有益民生的事。”

    吴应箕笑道:“我又不懂农事,留下恐无益处。”

    “次尾兄太过谦了……”

    “卧子不必多言!”

    吴应箕打断陈子龙的话,态度也是十分坚决。见陈子龙有点愕然之态,吴应箕便道:“前些日,我与天如兄问及登莱士子可受压制,或是不公对待,当时卧子是如何说的?”

    “并无此事啊。”

    陈子龙道:“完全无打制之事,府学并县学的禀膳生员,原本不过斗米俸给,大将军去年年尾给生员每月增益一倍,不时赐给酒肉,诸府、县生员,无不赞颂,哪有什么钳制压服的举措?”

    “表面上是如此……”吴应箕呵呵一笑,话到喉咙边上却又咽了回去。

    这十几天来,他们去了胶州州学,还有即墨县学,见了不少在苦读的秀才。以山东这边的情形来说,在崇祯早年时,登莱穷困不堪,到处都是流民,辽东流民几万人,济南东昌一带河南流民多,青州府在崇祯早年的记录里还有人肉市场,都是穷到不能再穷的地方了。

    历来科考,江南肯定是大头,福建江西湖广诸省也有不少,但山东陕西一带的生员数量严重不足,文气不张,远不如江南一带的大世族,世代应考,有关系网,甚至能揣摩到考题和大致的方向,主考官也多是江南一脉出身,明清之际,江南不少四五百年连续有读书应考中进士的人家,绝非是表面上的那么简单。

    就因为山东文气不如江南,所以对所谓的读书种子,张溥等人自是更加重视。此番看遍浮山一带,对那些秀才生员,也是多有注意。

    好在,县学州学都明显年年修葺,学官们拿着比在别处多两三倍的补贴,一个个穿着绸缎,脸上放着油光,别的府县,学官这种佐杂官儿,除非指望童生中了秀才,秀了中了举人时来送门生红包,五钱到一两的包封送到手时,才算有额外的收入,平时就指着一年十几石米二十几两银子过活,养活一家大小,还不能失了身份,日子过的是苦巴巴的。

    登莱这里的学官日子过的好,秀才们领的膳米也多,学习的氛围当然不差。

    但吴应箕知道,看到的只是表象。

    更多的士绅被商业吸引了,胶州,莱州,登州,威海,登莱一带出海口多,张守仁一手开创了对外的海洋贸易,巨利之下,不少士绅之家已经不对田地有兴趣,转而将手中的藏银取出,开始造船和投身商业。

    在浮山海边,到处都是砍伐下来的巨木,最早的已经晒了半年之久。

    想造大型的福船或是沙船,没有好木料是不成的,造船的木料最少要晒一两年,彻底将水气晒干,这样锯成木料造船不会膨胀吸水变形。

    浮山和灵山就是后世的青岛一带,人口在当时不算多,崂山山脉一带积木不少,巨利吸引之下,大木头快被砍光了。

    听说已经有商人和浮山水师联络,请用官方的商船从辽东那边带木头回来。

    宽甸那里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上等好木料,一船船的放回来,造船的木头尽够。在事大贪多的心理下,这里的商船都打算造六百料或八百料,甚至有人在造一千料以上的。

    在浮山这里,有郑家船队带来的不少福建一带的造船工匠,还有江南请来的船师,欣欣向荣,船厂码头一带,人山人海,各色口音都有,吴应箕还听到不少南京与苏州口音,恍惚间以为自己已经回到江南。

    这样的情形,也是令张溥和吴应箕私下讨论时,感觉痛心疾首的一件事。

    如此下去,何谈作养文气,培养真正的书香世家,用来倡明文教?没有富户,则佃户无所养,没有儒学,则世人无廉耻,人无礼教,还成个什么世界?

    现在登莱缙绅全部经商,进行海贸,情形比江南还要厉害的多,加上有一个厉害的强藩镇守,将来会伊于胡底,谁能逆料?

    正因如此,吴应箕感觉浮山不可留,并非是读书士子应该驻留的地方。

    还有一个疑虑,他在浮山一带也看到有不少报纸一类的东西,商人办报,医院有报,还有官方的塘报也有刊印和点评,十分详细,比起江南的邸抄塘报要详细和鲜明许多。

    这么多报纸,居然没有一个生员士子或是士绅反对张守仁,吴应箕和张溥也曾私下到几个士绅家中拜访,得到的反应是一致的,各家都十分欢迎他们这样的名士造访,而提起张守仁时,除了真心或假意的赞颂之外,就没有任何的其余反应。

    如果一味探询下去,就会遭遇到冷淡的反应和态度,最终不得不尴尬的告辞。

    这样的情形当然是不对劲,叫吴应箕有一种窒息之感,但他找不到一点不对劲的地方,所有一切都只是他的感觉,登州之行,原本在计划之外,他也是想到张守仁控制薄弱一些的地方,看看在浮山军镇之外,是不是还有一些可探寻的东西。

    “次尾兄,但愿我二人有再见之期。”

    “但愿如此!”

    最后时刻,两人相揖而别,吴应箕突然道:“卧子,无论我在登莱看到什么,回南后当会著述以书,甚至会有人刊印,你不会怪我罢?”

    “这自然不会,”陈龙子笑道:“所见一切,有什么见不得人?总不会如你在崇祯早年那时写成的河南纪行一样,伤心惨毒,叫人不忍细读吧?”

    “呵呵,如此便好。”

    吴应箕在崇祯初年时曾经入京赴京试,回南直隶时路经河南,所记述的一切都是催比追科弄的百姓逃亡,逃九户而留一户者,赋役就落在那一户人的身上,种种催逼的惨况,令人读其文章之后,平生愤怒之感。

    当然,吴应箕没敢把责任推给皇帝,甚至没有敢得罪官僚集团和士子,只是把地方上的责任一律推给贡生监生等杂流选出来的县官身上,对这些非进士出身的杂流大加攻击,至于进士官员和皇帝的责任,则视若无睹了。

    此次登莱之行,陈子龙出面,浮山上下也在配合,其中用意不言自明。

    几个书生都是天下饱学名士,文字一出来,几千几万乃至数十万人传抄,这是当时任何人都取代不了的强大的舆论力量,在这方面,张守仁这个伯爵大将军真是比不上的,相差太远了。

    如果东林和复社一直攻击他,最少在江南和闽浙一带,他的名声会一路臭下去的。

    这一次的接待行为,也算是一次公关行为,只是效果如何,现在可是没法预料。

    在陈子龙和吴应箕依依不舍话别的时候,张溥与候方域已经往胶州东向高密的官道上了,他们经由这条道路,经青州,入青州府,与府中官员士绅交流往来,既然是名士,就得多做一些名士的事情,对他们的到来,想必青州方向是十分欢迎的。

    甚至在青州府中的衡王也会召见他们,不过一般情形下,名士是不大可能与亲藩结交的,自毁名声,毫无实益。

    他们二十四日到青州,耽搁了两日,二十六日自青州取道直奔济南,在途中接到迅息,在三月二十五日时,刘泽青的部曲已经在济南东门外了,是否入城,尚未能知晓。

    尽管张溥对刘泽清及其部属的战斗力十分不满,但刘泽清好歹是靠的住的一方镇将,进入济南后叫这厮重整旗鼓,放在德州济南到兖州这几个漕运中心和富裕地方,正好对张守仁是一种辖制……怀着这种心思,张溥与候方域就不再于青州耽搁,而是兼程攒行,往着济南府城的方向赶过去。

    ……

    ……

    “天如兄,我可真是要累死了。”

    崇祯十三年三月二十八日,经过长途跋涉,特别是到济南与青州交界时,官道高洼不平,春季少雨,这几年又一直干旱,纵不及河南北直那样旱的厉害,山东这边也是够瞧的,一路上尘飞土扬,就算是张溥坐在轿子之中都不可幸免,每天早晨上轿时是好好的,下了轿就是一头一脸一身的尘土。

    好不容易走到济南,张溥却不打近处入城,绕道十来里,绕过济南绵延几十里的羊马墙,从那些村落人家一直走到东门附近,等赶到了,也是日暮西沉,再迟一会儿,天就要黑的通透了。

    候方域是一路骑马的,发梢上都是尘土,他家世代官宦,其父做过尚书总督,是正经的国朝大吏,东林前辈,如果不是犯了事的话,候家现在还熏灼着,就算候询关在监狱里头,因为有左良玉这个关系在外头,不仅无性命之忧,随时还可能放出来,候方域当然没受过眼前的这种苦头,看看样子狼狈,却是神采飞扬的张溥,不免抱怨道:“天如兄,何必绕道这几十里,吃这么大的苦头!”

    张溥却不答他,只是自己沉吟着道:“事隔两年不到,村落城镇已经尽复旧观,田土不曾荒芜,行人来往于途,行商不绝,嗯,倪抚院十分了得啊。”

第六百六十章 隔绝

    张溥所说的当然就是崇祯十一年济南城外被清军残害之事,当时清军正红旗和部份镶红旗等各旗兵侵入济南,睿亲王在临清主持屠杀和抢掠,正红旗主是岳托,济南城是他的囊中之物,这是皇太极的安排,济南这样的名城大府落在两红旗一脉,比落在两白旗手中要叫他放心的多了。

    代善的跋扈和嚣张还是十年前的事了,现在这位兄礼亲王越来越谦恭好说话,替他做了不少脏活,揽下不少骂名,也是该皇太极有所回报的时候。

    谁知道安排归安排,岳托和两红旗却是在济南啃了个大钉子,张守仁一战成名,阵斩七百余首,其中还有谭泰这样的固山额真,以天命汗建汗号起兵,再到建立后金,再至皇太极改元建极,称帝建立大清,八旗贵胃还没有章京以上战死的纪录。

    在八旗,固山额真又称总兵官,与大明征战几十年,总兵官一级的满洲人战死,在济南城下还真是头一次。

    汉军损失不少,加上损失的七百旗丁,其中还不乏摆牙喇兵,一共才四十几个牛录的正红旗元气大伤了,最少是损失了近五成的战力,余丁跟役死的少,大量的白甲和马甲战死,这才是叫人心疼的地方。

    八旗死的多,济南四周被他们祸害的也是不轻,方圆三四十里的地方,骑兵纵掠,掠青年男女丁壮,杀害老人和妇孺,村落和镇子被烧成白地,辛苦多年,最后落得一场空。

    当时的笔记文章不少,特别是讲临清和济南一带的为多,原本人烟稠密的地方变成了鬼国,到处是白骨露于野,尸积如山的景像,如果不是张守仁守住济南,枉死之人,还真不知道要加多少上去。

    这一役,固然是奠定了张守仁扶摇直上的基础,但山东两府受创的情形仍然极深,不少人断言,没有十几二十年的时间,无法恢复当日情形。

    现在看来,未免是言过其实了。

    临清已经恢复六七成,毕竟是漕运中心,人口和商业繁华的程度很快补了回来,登莱等地是因为有张守仁这个超出常理之外的大人物坐镇,一切有异于常理。

    不过倒是真没想到,济南这里,居然也是恢复的不错。

    “何以全是倪抚院之功?”候方域一脸不快,抬扛道:“天如兄未免抬举他了,山东巡抚一职,他不过是捡来的。”

    “这固然是,然则看济南城外,行人如织,商旅不绝于途,城中想必更热闹……这也是很难了嘛。”

    “恐怕张守仁出力不小吧?”候方域疑道:“浮山营驻在济南城可是不短的时间,这人……”他摇了摇头,苦笑道:“不能以边将而视之啊。”

    “济南这里我打听过,张守仁确实立过一些规矩,平过两次乱子,还带走了十几万流民。不过,在此之后,他确实没有派兵入城,亦没有太多人手过来,他在登莱甚至东昌、青州所行的农庄与那些派出的吏员机构,在济南也是见不着的。”

    候方域沉思道:“若非他如此收敛,恐怕朝廷也不能容啊。”

    “嗯,正是如此。”张溥呵呵一笑,道:“山东镇总兵朝廷不给他总是有原由的,就是怕他真的插手进来……这么看来,还是倪抚台之功啊。”

    “也只能这么说了。”

    候方域答应一声,接着就是来回顾盼:“看来刘总戎并没有在城外驻营,全军都进了济南城去了。”

    “现下山东混乱,全军入城,是要稳妥小心一些。”

    东门附近,村落稀少,两年前的战场就在这里,清军伐木为营,当然也是拆光了附近所有的民居,建成了极为阔大的军营,现在两年过去,依稀还能看到当日军营的影子,站在那些残迹面前,令人有一种格外的沧桑之感。

    和其余几个地方比起来,在东门这里就显的破败很多,断壁残垣比目皆是,只有较远一些的地方才又重新有村落,在靠近城门的地方有一些铺子,帮人看马,送信,或是打尖的小饭铺,茶棚子之类。

    “走吧,进城去!”张溥兴致勃勃,此番刘泽清入济南就是他展布天下的一颗棋子,不管怎么样,这一步还是走对和走顺了。

    天色将暮,城头上似有不少兵将,从东门进去是一个方形的翁城,张溥等人到城门时,只有几个商贩和伙计要进城,出城的人倒是不少,两边互不干涉。

    对出城的百姓盘查轻省不少,都是一些拿着条扁担和草绳,或是推着小车粪车的平头百姓,一早晨送菜进城,卖力气的,挑担推粪的,在他们身上讹不出什么好处来,只有进城的时候,刁难一下,可以多少落上几文。

    只是张溥入城时,看到进城的商人也没有被为难,十分顺当的进了城,只是详细登记,办完手续,没有花一文钱就进去了。

    候方域额角冒汗,强笑道:“看吧,那边又是在问籍贯姓名,登记在册,要不是他们穿着的是山东镇官兵的服饰,我还以为又回到胶州了。”

    张溥皱眉,半响才道:“可能是和登莱镇学的盘查规矩……其实这一套做法不错,防起细作来应是有效。”

    “肯定有效,”候方域好歹懂一些军伍之事,笑道:“老奴起兵时,最重用间!沈阳,辽阳,广宁,都是用间,事前派间谍打听我大军驻扎情形,将领,粮草,兵力,马匹,军械,无不知道的清清楚楚。攻各城之前,派细作散步谣言,宣扬东虏兵马如何善战,凶残,震怖城中军民人心,收买将领,特别是收买蒙古人。老奴初起时,甲胃不全,器械不精,沈阳那样的大城,城中有三万精锐,城外有援兵,是必守之城,就是因为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