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初始于聊斋世界-第1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到在浩荡星海。

    宇宙浩渺,繁星璀璨。

    如果这是梦的话,那就不要醒来了吧。。。。。

    忘记了时间,忘记了世俗,忘记了去员外家结算月钱,忘记了自己究竟是谁。

    一声声的呼喊,惊醒了熟睡的少年,等他睁开眼睛的时候,枯木下的书生已经走远,身旁的同伴惊疑的看着自己。

    少年揉了揉眼睛,晃动间觉得头顶好像多了些东西,一根发带滑落眼前,少年一愣,连忙跑到路边的水缸旁,一张熟悉而又陌生的脸出现在水面上,一根青白色的发带和小小的发结让原本消瘦的面颊衬托的多了一份莫名的出尘意味。

    有些不敢置信的伸出手指,轻轻碰触水面,涟漪荡漾不平,他的心中也突然多出了一些无法言喻的东西。

    闭目睁开,少年眼眸闪动,似有泪光闪烁。

    在其它孩童惊讶的目光下,少年屈膝跪下,朝周白和红玉离开的方向拜了三拜。

    “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

    低哑的声音响起,一只身着破旧道袍的枯瘦男子从丛林中走出,距离周白九步之时便停下了脚步,敬畏的看了眼红玉手中的长剑,俯身跪下。

    “还望仙长收我为徒。”男子长跪不起,以头抢地。无数年的访道寻仙已经消磨掉了他所有的戾气和自尊。

    天道言禁,世间何人敢教。

    红玉好奇的看着面前的枯瘦男子,从周白讲述洪荒之事的时候,她就感觉到了有人在窥听,令她疑惑的是她用尽了手段都没能寻到窥听之人,直到今日此人露面红玉才发现。

    并非是她没寻到这人的踪迹,而是这个枯瘦男子竟然躲在万里之遥的西牛贺州,窃听此地!

    周白长叹一声,看向了远处隐入云雾中的崇山峻岭,夕阳西下,在山间若隐若现徘徊许久,橘红色的阳光透过云雾,折射成一片绯色云海。

    低头看着伏地不起的男子,周白不禁想起了一个不怎么应景的词语‘日薄西山’。

    “你起身吧。”周白手掌虚托,男子浑身一颤,猛然抬起头来。

    红玉的眉头不禁皱起,只见面前之人,圆眼圆耳,满脸容貌,面相嬴瘦,尖嘴缩腮,身躯虽然像人,却比人少了双腮。

    赫然是一只未化人形的猢狲!

    似乎感觉到了红玉的视线,那猴妖有些畏惧又有些讨好的向红玉咧了个笑脸,这几日他窃听周白之言的时候,并未发现周白身旁还要这位女子存在,如同红玉惊疑它一样,它也在惊疑红玉的存在。

    自诞生之日起,它从未见过有人会把先天灵宝孕养生灵,在它看来,这是何等的暴殄天物!世间成圣之道有三,一是以力证道,一是斩尸证道,一是功德成圣。

    洪荒演化至今,再无足够的功德成就圣人之位;以力证道最是简单直接,却是连盘古都无法做到的事情。

    唯一可行的,便是这斩尸证道,然而斩尸寄神的东西,便是先天灵宝。。。。。。以它的神通天道之下皆可窥听,然而在它传承的记忆之中,从未见过这柄先天灵宝,也从未听说过这个以剑为妻的修士。

    悄悄的看了眼周白和红玉十指相扣的手掌,猴妖看向周白,复又跪下。

    “拜见师父!”

    周白连忙侧过身子,只受了半礼。

    “师父?”猴妖疑惑的看向周白,不太理解周白究竟何意。

第七章 收徒

    “你可知自身来历?”周白突然问道。

    猴妖挠了挠头回想道:“徒儿曾听人说过,我乃是洪荒灵种,混沌四猴之一的六耳猕猴。”在挠头时,拨开了鬓角的毛发,露出了三层交叠的耳朵。说道‘六耳猕猴’的时候,它的眼中闪过一道复杂的神色。

    有些自豪,又有些自卑。

    这个身份带给他了洪荒少有的天赋,又葬送了他这么多年以来的修行之路。

    周白点头道“周天之内有五仙:乃天、地、神、人、鬼。有五虫:乃蠃、鳞、毛、羽、昆。这厮非天、非地、非神、非人、非鬼;亦非蠃、非鳞、非毛、非羽、非昆。又有四猴混世,不入十类之种。”

    回想着当初背过的片段,周白追忆道“第一是灵明石猴,通变化,识天时,知地利,移星换斗;第二是赤尻马猴,晓阴阳,会人事,善出入,避死延生;第三是通臂猿猴,拿日月,缩千山,辨休咎,乾坤摩弄;第四是六耳猕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

    六耳猕猴眼眸一缩,赶忙隐去异样的神色,继续听道。

    “我适才所讲的花果山顶的奇异巨石,便是你的同宗,灵明石猴。”周白脸上笑容不减,好像没有注意到六耳的异样一般。

    六耳猕猴眨着眼睛看向周白,疑惑道:“谢师父指点,可六耳还是不知,师父为何不受我全礼?”

    周白摇了摇头,叹息道“法不传六耳。”

    周白的声音如晴天霹雳,响彻六耳猕猴耳中,一瞬间六耳面色苍白,有些落魄的向后退了半步,双臂低垂,闭上了眼睛。

    闭上眼睛,是害怕暴露眼中的恨意和怒火。

    低下手臂,是为了掩饰紧握的双拳。

    没有说话,是不敢泄露沸腾的杀意。

    红玉眼眸微微眯起,不经意间握紧了手中的剑柄,身为杀伐之气,她对这些东西太过熟悉,周白伸手覆盖在了红玉握剑的手上,看向六耳猕猴笑道“我并非戏耍你,只是觉得有些事情要和你明说才行。”

    六耳猕猴深深吸了口气,缓缓的睁开了眼睛。

    清澈的眼眸如一潭死水,波澜不惊,“还请师父明言。”利用与被利用,这是洪荒世界永恒不变的规则,也是它这么多年以来,安然躲过数次量劫的原因。

    修行界,弱肉强食。他可能是个弱者,但绝不是一个善者!

    “你可听说过‘佛法东传’?”周白轻声道。

    六耳猕猴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数百年后将是佛门大兴之势,而这大兴的缘由便是佛法东传。”周白面露微笑,笑容中满是杀意。“你便是佛法东传之中的一环。”

    六耳猕猴眼皮一跳,随着周白话音落下,他只感觉神魂之上蒙上了一层死气。

    他的天赋乃是‘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虽没有赤尻马猴避死延生之能,却也可以感知到前后因果,天地定数。

    心底的凶戾瞬间消散,六耳猕猴俯身哀求道:“还请师父救我!”

    声音何其凄惨,好似命不久矣,让人心生怜悯。

    周白向前一步,伸手扶住了六耳猕猴,六耳猕猴顺势站起,哀声道“师父来自化外混沌,超脱天道,定有解救之法。”

    当六耳猕猴的手搭在他手臂上的时候,周白才真正感受到‘太乙真仙’的磅礴法力。

    自周白修行以来,所修灵力皆是由灵气淬炼而成,即便是现在灵气来源从小千世界变成了‘混沌珠’,依然改变不了‘灵气’精炼为‘灵力’的这一过程。

    并非是混沌珠内的混沌之气不如六耳猕猴修行的法力,而是周白转化灵力的方法远不及六耳所学的奇术。

    与此同时,六耳猕猴也感觉到了周白的真正修为,即便早有预感,周白羸弱的肉身和体内灵力依然把六耳猕猴吓了一跳。

    这样的修为让他想起了这些年遇到的散仙们,不修法力道行,只精粹天地灵气,一身灵气精粹极致化作灵力,再以灵力凝练极致,提升肉身。

    虽然周白体内灵气的浓郁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肉身却好像懵懂新生一般,刚开始淬炼加强。

    周白收回了手掌,六耳也放下了手臂。

    周白笑道“我初入洪荒,并没有什么高阶的心法传授给你,甚至修为境界还不及你,是不是有些后悔了?”

    六耳猕猴闻言连连摇头道“我既然已经拜师,自然尊你为师,岂会后悔!”锦上添花怎及雪中送炭,周白身为天道外的变数,缺失的那一条大道生机,只要不在中途陨落,便有无限前途!

    这点太上老君知道,他六耳猕猴也同样知道!

    自紫霄殿内,鸿钧道祖一句‘法不传六耳’以后,他再无修行可能,无尽的寿元给了他无尽的失望,混迹多年,也就只有个别散修教了他一些低劣的练气养生之法,如此功法不过是凡人延寿所习,于他没有半分用处。

    直到商周之战,他遇到了某个神秘老者,以欠下因果的代价,方才学到真正的修行之术,这本是可喜之事,可是在他修行的时候才悲哀的发现,这套心法修行极为缓慢,也没有任何的法术附录。

    如今数千年过去了,他夜以继日的修行终于达到了‘太乙真仙’之境,凭借混元四猴的肉身强横,方才有了自保的能力,同时也让他再次升起了‘拜师学艺’的心理。

    深深的看了六耳猕猴一眼,周白道“我在城中和一个孩童结下善缘,姑且有了一份传艺因果,你先在此地辅导其踏入修行之门。待我这边事情了结,就去城中寻你。”

    回想起刚才那个想要后退,避过周白手掌的孩童,六耳猕猴挠了挠头,俯身道:“是,师父。”

    看着六耳离开的背影,红玉摇了摇头,主动握住了周白的手。

    脉搏共鸣的声音在两人心头跳动,红玉的声音出现在周白的识海之中,“这个六耳不是好人。”

    红玉认真的看着周白的眼睛,有些严肃的说道。

    周白伸出左手,撩开红玉的发丝,探过头,轻声道“我知道。”

第八章 石猴出世 (单章4K)

    别了六耳猕猴之后,周白便和红玉继续向东海出发。

    国运昌盛则人道大兴,自从进入大唐境内后,两人很少见到妖物邪魅入世扰民,即便是一些村落城镇有异类隐匿,大多也都是与世无争的良善之妖。

    大唐国姓为‘李’,其太祖皇帝追溯先祖之时,奉‘老子’为祖。上行下效,是以整个中原道学盛行,各地道观无数,周白和红玉也时长遇到游历修行的道家居士。

    越是靠近京师的繁华之地,玄门修士越是密集,周白抬头看着数十丈高的巍峨城墙,若不可闻的芬芳之气从石砖上传来,这是沉淀数千年的人道底蕴,也是国势凝华的气运芬芳。

    城门处行人川流不息,周白不禁感叹道:“不愧是大唐国都,如此恢弘气势当真是让人叹为观止!”红玉也有些认同的点了点头。

    就在他们打算进城之时,忽然感觉到一股源于亘古的气息浩荡而来,天空中层云激荡,好似一道道涟漪波浪在虚空扩散而来。

    两道金光冲天而起,划破空间之壁,震动九霄天庭。

    红玉一愣,手中长剑徒然出鞘,微微颤动的剑身好像感觉到了有同阶之物诞生出世。

    虚空之外,万载无恙的天庭气浪翻滚,天界之基乃是脚下万丈云层,而那两道金光直接突破了九重雷云,照落在凌霄宝殿之上。

    还在殿中议事的群仙惊疑不定的看着面前两道金光,昊天眼眸闪动,掐指一算,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昊天眉头紧紧皱起,困惑道:“高明高觉何在?”

    殿外两名天将快步进殿,避过金光的位置,单膝跪地道“末将在。”

    “速以神通查看下界,这两道玄光从何而来,是谁所为。”昊天环视四周,平淡淡的说道。

    高明和高觉闻言,抱拳道“末将领命。”两人说罢便飞身来到大殿之外,举目看向云层下方。

    这两人本是棋盘山上的桃精和柳鬼,静修养性,乃是有道真修。

    若非为了朋友之义陷入封神浩劫,又岂会沦落榜中,成为凌霄宝殿前的两个门童。

    两人一个眼观千里,一个耳听八方,沿着金光方向很快就找到了东海之滨,回报道:“臣奉旨观听金光之处,乃东胜神洲海东傲来小国之界,有一座花果山,山上有一仙石,石产一卵,见风化一石猴,在那里拜四方,眼运金光,射冲斗府。如今服饵水食,金光将潜息矣。”

    此言一出,在场众仙神色各异,能在此地参与朝会之人都是仙界的实权大能,自然也都知道下界的那颗仙石是何来历。

    一时间整个凌霄宝殿陷入了沉寂,玉帝看了看众人,微笑道:“下方之物,乃天地精华所生,不足为异。”

    既然最关键的棋子已经出现,那我这边也得要做好准备了。

    玉帝无意间扫了台下一眼,在卷帘天将身上停顿了一息。

    “唉~”周白目光复杂的看向射冲斗府的金光,轻叹一声,道“灵猴出世,世间大能的目光都会聚焦在它身上,看似天生地养,不过笼中鸟雀,不得自由。”

    回想到西游记中的剧情,周白不禁想起了前世看过的一部外国电影‘楚门的世界’,看似喜剧,实则让人彻骨生寒。

    红玉皱眉道:“你不是说他最后成就佛果,功德圆满了吗?”周白曾和她讲过西游的故事,其间的主角毋庸置疑便是这只一出世就展现天地异象的猴子,它的经历贯彻了整篇故事,也成就了佛门大兴。

    周白摇了摇头,叹息道:“早在出世之前,它就已经成为了佛门的棋子,之后的人生每一步都在别人的算计之内,所有人都在暗地里看着它,笑着它,赞赏着它的‘无拘无束’,佩服着它‘忠诚如狗’。”

    周白的声音充满了嘲讽,目光转向西方,视线的尽头是一望无际的原野高山,一座座崇山峻岭纵横交错,宛如一颗颗棋子落入盘中,这幅棋盘便是四洲之地,人道气运。

    看了眼街道上渐渐散去的人群,周白握了握红玉的手,笑道“走吧,既然来了大唐国都,那就游玩几日,领略一下此地的风光如何?”

    以周白的装束和身上温和缥缈的气息,守城之人并没有上去盘问,世界上没有那么多蠢货不长眼力的惹是生非,此地道教盛行,修士极多,这些守城的官兵们早就练出一套观人的本事,如果不是遇到太过可疑之人,他们也不会刻意寻事。

    在城中居住了几日,周白才发现中原地区还是有佛教寺院的,并且规模之大不下于知名的道观,出于好奇,周白便和红玉在闲暇的时候前往了慈恩寺。

    正巧这天也是慈恩寺的礼佛之日,佛寺位于长安城外,曲江之边,虽无青山环绕却有绿水相依。

    远远看去一座小雁塔坐落其中,在升腾的青烟中若隐若现。

    天气晴好又是春暖花开,路上到处都是踏青的行人和礼佛的信徒,最令周白惊讶的是,两人在路上不止一次遇到的身着道袍,手握八卦条幅的玄门相士在这些礼佛的人群里穿梭,其间虽然大多数都是些连皮毛都还不会的‘假道士’,但是也不乏已入修行之门的‘真散修’。

    两者泾渭分明,所寻的目标也各不相同,假道士们混迹在普通居民之中,赚些小钱。而那几个有修为傍身的则把目光落在了那些出行游玩的大户人家身上。

    修士所需‘法侣财地’,世间的天才地宝和灵山福地都已经被名门大派占据,作为散修,他们需要大量的银钱来维系当前修为,进而提升境界,这些银钱从何而来?当然是这些腰缠万贯的地方大户身上了。

    拿人钱财保人平安,两者互利互惠,因果了结。

    不知想到了什么,红玉脸上露出一抹笑意,周白注意到了红玉脸上的笑容,不禁好奇道:“你在笑什么?”

    红玉眯起眼睛,看了眼远处小雁塔,娇声道:“这里本是佛门的寺院,然而道门的修士比寺院里所有的佛门弟子加起来都多,你不觉得很有趣吗?”适才她将神识笼罩在慈恩寺的时候,才发现寺院里的僧人非常少,虽有几个年迈的大师佛法深厚,却没有半点修为傍身。

    周白也不禁笑了起来,点头道:“确实有趣。”自聊斋世界以来,他就对佛门抱有极大的敌意,一个人如果厌恶一样东西,无论它是对是错,是好是坏,对那个人来说都是极其讨厌的。

    这便是主观意识,也是心理印象。

    人潮拥挤,越靠近慈恩寺,路上的信徒越多,两边也出现了几间贩卖香烛的小店,在里面打理生意的却都是些身穿道袍的道士。

    周白看了眼不远处的‘慈恩寺’匾额,又看了眼售卖黄符香烛的道人,心中的疑惑更胜了,仙风道骨的老道士一枚枚数清铜板,将其收入腰间的黄色布袋,抬头看到了人群中的周白和红玉,不禁眨了眨眼睛,上前几步稽首道:“道友可是从外地而来?”

    周白颔首回礼道,“在下周白,见过道友。”以他的修为和境界,如果再对一个未入修行之门的居士尊称‘前辈’的话,对于他人来说并非好事。

    老道听到周白的称呼,脸上的笑意更胜了,连忙道:“老道静尘,见过周道友。”两人寒暄几句后,静尘便邀请了周白和红玉前去他的店里小坐。

    盛情相邀,何必言拒。

    小店大小不过二十平,除却外侧摆满了符文香烛这些货物以外,以一条白线为界,内侧空空荡荡,只有一个茅草编制的蒲团放于床榻之上。

    老道将蒲团从床榻上拿下,放在地面后,不知从哪里又寻来两个,并排放于身前。

    “道友请~”周白毫不犹豫,直接盘膝坐下。红玉也没有半分异色,提了下裙角,坐在了周白身旁。

    地上夯土久经踩踏,蓬松了许多,两人坐下的以后,衣衫裤脚已经沾满了泥灰。

    老道眼眸精光闪烁,不动声色的坐在了周白和红玉面前。

    “适才我见道友面露疑惑,似乎有所困扰,不知所谓何事呀?”静尘捋着胡须,温和道。

    “困扰倒谈不上,只是有些不明白而已。”周白笑道:“此地本是佛门寺院,为何到处都是道门之人?”

    静尘闻言哈哈大笑,捋着胡须的手也停了下来,“道友是从外地而来的吧?”

    “哦?”周白不解的看向静尘。

    见到笑声吸引了一些行人的注意,静尘便停下了大笑,解释道:“我大唐以道门为尊,区区佛门不过化外而来的蛮夷教派,若非先帝仁慈,见他们孤苦清贫,又无安身之地,又怎会在这里筑建寺院供他们遮风挡雨。”

    回头看了眼身后高大的牌坊和数百亩的寺院,周白皱眉道:“这座慈恩寺是朝廷赠与佛教的?”

    静尘面露得意,昂头道“并非如此,到处先帝出了三成钱粮,余下七成乃是我们道门所出。”虚指人群,静尘说道“欲建道观需要得朝廷批准,也要征求神道同意,如果背后有名门大派倒是可以无视这些规矩,但我们这些散修集合全力也得不到天庭的认可。”

    周白眼眸一缩,沉声道:“所以你们就选择了和佛门合作,借助先帝之名,建立了这处慈恩寺。”外挂佛门之牌,实行道门之事。

    一路上的好心情尽皆散去,周白苦笑道:“待到佛门兴盛之日,还能容得下你们这些散修吗?”石猴既然已经出世了,那佛门东进的步伐也将开启,‘西游’之前,佛门必须做好万全准备,最主要的就是大唐的佛门信仰。

    李渊在位循宗守矩,奉行道门之法。

    佛门如果想要崛起,这个还未退位的李渊便是他们最大的绊脚石,搬开了他,还有他的长子李建成。

    不破而不立!如果想真正动摇道门信仰,他们需要辅助一个崇佛的帝王。

    静尘撇了撇嘴,没有回答周白的问题,在他看来周白和红玉虽然是‘真修士’,却也是荒山野岭出来的散修而已,结交一面,有份善缘已经足够了,何必为了这些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争论不休呢?

    走进寺院,周白明白了静尘自信的由来,寺院的庙堂中摆放都是道家仙师或是天界神灵,如果不是外界牌坊上所写‘慈恩寺’,这里赫然是一处道家的道观。

    越往后面走,香客越是稀少,房屋也越是崭新,没有了香烛的常年熏烤,一抹若不可闻的檀香在略显幽静的小院中传来。

    周白和红玉对视一眼,沿着香气寻了过去,绕过几处紧闭的房屋,两人便来到了一处小院内。

    ‘铛铛~铛铛~’清脆的木鱼声在小院回响,几株菩提枝蔓爬满围墙上,由于没有修剪过,不禁围墙被枝蔓爬满,就连几间相连的禅房都被罩入其中。

    “阿弥陀佛,此地乃是贫僧静修之所,道友若是误入,还请离去吧。”苍老的声音从禅房中传来,木鱼声毫无停顿,节奏不改。

    周白环视四周,目光落在了菩提树下的花坛处,转过身来笑道:“常言道,佛渡有缘人。我既然来了便是和佛有缘,道友不思渡人,反倒驱客,心境不满矣。”

    “道友一身敌意毫不掩饰,恶客临门,贫僧怎敢开门揖盗。”苍老的声音平淡如常,木鱼清脆波澜不惊。

    “不知大师法号?”周白突然问道。

    “贫僧法明。”门扉咿呀打开,一簇金光夺目而来,待周白眨了下眼才发现哪里有什么金光,干净简陋的禅房内,只有一个肤色发黄的老僧人站在了房间门口。

    。。。。。。

    和几个扑街大佬的探讨后,五笔决定以后试着单章4k,每天一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