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崇祯七年-第1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拉一帮打一帮在哪里都是适用的,现在这些既得利益者也已经是拉拢了一批人,俘虏中形成了相当严重的对立。有自己人在这里扯后腿,人心根本不齐,也就不用担心他们会造反了。

    说实话,留三个人都是看得起他们,主要是为了防备有人趁机逃走。

    四十七名家丁,现在却只是到了四十一个,除了留守窑厂的那三人之外,还少了董忠贤,董忠康和董忠庸。

    他们三个到了府中,向董策汇报了之后,便是径直寻了一件厢房进去睡觉了。还有不少人寻思着跟他们打探打探消息,这个想法也是落空了。

    家丁们本就军纪森严,军法九章可不是闹着玩的,再加上这些日子的训练,他们气质也都有了不小的变化,虽然聚在一起,却是没一个人说话,都是安静的站着。一眼望去,人人站得笔直,面色肃穆,自然而然就有一股强兵之风范。

    过了没多久,紧闭的正厅大门缓缓打开,大门和门轴摩擦,发出了一阵阵刺耳的声音。

    董策从大厅里走出来,王通,王浑,耶律斡里和紧随在他后面。董策瞧了一眼那大门,皱了皱眉头:“这大门多久没上油了?”

    王通赶紧哈了哈腰:“是下人们做事不周全。”

    董策扫了一眼阶下站立的家丁们,缓缓摇头:“这是我的家丁,是我的将士,不是下人。”

    他淡淡道:“此间事了,倒是须得寻几个下人过来伺候了,这事儿你去办吧,最好从佃户里头找,寻几个老实可靠的。”

    “是!”王通心中一凛,赶紧答应下来。

    他已经把这个当场大事去办,现在大人府中并无奴仆,是以这最早选上来的一批,极有可能就是以后的家生子,要随着主子水涨船高的,一定得谨慎。他心里暗暗想着,最好选的这几个,能跟自己关系亲善一些。

    董策大步走到台阶边缘,目光从众家丁脸上扫过。

    家丁们也看着董策,眼中闪烁的是尊敬,崇拜,钦佩的目光,在他们心中,董策不但是主子,更是无上的存在。

    他们也看到了董策身后的耶律斡里和三人,当家丁们看的耶律斡里和脸上那兴奋中夹杂着残忍和期待的表情的时候,一个个的心便是怦怦跳了起来。他们多少对耶律有一些了解,知道他但凡露出这种表情,那定然是……

    董策面向众人,忽然微微一笑,他只说了一句话,但就是这句话,让家丁们几乎沸腾起来。

    “都回去收拾妥当,穿好甲,戴好盔,给弓箭换上新弦,双插里头至少要有一百支大箭!把你们的哥萨克骑兵刀和长矛磨得锋锐闪光,带上足够吃两天的干粮肉干。两个时辰之后出发,随着本官,杀贼去!”

    董策的声音铿锵有力,家丁们的反应一如他预期的一般激动。

    他们的眼中闪烁着都是兴奋和期盼,尽管已经用力的压制,但是脸上的表情还是产生了变化。

    又要杀贼了!又要打仗了!

    如果说上一次伏击那些马贼之前他们还有些畏惧和忐忑的话,现在那些负面情绪早就消失了,剩下的只是对杀戮和缴获的期盼。他们现在盼着打仗,盼着杀敌,因为现在对他们而言,打仗就意味着赏银,意味着地位的提升,意味着勋章和荣誉。

    没人害怕,因为没人会认为自己会输。

    在大人的带领下,有这么好的马,这么锋锐的刀和长矛,这么准的箭,怎么会输?

    这就可以看出董策之前带他们伏击六棱山山贼那一战的意义之所在,固然,那些山贼是不折不扣的软柿子,但是正因为捏了这个软柿子,使得这一战家丁们杀伤众多而无一伤亡,使得他们杀的酣畅淋漓,打完之后自信无比。

    战果不重要,甚至那些缴获也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那一战,他们建立起来了强大的自信心和凝聚力。

    而在这个时代,这两者也往往和战斗力挂钩。

    其实,一直捏软柿子,一直捏软柿子,顺风仗打多了,到了最后,很可能碰上真正的强敌时候就会一溃千里。但如果能在建立起来信心之后,来上几场不很硬的硬仗,反而是对军队的战斗力有极大的促进。

    家丁们齐齐大声道:“属下遵命!”

    董策笑了笑,摆摆手:“下去准备,该吃的吃,该喝的喝,东西都准备妥当。王通,你去一趟食堂,看看他们都准备好了么?”

    王通赶紧应是。

    这一次出征和上一次埋伏六棱山贼大不一样,上一次那埋伏的所在,距离磐石堡不过是几十里,赶去埋伏,打完了之后还能在当天赶回来。但是这一次却不一样,首先路程就要远得多,保守估计来回至少也得二百里,而且由于道路难走,说不定路程还会加长,路上所需要耗费的时间也就更多。在董策估计,这一仗并不一定比伏击六棱山贼那一战要麻烦,但是战前战后需要处理的事情,却是棘手的多。按照他的估计,这一次出去,多则三日,少则两日,应该是可以回来的。

    一

    %77%77%77%2e%64%75%30%30%2e%63%63/

斯时何时?战乱之时! 四一一 礼物

    武库那边已经给家丁们准备好了一切需要的战备物资,之前磨损的一些东西,比如说像是马肚带之类的,都要更换,大箭也需要补充…

    食堂则是得到了命令之后,全力开工,准备路上的食物。

    家丁们纷纷散去自下去准备了,董策嘱咐了王浑和耶律斡里和几句,便是回了内宅、

    内宅之中,依旧是很安静。二丫正在厨房里做菜,而大丫则是用木桶从井里提了水上来,进厨房倒进大瓮里面。

    掉光了树叶的大树枝杈嶙峋的查向阴沉沉的天空。

    董策本来不想惊动母亲,他打算悄悄的溜进自己卧室里面去跟红袖告个别,然后瞒着母亲,反正这些时日,自己也常有两三天不会来的事儿,未必母亲就知道是出去打仗了。却没想到,一进正屋,便看见乔氏正襟危坐在椅子上。

    董策苦笑一声,恭恭敬敬的问好:“母亲大人。”

    乔氏瞧了他一眼,端起茶盏来喝了一口:“又要出门了?”

    “嗯。”董策应了一声:“出去一趟,三两日便回来。”

    “打仗?”乔氏盯着他问道。

    “也不算吧。”董策笑道:“杀几个该杀之人,顺便抢些东西回来,咱们家家业还不够厚实。”

    乔氏竟然点点头,也露出一丝笑意:“本该如此,不义之人手中的钱财便是不义之财,不义之财抢了来,心里也就无愧天地。”

    “你比你爹有本事的多,我也知道……”她说着,却是忽然叹了口气,摆摆手:“去跟媳妇儿告别吧,别让她担心。”

    董策应了是,推门进了自己的卧室。

    卧室里,红袖正自坐在窗边做女红,她今日传来一身居家的青色襦裙,听见董策推门进来,把手里的东西放下,站起来朝着董策柔柔一笑:“相公。”

    不施脂粉,素面朝天,却是格外的秀美。

    董策瞧着她,心情便觉得好了许多,上前揽住她坐在床边,轻声道:“方才和母亲在外面说的话,你听到了?”

    红袖点点头。

    “放心吧,这一次是没什么危险的,今日就能回来。”董策宽慰道。

    “妾知道呢!”红袖看着他,满脸都是柔情:“相公这么大的本事,怎么会有事?倒是给你盯上的人得小心了。”

    董策捏了捏她吹弹可破的小脸蛋儿,笑道:“就你这张小嘴儿会说话。”

    红袖忽的瞧着他,红着脸低低说道:“妾这小嘴儿,就只是会说么?”

    她脸色酡红,眼中却是多了十分的媚态,看着董策几乎要滴出水来一般。

    董策瞬间呆了呆,不由得重重的咽了口唾沫。红袖素来端重自持,少有这等媚态流露的时候,基本上都是给董策弄得欲仙欲死的时候才会这般,却没想到今日竟是刻意的勾引,这流露出来的媚态,真真可用风情万种来形容。

    董策一把把她拉到怀里,声音有些沙哑的低吼道:“你这小妖精,还想挨收拾不成?”

    红袖脸上做出一副害怕的样子,怯生生道:“爷,我的爷,奴奴知错了,再也不敢了。”

    只是那眼角眉梢的笑意,却好似在挑衅说:“来啊,有本事你就来收拾我啊!”

    虽然昨晚上已经收拾了红袖半宿,但是给这么挑衅,董策胯下还是已经坚硬如铁,呼吸也微微有些粗重了。只是他也知道,这会儿若是再**一番,怕是时间不够了,只得强自忍了下来,恶狠狠道:“小妖精,回来再收拾你。”

    红袖一伸手便是摸到了他的胯下,手轻轻一握,惊诧的张大了小嘴儿:“爷,好大了呢……”

    许是因为董策出征在即,红袖终归心中是有些担心的,便也放开了许多,拿出了媚态十足的一面,只为了讨他欢心。

    她瞧着董策吃吃一笑,身子便是出溜了下去,跪在地上,解开了董策的腰带,而后埋头下去。

    董策直觉的胯下那物顿时陷入了一片温暖濡湿之中,说不出的爽利,不由得长长的吁了口气,身子忍不住便是使劲儿往上一顶。

    红袖‘唔’的一声,皱了皱眉头,神色间有些痛楚,却还是努力的上下律动着,还抬起脸来满脸讨好的看着董策。

    ……

    不知道过了多久,许是一刻钟,又或者是半个时辰,随着一声低低的吼叫,董策腰杆重重的往前一挺,发出一声舒爽到了极致的呻吟,软软的摊在床上不愿动弹了。

    红袖嘴里发出一阵呜呜的声音,却还是努力的吞咽着。

    过了好一会儿,她才缓过神来,给董策提上裤子,又去喝茶漱了口,这才回来躺在董策身边。

    她脸上红潮依旧未退去,手在董策的胸口磨搓着,轻声道:“夫君,这次回来,妾送你个礼物。”

    “礼物?什么礼物?”董策来了兴致,笑问道。

    红袖咕咕一笑,俏皮的抿了抿嘴角:“不可说。”

    ……

    两个时辰后,董策率领着家丁队离开了磐石堡。

    数十骑策马而去,硕大的马蹄踩在因为长久未雨而显得异常干燥的地面上,溅起了阵阵烟尘。

    留守磐石堡的是石进和周仲二人,严格来说,他们两个已经从家丁系统转入了正规军系统,所以董策现在带着家丁队的形同,一般是不会再带上他们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石进二人不知道,实际上,石进周仲算是知情人之一。

    现在磐石堡周围没有什么强敌,这会儿又不是建奴和察哈尔蒙古南下劫掠的时候,而那已经训练了这些时间的新兵们虽然还远未达到形成效战斗力的地步,但也不可小觑。

    有这些人手在,就已经是足够了。

    队伍出了磐石堡之后便是往南,然后顺着洢水河往东,从石桥上渡过了甘河之后再折而向北,沿着甘河东岸溯流而上,一路向北行去。

    董策一行人的速度并不快,只是策马小跑,维持在一个颇为均衡的速度上,并不是鞭马狂奔。因为磐石堡现在所有的战马都在这里里,也不过是七十余骑而已,只比骑士的数量多出二十多,远远达到一人两骑的程度。既然达不到一人两骑的程度,无法换乘,那么现在加快速度也没什么用,现在快,以后也得慢下来,跟维持均速其实差不多。更何况,那样催马很容易就会造成战马的损伤。

    这等大牲口,其实是一种挺脆弱的生物。

    原来磐石堡的战马不止这些,但是那些从马贼手中抢来的战马有的受到了惊吓,被抓回来之后不肯进食,没几日就死了。有的则是在战斗中受了伤,因为董策这边缺乏有经验的兽医和马夫,导致没有及时的救治,又是死了几匹。而后来马棚里头闹起了马瘟,又是很死了一些,可是吧董策心疼的不得了。

    战马不断病死这一现象在几只猴子被买来之后得到了很大的改观,说了也奇怪,猴子养在马棚里之后,这些想来对其他动物颇有敌意行为凶恶的猢狲却是和那些战马相处的极好,时不时的打闹玩耍,看上去亲近的很。战马们对这些小东西也是颇为的容忍,并没有流露出敌意。

    董策不知道马瘟到底有没有被遏制住,反正自从那几只猢狲入住了马棚之后,就病死了一头战马。

    看样子,效果还是有的。至于其中的原委,董策也说不清楚,只能感叹造物之神奇了。心里却是暗暗定下决心,以后战马的数量增多,一定也要多弄一些猴子回来。

    现下那空着的二十多匹马上,驮运的是家丁们的干粮和甲胄,现下家丁们都是一阵大红胖袄,并未着甲,只是手里握着武器,就连腰刀双插和弓箭都放在了驮马背上。大约两个家丁合用一匹驮马,如此一来至少每匹战马就能减重三十斤到四十斤,这是一个很不小的数目了,可以相当程度的提高整个队伍的速度。

    一共九名斥候,除了左手边是甘河无需防备之后,前后右三个方向各自放出去了三人,远远探出足有三四里地去。就算是有敌踪出没,也可以早早的发现,及时穿戴甲胄应对。

    只是有备无患而已,毕竟这个时候,哪里来的敌人?

    董策胯下的那匹枣红色的辽东雄骏,体大毛长,比周围那些蒙古马大出两圈,高出一头去,自是顾盼生伟,理所当然的就成了这些战马里头的头马。它泼拉拉的跑在最前面,迈着轻快的步子,虽然背上驮着董策这个一百六七十斤重的大汉,却是丝毫不显得吃力。他旁边却是白忠旗,这位长随兼书记官骑着一匹黄骠马,浑身棉衣棉裤裹得严严实实的,落后了董策半个多马身。每到董策有事外出,而旁边又离不了伴当的时候,白忠旗的优势便显现出来了,他可以跟着董策,因为这位前马贼战斗力着实不弱,而且能吃苦受罪,而白墨却不成,只能留在磐石堡。若是上了战场,他就是个不折不扣的大拖累。

    一

    %77%77%77%2e%64%75%30%30%2e%63%63/

斯时何时?战乱之时! 四一二 秘道

    家丁们脸上都涂了旱獭油,蒙着面巾,只露出一双眼睛,只不过他们的眼神儿,却是时不时的从三个人脸上扫过…

    队伍刚一出发的时候,有眼尖的就发现队伍中出现了几个生面孔,准确的说,应该是三个生人。

    一个大约五十来岁的老者,两个不到二十的壮棒小伙子,那两个小伙子脸平鼻子大,看上去不像是汉人。三个人骑在马上,也不怎么用劲儿,就是拉着马缰两腿夹着马肚子,跟着战马起起伏伏的,看上去却是异常的稳当。显然,这三人的骑术都不错。

    有的那记性好的就认出他仨来了,这可不是大人的家丁?就住在磐石堡旁边不远处,听说分了几十亩河边儿的地,父子仨人搭了几间茅草屋住着。

    怎么他们出现在这儿了?

    董策缓缓勒马,家丁们还以为出了什么事儿,便纷纷减速,董策却是向他们挥了挥手,示意他们不用管,直接超过去就行。其实董策如此只是为了让自己从队伍的最前头回到队伍的中部而已。他其实很不适应这种冲在最前面的感觉,或许是因为董策骨子里是一个很谨慎的人,深谙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的道理,因此便是规避危险。毕竟一般出了什么事儿的话,死的最早的肯定是冲在最前头的。

    这倒不是他懦弱,若是有必要的话,董策可以亲临战阵杀敌,但是这个时候,就没什么必要了。

    他往旁边靠了靠,来到了陆添丁三人身边,陆添丁三个赶紧在马背上哈了哈腰,恭敬道:“老爷。”

    董策哈哈一笑,减缓了马速:“这一次,还真是多亏了你们,若不然的话,想找到那条孔道,怕是不容易。”

    陆添丁笑道:“小老儿当初也是侥幸,却没想到今日派上了用场。”

    董策点点头,指了指白音和乌兰巴日:“我看你这两个儿子,都是能干的,这次让他们杀两个人,见见血。等这次回来,就来给本官当家丁吧!”

    陆添丁大喜,赶紧道谢,然后又是示意白音和乌兰巴日给董策道谢。若不是这会儿正在马上,怕是他早就要跪下磕头了。

    却没成想到白音沉默了片刻,道:“老爷,对不住,让乌兰巴日给您当家丁吧,俺要给老爹养老送终。”

    乌兰巴日却脖子一梗,也道:“不,你去给老爷当家丁,俺给老爹养老,俺地里的活计比你熟。”

    这哥俩儿把陆添丁给气的够呛,他人情世故通透,可知道去董策府上当家丁是多么难得的机会,且不说每个月拿银子,顿顿大鱼大肉。更重要的是大人还这么年轻就身居高位,以后肯定也是前途无量,跟着他也是水涨船高!这是多大的好处?

    他瞪眼怒道:“你俩都给我闭嘴,老爷让你们去那是天大的恩赐,你俩怎么就不知道珍惜?老子还能动弹,自个儿养活不了自己么?”

    白音和乌兰巴日给他一瞪,都是不敢说话了。

    董策倒是没动气,却是有些好笑,怎么给自己当家丁整得跟送死似的?

    他也有些喜欢这两个小子的憨直,淡淡一笑:“你们怎么就不想想,当了家丁每个月拿多少饷银?能买多少粮食?可比地里刨食儿划算多了,还怕养不活你们老爹?”

    白音和乌兰巴日对视一眼,齐齐高声道:“老爷,俺们干了!”

    ……

    虽然没有刻意加速,但是四条腿终归是比两条腿要快的,而且磐石堡距离边关也不远。

    时近黄昏,就已籍之中记载,甚至就连董策手中那一副堪称精细的大同镇北边关图都不例外。

    这并不意外。

    在大明和蒙古之间,是一片高高低低的群山,由无数山脉及其余脉组成,东西绵延不知以几千里计,南北宽度绝大部分地区却是只有几十里而已。上面当然也有不少的缺口,但是无一例外的,这些缺口上都建立坚固的堡寨镇守看护。不但是这些缺口,就连山脉上一些交通要道,河流穿山而形成的河谷,河流干涸而形成的孔道,在这些地方,大明也都修建了一些工程。或是军堡,或是火路墩,或是烽火台。

    更何况,还有历代修建加起来长度超过十万里的长城分布在这群山峻岭之间,在此绵延而过,几乎堵住了每一条路,监视着这里的每一寸土地。

    但是,凡事总是有例外的。

    出于种种原因,或许是有人遗忘了,或许是根本就没有发现,这条小路并未有明军的人出没。

    像是这样的小路,其实不少,一百里的范围内,两三条是有的,但是相对于这广大的区域来说,也可说是非常罕见了,能寻到,就是一桩大机缘。

    “走,咱们进去。”

    董策翻身下马,牵着马艰难的越过入口的那一堆乱石,当先走了进去。

    他并不打算耽搁时间,之所以在下午在带人出发,就是因为算准了时间。

    傍晚时分到达山脚下,然后利用夜色的掩护穿过山脉。

    在这边停留的时间越长,被发现的几率就越大。

    而趁着夜色偷偷过去,则是可以把几率降到最小。

    众人鱼贯而入。

    和许多穿山而过的孔道一样,这处在若干年之前,分明也是一条干涸的河道,但是明显要窄得多,大约只有不到六尺宽,只能容纳两匹马并排而行。而且地上崎岖不平,山石和泥沙混在一起构成了高高低低的地面,在路上更是时不时的会出现一两块巨石。这石块非常之巨大,有的甚至把孔道给堵得只剩下一两尺宽的一条缝,只能一人一马经过。

    看样子,这里在干涸之前哪里是什么河道?分明也就是个山溪的级别,而且估计还是很窄,很湍急的那种。

    此时已经是入夜。

    今夜天气还不错,正月十四,一轮圆月当空,月光铺洒下来,带来了微弱的光明,至少能够看出远处东西的轮廓。

    看来似乎天公也作美,知道董策今夜要赶夜路。

    董策坐在马上,看着这条孔道,心中似有明悟。

    或许不是明军没有发现它,而是这里实在是没有什么驻守的价值而已。两边都是几丈乃至于是十几丈高的峭壁,这条昔日的山溪深深的把山体给割裂,导致峭壁的壁面非常之光滑,根本无法攀援。而孔道本身很窄,又有这许多大石拦路,只能通行人马,甚至连一些稍微大一些的辎重器械都运不过去。如此种种,导致通行能力极为有限,一天时间也未必能过去几百人。

    若是对面的鞑子只想入寇,那几百人让他过来也就过来了,无所谓的事儿。

    而若是双方几万人的大会战,那几百人又有个屁用?

    但是这会儿,却是便宜了董策。

    这等谷道,最是适合董策这种小型的队伍来通过。队伍陆续进入了孔道之中。董策自然不会再在最前面,白音和乌兰巴日走在前头带路,而陆添丁则是在董策旁边。这条干涸山溪形成的孔道并不是直来直去的,有许多的拐弯,其中更有一些支流岔道。若是没人带路的话,说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