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启风云-第1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高攀龙对天启说:“皇上,看来这办报纸的利润非常大,朝廷这么多年发的邸报没有赚到钱,算起来真是很可惜!”

    天启这几天正在调养身体,自从把黄玉又挂在胸前后,他练习假道士教他的调息方法感到进展很快,以前练习时老静不下心还经常头涨头晕,现在一坐下就好像能感受到自己的身体各部的状态。练习这方法能让身体各部伸展收缩很自如,感觉像是跑过一场那样周身舒泰,不但如此连心情到感觉到非常平静。

    见高攀龙说起赚钱就两眼发光,天启笑道:“高大人恐怕没有明白其中原因,以往朝廷的邸报是传送公开消息的,那东西没有人会买来看。现在之所以有人买是因为你们不小心抓住了商人和普通百姓的心理,商人看商讯可以发现各地的商机,因为商人的天性是逐利,报纸上的讯息能对他们赚钱有帮助。百姓如果每天只知道为了生活不停劳作,那他们也不会买你们的报纸,因为他们一没时间看二没钱买,现在会买是因为有闲有钱看报可以满足听书的**。”

    高攀龙说:“皇上,我们一个月就赚了这么多,是不是也属于暴利呢?那边在叫人不得寻求暴利,这边我们自己却在赚取巨大利润,百姓会不会骂我们啊?臣的意思是能不能少定点价格,少赚点不亏本就行。”

    这天下当官的见了钱一般地说都像苍蝇见了血一样,“嗡”的一声就会扑上来,如今高攀龙居然觉得钱多了,难道此人有些傻了?天启一时没有明白高攀龙哪根筋搭错了,据内卫说这高大人的家里虽不说多富有但绝对不清贫,跟视金钱如粪土的海瑞肯定不是一类人,怎么会突然嫌钱多呢?

    天启想了想问:“高大人是不是听说什么了?”

    高攀龙点头说:“昨天刚刚分到这些钱,今天就接到政务院黄尊素的上书,说朝廷不应该太在乎钱,所以臣才有此问。”

438 银钱价值(中)

    黄尊素,东林党人,现在同周延儒、钱谦益等人一同在政务院襄助政务,主要管预政处的事,也就是从各地上报的奏折中挑选出有价值的奏报,进而提出预见性规划。黄尊素有四兄弟,他本人也生了五个儿子而且个个不凡,说明他和他爹对自己的儿子都是一个态度,就是精心栽培绝不放任自流。养点花草要养好都必须花费很多银钱,要把四五个儿子养好那需要的钱就多了去了,搞不好就算是地主也会变成贫农。

    黄尊素没有变成贫农,可见他家还是很殷实的,不是祖传福荫就是自己生财有道,这样的人会嫌钱多确实也有些不可思议。除非是比较奇怪的一类人,这类人平时不怎么受重视,心里难免有些失落,碰到一些看不顺眼的事于是出来发出一些声音证明自己的存在。黄尊素是信王的三个师傅之一,按说也不会因为政务院的事产生什么不满,从而在其它事上找点岔子显示自己的存在。

    天启听了高攀龙的话后问道:“开始是你高大人觉得赚钱多了,现在又听你说黄尊素也嫌办报赚的钱多,你们两个到底是怎么回事啊?难道你们真达到了视金钱如粪土的境界了?朕一直以为这样的人只存在于传说中,原来我大明还真有这样的人,而且一出就是两个两个的出现,真是我大明之福啊!高大人能不能说说你们是怎么想的?”

    高攀龙略为尴尬地说:“臣看了黄尊素黄大人的上书后,觉得他说得有道理,信王和刘宗周刘大人他们正在看怎么答复黄大人,估计过两天就会给皇上报上结果。因为臣刚刚拿到大铁公司分给的银票,不敢多耽误所以立即来见皇上,请皇上拿个主意。一来大铁公司里皇上是大股东,如果真要减少办报的利润损失最大的是皇上,二来报社的很多人都是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人,虽不像皇上说的视金钱如粪土,但是对钱财还是看得很轻的。”

    天启“哼”了一声说:“你们还知道朕是最大的股东啊?对金钱的态度朕虽然不是视金钱如粪土,但是也不是一心只想着钱的财迷。想当年朝廷要修边墙都没有银子,满朝大臣个个富有但是都束手无策,最后还是朕来当恶人,抄了好多人的家骗了好多人的钱凑成了大铁公司。你高大人说一说这几年来朝廷缺钱时大铁公司是不是帮了很多忙?让这公司继续运转发展壮大是不是比让它慢慢消失好?难道将来没钱了又让朕去当恶人发抄家财吗?”

    高攀龙忙说:“臣不敢,臣的意思是大铁公司这次动用了全国的很多人,五五分成确实有些亏,东林报社只要一些成本费就够了,多余的请皇上收回。”

    这天下合伙做生意的很多到了最后都会闹矛盾,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合伙生意做不得,原因就在于最后分钱不均,都认为自己做得多而分得少。现在高攀龙也觉得没有分均,不过他不是觉得他们分少了而是觉得他们分多了,这真是奇哉怪也岂有此理。

    天启仔细端详了一下高攀龙的眼睛,发现他的眼睛里没有作伪的神色只有圣洁的光芒,心中一叹说道:“高大人希望大铁公司办得越来越大吗?”

    高攀龙说:“臣当然希望如此,真那样的话不但皇上高兴朝中各部的人也会非常高兴,不但将来有了事可以借到钱,而且各部的官员本身也是大铁公司的股东。”

    天启点头说:“那么高大人就没有想过把东林报社做大做强吗?”

    “把东林报社做大做强?”高攀龙有些迷惑了,他问道:“皇上要我们做大做强是什么意思?难道是让报社从每月出一期变成每月出几期?”

    天启摇头说:“在北京就算每月出十期,也比不上在各地都办一个分报社,这次是京里办报向全国送,路上的费用就是一大笔,送到后也因为过了几天意义大打折扣。朕的意思是你们完全可以在全国各地办报社嘛,要在全国办报需要的就不是一个小数目,而是需要很大一部分银子。就以这期报纸的利润来说,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你们刊登的那么些稿子,有没有向写稿子的人支付稿费呢?”

    “稿费?”高攀龙再次迷惑了,他说:“东林报社刊登的文章多是朝中官员写的,他们已经拿了朝廷给他们的俸禄怎么还能再给他们稿费?再说每篇稿子最后都注明了作者是谁,在报纸上写上就是给他们扬名,这是好事没有人会不同意,怎么还有给稿费?”

    天启哈哈大笑道:“看来高大人还是有些不明白啊,名气是虚的再怎么扬也没有实际意义,读书人真正需要的并不是名扬四海而是名利双收,难道高大人不知道这道理?你想啊这次刊登的文章确实是朝中大臣写的,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写了,写了的和没写的都一样,那是对费尽心力写文章的人的一种不公平,长此下去怕今后没有人会再给报社写稿子了,这样一来报社怎么做大做强呢?”

    其实高攀龙也知道也文章是要给润笔费的,但是那只是私下而不是朝堂之上,想宋朝时那些官员给人写墓碑碑文时,死者家属要拿出一大笔钱或者布帛酬谢,明朝情况也差不多也是有偿服务。现在天启把话说得这么明了,高攀龙也不好意思继续坚持,他经过几天仔细的盘算也知道报纸要人看文章的质量必须跟得上,否则的话慢慢就会没有人关注。这质量要跟得上酬劳就必不可免且必不可少,就是天启开始说的那样要让人名利双收。

    高攀龙说:“皇上的意思臣明白了,请问皇上这稿酬该怎么定呢?是按官员的品级给还是按文章的质量给?或者说是按文章的字数给?臣虽然没怎么做过生意,但是知道什么东西都好说唯一不好说的是分钱,谁多分点谁少分点都有可能引起纠纷,这也是臣一开始不愿意给稿费的原因。”

    天启说:“怎么给是你们报社的事你回去后商议着办,朕的意思是先留一部分钱,按字数给人稿费免得有人说什么,等分完了私下征询一下意见慢慢改正就是了。先留一部分钱的意思是留有余地,就算有做得不当的地方也有钱补,而且还可以积累资金以后在全国办分社。”

    高攀龙的意思是一次性分完,俗话称砍倒树子免得老鸹叫,现在一听天启说要存留一部分,赶忙推辞说:“皇上万不可如此,只要有存留就会出问题,到时候出点岔子臣就是满身是嘴都说不清,还请皇上另想办法。”

    天启摇头笑道:“高大人太小心了,只要你问心无愧怕别人说什么呢?也罢,那就让谈敬替你们暂时保管着吧。”

    高攀龙一听大喜,立即把手上的银票全数交到上前来的谈敬手上,口里说道:“这是昨天谈公公给我的一共两万二千两,现在一文不少交给公公,等哪天要用了我再叫着人一起来取。公公替我们保管也辛苦,到时候可以收取一定的保管费作为酬劳。”

    最开始大铁公司就是用的其它地方的人,比如说锦衣卫、内卫还有各地的股东派出的人,当时人少好管也就由谈敬这内务府总管兼了。后来大铁公司的业务越来越多,就算只出人记账对账都是一项费力烦心的大事,天启于是在博学院中找了一批老实的人帮忙算账记账,也算是大铁公司比较老的一批正式员工。就算如此一切都还是归了谈敬管理,只不过没有以前那么些细碎之事。

    谈敬心中暗笑这些读书人都是傻瓜,但是脸上却保持着谦恭的表情,睁着一双已经不太清澈的大眼睛对高攀龙说:“高大人客气了,在下景仰你们这些大人都是大明的栋梁之材,保管费是绝对不敢收取一文的。只不过高大人如果要花钱须得提前一天说起,假如当天说当天要恐怕没空支付给你们。”

    高攀龙卸下一个包袱心里大好,连忙说道:“我一定会提前通知,绝对不会让公公措手不及的。”

    高攀龙走后谈劲对天启张了张嘴但是又闭上了,天启问:“你有什么话就说,现在又没有外人在。”

    谈敬说:“皇上,您说这读书人是不是书读多了就会变傻?外面有的是钱庄怎么就不知道存在钱庄里呢?两万多两就算最低的一分利一年也有两百多两,他们怎么就没有想到这些呢?”

    天启摇头说:“你不知道,他们不是傻而是爱惜名誉,真要是高大人去把银子存钱庄,那跟他自己保管着有什么区分呢?你没听他说到时候需要钱时会领人一起来,就是说他要跟钱保持距离。”

    谈敬茫然道:“难道他们认为这钱有毒?”

    天启说:“那是爱惜名誉防止人说他贪财,真要是全部是他自己的,他们存钱的速度不会比你慢。”

439 银钱价值(下)

    在高攀龙说分给他们的钱多了这事上,天启更认为这是一种姿态,读书人遵循的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一古训,更有甚者传说有人挖地发现金子都随手丢一边,朋友多看了两眼都要跟人割席断交。天启并不是非要给报社那么多钱,而是因为他发现办报纸也是一项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还可以控制舆论避免异端邪说蛊惑人心。天启相信只要说得在理,加上有让东林报社在全国开分社配合大铁公司发财的要求,高攀龙回去商议后一般都会顺水推舟答应下来。

    谁知道天下很多事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天启一边预计在各地怎么办报,用什么方法控制舆论导向,还有就是如何吸引人买报纸,一边等监政院他们给个结果,但是等了三天都没见动静。第四天上午,天启实在忍不住了直接来到监政院看这几个人是怎么想的,有钱赚就要早作决断怎么婆婆妈妈的让人烦。

    尽管早得到通知说天启会来,但是当见到天启真来了时信王等人也有些为难的样子,像是该温习的功课还没有记住而先生突然提前考问一样。

    待大家见过礼都坐下后,信王首先说道:“臣弟知道皇兄今天是为了提高报纸价格的事,但是臣弟很惭愧还没能拿出一个稳妥的办法出来。”

    天启问:“到底卡在哪里了?是不是你们觉得这钱烫手不方便赚?”

    信王说:“皇兄说笑了谁不喜欢钱啊?想前两年因为缺钱想尽了千方百计,现在想起当年的窘境都恨不得再多攒点钱。不过臣弟认为黄尊素黄师傅的话也有一些道理,很多事不能只看着钱而忘了我们的本意,办报纸的本意是为了宣言朝廷的命令和一些思想,如果提价导致销售量下降那就不美。”说完后叫人把黄尊素的上书还有其他人的意见都呈了上来。

    天启先看了一下黄尊素的上书,只见上面洋洋洒洒一大篇全是些说不能只盯着钱的话,天启没有细看下去转过头叫人去把黄尊素叫来,然后直接翻看最后其他人的评论。黄尊素把上书交到信王那里后,因为牵涉到东林报社所以信王直接就带到监政院让高攀龙和刘宗周看怎么办。高攀龙跟天启商议了回来后表述的意见是要谨慎从事,不能轻易赞成或者反对,但在他之前刘宗周已经在上面表明了他的意见,就是对黄尊素的想法表示赞同。

    刘宗周跟黄尊素的思想比较接近,而且黄尊素的儿子黄宗羲还拜在刘宗周门下,可见两人的私交不错思想也差不多,刘宗周于公于私都应该对老朋友的意见表示赞同。最后看了看徐光启的意见,徐老先生没有那么多话,只说了句让大铁公司管就行,在他看来读书人不能谈钱,因为钱是肮脏的东西能不谈尽量不谈。天启看完后不禁感慨这里也只有徐光启是超然物外的,黄尊素和高攀龙等人做出了看轻钱的姿态,但怎么也比不上徐光启眼里没钱的境界。

    因为政务院就在监政院后面,所以过了没多久黄尊素就到了,黄尊素现年有四十五岁,一副随时红光满面的脸庞好像时刻都在喷发浩然正气,让关公也要退避三舍。天启待黄尊素见过礼后先让他坐,然后说道:“这首期的东林日报卖得出乎人意料的好,黄大人说报纸不能涨价还应该降价,你这么说的根据是什么呢?能不能简短说几句?”

    黄尊素说:“臣认为简单说就是银钱会使人心涣散,是让人迷惑方向的罪魁祸首,如果减少利润可以让大家明白还有比钱更重要的东西。”

    天启摇头说:“风气之说固然有一定道理,但是跟涨价降价联系起来太过牵强,前几天朕跟高大人已经分析过,现在不但不应该降价还应该涨价,当然是合适地涨不能涨太多。”

    黄尊素说:“皇上,千里江堤溃于蚁穴啊,社会风气要防微杜渐才能避免逐渐败坏,据说当年孔子过殷商都城朝歌时,都要皱眉急速通过,害怕靡靡之音影响了弟子。魏晋之时的奢糜攀比之风盛行,说到底还是君主没有重视,最后使本不富足的国库很快空虚,最后兵连祸结国家长期分裂。”

    天启说:“涨价的目的不是为了多赚钱,而是为了能够将东林报社的模式快速向全国推广。”

    黄尊素说:“这正是臣要说的地方,要快速推广就必须降价销售,此为商家所谓的薄利多销是也。”

    见黄尊素横竖都有道理的样子,天启不禁想给此人改名字叫做“黄有理”,想了想觉得不能从正面突破此人的防线,必须从另外的方面入手。看黄尊素油盐不进的样子天启知道他很固执,对这种人必须找到他的弱点,然后对准了下刀才能迎刃而解,问题是此人的弱点在哪里呢?

    想到此人的东林党身份天启心中有了主意,他决定迂回前进于是说道:“黄大人想法有一定的道理,开始朕看了看这里刘宗周刘大人赞同黄大人的意见认为应该降价,高大人的意见是谨慎从事未说加价还是降价跟信王的意思差不多。既然如此朕也不好一意孤行,我们大家都不算按徐大人的意思办你们看如何?”

    徐光启的意思是这里的人根本就不该管,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才是正经,既然印制、发行、销售等渠道上都是大铁公司的人,怎么做就应该让其按市场规则来运作。这办报纸卖报纸说到底就是一种商业行为,商业上的事就按朝廷的制度来办就是了。

    假如是以往当然可以这样,商业的利润两成封顶该涨该降一算就出来了,但是现在有些不一样,因为现在刚刚出了个新规定就是利润可以作一定程度的上下浮动,这就有些不好控制和计算。况且办报纸还有些工业因素在里面,按工业的五成利润算起来那就是很大一笔账。更要命的是卖报和运送使用的是一个网络,其中牵涉的人员众对但都是兼职,真要把他们的收入都算进成本里,那报社要赚钱不知道报纸价格要翻多少倍才合理。

    刘宗周听明白了其中的关键,他问道:“皇上,大铁公司也相当于是大商家,商家的天性是追逐利润,他们如果擅自加价的话到最后还得让我们报社来背名声,其中怕是有些不妥。”

    天启想了想说:“要不这么办,干脆让某个部门监督价格的增与降免得出现擅自加价的事,这个部门朕已经想好了,就让黄尊素黄大人代表政务院去监督,报纸的发行价格让黄大人根据实际情况来定,一个原则就是不能亏本。”

    黄尊素这时候都有些糊涂了,我开始说了那么多你都没有同意,相当于只跟你的意见作了个抵消。现在突然来个大转弯,说一切都让我来定,前提是不亏本就是,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说法呢?

    黄尊素小心问道:“请问皇上,除了不亏本这一前提,还有什么原则没有?”

    天启摇头说:“朕这里是没有了,就是不知道你们东林书院内部还有没有,毕竟这是东林月报主要宣扬的是你们的思想言论,当然要符合朝廷的意思不得相左。你们应该对东林书院今后在大明的定位作一个思考,以前你们是站在旁观者的立场评论衡量,现在你们是参与者要主动去引领潮流和全国的意识。前一阵我们不是说了个要以平等与自由为原则互相监督吗?朕的意思是东林书院要快速在全国各省办报社,引领舆论导向事务。”

    黄尊素眨了眨眼睛问:“办报纸全部由东林书院来办?”

    天启说:“舆论由你们来引领,但是说的话必须得到朕的同意,朕让大铁公司跟你们联合办报不仅仅是出钱,也有互相监督的意思在里面,对要发的内容双方有一方不同意都不能发,这才符合互相监督的本意。当然如果你们东林书院觉得只在北京办报就可以了不思进取,朕重新找人在全国各地办报就是了,前一阵见周延儒和温体仁两位写的文章,觉得两人都有些见识,他们不是你们东林书院的人,你们觉得不方便朕可以试着让他们去。”

    听天启有换人的意思大家一听都傻眼了,这舆论导向有多重要大家都是明白人不用点明,刘宗周一听立即说道:“皇上,臣认为目前在大明最好还是只有一种声音为好,东林月报刚一开始可能还不成熟,但是办下去肯定会越办越趁手。既然名字叫东林月报,那么改用其他人恐怕也不妥当,还是由我们去全国各省办分社吧。”

    天启问:“办分社需要钱的,你们准备好了那么多钱了吗?”

    刘宗周有些尴尬地说:“办报纸嘛肯定是根据利润来扩大规模的,在不违反朝廷规定的情况下,报纸的价格先按皇上的意思适当提一点点也很有必要。”

    见黄尊素和高攀龙都叹着气没有出声反对,天启说:“好是好,不过要考虑到税收问题,既然是商业活动下月起就要交税了。”

440 正面说服

    见黄尊素和刘宗周等人低声答应涨价,天启心中也不是那么舒服,因为他觉得自己这么做有些不够光明磊落,上一次说服高攀龙是正面交锋以理服人,最后可以说是大获全胜非常惬意。这次正面说服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最后虽然大家都同意了但是有些胜之不武,因为这次是抓住了别人的软处,胜了也不算真本事。见黄尊素虽然嘴上表示没有意见,但是不经意间脸上时不时露出不以为然的样子,加上他说的话确实是出于好意,天启决定进一步以理服人。

    天启想了想对高攀龙说道:“开始我们说到东林书院的今后定位问题,朕的意思是你们今后的主要重心就摆在办报纸上面,以前你们都是私下商议,有什么好的想法看法都在你们内部不为天下人知道。这其中就有一些问题,就是你们总结出来的东西都正确吗?现在你们很多人都在做着具体事务,是不是都按你们以前的观点在办呢?”

    高攀龙说:“皇上,说实话以前在一旁冷眼相看发现朝中很多事务都是错的,按我们自己的想法就是该想一定的办法解决掉也肯定能手到病除。后来当我们自己处理这些事的时候,发现很多现象其实都有它存在的道理,对那些事真要有所改动费心费力不说最后的结果也不见得就有多好。当然对那些因为个人私心作祟导致的问题,我们都能够以身作则去理顺,真是因为其它原因出现的问题,好多还是保存原状。”

    高攀龙这话说得非常光明磊落,把自己这些人的功劳不露声色表明了一番的同时,也说明了一个事实,就是以前的问题只要不是因人为才出现的,一般都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