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启风云-第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三之流之所以会这样做,一个是他手中的权力不受监督,二个是他如果铁面无私会得罪很多人,与其得罪人还不如在弹性管理的同时捞点好处。实行二级监督后,就有专门的部门专门监督张三的行为而不涉及其它,假如有谁投诉张三不作为或处理事务不公平且被证实,那么这个专门的部门就会对张三进行处罚。这样一来就使掌握监督权的张三也在他人的监督之下,避免了不受监督的权力出现。

    针对铁面无私得罪人这一事上,都察院经过仔细商讨,决定采取反向罚补用自身利益损失促使监督者严格执法。比如说监督者张三以前要罚一个朋友五十文,朋友会认为丢了面子与之绝交,为了维持朋友关系张三很可能对朋友的违规行为视而不见。在实行二级监督后,张三如果不罚他朋友的钱,他自己就得掏腰包替朋友交罚款,不但如此,都察院还会向张三再收五十文渎职罚款奖励他的朋友,因为他的朋友发现了一个不称职的监督者该得奖励。

    以前处罚人会因为朋友受了损失而不好意思,所以很多执法者都会选择性执法,因为他不处罚也不会有损失。现在不处罚他自己就会受到双倍损失,朋友不但没有损失还会因此得到奖励,这时候不好意思的就应该是他的朋友了,执法者张三也能够理直气壮严格执法而不会让人觉得不讲人情。

    天启仔细看了都察院呈上来的奏章,也对其中的细节进行了揣摩,发现杨涟说得有道理。二级监督确实是执行一项制度的好办法,但这个办法太严不灵活,容易发生大量的扯皮事,尤其是在制度本身不完善时会更加明显。在运用二级监督之前,必须要修改很多现行制度,使其宽松合理简单方便,避免人动则得咎,这样一来首先应该考虑修改的就是大明律。

    大明律是开国之初朱元璋在时定下的法律,他认为子孙后代用好这部法律就会保证大明江山万万年。他不知道的是社会是在不停发展进步,一部大明律用了几百年已经严重影响社会前进的步伐。

    这一年多来天启只是调整了一些他认为合理的机构,在某些方面进行了一些小改动,于是就引起了一部分人的不满,他们在反对时都提出要恢复旧制,说明守旧思想一时难以改变。现在如果要大张旗鼓修改大明律,估计还没动手就会听到更多的反对声音,而且不会有人会站在自己这一边。因为朱元璋留下了话,说任何臣子只要提议修改大明律,那这个臣子就是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在这种情况下天启需要慎重和巧思。

    这天他来到监政院,因为事先知道他会来所以信王、刘宗周、高攀龙还有徐光启等人都在,众人躬身行礼后坐下谈话。见天启面色平静信王问道:“皇兄可有什么心事?臣弟这几天正跟他们商议看是否需要作个分工,皇兄是为办学堂等事来的吗?”

    天启说:“这么久没来,今天来看看你们做得怎么样,看起来你们还做得不错,先说说你们准备怎么分工吧。”

    信王点头说:“以前做事都是发生了事情再去处理,这样做使得平时很闲忙起来就忙得不得了,后来皇兄成立了预政处让政务院提前预想预先规划,一下子就解决了极忙和极闲的问题。今年皇兄一再让我们谈论各种思想,比如说不走极端与时俱进的中庸之道,还有一切为了人的自由和人与人之间平等的发展方向,我们经过商议认为这样能使大家心里明了,决定把皇兄的一些思想贯彻进所做的事务中。”

    天启笑道:“你说了这么多也没见具体的东西,既然你说思想贯彻在具体事务中,那就具体说说你们的具体分工和具体考虑吧。”

    信王说:“是,首先监政院准备在省、府、县逐级建立监政或者说辅政机构,因为这样做能够解决官员的能力问题和监督问题,这虽是都察院事务但其他部门也能够从中得到便利。比如说政务院的预政处,要知道普通百姓的实际需要才能知道怎么预先谋划,在各项政策实施后也需要知道百姓们是喜欢还是厌恶,这就不是中央直接伸手能够了解到的,必须在各县都要有一个辅政机构才能做到。”

    天启点头说:“你的这些话很有道理,圣学院和博学院也能从逐步建立辅政机构中得到便利吗?”

    信王说:“当然,皇兄前一阵同意了那个泰西人邓玉函的话,认为平等与自由才是针对人来说的发展方向。臣弟认为既然是平等就没有先天的高低贵贱之分,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仕绅、商人、甚至将军、督抚,那么这个平等与自由就应该针对每个大明百姓来说的。圣学院和博学院一个从总体高度上考虑事情,一个从具体事务上考虑问题,两者都必须掌握和了解所有人的真实状况和想法,才能够真正做到自由与平等。”

    天启问:“信王现在看问题已经非常全面了,不过你能说说政务院处理事务怎么遵循中庸之道吗?”

    信王不解地问:“臣弟认为中庸之道只是个大致的把握,在处理事务中只要做到不走极端,同时要多听多想就行了,难道还能在具体运用上有章可循?”

    天启说:“任何理论上的东西如果只存在于概括和大致的设想,那么难免会产生似是而非的各种解释。比如说佛教传入中土后,因为没有明确的教义条文,所以分为了什么禅宗、天台宗、华严宗等宗派;泰西人的耶酥教也有什么新约、旧约之分。中庸之道可以用不走极端与时俱进来概括,但在具体事务的处理上还是要有相应的手段。朕以前说过,大明的一切政务不能简单地用正确与错误来评定,很多以前对的现在可能错,现在对的将来可能错。”

    信王想了想说:“请皇兄明言,政务院今后该用什么手段去调节呢?”

    天启说:“你开始已经说了,圣学院和博学院要用自由和平等的思想去为所有百姓考虑,他们无论是总体的考虑还是具体的设想最后都必须由政务院来实行。政务院在实行时不要被那些眼花缭乱的东西搞得找不着北,只要抓住一点就够了,这一点就是差距。至于说怎么调节差距,唯一可用的两种手段就是平等与公平。”

    信王轻轻地自言自语道:“差距?手段?平等?公平?”

    天启说:“你慢慢想,想通了以后做起事来就不会有不明白的地方。这些问题属于总体上的思路,刘大人觉得朕这话有没有什么不妥之处?”

    刘宗周说:“皇上所说的抓住差距就好,这一观点臣在圣学院中曾经跟前来联系事务的朱延禧朱大人交流过,朱大人说他曾经跟皇上就差距问题谈过一阵。臣认为抓住差距确实有可能能够解决一些问题,但也不是那么绝对,至于皇上说的平等与公平两种手段,臣一时还不能想明白,请皇上细说。”

    天启点头说:“当年朕确实就差距一事跟朱大人作过短暂交谈,但当时条件不成熟也只是说说而已,现在既然已经有了圣学院就应该把差距问题研究透,这样能让没有具体数据做参考的考虑具体化。朕的意思是圣学院应该在全国作个调查比较,对农户、匠户、商户、官吏等不同人等的财富差别作个合理设定,以后的规划就按这个差距来。”

212 新的职能(中)

    听了天启的话,刘宗周沉默了,他顿时明白了天启的意思。在以前无论想什么问题还是总结什么经验都不需要考虑时间,因为对于这些没有具体任务的学者型官员来说,最不缺的就是时间。现在天启要求他们在考虑问题时必须控制住差距,这个差距还得在各个阶层中去调查,还得随着社会的变化而改变,这就迫使他们从闲人变成忙人。

    刘宗周想了一会儿说:“皇上,臣倒不是怕困难,但是怎么衡量差距怎么让差距保持合理就不是一个短时间能解决的问题,就算现在让皇上定恐怕也不好定得准。再说圣学院中都是老臣,派这些已经退休了的人去全国调查也不好派,不知道皇上有什么好办法?”

    天启说:“你们不是说要广办学堂吗?老人不能翻山越岭就让年轻人去,没有合适的年轻人自己培训就是,天下哪里有现成的人才?真有姜子牙诸葛亮那样的人还需要人一而再再而三去请,麻烦!”

    刘宗周说:“臣跟大家商议过这事,现在办学堂要培训出可用之人至少还得等几年乃至十几年,朝中事务多皇上又要求得这么急恐怕等不到。再加上各府县都缺大量的人,一时怕找不到那么多。”

    天启诧异道:“哪里要那么久?在县以下低层做事的人不需要多深的学问,就算不识字的把《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书多刊印一些,集中在一起学几个月就会,其它的东西边做边学就是。至于说圣学院和博学院中需要的高级人才,天下举人秀才那么多,招来培训一阵择优选用就成,哪里用那么麻烦?”

    刘宗周谔然问道:“先识字再边做事边学,这也行?”

    天启说:“有什么不行?总比坐在家里空想好。”

    天启这话一说,不但是刘宗周,连其他三个都茫然了,都眼巴巴地看着天启直眨眼。天启想了想问:“你们学过佛法没有?”

    徐光启是天主教徒,天主教和回教一样都是排他教,只承认自己的偶像是唯一的神,徐光启首先摇头。信王年轻忙着传宗接代不喜欢提倡六根清静的佛教,刘宗周忙着写书顾不上信佛,只有高攀龙缓缓点头说:“臣看过一点点佛教方面的书。”

    天启说:“总算找到个懂行的,既然高大人看过佛家书籍,那么肯定对佛家的修炼和领悟有一定的了解了?”

    高攀龙说:“臣不是很明白,只听说佛家的修分为顿修和渐修,悟也分为顿悟和渐悟。”

    天启说:“这就对了,我们可以把学习知识看为佛家的修炼,明白道理运用知识去做事看为佛家的领悟。高大人开始说的顿修和顿悟肯定是指先天聪慧的人,一般人还是在逐渐修炼逐渐领悟。在以前,儒家的教育都讲的是一次性培养完毕然后再慢慢运用,现在的知识越来越多这种方法就行不通,在培训人才这方面应该学习佛家渐修渐悟,就是不断学习边学习边运用。”

    刘宗周想了想说:“这样岂不是一直要不断学习?一般人哪里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

    天启说:“活到老学到老是一个人必须具有的习惯,朕知道刘大人自己就是这样做的,否则也不会写出那么多书。当然,要把一般人都培养成像在坐诸位一样的高才有点不太现实,但我们可以把教育培训分成两个阶段,一个是基础教育阶段,也就是开始说的能识字;另一个阶段就是高等教育或者说是进阶教育,这就要做到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教育了。”

    高攀龙问:“既然皇上说把教育分为两个阶段,毕竟还是需要有大量经过基础教育的人去学习新知识,从哪里找那么多人?”

    天启说:“逐步替代嘛,现在很多有一定学识的人在做最基础的事,找一些不识字的人经过短期培训就可以取代他。这些被取代的有一定学识的人不就可以再往上培训使用了吗?他们往上又可以取代一些更有学识的人,逐步向上就会挤出有用之人。”

    刘宗周点头说:“这倒不为个权宜之计。”

    信王这时笑道:“前两天我们给皇兄上奏说到广办学堂的事,皇兄当时好像没兴趣,原来皇兄早有好主意。把终身教育这想法说给我们商议,是不是皇兄今天来的主要目的?”

    天启摇头说:“这不算什么好主意,刘大人都说了是权宜之计,也可以说是被逼无奈之举。就像要打仗时发现没有可用之兵,很多兵培训半年才能用结果只培训了三个月,怎么办?还不是得拉上去以战代练?其实这道理你们好好想想也能想出来,所以说这并不是朕今天来的主要目的。朕今天来主要是帮你们改正一下观念,因为朕发现很有必要。”

    信王一听紧张地问:“难道我们哪里做得让皇兄不满意了?”

    天启点头说:“是的,你们没有明白朕对你们的真正要求。朕成立监政院的目的就是想让监政院中人都成为完人,只有完人才能站在很高的高度监督别人而不会被别人说三道四。”

    信王苦笑道:“假如皇兄没有一直要求臣弟说真话,臣弟会说除了皇兄是完人外没有完人,既然皇兄喜欢听真话,那臣弟就放肆地说这世上没有完人,连皇兄都不是完人谁还当得起完人两字?”

    天启说:“从某种意义上说完人就是不犯错误的人,人只要做事就会犯错,除非他不是人是神。朕的意思是你们要尽量少做具体事务,多站在高处看看哪里不对及时纠正。前一阵高大人亲自去南直隶了解情况,这就是站在都察院的角度而没有站在监政院的角度考虑问题了应该注意,今后遇到这种情况最好派其他人去。信王和高大人一个主管政务院一个主管都察院,都是能直接命令某人或者命令某事的人,今后要多监管少出面亲自做。”

    高攀龙想了想说:“监政监政就是监督跟政务有关的人和事,臣有时候也觉得自己监管自己有点别扭,自己部门出了事急急忙忙去弥补总有监守自盗的感觉,经皇上这么一说臣有点明白了,以后一定会注意。”

    刘宗周这时候问道:“那臣和徐大人是否也要少关心圣学院和博学院中的事呢?”

    天启想了想说:“刘大人和徐大人还好说,因为你们两个本来就是从不同层面来辅助政务的,站在自己本来位置上出了错也不会产生坏影响。开始不是说要把监政院向下推行吗?到了下面就应该主要叫辅政院了,由此可见你们两位的人马还不够多,各省各府县还需要大量的理论总结和具体应用方面的专业人才,而且这些人才还得你们不断培训,所以你们是任重而道远。”

    刘宗周点头说:“看来皇上今天主要是来看监政院的运行情况,除了少做具体事务多站在高处监管外,皇上还有什么其它的旨意?”

    天启说:“有,就是把监政院扩大,在监政职能下面加上个辅政职能。”

    信王笑道:“有了圣学院和博学院辅助还不够吗?皇兄还准备让谁来辅助?”

    天启说:“当然不够,圣学院和博学院只是从理论上辅助,在具体事务的实施上还需要人来辅助。当然,朕这样说并不是要加人,只是让现在的人调换一个身份。今天给你们说也有征求意见的意思,毕竟这只是个想法不见得实施起来一定有效果。”

    刘宗周说:“皇上的很多想法一开始看起来都有些不可思忆,后来都证明有其价值。今天臣听你这样说心里感到很好奇,不知道皇上准备把哪些人组合到辅政院中来?又因为什么原因突发奇想的呢?”

    天启说:“朕这样想有三个方面的考虑,一个是朝中有很多官员会因为很多原因暂时离职,回来后原来位置没了只得增加新职位,这样一来就会使朝廷机构越来越臃肿;第二个考虑是源于向下推行的考虑,在各省各府县成立辅政院,中央不可能只有监政院而没有辅政职能;第三个考虑跟杨涟的报告有关,杨涟他们总结了一个二级监督机制,这个机制应该很有效但暂时无法立即实施,不过朕借鉴了其中精华,用到辅政院上可以增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高攀龙说:“杨大人他们搞的这个二级监督机制据说还得到了陕西总督的帮助,臣也大致了解了一些情况,不过其中涉及到诸多律法制度的修改,要实行恐怕会遇到阻力,尤其是老臣勋贵们的阻力。”

    天启说:“杨涟在奏章中提到这个卢总督,说此人很有见识可以重用。朕了解了一下此人明年就到七十了,现在不动他等他到点进圣学院再慢慢让他发挥作用。”

    信王说:“皇兄无论准备怎么调整臣弟都一定会配合好,实话说经常调整一下也有新鲜感。”

    天启笑道:“信王想新鲜感是不是又想娶几个侧妃?”

213 新的职能(下)

    见天启取笑自己,信王说:“臣弟觉得改变一下会有新鲜感,是因为每天看那些意思都差不多的呈文会让人感到枯燥。皇兄还是仔细说说准备怎么改动吧,相信高大人他们也很想知道。”

    天启说:“朕很久以前有一些这类想法,不过下决心要实施还是跟高大人他们这次的事有关。”

    高攀龙问:“皇上是不是觉得都察院这次没有把事情处理好?”

    天启摇头说:“你们这次去陕西和南直隶了解情况,回来后报告说这两处之所以出事是因为他们觉得不公平和缺人,当然你们也知道这是表面现象。在出去之前你们就分析出了一个原因,就是他们想要一定的财权,但还有一个原因你们没有分析出来,就是他们还想要用人的权力。”

    高攀龙和刘宗周对视了一眼,又看了看微微有些惊讶的信王,还回过头看了看一脸平静的徐光启,想了想问:“臣在陕西听到他们从上到下都说的是缺人,杨涟杨大人听到的主要是有人认为不公平,还有对利润封顶制度和年龄限制官员品级的规定有微词,当然也说过一些人不够用的话。无论如何想也没听出来他们有要用**的意思,皇上是从哪里推断出来的?”

    天启说:“不用从他们的话推断,而要从某些表面现象看本质。在以前,户部收到的税收只有很少一部分,发完官员俸禄再把该修补的地方修补一下就剩不了多少,据说很多时候户部的存银还没有有的财主炕头下面埋的钱多。后来朝廷把各省的番库都收归户部管理,同时也承担了该支出的部分,各地虽没了财权但也落得个清闲。现在朝廷要开矿、修路、建工场,需要各地配合,这只做事不抓钱就引起了他们的不满,所以他们要财权是真的。”

    高攀龙点了点头说:“我们一开始虽然没有分析得这么细,但也看出他们的什么不公平、缺人等借口是幌子,真正的目的是要钱。自从政务院行文表示要从税收中给地方留一部分后,他们所有人都上书说已经对闹情绪的官员进行了帮助教育,现在都是一条心没有人再乱说,这就证实了他们的真实意图就是要财权。皇上说他们还要用**,这话从何说起?难道他们对都察院有不满?”

    天启说:“都察院以前派人去各地都属于巡查性质,后来派出的配合大铁公司的官员和经济审察的官员等两批人,都是要长期驻守且呆在基层,这就会让比他们级别高很多的知府、巡抚、总督等人感到不好管理,毕竟你不是钦差或者御史,没有见官大一级的特权。这些由中央直接派出的小官没有掌握在他们手中,肯定会让那些地方主官感到不舒服,朕敢说这次事件中那些知府、巡抚等人肯定知情,只不过他们乐意看热闹而已。”

    听天启这样说,大家想了想都觉得有道理,如果说以前由朝廷派出去的巡查官员是过客,这些今后会一直驻扎在这里的官员就是常客,不听主人招呼只受朝廷遥控,这些人对当地大小官员来说就是恶客。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把人的使用权抓在手里比从朝廷手里要两个钱更重要,毕竟朝廷也明白没钱做不了事不会干河里行船,拨给一定的费用那是迟早的事,只不过是拨得多与少和长期拨款与短期拨款的问题。

    信王说:“皇兄说的这些虽是推测,但也不无道理,这可能就是皇兄要对官员进行调整的原因,皇兄准备怎么调整呢?”

    天启说:“政务院下面有几个部,原来的六个部除了合并到都察院的吏部和划归军务院管理的兵部外,还有户部、礼部、工部、刑部。除了中央,在地方的管理上还有各省总督、巡抚还有各府县官员,朕准备把这些部的尚书还有总督先收到辅政院,经过一番调整后向下推广。如果推广得顺利,还要逐步向各府各县推广,直到最后成立中央、省、府、县的四级辅政和行政机构。”

    信王听天启要把各部尚书和各省总督都收到辅政务院,感到非常诧异,心想你把这些人都收走了我的政务院还怎么玩?难道你要废除政务院?由于想不明白,于是睁大眼睛看着天启。

    天启知道信王在想什么,轻轻地拍了拍信王的肩膀说:“信王别多想,为兄的意思是这些人现在就是在辅助政务,但他们有可能在某一时候会不合格,外面也许还有比他们更合格的人。假如把有资格的人都先收到辅政院,然后把最合适的人派到各部和各省去做尚书和总督,这样更有利于政务院处理好事务。等政务院把合适的人选走后,剩下的人可以为辅政院专门做事,避免官员间私下恶性竞争。”

    信王想了想说:“皇兄这样做有利于安置多余官员,这样一来就算有再多的人都可以放在辅政院里,最多发给他们一份干俸不用为了安置人而增加机构,这确实有一定的道理。既然要向下面推广,这些部门的职能也要推广下去吗?”

    天启说:“既然是要逐步逐级推广,当然要让推广下去的各部都能行使各种职能,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