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世长安:公主谋天下-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哼,历史上可是记载了他是如何***公主侍女的,甚至还有人说连公主都不干净。可见他就是想故意散布流言,毁了公主声誉。杜六叶心里冷笑,手紧紧握拳。

    “……周国公恼羞成怒,正暗中派人在找呢。只是因为府中今天客人实在太多,还没有怀疑到我们头上。”

    “……芷晴那个贱人在哪里?”李令月显是在门外站了很久,此刻怒不可遏地推门而入。

第18章 背叛者() 
昏暗的柴房,堆满了杂草枯枝,一个少女口鼻被堵,晕晕沉沉地躺在地上。

    门外北风呼啸,倒灌而入……

    “将她唤醒。”李令月自出生以来,无不是被人捧在手心,从来没有人违逆自己,更别提叛逃。想起那天芷晴冰冷的眼神,她虽背脊发凉,但心中始终疑惑。

    岚烟走了过去,将芷晴口鼻中的异物取出,照着她的脸就是几个响亮的耳刮子,清脆而犀利。

    “起来——”她将芷晴拎至半空,又突地松手。

    “砰……”伴随着闷哼声,芷晴悠悠醒转。

    “为什么要背叛我?”李令月大声喊道,声嘶力竭。自从她记事起,芷晴就一直陪在她的身边,哄她睡觉,陪她玩耍。那种感情都是假的吗?

    “公主……”芷晴待看清前面的人影,兴奋地爬了过来。

    “公主,我没有背叛你啊……公主饶命……”芷晴抱住她的腿哭喊道。

    “没有背叛我,那天为何站在寥管事身边,你没看见她们拿着箭对准我的心脏吗?”李令月伤心道。

    “我……”芷晴结舌。

    “没有背叛我,你为何出现在贺兰敏之的府上?你还会跳舞?你那舞蹈不是我母后请人教的吗?”李令月指着她,满眼通红。

    “我……奴婢是真心喜欢表公子的……”芷晴说完已是泣不成声。

    “……所以,就要背叛我,要了我的性命吗?”得知了真相,李令月反而有一丝的释然。

    “我没有……我没有……我怎么会要了公主的性命,表公子只是说将公主带到庙会上换几个钱。因他输了好多钱……”芷晴哭诉道。

    “掌嘴——”李令月冷冷地说道

    “啪——啪——”岚烟手起掌落。

    “我会把你交给我的母后的,你自求多福吧。”李令月说完就转身离去。

    “公主……公主……你别走啊……你饶了奴婢吧,公主……”芷晴凄厉地喊声,回荡在夜空中。

    “公主慢点。”杜六叶怕雪天路滑,摔倒了,急忙追了过去。牵住她的手。

    “掌琉璃灯。”李令月高声吩咐道。琉璃在唐朝还是稀罕品,只有王公贵簇才用得起。皇后就赏了李令月好几盏。

    岚雾、岚烟接过小丫环手中的灯,每人各提着一盏追了上来。

    李令月怒气冲冲的回到归真堂,刚在软榻上坐定。杜六叶使眼色,命人拿了热茶上来。

    “清江源呢?”杜六叶问道,刚才一心顾念着公主,还没有将清江源安置好呢。

    “回执事,清公子正要下山呢。”守真说道。

    “天这么晚了,山路又不好走,他为何还要下山?不是有外院安置香客吗?”最后一句却是诘问守拙的。

    “这……”守拙语凝。

    “我去看看。”杜六叶说完,就急匆匆地往外走。

    “姐姐等一下。”李令月唤道。

    杜六叶回头,只见李令月放下茶杯,拿过岚雾手里的琉璃灯,递给她,说道:“路滑,姐姐小心。”并示意岚烟将灯盏交给守拙。

    “谢谢小月。”杜六叶笑道,心中暗赞,小月真是个心思细腻的。也难怪她日后会有所成久。只可惜……

    杜六叶暗暗攥拳。

    等追到山门口,远远地就看见清江源穿着蓑衣,深一脚浅一脚在雪中蹒跚的背影,因奉了皇后娘娘懿旨,玄青观外围正在扩建改造,土泥石沙东一堆,西一堆,到处坑坑洼洼。

    “江源兄——”杜六叶加紧了步伐,追了过去。“等一下。”她将手中的琉璃灯递了过去。

    “我知道你挂念贵伯,下山慢点。注意天冷路滑。我怕武敏之会找清江酒楼的麻烦。明天会多派一些小道童下山。如果有事你记得让她们回观报信。”

    清江源怔忡半响,才呐呐地道:“你们玄青观不是在为鲁国太夫人的祭日做准备吗?你们观里本来就大多是孤儿,人手不够。就不要麻烦了,我们没有事的。”

    “你放心,她们都长大了,人手够的。”杜六叶宽慰道:“再说天下道观本一家,举行祭日法事那天,凡是长安城中有名的道士,师傅都会请她们来帮忙的。”

    “那就好,你也早点回去休息。多谢你的灯。”清江源郑重点头,转身离去。

    山脚有禁卫军,沿路都有人巡视。她倒不是很担心。望着那盏橘黄色的灯光,越来越小,杜六叶才转身回观。

    ※※※

    第二日,还未起床。就被几只跳跃的寒雀吵醒,杜六叶披衣推窗,就见外面白茫茫一片,在初露的晨曦中异常刺眼。

    今年的雪,到比往常下得早些……

    杜六叶正在梳洗,就听外院的度琴站在门口禀道:“执事,嶲州都督府的公子说有急事要见你?”

    嶲州都督?杜六叶思索了半响,嶲州在哪?好像就是当今的四川一带,他跑长安来做什么?自己并不认识这样的高官之子啊。

    加上整个长安都知道公主住在道观,等闲这辈根本无法进入。簪缨望族皆是派了女眷前来看望公主。

    她不解道:“不是要说拜见公主吗?”

    度琴慎重道:“不是,来人说,有急事要找杜六叶。”

    “这……”杜六叶停下手中的梳子,看着镜中的自己,丝丝缕缕的青丝,又黑又长如同锦缎。

    眼睛竟比葡萄都要圆了,今生的自己好像还是顺着“前世”的模样在成长。除了着装不同;生活的方式不同;其它的都感觉像回到了九岁的时候……

    “请他到知行院吧。让外院奉茶,好生款待。”杜六叶回过神。

    “是。”度琴退了出去。

    等杜六叶换上月白色的道袍,将长发用一根简单的楠木簪子馆起。拾缀整齐,已是半柱香之后了。

    这身装扮,看起来干净秀澈,如同山崖清泉,自天际直线而下。水雾清香,白影迷离。

    转过祈愿池的假山,她隐隐地看到一个身穿交领青袍的少年,端坐堂前从容的品着茶。

    “啊……是他……”杜六叶掩嘴,他不就是那个掉了折扇的少年吗?只见他与前次所穿的宽袖大裾不同,今天穿的是直袖紧身束腰的褠服。轻裘简袍,更显干练朝气,神采照人。

第19章 姚元崇() 
“啊……是他……”杜六叶掩嘴,他不就是那个掉了折扇的少年吗?只见他与前次所穿的宽袖大裾不同,今天穿的是直袖紧身束腰的褠服。轻裘简袍,更显干练朝气,神采照人。

    褠服这是官宦子弟才能穿的衣服啊?莫非?杜六叶正暗暗思索着。

    少年已经看到了杜六叶,迎了出来,高声朗笑道:“杜六叶——”

    “大胆,杜执事的名讳,也是你直呼的吗?”丁五跳了出来,挡在前面。

    “哎哟喂,才多大一点啊,就不准别人直呼其名。”少年说着就伸手,正要在丁五头上弹个爆栗子。

    哪知丁五顺势一挡,四两拨千斤地避开了,用的正是太极拳。

    “你再敢无礼,我就叫人将你丢出去了。”丁五怒目道。

    少年人有十八九岁的样子,这么一高一矮,双方对峙着,身高差异看着实在好笑。

    “丁五,你下去吧。”杜六叶抿嘴道。

    “师姐……”丁五不谑。

    “哈哈哈……去吧,没事的。”杜六叶摸了摸她的头。

    “哼。”她一跺脚,气狠狠地跑了出去。

    “这个小童到有趣。”少年人看着丁五离去的方向,意味十足。

    “公子请坐,不知贵姓?来此何事?”杜六叶说着坐了下来,啜了口茶,清香宜人。玄青观的茶,全是按照自己的喜好泡的。

    “在下,姚元崇,字元之……”

    “噗——”他话未说完,杜六叶已是一口清茶喷在案前。忍不住抚胸猛烈地咳嗽起来。

    “杜姑娘怎么了?”姚元崇掏出帕子就要为杜六叶拭茶渍。

    “没……没什么……”杜六叶边说边咳嗽着,以手挡住他的帕子。

    姚元崇难道不就是历史上的姚崇?传说他文武双全,历仕武曌、中宗、睿宗三朝,两次拜为宰相。最后为玄宗李隆基所用,他提出十事要说,实行新政,辅佐唐玄宗开创开元盛世,被称为救时宰相。

    与房玄龄、杜如晦、宋璟并称唐朝四大贤相。名垂千古!

    他一生最恨的就是太平公主,不肯依附太平公主……

    为什么啊?

    杜六叶瞪大了眼睛不解地看着他。

    姚元崇看着她琥珀色的大眼睛,不由地一怔。满头雾水道:“姑娘听说过我的名字?”他正在绞尽脑汁地回想,他到底有没有做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为何这个姑娘看到她,吓成这样?

    “没……没事。”杜六叶接过手帕,坐正,艰难道:“不知嶲州都督府的公子来此有何事?”

    “说来话长,杜姑娘应该知道,我昨天去周国公府参加诗会了。我们在路上还遇到了……”

    “是,遇到了。这又有何奇?”

    “这到不奇怪,奇就奇在,昨天周国公府丢了一个侍女。”

    “哦?侍女?这与我何干?”

    “不错,我看到有人将她装进马车里,带上了玄青观……”

    “姚公子想必看错了吧?”早有小童为杜六叶重换了杯新茶。

    “我怎么会错?杜姑娘不必瞒着我,如果我想拆穿姑娘,此刻周国公只怕已经带着府上的人搜上山了。”

    “你诳我?”杜六叶放下茶杯,碰得瓷器叮当作响。她掷地有声道:“公主在此,谁敢上山造次。武敏之?你问他有没有那个胆。”

    “这么说,那个侍女确实是公主殿下的贴身丫环了?”

    “……你竟敢听信他人胡言乱语败坏公主名声,你可知这是死罪?”

    “姑娘大可不必这样提防我,我早就听闻武敏之是长安城中有名的花花公子,落在他手中的女子,十之八九定没什么好下场。

    我若真想害你,害玄青观,当时看见他们将侍女塞进马车,只要大声嚷嚷,就行了。

    他们还能逃脱周国公府吗?”姚元崇退而求其次,分析着利弊。

    “你这么做有什么用意?”杜六叶不解地凝眉。

    “也没什么特别的用意,只不过跟姑娘有过一面之缘,就算不帮忙,我也不想坏了姑娘的事。”姚元崇拱手,诚挚道。

    “……”杜六叶扬眉表示不信。

    姚元崇见状只得笑道:“老实说,我也喜欢在清江酒楼吃饭,自从他们家的主厨下狱之后。我竟食不知味。

    过了段时间,他们主厨总算放出来了。听说是玄青观的杜执事救了他们。

    哈哈……所以姑娘你也算全了我的口福之欲。

    还有,去年水旱天灾,饥荒仍频,我听说,长安城中的那些小乞儿,皆憩身在玄青观。观中每日施粥。

    我又怎会是那不知道好歹之人。”说到最后,姚元崇声音越来越小,眸子里竟然闪现着晶莹璀璨的光芒。

    “……”

    半响,他见杜六叶没有发声,眼神也不复初到时那般尖锐。自顾自地又说道:

    “而武敏之早就跟我们说公主赏了他一个贴身侍女,准备宴请周朋,一起赏玩。

    我因为好奇,就想偷偷地去看看真假。看看公主,是不是那样的……

    却正好瞧见两个乔装打扮的道姑将那侍女打晕。别问我为什么知道她们是道姑,她们长期束发,与正常姑娘气质很是不同的。

    联想到公主就在玄青观,她如果真的赏赐了丫环,又何必大费周折,将其打晕?我觉得此事必定有蹊跷。

    但公主年幼,未必能考虑那么周详,我猜一切肯定是你安排的”

    “也有可能是我们主持安排的。”杜六叶抱着茶杯,瞠目结舌,许久都忘了放下。

    “姑娘不必推辞,多年前我也曾时常出入长安,那时的玄青观籍籍无名,败落如斯。可见主持应该是位不问俗物,清高出尘的人。

    反而是这几年,玄青观乐善好施。声名渐起……听说是杜执事掌管一应事务,再说,这世间哪有不透风的墙?”姚元崇笑得意味深长。最后这句话,应该是指公主被虏事件。

    杜六叶张着嘴巴,半响也合不拢,直直地呆望着他。

    这智商是逆天了吧?小小年纪,世事洞明。日后不愧成为一代名相,国之栋梁!杜六叶在心中叹服。

第20章 对垒局() 
只是历史上的姚元崇,一直看不起太平公。不肯与之为伍。是不是误认为公主被奸污了?认定她不是清白之身,不配做他的主子?

    好险,好险……武敏之差点就坏了公主的大事。姚元崇这么聪明的人,公主要与他为敌。不是自寻死路,也要走得坎坷。

    只是他这么有能力的,干嘛还要与武敏之那样的人渣走在一起呢?杜六叶很好奇。

    “你既然知道武敏之德行有亏,为何还要与之为伍呢?”杜六叶不岔道。

    “他虽然是个有名的花花公子,生活放荡不羁。但听说他主篇了《三十国春秋》,才高八斗。我生平最爱有才之人……不过,我看传闻也不实,他手下门客众多……”他话未说完,就听度琴急急忙忙地跑了进来,大叫道:“执事,不好了,不好了——”

    杜六叶心头一跳,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扶住她问道:“怎么了?”

    “清江酒楼出事了……周国公亲自带了许多奴仆,将清江酒楼团团围住。说是昨日府上丢了贵重的东西,有人看见是……清江酒楼的人偷的。正要搜呢……”度琴气喘吁吁,结结巴巴地说着。

    杜六叶斜了姚元崇一眼,姚元崇正色道:“我正要说这件事呢,他们虽然不敢上山搜查,但却敢将清江酒楼翻个底朝天。昨天的宾客就那么多,他们迟早会怀疑到清江酒楼的那些人身上。”

    “丁五,去请公主。”杜六叶吩咐道。

    “是。”丁五领命而去。

    ※※※

    待太平公主整束好了护卫,并且带上禁军,气势汹汹地准备下山时。

    杜六叶也已集齐玄青观的护院,由守真、守拙各领着一帮弟子,随时准备出发策应。

    这时候跟在黄逸云身边,侍候炼丹的道童,名叫守洁的匆匆地赶了过来。三步并作两步,拉住杜六叶道:“执事,主持说再过几天鲁国太夫的祭日就要到了,祭祀上的法器也应该准备从库房里搬出来了……”

    “好。”杜六叶心不在焉地拂开她的手指,头也不回的跟着李令月下山而去。

    姚元崇见状也跟紧了脚步。

    快到清江酒楼时,早见里三层,外三层的围观群众,将路堵得水泄不通。

    禁军首领年方二十,是门下省左散骑常侍刘仁之子,名为刘勤。武曌特意派了他跟在李令月身边,可见是个有实力的。

    刘勤见状,忙将公主护在中间。示意属下开道。只见领命而去的卫兵带着一行人高声喝道:“让开,让开——”

    很快门前被他清出一条道路来。

    杜六叶望了过去,只见清江酒楼已是杯盘狼藉,桌椅横陈,碎的木板木屑,菜汁油汤流了满地……

    可见正是在饭点,却被人闯入,砸了个乱七八糟。

    清福贵正躺在地上直哼哼,清江源扶着他不停地哭喊,模样惨不忍睹。

    武敏之则翘着二郎腿坐在一张太师椅上,嘴里叼着根牙签。手上还摇着一把玉骨扇。

    “武敏之,你好大胆子?”李令月实在看不下去,看到他这样骄奢跋扈的样子,与平时那个笑容爽朗的表哥,哪里还是一样?母后为何赐他姓武,简直丢武家的脸。如果不是看在母后的面子上,她真想大骂,贺兰氏……你个贱人。

    “哟,这不是表妹吗?不是听说你出家了吗?今天怎么有空出来。”武敏之吐掉牙签,拿起玉骨扇轻佻地摇了几下。

    “放肆,公主驾到,还不跪下迎接。”刘勤怒目圆瞪,呛声道。

    百姓听闻,皆大惊,忙跪拜行礼,高呼道:“拜见公主殿下。”

    武敏之冷哼一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不屑地拱手遥揖。傲慢之极。

    “你……”李令月咬牙,却只得无可奈何地一甩衣袖。调整了呼吸,转身对百姓却温和道:“免礼吧!”

    “清江源——”杜六叶见贵伯已经晕迷,已是非常着急,顾不得许多,第一个冲了上去。

    “站住——”武敏之的声音冷冷的没有丝毫温度,显得非常阴鸷。

    “却不知周国公今日为何大动干戈?”杜六叶拱手执礼道。

    “哼,我府上昨日丢了贵重物品。”武敏之轻轻地敲着手上的玉骨扇,笑得邪魅。

    “哦?不知你府上丢了何物?”杜六叶笑得和煦,悠然地问道。

    武敏之却怒了,见她只是个小小九岁道童,他挑眉道:“我府上丢的东西,也是你个卑贱庶民可以诘问的吗?”

    “不敢,不敢。”杜六叶直摆手,嘴角上扬,却低眉顺眼道:“长安城中百姓众多,今日父老乡亲大多在场,如果让百姓们误会你堂堂周国公栽赃嫁祸,欺压良民就不好了。毕竟天子脚下。不是吗?”说到最后,杜六叶已是笑得煦烂。

    “是啊……是啊……”周围响起一遍“嗡嗡”地议论声,百姓皆点头附和,窃窃私语不绝于耳。

    “你——”武敏之用玉骨扇指着她,气得七窍生烟。“昨日我府中大宴各路士子,联诗作对。岂能有假?”

    “哦?可有人作证?”杜六叶挑眉巧笑。

    这时候在人群中看热闹的姚元崇故意往前挤了挤,还重重的咳嗽一声。

    武敏之顿时眼睛一亮,喜道:“元之,你来得正好,你来……你来……”

    姚元崇一脸懵懂无知的样子,走上台阶。

    “快来,你告诉大家,昨日在我府中呤诗作乐,是不是清江酒楼的这对父子去府中做的菜?”武敏之搭着他的背,指着在地上晕迷不醒的清福贵高兴道。

    “是啊。”姚元崇很干脆的回答。

    “是不是他们偷了我府中的贵重物品?”武敏之听完精神大振,断续发问道。

    “这……”姚元崇如鲠在喉,无视不停向他使眼色的武敏之。无辜道:“你丢了什么贵重物品?”

    “哗——”群众们炸开了花,各种议论声如潮涌般纷沓而至。

    武敏之一时之间脸色憋得通红。

    “你——”他额上青筋暴起,用手指着姚元崇,心急如焚。

    姚元崇一副我真的不知道啊的着急表情。

    李令月见此,轻蔑冷笑,高声道:“武敏之,你还不快放了人。你这样诬陷良民,鱼肉百姓。我一定禀告父皇和母后……”

    双方正争执不休,忽有人阔声喝嚷道:“让开,快让开——”

第21章 好算计() 
双方正争执不休,忽有人阔声喝嚷道:“让开,快让开——”

    众人看去,却是雍王李贤在护卫的簇拥下,挤了进来。

    这李贤被皇后娘娘封为雍州牧,一直以来由他镇守长安。与太子成角逐之势。据说此次太子被禁足东宫就与他有关。可见他的势力不容小觑。

    杜六叶撇了他一眼,来得到巧。

    “太平,快别闹了。”李贤大喊道。对众人的参拜置之不理。三步并作两步踏上台阶,迈入酒楼。对武敏之又道:“敏之你也是,家里丢了几个瓷器而已,就这样兴师动众。还不把人放了。”

    他俨然大家长,因为弟弟妹妹不懂事,人前吵闹打架。只得由他这个良善宽和的大哥哥来劝阻,安抚他们。

    局势立马就变了。

    真是打得一手好牌,杜六叶戚眉。难怪能够算计太子。

    杜六叶趁机走了过去,取出怀中的药瓶。递给清江源轻声嘱咐道:“这是保宁丸,每日三颗。速速给贵伯服了。然后扶他去后院休息,赶紧请大夫。”

    “是,多谢杜姑娘。”清江源感激涕零。忙背上清福贵准备往后院而去。

    “站住——我让你走了吗?”武敏之嚣张地吼道。

    “武敏之。”杜六叶狠厉地扫了他一眼,铿锵掷地道:“你贵为国公,无凭无据,就敢打伤手一个无缚鸡之力,耋耄暮年的老人。大家知道你位高权重,公主年幼,你不将她放在眼中。难道雍王你也不放在眼中吗?

    再说,你可知当今皇后懿诏,鲁国太夫人丧期,不可宴乐婚嫁,举国哀掉?你竟敢大肆宴乐?你还不知罪吗?”

    “好——”有百姓轰然叫好,也不知谁起头鼓掌,台下掌声如雷……

    好厉害的小丫头,李贤不由得多看了她几眼。几句话切中要害,字字诛心,还离间了他和武敏之。很好……他暗暗地点头、冷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