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谋小计五十年:诸葛亮传-第1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禅傻子似的盯了黄皓一眼,他说不出话来,泪却流下来。

    那是比死还难过的痛苦,一颗心捣烂了揉碎了,还要在那累累伤痕上千刀万剐,每一刀下去,都砍掉他残存的痴想。

    他原来对拥有她已不抱奢望了,他不能娶她,更不能占有她,他早知他们无缘,眷属不成,身份暌违,两小无猜的亲密也成过往。他被关在深宫中,做一个好看的摆设,若是一年能见她一面,那便是绝大的满足了。他再不敢于她有丝毫非分之念,只想她能随心所欲,所以她要拜入玄门,他赐给她道观。他纵然不能与她偕老,可她在他的荫庇下平安一生,便好似他拥有她一般。他知道她在那儿,一个人,仿佛为他守候,尽管这念头很可笑,却足够让他怀揣着悲伤的快乐很多年。

    可上天连这点可笑的痴想也要攫取,真是太残忍了,他到底做错了什么,他想要的总是得不到,他得到的又不是他想要的。命运就是一锅难吃的杂烩,调料菜肴本来鲜美,下锅时却全都放错了顺序。

    “我失去她了……”他哭着说,他一把抓住黄皓的手腕,一面笑一面哭一面大声地喊叫,“他们真狠,他们把阿斗喜欢的女人赐给别人,他们却让阿斗兴复汉室,还于旧都,阿斗不稀罕兴复汉室,不稀罕什么长安洛阳,阿斗只想做阿斗,只想做阿斗……”

    皇帝这疯狂的模样让黄皓心惊肉跳,也顾不得手痛,挣扎出一只手扶住皇帝:“陛下,你可唬死小奴了。”

    刘禅死死地盯住他,像在看某个臆想中的仇人:“你说,他们是不是狠,是不是,嗯?”

    黄皓忽然哭起来:“陛下,您是怎么了,天底下有什么坎过不去,你而今这般糟践自己,让小奴们如何思量!”

    刘禅惨然地笑了一声,他松开了黄皓,似乎被那巨大的痛苦压得透不过气来,宣泄的力量再也发不出来。

    前方的甬道上忽然闪过一个身影,像闯入猎人陷阱的幼兽,惊惶失措地东躲西藏。

    “什么人!”黄皓怒声道。

    人影像被马蜂蜇了一下,直直地钉在原地,却在咫尺之时,发出了“啊”的惊呼,仿佛在牵衣拉裙,那人跪了下去。

    隐绰的光线勾勒出那人纤弱的身影,原来是个女子,头伏在双肩间,乌云般的青丝有些松乱,脑后的金钗摇摇坠坠,耳后塞着米粒大的珍珠坠子,这些金银首饰都在黑夜中泛着诡异的艳丽光彩。

    “臣妾迷了路……”女子小声地说,声音甜腻,像给人注入了麻沸散,浑身都酥了。

    “你是何人?”黄皓质问。

    “臣妾是,是车骑将军的妻室胡氏。”女子有些害怕,吞吐吐吐地说。

    刘禅哪有不知道刘琰的。三年前他跟随诸葛亮北伐,不改虚诞浮华本性,和魏延起了争执,诸葛亮言辞责让,他因也理亏,便写了答罪笺呈给诸葛亮。诸葛亮见他是两朝老臣,也不多加追究,只遣返回成都,不在军中为事,继续过他逍遥自在的富翁生活。

    他猜这女人必是朝庆入贺太后,宴席散后,误入深宫,却因不熟路,竟撞到自己面前。他好奇起来,说道:“你抬起头来。”

    女人怯怯地把那张埋得很深的脸悄悄扬起来,韶秀的面孔如明玉流光,眼睛细长,闪烁着勾人的光,嘴角有两个似隐似现的笑靥,即使不说话,也风韵动人。她像那种过度盛开的花朵,艳到极致。

    刘禅看了半晌,心道刘琰已是半截身子埋在土里的糟老头子,怎么娶了个妙龄女子,怎么看也不般配。

    女人也在悄悄地打量刘禅,年轻的皇帝有一张清秀的脸,但五官刚硬不足,显得过于柔和了。眼窝深处有泪痕,似乎刚刚恸哭过,双颊泛红,一半因为酒意,一半因为伤心。

    这是女人第一次和皇帝正面相对,她没想到皇帝竟然是个模样俊朗的男子,和她想象中那被酒色臃肿的帝王截然不同,青春、昂扬、轩朗,仿佛朝阳般蓬勃向上,让人第一眼便会喜欢上。她脸上发烧,仿佛被春风吹面,娇弱地说:“臣妾恳问陛下,怎么去长乐宫?”

    刘禅不知该怎么回答她,他的心情并没有完全恢复,还没散尽的酒意被那悲伤的一哭都激出来,脑子便昏了,他本该遣人将这女人送走,此刻却耍起了脾气:“朕正巧要去见太后,你随朕一起去吧。”

    听说能与皇帝同行,女人又害怕又高兴,她扭扭捏捏地叩首谢恩,弱柳扶风般低站起来,若即若离地站在皇帝身边,两只手互相绞着,细长的眼睛忽而看上,忽而低垂。

    黄皓似乎感觉到什么,忽地就放低了姿态,一面扶住皇帝,一面打量那卖弄风情的命妇,躲在一旁忍不住展开一个笑。

    一对白玉莲配捧了出来,雕琢得极精致,不见一丝儿的糙角,莲瓣向四周撒开,仿佛一个敞开的胸怀。玉的沁色很匀净,捧在掌心,仿佛一掬干净的泉水。

    黄月英捧住玉莲,慈祥地看着跪坐在她右手的年轻人,方脸膛上有一抹发烫的红,两只手规规矩矩地放在膝盖上,一直没有抬头。

    “这是太后所赠信物,你和果儿,一人一枚,”黄月英温和地说,她微微停顿着,“你若不愿意,尽可告诉我,我代你回绝太后,太后明理,她不会责怪。”

    姜维还是没抬头,手心已渗满了汗,膝盖上盖出了两个湿漉漉的巴掌印。他压根不知心里是个什么想法,太后忽然的赐婚于他太过震惊,不啻一击惊雷,炸得他平静如水的生活巨浪滔滔,他还没有从那巨大的惊讶中抽身出来。

    “我知道,”黄月英的语气很柔软,“你大约还顾虑着自己过世的妻子,可三年丧期已过,寻常人皆可续弦再娶,并不违大义。自然,我不逼你,到底要心甘情愿才行,这事原是太后的一番美意,成不成还待说。我仍是那话,你若不愿意,我代你回绝太后。”

    黄月英说不逼姜维,可每个字都像在逼,太后赐婚,丞相夫人亲自出面议亲,场面已搭得很大了。姜维有种被赶上祭台的仓皇感,到底把冰清玉洁的丞相千金嫁给一个丧妻的鳏夫,本已很受委屈了,姜维觉得自己若拒绝,太骄矜不知好歹,若欣然赞同,又总觉得别扭。

    如果说,他第一次拒绝诸葛亮,是因为有白蘋在先,他不能在妻子生死未卜之时另结新欢,他宁愿独个品尝孤单的苦酒,也不肯背弃信义,这是他固执得不近人情的原则。可,如今白蘋已成了黄土陇中的幽魂,这一次,他已没有了拒绝的理由。

    可是,心里仍然别扭着,他皱起了眉头,两只手死死地按住膝盖,汗已从掌心渗在腿上,抹开热乎乎的一大片。

    黄月英约莫能猜得到他的纠结,她不做催迫,却幽幽地提起另一件是:“果儿回家了,无论你愿不愿意,见她一见。”

    “啊?”姜维终于抬头,他这当口才回过神来,黄月英请他入府原来不仅仅是议亲,还想让他见诸葛果。可他只猜到第一层意思,偏没想到第二层,孤男寡女同处一室,这要传出去,可是个什么名声,姜维窘迫起来。

    黄月英把白玉莲轻轻放在一面髹漆案上:“你放心,不会误了你。”她这一句话说得姜维刹那红了脸,她和蔼地笑笑,款款地走了出去。

    他磨蹭着,走还是留这一对矛盾,像两军对垒,彼此不相伯仲,争得头破血流,还没有个结果。

    门却忽然开了,一个人影投了进来。她在门后站了一会儿,似乎在犹豫,“沙沙”的风掀起她的衣衫,让她显得格外孤寂病弱。

    姜维忽然就紧张了,此刻盛满心中的不是走还是留的矛盾,却是如何面对这个女子。他看着她的剪影贴着门,便像是倚着墙悄悄生长的野百合,芳香都裹束着,美丽也隐藏着,便是那老去也悄然无声,他便呆呆地凝着她的影子,连招呼她进屋来的勇气也没有。

    他能指挥千军万马,他能开疆辟土,建立不世功业,偏偏不能对一个弱女子坦开胸怀。

    诸葛果在门口站了很久,也许在给自己积蓄力量,她慢慢地挪动步子,便似攀登险峰,也没有关门。门外的雪光反照进来,映着她苍白瘦削的脸。

    她仍是道姑装束,清汤挂面,不施铅华。比上一次见到她时,似乎又瘦了,下巴撮尖了,颊边有黑影扫上眉梢,仿佛经年伤心留下的哭痕。因为瘦,眼睛显得很大,神采却有些黯淡,给人一种惹人怜惜的楚楚风姿。她在姜维的对面坐下,两只手轻轻搭在一起,仿佛在无形中保护着什么。

    “你……”姜维张着口,却不知该说什么。

    诸葛果忽地道:“太后的意思,不是我的意思。”

    姜维愕然,诸葛果这开篇第一句,倒让他始料不及。

    “你可以回绝。”诸葛果忧伤地说,“我如今清修之身,其实也不该有世俗之念,你若回绝,称你的心,如我的意。”

    姜维怔怔地看着诸葛果,这个女子的平静没让他轻松,反而让他感到揪心的难过:“我其实……也没有、没有,”他死死地抓住手掌,逼自己说出来,“没有不愿意……”

    诸葛果微微一震,她像是不敢相信,错然地打量了姜维许久,半晌,她喃喃着:“可是,姜哥哥,”她艰难地嚅动着嘴唇,“你知道么,我、我不能养育子女……”她把头低下去,双肩一阵抽搐,仿佛在悄悄地哭。

    这是姜维当真不知的隐秘,这让他震惊,也让他难过。他此时却是知道了,为什么诸葛果会选择清苦的道观生活。她不是不眷恋红尘,而是红尘抛舍了她,他对这个女子瞬间生出无限的怜惜和疼爱。

    “不要紧。”他轻声道。

    诸葛果怔住,她抬头对上姜维的眼睛,那清炯的目光里充满了真诚,并没有一丝一毫的虚情。

    姜维站了起来,他翻身将案上的白玉莲拿起来,小心地握在手里,一步步地走向诸葛果。

    诸葛果紧张得不能呼吸,她像被施了定身法,一动不动地看着姜维慢慢靠近她。她听见他的脚步声噗噗如心跳,她看见他清亮的眼睛离自己越来越近,还有那细弱得不知是什么的声音,仿佛他匀净的呼吸。

    姜维在她面前缓缓蹲下,他将一枚白玉莲握在掌心,另一枚却缓缓地递给诸葛果,他露出了干净的笑。

    诸葛果愣了一下,她看着他的笑容,她在他的笑容里找到了久违的勇气。她不再犹豫,她向他伸出手,彼此的掌心轻轻摩挲,彼此的温度在一瞬间交融,宛若等待千年的邂逅。

    她终于握紧了白玉莲,却以为那卧在掌心的不是一枚玉,而是握住她那也许终将有所依的后半生。幸福来得太迟,可也太美好,许多年压抑的感情都奔腾了,她把脸埋下去,像个孩子般哭了出来。

    太阳出来了,雪却没有化,仍静默着苍白的面孔,亭台楼阁一派冰雕玉砌,阳光一照,明晃晃白莹莹,夺目得逼人眼。

    那从雪地上折射的阳光跳上窗台,刺进了暖融融的房间。诸葛亮抬手挡住了,因见门被风吹开了,他起身去拉关上,回身看见张钺蹲在炭炉边跳脚,一面烤火一面咧咧:“冷,真冷。”

    诸葛亮笑道:“有这般冷么?”

    张钺叹了一声:“怎不冷?还是南中好,天冷了,便往南走。纵算是仍得着重衣,也不会下偌大的雪,冻得人不能动弹。”

    诸葛亮瞧着张钺那缩头缩足的模样,越发可乐:“你可在成都待了近十年,还不惯?”

    张钺攒眉蹙额:“难。”他在火上搓搓手,“我到底是南中夷人,虽当了汉官,着了汉家衣裳,魂还是夷人,天生的秉性,好比人身上的胎记,剔不掉。”

    这话说得诸葛亮一震,他略带怅惘望着张钺,着汉家衣裳,汉话说得极利索,活脱脱一个汉家儿郎,若不是他自己提醒,他几乎也忘记了这个年轻将军原来是南中蛮夷:“想回南中么?”

    “想呢,我去年才回去一趟,就是来去匆匆,连南中的酒也没来得及品尝,奈何!”张钺遗憾地说。

    诸葛亮安慰道:“以后还有机会,不急。”

第208章 鞠躬尽瘁(3)() 
张钺闷闷地叹气:“我现在是朝廷的人,身不由己,哪里能像过去般自在,天不拘地不管,想上哪儿便上哪儿。”

    “后悔了么?”诸葛亮用长辈的口吻说。

    张钺眨眨眼睛:“有一点儿,”他忽地一笑,“也不太后悔,这辈子能跟在丞相左右,也值得了。”

    这一番不造作的表白便似那清亮亮的水,诸葛亮很感动。蜀汉的众多官吏,有的有求于他,有的对他又敬又怕,有的甚或闪烁心意,唯有张钺,不求回报不问后果,做多大官建多大功都没所谓,似乎只要跟在自己身边,于他便是莫大的福祉。有时候,诸葛亮感觉他很像修远,永远像赤子般纯粹,可把这样的人一次次拖入残酷的战争,自己是不是太狠心了呢?

    他匆匆掐掉心里的不忍,说道:“玉符,过了年,你便前往汉中。”

    张钺听出意味来,他登时来了劲头:“丞相,是不是又要北伐?”

    诸葛亮翻开一册文书:“还需陛下恩准。”他取来毛笔,一面在文书上落笔,一面说话,“再一事,蒲元前日来信,斜谷邸阁已建好,你这次去汉中,将粮米一并运入斜谷,你亲自率兵屯守。”

    张钺听说诸葛亮要运米斜谷,他像是在暗夜里摸到一束光:“丞相,这次出兵,莫不是从斜谷北上?”

    诸葛亮抬起眼睛觑了他一眼:“军情机密,怎能宣于人口?”

    张钺忙打消了刨根问底的念头,只好静等诸葛亮做事,乍想起北伐在即,又觉得极兴奋,胸口燃烧出一团暖意,寒冷也忘却了大半。

    诸葛亮终于写好了信,缄了口交给他:“这是给蒲元的信,你一并带去。”

    张钺把信揣入胸兜里,还摁了一摁,笑嘻嘻地说:“丞相,蒲元制兵真真是鬼斧神工,不愧是巴蜀两绝。”

    “两绝?”诸葛亮一怔。

    “蒲元制兵,赵直占梦,可不是两绝么?”张钺的表情很认真。

    诸葛亮哑然失笑,他幽幽一叹:“赵元公行踪不定,往往一刹邂逅,便不知所往,亦不知他如今身在何方。”

    “我听说他回成都了,他家小都在成都,纵然天涯历遍,也不能不回来。”

    “是么?”诸葛亮心念一动,他将文书一册册翻开,像打开了一个念头,“这样……玉符,你去请他来丞相府,便说我有事求他。”

    张钺面有难色:“就怕他不肯,丞相该知道,赵直这人怪着呢!”

    诸葛亮略带揶揄地说:“无妨,请个文弱之士,对无所不能的张钺来说,应不是难事。”

    张钺捶了一下拳头,瞬间拿定了不容转圜的决心:“行,我去请,他若不来,我绑了他来!”

    诸葛亮不禁一笑,他点点头:“你去吧。”

    张钺起身行了一礼,款款退出了门。

    诸葛亮见得张钺离开,先誊了几册公文,静静地坐了一会儿,听得炭火毕剥跳跃,火光流淌着,仿佛折了腰的女儿身姿。心中存着事,总也觉得不踏实,他把文书挪开,拿起白羽扇,推门而去。

    迎面的北风让他打个寒噤,蓄在竹叶上的水丝儿吹落下来,像细长的银针般密密地斜扫而坠。他举起羽扇遮住头顶,那蜘蛛网似的水丝便顺着羽毛飘飞,宛若垂在眼前的一帘。

    他方走出去十余步不到,却发现黄月英也正朝他走来,两人忽地收住了脚步。

    诸葛亮一笑:“我正要寻你。”

    “我也有事寻你。”

    “你先说。”诸葛亮道。

    黄月英走近他,两人离得近了,她说话的声音很轻:“我是为果儿的事……”

    诸葛亮似笑非笑:“正巧,我也为果儿。”

    “你也为果儿?”黄月英惊愕,她看着诸葛亮,那清湛的眼睛像镜子似的照亮了她暗沉沉的心,她忽然有些明白了,凄凄地说,“你想问我什么?”

    诸葛亮凝视着她:“你告诉我实话,果儿的事,是不是你去请命太后求的婚姻?”

    黄月英沉默有顷:“是我……”

    “果然是你,”诸葛亮长声一叹,“我忽接太后懿旨,便以为事情蹊跷。这若干年来,并无人提及果儿婚事,如何忽忽有这一道赐婚之命,想起你才入宫朝贺,也只有你有此机会向太后陈情。”

    黄月英低声道:“知道你怨我,可我是觉得果儿可怜,才去求太后赐婚……你是丞相,肩上挑着江山社稷,我只是一个母亲,只想遂了女儿的心愿……”她说不下去,声音渐渐哽咽了。

    诸葛亮油然生出怜惜之情,他有些伤感地说:“我不怨你,说来,是我对不起你们。我没有尽到做父亲和丈夫的责任……”他举手揩掉妻子脸颊边的泪珠,动作很温柔,指尖的冰冷让黄月英一颤。

    竹林里的风渐渐大了,黄月英情不自禁地挽住了他,在他肩上轻轻一靠,却只是短暂的一霎,她仰头望着他,露出了少女般的烂漫微笑。

    “没有对不起,我心甘情愿。”她一字一顿地说,像只避风的小猫,把脸埋在他早失了温暖的胸膛里。

    幽幽一梦醒来,便似隔了百年光阴,已不记得梦中到底经历了怎样的曲折故事,是大悲,抑或大喜,都像在极遥远的过去匆匆掠过窗前的一片剪影。时间过去很久,记忆都稀释了。

    刘禅从暖烘烘的被窝里钻了出来,雪光透过窗棂泌进来,将微暗的房间抹开了偌大的缺口。

    他没精神地叹了口气,像是没睡够,连续地打了数个呵欠,懒怠地漫撒着目光,却看见一个女人。

    是的,是一个女人。

    女人半梦半醒,钩月似的眼角有瑰色的水痕,仿佛谁昨夜烙下的吻。乌黑的长发在枕上撒成一帘波浪,白皙丰腴的胳膊在被底紧紧地搂住皇帝的腰,像缠住他的水草。

    女人很美,可美得太惹人瞩目。刘禅其实不喜欢这种美,他嫌太闪烁了,那是他不能掌控的美艳,仿佛灿灿的太阳,扎人堆里总是光芒四射,那骨子里的风骚味道隔着一条河也能捕捉到。他更喜欢小家碧玉的俏丽,仿佛一地洗练的月光,他便爱那邻家女儿,美丽却不妖媚,天真却不造作,活泼泼的天生可人,一颦一喜便让他欲罢不能。

    刘禅抬起女人的胳膊,将她轻轻挪开,却是这并不重的动作,女人便彻底醒了,蒲草似的睫毛抖动着,她哼了一声:“陛下……”

    刘禅没应她,宫人们见皇帝醒了,捧着热水外衣躬身走上来,黄皓躬身走在最前边,跪在床边伺候皇帝沐浴。

    许是皇帝沐浴的动静大了些,女人往被褥里缩了缩,半裸的身子像包在蛹里的蚕宝宝,白生生,嫩滋滋。

    刘禅掀开被子,坐在床沿把鞋穿上,两只脚在地板上轻轻磨蹭,也没有站起来,只是坐着默不作声,似乎在想什么心事,良久,他低低道:“明日,你出宫去吧。”他的语气很淡漠。

    女人把脸露出来:“出宫?”

    皇帝用背对着她,看不见面孔,只听见声音寡然如白水:“你自入宫朝庆,已在宫里盘桓了半个多月,该回去了。不然,你丈夫岂不起疑?”

    半个多月了,他打着太后留宿命妇的幌子,和这个女人厮混在一起,颠倒龙凤,巫山云雨,像个痴迷肉色的淫汉子,跌进了有夫之妇编织的淫靡网中。

    “管他呢!”女人满不在乎地说,她自和皇帝勾搭上手,早把家中那糟老头子忘却了。

    刘禅沉沉叹口气:“你不管,我不能不管,到底,你是宗室命妇,论辈分,我还得称你一声婶婶。”

    “婶婶?”女人像听见什么极有趣的笑话,咯吱咯吱地笑开了怀,她像鱼一样地蠕动着,一点点爬向皇帝,两条白腻的胳膊从后面圈住了皇帝,“陛下可真有趣。”

    刘禅用力掰开她的手,他歪着头,显得很没精神:“我是说真的,你该出宫了,我会安排心腹送你出去。你陪了我这许多天,便为这难得的情分,我也不会亏待你,你想要什么,只要我能办到的,我尽力为你办。”

    女人愣了,她有种卖身当娼妓的感觉,云雨中卖了肉色,赚得盆满钵满,却赚不来嫖客的感情。她裹着被子坐了起来,轻轻咬着牙:“陛下,要赶臣妾出宫么?”

    刘禅没有表情地笑了一声:“你本来也不是宫里人,没有谁赶不赶。”

    女人从鼻孔里哼着不满的声音:“是么,那臣妾与陛下的数夜欢合,算怎么回事?”

    “那你想怎么着?”刘禅忽地回过头,双眉蹙成一条线,脸上的肌肉拧得极紧,又凶悍又刁钻,“让我纳你为妃?”

    皇帝的忽然变脸让女人骇然不敢吭声,她吞了一口唾液:“我,我……”

    刘禅狠狠地说:“我只能要我必须要的女人,你懂么?”他说着这话,却把心底深埋的痛苦牵扯了出来,他被这痛苦折磨得难以自拔,为了排解那如山般沉沉压下的宿命悲感,他和这个陌生的女人秽乱宫闱,每一次荒唐的泄欲,也只是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