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花剑行-第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上官令仪与上官令攸对视一眼,无奈地笑了笑。
上官令爰默默垂着头吃完了手里的一整块红枣糕,气似乎还没有消,小小的胸膛一起一伏,像是在酝酿着什么。上官令仪正想出言安慰几句,上官令爰忽然抬起头来,愤愤道:“我不是没有礼貌。”
落依差点噎住,呛了几声,手忙脚乱地丢下红枣糕去找水喝。
上官令攸一边抚着落依的背,一边对上官令爰道:“爰爰?”
“我不是没有礼貌。”上官令爰又重复了一遍,仍旧是气鼓鼓地,眼睛里却多了些东西,“师父说二姐姐的坏话,我不喜欢她。”
落依再一次被茶水呛到。
上官令攸抚着落依脊背的手停了下来,眉头微皱,看了同样不明所以的上官令仪一眼,又转回去问上官令爰:“你说什么?”
“师父偷偷说二姐姐的坏话,我听到了。”上官令爰不仅重复了一遍,还贴心地添加了一些细节,顺便提高了音量。
上官令仪赶紧捂住了她的嘴:“声音小一点。爰爰,这种话可不能乱说。”
小孩子总会把一些小事情夸大,所以到目前为止,上官令仪和上官令攸都觉得事情并没有那么严重,或许只是凌舒随意提了上官令仪几句,毕竟两人这几日一起去村子里,接触的时候也比以前多了不少。可能只是单纯的提到上官令仪,也可能是随口抱怨几句,这都不能算在说坏话的范畴。
“我没有乱说,她就是说二姐姐的坏话了。”上官令爰补充道,“还是给一个我不认识的人。”
“不认识的人?”上官令仪本能地一惊,转念一想,又安下心来。她与上官令攸尚且都认不全毓灵宫里的所有人,何况是上官令爰。
“对,是在瀑布那里偷偷说的,我过去玩,全都听见了。”上官令爰笃定道,“我从来都没有见过那个叔叔。”
“是个男子?”上官令仪渐渐觉察到了其中的异样,神色和语气终于严肃起来。
第二百一十五章 无言默契()
“爰爰,你确定没有看错也没有听错?”上官令攸意识到这其中的严重性,最后再做一遍确认。瀑布周围有一片茂密的树林,是从毓灵宫去瀑布的必经之路,隐蔽在其中确实不易被发现,何况上官令爰还是个小孩子。所以说她听到些什么是有可能的。
“我确定。”上官令爰急道,“我没有说谎。”
上官令仪给落依使了个眼色,落依抚着胸口,一边顺气一边关上了门,在那之前确认了周围并没有人经过。
“凌姨都跟那人说了些什么?”上官令攸问道,“你可看清楚了,那人长什么模样?”
“我不记得那人长什么样子了,他蒙着脸,只露了眼睛在外面。”上官令爰在上官令仪的示意之下再次压低了声音,“我听到师父说,二姐姐不知轻重,给毓灵宫招惹了麻烦回来。”
听到这个话,上官令仪倒不怎么意外。毕竟凌舒当着她的面说过类似的话,大意就是她此番离开毓灵宫,回来时招惹上了江湖势力。
“还有别的吗?”上官令攸看了上官令仪一眼,见她面色无异,才暗暗放下心。
上官令爰不忿道:“她还说,姐姐是个小丫头片子,什么都不知道,成不了大事。”她两个鼻孔出着大气,心中愤愤不平。
上官令仪和上官令攸同时垂下了头。
说实话,这些话都比较中肯,虽然听了让人心里不舒服,但是都是实话。确实是上官令仪招惹了麻烦回来,才使得附近的村民遭了秧,而她与上官令攸,在凌舒的面前,也确实是两个小丫头片子,至于能不能成得了大事,现在还说不准。
上官令仪真正在意的不是这些言语上的攻击,而是与凌舒交谈的那个男子,是什么人?
凌舒至今未婚,若是有个心上人,也不是什么奇事,后山瀑布是许多弟子经常回去的地方,胜在隐蔽且有情调。可是,上官令爰说那个男子戴着蒙着脸,这就有些奇怪了。
蒙住脸,通常是因为不想被人看到面容。可是男欢女爱乃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他何必要蒙着脸怕被人看见?
上官令攸俯下身,两手搭在上官令爰的肩上,认真问道:“爰爰,这件事,你还告诉过别人吗?”
上官令爰摇了摇头:“没有。”
“那你可不可以答应姐姐,不要告诉其他人?也不要告诉师父。”上官令攸怕上官令爰说漏了嘴,事情一旦传开,对谁都不好。
“姥姥也不能说吗?”上官令爰小心翼翼地问道,“我们告诉姥姥,让她给二姐姐出出气好不好?”
上官令攸坚定的拒绝:“不可以哦,姥姥最近身体不好,爰爰不可以去打扰她。”除非有了充足的证据,否则上官令攸不打算用这种事情去打扰洛虞。
“那好吧。”上官令爰沮丧地垂下头,指着桌子上的红枣糕,“那我可以再吃一块吗?”
“当然可以。”上官令仪从碟子里拿了一块还温热的红枣糕给她,“慢点吃,别噎着了。”
上官令爰抱着红枣糕,一本正经道:“二姐姐,你别生气,我会替你出气的!”
“我没有生气,爰爰也不用替我出气。”上官令仪心里暖暖的,手下的动作不觉轻柔起来,“你以后还是要乖乖跟着师父学习,不可以偷懒哦。”
“我不要,我不喜欢她了。不喜欢她,我就不想去上课。就算去上课,我也不会好好学习的。”上官令爰浑身都在表现着抗拒两个字,一个激动,差点把红枣糕都掉在地上。
“可是凌姨教了你这么久,突然换一个人,你会不适应的。”上官令攸总觉得还没到给上官令爰换师父的那一步。
“不会不适应的,换一个我喜欢的师父,我才会好好学医术,我保证。”上官令爰也不知是从哪里学来的发誓那一套,三指并拢放在耳侧,“你们要是不信,那我就发誓。”
“好,我会考虑的。”上官令攸无奈只得做出让步,否则上官令爰一定会不依不饶地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下去。
“那在姐姐考虑清楚之前,我是不是可以不用去她那里学医术了啊。”上官令爰眨着眼睛,满怀希望。
“横竖这些日子你都不用去,这几天够我和姐姐想好了,你这个小家伙,别想趁机偷懒。”上官令仪点了点她的额头。
上官令爰吐了吐舌头,拿着红枣糕坐到一边啃去了。
上官令仪与上官令攸对视一眼,齐齐叹了一口气。
“给她换个师父也好,万一哪天她气急了把这件事搬出来,凌姨脸上也不好看,这件事就更不好解决了。”上官令仪安慰着上官令攸。
“可是,凌姨那边要怎么说才好,又该换成谁呢?”上官令攸有点头疼,“比凌姨资历深的长老哪里经得起爰爰闹腾,剩下的,不管换成谁,凌姨面子上都过不去。倒显得我们不信任她一样。”
“跟姥姥商量商量吧,要给爰爰换师父,怎么也得经过她的同意才行。至于理由。”上官令仪拍了拍脑袋,“再想想吧。”
“那个男子,会是什么人呢?”上官令攸闭上眼睛,揉了揉太阳穴,“你这次出去,可曾见过类似的人?”
“蒙面的女子我倒是见过,男子却是没有。而且,蒙面也不能算是什么特别的标志。”上官令仪叹息道,“其实,凌姨没有说错,确实是我给毓灵宫招惹了麻烦回来。”
“你先别急着自责。”上官令攸不以为然,“你交待我的事情,你怎么自己倒先忘了。”
“什么事情?”上官令仪一时懵了,脑子里闪过形形色色的事情,就是想不起来给上官令攸交待了什么事情。
上官令攸瞥了一眼玩得正欢的落依和上官令爰,压低了声音凑近上官令仪耳边:“毓灵宫中有奸细。”
上官令仪心里顿时咯噔一下。上官令攸在这个节骨眼提起这件事,意中所指再明显不过。
“可是凌姨在毓灵宫这么多年,深受娘亲和姥姥的信任”说到一半,上官令仪突然沉默了。这不是正符合当时她所说的条件吗?
那么,凌舒真的会是她所说的奸细吗?上官令仪内心忽然摇摆起来。走到这一步,她反而不敢再往前。
“我也只是猜测,但是,防人之心不可无。此事不可声张。还有。”上官令攸握紧了上官令仪的手,“我跟姥姥从没有怪你离开毓灵宫,不管以后发生什么事,我们一起面对。”
“姐姐”突如其来的感动淹没了上官令仪的整颗心,她眨了眨眼睛,想要说些什么,却不知道此情此景该说什么才合适,何况落依和上官令爰还在旁边。
“我明白。”上官令攸握紧了她的手,另一只手指指自己的心口,又指指上官令仪的心口,而后露出一个满含深意的笑容。她们两个人血脉相连心灵相通,是世界上最有默契的两个人,即便是陶珩衍也比不过。
第二百一十六章 锦书()
而此时陶珩衍已经被夏侯卿拽到了裁缝跟前。
“给他量个身,做两套衣服,要喜庆一点的。”夏侯卿嫌弃地看着陶珩衍身上的青色长衫,“年轻人就要有点朝气,怎么老是穿这种灰蒙蒙的衣服,一点也不好看。”
陶珩衍淡定地点头附和。胳膊是拧不过大腿的,陶珩衍从小就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从来不会试图反抗夏侯卿。喜庆点就喜庆点吧,大不了成婚之后再穿。想到这里,陶珩衍不觉露出一个会心的笑容。
“少爷一表人才,穿什么都好看。”裁缝一边夸着陶珩衍,一边给陶珩衍量身。
“人靠衣装马靠鞍,再一表人才,穿得没点精神气也不好看呐。”夏侯卿对自己的儿子也不嘴下留情,还问道,“衍儿,你说是不是?”
“啊?”陶珩衍从沉思中回过神来,也不知夏侯卿问了什么,总之只要顺着她的意思回答就一定没问题,便笑着附和道,“是。”
“知道是,以后就少穿这些衣服。等跟你爹一个年纪了,再穿也来得及。”夏侯卿绕着陶珩衍转了一圈,摇了摇头,“不行,太瘦了,到时候可怎么撑起婚服。”
“婚服?”裁缝的耳朵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词,“少爷定亲了?”她日日都在山庄里,怎么没听说这个消息?
“咳。”陶珩衍干咳了一声,“不要声张。”他担心等明天这个消息再传进他的耳朵里时,会直接变成“少爷明日就要完婚了”。
“还没定呢,不过也快了。”一提到这件事,夏侯卿就喜笑颜开,她拍了拍陶珩衍的肩膀,“今天开始好好给你补一补,太瘦穿婚服不好看。”说着又顺口问裁缝:“你说是不是?”
裁缝附和道:“是,少爷出去一趟想必操劳不少,也太瘦了些,都能摸到骨头了,这样不好。”说罢又钻着空子问道,“那少爷的婚服,可要现在开始准备?”
陶珩衍无奈地低下了头。明明是他成婚,为什么其他人看着比他还要着急的样子。这婚事都还没定,就已经想着做婚服了。是不是等成了婚,就要开始准备孩子的满月酒了?
腹诽归腹诽,陶珩衍面上还是淡然的微笑,他听到夏侯卿说:“按理说,是该早些准备,不过,还是等儿媳妇来了,一并再做吧。”
“夫人,我斗胆问一句,是哪家的小姐?”这是一个好奇心极重的裁缝。
“是毓灵宫的二宫主,人品相貌个个都好,跟衍儿感情也不错,两个人两情相悦呢。”夏侯卿红光满面,笑的嘴都合不拢了,“两个孩子一起经历了不少,患难见真情嘛。”
“夫人见过了?我听说,毓灵宫的姑娘个个都样貌秀丽,那毓灵宫的名字,好像就取了钟灵毓秀之意。锦州也是个好地方,山水养人,等少夫人过了门,夫人可得抽空去逛一逛。”
“是吗?我以前就听说锦州景色不错,就是没机会去看。你说的不错,以后去了,正好也有地方落脚。”
夏侯卿和裁缝相谈甚欢,彻彻底底地把陶珩衍晾在了一边。
陶珩衍揉着头,默默坐去了旁边的凳子上。他已经开始在心里同情上官令仪了,以后有这么个婆婆,她的耳根子恐怕清净不了了。至于他,这么多年早都学会了无视夏侯卿的一切絮叨,比如此刻。
夏侯卿和裁缝聊得热火朝天,陶珩衍却在椅子上想着给上官令仪的信有没有送到。他送给她的簪子,她可有好好带着。最近有没有哪里不舒服,有没有好好练剑,有没有,想他。
“衍儿,你一个人坐在那里笑什么呢?”夏侯卿的声音飞来,打断了陶珩衍的思绪。
“没什么,娘,可以走了吗?爹还在等着我们。”陶珩衍还没忘了苦苦等待他们两个回去吃午饭的爹,已经派人来催了两三次了。
“你还怕饿着他不成?”夏侯卿抱怨道,“别急,我再给他挑几个样式,那里有点心,你饿了就先吃几块垫一垫。”
陶珩衍不饿,但他觉得,他爹一定饿。
陶解羽平日里对弟子和儿子都以严厉著称,整个平遥山庄几乎没有人不怕他,当然,这其中包括陶珩衍,却并不包括夏侯卿。俗话说一物降一物,夏侯卿便是降住陶解羽的那一物。不是江湖中人,不会拳脚功夫,更不会使任何一种利器,依然能把陶解羽收拾的服服帖帖。
全平遥山庄最厉害的两个人都在夏侯卿的掌控之中,所以大家心里都清楚,就算惹庄主生气,也千万不能惹庄主夫人生气。陶珩衍是最明白这个道理的人,所以他一句话也没说,听话地拿了块点心,即使不饿,也要垫一垫。
大约又过了一炷香的时间,夏侯卿才犹犹豫豫地决定好了最后一个花色,带着失去灵魂的陶珩衍去了饭厅。彼时陶解羽已经饿得前心贴后背,还是满脸堆笑嘘寒问暖了一番,才吃到了迟了快一个时辰的午饭。
“我想了想。”夏侯卿大概是吃饱了,从容地放下筷子,正色道,“给衍儿的婚服,就用云锦来制。”说罢左右看了看父子二人,“你们觉得如何?”
“我觉得不错。”
“娘的眼光,自然没问题。”
这次陶珩衍却不是敷衍,而是发自内心的夸赞。毕竟是一辈子只穿一次的婚服,不可儿戏。
“那暂时就这么定了,衍儿,你再问问令仪,看看她更中意哪种?”夏侯卿吃饱了饭,大约觉得意犹未尽,又给自己撑了一碗汤。
陶珩衍笑道:“她的意思,应该与我们差不多。”
夏侯卿忽然叹了一口气:“衍儿,我真的很好奇,你到底是怎么捕获人家姑娘芳心的?我让你问问她更中意哪一种,你该不会真的等到当面去问吧?你趁这个机会写一封信送过去,信里可以再写点其他东西嘛。哪个姑娘看了会不欢喜?”
陶珩衍没有告诉夏侯卿,其实他一回来就把信送出去了,只是她不知道而已。
陶珩衍应和道:“是孩儿欠考虑。”
“记住了,她中意哪个不重要,你随口一提就是,记得多写点姑娘爱听的话,顺便再问问她的意思。”夏侯卿生怕陶珩衍写不好这封信,就差直接替他代笔了。
上官令仪爱听的话,陶珩衍一时半会还真想不出来。至于婚事,就算夏侯卿不说,陶珩衍也已经打算给上官令仪露一点风声了。她看到信时会是什么反应?陶珩衍还真想亲眼见一见。
想到这里,陶珩衍忽然玩心大起。若是他遵从夏侯卿的意思,在心里写些肉麻的情话,上官令仪又会是什么反应?
说写就写,陶珩衍吃过了饭便借口回房休息,带着一脸狐狸般的笑容,提起了笔。
而此时远在毓灵宫同样也想念着陶珩衍的上官令仪对这一切毫不知情,甚至连陶珩衍送来的第一封信都还没有收到。
第二百一十七章 堪破()
山下已是一派过年的热闹氛围,半山腰却依旧冷冷清清,偶有煎药的炊烟冒起,还未升腾至半空便已消散在冰冷的空气中。自从天气越来越冷之后,司徒煊便让惠儿把药炉挪到了隔壁房间里,以免在屋外冻着她。
司徒煊一个人在屋子里坐不住,便也去了隔壁屋子,看着惠儿煎药。惠儿虽然心智稚嫩了些,但是有个说话的人总比一个人待着好,况且,跟惠儿这样单纯的人说话,他反而会轻松一些。
“也不知今天是什么日子了,想来也快到大年三十了吧。”司徒煊想起往年过年守岁,在京城偌大的宰相府邸,虽然说不上热闹,但也不至于如此冷清。丁澈也好,爹娘也好,大家都在一起。以前只觉得寻常,如今方知多么可贵。
“是过年吗?娘亲说,过年要吃饺子的。”惠儿手脚格外麻利,两三下便折断了一根扫帚把粗细的干柴,塞进炉子下,轻车熟路地扇着火,冒出了一点烟,司徒煊却并不觉得呛。
“你娘亲说的没有错,是要吃饺子。”司徒煊笑了笑,这些日子以来,他脸上的笑容比以前多了不知多少,不管是不是真的开心,他只是觉得,面对着惠儿这样纯净的女孩子,不用笑容去与她相处,简直就是罪过。
“你会包饺子吗?”惠儿歪了歪头,眨巴着大大的眼睛。
司徒煊诚实地摇了摇头:“我不会,你会吗?”
“我当然会,没有我不会做的饭。”惠儿得意地拍了拍胸脯,转而又皱了皱眉头,“那你是不是从没有吃过饺子啊?”
司徒煊从惠儿的语气里听出了几分同情,他顿时哭笑不得,却还是十分给面子地顺着她的话答道:“对,我从没吃过。是不是很好吃?”
“特别好吃。我一年也就能吃一两次。”惠儿向司徒煊那边转去身子,斜对着他,“要不然,我给你做顿饺子吧?”
“好啊,不过。快过年了,你不回家去看看你娘亲吗?”司徒煊指了指药炉,“你以前,应该经常给别人煎药吧。”她的动作格外熟练,简直到了吃饭穿衣的程度,想来并不会是这一个月才练出来的。
“我以前经常给我娘煎药,她身子一直不好。”惠儿丝毫没有意识到司徒煊又在套她的话,接着道,“他们不让我下山,我就回不去。”
“那你可知她得了什么病?”司徒煊对这位不知身份的前朝人士始终耿耿于怀。
“不知道,反正病了许多年,大夫说已经扎了根,想要彻底医好基本没有可能。”惠儿难得的叹了一口气,认真地问司徒煊道,“如果这样的话,我娘是不是早早就要离开我了?狗儿的娘亲也是病了许久,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就再也没有见过她了。他们都说她离开了,那她去了哪里呢?”
“她,应该是去了一个没有病痛的地方。”司徒煊不知道该怎么给惠儿解释死亡,他于心不忍,也不愿去面对那个词。他害怕,害怕等有一天他会得到丁澈也去了那个地方的消息。
“那不是很好?”惠儿的眼睛放着光,“那我希望娘也可以去那个地方,她就不会那么难受了。”
“她要是去了那个地方,你就再也见不到她了,到时候就算你再想念她,她也回不来了,你舍得吗?”司徒煊的嘴角爬上一抹苦笑。问惠儿这个问题的同时,司徒煊也在问自己。
自从上次丁澈心口中了一刀,差点伤及心脉,上官令仪与温霖棐虽然尽全力将他从鬼门关拉了回来,可是丁澈的身子却一日不如一日,他日日都在忍受着痛苦,即便是轻轻的咳嗽,也会牵动他的心口。
即便丁澈不说,司徒煊也能从无意间捕捉到的丁澈最真实的情绪里看出来,他很痛,伤口很痛,可是他在苦苦支撑,还笑着安慰司徒煊,即便他的笑容是那样的惨白。
司徒煊有时候会狠心的想,是不是那个时候不那么执着,就放丁澈离开这个世上,丁澈就不会承受这么多痛苦,更不会再一次与他分离,至今生死未卜。可是,舍得吗?
“舍不得。”惠儿一字一顿,“但是,娘亲一直病着,还教会我很多东西。狗儿说,让我孝顺娘亲,报答娘亲。我没有什么可以回报娘亲的,如果娘亲离开我,可以让她的病好了,那我愿意,就这样报答她。”
“这样吗?”司徒煊默然垂首。惠儿的话不无道理,可是司徒煊做不到。他甚至在想,如果惠儿心智齐全,明白他所说的“离开”的真正含义,会不会还这么潇洒从容的说出这些话。
可惜不会有这样的如果,司徒煊也永远不可能做到这么从容。他舍不下丁澈,他是个自私的人,他宁愿自己走在丁澈之前,因为他承受不了失去挚爱的那份痛。
“公子,可以喝药了。”惠儿另一个让司徒煊羡慕之处便是如此,她从来都不会在任何一个情绪里沉浸太久,世间之事对她来说皆是过眼云烟,就连生死都不是大事,那还有什么可以困扰住她。
司徒煊接过惠儿手里的药碗,看着从褐色的药汁里漂浮着的残存药渣以及冒出的腾腾热气,忽然生出一个念头。如果丁澈真的遭遇了不测,他就将余生交予佛祖,从此遁入空门,不再沾染红尘之事。
司徒煊也好,丁澈也好,整个司徒家也好,都不是绝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