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警中剑-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了。哪个足球队遇上姜山这支业余队,也会人仰马翻。
在绿茵场上,足球队队员首先要练好的就是倒地自我保护,所以任何足球队队员都会在遇上强者时,下意识地倒地自我保护。姜山他们正是利用了这一点弱点,他们从不与其他队员硬碰硬,而是纠缠过程中,让其他队员用力冲撞时,空前绝后地失去平衡,只有倒地自我保护。估计是录像慢放,镜头里也只有他们自己主动倒地的窘态。
刘力钧带队参加比赛,他的信条就是“只有第一,没有第二”。为了争一夺冠,就要不择手段,前提只要不明显违规。这就逼着姜山他们专门钻规则的空子,研究战术。
那年足球队尽管流氓了些,但是在高校圈里确把警院的厉害让外校领教了。在以后的高校联赛活动中,专门为防警院利用专长克敌制胜,费尽心思研究,增加了不少规则。新规则,让刘力钧无计可施,他带的队就放弃参加比赛。
姜山对足球队的不择手段,逃避规则控制,发挥自己的专长,克敌制胜,一直有很深的体会与感悟。他在后来的工作生活中,偶尔也会重操旧业,耍些伎俩。
刘力钧因为擒拿技术刁钻,在业内声名大振,被省厅选去担任了全省省警察训练基地主任,正处级待遇。一个没有学历,身怀绝技的基屋警察,也在专注用心中独步人生至境,不能不让人感怀。
第73章 枪弹情怀()
愉快的警院生活总是过得飞快,幸福的滋味总让人品尝得有些浪费。姜山在院散打队里训练得兴致正浓时,刘力钧却让他参加射击训练。理由很简单,姜山是个力量型的散打队员,沉稳有余,灵活不足,下手不黑。射击是需要沉稳的心理素质的,很适合姜山。
刘力钧在找姜山参加训练时,给姜山很大的面子,他爱才,不想姜山被其他教练挖了去。他要亲自带姜山,这让姜山很受感动。姜山在散打队自行组织的比赛中,已经感受到自己在竞赛中的迟缓,狠不下来,出手不够刁钻。他也感到训练的内容也够用了,射击可能更管用些。
同时,被刘力钧从散打队里调到射击队的还有董凯歌。他也属于力量型的,强壮的身体,因为个头矮些,在重量上与瘦高个比起来,腿和胳膊都沾不到便宜,优势不利于竞赛。不过,董凯歌却是个刁钻之人,他下手黑且狠,一接敌,他会近身搏斗,摔跤的招数太灵,一般人在他矮壮的个子面前,一不小心就会重心失衡,被他摔倒在地。
姜山领教过董凯歌的摔技,那可是独门绝技,用于实战没的说。特别是他玩的那个名叫“德哈”的动作,还专门为这个动作去拜过名师。只要和他一沾手,就被他缠住,劲道被引诱进他的扭腰摆胯的连贯旋转中,不知不觉倒了地上。董凯歌自我陶醉这个绝招,把他个******比作大炮口径,自诩“大钢炮”,竟成了他的外号。姜山后来才知道,那叫沾衣跌,摔跤的绝技。
姜山与董凯歌一同进了射击队,才知道射击队同样需要训练,体能同样重要,更累的是练臂力。每次训练,完成跑跳任务后,就是枯燥的臂力训练,直臂举砖,持枪挂重物,上下的抬放,慢慢地控制住,那种累是说不出的磨练。
刘力钧为了让射击队队员有实感,训练过一段时间后,就宣布实行考核测试,根据测试成绩进行选拔,需要淘汰部分训练成果不明显的队员。一时间,把所有队员紧张得训练更紧了。姜山通过训练,对射击的感觉还有些体会了。他更信奉在运动中击发的办法,因为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才是绝对的。
姜山经过了散打训练,臂力与体能都处于良好状态,他对射击训练应对得游刃有余。他每次持枪瞄向胸环靶时,心里就无比的沉静,自己对呼吸心跳全清晰地感受到平稳。
他眼睛通过枪的瞄准器,观察感受靶心时,三点成一线后,靶心的最后目标,在他眼里就会变得异常大。开始,姜山还吃惊自己眼睛有问题,后来他清楚地观想时,才领悟到自己是与别人不一样的。
他更愿意相信自己是有点特异功能的,他每次据枪时,内心里就会充溢着自豪与正义,身心就放松下来。他感到自己与枪有缘,那枪上的烤蓝令他心醉,那枪拴拉动时的爽脆让他呼吸顺畅。
在后来实弹射击时,轻轻扳动扳机的那一瞬间,他的指腹都会感受到那种亲密接触的温柔,如吻过孩童那凝脂一样的肌肤,扳机二次扣动的绵绵不绝,让姜山预见到子弹被击发后的爆发。
姜山在观看二战大片时,对那些枪弹飞翔击中的夸张演绎,既相信是真实的,又感到太过于夸张。他每次感受到子弹射出枪膛时,分明地分辨出击锤撞击在子弹的底火上,和子弹沿着膛线旋转而出,这两种节奏让姜山耳朵、眼睛异常灵敏。
姜山在射击训练中,用心体会着这种枪弹分离的瞬间。他训练到后来,通过手的颤动、击发声音、子弹出膛的瞬间,就能够判断出着弹的环数。他屡试不爽,却只是自己埋在心底。
他迷恋枪,视枪为战友。甚至试着写过一首小诗“枪的幽蓝,如暗夜里的瞳孔,她守护着正义与安宁。睡梦的边缘,有人据枪巡逻守更,警察惦念着平安与幸福。我的战友,无言的忠实伙伴,当你怒吼出手时,宵小只能狼狈溃散。我想枕你入眠,把每个暗夜变得更加宁静,让每个家庭都安居乐业。”
姜山诗意的表达,写在他的训练教材扉页上。一次训练的间隙,让刘力钧发现了,拿出发表在了学院的刊物上,也算是警体教研室年终考核的一条加分项。刘力钧更加喜爱姜山,每次考核都会让姜山多领些子弹,早去射击场练上一会。当然,姜山与董凯歌也就非常自觉地承担起贴靶的杂活,当起了刘力钧的助手。
刘力钧讲课时,还经常引用姜山诗句,他的观点“只有爱枪如命,人体合一,才能当神枪手。”
他除了引用姜山的诗句外,他更多地讲述战争年代那些神枪手的故事,那时的枪质量不怎么样,特别是那种二十响的盒子炮,本来就没有准头的一种枪,结果让共产党队伍里那些爱枪如命的高手,硬是在实战中摸索出一种横向击发的办法,不用瞄准,凭着感觉横扫,收到了横扫一片的奇效。
这种爱能够产生臆想不到的特殊能量。刘力钧带着姜山几个还做起了实验,比较各类枪支的杀伤力。他无师自通地购买了带皮猪肉,从学院枪库里借出了战争年代就有的马牌手枪、伦勃朗手枪、左轮手枪、五一式手枪、五四式手枪、****式手枪、七七式手枪,还是猎枪,林林总总的,每支枪都找到相应的子弹,他又精心校正过。
他把猪肉用网固定在靶框上,让姜山分别用不同的枪,从不同的距离射击。然后,逐一拍照,形成了枪击形成的创伤全面资料。他还请教教授法医课的教授,把这次实验居然写成了论文。姜山对刘力钧佩服得不得了,没文凭并不是没文化,也不是没水平。
刘力钧的论文里,核心就是现代警察警务用枪研究。他提出了杀伤力和震慑力的观点。他还劝导姜山好好训练,争取毕业后留校任教,或者到地市警官训练基地担任教官。他说多培养些合格的警察,比着一个人多去抓些贼来得更重要些,也有他的道理。
训练的后期,姜山的水平就出类拔萃了。自然,有比赛就要去代表学院参加,这里面也有刘力钧想创造条件,让姜山毕业时能够留校任教或分到地市担任教官。姜山当时还真动了心。他在比赛中就非常地看重结果,有了争先恐后的心理,姜山那种训当中异常灵敏的感觉,有时就会失灵。
功利性心理驱使下,姜山参加比赛的成绩不稳定。这让刘力钧有些生气,他帮着姜山分析过。姜山自己也意识到过于用心造成的,却因为年轻克服不掉这个毛病。后来,刘力钧发现了更好的选手,渐渐把姜山替了下来。
姜山也在这个过程中,明白了人是需要慢慢成长的。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强中更有强中手。姜山渐渐磨练得更加沉着,他学着不再过于计较一时一事的得失了。
第74章 见习奇闻()
姜山上大二的时候,放假就被学院要求到辖区派出所里见习,开学时还要带回派出所给开的见习证明。
姜山跟着父母住在城区里,他去了户口所在地的派出所,那里是个一个萝卜一个坑的派出所,整天忙得象赶集一样,人来人往的。姜山带着学院开的介绍信和自己的学生证,找到派出所长,那位大胡子所长看着还没他儿子大的姜山,就笑着把姜山扔给巡逻组组长,一位资深联防队员。
所长让姜山跟着先练练眼力,资深老联防大曾是个反扒高手。姜山跟着一个假期可是开了眼界,跟着抓了二十几位毛贼。姜山跟刘力钧学的擒拿技术发挥得淋漓尽致,大曾对这个徒弟很是满意,经常请姜山吃饭。姜山对大曾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原来还有这种与贼结了死仇不计其余的人。
大曾本名曾光义,大曾是大家对他的爱称,叫的时间长了,本名都少有人记得起了,大曾自己写起来有时也是提笔忘字。
大曾标准的奇人异相,长着一颗硕大的脑袋,长年理着板刷,四楞子头,前额和后脑勺上净些沟壑,急了就会绷起来一跳一跳的。大红脸,与传说中的关公像脸面相似,留着小胡子。大手张开象小蒲扇一般,腿长似弓,俗称的镰把腿,弯曲着走路,行动起来却如风一般迅疾。水蛇腰,看上去木木呆呆的,一旦捉起贼来,腰一扭动,全身就灵活起来,动作幅度夸张得让姜山木瞪口呆。
大曾爱喝酒,酒是跟辖区里酒厂保卫科长讨要的原浆缸头。他还学着林冲一样,把酒装在一个葫芦样的瓷瓶里。每次喝酒,就会去酒厂小门口边上的羊肉汤店,要上一盘凉拌羊杂和一盆手把羊肉,每人一海碗老汤。酒是寄存在小店里的,没了把空瓶子拿到保卫科长那里,等瓶子里就有酒了,也就放到小店里了。
姜山知道,严格了说是监守自盗,可那个时代是信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不能“卖盐的老婆喝淡汤”,管些事的都在利用便利,互通有无。毕竟是国有企业、集体物资,不拿没不拿,不用白不用。
大曾与酒厂保卫科长是战友,保卫科长在部队上当了志愿兵,复员安排到酒厂混上了保卫科长。大曾服了三年兵役,就因为家里原因,复员回来了。
大曾的父亲原是管理市场的工商干部,业余里喜欢些拳脚,胆气就壮,在市场上看见贼动用动脚的,也就不客气,拿了就交给派出所。大曾的父亲成了派出所的编外警察,反扒能手,还被公安机关评为见义勇为积极分子,受过表彰奖励。
可事情就出在这里,大曾的父亲住在市场边上的平房里,捉贼也是顺手的事,他没当回事。可是不知怎么搞的,一来而去的,他被贼们惦记上了。先是往院里扔些扒来的钱包,有些挑衅的意思。
后来,毛贼们不知从哪里请了个贼头来,专门与大曾的父亲作对,在市场上迷惑着大曾的父亲,就是不下手。可市场上被扒窃的报案不断,这把大曾耿直的父亲气得不轻。
他把贼头拿住,擒了市场的一个角落里,一阵胖揍,责成他把扒窃的钱还了,赶快带人离开这个市场。贼头是久经沙场的老手,表面答应着,私下里却图谋着不轨。他不硬碰硬,他这种贼性只会用下三滥的手段,玩阴的。
大曾的父亲也就上了当,听信贼头的。市场上有被盗的,由贼头出面还账,决不让大曾的父亲为难。这种捉放曹的事,一段时间让大曾的父亲挺得意,他练拳脚多年讲究的就是个义字,他也相信盗亦有道。
贼头给足了大曾父亲面子,市场上清静了不少。他隔三差五地还会送些好吃的给大曾父亲,大有悔过自新的味道。每次大曾父亲过生日,贼们还会孝敬些礼物什么的。
大曾的父亲被贼头迷惑了,时间一长,他有些不清不白的。贼们在外面造谣他黑吃黑,这事让他知道了,把他气得一病不起,竟然不想到市场上干了,借着年龄到站,退养了。大半辈子把面子看得比什么都重的人,却中了贼头的阴谋诡计,大曾的父亲也就退隐江湖,只练些强身健体的拳脚。
大曾复员回来,开始想到父亲原来的单位找份工做,可是在家的弟弟早早就去接了班,以工代干,没他的戏了。他父亲对别的单位不熟,跟派出所长交情最好。
他一句话,派出所长就让大曾去派出所当了一名联防队员,还把大曾的工作关系安排在辖区经济效益最好的大型国营企业棉织厂,工资随着棉织厂保卫科干事一样发。大曾知道,好多国营大厂保卫科长都是在派出所先干过联防,锻炼后,再回厂担任的保卫科长。那时的保卫科长还配枪呢,整个就是公安机关的人,每年也由公安机关进行记功授奖。
派出所长的爽快,让大曾的父亲感动不一,他劝大曾不要象他一样死心眼,非得跟些贼过不去。大曾听父亲的话,没动捉贼的心思,只是跟着父亲的一位师弟练拳脚,在派出所里打打下手,值班巡逻什么的。
大曾的父亲退养后,市场上贼们有些嚣张,这让派出所长很不受用。反扒这活,警力不足,拿不出专门的民警做这事,再就民警调换的快,说不定学会了也就调走了。派出所长就打起了大曾的主意,大曾也是个练家子,有些功夫,他要是干,他老爷子那关过了就行。子承父业,肯定会教些绝法子。
派出所长到大曾家喝酒的时候多了起来,每次去都会带去从酒厂里搞出来的原浆缸头,这点便利对于辖区派出所长来说还是有的。他做顺水人情,每次都是大手大脚的,一带就是一大桶。一大桶二十斤,够大曾老爷子喝上半月二十天的。所长去的目的,大曾父亲心知肚明,两个老伙计就是互不点破。
派出所长不能光和个退养的老头子喝酒,有过五六次之后,就不去了。所长数算着日子,让大曾给捎带回去,他只打个电话给酒厂保卫科长就行了,然后大曾拿桶过去,保卫科长就给装好交给大曾。因为是战友,大曾就蹭油,每次捎带一瓶,那可是个一公斤装的瓶子!两三个人喝一顿够了。
逢年集山会了,派出所长下达了各组捉贼任务。大曾所在的组长更精明,与大曾的父亲也熟。为了保证完成所长下达的任务,他让在曾领了,提着大曾父亲最爱吃的牛头肉,登门拜师学艺。
组长是民警,他在派出所工作不过三五年的时间,就需交流调换岗位。大曾的父亲也感到过意不去了,欠着派出所长的人情还没还,就心甘情愿地把反扒的心得体会,传授给儿子和他的组长。因为那个组长说了,大曾要想早去担任国营大厂的保卫科长,没有功劳荣誉怎么成?
这一点让大曾父亲动了心思,谁不希望自己的儿子有出息呢?何况没让大儿子接班,就已经对不起他了。这样的机会再不给他,就不对了。他的理由也很充分,大曾的拳脚功夫有了,反扒也有底气,那可不能逞英雄,制不服被伤了不是闹着玩的。
就这样,大曾走上了反扒之路,成了派出所里绝无仅有的一名干将,条件允许时,所长还私自给他配过枪,俨然就是保卫科长了。可是后来,国营大厂眼瞪眼地垮了,大曾的工资也就由派出所里发了。除了基本工资之外,每抓一名违法犯罪嫌嫌疑人奖励一份奖金。这些奖金全让大曾与伙计们一起吃了饭,每次误了餐都是大曾请客。
姜山跟了大曾,那可是真开了眼。对贼行里黑话、手势了解了不少。自己跟踪盯梢技术也大有收获。山会上抓两个毛贼不算什么,能够在街面上走着的人群中发现可疑人,那可是真功夫。
第75章 反扒实战()
这些招式是大曾从他父亲那里学来的,后又自己在实战中总结提练的。姜山的擒拿技术让大曾对他喜爱有加,把自己所会倾囊相教,还把姜山介绍给自己的师傅,专门学了些洪门招数,更加增进了姜山擒拿技术的内容和实用。
大曾的师傅对姜山也是看好,很想把自己掌握的洪门八极拳传给姜山,可是姜山只是假期里到派出所见习,时间上不够用。大曾师傅连叹可惜了这块才,这让老想跟师傅学八极拳的大曾对姜山更加刮目相看,带着姜山反扒时更用心教绝招了。
县城的扒手都是些小打小闹的毛贼,水浅了,藏不住大盗。县城里没有火车站,只有个客车站、集贸市场,平时人们口袋里装不了多少钱。只有逢山会大集时,物资交流丰富了,忙活了一年的人们才会拿着多些的钱,到山会上置办些给儿女娶亲等大事的东西。那些钱都是人们全年全家的命根子,省吃俭用攒下的。如果被偷了去,就会哭天抹泪,没法跟家人交待了。这时候,派出所里就格外的紧张。
至于与大曾父亲交手的那个贼头,是小毛贼们凑钱从地市专门吃火车站的专业户里请来的。那些地方,水深货多,雷子也多,能够搭门溜平台的都是些高手了。姜山后来在工作中才了解到的。当时,他跟在大曾这位反扒大神后面,那可是用上了全部的身心学习,有功夫护着身。在反扒时,艺高人胆大,少有失手的时候。
然而,外来的毛贼好对付,难逃他的火眼金睛。无论从穿着打扮,还是眼神视点,都能及时发现这些毛贼。可难对付的是本地内外勾结的贼,他们在暗处,对大曾与姜山一干人马都了如指掌。行踪被控制了,毛贼们下手也就有空了。这样,就会不时有人报案被盗。
与大曾一个组的民警是和贵堂,他是名军转干部,营级转业,老想着谋个一官半职的官当当。他配发了支五四式手枪,不管穿着警服还是便衣,他都会把腰里的家伙那条枪纲露出来,在他肥硕的屁股后面晃荡。老和的做派,让任何人一看,就知道他是个警察。何况猴精的贼们?
大曾就不愿与老和一起出去值勤,可老和却盯上大曾了,他想沾大曾的光,真正一起抓几回贼,风光风光,也好争取个荣誉,以利于提拔起来。这点小心眼,姜山也马上看出来了。
老和出更,天下无贼。这点是不可置疑的,姜山就跟着大曾在市场上噌噌这边,呼呼那边的。把老和拖得上气不接下气时,老和就会老实地找家茶叶店里坐下,那个屁股坐下就不想起来了,那茶喝透了再续,直至肠子里咕咕叫唤时,老和也就打道回府了。他还患有低血糖,不敢在外面马虎。真正的小病大养。
姜山看着老和的屁股,就会想起董凯歌的“大钢炮”来,同样是******,怎么就会不一样呢?一个是利器,一个是拖累。姜山还专门讲过董凯歌的屁股大口径钢炮的故事,老和朝他直翻白眼。姜山从此知道,不能说人短处有关的事。守着秃子不能灯泡的事。人哪?
姜山的见习生活,也让初涉江湖的他,颇为感到新鲜和好奇。姜山学着做了些事情后,才觉得事情没有那么复杂和神秘了,每当大曾瞅准了贼下手时,一声大喊,上去一个搂摔,一脚踩着就上了铐子,带回所,交给治安组,录录口供,写写材料,就治安拘留了。遇上多次作案的,能够有案卷,就先治安拘留了,后面再报批劳教。
很长时间,抓贼没有反抗的,有的毛贼,只要大曾大喝一声,就会乖乖地抱头蹲地上,把顺来的钱包举在手里,单等大曾给他上铐带回所里。姜山感到太平淡无奇了,他想瞅空练练自己的眼力。在大曾休息喝水的空中,他就会在市场上独自转悠,把衣服改变一下,戴上他轻易不戴的墨镜。
姜山这份心思,大曾也看出来了。他故意多耽搁会,让姜山练练眼力与火候的把握。可是市场从这头转到那头,四周全逛荡一遍,也就是个把小时的空。人在里面转上两次,顾客少时,生人再出现就显得特别扎眼。
姜山心急火撩地想亲手捉个毛贼时,老和也注意上了。姜山利用警院里老师教的办法,进行了化装侦查,那都是不经意的增加些外衣帽之类的东西。老和就非常耐心地守在市场的进出口上,那儿有个民警值班室。
老和坐在临路的窗口处,慢吞吞地喝着茶水。他需要减肥,吃时需要鱼肉油腻之物饱腹,吃下去肠胃消化功能太好,不喝茶消化就会全被吸收了。另一方面,喝茶过了,又会犯低血糖。老和就这样在矛盾之中挣扎着,肥硕的身体越来越重,人也就懒得更不想动了。
这样的守株待兔策略,老和不是采取一次了。只要有人进了市场里积极反扒,总有毛贼被追得走投无路,象没头苍蝇一样窜出来。说时迟,那时快,老和堵到市场大门口上,那可是一个顶俩。
一般毛贼就吓得另寻出路了,或者干脆冲冲试试,冲就傻了,老和是身大力不亏。一般人在老和那肉多结实的和理冲撞下,只有人仰马翻的份。如果被他搂抱住,那可就更麻烦了,不憋死,也会喘不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