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合纵连横-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姐妹二人一唱一和把两个侍卫给弄得又惊又怕,孟氏姐妹是邯郸宫的常客,人又是邯郸城出了名的美貌如花的贵人,侍卫们哪个没少偷瞧过很多眼的。

    他们见孟氏姐妹理直气壮,神情十分急迫,再加上这二人与赵侯的特殊关系,所以两个侍卫也没敢阻拦,连忙跑到宫门处,叫里面的侍卫开门。

    里面的侍卫大概也正犯着困呢,门外的侍卫高喊了好一会儿,里面的人才把门打开。

    有孟氏姐妹带路,他们的马车笔直地驱驰进去。孟氏姐妹又将里面的侍卫训斥一通,然后他们才到赵侯经常下榻的养清宫而来。

    到了养清宫的前面,一众人下了马车,孟氏姐妹前去宫门口,找到了当值的宦官,让他往里面传话,要紧急求见赵侯。宦官看到她俩急吼吼的模样,也不敢怠慢,于是转身入宫去禀报赵侯。

    赵侯此时已经起床,正在由服侍的宦官梳发。他听说孟氏姐妹紧急求见,很是惊诧,心想:“什么事这么急,不等上朝就来求见?”

    他心中疑惑,但也没有慌张,而是让宦官仍然梳理头发,盘起了发髻,戴好了冠冕,然后才出来到养清宫的大殿里,让宦官宣孟氏姐妹等人进殿。

    孟氏姐妹和苏秦三人首先进去,匆匆给赵侯跪拜行礼后,苏秦立刻口称“请君侯为微臣伸冤,微臣在赵国遭人刺杀,差点命丧黄泉。”

    赵侯一听,眉毛倒竖,吃惊地问道:“什么人这么大胆,敢行刺燕国的使臣。”

    苏秦回道:“微臣已经和孟娣、孟婷将刺客拿住,将他押到了养清宫外,您一问便知。”孟氏姐妹也连忙附和着苏秦,请赵侯详察事情的端倪。

    赵侯命身前的宦官找侍卫来,将刺客押进大殿之中。白雍被押进到大殿里,也不敢直视赵侯,跪在地上簌簌发抖。经过一夜的煎熬,他早已意志全无,萎顿不堪。

    苏秦将白雍签押的丝帛给赵侯呈上,赵侯略看了一遍,就怒气冲冲起来。他厉声质问白雍事情的经过,白雍又将行刺的前后来由复述了一遍。

    末了,他大声喊冤道:“小民之所以胆大妄为,皆因受宣阳君所逼,迫于无奈,万乞恕罪。君上如若不信,可以找来官舍吏对质,小民所言句句是真。”

    赵侯听到自己的弟弟如此恣意妄动,不顾赵国的招贤纳士的体面,也不管赵国如何向邻国交代,草菅人命,无视法纪,登时火冒三丈。为了慎重起见,他还特意又命侍卫火速去将官舍吏押来养清宫问话。

    那个官舍吏还在睡梦中,就被赵侯派去的侍卫拿住,押解着前往宫中,他在路上已经猜到:定是自己暗中协助宣阳君所做的事情被赵侯洞知,心里忐忑不安。

    到了养清宫,见到跪在地上发抖的白雍,又看到苏秦站在一旁,心想:“完了,事情已经彻底败露。”

    赵侯阴沉着脸,问道:“你是否参与了行刺燕国使臣的行动,如实招来。”

    官舍吏此时惟求能免一死,哪里还敢隐瞒,于是将事儿全部推到了宣阳君的身上,把自己描述成了一个被逼无奈的可怜虫。

    赵侯再经过审讯官舍吏,已经完全明了了弟弟宣阳君的可耻行径,不由得气得七窍生烟。他暗骂宣阳君丧心病狂,不可理喻。

    赵侯亲自走下了御台,到了苏秦的身边,拉住了苏秦的手,说道:“寡人对自己的弟弟管教不严,差点让你命丧于我赵国,实在是对不起你和燕国国君,请苏丞相原谅。”

    苏秦连忙又跪倒在地,说道:“微臣性命事小,只是深恐破坏了两国关系,导致两国交兵,难免又造成生灵涂炭的悲哀局面,也让其他诸侯有了可趁之机,那可对赵国大大不利。”

    苏秦的话里既含着为赵国担忧的拳拳之心,又暗中有些威胁的意味,因为如果他把行刺燕国使臣的消息传回到燕国,赵国难逃被其他诸侯耻笑和谴责的情形。

    赵侯为了息事宁人,又安慰苏秦道:“我知道苏丞相对赵国有感情,不会轻易将这件丑事宣扬出来,寡人将严惩肇事者,将他绳之以法,以解苏丞相之恨。”

    苏秦说道:“微臣知道以君侯之贤明,一定能明析事理,秉公而断,对此深信不疑。微臣也愿意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平息事端,造福于两国百姓。”

    赵侯看着苏秦,口中赞许地嗯嗯了几声,满意地点了点头。

    然后,他立刻就下诏,将宣阳君抓起来,关入囚禁宗室子弟的肃宁园中,革去所有的官职和功名,如没有自己的诏令,绝不许踏出园内半步。

    他又命人将白雍和官舍吏都抓起来,投入到司寇衙门去,由司刑的官员依例定罪。

    赵侯因为心头怒火中烧,干脆连宣阳君赵运的面都不见,就地处罚了他。当然他也是当场做给了苏秦来看,想要堵上苏秦的嘴。

    苏秦对此岂能不知,他见已经搬到了争夺赵国丞相的最大绊脚石,心里自然是十分高兴。

    孟氏姐妹也对此结果也甚是满意,她们担忧的宣阳君利用丞相地位,在赵侯死后争夺君位的情形被彻底地消除于无形,她们当然是欢欣若狂。

    苏秦和孟氏姐妹见过了赵侯之后,就辞别出来,赵侯当时还有意继续与苏秦攀谈一会儿,探听苏秦对于丞相人选的想法,他刚一开口,苏秦立刻就以自己不便打扰赵侯上朝为由,向赵侯提出告辞。

    苏秦其实也急切地想向赵侯表白自己当赵国丞相的意愿,因为赵国丞相的位置是个实职,不像自己燕国丞相的身份,是个虚职的名号。当上了赵国的实职丞相,就等于打开了游说其他东方诸侯的大门,前路顿时光明起来。

    苏秦之所以不愿再与赵侯详谈,正是要避开孟氏姐妹,他拿不准孟氏姐妹此时的态度:宣阳君已经搬到,谁知道她们会不会又生出了扶植自己人当丞相的野心。

    所以,苏秦准备找个合适的时机,单独求见赵侯,争取赵侯的首肯,一举拿下丞相的职位。现在,实在不是说服赵侯的合适时机。

    苏秦带着孟氏姐妹和宁钧乘坐着马车驶出了邯郸宫,此时太阳已上三竿。马车一出宫门,孟氏姐妹顿时按捺不住欣喜的心情,她俩眉开眼笑,与苏秦连连击掌,庆祝除掉了可恶的宣阳君。

    宁钧在一旁冷静地看着苏秦与孟氏姐妹的举止和神情,他第一次感觉到,其实苏秦也未必是个他先前想的那种痴情的呆子,他对于自己与孟氏姐妹的交往还是有分寸的,不然也不会将事情安排得如此妥当。

    可是,他们之间的男女之情,掺杂着那么多的利益考量,彼此还能投合在一起,如胶似漆,肉麻亲热。这一点可真是不易办到。

    想到这里,宁钧不由得嘻嘻一笑。苏秦和孟氏姐妹正在兴奋和激动之中,以为宁钧也是高兴得发笑,哪里还管他是不是耻笑于自己。

第221章 入府心惊() 
除掉了阴险歹毒的宣阳君,清除了外甥赵雍即位最大的威胁,孟氏家族几十年的心愿得意满足,可算是天大的喜讯。孟氏姐妹急于向自己的家人报告好消息,所以就请求苏秦先将她俩送到宫外仅二里路的孟氏府第。苏秦爽快地答应下来。

    苏秦的马车到了孟府,孟氏姐妹盛情邀请苏秦和宁钧到府中去做客,苏秦起初推辞,又见她们十分热情,有向家人炫耀之意,无奈之下同意随她们进到孟府去坐坐。

    孟氏府第在邯郸城东,门外是通衢大道,很是宽广,门庭高大阔气,苏秦看到孟府的这个气势,感觉确实是唬人,令人顿时觉得这是钟鸣鼎食的大富大贵人家。

    但苏秦知道孟氏入不敷出的底细,不易察觉地笑了笑,笑它是空有其表。此前,从孟氏姐妹的言谈中,他预估到了孟府严重缺钱的窘迫现状。

    “如今的孟氏,已非昔日可比,要数风流人物,还要看我辈新人。”苏秦忖度着,心头涌起自信。

    尽管孟氏家族可能会东山再起,但那也要到他们的甥男赵雍即位才有希望。当前,孟氏家族因与太子的牵连,反而不敢轻举妄动,生财门道十分有限。

    苏秦和宁钧随孟氏姐妹来到了孟府,跨步进入到府中的正堂,孟氏姐妹安排他俩落座后,就差人去叫自己的父母,过了不到一刻钟,孟父和孟母就来到了堂上。

    苏秦和宁钧连忙抱拳躬身施晚辈见面礼,孟父和孟母也还因苏秦乃燕国丞相,还了躬身之礼,然后,他们分宾主坐下叙话。

    孟父和孟母问起了苏秦的近况,也聊起了苏秦与孟婷过去的一些往事,这些事定是孟婷完成任务,回到赵国后,报与父母的。包括当年苏秦在魏卬府章管理乐舞班,又游历秦国,等等。

    后来又聊到苏秦在桃花园中苦思扶立赵雍为太子。苏秦发现其实他俩对自己并不完全陌生,心知对方一定从孟氏姐妹的嘴里闻听了大量自己的讯息。

    苏秦难免有些尴尬,像是身上的衣服被人一件件剥去,露出了本来的面目,别人在暗处了解自己,我自己却对对方所知甚少。苏秦有一句一句地应付着孟父和孟母,窘态毕露。

    多亏孟氏姐妹在父母面前的急于表功,她俩一人一句,叽叽喳喳地将她们如何击垮宣阳君的过程向父母叙说了一番,孟父和孟母听了以后,不住地点头微笑,也不时地插几句问话。

    苏秦在一旁留意观察孟父和孟母的样子,发觉他们家里明显是女强男弱的形势。孟父年近六旬,须眉皆白,看着就一团和气;而孟母精瘦身材,脸上五官匀称,勾描化妆,涂脂抹粉,不服老态。她看着年轻时就是个花容月貌的美人,现在已然年老后,但脸上依然透着一股干练的英气。

    苏秦早已听说孟父一生都慑于妻威,不敢纳妾,只生了三个如花似玉的女儿,大女儿送入宫中做妃子,二女儿和小女儿目高于顶,哪个男子都看不上,所以就成了家里的难嫁之女。

    然而,孟氏未出阁的两姐妹的精明和美貌,仍然是令相识的人啧啧称奇,又有多少男人想要一亲芳泽。孟母和她带出来的一等一的女儿,竟然通过赵国太子的废立,将来左右赵国的政局。不可谓影响不够深远。

    苏秦今日见到了孟娣和孟婷的父母,再想想她们姐妹三人的表现,觉得这正是强势的孟母一手教育的结果。任何男人与她家的人打交道,可真不是一件易事。

    苏秦在旁边听着孟氏家人之间的谈话,发觉他们只顾着将自己的功劳和成绩表白和渲染,很少提到别人的帮助,苏秦难免有些失望,对孟氏家里的家风有所不屑。

    宁钧更是火冒三丈,心想:“听你们家人谈话,好像拥立太子、搬到宣阳君都成了你家人手到擒来的家事,人家苏秦从前到后,从策划到实施,都是主心骨,现在反而成了你家的陪衬。”

    宁钧当时就气得头扭向一旁,瞧都不瞧她家人一眼。

    苏秦也坐不住了,他看了看宁钧,发觉他与自己的感受差不多,两人一对眼风,相互点了一下头。苏秦于是就向孟父和孟母提出了告辞。

    孟家人还极力地挽留苏秦和宁钧,请他俩务必在孟府用过了晚饭再走,苏秦坚决推辞,宁钧干脆起身向外走去,丝毫都不犹豫。孟家人见他二人主意很坚决,也没有继续地强留。

    苏秦和宁钧上了马车之后,苏秦即刻命车夫将马车赶往邯郸宫,宁钧感到很奇怪,就问苏秦要干什么去?

    苏秦说道:“我们得即刻面见赵侯,向他表明心迹,否则为时晚矣。”

    宁钧感到很是奇怪,说道:“你不是早上刚从那里出来,那时还未见你着急,怎么这会儿就心急火燎了起来。”

    苏秦说道:“我这是被孟氏一家子给吓得,别人那么多的努力,在他们看来,都不足道也,只有他家人的那些床笫之功才是成功的关键。”

    宁钧听苏秦说起“床笫之功”,不由得大笑起来,深表赞同:“孟氏姐妹的身体就是那床榻,任人安睡,就靠这些功夫,也令多少男人甘心拜倒在石榴裙下。……”

    宁钧本来也想提提苏秦与孟氏姐妹的关系,但话到嘴边,还是咽回去了,他担心苏秦吃不消。

    苏秦其实并不会在意宁钧是否将自己与孟氏姐妹相提并论,他本身也并未完全信任孟氏姐妹,尤其是这次再赴赵国,苏秦已经对孟氏家族的作风有了深入的了解,怎会再吃亏上当。

    也正因为如此,他才放开手脚,与孟氏姐妹深入交际,同眠共欢,前一次在赵国他还拿捏着,是因为那时他仍然不能彻底忘怀与孟婷曾有过的沉迷爱情的美好时光。

    他看得清楚了,也就真正想开了。现在,他与孟氏姐妹的交道必须要一直打下去,彼此若即若离的,外热内冷。

第222章 实至名归() 
孟氏姐妹两人能为自己所用,则极大有助于合纵大业,如若不为自己所用,因为二人身份特殊和才能的特出,将会成为在赵国最大的敌患。

    只是这么做,一个人需要付出很多的思虑与担忧,对本来在静心中才健旺的生命精气也是一种损耗。可是,为了能实现自己的心愿,现在根本顾不得那么多。

    将来的事,只能留给将来再说。

    苏秦接着又说:“看那孟氏一府人的共同表现,我觉得如果我们不抓紧时间,她们一定会推出自己的人选,她们是不会因感恩于我而甘心让我当赵国丞相的。”

    宁钧点了点头,说道:“这一点你说得很正确,看得很通透,孟氏的家风不会因片刻的感恩心而改变。”

    苏秦也颔首同意,“因此,我才着急去见赵侯,抢在孟氏之前向赵侯表明心迹,即便赵侯一时不同意,也总胜过孟氏捷足先登后,我们才姗姗来迟地表态。”

    苏秦和宁钧坐着马车来到了邯郸宫的前门,这回他们走的是正常的觐见步骤,苏秦呈交了燕国的使臣文书和凭证,在宫门外等候赵侯的召见。

    过了午时,宫里传来了消息,一名宦官出到宫门外来,宣读了赵侯召见苏秦的旨意,苏秦于是带着宁钧再次步入了邯郸宫。

    在那个宦官的带领下,他们来到了赵侯喜欢常呆的养清宫外。赵侯在吃午饭时听到了苏秦求见的禀报,匆匆忙忙地用膳完毕,即刻让人宣见苏秦。

    而苏秦和宁钧因为着急,此时都还未吃午饭,两人饥肠辘辘,但是也顾不上填饱肚子,觉得抓紧时间办正事要紧。

    宦官带着苏秦进入养清宫,宁钧仍是在殿门外等候。苏秦一人进去后,规规矩矩地行过了觐见之礼,赵侯将他让坐到半丈外的客席上。

    赵侯问道:“苏丞相早晨刚见过寡人,中午又求见,一定是又有十分紧要的事情吧。”

    苏秦朗声答道:“微臣这么频繁求见君上,实在是有些失礼,但微臣思前想后,觉得有些话如骨鲠在喉,不吐不行,而且也着实为赵国前途忧虑。”

    赵侯哦了一声,问道:“是那些东西让苏丞相如此忧虑,请尽情告诉寡人。”

    苏秦为了接着吊起赵侯的胃口,又说道:“微臣真心认为以赵国的天时、地理、人和,本不该偏安于北地,而是应有争雄天下的宏图之志。”

    他首先肯定赵侯已做的努力:“赵国历代有为的君主已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到君侯时又励精图治,国力臻臻日上,正可谓鸿鹄高飞,鹏程万里。然而赵国却仍然被视为弱国,其实只因一个关键问题没解决好。”

    赵侯打心里也觉得自己的国家并不弱,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却屡被诸侯冷眼待之,为此常常郁闷不已。

    今日听苏秦说只因赵国存在一个关键弱点,他饶有兴趣地问道:“不知苏丞相所指是那个问题,寡人洗耳恭听。”

    苏秦一字一顿地说道:“我认为问题出在了赵国的对外的总体国策上,赵国长久地偏向于洁身自好,看似力求平安,实则是不思进取。殊不知,国内的和平需要有对外政策的保障,否则,就会越来越被动,穷于应付。”

    苏秦的话一说出来,马上就打动了赵侯的心,他手抚下巴的胡须,思考着,不自觉地连连点着头。他无意识地向苏秦靠近了两尺,稍显急切地问道:“那苏丞相认为寡人该如何做才能改变这种被动的局面呢。”

    苏秦留在原地,坚定地望着靠近过来的赵侯,说道:“微臣认为赵国应该彻底变被动为主动,去当出头鸟和领导者,让诸侯跟着我们的步伐来行动,服务于赵国的长久大计。”

    赵侯被苏秦的话激起了胸中的豪情,在苏秦话语的激励下,他一时觉得自己就应该是诸侯的领导者,为了达到这个宏伟目标,即便让他作出重大的牺牲,也是值得的。

    赵侯又不由自主地往前靠近了两尺,问道:“以先生之见,寡人以什么样的策略和步骤才能成为诸侯的领袖,令诸侯宾服于赵国?”

    苏秦见赵侯已经被自己说动,因而更要坚定他的决心,他条理清晰地阐述着早已成熟于胸的合纵之策,说道:

    “想要令诸侯宾从,非得有根本的战略目标,以东方诸侯立场看,合纵对秦,无疑就是最有号召力的策略,试想还能再有比这更有吸引力的东西吗?根本不会有。东方诸侯都或多或少受到秦国的威胁,所以大家才能在合纵的战略上统一起来。”

    赵侯听得入迷,不觉又靠近了一尺,几乎与苏秦面对着面了。

    苏秦接着说道:“现在关键是谁来首先发出合纵的号召,谁越早提出,谁就越是主动。赵国的长治久安正在这敢为天下先的勇气之中,而非苟安以避祸。”

    苏秦拍胸脯发誓:“微臣敢保证,如果君侯任命微臣为赵国丞相,微臣将为赵国奔走游说,届时君侯可以呆在赵国就能享受到燕、齐、楚、魏、韩等诸侯送来的当地物产,而赵国可以以外交成功充分保障国内的发展。”

    赵侯听到自己可以坐收东方诸侯送来的红利,不禁心花怒放、扬眉吐气、眉开眼笑,他不自觉地一把拉住了苏秦的手,说道:

    “苏丞相一席话点醒了我这个梦中人。我孜孜以求的正是你这样的人才,赵国丞相正好空缺,寡人就封你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丞相,厚赐你足够的财物,你还有什么请求,尽管说给寡人听,只要你对我赵国忠心,我自然不会亏待于你。”

    苏秦此时长长地拜伏在席上,说道:“我愿意为赵国服务,忠诚报效君侯,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赵侯搀扶起了苏秦,说道:“你我二人真是英雄相惜,所见所思恰恰相同。真是相见恨晚!”

    苏秦也深深地点头认交,但是心里却也不由得浮出一个想法:“我以前又不是没见过你,也不是没有向你说过类似的话,是你自己充耳不闻。”

    赵侯之所以前后有别,前几个月犹豫不定,而今日下定了决心,矢志不渝地支持苏秦,其实是根源于赵国前后的处境不同,那时与此时的主要任务有所区别。

    况且奉阳君意外死亡,宣阳君作孽自取刑罚,正可谓天时与人和,都到了恰到好处之际。这也是苏秦为什么一日两见赵侯的原因。

    赵侯正欲寻找一个有才干的人当丞相,君臣同心振兴赵国。苏秦就在此时,自荐前来,而且初见就相谈甚欢。

    赵侯心情大悦,所以就与苏秦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地又纵论了两个时辰,可怜苏秦连午饭都没有吃,饿得前肚皮贴着后肚皮,勉力支撑着自己,尽量抖擞精神与赵侯高谈阔论。

    后来,赵侯自己也有些说得累了,他发觉苏秦也显得很是疲惫,才主动停下了谈话。

    苏秦起身告辞时,赵侯对他说,今天天色已晚,不便再宣告任命,明日一早就把任命苏秦为丞相的诏告送到他的手中,择吉日举行拜相大典。

    苏秦又再次拜谢了赵侯,然后,辞别出殿。出来后就看见宁钧在殿门外已经困顿不堪,正焦急地盯着殿门口看。苏秦快步走过去,宁钧急问苏秦进展如何,苏秦冲着他使劲点了点头,然后两人就相随着走出了邯郸宫。

    苏秦和宁钧都饿坏了,他们都等不及回到桃花园吃午饭,就在邯郸宫外最近的一家小酒馆,要了简单的两样小菜,四块饵饼,让老板娘温了二斤“邯郸醪”,就地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等到填报了肚子,苏秦就把自己与赵侯谈话的过程简要地向宁钧说明了一遍,宁钧听到赵侯不仅要任命他做丞相,还要赏赐给他大笔钱财去游说诸侯时,很为苏秦高兴,频频举杯向苏秦表示庆贺,两人举杯快意尽饮。

    二人在小酒馆各饮了一斤酒,正好是微醺状态,坐着马车回到桃花园。诸事已妥当,不过是静候任命诏书的到达,苏秦心下踏实,更深深地感到了困意,就径直到自己的屋子里睡起觉来。

    他这一觉睡到了入夜时分,这时他被门外传来的特别嘈杂的声音吵醒,苏秦披衣出门去看究竟,刚到院门外,就发现整个桃花园被一队队手持火把的士卒给看管了起来。

    苏秦见此情景,惊诧莫名。

    他忙沿着小径向前走去,到了园子中心的一块空地上,看见一位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