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家病媳-第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宇相信李春妮,村长就是她说服的,自那,李春妮在张宇心里一直是有能耐的代名词。

    不过,想了想自己家里一贫如洗的情况,他还是有一些犹豫。

    “老四,我这儿媳妇,可从来没有干过没有把握事情。”刘妈却是知道,李春妮是把张宇当自己人了,不愿张宇和张魁那两兄妹似的不识货,赶忙在旁做着保证。

    “嫂子,我不是不信,春妮我还能信不过?只是家里的情况你和春妮也知道,我实在是赌不起,春妮,那个,我选择给你干。”

    张老四心中也是深深的无奈,“春妮希望你别在意,我真不是不信你说的,明年只要家里能缓过来,我肯定自己种,我知道,你这是给了我个发财的道儿,可我,现在没能力走,实在是”

    张宇极尽可能的解释着,唯恐李春妮当他是不识好歹。

    若家里有余量,娘的身体再装些,为了能有好日子,为了他二是三四还没有成亲,他肯定要拼着赌一把。

    朝廷都要垄断的东西,岂能不挣钱。

    这样的好机会在眼前,却只能干瞪眼放弃,张宇心里也是不痛快。

    “四叔不用解释,我能理解,其实这样也好,他日清白若是能和朝廷搭上话,我能大面积种植时还缺种子,四叔这可是帮了我大忙了。”李春妮说得真心实意,虽然她有空间,并不缺种子,可她却明面上的来头。

    若是以往她肯定不会想这么多,可张魁都能打听到他们的动向,让李春妮不得不警觉怀疑,自己家可能被某些人盯着呢。

    “侄媳放心,我一定好好种,我,太谢谢了。”张宇却觉得李春妮是为了他面上好看,这么说的,对李春妮的感激更甚,“要不是你们,我现在还在镇上扛大包呢。”

    “你这孩子”听张宇谦卑的说,似乎是想起之前张宇的惨状,有些心疼的刘妈忍不住嗔怪了一声。

    “婆婆,你们先聊,我去拿点东西。”送佛送到西,李春妮看着张宇窘迫的样子,忽然起身回屋。

    “别,我也该走了,不然就赶不回去了。”白村到张家村的路不近,张宇又是靠两条腿走过来的,现在可不敢耽搁。

    “这么远的路,待会我赶车送你回去,正好我也去看看大张庄村种植马兜铃的事情顺利不,昨儿我大嫂给我传信,说你们村把苗子领回去了。”

    李春妮留下这句话,就走进了自己的屋子。

    “大嫂,这”

    “春妮是个爽快人,最腻歪客套,既然她说了,你就别客气,春妮也放心不下马兜铃种植的事情不是?”李春妮主动提出送张宇回去,刘妈深感贴心。

    张宇挠着头一笑,“侄媳的脾气倒是像极了大嫂,有啥说啥”

    两人闲聊了,没几句,李春妮提着个袋子,进来了。

    “春妮,这是?”刘妈不解,啥时候家里有这个麻袋的?

    “这是我在床底下存的一些粮食,反正一会儿我也要去大张庄村,索性这次就给拉过去,上次去的急,没带什么东西,怪失礼的。”

    李春妮说着,把袋子放在了地上。

    “嗵”

    只听粮食放地的声音,刘妈和张宇就知道粮食不少。

    “这怎么使得,我可不能要。”张宇连忙摆手推辞。

    他是来找刘妈帮忙的没错,可他只想要十几亩地的种子而已,现在李春妮直接给了他货架,他在怎么还能再收东西。

    刘妈却是稀奇的去打开袋子,是还没有研磨的粮食,大概估摸了一下,刘妈觉得怎么也有百十来斤。

    但是他也只是想要一点种子种地而已,可没有想过刘妈能给他拿这么多东西。

    一时之间倒是对李春妮的床底十分好奇,这家伙是藏了多少东西。

    张宇也是吓了一跳,这粮食要是研磨成面粉,怎么也得有六七十斤的面粉。

    而且还是纯白面的细粮,除去这个,怎么也能剩下来二十来斤的麦麸,这可并不是一个小数目。

    就张宇和张老太母子来说,眼前这些粮食,无论是卖还是换,稍微节省一点,都足够两人过四个月了。

    “这太贵重了,我,我,侄媳,要不你先给我一部分工钱,这粮食我可不能收”张宇坚决的拒绝。

    “快二十亩的除虫菊都给你打理,我可就只管收了,这是一年的打理费用。”

    李春妮却是爽利的掏出二十两银子,递到张宇手里,“我刚才没说,除虫菊只要种下,不锄的话,第二年还长,只会出花多,不会少,所以,以后未来几年,地里怕是只能种除虫菊了。第一年算我的,这第二年甚至以后,就算你的”

    “二十两太多了点,长工一年不过才八两”雪花银子攥在手里,张宇诺诺的说着。

    李春妮脑门滑下黑线,还有嫌弃钱多的?

    她将求助的目光投向刘妈

    刘妈被二十两银子早就惊得和张宇差不多了,家里银子还够不,这银子一下出这么

    可想着李春妮既能拿出来,就是有了心想要帮补她的婆家,现下见李春妮将求助的目光投过来:“老四!说什么呢,春妮既然拿出来,那就是给你的,你只管拿着。”

    “可,可这太多了”张宇还是有些挡不住,捏着银子的手都有些抖,这二十两银子,他累死累活,不吃不喝干上三年才能有,现在就是让他帮着种种地,就给二十两。

    “行了,孩子的心意,她又不是傻的。你若觉得多,那就多给她用些心,没听她说明年想铺的摊子更大么,你这帮着种的可是最重要的,一定管好了就是。”

    她小时候是刘清白的亲娘娘家买回来的,大小就跟着刘清白的娘一起长大。

    刘清白的娘家就是她的娘家,现在她的娘家又回不来,只有婆家,多少年了在外面飘,再坚强的女人也希望有个靠头,婆家,就是她的寄情之处。

    “春妮啊,既然你有心往大了发展,咱家多种点地是好的,清白是秀才,凡是他名下的地都能免税,若是咱家钱还富裕,不行就置些地吧,我也还能帮着干。”

    讲完张宇,刘妈又不甚放心的和李春妮说,其实对于李春妮的大手大脚,她也是有些怨言,可这媳妇能挣啊,没事就往山上跑,下山绝对不空手,家里不说没断过肉,没断过鱼,贴补家用的银钱也充足的很。

    说实在的,地里卖粮的银钱和她自己的针线活的银钱都是她自己拿着,李春妮手里的都是嫁妆和平日里自己挣得贴补,具体有多少,刘妈也是不清楚的。

    李春妮在刘清白乡试之际,一出手就是二十两,不由刘妈真的想起李春妮说过,家里真的不缺钱。

    既然不缺钱,那置地也是好的。

    “婆婆说的我记下了,不过清白想留着钱收粮食做生意,嗯,能拿出多少,我还要和他商量,婆婆先拖人打听着咱们村谁家卖地吧”

    李春妮便向的推诿过,她也想置地,可手里的银钱,收购了那么多粮食,全部压在手里,又添资给李春山开铺子,张宇这二十两她就是从刘清白去乡试的银子里挪用的。

    要想置地,只能把收购的粮食再想法子倒上一倒。

    可她没法跟刘妈说呀,说多了又开始担心,说不准又不分白天黑夜的绣东西,还没老眼睛就不好使,这怎么行。

    李春妮的说辞,刘妈很满意,不管怎么能干,却是一定要把自己男人当回事,花钱的事就该和自家男人商量。

    也不知刘妈怎么想的,竟是自动忽略李春妮突然出二十两给张宇,帮着种除虫草。

    哎,要么说自古婆媳是对立,两个人的满意与否全看心情,怎么可能不吵架。

    “婆婆,那我就先把东西放在马车上了。”

    “大嫂,这可怎么使得,我拿了这么多粮食还给银子,这”见李春妮直接忽略他,提着粮食就往外走,张宇也有些无语,拒绝收礼还这么难!

第209章 全村上手() 
他本来就是想要种子,现在不光有了种植品类,还有了二十两银子,再白拿近百十斤的粮食。

    他这第一次打秋风,打得好像太多了些。

    “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给你,拿着就是,废话那么多。”

    张宇顿时不说话了,他竟被嫌弃了。

    “婆婆,要不我们先去镇子上一趟,昨儿是我大哥拖人给我带的信儿,我这想面见面的知道下”对于刘妈也上了车,呃,去就去吧。

    “嗯,反正顺路,这事就该小心一点,天不早了,走吧”刘妈点点头,儿媳虽然花钱大手大脚了点,挣钱太猛了点,可这心是细的,好呢。

    “春妮,今天怎么有时间过来?”李春妮的马车刚停粮铺门前,潘大朵就迎了出来。

    “大嫂,我过来拿些除虫菊的草药。”潘大朵听了这些,也大概知道李春妮的想法,聪明得没有多问,反正存放种苗的仓库都是李春山自己掌钥匙,神神秘秘的

    “对了大哥,我之前答应给张家村村民的份额,他们领全了吗?若是还有没领的,你也给我一并装了,省得我再跑一趟。”

    李春妮和李春山两兄妹肩并肩走着,边走还像模像样的说着,好像那装苗的库里真的好多苗似的。

    实际,领走的苗没多少,大多都还没领,那些苗子都在李春妮的空间,李春山就是想给,也没地方取。

    这还好,一下给送去。

    可怜老实的张宇凑过来,还想帮忙啥的,被潘大朵给拦了,“他们兄妹干活一向不用别人帮忙,春妮妹子厉害,没事儿。”

    张宇受伤的坐回车上,这是把他当外人了?

    不一会儿,他就精神了。

    因为一个李春妮扛着两人高的组合苗圃子过来了,李春山虽脚不太利索,可也是两手空空,呃,大嫂说过,她家媳妇与众不同,习惯就好。

    “春妮,东西都装好了,你在这吃了晚饭再走吧。”

    “大哥,改天吧,家里还有老人等着呢,我们不好回去太迟。”眼神在不远处的张宇身上示意了一下,李春山立马懂了。

    “那好吧,过两天没事了一定要回趟家,爹娘都想你了。”车上还坐着刘妈,李春山不好硬拦,对李春妮叮嘱道。

    “家里的马兜铃也到了收割的时候了,我肯定会回去的。”

    李春妮驾着马车扬长而去。

    马车的速度确实是两条腿比不上的,张宇还没来得及担心在家的张老太着急,大张庄村已经近在眼前。

    “我们待会先去一趟村长家,这还有好多马兜铃的苗子要分发”李春妮道。

    上次村长签字是为了什么,整个村都知道,张宇这两天也有所耳闻,“你们真的答应了村长,给村子里的人每户一亩马兜铃苗种?”

    没想到仅仅为了自己分家,大嫂和李春妮竟付出了这么多东西。

    “马兜铃本来也是我要推广种植,给张家村的村民分发,算不上吃亏。”李春妮解释的都有些不耐烦,她发现张家老四竟是一颗玻璃心。

    “村长,你在家吗?”马车刚停下,张宇就在门口大喊起来。

    “谁啊?”张桂山的声音从里面传了出来。

    “我是张家老四,来给你送苗种!”

    张宇的声音没有压低,一时之间,不只村长家的门开了,附近几家也都悉悉索索有了声音。

    “真的是来给送了”

    “哎,我就说嘛,张老太还在,张家大媳妇不能骗人”

    “快让我看看长啥样”

    张桂山还没有出来,周围几个从家里赶出来的妇女,就已经跟张宇搭上了话。

    李春妮笑笑,把一马车的草药苗从马车里抱下来,当着众人的面放在地上。

    在众人说话的这空档,张桂山也从家里走了出来。

    “村长,这是没领完的种苗,我给全送来了。”

    “这东西真的能那么赚钱吗?快给我们分分啊”终于看到了姗姗来迟的张桂山,刚才几个在这里的妇女立马喊道。

    “好了好了,都围在这里像什么样子,东西人家都拿回来了,我还能给你们私吞了不成?”

    张桂山没好气的说道,生怕这些人没遮拦的样子,在李春妮面前损了形象,“行了,你们快点回去,等会我会一家一家分的。”

    村长毕竟还是有他的威严的,刚才还在原地的几个妇女推推搡搡的离开了。

    “村长,张家村一共六十四户人家,这是七十亩的马兜铃,剩下的,就由村长分配吧。”

    李春妮笑着说出的话,让张桂山笑得脸上的褶子都出来了,“真是麻烦了,你放心,以后张宇那边的事,我张桂山一定多照顾,肯定不含糊。”

    不管张桂山说的是不是情真意切,李春妮也没往心里去。

    这次分家,足够看清张桂山是个什么样的人,多给他一点马兜铃,不过是让张宇在村里种植除虫菊能够少些问询,少些麻烦。

    “哎,那是什么,怎么跟马兜铃长得不一样,怎么不往下搬?”张桂山一抬头就看到了马车上的除虫菊苗子,好奇的问着。

    “呵呵,没啥,我想种些花,摆脱给四叔了,村长也想种?我可以给你一亩”李春妮笑笑,毫不在意的指着除虫菊。

    张桂山摇摇头,“花呀,还是草药好,不怕不值钱,我就种马兜铃了。张宇啊,你可要好好种,别辜负了你大嫂”

    李春妮笑笑没说话,张宇却是就差拍着胸脯子保证,“我一定好好种这花”

    “马兜铃我待会就给各个农户分了,这收购合同?”张桂山现在不知道自己错过了什么,等知道的时候,差点没扇自己俩耳刮子,真是笨,他怎么会觉得那花是没用的,没用能让张宇去种?

    真真错过了发财的好时候。

    “村长放心,我来这趟,就是起草好了合同,一会儿就交给村长,村长发苗子的时候,让大家伙把合同签了给我就是,啊,今天完不成也没事,到时候给我四叔张宇也是可以的。”

    李春妮在家就用刘清白的笔墨写好了,除却字难看一些,管用就是了。

    这种事情,她也觉得还是白纸黑字的写清楚比较好。

    村民们担心她到时候不收,她还担心她推广的马兜铃,最后是为别人做了嫁衣。

    张桂山自没有什么不应的。,想到这次赔了夫人又折兵的张魁,他不由觉得命运这玩意真奇妙。

    要是张魁能对张老太好些,有老大媳妇回来,说不得那大宅就归了他了,还能得不少好处,车上的粮食可不少里。

    等张宇把东西拿到了张家大宅后,李春妮和刘妈要走,张宇挽留,好在大夏天天黑的晚,李春妮婆媳二人就在张家简单用过饭才回白村。

    七月中很快就到了。

    李家种的马兜铃也到了采收的时候。

    林氏前两天就托人给李春妮带了话,要在今天采收马兜铃。

    是以,李春妮一大早就从床上爬了起来。“婆婆,马兜铃采收是大事,我得去富裕村盯着,中午就不回来了”

    家里剩下刘妈自己,看着空空如也的房子,刘妈觉得有些憋闷,自去了村里麦场,那里经常聚着人,女的凑在那纳底子,男的聊天聊地,有时候还赌些骰子。

    “春妮回来了啊,别家去了,大家伙都在你家地里呢”

    李春妮下了后山,就碰上富裕村村长,一脸的喜气,走路带风。

    “村长,这么早就去地里,你干啥呀?”

    “你们家的马兜铃不是今天采收嘛,一大早大家都去地里帮忙了,我这是回去拿筐去了,咦!来春妮,给你拿着,我老人家腰不好”村长的脸上带着笑容,有一种李春妮不能形容的期待。

    李春妮傻愣愣的,手里就给塞上一摞子竹筐,苦笑一声,谁家姑娘和她似的,有力气活专找她、

    “那,走吧,一起。”几个筐而已,李春妮跟没拿似的,很快就到李家地里。

    “哎,那边的,快拿袋子过来”

    “好嘞,来了。”

    “你们怎么这么慢,来来来,我手速快,我来干。”

    “村长,这。。”

    李春妮愣愣地看着眼前的这一幕。

    李家这不过三亩的地里,有几十个人在帮忙采收马兜铃,就她来的这一大会,马兜铃都快被收完了。

    “哈哈,我就说这时候大家都在地里忙活了吧。”村长随意回了李春妮一句,也跟着到了地里。

    直到三亩的马兜铃被采摘完,李春妮还有些愣愣的,她啥也没干,就傻戳着了。

    整个富裕村的人都来李家帮忙,实在是她没有想到的。

    要是这些人知道李春妮的想法,估计都会在心里偷笑李春妮想太多。

    倒不是他们有多好心,不过是着急知道马兜铃的产量。

    如果李家人自己收,肯定还得要过两天才能知道,等得他们心焦不说,李家人告诉他们的产量,他们小心眼的也不太相信。

    现在富裕村每户或多或少都种着马兜铃,对于一亩能产多少,心里好奇的很。

    如今采收完就可以直接称,这是整个村没商量得出一致的打算。

    有这么多人在,数据该不会假了。

第210章 又一推广() 
“收完了,收完了,辛苦大家了。”

    地里的马兜铃在一个时辰内被收完,李春山也没有想到。

    “春山小子,既然收完了,那快点称一下具体产量有多少吧。”

    这么多人守在这里,无非就是想要知道马兜铃的产量,村长主动说出大家的心声。

    “好嘞,伙计们,来我们称一下。”李春山自然不会反驳,他也想知道,且放出数来,把大家的心安一安,太浮了些。

    众人面带期待,虽然还没有准确的称量,但他们都是干农活的好手,这筐在手上过一下,能有多重,每个人心里都估摸了一下。

    这些马兜铃,两百多斤绝对不在话下。

    可就是太多了,让这些人都不敢相信自己评估的数据,一个个瞪着眼伸着脖子,且等着最终的结果。

    “叔,这些马兜铃总共有三百斤!”

    “什么,三百斤?!”原地瞬间一片哗然。

    虽然李春妮之前说马兜铃的产量和粮食差不多,但大家心里都是抱有猜疑。

    现在听李家地里收出来的这个数据,李春妮竟然之前还是少说了!

    “大侄子,这些马兜铃,你们粮铺直接收吗?”李富贵咽了咽唾沫,不敢置信地问道。

    “哈哈,村长,怎么能就这么收,粮食我们还得等他晾干嘞。”李春山笑着说道。

    他们一直推广马兜铃的种植,但不当冤大头。

    刚采收上来的马兜铃还有很多水分,要是按这样收,他们不得亏死。

    “那怎么收?”村长舒了一口气,李春山这样说还好,不然这产量真的是太惊人,倒让人心里虚的慌。

    “把马兜铃拿回家晒干了,我们粮铺就会收。”李春山也没有卖关子,“这么多的马兜铃,晒**制完,怎么也得有二百斤左右。”

    “真的有这么多吗?”

    “那还能有假!”

    李春山的话让在场的众人都兴奋了起来。

    之前和庆丰粮铺签好了合同,收好的马兜铃,五文钱一两卖给他们。

    按照这样算,一斤就是五十文,一百斤就是五两银子,二百多斤的马兜铃,卖的价钱可是十两银子还多!

    种马兜铃竟然真的这么划算?

    十两银子是个什么概念,一家人辛苦劳作十亩地,才能换来这些钱。

    而马兜铃,三亩就可以!

    “我们只要好好伺候马兜铃,明年一年都不用愁了!”

    “对啊对啊,李家人真厚道,这样的好事都不忘记我们。”

    “哎,我多心,马兜铃种的少了,我要是多种几亩,明年就有钱把娃子送到学堂去了。”

    半年的时间三亩地里就能收十多两银子,在场的人都陷入了一股巨大的兴奋之中。

    想想已经种在地里的马兜铃种子,大家的内心深处都是一片火热。

    之前有那些种了好几亩的,正在满面春风的告诉大家,自家多有先见之明,引来了众人的一阵阵惊叹。

    李家三亩地里收了三百多斤马兜铃的消息,很快就传了出去。

    再次引发了凤凰镇上的人对种植马兜铃的热情。

    庆丰粮铺里最近天天都有人来买种子。

    不过可惜,庆丰粮铺里马兜铃种子已经告罄了,而且也过了种植期,听到这个消息,大家的心里都是十分心痛,简直后悔的不能自已。

    李春妮有空间在,肯定不会少了马兜铃的种子。

    不过目前的情况,她是真的不敢再卖,过犹不及的道理她还懂得。

    这段时间发放出去的马兜铃,大概统计了一下,差不多都有四百亩的量了。

    四百多亩地都已经用来种马兜铃,这么大的规模,她实在是不敢再添。

    不过,众人的这股子热情劲儿可不能就这么被浪费。

    借着这股风,李春妮又替庆丰粮铺做了宣传。

    他们放出消息,庆丰粮铺除了和其他的粮铺一样收粮外,还收野菜。

    对于一些能做中草药的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