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家病媳-第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众人的这股子热情劲儿可不能就这么被浪费。

    借着这股风,李春妮又替庆丰粮铺做了宣传。

    他们放出消息,庆丰粮铺除了和其他的粮铺一样收粮外,还收野菜。

    对于一些能做中草药的野菜,他们十分鼓励大家种植。

    “春妮,能做中草药的野菜是什么?”李春妮在白村刚说完这个消息,白二爷就迫不及待地问道。

    自从上次李春妮夫妇两人,以高一文的价格收购了村里的粮食,大家伙对李春妮说的事情都十分关注。

    果然,庆丰粮铺的马兜铃是一大商机,想了想自家今年种了两亩的马兜铃,他心头一直美滋滋的。

    李春妮现在说了这个消息,他眼神就是一亮。

    虽然不知道李春妮说的野菜是什么,但肯定又是一个挣钱的方法。

    “这野菜啊,就像是马齿菜,我们庆丰粮铺都收,大家要是种植,尽管拿来我们粮铺就好。”

    “春妮,这马齿菜也能种吗?”不仅仅是白二爷,周围的人脸上都出现了不怎么相信的神色。

    他们之前能那么干脆地种马兜铃,相信李春妮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是都知道李家种了马兜铃。

    有李家这个前例在,他们心中的疑虑自然是能少很多。

    现在李春妮说马齿菜,不过是地里的杂草,不种它都长,它能赚钱?

    “白二爷,您就把心放在肚子里吧,我什么时候说过假话,大家原来不也是把马兜铃当杂草的?”

    李春妮信誓旦旦的说着,“而且庆丰粮铺现在就已经开始收马齿菜了。”

    大家的注意被吸引过来,李春妮笑了笑,“湿的马齿菜三文钱一斤,干的五文钱一斤,这个价格很公道了。”

    “春妮,这话可当真?”

    李春妮说的果真又是一个生钱的法子,白二爷立马就激动了起来。

    “大家要是找到了马齿菜,尽管拿去庆丰粮铺,有多少我们收多少。”李春妮留下这句话之后就离开了。

    消息她已经放出去了,有时候说再多也没用。

    只要能靠着马齿菜赚到钱,尝到了甜头,村子里的人自然会知道,他们该怎么选择。

    “白二爷,您真的要种那劳什子马齿菜?”一个后生问道。

    其实他心里也有些意动,想想李春妮说的价格,他都有些不想种粮食,升起今年地里全种马兜铃和马齿菜的想法了。

    “年轻人,你急什么?”白二爷慢悠悠地说道,“又没有人种过,要是就这么贸然种了,万一不行怎么办?”白二爷虽然想挣钱,但性子还是沉稳。

    不是每一种杂草都能和马兜铃一样有那么好的收成。

    有的东西,自生自灭没事,要是真的在地里伺候好,反而容易死。

    谁也不知道马齿菜到底是不是适合在地里种,他可没有那个闲工夫做无用功。

    “可是”

    后生迟疑了一下,怕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会被白二爷骂,可想着大把的银钱,“可庆丰粮铺收购的价格真不低,我们真的要放弃这个赚钱的机会?”

    “这种机会怎么能放弃?”白二爷瞪了一眼说话的后生,“我们没有种,地里还没有了吗?去拔野草不会么?”

    不过是把杂草采摘晒干了就能卖钱,这样的机会怎么能不抓住。

    那后生“嘿嘿”一笑,瞬间懂了白二爷的意思。

    刚才听到消息的人,显然和白二爷的想法差不多,都兴致勃勃地往家走去,想把这个消息分享给别人。

    李春妮的这把火成功了。

    虽然没有多少人准备种植,不过有马兜铃的例子在,大家对马齿菜能卖钱,倒是给予了很大的信心。

    不过短短一天,庆丰粮铺要收购马齿菜的消息,就在凤凰镇传开了。

    有不少人啧啧称奇,庆丰粮铺开张也不早,但在凤凰镇的知名度,已经快比得上一些老牌的粮铺。

    不仅这样,庆丰粮铺的口碑,可是现在所有的粮铺里最好的。

    真不知道李家人怎么做的,怎么在他们眼里,什么东西都能卖钱了呢?

    “你们听说了没,李家的粮铺要收购马齿菜?”

    凤凰镇周边的村子里,几个妇女又凑在一起交换自己知道的最新八卦。

    “马齿菜?那是什么?”

    “哎,你怎么连这也不知道。”一个老太太皱了皱眉,“就是我们经常在地里看到的猪母菜啊。”

    “啊?这东西都能卖钱了?那可不是要多少有多少?”妇女的情绪瞬间就被调动了起来。

    她们也不再在这里多说,收拾收拾准备回去告诉家人。

    这样类似的对话在凤凰镇的各个地方开始上演。

    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消息很风靡凤凰镇。

    “王家嫂子,一大早的,你这是干嘛去啊?”

    一大早就看到王家嫂子拖家带口地出门,李春妮不免有些好奇。

    “春妮,我这是准备去后山呢。”

    王家嫂子这么一解释,李春妮才知道是怎么回事。

    上次她说了庆丰粮铺收马齿菜后,所有人都开始行动起来,采摘马齿菜。

    平日里不过地里的杂草,自然一抓一大把。

    现在刚好是七月份,正是采摘马齿菜的好时候。

    往年没有这一说,大家也都不过是把马齿菜当做杂草,最多拔回去喂猪。

    现在有了变钱的机会,可想而知,地里的马齿菜以何种速度在消失了。

    李春妮觉得,普及马齿菜好简单,因为没得采了,可不就要种,“嫂子,你去后山挖野菜,怎么还带孩子?”

第211章 第一个吃螃蟹() 
“妹子,你可是送了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各家都想赚钱,哪还有什么孩子不孩子的啊。”

    看着跟在王家嫂子身后的两个小孩子,一个三四岁,一个刚会走,李春妮哭笑不得,“这俩小屁孩,你领着是看景还是看孩子,能帮你啥?”

    王家嫂子却看着大手拉小手,一起往前走的俩娃乐了,笑道:“这采摘野菜又不是什么重活,不领着他们,我连去都不能去,放心,我们娘仨不往那高处走。”

    说着,还指了指不远在地里的小孩子们,“咱村的娃子都在这一片,他们扎在一块,我们大人也好忙活,不跟你闲说了,我赶紧去了,晚了,怕是山上的马齿菜都没了。”

    李春妮失笑,现在哪家的孩子都在地里采野菜。

    这也不是她刮起来的风,就是往年,到了农忙的时候,孩子当大人使,都是要得的。

    田里一边摘野菜一边玩闹的孩子们,李春妮理解地点了点头不过是采摘些野菜,还真算不得什么重活。

    王家嫂子家是猎户,地少,田里的马齿菜这两天早就采摘完了,只能向后山进军。

    王家嫂子本以为自己算来的早的了,到后山才发现,大家和她想的差不多。

    “嫂子,你来了啊。”

    有相熟的小媳妇看她来了,出声问候一句,立马又忙活自己手里的事情。

    王家嫂子笑着回了一声,就加入了大姑娘小媳妇们的采摘大军,“大宝,你就带弟弟在周围挖野菜,可千万别走远了。”

    以往她待在家里,不能干点什么补贴家用,现在有这样一个机会,她肯定要努力多赚点的。

    庆丰粮铺收购马齿菜的价格,一点也不低,要求比她们之前除草精细。

    李春妮早就说过,马齿菜的采摘有些讲究。

    她们要的是开花期采摘的马齿菜,这样能保持茎和叶的鲜嫩,有更高的价值。

    李春妮还告诉大家,新长出来的小叶才是最佳的食用部分,要是有人不相信,可以自己试试看。

    虽然没人试,可喂猪的老把势就说了,就是那最嫩的部分,猪吃着可欢了。

    好嘛,猪替人验证了,就照着采吧,其他的庆丰粮铺又不收。

    晒干的马齿菜,一斤可以卖到五文钱,那可是和一斤粮食差不多的价格。

    不仅仅白村的人在采摘,附近村子里的人,现在都跟起了风。

    走在路上,随处都能见低头摘野菜的人。

    “哎,你说李家粮铺收这野菜有什么用啊?”

    人聚在一起,自免不了拉拉家常的,一些无聊的妇人们,就开始猜测李春妮收购马齿菜的原因。

    “我也不知道啊,你说这不就是路边的野菜,之前镇子上那么多的粮铺,也没有见谁家收购过。”

    “就是就是,我前天还特地跑到唐家粮铺问了一下,你猜怎么招,他们说我异想天开。”想到那天的事情,她就有些愤愤不平。

    李家粮铺的风头这段时间比较盛,但她之前的粮食,都是在唐家粮铺买的,跟小二都熟了,是出于一片好心,她前天拿着采好的马齿菜,去唐家粮铺问他们收不收。

    “他们居然说我是想钱想疯了,才去他们粮铺里骗钱,我呸!”提起这件事,她气的手里的活都放下了许久。

    “你也别生气了,也就你还念旧情,他们唐家粮铺不识好人心,以后我们再也不去了。”

    “对对对,我也觉得,李家粮铺这么好,我们何必跑唐家粮铺里去受那份气,狂的没边。”

    看到她这样,旁边相熟的妇人们安慰道。

    “也是,想想真是不值得,我还不如多挖两斤马齿菜去卖了,没得为唐家粮铺那样的人生气。”

    妇女想了想也是这个道理,立马平复了自己的心情。

    什么事情都比不上赚钱重要,管那唐家粮铺去死,以后再也不去他家。

    有唐家粮铺做对比,众人心中对李家粮铺不免更喜欢了几分。

    与此同时,庆丰粮铺收马齿菜到底有什么用,也成了众人都特别好奇的事情。

    难不成,收了养猪?

    这么一想,都觉得庆丰粮铺不能干这么傻的事儿!

    别的粮铺都不要,很显然这就是人家庆丰粮铺自己生钱的路子。

    不管怎么说,给她们的收购价合适,她们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特别是那些靠着后山的白村和富裕村的妇女,太爽了有木有。

    出来凑在一起说闲话的功夫,就能有十几文钱的收入,之前根本是想都不敢想。

    然,在众人挖野菜挖的如火如荼时,庆丰粮铺又开始有了新的活动。

    庆丰粮铺把这称作什么季节性的收购。

    随着前几期的宣传,在刚一放出消息时,就吸引了大众的眼球。

    凡是和他们庆丰粮铺签订了种植协议的乡民,李家在明年收购前,会发布种植的内容。

    只要按照他们的要求种出来的东西,他们到时候都一律按照重量收取。

    很多人在刚得到消息时,还不很明白它的意思,纷纷为此到镇子上询问。

    消息放出去不到半天,大门就被堵了,李春山简直觉得哭笑不得。“大娘,您别急,有什么问题您慢慢说,我听着呢。”

    一个不知道赶了多久路的大娘,挤到了李春山的面前,因为太激动,憋得脸都有些红。

    怎么能不激动,虽然没不太明白,可收购就是要跟他们买东西,对于这些乡民们来说,是一种莫大的诱惑。

    “掌柜的,你们粮铺的要求,是种啥呀?”

    这个问题,不仅仅是这个大娘没有理解,身后的众人也都有疑虑。

    他们的地里也就种了马兜铃和小麦,难道李家还有别的安排不成。

    之前的马兜铃和粮食,无论怎样,庆丰粮铺肯定收。

    现在是添加了一些新品种的粮食。

    如果乡民们有意,可以和他们粮铺签订协议,确保留地种他们想要的东西,到时候他们这里保证收,和马兜铃也差不多。

    “掌柜的,你们还收什么东西啊,需要种植的人多吗?”

    李春山这么说完,这些人也听懂了他的意思。

    “具体要种什么,我们现在还不能说,不过我们保证,只要跟我们签订了协议,留了地为我们庆丰粮铺种植的,我们保证会有钱赚,若是不收,尽管砸了我的铺子。”

    实在是,李春山也不知道李春妮究竟想要种啥,只能显得比较神秘一点,不然大家伙儿还以为不靠谱呢。

    消息传开,凤凰镇起码半数的家户,都在议论这个事情。

    “娘,你说你们要和庆丰粮铺签协议?”王家嫂子看着自己的父母,不大敢相信。

    自己父母一辈子过的都十分谨慎,怎么会这一次做出这样的决定?

    “妞子,我和你爹都想过了,经历虫灾,我们得种好几年地才能缓过来,现在有这样的机会,再说咱家反正是都种了马兜铃,赔我们又能赔到哪里?”

    家里现在就剩她们老两口,王家嫂子的日子不好过,总不能老这么拖累着闺女,“庆丰粮铺说了,可以穿插着种,也可以整亩,我和你爹就是想试试穿插”

    李家姑娘她知道,是个老实厚道且善良的人,值得信上一信,“我们还能有啥不放心的,这段时间卖马齿菜,庆丰粮铺可一直都靠谱的很。”

    想到最近的收入,黄大娘她那穷苦的脸上也忍不住露出笑容。

    这些日子她和老伴,起早贪黑的挖马齿菜,都快赶上前几个月的收入。

    王家嫂子心里止不住的高兴,自从妹妹被曹大力家害死之后,爹娘好像就一副天塌的模样,多久没有轻松的笑容。

    也是她没有本事,一直都没把日子过好,没能帮衬上父母

    现在好了,庆丰粮铺这个能挣多少钱暂且不说,父母却是终于有了期盼。

    想到这个,她内心对李春妮的感激又加深了许多,能遇到李春妮,是她的幸运。

    黄大娘也是一个性子爽朗的人,第二天一早就去了镇子上。

    粮铺刚一开门,李春山就看到了黄大娘。

    这么多天,她一直都在庆丰粮铺卖马齿菜,和李春山也熟悉,“大娘,今天来这么早啊。”

    “是啊。”黄大娘客气的回着,“你们粮铺不是之前说要签订协议嘛,我这次来,就是和你签协议的。”

    “真的吗,大娘这可太好了!”

    李春山本来还怕无人问津,毕竟谁家地里听别人的安排,总觉得有些不踏实。

    待有了黄大娘第一个做那吃螃蟹的人,持观望态度的人们再次犹豫。

    “你听说了吗,有人和庆丰粮铺签订协议了。”

    “我知道了,你怎么看的?”

    “要不我们也去吧,万一庆丰粮铺跟马兜铃似的,够数就不再签,咱们又错过了”

    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现在有挣钱的机会,让他们怎么能不心急,说不定一个眨眼,这机会就消失不见了。

    黄大娘签订协议没一会儿,庆丰粮铺陆陆续续来了几家农户。

    “掌柜的,我们可都签了,相信你们肯定不会坑我们,要是让地荒着,我们可不能饶了你这铺子。”农家的汉子们也都好说话,不整那些虚的,想到什么也就说出来了。

第212章 全种大白菜() 
李家粮铺前面排了一长串队伍,别家粮铺的人暗自唾弃。

    他们这些同行现在可关注了,毕竟自从庆丰粮铺出现,热度就没有减少过。

    用现在的话,那叫天天是头条。

    之前借着马兜铃火了一把,这股风眼见着就要刮过,他们以为终于会有喘息的余地,谁知又有了什么马齿菜。

    铺子里的生意都被抢去了一半。

    马齿菜是什么他们也知道,不就是路边地里的野菜,可谁也拿不准庆丰粮铺收这个干什么。

    只以为是搞什么噱头,且等着庆丰粮铺破产关门。

    谁曾想,还特么有活动。

    提前签订收购计划,按要求种植农作物

    这幺蛾子,特么都能想得出来!

    不管他们心里怎么不相信,看着庆丰粮铺门前络绎不绝的人群,心中嫉妒止不住。

    “签吧签吧,就他们庆丰粮铺这么搞,早晚要出事!”

    “伙计,关门,我们今儿个不营业了!”

    反正营业也没有生意,大家伙的眼球都被庆丰粮铺引走了,可人又不是恶意竞争,这些凤凰镇的老牌子粮铺掌柜,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难道还傻叉呼呼的过去劝劝,呃,你这么搞,以后会出叉子,要小心谨慎

    呸!

    唐家掌柜就气不过,跑到潘家粮铺吐酸水,你这女婿找的好啊,能折腾,开店几天,不降价,就能挤的连个人都不往咱店里走。

    潘掌柜只呵呵笑着,女婿是个愣头青,以后损失了就不会了。

    唐家掌柜扫兴而归。

    “当家的,你不去劝劝咱那傻女婿?别再真出了事儿。”要说关键时候还是丈母娘顶事,心里忧着,推搡潘掌柜去劝。

    潘掌柜却乐了:“你不是看你那瘸腿女婿不顺眼,你管他死活”

    “我,你当我乐意管他,咱闺女在那儿呢,他受罪,我闺女也得受,我是关心咱家闺女!哎,我说你最近长胆儿了是吧,你去不去!”潘大娘心里一虚,手下却不软,食指拇指往潘掌柜胳膊上一凑,小恰恰一块儿肉,微微一拧。

    顿时潘掌柜就怂了,“真服了你了,好了好了,人家有谱着呢,不用你瞎操心。”

    “你是不是知道点儿什么?”怎么也是生活了几十年的枕边人,潘大娘一下就看出了道道。

    潘掌柜神秘笑笑,见潘大娘还待掐他,赶忙凑到耳边如此如此,这般这般一顿讲解。

    潘大娘眼睛越来越亮,“真的?咋大朵她小姑子懂这么多,啧啧,我家大朵眼光就是好,不愧是我教出来的。”

    这话说得潘掌柜都嫌弃的撇撇嘴。

    且不说这对老夫老妻。

    潘大朵走到柜台前,替李春山倒了一杯水,“可算忙完了,快喝水”

    “哎!媳妇儿你真好,你也辛苦了,你喝。”李春山咧着嘴笑开,能有这么多人信任他们粮铺,自然很开心,她妹子说这叫借鸡生蛋,但这么多鸡堆堆在一起,着实给人压力也不小。

    “噗嗤!少来了你,快喝。”潘大朵娇嗔了李春山一眼,颇是无奈,这家伙多正经一个人,自打婚后心情好了,背地里越来越油腔滑调。

    不过简单的一杯白水,李春山生生喝出了从来没有过的甜味。

    他大概统计了一下,这一上午,和他们庆丰粮铺签订协议的人,大概有百十来户。

    “也不知道春妮要干什么,这么多户人家,怎么着也得有两百多亩地,够她折腾了吧?”是的,虽然李春山已经知道李春妮是打算借鸡生蛋,可生什么样的蛋,他这里还没有一点消息。

    “折腾?不折腾咱们粮铺生意能这么好?上午我可是卖了好多货”潘大朵笑骂一句。

    “也是,媳妇说什么都是对的。”

    晚上粮铺关门,自认签订的数目实在不少,李春山去白村找李春妮商量。

    “春妮,你要的鸡不少了,接下来我们应该干什么?”

    李春山找上门,李春妮惊了下,消息才一天,就这么快够数目了?

    听李春山说有百十来户,她的震惊无法描述。

    “大哥,既然这样,那就让第一批签订协议的人,种白菜吧。”李春妮想了想,说出一句让李春山差点掉眼珠子的话。

    “白菜?春妮,你该不是在逗我吧?”李春山不可置信。

    两百多亩地,都用来种大白菜?

    “大哥,就是种白菜,我怎么是在逗你呢。”

    “春妮,两百多亩地的白菜,那得有多少,我们要那么多有用?”李春山恨不得上前摇一摇李春妮,让她清醒一下,两百亩的白菜,整个村子吃一年也吃不完啊。

    一旁的刘妈也跟着劝,然而无论他们怎么说,李春妮都打定了主意,“婆婆,大哥,你们放心,既然说种白菜,我就一定有销路,清白也是知道的”

    第二天一早,李春山就通知了所有跟李家签订协议的人。

    “什么?大白菜!掌柜的你该不是在骗我们吧。”

    果然,和李春山想的一样,这些人听到了他带来消息,第一反应就是不敢置信。

    看到李春山肯定的点了点头,这些人只觉得头顶飞过了一道惊雷。

    地里本来是种粮食的,显少有人会全部拿来种菜,现在签合同的都得种,那是多少,二百多亩白菜?

    李家这个消息,可是把整个凤凰镇都给震惊了。

    好端端的,他们把这么多的地都用来种大白菜?

    大白菜大家伙谁都会种,可种那么多,你这粮铺能收的过来?

    不会不要了吧?

    “我们之前的协议可都签好了,你们不用怕,只要种出来,我们庆丰粮铺肯定是认账的。”

    虽然他的心里也不确定,但众人追问,李春山最终也只能好言挨个的保证。

    毕竟就像李春山说得,协议已经订了,反悔就是毁约,得赔钱。

    反正空着的地现在也不能干别的,要不就种白菜?

    可庆丰粮铺开了也不是很久,他们能有那么大的财政能力吗?

    要是那些白菜没有卖出去,谁知道李家会不会继续收他们的白菜。

    凤凰镇各大户却像看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