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豪门崛起-第1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资本圈的嗅觉是最灵敏的,对逸嘉集团开始多加接触。
新闻联播三秒钟的镜头,远远要比表面的更加有意义,甚至可以说,是杜嘉逸身上的一层保护。
杜嘉逸回魔都没多久,就接到了宝岛首富郭台铭的电话。作为国内最大的代工厂的所有人,承接国际上各大电子集团的订单,包括水果,三星,戴尔等等。
郭台铭主要是看好逸嘉电子的前景,能够在智能手机压倒水果推出的iphone,不可限量。
智能手机的市场不断地在扩大,销量估计会呈现几何上升。逸嘉手机现在就有几百万的销量,以后就算只有几分之一的份额,那也是一个天文数字。
郭台铭就是在押宝。当然了,政治风向也是他做出这个决定的原因。
杜嘉逸正好有意放手低端的组装工厂,就需要郭台铭愿意接受京城的组装厂。
郭台铭有些徘徊。接到逸嘉电子的订单是不错,可是京城的厂可是烫手山芋。关门歇业需要面临巨大的政治压力,不关门的话,京城的人力价格过于昂贵,各项开销都会上涨很多,对于利润会产生巨大的形象。
郭台铭的顾问们分析了一下合作的利弊,觉得解决京城的工厂,采取温水煮青蛙的措施就好了,逐年关闭,面对的压力就会少很多。
说实话,郭台铭的代工厂有几十万员工,真要裁掉一千多个人,还真不能拿他怎么办。
把一千多个人的包袱甩给了郭台铭,逸嘉电子就能轻松上阵。京城的研发部门也在很短的时间里面搬到了魔都,完善了逸嘉实验室的研发体系。
三秒钟的新闻联播影响力还不止于此,更多的互联网公司开始使用逸嘉app商店的开发工具,把自己的产品上传到商店里面,提供给用户下载。
杜嘉逸提出的互联网+概念都成为钦点了,那么未来的互联网发展,就会是逸嘉网络所发展的道路。
企鹅和云淘网络都没有闲着,非常认真地贯彻互联网+的概念,开始多元化地扩充自己的产品链条。
企鹅上市之后,不缺钱,直接金钱开道,开始收购站和娱乐公司。云淘本来就和娱乐传媒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很快就以大价钱入股娱乐公司,开始学着逸嘉网络,完善自己的产品链条。
这两个巨头也是非常敏感的,觉得国家会在互联网上下重注,他们也是想趁着这股东风,分得一部分资源。
而作为另外一个巨头的度娘,它的表现实在是差强人意,都快被其它竞争对手甩在后面了。度娘的李总也不是一个眼光短浅的人。一时落后也不会一世落后。
度娘也不缺钱,广告收入也是它收入中很大的来源,让它有一部分的盈利。
大家都跟上了,度娘没理由不跟进。企鹅和云淘大张旗鼓的时候,度娘也开始向一些公司接触,秘密地谋划着什么。
国内互联网行业看起来风平浪静,其实底下早已暗生波澜,只等着大家积蓄起力量,然后就是你死我活的竞争。
杜嘉逸也不傻,一边是加紧新产品的开发,希望扩大产品线,拖垮潜在的竞争者,一边巩固已有的市场份额。
通过内部孵化器,逸嘉网络已经有团购、电影网站、交友网站等等外围的项目。逸嘉网络扶持内部员工创业,会提供启动资本和技术支持,创业者负责创意和运行。
当然了,逸嘉网络有着优先投资的权力。
这有限地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也能够增加逸嘉网络的实力。
企鹅和云淘的跟进,让杜嘉逸有了强烈的紧迫感,临时向内部孵化器增加了一亿美元的投资。孵化的范围也开始不限于公司内部,孵化器开始朝着风头资本发展。
风投将资金投资于新的企业,帮助管理队伍将公司发展到可以“上市”的程度,出售给投资公众获得回报。一旦达到这一目标,典型的风险投资公司将售出其在公司的权益,转向下一个新的企业。
逸嘉风投更加注重互联网生态的发展,希望能够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将生态闭合。
现在的情况非常明显,谁能够先完善自己的生态,谁就能获得更高的竞争力,才能够保持领先地位。
第四百六十七章 自行车后座()
互联网大环境都是蓬勃发展的趋势,只要是有不错的创意和一定的用户基数,就会有风投愿意投资。
首轮,b轮,c轮等等,一直到上市,最初的投资会在上市之后会得到让人眼红的回报。虽然说更多的企业会在融资过程中就死亡,可是哪怕是十分之一的存活率,在十几倍,甚至是上百倍的回报率面前,风投还是前赴后继。
这就是一个数学概率的问题,风投在投资之前会对企业进行评估,用最低的投资,获得最高的收益。投资的金额能够保证创业公司继续发展,也不会超出风投承担的风险下限。这就会给创业者很大的困扰,接受融资,往往意味着控股权的失去。
风投的目标是上市,而且是尽快上市,这样才能够缩短资本流动的时间,加快资本增值的速度。而在创业者们看来,风投的急功近利,会对公司的发展极为不利。
逸嘉网络的风投就有着本质的区别,它对上市回报的渴求没有那么高,而且给创业者的自主权非常大。如果创业者有需求,甚至可以保证创始人的控股权。逸嘉网络唯一的要求就是把创业企业纳入到逸嘉网络的生态体系之中。
在这个大前提下,创业公司的发展就会给生态圈带来新的动力。这是一个局部和整体的关系,局部的发展能够推动整体的发展。
逸嘉网络能够给出最优惠的条件,自然能够吸引到更多的项目,那么从中存活下来的项目也就会越多。
作为直接竞争对手的企鹅和云淘当然不会让逸嘉网络那么如意,纷纷和风投公司展开合作,开始利用各自公司的资源扶持创业公司。
企鹅主要扶持游戏公司,不想让逸嘉网络等到更多的游戏人才。不过扶持是有条件的,渠道都被企鹅掌握,获利更多的还是企鹅。云淘资本实力更加强大,扶持的公司五花八门,甚至是成名已久的艺人创业,都得到了云淘的支持。
大家各显神通,杜嘉逸反倒是觉得心里面轻松一些。该做的都做了,该布局地也布好了,剩下的就看公司的执行力了。杜嘉逸本身也不是技术人员,各个项目的进度还得负责人们盯着,杜嘉逸也帮不了什么忙。
国庆假期刚过几天,杜嘉逸又回了趟华东大学。
刘雯淇上次练得钢琴曲《克罗地亚狂想曲》就是为了国庆之后一次小演出准备的,这算是社团的一次演出,杨糖沁也做了充分的准备。
光练一首曲子,虽说和专业的演奏还有差距,可是糊弄一下台下的观众还是足够了的。
“你怎么在后台啊!”杨糖沁对杜嘉逸的影响可不好。
上次的派对,让杨糖沁以为杜嘉逸就是变着法地想要泡自己,本能地有抗拒的心理。
杜嘉逸表现得还挺淡然:“顺道经过学校,这个演出也是开放的,门口没有售票,我就进来看看。”
杨糖沁一脸狐疑地看着杜嘉逸。
“那真是太巧了。”
“我要回宿舍了,你还有什么事情吗?”
杜嘉逸摇了摇头:“本来就是进来看一眼的,没别的事,一会我也要走了。”
杨糖沁前脚离开会场,后脚杜嘉逸就跟了出去。
“找什么呢?”杜嘉逸看杨糖沁左顾右盼地,不由地问道。
“我的自行车好像不见了。”
“你锁了没?”杜嘉逸装作很关切地问道。
“锁了啊,我就得我还特意缠了两圈。”杨糖沁非常肯定地说道。
“估计是被偷走了吧?”
杨糖沁有些疑惑。
自己的自行车就是辆非常普通的女式小车,放着那么多公路车山地车不要,专门偷了自己上锁了女士小车,这太奇怪了吧。
“回宿舍也要好长一段路呢,要不你做我的车回去吧?”
杨糖沁一听,顿时就警觉了起来,头摇得和拨浪鼓似的。
“我自己走回去就好了,谢谢你。”
杜嘉逸把一辆老式自行车给推了过来,魔都凤凰,有着宽大的后座还有一个大扛的那种。
“其实也顺路,捎你一程。”
杨糖沁一脸诧异地看着杜嘉逸推着自行车。
“学校里面不让外来拍照的汽车,学校又那么大,只能找量自行车对付着。”杜嘉逸随后说道。
学校是不让外来车辆入内,可是以杜嘉逸的身份,不过是打个电话的时候,真的是说个谎都不过脑子。
杨糖沁还是拒绝了。
“你穿着高跟鞋呢,走路也累脚,我就带你一程。”杜嘉逸跟在后面说道。
被杜嘉逸这么一手,杨糖沁才感觉到脚上面带来的疼痛。特别是脚后跟不断地摩擦,火辣辣的疼,更别说挤压得脚趾难受了。
想想回宿舍还有老长一段路,这要是走回去,脚可能会废掉。
杨糖沁的眼光在车后座和漫长的路途不断地徘徊,想想坐一下自行车,也不会掉块肉。大不了以后不要搭理杜嘉逸,他肯定也不会过来骚扰自己的。
“那就就把我带到宿舍门口就好了,以后也不要来烦我!”杨糖沁义正言辞地说道。
杜嘉逸非常坚定地点了点头。
杨糖沁体重很轻,加上大自行车的自重大,扶着车的杜嘉逸感觉还是挺轻松的。
杜嘉逸的骑车很慢,也很稳重,坐在后面的杨糖沁丝毫不觉得颠簸。
十月的树荫下偶尔有凉风吹过,带走身上的热气。
出于防备,杨糖沁没有碰杜嘉逸,而是死死地抓着车座的栏杆。
骑车的杜嘉逸没有在意这些细节,只是抓稳了车把,很有节奏的瞪着车。
在很久以前,杜嘉逸有过一丝的想象:
在青春的校园里面,能够骑着自行车带着一个姑娘,清风非常配合地吹着,阳光也恰到好处。没有刻意的气氛,只有轻松和惬意。
杜嘉逸很想就这么一直持续下去,虽然杨糖沁忘记了一切,可是杜嘉逸无法忘掉她扑身过来的瞬间。就好像是刻在脑子里面,无法抹去,更无法忘记。
第四百六十八章 我错了()
华东大学的校园里面,杜嘉逸骑车带着刘雯淇,就像是回到了大学时代一般。
杨糖沁坐在车座后面,时刻警惕着,可是见杜嘉逸也没有什么过分的举动,也就渐渐放松了些。
应该是上课时间,校园里面的学生不多。到宿舍的路再远,自行车几分钟也能够到了。
杜嘉逸把车停下,杨糖沁顺势就跳了下来。
高跟鞋的鞋跟和地面强烈地撞击在一起,发出一个刺耳的响声。
“你就不怕崴了脚?”杜嘉逸有些担心地问道。
杨糖沁也觉得自己太过于冒失了,自己那么高的鞋子,要是崴到脚,可能会伤到骨头。
“要你管!”杨糖沁气着说道。
杨糖沁朝前面走了两步,又停了下来。
杜嘉逸还以为她是有什么话想说,却看到的是满脸的怒气。
“你……你干什么……”面对杨糖沁的紧逼,杜嘉逸不由地后退了两步。
“我的车到底是被谁偷的!”杨糖沁质问道。
杜嘉逸稳住情绪:“我哪知道是谁偷的?学校里面那么多人,还要很多校外的人,这个要去看监控啊。”
“你要是真想知道是谁,不如和我去一趟保卫处好了。”
杜嘉逸大义凌然地说道。实时监控还是个稀罕玩意,都是些银行重地才会安装的,学校领导又不住学校,少了东西和他们又没关系,监控是没可能装的。
“呵呵……”杨糖沁眉毛一挑,冷笑道。
“那你告诉我,为什么我的自行车会在我宿舍门口?”
杨糖沁指着门口一辆绿色的女式自行车质问道。
杜嘉逸转头一看,心道糟糕。李为民做事也太不严谨了,随便找个地方藏起来,怎么会弄到女生宿舍的门口呢!
“可能是谁开玩笑吧,说不定是你舍友帮你拿回来的吧。”
“我舍友都是女生,难道扛回来吗!”杨糖沁看杜嘉逸的眼神都冒着火光。
“我就说怎么那么巧,你一过来我车就丢了。”
“我都说了,我对你没感觉,不要来骚扰我!”杨糖沁皱着眉头说道。
杜嘉逸觉得这个时候的杨糖沁有了些以前的个性,自由独立,一时之间愣了一下神。
杨糖沁说了两句,才发现杜嘉逸走神了,顿时就气炸了。
“是我不对。”
杜嘉逸一开口,让杨糖沁满肚子的抱怨都堵在了嗓子眼。
主要是没有想到杜嘉逸居然就这么干脆认错了。
“这次是没有我没有计划好,中间环节出现了问题。”
“那还有下次!”杨糖沁吹鼻子瞪眼。
“没下次了。”杜嘉逸保证道。
明明就是一次拉近关系的好机会,却因为没有考虑到细节,没把事情给搞砸了,反而让杨糖沁对自己的印象变得更差。
“哼!”杨糖沁转头就走进了宿舍的大门。
杜嘉逸站在门外,端着个老式自行车,沉默了一会才离开。
在女生宿舍的二楼窗口,杨糖沁观察着杜嘉逸,知道他离开,才回到自己的宿舍。
过去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杜嘉逸觉得这次的坏印象,需要不少时间才能够消散,暂时还是不来找她了吧。
……
魔都电信分公司的经理李亚桦找到了杜嘉逸。
李亚桦能够做到直辖市分公司的经理,本身能力是毋庸置疑的。论到关系,李亚桦和京城的张家也些关系。
张赫然从中搭了一下桥,让这次的会面不那么突兀。
“我是代表总公司来和杜总谈合作的。”李亚桦态度放得很低。
杜嘉逸也没有刁难李亚桦的意思,他是代表电信总公司来的。电信好歹是国内三大运营商之一,逸嘉集团没必要去和他们交恶。
“既然是谈合作,那就开门见山好了。”
李亚桦组织了一下语言:“逸嘉手机在美利坚是和运营商合作,全部委托给运营商进行销售。电信总公司希望能够得到逸嘉电子的授权,成为逸嘉电子唯一的渠道商。”
逸嘉手机在国内和国外是两种销售模式。逸嘉电子在国外的实力有限,主要是采取合作,手机交给当地电信公司,让出部分利润,获得强大的渠道。在国内则是完全采取网络销售,需要用户在逸嘉电子的官网进行抢购。
国内光靠网络抢购,一个半月的销量就有几百万,这个数量是很多手机型号一年都卖不到的数字。
当年电信分家,移动联通从中分出去,电信除了占据了比较成熟的宽带网络和固话,在移动方面是比较弱势的。主要还是进入得晚,用户的认可度比较低。
固话和宽带用电信,手机还是选移动和联通。
电信自然不愿意就这么维持着现状。逸嘉电子和国外电信运营商的合作方式,让电信公司看到了合作的希望。
“电信在全国有上万家店面,这些都可以成为逸嘉手机线下的渠道。合约机的合作,我们还可以适当让出一部分的渠道费用,保证逸嘉电子公司的权益。”李亚桦说道。
这个条件是相当优渥的,作为垄断行业的公司,电信的心气还是非常高的,能够给出这种条件,他们自认为已经给出了诚意了。
杜嘉逸出现在新闻联播,国家也开始宣传互联网+的概念,这也是电信愿意让出大部分利益的原因。
光网络抢购都有上百万的销量,那么在电信公司的推广下,线下保守也能够卖出五百万台吧。
电信让出了大部分的渠道费用,剩下的一部分也能够给公司带来不少的利润。加上合约机是需要使用电信的网络的,这等于是给电信带来了几百万的新用户。
说实在的,李亚桦觉得杜嘉逸没有拒绝的理由。
谁知道杜嘉逸直接摇了摇头。
“逸嘉手机的产量跟不上,暂时还做不到全国铺货的地步。”
李亚桦愣了一下。逸嘉手机在国内和美利坚率先上市之后,随后就开始向其它地区供货,按理来说不会出现供应的问题啊。
难道是杜嘉逸觉得合作的条件还不够好?是不是有些人心不足蛇吞象了?
第四百六十九章 变相价格战()
“条件我们还能够谈啊!”李亚桦强调道。
杜嘉逸是有苦说不出来啊。
逸嘉电子把京城的组装工厂抛给了郭台铭的代工厂,把逸嘉手机的生产完全交给加工厂完成。
可是他偏偏漏算了中间的移交环节。
因为产权转移,京城的组装工厂处于低速生产。富土康的生产线则是在组装中,在新货没有备齐的情况下,仓库中的产品数量非常少。
正好是青黄不接的时候,李亚桦提出上万个电信营业点作为手机渠道,就算一个点只放100部手机,那也是一百多万呐,杜嘉逸还真是找不到那么多的货源。
逸嘉手机在那么多国家出货,要是贸然断货了,对于逸嘉手机的口碑也是一个不小的打击。等到逸嘉手机二代、三代上市的时候,那些合作的电信运营商可能会有所想法。
逸嘉手机不在国内建立门店,也是出于产量的考虑。开设门店无疑会占据大量的资金,还会挤占库存。
杜嘉逸还真没有糊弄李亚桦的意思,完全是实话实说。
网络抢购用的是饥饿销售模式,开始的庞大销量其实是在透支外来的消费人群。会在网上抢购的年轻人还在少数,还有消费能力更强的中年人并不会网络抢购。
和电信合作,就可以把这个短板给弥补上,不过杜嘉逸手里面拿不出那么多手机。
李亚桦思考了一下,还是出去打了个电话请示了一下。
“如果真的是产量问题,也只是短时间问题,我们可以挑选几个点试验一下看看效果,等到产品备齐了再在全国推广。”李亚桦似乎是得到了新的合作底线。
“逸嘉手机具备3g功能,而电信最近正在逐步更新第三代通讯技术。”
李亚桦又给自己加码。
国外基本都是第三代,国内的三个运营商还停留在二代上面。二代也就能够看看文字,三代才算是进入了智能手机的黄金时代。实际上,在国内通讯不给力的情况下,逸嘉手机的3g功能一般都是处于闲置状态。
用户要是想要下载软件,或者联网游戏,大部分还是采用无线连接的方式。可是国内的无线设备也不是那么普遍,真的是头疼不已。
电信在一代二代后知后觉,不如移动联通厉害,提前布局第三代也算是亡羊补牢,笨鸟先飞了。
逸嘉电子不是小公司,电信更是庞然大物,两者的合作不是杜嘉逸点个头就能够达成的。杜嘉逸只是负责大方向的把握,觉得两者的合作利大于弊,剩下的就交给具体的人来谈细节。
谈判是漫长和枯燥的,就算是分成的每个点都是需要计较的。在庞大的数量面前和高昂的售价下面,每个点可能都是千万。
电信公司有意促成合作,妥协的程度相当之大,很快就得到了结果。
逸嘉电子以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在未来一年内向电信公司提供至少五百万台的逸嘉手机一代,电信公司分批支付货款,并且是逸嘉手机唯一的线下渠道商。
电信公司的速度更快,反映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好处。逸嘉电子第一批10万台挤出来的手机到位之后,电信公司在申圳、魔都和京城采取试点的形式,开始推广逸嘉手机。
想要购买逸嘉手机电信合约机,必须要和电信签订一年或者两年的合约,承诺在这两年里每个月必须要有一个最低消费。
一年期的合约中,用户只需要支付2888就能够购买到一台逸嘉手机一代,比市场价低了三千多块。不过用户必须承诺每个月的最低消费在288,在合约期里面,机卡是不能够分离,手机也是不能够销户。
这方面,电信有的是办法保证自己的利益。
合约机比裸机有很多好处。市面上裸机的货源不好保证,有不少是国外流进的水货,而电信合约机一定是逸嘉电子供应的行货,而且签约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不用交或很少交话费,其实折合下来,用户花在手机本身上的钱就比较少了。
用户少付出的那部分钱,逸嘉电子承担了一小部分,电信公司承担大部分,等于是两家公司给用户的补贴。
逸嘉电子和电信的合作,效果也是非常显著的。首批进入三个大城市的10万部手机,两个水花都没有泛出来,就消化掉了,电信公司觉得五百万的合约数量可能远远不够。
电信有着上万个门店,每天办理业务的客流是相当多,而电信客服完全把推广逸嘉手机作为了自己分内的事情,手机卖得非常火。
网络抢购是瞄准了年轻人的市场,而电信的合约机,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