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俏厨娘:史上最无良-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芳官“啊”的一声尖叫。

    只听柳五儿冷笑道:“小葱拌豆腐,葱都挑了去了,你慢慢享用吧!”

    说着,柳五儿傲然扬起脸,也不管厅中人如何收拾,自己回房去了。

    四儿原就看不惯芳官那等骄傲刁蛮的做派,这时候带着崇拜的眼光,非常狗腿地跟着柳五儿回房去了。

    芳官从未想到会遭到这样的羞辱,也没想到生豆腐扑在脸上,会这么白,这么软,这么恶心……她一时忍不住,索性放声大哭起来。

    *

    卧室里,宝玉望着走进来的袭人,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脸上似乎露出些“家有悍婢”的惆怅之情出来。

    袭人心头一喜,打算好好告一告柳五儿的状。刚刚这柳五儿,指桑骂槐,就是在向自己叫板。什么“姓花的”“缩头乌龟”之类,明明就是在骂自己呢,长此以往,自己在怡红院树立的威信,岂不是要渐渐消失了?

    宝玉却拦住了袭人的话头,说:“别说了,都是咱们院儿的人,怎么都得一碗水端平。这件事儿确实是芳官不对,五儿那里,你让她出出气,就算了吧!”

    袭人急了,连忙说:“就算是芳官有错,可是她们小厨房,不也是有错在先么?”

    宝玉看着袭人,突然说:“你当时也不在小厨房,怎么好像每件事情都是你亲眼见到一样?”

    袭人听这话,颇有疑心自己的意思,当即忍住,不敢再说什么。

    宝玉见袭人收了口,这才丢开心思,说:“芳官年纪小,她原先那个地方确实又不会拘着她。她这次进园子,我确实是偏着她了一些,倒叫她以为园子里处处都是这样。是我误了她,这样对她日后也不好。”

    袭人听了这话,再没有别的可说的,只得应承下来,保证会好好地教导芳官。宝玉这才放心。

    这一席话只有宝玉袭人二人得知,芳官与柳五儿都不曾听说。不过若是芳官听说宝玉是这么看待她的,想必要更加郁闷几分。

第209章 柳五儿的蓬勃怒意(2)() 
不过芳官已经够郁闷的了。

    她那晚回房,独自哭到半夜。只可惜这芳官一个人住一间屋子,因此也无人将这等可怜兮兮的情形“传达”给怡红院里的别人知道。

    芳官第二天便起晚了,急忙梳洗出门。一推门,“啪嗒”一声,门楣上驾着的一个瓷碟子掉下来,里头盛着一盘豆腐,正巧掉在芳官头上。登时芳官大叫一声,晓得费了半天功夫的梳妆打扮,还有那身新衣,已经全部毁了。

    她气得直跺脚,但也无法,只能回去换了衣裳,重新梳洗。

    再出来的时候,芳官在怡红院里四处找柳五儿,却不见人。问人时,都只说柳五儿应该已经去了小厨房了。

    芳官瞠目道:“明明是咱们怡红院的人,为啥一天到晚在小厨房混着?”

    她问的人偏巧是四儿,闻言当场给了她一个白眼,说:“你不也一样,整天只晓得在园子里找那几个官玩儿?需要你干活的时候,什么时候见着你人了?”

    芳官一呛,四儿说的是实情。

    可是芳官自打进了怡红院,什么时候受过四儿这样二等小丫头的气了?她一听这话,马上反唇相讥,当下与四儿两个吵了起来,越吵越激烈,结果把袭人都给招出来了。

    袭人当即做出仲裁,不偏不倚,各打五十大板,吩咐四儿去扫院子,然后对芳官说:“昨儿宝二爷说了,还是要磨磨你的性子,如今你每天跑小厨房的差事就免了吧,跟着晴雯好好学学女红,这对女儿家将来是顶顶有用的。”

    芳官大惊,但是听到是宝玉的吩咐,又不敢不从,只能万般委屈地去寻晴雯。

    可是晴雯哪里是什么省油的灯,教芳官是不假,一边教一边骂芳官笨,一直骂到芳官忍不住回口,两人便唇枪舌剑地吵了起来……

    于是乎,袭人出来,说晴雯芳官两个吵到了宝玉午休……

    芳官悻悻地回房,拿着晴雯布置的活计,在手指上戳了十七八个洞,才勉强弄完,又请示过晴雯,受了几分奚落,这才算交了差,得以出门松快松快。

    她立马去找了其他几个官,几个官凑在一起,七嘴八舌地说了一通各自的遭遇,她们才发现,原来大家都是一早上起床就吃了闷亏,头上挨了一盆子豆腐,却有冤没处诉。文官和豆官还都叫司棋与侍书好生教训了一顿。不过,除了芳官,谁也没有大庭广众之下当脸挨那一盆子豆腐,所以还算好。

    只有住在蘅芜苑的蕊官,不曾挨那头上一碟子豆腐之厄,可是据蕊官说,中午午饭的时候,宝姑娘没让她吃别的,只吃一味小葱拌豆腐了。

    “我现在只要闻见豆腐味儿,我就想吐出来。”蕊官说。

    其他几个官纷纷点头,表示非常有同感。

    唯一没跟豆腐干上的藕官叹着气劝剩下的几个官,说:“小厨房那件事儿,确实是你们几个做得不对,若不是柳家想了法子收场,没准我们大家现在一块儿吃挂落呢!大家想想,柳婶儿以前对咱们多好,没道理咱们进了园子,到了一处,反而跟柳婶儿生分起来了。”

    藕官接着又说:“五儿嘴上是不饶人了点儿,可是她心肠是极好的。潇湘馆林姑娘那里,上上下下都喜欢她的紧。我看啊,冤家宜解不宜结,以前五儿和咱们之间,也不过是一点口角而已。我看,咱们找个机会,到柳婶儿那儿打个花胡哨,将这事儿揭过去,就算了。”

    几个官都说是,芳官不说话,心下却更加恨。

    她哪有那么容易能原谅柳五儿——柳五儿那样地在众人面前羞辱她,而宝玉却对她的遭遇不闻不问。

    待到芳官回到了怡红院,听说宝玉又赏了些值钱的文玩和几两银子给柳五儿,芳官心里更是吐了一口老血。她可没想到,宝玉这是在代替她芳官这个始作俑者,赔偿小厨房的损失呢!

    晚间芳官一个人独卧,想起这两天发生过的事情,越想越是心里发堵——

    她向往这大观园向往了这么久,而上天又给了她机缘让她进这大观园,来到宝玉身边,可是却偏偏有这么个柳五儿,什么都抢先一步,连宝玉的宠,这柳五儿也要夺!

    芳官自然想不到柳五儿丝毫就不曾想过要得宝玉的宠,她只知道就是因为柳五儿从中作梗,这两天宝玉才与她生分了。

    柳五儿有什么弱点呢?有什么法子可以将柳五儿身败名裂,弄出园子去的么?

    芳官在榻上辗转反侧地想着——一定有,一定有什么弱点的。

    *

    柳五儿成功解决了小厨房的危机,又从宝玉那儿讨了赔偿费给了柳母,重新添置了小厨房的东西。柳母这次逃过一劫,特地被了礼,先是去谢了李老三,在王善宝家的和秦显家的那里,她也送了点东西点了个卯。至于那两位领得了情领不了情,柳母可不打算管这么多了。

    接下来事情朝好的方向发展,几个“官”联袂上门,跟柳母道了个歉,还主动帮柳母做了些洗洗涮涮的工作,大家算是尽释前嫌。当然芳官没有来,柳五儿也没有指望芳官能来。

    但是柳五儿却发现,芳官暗中跟着自己的时候还挺多的。

    有一次,柳五儿出门给黛玉稍带点东西,正好在大观园角门外头撞见了钱槐。

    钱槐多日没有见过柳五儿,这次见到,简直喜不自胜,妹妹长妹妹短地拉着柳五儿说了好一会儿子话。

    柳五儿有礼貌地打了个招呼,便赶紧找了个借口回大观园去了。

    钱槐颇有几分恋恋不舍地目送柳五儿的背影消失在大观园的深深花木之中,却忽听身后有个人脆生生地问道:“这位大哥,请问您认识我五儿姐么?”

    钱槐回过身来,见面前是一个贾府丫鬟打扮的女子。

    钱槐也算是在梨香院混过几日,因此觉得眼前的女子有些眼熟,但是总想不起来,当下便施礼道:“恕我眼拙,这位姐姐是?”

    来人正是芳官,她忍住恶心,打量了几眼钱槐那油答答的头发,和四处乱瞟的绿豆小眼,笑着点了点头,说:“我是个五儿同一个院子当差的小丫头,我叫芳官。”

第210章 慧紫鹃情辞试莽玉() 
芳官如何打柳五儿的主意暂且撂下不提,柳五儿对当时贾宝玉的态度基本还是相当满意的——毕竟宝玉在这件事情上没有特别偏袒谁,尽量做到了一碗水端平。

    所以有时候想想吧,宝玉的缺点也并不是那么明显,对于后院里的一些阴谋污秽之事也并不是全无察觉,而且渐渐地能够摆脱袭人的钳制了。所以柳五儿对宝玉又稍稍放了点儿心,要知道,前段时间宝玉于芳官闹得最不成话的时候,她可是早就生出了拆宝黛这对cp的心思的——这么个凤凰蛋,谁爱要谁要,谁爱争就谁争去。

    *

    到了四月初,宫中没完没了的丧仪终于快要结束了。

    而南边传来了好消息,说是宝琴订亲了。

    柳五儿八卦,在蘅芜苑那儿听了一耳朵,这才晓得,原来宝琴配了柳湘莲。

    这事儿还要从薛蟠与薛蝌薛宝琴兄妹一块儿回南说起。薛氏兄妹几个在路上,临近平安州的地方,遇上了剪径的强人,不仅图薛家的家财,更是觊觎宝琴的美色,企图染指。

    所幸柳湘莲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在几个兄弟的帮助下,打退了强人,保住了薛二姑娘的清白。

    薛蟠对柳湘莲那个感激啊,当即立誓,与柳湘莲结为了生死兄弟,然后就动脑筋拼命撮合,想叫柳湘莲做他妹夫。而柳湘莲也对宝琴十分满意,两家一拍即合,宝琴有亲兄长做主,便与柳湘莲换了定礼,相约回金陵之后,那会儿国丧也过了,正好完婚。

    柳五儿听了这一段故事,吐了吐舌头,心想,原先宝琴写的诗谜里有“不在梅边在柳边”,原来就是指宝琴被梅家退亲,然后许给了柳湘莲啊,是这么回事儿啊!合着柳湘莲以后就不干尤三姐什么事儿了啊!

    不过她扁了扁嘴,有些自伤身世,人家的“不在梅边在柳边”是这么个意思,可是她柳五儿的“不在梅边在柳边”,却是她梅若云穿越穿到了个姓柳的身上,郁闷啊郁闷!

    *

    薛姨妈听说家中年轻一辈的婚配又解决了一个,不由得大喜过望,贾母与王夫人等自然免不了过来贺喜的,只是王夫人话里话外有些酸话,只觉得柳湘莲是个没落世家的子弟,家中财势都配不上宝琴。

    薛姨妈就不乐意了,想,当初宝琴被退亲的时候,贾府这边都躲得远远的,好不容易宝琴终身有托的时候,这些人又出来说酸话。可是薛姨妈惦记着宝钗还没着落,将来这“金玉良缘”还是要靠贾母王夫人来成全,所以心中再有不乐意,也只能强忍着。

    再加上黛玉因受了宫中赏赐,在京中闺阁贵女之中的地位水涨船高,钗黛之争,竟隐隐地好像黛玉这边开始占优起来,薛姨妈更是忧心,得了失眠之症,吃药也于事无益。倒是宝钗请了柳五儿过来,给薛姨妈弄了个安神食补的方子,这才好些了。

    柳五儿瞅瞅薛姨妈,心想,只要你别给林姑娘使坏,这点小忙,举手之劳,我柳五儿还是愿意帮的。

    *

    四月中又出了幺蛾子。

    有一天中午,宝玉顶着大日头傻不愣登地在园子里坐着,正巧晴雯来找,见他一头热汗,满脸紫涨,连忙把他拉回怡红院去。

    一时宝玉的眼神便直了,嘴角便有津液流出,宝玉也并不知觉,给他个枕头,他便睡下,扶他坐起来,他便坐着,倒了茶来,他便吃茶。总之全无正常人的反应。

    宝玉的乳娘李嬷嬷看了,认定宝玉不中用了,大哭起来。于是怡红院里,哄地便炸开了锅。

    柳五儿得了消息的时候,心里算算时日,想,没准是紫鹃那里试了试宝玉了吧!

    这一出“慧紫鹃情辞试莽玉”,便是紫鹃想的损招儿,骗宝玉说黛玉过不了多久就要回苏州去,将宝玉心中对黛玉存的那一番“痴意”尽皆逗了出来。从此宝玉对黛玉的心思,贾府上下的女眷便都心照不宣了。

    当然柳五儿可不认为宝玉这番表现有什么可取的地方,在这里,宝玉的呆气显露无疑。堂堂七尺男儿,听闻心上人要回南,什么都做不了,却只能发呆流口水令人摆布,心理素质太差,逆商太差,身体也太差!

    柳五儿在心里评价了三声“太差”,却又叹了一口气,心想,这贾府里头,恐怕也只有宝玉一个,是真心惦记着林妹妹,不想让她回南去。

    她晓得眼下怡红院里正乱着,于是偷空从怡红院后门溜了进去。

    这时候紫鹃已经到了,贾母王夫人也已经来了。贾母就骂紫鹃,“你这小蹄子,究竟和他说了什么?他听了成了这个样子!”

    谁知宝玉见了紫鹃,方才哎呀一声,哭了出来,说:“要去连我也带了去!”一边哭,一边拉着紫鹃的手,死活不放。

    众人不解,细问起来,才晓得是紫鹃说了一句“回苏州去”,惹出来的祸事。

    贾母流泪道:“我当是什么要紧的大事,原来是这句玩话!”

    正在这当儿,底下有人来回,说:“林之孝家的单大良家的都来瞧哥儿来了。”

    宝玉一听个“林”字,登时满床闹起来说:“不得了了,林家的人接他们来了,快打出去!”

    贾母连忙安慰宝玉:“那不是林家的人,林家的人都死绝了,没人来接她的,你只管放心。”接着贾母吩咐底下,说:“以后别叫林之孝家的进园子了,你们也都别说‘林’字。”

    正闹着,外头又有人回,“老太太,姑苏林氏族人求见老太太。”

    “啥?”贾母以为自己的指令传达错了,不是不要说“林”字么,怎么还偏生编了个林氏族人出来,这不添乱么?

    宝玉一听这个“林”字,还听着有“姑苏”在内,顿时受不住,放声大哭起来,将怡红院上下又闹了个手忙脚乱。

    而贾母脑子里还懵着,说:“怎么回事,哪里来的林氏族人?”

    底下的人便递上了拜帖,说:“请老太太过目!”

第211章 旧亲族探视林潇湘(1)() 
鸳鸯递上了一片水晶磨的单片老花眼镜子,贾母接过拜帖细看,随即将帖子递回给鸳鸯,带着吃惊的目光,看向坐在身边的王夫人,说:“这位钦点的山东道台,姑苏人士,说是林丫头的堂叔,你可知道此事?”

    王夫人也吃了一惊,脸上神色有些难辨,但是她朝宝玉的方向一努嘴,示意这话到外头再说。

    贾母登时便明白了,赶紧安慰一阵宝玉,说:“林丫头最近的亲族就是咱们家,有祖母在,凭他什么人都没法将你林妹妹接回南去的。”

    宝玉兀自哭闹,指着架上陈设的一只金西洋自行船,乱叫道:“那不是接他们来的船来了,湾在那里呢。”

    贾母忙命人拿下来,宝玉伸手要,袭人递过,宝玉便掖在杯中,笑道:“这可去不成了。”

    贾母与王夫人见到宝玉这般疯态,都是惊疑不已。所幸这时王太医过来,给宝玉诊了脉,开方煎药,怡红院这边才消停了些。

    *

    袭人收拾了一间偏厅,请贾母与王夫人宽坐,自己奉了茶,摒散了小丫头们,自己娴静地退下。

    贾母此时心中已经明白了大半,冷冷地看着王夫人,说:“林丫头的族叔一直在京中候缺,你一直都是知情的吧!”

    王夫人无法,此时只能惭愧地低下头认错:“儿媳那时只想着是一个候补京官,实在是没必要……那个,再说妹夫去了那时候,苏州一直有争产的事情,儿媳也是怕……”

    贾母几乎将手中的粉彩茶盅给掷了出去,骂道:“你昏聩,山东道台,一补缺就是正四品,比你家老爷如何,政儿这么多年了,不过是个五品侍郎。你明知人家在京中,还装聋作哑地从不走动,你这安的是什么心思,你当旁人真的瞧不出来么!”

    贾母活了这么久,心明眼亮地,见到王夫人的神情,便什么都明白了,当下恨恨地道:“林丫头毕竟姓林,是正经上过族谱的嫡长女,人家若真的要点算林氏产业,咱们吃进去多少,可不得原样都吐出来?”

    王夫人刷白了脸,当初贾府将林氏积累数代的绝户财带入京中,才有了大观园,才有了元妃省亲时的绝世豪奢——如今,要将这些全都吐出来,这这这,这简直是要了她的命啊!

    听到这里,王夫人禁不住双膝跪地,膝行数步,来到贾母跟前,扯着贾母的下襟,哽声说:“老太太,老太太求您了,这……这千万不行啊,事关国公府的颜面,还有阖府上下千余口的生计活路啊!”

    贾母眼中微微泛出一点狡黠的喜色,但是立即收了去,反而板着脸对王夫人说:“你若原先就尽到做舅母的责任,林家在京里有人的时候就走动走动,彼此问个安,四时八节过个节礼,也没什么抛费,但咱们府里便不至于像如今这样被动,被人突然打上门……人家明日要和东平王妃一道上门来,万一直接要将林丫头接走,你便打算怎么说,怎么做,怎么拦啊?”

    王夫人低下头,说:“是,儿媳知错了,可是如今这事情,还一定要请老太太做主啊!”

    贾母沉吟道:“那林道台的夫人张氏明日过府探视,你陪人家好好说说,透一点想讨林丫头许给宝玉的意思。”

    王夫人被贾母的话震得险些一屁股坐到地上去,脸色也变得煞白。她胸中满满的是不甘,“金玉良缘”绸缪了那么久,前些日子因宫中赏赐的事情,已经横生变数,如今斜刺里竟然杀出个林家。早知如此,当初在铁槛寺就该……

    不过,王夫人也很明白贾母的意思,只有林黛玉嫁入贾府,林家的绝户财才能名正言顺地变成贾府的财产。

    她嘴唇抖了抖,权衡之下,便想要点头。

    可是王夫人心里还是不甘,突然想起一事,说:“老太太,宫里娘娘一直属意薛家姑娘,这个节骨眼儿上,林姑娘的事情若是太张扬了,也不太好吧!”

    贾母皱起眉头,想起了宫中有四五个月身孕的孙女。

    早先宫中曾经传来消息,元春这一胎,甚是辛苦,前些日子因为老太妃的丧仪,元春虽然略得优待,毕竟也不比他人好上太多,劳累一甚,胎象便有些不稳,惊动了太后皇帝,很是延医用药,调理了一阵。

    如果现下这个节骨眼儿再拿宝玉的亲事去给元妃添堵,贾母自己都有点看不过去。

    贾母虽然很早以前姓史,但是她毕竟也在贾府度过了这么多年的岁月,基本上也就默认自己姓贾了,想想宫中的利害关系,终于点了点头,对王夫人说:“也好,你不必多说太多,带林丫头去认认人便是。那件事情,从长计议吧!”

    王夫人喜不自胜地谢过贾母,在偏厅外偷听的柳五儿则郁闷地嘟了嘟嘴,功亏一篑啊!

    *

    紫鹃在黛玉的事情上并没有瞒过柳五儿:贾母王夫人口中那位“林道台”,是黛玉的堂叔不假,而且黛玉入京之后,其实一直私下里与叔婶有些往来。只是她深闺弱女,平日出不得府门,所以所有的事情,与林家女眷往来个书信,过年过节送个节礼什么的,都是由紫鹃出面完成的。

    这一次,因为林氏被点了道台外放,眼看就要离京,紫鹃有些发急,灵机一动却想了个法子出来,先是一言试玉,叫贾母王夫人亲眼见到宝玉见不得黛玉离开;再就是请林夫人张氏前来探视。那林夫人因要随丈夫赴任,想想也该过来贾府看看族侄女儿,再加上张氏与东平王妃原也认得,是小时候儿的手帕交,于是便相约结伴上门探视黛玉。

    林氏族人“突然”出现的事情,将做过亏心事的王夫人吓了一大跳,也给了贾母一个机会,撮合两个她最心爱的孙辈。

    可是毕竟还是棋差一招,王夫人拿了贵为宫妃的元妃和她肚里的龙子做挡箭牌,贾母权衡之后,还是决定放弃原先的计划,先将元妃保了再说。

第212章 旧亲族探视林潇湘(2)() 
第二天东平王妃携了林夫人过来贾府上作客。林夫人还是头一次见到黛玉真人,拉着黛玉的手上上下下地看个不停,爱如珍宝,简直不愿意放手。东平王妃则夸黛玉出落得越发超逸了。

    一时间,出来陪着见客的贾府三春、薛宝钗和史湘云,都成了布景板。

    宾主叙完客气话之后,林夫人便对王夫人开了口,说:“玉儿的父亲过世的时候,我们老爷正在西南领着边事,迟了很久才接到的消息。林家人丁不旺,所以玉儿父亲与我们老爷虽是堂兄弟,可是这小时候一起长大的情谊,直如亲兄弟一样。所以我们老爷这次点了山东道台,实在是想将玉儿也带上,一起到济南住住去。玉儿自小身子就弱,济南气候不错,想必能好生养养!”

    王夫人一听,昨天贾母说的话竟然全中!这林道台一家一旦带了黛玉上任,想必要以叔叔的身份为黛玉择配,择配之后就要向贾府开口,清算林氏的产业……王夫人一急之下,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