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千折戏-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如元隽所言,元焃的身后事是在京中办的,皇帝下旨,册谥‘隐’,是为密隐王,奉旨葬入今上之吉地。以王无嫡子,故其爵位,乃由其庶子元适继承。

    丧事虽说办的一帆风顺,但关于密王暴毙之事,却远远没有结束。

    别的不说,当奉命调查密王死因的太医,将密王所中之毒的名目公诸天下时,当即便在朝中引发了一场巨大的震动。

    ——噬骨毒。

    众所周知,当年睿孝武王阵前不起之后,曾有人对羽雁双子投毒加害。彼时双子均在军中,元蔚因未曾碰用过膳食,故逃过一劫,而元隽则没那么好的运气,服食之下,险些命丧黄泉。

    后来,羽雁的大夫说,若非因世子身上旧疾,这些年一直以遵以毒攻毒之法压制,此番因缘巧合,克化了大部分毒性,只怕世子就没有机会捡回一条命了。

    这一条命虽然捡回来了,可在这之后,他原就不便的双腿越发难以成行,腿疾加重,渐渐坐实了不良于行的名头。

    而对那场投毒之事,外界猜测,因世子元隽一向不理俗物,又素来有疾,并无份量,故投毒暗害之人,原本应当是想投毒与年幼便军功傍身的王长子元蔚,只是巧合之下,想害的人,反倒平安无恙。

    至于那致使世子元隽彻底不起的毒,便是这回直接夺去了密王性命的噬骨毒。

    太医的调查结果一出来,当庭震动。启元帝当日便召了密王妃入宫,仔细问询密王出事之时的具体情况。彼时宣明殿中,东宫、诸亲贵重臣皆在,元隽便也一字不落的听完了梁训妍的一番话。

    据密王妃所言,密王中毒之前,因舟车劳顿之故,胃口已接连数日都不甚好。故此当日只服食过几口晚膳,也就是在晚膳后不过半个时辰,他便突然呼吸急促,嘴唇发紫,一命呜呼的。

    “因随行大夫说王爷是死于毒物,是以儿媳不敢大意,在王爷身后,便着人去封存王爷所用膳食。然而”

    她说着,梨花带雨的目光四下望了望,似乎是在避忌什么,启元见此,便道:“无妨,你只管说,有朕为你夫妻做主。”

    密王妃微微动容,缓了缓,这才说出了后话。

    “儿媳派了身边的心腹侍女去办此事,然而其在清点封存之时,却来回禀,说是王爷用过的一碟点心凭空消失了。”

    “儿媳当即便觉有异,其后大夫查验过后,果真未曾在其他膳食中找到毒物的线索。后来经儿媳一一排查,可以确定,在王爷出事之后,直到儿媳派人封菜的刻余之间,有机会毁尸灭迹的,便只有一个叫纥湘的小丫头。”

    “而且还有一件,也是这之后儿媳忽然想到的,因那丫头味觉灵敏之故,是以尝菜的差事,一向是由她做的。”

    这也就解释了,为何一碟下了毒的点心,能这样顺利的入了密王之口。

    然而听到这里,殿中却有两人变了脸色。

    一个是元殊,另一个,则是元隽。

    元隽心中一惊,深深的朝元殊看去,在后者的脸上看到愕然与慌乱。

    不为别的,那个叫纥湘的丫头,曾是在密王大婚之际,彼时还是三皇子的元殊赠予皇兄的众多礼物之一。

    这说明什么?

    座上的启元不知是否知晓其中这一层关窍,但话问到这里,他确实是未曾继续问下去。一副身子挺不住的架势,三两句话,便叫散了场,留待明日再问。而临了之际,却以梁德妃心疼侄女之故,留了密王妃前往后宫觐见。

    元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到王府的。

    裴筠筠叫了叶檄来问,将宣明殿中之事大致了解了一二,再看着元隽神不守舍的样子,心中是一半疑惑,一般猜测。

    噬骨毒、元焃、元殊。

    以及,当年的羽雁双子。

    将眼前已知的部分联系在一起,她似乎明白了些什么,可其后等着她的,又是更多的疑惑。

    很显然,如今的元隽,非但不是不良于行,还成了一身担两命的羽雁之子。那么当年在军中,难道说中了毒的,就是真正的元蔚?

    若是这样,那元蔚如今是早已亡故了?

    元隽下午从宫中回来,便一直沉默着。她在一边陪了许久,也不敢说话,直至暮色时分,方才暂且离了寝殿,亲自去给他准备晚膳。

    等她忙完了一通,带着下人传完了扇,再去内殿找他时,却遍寻未果,最后还是在书阁里见到了他。

    元隽坐在书案后,面前是一直开启的檀木长匣,手中则正握了一柄宝剑。

    裴筠筠目光一动,怎么看,都觉得他拿的不过是自己那把佩剑,可这会儿他看着这柄佩剑的目光,却委实太不一样。

    仿佛积淀了多年的情义,到了,千言万语在胸口,张嘴却无言可诉一二。

    元隽似乎是发现了她站在原地迟迟不前的举动,没等她说话,他倒是先开口了。

    “年幼之时,父王曾为我与兄长锻造了一对宝剑,一曰中天,一曰仁德。”

    说着,他右臂一抬,缓缓从身侧抽出了另一把剑,裴筠筠这才明白,原来他起先拿的,并非是他自己的佩剑。

    那,便应该是元蔚的那把了。

    他继续说道:“这两把剑纹饰短长,从里到外都是一模一样,恰如双子。唯有这剑柄之下雕镂的花样不同。”

    “兄长的中天剑上,刻的是一朵西番莲花,而仁德剑,则刻了一朵梅花。”

    听着他说话,她徐徐挪动脚步,走到他身边。

    “自从兄长过世之后”

    没有泪水,没有撕心裂肺,甚至,在他那满是仙气的脸上都找不出痛苦的模样,但这会儿的元隽,就是一个提起元蔚来,便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下来的,悲恸之人。

    他的恸,生于心底,沉淀于眼底,这么多年,化成了他这人最深最强的一道屏障,保护着他,也封印着他。

    她抬起手,轻轻的搭在他肩膀上。

    他说:“这中天剑也已尘封了数年,我本想待诸事了结之后,再取出来,端端正正的,给兄长陪葬的。可今天我真忍不住了。”

    她目色一痛,蹲在他腿边,伏在他膝上。

    他说:“筠筠,我太想他了。”

    从当年他被毒杀,我不得不站出来顶下这份家业开始,这么多年,我不苦不累,只是太想他、太想过去的家了。

    “他只比我早来了这人世半刻,可从小到大,只要有他在,不管我做什么都可以随心所欲。”

    “他把世子的名位尊荣给我,自己担下了所有的束缚锤炼,他心甘情愿的宠着我坐享其成,把一个兄长能做的一切,全都毫无保留的为我做了,而他自己却从小随军,出生入死,没有半句怨言。”

    “兄长其实是个性烈如火,又固执如牛之人。连父王的话他都顶过不知多少次,可从他生到他死,他没跟我发过一次脾气,没逆过我一回心意。”

    “父王当年倒下时,我还只知伤心,可兄长之死对我而言,就是天塌了。”

    许久之后,他又道:“这么多年,那害死兄长的毒物,我一直以源于元焃。”

    闻言,裴筠筠抬起头来。

    很显然,今日元隽之所以这样反常,并非单单是因为噬骨毒再现,而是因为此番噬骨毒再现,牵连出过往之事,让他不得不怀疑起了一个他最不想怀疑的人。

    “元焃的死太过蹊跷,如今什么定论都还下不得。”她眼里满是心疼:“你是担心,真如梁训妍话中所指一般,此事同元殊脱不了干系?”

    元隽没有说话。

    片刻,裴筠筠深吸了一口气。

    她握住元隽的手,同他道:“我虽然一直都撺弄你去争这个皇位,但其实你与元殊之间我还是希望,你哥哥的死与他无关。”

    不然,你得多难受啊。

    不知过了多久,她听到他用如蚊的声音说了句:“我也希望”

第六十九章 得利最大() 
直到翌日,看元隽过了一夜后,心情有所宽放,裴筠筠方才与他提起当年之事。

    “说来,你因何以为当年投毒之人就是元焃?可是寻到了铁证?”

    闻言,元隽问道:“你可知噬骨毒中最重要的一味毒物是什么?”

    在朗月多年,她背得最熟的便是医药典籍了。元隽这一问起,她立时便想起早年曾在裴绎修撰的药典里读到过关于这噬骨毒的事。

    与朗月遍地灵药奇石不同,在中原大地上,还流传着一句天下毒物出敕柔的话。而这噬骨毒虽成形与中原,然个中最关键的一味毒物,却是离不开敕柔之地,一种名为巨食莽的巨蛇。

    她颔首答道:“这我知道,是巨食莽的毒液。”

    元隽道:“不错。巨食莽这东西,当世之中仅存于敕柔,而且即便在敕柔,亦是绝对稀罕之物。据说只有零星几个有名望的老巫医,经可汗赐赠,方能得一条驯养。”

    而且这东西生来冷血,驯养过程中稍有不慎都会把自己折进去。敕柔史上,命丧于巨食莽的巫医,非止一二。

    “当年战事结束,开国之后,我便投放了大量精力去追这巨食莽的来源。”

    听到这儿,裴筠筠不由感叹道:“敕柔位于北地以北,这些年等天内部不安,你要越过等天去敕柔查证此事,想必不简单罢?”

    元隽点点头,唇边却露出些欣慰的笑意,道:“幸而羽雁不缺忠勇之辈。启元二年的时候,我派去敕柔的家臣回到羽雁,给我带回了一个人。”

    “敕柔大巫祝辜奉的近侍,愁厘。”

    愁厘,裴筠筠是听过这个名字的。

    大巫祝辜奉,曾是身份仅次于敕柔可汗的第二号人物。这两年卸任之后便隐逸而去了,世间少有其消息。而这个愁厘,本是辜奉身边最为看重的心腹,当时却因与可汗帐中侍女苟合之事败露,为辜奉下令斩却四肢,弃于市。

    元隽道:“那时候,正好已有线索指向辜奉,我的家臣在废市找到愁厘时,他还一气未绝。”

    裴筠筠顺着他的话思量着,便问:“所以,这个叫愁厘的人,就是可证明元焃是投毒之人的人证?”

    元隽点点头。

    “愁厘来到羽雁不久便死了。死前他曾道出,在当年中原大乱之时,辜奉曾微服潜入中原,意图于乱中为敕柔寻得牟利之机。当时,他曾与不少贵族暗地往来,而这其中,愁厘咬定了,他曾将巨食莽的毒液给了一位贵族公子。”

    裴筠筠问道:“‘贵族公子’?”

    他颔首:“愁厘说,当时辜奉与那人来往之间甚为谨慎,就连他这个心腹弟子都不知那人的真实身份,只是匆匆见过几面,看上去,该是个颇有出身的世家公子。”

    之后,他还问过愁厘,可记不记得那公子身上有什么特别之处,方便辨认身份的,对此,愁厘思前想后,最后也仅能指出一出,便是那位公子是个左撇子。

    裴筠筠闻此便问:“元焃是左撇子?”

    不出意外,元隽‘嗯’了一声,继续道:“在这之后,我便拿了几幅画像来给他辨认,他一眼就指了元焃的那幅。”

    “也就是说,如若愁厘说的话是真的,那么当年的罪魁祸首,便是元焃无疑了”说到这,裴筠筠质疑道:“可是,愁厘的话真的可信吗?”

    “当初辜奉在废他手足,将其弃于市井之后,还亲自带人屠了他满门。”元隽垂眸叹了口气,继续道:“就连我的家臣回来也说,在他找到愁厘之后,愁厘当时一息不绝,嘴里还在气若游丝的说报仇。愁厘应该没有说谎的理由,更何况,就算指认画像时是他随口诬赖,但元焃惯用左手的事,却是他自己说出来的,若非当初与辜奉往来之人真是元焃,他又怎么会对一位中原皇子这样了解?”

    他这一连番的话说完之后,裴筠筠一时也哑了。

    的确,这么看上去,元焃投毒,一切都合情合理。若是非要往元焃并非主使却被指认为主使的方向去追究,那接下来的猜想,便有些吓人了。

    元隽道:“经此之后,我便一直以为,当年毒害兄长的事,乃是启元下令,元焃经手。”

    捕捉到他话里的一点关窍,她问:“那在此之前呢?你还怀疑过谁?冯通?”

    “冯通与元征是一路人,除此之外,还有二叔。”

    她想了想,挑眉问:“肃王?”

    元隽点了点头。

    其实直到这会儿,裴筠筠也不知道元隽与肃王元此之间究竟是个怎样的关系。单纯的叔侄?盟友?还是对立?她对此虽然好奇,但眼下也并非是问这问题的好时机。

    仔细想了想,她分析道:“按时间来说,先王刚出事时,在你的两位叔父之间,军威更盛之人、包括更方便伪造假战报的人,的确是肃王殿下。”说着,她又摇了摇头:“可是肃王妃的出身,几乎就已经断绝了肃王开国登庸的可能。”

    肃王妃嬴氏,一位出身前朝皇族的宗室女子,有这样一位妻子,除非肃王做得出停妻再娶之事,否则他于新朝皇位,都几乎没有竞争力。

    元隽道:“不错。诸事连成一条线,其实只要细看父王出事之后的接连种种,究竟对谁最有利,自然谁的嫌疑也就越大。”

    对谁最有利?按道理说,应当是启元。

    她正这样想着,只听元隽沉吟道:“原来我的这条线,终结在启元登基之时,看上去是对元征与元焃最有利。”

    “是以,你之所以帮元殊夺嫡,个中因由,除了兄弟情分之外,你也是觉得在加害你父兄之事上,启元一脉里,只有元殊是干净的?”

    元隽苦笑,“那时候看,确实只有他是干净的。可是现如今,恐怕得利最多的,就是元殊了。”

    得利最多之人,要看怎么说了。

    其实,细想此番之事,蹊跷之处绝非一二。

    先不论毒死元焃的噬骨毒来源于何处,就说密王妃所言,那个带着被下了毒的点心一起消失的丫头纥湘,她的所作所为是不是过于明显了?

    若她真是奉太子之命除掉密王,大可在行事之前便准备好一碟无毒的点心,待事成之后偷梁换柱便是了,何至于如此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出逃?

    “我总觉得元焃之死,凶手是有意要旧事重提,引出当年毒害羽雁双子之事。”她看着元隽,想了想,接着道:“可这又是为了什么呢?捅破启元为登帝位的不择手段,还是”

    顿了顿,她摇了摇头:“啧,其实你的话还是有失公道。我倒觉得,此番元焃之死,不管怎么想,都是对你最有好处。”

    元隽挑了挑眉。

    她接着道:“元焃死了,元殊嫌疑最大,这样一来,皇室里有资格继承皇位的人,最清白的不就剩你了?更不提要是借此机会,再将当年毒害羽雁双子之事的真相一并剖解明白了,那您的行市可就数不清要翻多少番了。”

    闻言,元隽却是一笑:“怎么,就算真是元殊毒杀了元焃,难道你觉得,启元能为此将皇位传给我吗?”

    说着,不等裴筠筠回答,他又顾自答道:“就算这会儿元殊弑兄的铁证摆在他眼前,为保江山不外传,他也只会熟视无睹,保全他的太子。”

    故此,他才说,此番之事,归根结底,还是元殊得利最大。

    “也不一定。”裴筠筠仍不以为然。她看着元隽,颇有深意道:“元殊得利最大的前提是,你会任由启元摆布,无论如何,都不出手争这个皇位。”

    听完她这句话,元隽一下就笑了。

    他叹道:“你怎么就是不死心呢?”

    怎么就那么执着的,想将我与皇位联系在一起呢?

    裴筠筠却甚为认真的看着他:“我说真的,”

    她道:“你回答我一个问题——这回的事暂且不提,若是有朝一日,你与元殊反目,那你会不会去夺帝位?”

    其实,他并非从未想过这个问题。

    尤其是昨夜辗转难眠之间,充斥于他脑中的所有问题里,首当其冲的便是这一条。

    然而,他还是回避似的垂眸道了一句:“真有了那一天再说吧。”

    裴筠筠皱了皱眉。

    忽然,元隽朝她看来,说道:“我也有个问题给你。”

    他问:“你想让我争位,是因为你觉得我适合坐皇位,还是,仅仅是因为你私心上,想让我来做这个皇帝?”

    裴筠筠眸色一动。

    元隽又问:“如果我最终也不是皇帝,而帝位之上的人,却想要你做他的皇后,那你的选择会是什么?”

    裴筠筠沉默的看了他许久。

    最后,她问:“你觉得呢?”

    “我觉得”元隽长出一口气:“我觉得以我的性情,本是这天下最不适合做皇帝的人。”

    “在元蔚健在之时,你又可曾想过有朝一日自己会站出来担承起整个家门?”

    “没有。”他说,“可那是迫不得已。”

    她咄咄追问:“也就是说,即便你有做皇帝的能力,即便——你会成为一个比元殊更圣明的帝王,但只要不是迫不得已,你都甘心退让?”

    元隽沉默地看着她,没有说话。

    许久,她道:“元隽,咱俩之间,其实你比我自私。”

第七十章 故人相见() 
启元一连数日都称病重,密王之事便也暂时搁置。然而天都风平浪静的表面之下,却暗潮汹涌,毫无断绝之意。

    这日晚上,眼见已近安置之时,绿妆却匆匆前来求见。一进寝殿,她先是四下张望一圈,见裴筠筠不在,这才稍稍松了一口气。

    元隽见此,还有心打趣道:“怎么,找她还是找我?”

    绿妆却没什么好兴致,双眉紧锁,近前回话道:“殿下。适才宫中来人传信,说是德妃娘娘请您明日空觉寺相见。”

    “德妃娘娘?”元隽想了想,这才明白绿妆为何一进门便找裴筠筠。他问:“是密王妃罢。”

    启元久病,德妃请了圣旨,打算明日前往空觉寺为圣上祈福的事,他是听说了的。只是他自己同这位娘娘素无往来,唯一能联系上的,大约也就是她那个新近丧夫的侄女了。

    而自那日在殿上,密王妃被启元留下,前往后宫觐见姑母德妃之后,便为德妃留在自己宫中小住,至今未出。想来如今德妃这一招,不过是替侄女传话罢了。

    绿妆毫不掩饰自己的厌恶之意,心道,寡嫂约见小叔子,那位密王妃恐还没有明目张胆的勇气。即便是借着德妃的名,还不是得这般偷偷摸摸,见不得人。

    她啐道:“不是她还能有谁!一家门楣做尽了寡廉鲜耻之事,也真好意思!”

    元隽颇具责难的看了她一眼,绿妆只做无睹,接着问道:“殿下打算去吗?”

    “去吧,”他漫不经心一般下了决定,“反正这两日清闲,连入宫侍疾都免了,也省得拘在府里。”

    这时候,正好裴筠筠端着盏玉糁羹从外头进来,听到他最后半句话,便问:“不拘在府里,您是打算去哪儿?”

    闻言,元隽还没说什么呢,绿妆先是一个激灵。

    裴筠筠看在眼里,心中起了疑窦,打趣着走过来,元隽倒是坦诚,将明日打算微服前往空觉寺赴约之事尽数与她说了。

    裴筠筠一挑眉,再看绿妆,眼下看着她的神色里颇有些期待之意,似乎是看她反正也已知道了,若是能吃个醋,闹一闹,免了元隽这一行程倒是颇好。

    可惜,裴筠筠这回却表现的很是平静。

    甚至,还有两分好奇。

    她道:“那殿下便去罢!正好借此机会,说不定许多人前说不得的话,私下里,那位王妃倒都能对您一一倾吐了呢!”

    绿妆双眼一瞪,那头,元隽但笑不语。

    空觉寺几日前便封了寺,德妃进香之时,更是不准香客入内。好在羽雁王同寺中方丈是‘老交情’了,白日里不能招摇过市,到了晚上,却是很好入内的。

    德妃那里,显然也已在方丈那儿下过功夫了,元隽带着一个侍卫,以及一个打扮成侍卫模样的裴筠筠到来时,便被方丈亲自出面,领到了寺后一处荒僻院落。

    人带到了,方丈大师便功成身退了。元隽往院中看了一眼,回头给裴筠筠使了个眼色,裴筠筠会意,便同侍卫一起留在了院外。

    元隽走到院中站定,朝着房门大敞的屋室,声色沉稳道:“小王有礼,还请阁下院中相见。”

    随即,只见屋室中火光晃动,许久之后,一人提着琉璃灯,出现在门前。

    素衣乌发,清俏佳人。

    梁训妍见到来人的刹那,火光映在眼中,照亮了她呼之欲出的失望。

    德妃来信之中,约见的是睿王元隽。而元隽今夜,着一身玄衣,身姿挺立,却是以‘元蔚’的身份前来赴约。

    梁训妍纵然失望,却也并未失礼,轻移莲步来到院中,对他盈盈一拜,唤了声‘兄长’。

    元隽微微一怔。

    从小,她会唤自己的表字,而对着元蔚,却同自己一般,会叫一声‘兄长’。如今乍然一语入耳,不禁使他微有恍惚。

    “王妃不必多礼。”他淡笑道:“看王妃的样子,见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