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辣妻驾到-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萧怿在一旁席子上坐了,道:“我没事儿。本来我是去朝霞台找雯梅的,听宫女说她来了姐姐这儿,我就过来了。”

    阳则听萧怿说不是来找自己,而是来找吕雯梅的,有点失望,道:“你找她真没事?”

    萧怿向吕雯梅看了一眼,道:“没事,只是找她随便聊聊而已。”

    阳则稍稍迟疑,道:“那我再讲个故事如何?”

    吕雯梅想她可能又会讲有趣的事,欣然道:“好,你快讲。”

    萧怿本不想听,但见吕雯梅要听,倒不便拒绝,只好道:“那你别讲我。”

    阳则眼眸中狡光一闪:“不知你还记不记得,你第一次给我梳头时,梳了两个发髻,一个高,一个低,惹人笑”

    萧怿怫然不悦:“姐姐”起身出殿。

    阳则见弟弟生气走了,后悔不该讲这件事,欲出去向弟弟道歉,吕雯梅道:“我去把他叫回来。”她听这个故事也挺有趣,想笑,却见萧怿气走了,忙忍着笑出殿。

    萧怿站在离殿不远处的一棵大槐树下生闷气,吕雯梅悄悄走过去,拍拍他手臂道:“殿下,你别生你姐姐的气了,她不过是跟你说着玩儿,我可没笑你。其实你第一次给你姐姐梳头,不会一下子就梳好,而那次你给我梳头,不是梳得挺好么。”

    萧怿才高兴起来,道:“我不生姐姐的气了。”

    吕雯梅拉住他的手:“咱们回去吧。”

    二人重回殿里,阳则歉声道:“刚才是姐姐不对,姐姐给你赔不是啦。”

    萧怿忙道:“我没生姐姐的气,姐姐不用向我道歉的。”一个小矛盾就此化解。萧怿故作不满道:“你们光说我,为何不讲你们呀?”

    阳则道:“我自己是没啥趣事可讲的,不如小姑你讲一个。”

    萧怿当然也想听听吕雯梅有何趣事可讲,道:“嗯,雯梅你给我们讲一个吧,讲个有意思的。”

    吕雯梅见他们都想听自己讲故事,不好拒却,说道:“让我好好想想。”她思索片刻,犹犹豫豫地道:“有一事是有点意思,但还是别讲了吧。”

    萧怿急于想听,道:“要讲的。”

    阳则也道:“我已讲了两个故事了,你一个还没讲呢。”

    吕雯梅只得道:“那我讲了,你们别取笑我。”萧怿和阳则应了。吕雯梅道:“在我八岁时,有一天我见我哥纵上了屋顶,我问他上屋顶干嘛?他说从屋顶上可以看到远处的风景,问我想不想看,我说当然想了。他说要拉我上去,我不甘示弱,说不要他拉,我也能上去。我就提气往屋顶上跃去,可我轻功还没练到家,手指刚碰到瓦片,身子一沉就摔到了地上”

    萧怿关切地问:“那你摔伤了没?”

    “我哥本来想等我上去时,伸手把我拉上屋,但他还没伸出手拉我,我就摔下去了。他吓了一跳,一跃下来,把我扶起就喊我父母。当时我疼得直哭,我父母闻声赶来,我爹也顾不上问,就赶紧把我抱进屋治伤。好在只是皮肉伤,上了点药也就没事了,我父母问我是怎么摔的,我怕他们会怪我哥,就说是我想上房顶玩,结果不小摔下来的。他们信了我的话,就没再追究。此后我跟我哥再未敢上过屋顶。”

    萧怿和阳则听后,均想:她小时候倒也挺调皮,当然这话不能说,免吕雯梅不高兴。萧怿夸奖道:“雯梅你挺懂事嘛,还肯护着哥哥。”

    阳则则道:“小姑倒是个爱逞强的。”转即道:“我们这么一说,我倒怀念起儿时了。”

    萧怿和吕雯梅亦有同感。吕雯梅宽怀道:“再想回到儿时是不可能了,但我们现在不也挺好的。”

    萧怿赞同道:“雯梅说得对,姐姐你就别总想着过去的事了。”

    阳则颔首:“是。以前的事就叫它过去吧,多想也无用。”

    萧怿也觉殿里阴凉凉的,呆久了不太舒服,说道:“姐姐、雯梅,我们到外面晒晒太阳如何?”

    吕雯梅正有此意,先站起身道:“公主,我们一起出去散散步好么?”

    阳则坐着没动,倦倦地道:“我乏了,你们去吧。”

    萧怿道:“那我们走了。”带着吕雯梅出了殿,来到一片有阳光照耀的草地上,顿感身上温暖了许多。由于吕雯梅在殿里呆的时间长了些,马上来到光亮处,有点不太适应,遂眯起了眼睛。萧怿看看她,道:“我姐姐就喜欢草木繁盛的样子,是以殿里显得较阴凉,她是住惯了的,我们却不行。”

    吕雯梅装作一副不以为意的样子,道:“阴凉点也挺好的,起码夏天凉爽。”

    萧怿神色有所舒坦,握了握她的手,道:“现在我父皇还未提我们的婚事,但我想应该不会等太久。”

    吕雯梅见他道出了自己的心事,有点害羞地道:“我不急的。”顿一顿,问:“你今天不忙?”

    “今天父皇给我的奏章较少,就不太忙。”

    吕雯梅由衷地道:“你好好帮皇上处理事情,这对你日后大有益处。”

    萧怿应道:“我知道的。”

第二十四章 散心(一)() 
一日早朝,萧翁业拍拍放在龙案上的几卷奏章,沉声道:“朕昨晚收到来自封州、宁州、庆安三地刺史的上报,言之发生了地动,房舍倒塌了许多,人畜伤亡较严重,朕决意给受灾三地钱粮物资,救济百姓。”他的目光缓缓扫过在坐群臣,最后停在了孟元昭身上,道声:“太中大夫。”

    孟元昭赶紧站起来,躬身道:“臣在。”

    萧翁业吩咐道:“朕就将此事交给你,望你尽快办妥。”

    孟元昭应道:“臣遵旨。”

    朱长驷闻言,眼珠一转,计上心头。

    萧翁业朗声问道:“众卿有事上奏否?”

    丞相瑾俨出列躬身道:“臣有事要奏。”

    萧翁业道:“讲来。”

    瑾俨忧心忡忡地道:“今所封诸侯王不下七位,每一位诸侯王的封邑都较大,他们拥有自己的军队,属意的官员,税收,随意养门客、死士,长期以来对朝廷构成不小的威胁,对齐国的将来也存在后患,皇上不可不防啊!”

    孟元昭没太放在心上,道:“诸侯王皆是皇上的至亲,应该不会有大逆不道之举。”

    御史大夫黄生则道:“未必。诸侯王的势力已较先前增大,不可不提防。万一诸侯王叛变,到时出现内忧外患的局面,怕是不好收场。还是应防患于未然,避免诸侯王尾大不掉。”

    萧翁业不免忧虑,问道:“众卿有何良策?”

    瑾俨考虑到诸侯王都跟皇上沾亲带故,不便过分打压,以免引起诸侯王不满。说道:“臣以为在不剥夺诸侯王权力的情况下,适当消减诸侯王的封邑,控制军队人数,不准收养门客、死士,这样不光可消除诸侯王对朝廷的威胁,还可增加税收。”

    萧翁业觉此法挺好,说道:“丞相言之有理,即日下诏施行。”

    退朝后,朱长驷特意赶上孟元昭道:“太中大人,皇上把赈灾一事交由你去办,可见皇上很信任你。如果你能把事情办好,说不定就能升任了。”

    孟元昭微笑道:“多谢尚书大人抬举。不过能否如你所言,还得看皇上的意思。”

    朱长驷颔首:“那是,那是。”

    孟元昭拱拱手,道:“告辞。”

    朱长驷看着孟元昭远去的背影,唇边泛起一丝冷笑。

    当朱长驷回到自己府上,即唤过随风道:“今日早朝,皇上要太中大夫办赈灾一事,他必会派人护送大批物资去受灾的封州、宁州、庆安三地,我要你和映雪带人假扮盗贼,半路拦截他们的财物,务必要叫他们去不了灾区。”

    随风因上次未能杀掉袁成凯,受了朱长驷一顿训斥,这次如再失利,定会惹怒他受到责罚,郑重应道:“属下明白。”

    吕雯梅因明珠来朝霞台看过自己几次,心里有点过意不去,便想去瑶芳阁探望她,遂带着惠儿过去。她们还未进阁,就听见从二层楼阁上传来一阵悠扬婉转的琴声。

    惠儿轻声赞道:“这琴声真好听。”

    吕雯梅也暗暗赞叹,对惠儿道:“你在这里等会,我一会就出来。”吕雯梅步进阁去,上到二层,转过一座花鸟屏风,见明珠端坐在几前低首抚弄着琴弦。她穿着一身素花白缎衣裙,温暖的阳光透过窗格洒落在她身上,附了一抹金灿灿的光色,使她看起来倒像是位圣洁的仙女,令人不敢亵渎。吕雯梅怔怔地望着她,暗道:“她真的好美。”竟尔忘记跟她说话。就算萧怿和她之间真有不清不白的事,自己也没话说,因为眼前这个女子太美,美得让人不忍移目,自己又哪能跟她比。

    明珠似乎察觉有人来了,停下拔动琴弦的手,转过脸来,看到了吕雯梅。她微微颔首,像是知道吕雯梅会来一般。她收起琴道:“吕姑娘你来了,请坐。”

    吕雯梅回过神来,道:“今天我闲着无事,就过来看看你。”

    明珠的声音柔和含蓄:“怎敢劳姑娘的驾,该是我去看姑娘才是。”

    吕雯梅浅浅一笑,道:“你已去看过我几次了,我总该来看看你的。”

    明珠见吕雯梅还站在原地未动,招呼道:“姑娘不必客气,快过来坐吧。”吕雯梅才过去坐下。明珠斟了茶,道:“姑娘请用茶。”

    吕雯梅道声:“谢谢。”端起来欲饮,忽想起萧怿对自己说过的话,要自己提防明珠,可自己已端起茶盏,若这么放下,终是不好。一时竟僵住了,不知如何是好。

    明珠见她既不喝茶,亦不放下,立马就猜到了原因,知道她是怕自己在茶里下毒。委婉地道:“姑娘是怕茶太热么,那我先尝一口,若是不热姑娘再喝。”说着她把吕雯梅手中的那盏茶拿过来,轻轻抿了一口,复又递给雯梅,道:“这茶温热刚刚好,姑娘可以喝。”

    吕雯梅见自己的心事似被她看出来了,有些不好意思,见她已喝了一口,想那茶是没放毒的,原是自己又多心了,就喝了那盏茶。

    明珠眉目含笑而问:“不知姑娘可品出这是什么茶没?”

    吕雯梅只应付着把茶喝了,连茶味都没细品,哪知是何茶,一脸茫然道:“我不知道啊。”

    明珠眼里闪过一丝鄙夷之色:“这茶是我以前在天香乐坊时常给客人们泡的一种茶,是用七种干花配制而成的,故名七花茶,有提神醒脑的功效。”

    吕雯梅经她一说,记起自己曾在天香乐坊喝过一次,并从空茶盏中嗅到了一股淡淡的芳香气息,问道:“这茶是你自己配的?”明珠点点头,吕雯梅赞了声:“你真行,还会配茶。”

    明珠淡薄一笑,道:“我不过是一时想念在天香乐坊的日子,方配了这种茶,当然我是不会再回去的了。”

    吕雯梅听她说“当然我是不会再回去的了”这句话,不觉双眉微曲,心中不畅。

    明珠并未在意吕雯梅的神情,问道:“太子殿下这几日还忙否?”

    “这几天不算忙,有时能去看看我。”

    明珠面上还挂着笑,心里却有点醋意,“哦”。她停一停,又问:“你和太子殿下的婚事,皇上还没提?”

    吕雯梅心里空落落的,不知这样的日子还要持续多久才能结束。道:“还没说。”

    明珠听后,暗暗欢喜。

    这时,萧怿走上来问:“雯梅你咋来这里了?”吕雯梅和明珠一惊,还没等她们站起身,萧怿已走到跟前,一眼看到了放在几上的两个茶盅,不免心头一震,一把拽起吕雯梅就走,看都没看没明珠一眼。

    吕雯梅被萧怿拉着直管往外走,想他可能是生气了,解释说:“她数次去看我,我才来看她的。”

    此时,他们已出了朝霞台。

    萧怿停下脚步,转首问:“你喝了她的茶?”声音里含着些许忧怨。

    吕雯梅微感歉然,低声道:“我本来不想喝,但见她喝了一口,我才喝的。”

    萧怿有点生气地道:“那你也不该喝。”

    吕雯梅见他真生自己的气了,心里有点不好受。自觉萧怿多虑了,可这话终是说不出口,低了头道:“我知道你是为我好,我以后不去见她就是。”

    萧怿沉默片刻,道:“今天天气挺好,我带你出宫走走。”

    吕雯梅神色略显慌张:“不用了。要是皇上知道了,可能会不高兴。”

    萧怿怡然一笑,道:“我已告知父皇,他已同意了。”

    吕雯梅心下一安,回头向站在身后的惠儿道:“你先回吧。”快出宫门时,吕雯梅忍不住问道:“你怎知我在瑶芳阁?是有人告诉你了?”

    “我去章德殿看过父皇后,打算到朝霞台看你,在我路过瑶芳阁时,发现惠儿站在庭院里,我想你可能是在里面,就问了惠儿,果然你在那里。”

    吕雯梅笑:“看来不管我在哪里,你都能找得到。”

    萧怿定声道:“是。不管你身在何处,我都要把你找到。”

    吕雯梅觉他还真是执着,笑容更甜了。

    街上车水马龙,人声鼎沸,很是热闹。吕雯梅一出了宫,就好像刚出笼的鸟儿,满面欢容,在前面蹦蹦跳跳地走着。萧怿随在她身旁,心情也颇舒畅,道:“你想要什么好吃的、好玩的,我给你买。”

    吕雯梅每当看到有意思的物件,就拿起来摸摸看看。萧怿见她喜欢,欲买,吕雯梅却道:“我只是随便看看,你不用给我买的。”萧怿见她不爱花钱,更是喜欢。

    吕雯梅走着走着,见前面有一群人围在一起,似在观看什么有意思的事,她感到好奇,道:“咦,他们在干什么?咱们过去瞧瞧。”

    萧怿拉着吕雯梅挤到近前一看,原来是个套圈的。只见地上铺着一大块粗布,上面摆放了许多小玩意儿,有精致的花瓶、手饰盒、手镯、茶壶、印花瓷碗等。吕雯梅见有少人在玩套圈,一时也来了兴致,伸双手摇摇萧怿手臂,娇声道:“殿下,我也要玩。”

    萧怿听她还叫自己殿下,有点慌张,向周围看看,见无人注意,才在她耳畔小声说:“你在外面别叫我殿下。”

    吕雯梅才知失言,讪讪地笑笑道:“是我忘了,怿哥。”

    萧怿一笑,向摊主—一个四十余岁的中年汉子道:“请问套圈何价?”

    那汉子个头不高,声音却洪亮:“十个圈,十枚铜子。”

    萧怿只有银子,没有铜钱,便将一锭碎银子递给那汉子:“我没有铜钱,你能多给我几个圈么?”

    那汉子岂有不行之理,马上说道:“当然可以。”递给萧怿一大把竹圈子。

    萧怿先将七、八个竹圈放在吕雯梅手中:“套吧。”

    吕雯梅初次玩套圈游戏,有点小紧张,好在她会武,套圈的准头还算高,拋出去的圈子半数能套中。

    周围观客们见了,都喝起彩来。有人道:“这姑娘只怕身怀绝技。”也有人道:“她已套中好几样东西,这下摊主可要亏大了。”

    那汉子看得傻了眼,呆立当地。

    萧怿只给吕雯梅递竹圈,对众人的谈论满不在乎。

    吕雯梅把手里的竹圈用完后,见地上的物什十之五六被自己套中了,不禁拍手笑道:“好有趣,我套中这么多东西。”

    人圈中有人叫道:“喂,人家姑娘套中那么多东西,你就破上一回财,快送了人家吧!”

    众人哄笑声中,那汉子一脸惊怕,不敢吭声。

    萧怿笑问:“雯梅,你套了人家那么多东西,咱们咋拿啊?”

第二十五章 散心(二)() 
吕雯梅思索了一下,有了主意。向那汉子道:“我不要你那么多东西,只要几件如何?”

    那汉子松了口气,赔笑道:“行行,姑娘选吧。”

    有人道:“人家姑娘不贪便宜,你算是走运啦。”其他人也都称是。

    吕雯梅再三挑选比较,觉得那个吹笛子的泥人挺好玩,便拿了起来,另又拿了一只雕花青釉瓷瓶,及一只精巧的茶壶,道:“就拿这三件吧,免你要赔本。”

    那汉子抱拳道:“谢谢姑娘。”

    萧怿伸手道:“我帮你拿。”

    吕雯梅将花瓶和茶壶给了萧怿,然后走出人群。

    萧怿笑道:“你还真行啊,把人家的东西几乎套了个遍。”

    吕雯梅玩了回套圈,更感愉悦,故作娇嗔之态:“谁叫你给了我那么多圈子,不套个遍才怪呢。”

    萧怿满足地道:“一锭银子赚了三样东西,够值。”吕雯梅含笑颔首。

    当他们路过天香乐坊时,萧怿见还有不少人进进出出的,张翠花站在门口忙着接客,想她的生意还不错。

    吕雯梅伸手推推他,故意问道:“你不进去?”

    萧怿尴尬地笑了笑:“我都有你了,还进去干啥?”

    吕雯梅芳心大慰,向张翠花一指:“那你不过去跟她打个招呼?”

    萧怿迟疑道:“我看不必了吧。”

    吕雯梅笑:“你跟她说几句话打什么紧?我又不怪你。”

    萧怿又犹豫了一下,才道:“那我们一起过去。”他向张翠花道了句:“老板娘,你的生意还挺不错嘛。”

    张翠花转过脸来,似乎吃惊不小,忙忙行礼:“哎哟,太子殿下您今儿怎有空过来了?”

    萧怿和吕雯梅都大感意外。萧怿奇道:“你怎知我身份?”

    张翠花扬眉一笑:“早在前段日子就听得有人说,有一位红衣姑娘行刺”忽瞧见吕雯梅在侧,连忙住口。

    她的话未说完,但萧怿和吕雯梅已然猜到。定是有人看到吕雯梅行刺阳则长公主,而看到的人恰巧见过萧怿和吕雯梅,知道了萧怿的身份,把这事传到了天香乐坊,是以张翠花知道了萧怿的真实身份。萧怿暗道:“这下是路人皆知了。”他微微苦笑道:“难怪你的生意还这么好,原来是沾了我的光。”

    张翠花满面春光:“可不是嘛。明珠虽不在了,但老身却托了太子殿下的宏福,生意还是很景气的。”她看看吕雯梅,歉然道:“那日我得罪了姑娘,实在是对不住,还请姑娘勿怪。”

    吕雯梅宽和道:“没关系,只要你以后不再做坏事就行了。”

    张翠花忙道:“不敢,不敢。自那次后,我就再没做过那种亏良心的事。”她稍稍犹豫,问道:“太子殿下,明珠现在是否在您那里?”

    那日明珠找借口离开天香乐坊,张翠花觉得不大对劲,赶紧走出去,果然不见了明珠的身影。她叫人去找,却未能找到。她想着明珠对萧怿有情,说不定就是去见萧怿了。可惜她不清楚萧怿的身份和住所,无法找回明珠,只好吃了个哑巴亏。

    萧怿心下一惊,面上不动声色:“没有。”

    吕雯梅欲说:“她是在宫里。”忽想到这话不能说,只好忍下了。

    张翠花半信半疑:“这可就奇怪了,或许她是去别处了吧。”她想着就算明珠在萧怿那里,也不可能再叫明珠回到天香乐坊。

    “干娘”张翠花回头应声:“来啦!”向萧、吕二人道:“不好意思,香兰叫我呢。”她欠一欠身,忙忙向里去了。

    萧怿见有人向自己这边看,有点儿不自在,对吕雯梅道:“我们走吧。”待离天香乐坊远了些,低声道:“她竟知明珠姑娘在宫里。”

    吕雯梅奇怪地道:“明珠已更名阿朱,不知她是从哪打听到的,难不成她早知明珠会进宫?”

    萧怿未太在意,道:“她疑心就疑心吧,反正她也不能进宫去找人,不要紧的。”

    他们又行一会,萧怿问道:“你饿了没?想去哪家饭馆?”

    吕雯梅微一沉吟,道:”好些天没去兴隆客栈了,我想去看看他们。”萧怿答应了。

    当他们快行到兴隆客栈时,看到客人盈门,闹哄哄的。吕雯梅笑向萧怿:“这一定又是你的功劳。”她不待萧怿答话,就挤进门去,叫道:王掌柜、梁大嫂、阿福哥,我来看你们啦!”客栈内人声嘈杂,但她声音清亮,众人也能听得见。

    王端、梁大嫂、阿福正忙得不可开交,乍闻似是吕雯梅的声音叫唤,都不由一愕,停下手里的活向声音来处瞧去,果见吕雯梅走了过来,都又惊又喜,道声:“吕姑娘”。王端和梁大嫂丢下手里的活,走出柜台。

    梁大嫂亲切地拉住吕雯梅的手道:“我们还道是做梦呢,没想到真是你来了。”

    阿福快步过来,满面堆欢道:“吕姑娘来啦呀,太子殿下您也来了。”

    王端和梁大嫂一转头,果见萧怿也过来了,忙行礼:“我们不知太子殿下来。失迎,失迎。”

    萧怿还未及说话,就听得有人说:“啊呀,太子来了。”、“原来他就是太子啊!”、“今日真是好福气,叫我见到太子了。”众人都停止了吃饭,纷纷向萧怿打躬作揖。萧怿见他们都望着自己,有的欢喜,有的惊讶,有的惶恐,表情各异,不免尴尬,笑笑道:“大家不用跟我客气,都散了吧。”

    众人谢过,各自散去。有的坐下继续吃饭,有的则匆匆离去。

    吕雯梅觉得有趣,道:“你的面子好大哦,有那么多人都跟你打招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