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辣妻驾到-第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吕雯梅心中一喜:“要是他们来了倒是好。我们过去瞧瞧如何?”

    萧怿正有此意:“好啊。”与吕雯梅绕到假山后面。果见是秦瑶和秦康来了,正与萧恒和萧媛在草地上嬉戏,玩得很是开心。

    吕雯梅奇怪地道:“怎不见长公主?”

    萧怿猜测道:“可能是她有事走开了,待会才能回来。”

    吕雯梅颔首:“有可能。”她望着孩子们,小声道:“看他们玩得这么开心,我们就别过去打扰他们了。”

    萧怿赞同道:“嗯。那我们就在这里看他们玩。”

    孩子们玩了一会,萧媛忽对秦康道:“表哥,你不是一直跟着舅舅习武吗,那你给我们表演一个好不好?”

    萧恒立即附和道:“我和妹妹还未见过你练武呢,也不知你武功如何,不如你今天就给我们练几招瞧瞧。”

    秦瑶露了谦和的笑:“我弟弟的武艺比之父亲还差得远,不过倒也像模像样了。”

    萧恒则道:“只说不算,眼见为实。”

    秦康爽朗地道:“好!我现在就亮点本事给你们瞧瞧。”他寻了一根较粗的树枝,当茅使了起来。

    萧怿和吕雯梅站在假山之侧观望。虽见秦康人小力薄,但一招一式紧凑娴熟,毫不马虎。或直刺、或斜挑、或圈转回击均无可挑剔,显是下了苦功的。二人看得高兴,不禁暗暗喝彩。

    天气尚冷,可当秦康练完时,额头上竟沁出汗珠来。他伸手擦了把汗,有点得意地问:“我练得如何?”

    萧媛觉着还不错,却故意笑话他:“不好。我瞧你这身本事,只怕还打不过一只猫。”

    秦康“哼”了一声,不服气地道:“等我练就了像我父亲那样的本领,你就知道我的厉害了。”萧恒等笑之。

    过了一会,孩子们玩累了,于是坐在草地上休息。

    秦瑶在与萧恒说话时,发现他脖子上系着一个绳圈,好奇地道:“表弟,你脖子上戴的是什么呀,拿出来给我看看好么?”

    萧恒应了,将放在衣中的玉坠顺绳拽出来给她看。

    秦瑶见玉坠小巧玲珑,面上泛着乳白色的光泽,雕刻着玄武纹样,很是精巧,不由得歆羡道:“你的玉坠真好看。”

    萧恒很高兴,说道:“这玉坠是过年的时候,父皇送给我的礼物。若你喜欢,我可以把它送给你。”

    秦瑶惊喜地问:“真的呀?”

    萧恒一脸认真地道:“当然是真的啦!”说着他便解下玉坠,递向秦瑶,“给。”

    秦瑶虽然喜欢,但觉着不妥,摇头道:“不行,我父母说过不可以随便要别人的东西。”

    萧恒未在意:“没事。你父母要是问起,就说是我送给你的,他们肯定不会生气。”

    秦瑶这才道谢收下,爱不释手地抚摸着。

    萧恒从她手中拿起玉坠:“来,我给你戴上。”秦瑶依言低头,萧恒便将玉坠戴在了她颈项上。

    秦瑶低头摸了摸,含笑问道:“你说我戴上好不好看?”她本穿着一袭碧水青绣粉红花朵的鲜艳衣裙,此刻戴了玉饰,愈显夺目。

    萧恒马上赞道:“当然好看了。你戴上这个呀,显得更漂亮啦。”秦瑶欢喜而笑。

    坐在一旁的萧媛,见状笑问:“三哥,你把父皇给的礼物送给表姐,该不是看上人家了吧?”

    萧恒的脸唰的一下变红,窘迫地道:“才不是呢,你别瞎说。”说着站起身走到一边去了。

    萧媛却又笑着道:“三哥,你害臊什么?我倒还真希望表姐以后可以做我嫂子呢!”

    秦瑶又羞又恼,向萧媛道:“小表妹,你要再混说,我可要打你了。”

    萧媛叫了一声,赶紧跑了开去。

    吕雯梅看得有趣,碰碰萧怿手肘:“你瞧恒儿,可是跟你一模一样呢,现在就学会说漂亮话追女孩子了。”

    萧怿笑笑道:“如果以后恒儿真的和瑶儿在一起了,倒也不错。”

    吕雯梅见萧怿唇边带笑,眼神异样地看着孩子们玩耍,心里飞快转过一个念头,玩笑道:“喂,你该不是后悔当初没娶你表妹,娶了臣妾了?”

    萧怿大大一怔,伸手握住她的手,情真意切地道:“哪会呢?朕娶你从未后悔过。”

    吕雯梅笑容重绽,开心地笑一声:“我知道的,你一定是在怀念小时候的事,对不对?”

    萧怿感慨道:“是啊。看到他们就好像看到朕小时候和朕的姐姐,还有表弟、表妹在一起玩耍的情景。”

    吕雯梅亦生怀念之情,不禁思念起远在金凌的故乡。

    正当萧怿和吕雯梅想着各自的心事时,忽闻身后一个柔婉的声音道:“皇上和皇后娘娘也来啦。”二人回头,见是阳则来了。

    萧怿欢喜地道声:“姐姐。”

    孩子们听到声音,才发觉父母来了,都高兴地跑了过来,向他们见了礼。

    萧怿与孩子们亲热一阵,转首问道:“姐姐你去哪了,咋没和孩子们在一起?”

    装束淡雅的阳则,唇角勾起一个优雅的弧度:“我原是想带两个孩子去看望母后的,却在路过此处时,遇到了太子和公主。我见他们想在一起玩,就把他俩留下独自去见母后,陪她说了一会儿话。”

    萧怿笑了声:“难怪朕和皇后都没看见姐姐,原来又是去看望母后。”

    吕雯梅问道:“大长公主待会儿是否还要带瑶儿和康儿去见母后呢?”

    阳则轻浅笑道:“这是自然。不过我们数日不见,总该先聊几句。”

    自萧怿和吕雯梅和好如初后,阳则就觉得自己之前所做的事的确有不对之处,再不愿做伤害帝后感情的事,更不愿为此与秦子聃不和。

    萧怿欣悦道:“姐姐说得对,是该先聊聊。说真的,朕一日不见姐姐的面,就想姐姐。”

    阳则噗嗤一笑:“皇上还是这么会说话。”她一转头,见女儿脖子上挂着一个光润剔透的玉坠,奇怪地问道:“你这玉坠是从哪来的?”

    秦瑶见问,有些不好意思地道:“母亲,是太子送给我的。”

    阳则面上一沉,责备道:“你怎么可以随便要太子的东西?还不快还给太子。”

    秦瑶觉着委屈,却不敢多与母亲分辩,正想把玉坠摘下来时,萧恒忙替她解释道:“舅母您别生气,玉坠是我要送给表姐,表姐才收下的。”

    阳则听出点味儿来,很快露出温和的笑容:“既是太子要送给你,那你就戴着吧。等日后你有什么好东西了,别忘了也送些给太子。”

    秦瑶应道:“是。母亲。”

    吕雯梅笑中含了二分敬恳之意:“我瞧孩子们在一起玩时很愉快,希望公主能常带瑶儿和康儿,来与恒儿、媛儿一起读书,一起游戏。”

    阳则痛快地答应了。她的笑容一滞,凝在唇角:“若是卢王也在就好了,只可惜他一年才能回来一、两次。”

    这话不免勾起了萧怿和吕雯梅的思子之情。萧怿很想让萧忱常回宫看看,却不便破例,万分无奈。

    阳则话一出口,便有些后悔,歉然道:“哎呀,我不该说这个的,倒叫你们思念起卢王来。”

    吕雯梅宽和道:“公主别自责。其实公主不提,我也会想念他的。”

    阳则感言:“你的心情我能理解。做父母的谁不希望子女能够天天和自己在一起。不过子女长大了,就会和父母分开,不可能永远都在一起生活。”萧怿和吕雯梅都称是。

    萧恒道:“可我不会离开父皇和母后的,以后我还要孝敬你们呢。”

    萧媛依偎在父母身边,依恋地道:“我以后不要嫁人了,就留在宫里陪着父皇和母后。”

    秦瑶和秦康一边一个拉住阳则的手:“我们也一样。”

    阳则的笑中带了几分感动:“真是孩童之言。”

    孩子们很真诚地道:“我们说的都是真的。”

    萧怿和吕雯梅眼中不觉含了感动的泪。吕雯梅道:“你们有这份心就行了,以后你们还是要成家立业的。”

    他们又说了一会儿话,阳则道:“不早了,我还要带两个孩子去看望母后,就不能多陪你们了。”

    萧怿有些不舍地道:“那姐姐慢走。”

    阳则让秦瑶和秦康向萧怿和吕雯梅道别,然后带着他们走了。

    萧怿望着阳则远去的背影道:“朕的姐姐带着两个孩子挺辛苦,她是忙里偷闲才来看母后的。”

    吕雯梅亦有此感,道:“是。公主的确不容易。”

    萧怿看向吕雯梅,感念道:“雯梅,你为朕生养了三个孩子,也很不容易啊!朕还要感激你呢。”

    吕雯梅含羞带嗔地打他一下:“又说好听的哄臣妾。”

    萧恒和萧媛见了,笑道:“父皇和母后在一起好有趣哦!”

    吕雯梅恼中带笑,作势要打他俩:“你们兄妹俩休要在这里看笑话!”

    萧恒和萧媛笑着跑了开去,萧怿也笑了起来。御花园里顿时洋溢出他们一家四口的温馨亲情。

    几日后的一个早朝上,丞相黄生道:“国中已有十余年战事不兴,百姓安居乐业,系一片祥和之气象,臣奏请皇上封禅太平山。”

    太常周棣出列说道:“臣昨日偶闻街道上有百姓言之,清晨东山山顶上方曾出现过五彩祥云,此乃是大大的吉兆,望皇上封禅太平山。”

    他话音一落,便有几个大臣附和着道:“我昨天也听见了。”、“确有此事。”、“皇上是该封禅了。”

    群臣躬身道:“臣等奏请皇上封禅太平山。”

    萧怿有些犹豫,说道:“此为大事,容朕再思。”

    退朝后,萧怿来到宁和宫。

第二十章 话别() 
吕雯梅已事先得知萧怿要来,便早早让惠儿备下茶点静候。待萧怿一进殿,就微笑着迎上去,拉他走到几旁,温柔地道:“皇上你看,臣妾已备下了点心,都是你平时最爱吃的。”

    萧怿见几上摆放着一大碟点心,有蜜糖桂花糕、蜜汁山药糕、杏仁莲子糕等,的确是自己所爱吃的,又见她如此热情相待,大为愉悦:“雯梅,你何时对朕这样好了?”

    吕雯梅娇俏道:“皇上是臣妾的夫君,臣妾不对你好,谁对你好啊?”

    萧怿笑着连声道:“对对,雯梅你是对朕最好的了。”

    吕雯梅拉他坐下:“坐下啦。”

    萧怿拿起一块杏仁莲子糕咬了一口,道:“嗯。好吃。”他递了一块给吕雯梅,“你也吃啊。”吕雯梅伸手接过。萧怿迟疑了一下,说道:“有件事朕想跟你说。今天在朝堂上,丞相说现在天下太平昌乐,想让朕到太平山封禅。太常则言,昨天他听到有百姓说,清晨东山山顶上方曾出现过五彩祥云,是大大的吉兆,应该封禅。众卿也都赞同他们的说法。朕觉此事较大,还是想过来和你商量一下。”

    吕雯梅觉萧怿这时候来见自己,可能是有事。待闻言,温婉一笑:“皇上这些年为国为民做了不少事,现今已是国富民强。既然大臣们一致请求,又有祥瑞降临这样的好兆头,那皇上就到太平山行一次封禅礼吧。”

    自那次夫妻感情生变后,吕雯梅明白了一个道理:凡事不要计较太多,应给对方留下自由选择的余地。只要他想做的事情合乎情理,不算过分,就不必去反对。管得多了,反而容易失去。

    萧怿自是欣喜:“好。待天气暖些了,朕就带你一同到太平山封禅。”

    吕雯梅低首想着自己的一桩心事。她犹豫片刻,说道:“皇上,你一会能否陪臣妾到城郊的那个梅园赏梅?”

    萧怿随口道:“行啊。”见吕雯梅虽是笑着的,眉梢眼角却有愁怨,不由奇怪,但很快有些明白,问道:“你该不是思乡了?”

    吕雯梅被他说中心事,便点头称是。

    萧怿歉疚地道:“自你当年来到俞安后,就没有再回去过。朕知道你很想念你的故乡,可一直没能带你回去,真是对不住。不如这样,朕过几日就带你回趟金凌。”

    吕雯梅觉着不妥,说道:“那怎行?皇上还要打理朝政,臣妾哪能因自己思念故乡,而耽误皇上的国事?”

    萧怿则道:“不是有恒儿在么?他年纪已不小,有些事应由他试着去做了。朕若带你去金凌,一是可解你思乡之苦;二是可由恒儿监国,暂理朝纲,练练他的治国才能。这样一举两得,岂不是好?”

    吕雯梅觉着有理,愉悦地道:“那臣妾就听皇上的。”

    萧怿思忖了一下,道:“你先准备准备,到时我们就动身去金凌。”

    吕雯梅道:“好。”

    只见惠儿进来道:“皇上、皇后娘娘,太子殿下求见。”

    萧怿一听儿子来了,喜道:“快让他进来。”

    少顷,萧恒进来行了个双礼:“儿臣参见父皇、母后。”

    萧怿慈爱地道:“恒儿,你过来。”萧恒依言近前。萧怿搂住他肩膀问道:“有事啊?”

    “儿臣有一事想问问父皇。”他似有顾虑,话虽是在跟萧怿说,眼睛却是看着吕雯梅的。

    吕雯梅会意,笑怨道:“你这孩子,有事光能跟你父皇说,连母后都不让知道。”她起身道:“你们父子俩慢慢聊,臣妾先出去了。”

    萧恒待母后离殿,才道:“有一事儿臣想不明白,就是不敢问父皇,可儿臣还是很想知道,为何历代帝王都有许多嫔妃,父皇却只有母后一人呢?”

    萧怿失笑:“朕还道你想问什么大问题,原来是想问这个。”他敛容道:“别的不便说,但朕可以坦诚地告诉你,人和人的想法不一样。有的人虽已有很多姬妾,仍觉不够。有的人则觉得有一个妻子就够了。”

    萧恒目中生辉,很快说道:“儿臣知道了,父皇就属于第二种人。”

    萧怿莞尔一笑,道:“你母后是位好皇后,她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关怀他人,朕有什么事做的不对,她也能及时提点。所以,只要你母后在,朕就很安心。”他语调一转,“当然,你日后不一定非得只娶一个女子,但你必须得投入些感情,否则你将得不到一个可以好好辅佐你的贤内助。”

    萧恒有些懂得地道:“儿臣明白。”

    萧怿目光沉静而温和:“你年纪已不小,有些事朕觉得应该告诉你了。在说之前,朕想先问你一个问题,什么样的君主才称得上是好君主?”

    萧恒利落答道:“就像父皇这样的。”

    萧怿见爱子答得有趣,笑问:“那你倒说说,父皇为何是好君主?”

    萧恒认真想了想,道:“父皇勤政爱民、知人善任、明辨是非,还有”他搔搔头,忽尔一笑,“还有知错就改。”

    萧怿笑了两声,道:“你倒挺会夸父皇啊!”

    萧恒崇敬道:“在儿臣心目中,父皇就是位英明的君主。”

    萧怿轻笑一声:“你快别给朕戴高帽子了。”他正色庄重道:“不过你所讲到的,的确是一位好君主身上应具有的品德。当然还应懂得包容体谅,以仁德教化万民;从善如流,虚心纳谏;延揽贤士,广施恩泽;诚信相待,用而不疑;克勤克俭,不事浮华。另外要居安思危,不可稍有骄纵安逸之心。”他忽问:“你可知你名中的‘恒’字是何意思?”

    萧恒不暇思索地道:“是持之以恒的意思。”他马上又跟了句:“父皇是要儿臣不论做什么事,都要持之以恒对吗?”

    萧怿欣慰地点点头道:“朕讲的这些并非全部,但你必须牢记,也是必须明白的。”

    萧恒无比郑重地道:“儿臣谨记父皇教诲。”

    萧怿满意一笑,道:“对了,朕还有一事要跟你说。过几日朕要带你母后去趟金凌,到时就由你来监国,你能做到么?”

    萧恒颇感意外:“父皇要带母后去金凌?”

    萧怿解释道:“你母后的故乡在金凌,她已有许久没回去过了,很是思念,因而朕想带她回去看看。”

    萧恒心里清楚父皇这样安排,是要考验自己的治国才能。假如自己做得好,父皇就会更加喜欢自己,亦可提升自己在臣民心目中的威望。他目光炯炯,信心十足地道:“请父皇放心,儿臣定不叫您失望。”

    萧怿高兴地拍拍萧恒的肩膀:“真是好孩子。”他拉起萧恒的手,“走,随朕去趟政务殿,朕有几卷奏章要你批复。若你批得好,朕就真的放心了。”

    五日后,萧怿和吕雯梅准备好行装,着便服来到宫门外。临行前,萧怿叮嘱萧恒道:“你现在还不具备治国理政的能力,如果遇到疑难问题,一定要同大臣们商讨定夺,万不可自作主张,草率决定。”

    萧恒应道:“儿臣记住了。”

    萧怿看向太子太傅:“关达,你是太子的老师,朕不在宫中的这段时日,你务必要按时授课,不可任由太子贪玩,以免影响学习,耽误朝政。如果太子不听话,你有权责罚。”

    关达欠身道:“臣定当好好教导太子,不敢有负皇上重托。”

    萧怿向黄生道:“丞相,太子年少无知,朝中的事朕就托付给你了,希望你能协助太子打理好朝政。”

    黄生恭谨道:“老臣定尽力协助太子理政。”

    萧怿又对秦子聃道:“大将军,如果有紧急军情的话,可先领兵,并飞鸽传书给朕。”

    秦子聃恭声道:“遵命。”

    吕雯梅见萧怿交待完了,便对惠儿道:“惠儿,本宫就暂时把太子和公主交给你照管,他们的饮食起居你要操点心。还有,后宫里的事情有处理不了的,就先搁下,等本宫回来解决。”

    惠儿不能随吕雯梅同去金凌,十分不舍,还是忍着泪应道:“娘娘大可放心,奴婢会照看好太子和公主的。”

    吕雯梅又对萧恒道:“恒儿,母后和你父皇就要走了,你一定要照顾好自己,并把妹妹照顾好。”

    萧恒懂事地道:“知道了,母后。”

    吕雯梅嘱咐萧媛道:“媛儿,你要听兄长的话,不要任性调皮,母后和你父皇过些天就会回来。”

    萧媛轻轻点点头,问道:“母后,你和父皇何时才能回来?”

    吕雯梅道:“大概得半个月。”

    萧媛蹙眉道:“这么长时间啊。”她拽住吕雯梅衣袖请求道:“母后,您带我一起去好不好?”

    吕雯梅见女儿如此,知道她是不舍得自己走,而自己也一样不舍得她,但终究是要去的。吕雯梅伸臂搂搂她,柔声道:“不行的,你现在还小,经受不住车马劳顿之苦。等你再长大点了,母后才能带你去。”

    萧媛不高兴了,又使起小性子来,缠着吕雯梅道:“母后,儿臣不怕累的,您就带我去吧。”

    萧怿将女儿拉开,柔和的声音中带了几分严肃:“媛儿听话,现在真的不适合你去金凌,但你以后有的是机会去。你就乖乖留在宫里,等父皇和你母后回来。”

    萧媛见父皇也不同意带自己去,大感失望,却只能含泪答应。

    萧怿又仔细想了想,觉得没有要吩咐的事了,便道:“好了,你们可以回去了。”向吕雯梅道:“雯梅,我们启程吧。”

    吕雯梅随萧怿走了几步,回头向秦子聃微微一笑。

    秦子聃报以一笑,点点头。他知道吕雯梅这次回金凌,也算是替他回了趟久别的故乡。

    由于萧怿和吕雯梅不想对外声张,所以他们去金凌是秘密的。除了宫里的人和朝中大臣知道外,其余人等都不知情。他们只乘了一辆普通的马车离开,没有带随身侍从,但有千名侍卫会暗中护驾。

第二十一章 重逢() 
吕雯梅在马车上道:“皇上,臣妾已多日没去探望母亲了,你能否先陪臣妾去趟庆平府?”

    萧怿爽快地道:“可以啊。朕正好也想去看看她老人家呢。”向奉车都尉道声:“去庆平府。”

    庆平府虽是为萧怿的岳父、岳母而建,但因崇尚节俭,所以并不很气派华美。相较于孟元昭府邸的富丽堂皇而言,算是挺质朴的了。

    萧怿和吕雯梅在庆平府门前下了车,管家出来相迎。行礼毕,请了他们进去。

    正房内,身穿山茶黄短襦,灰蓝色长裙的耿华,正坐在席子上用布轻轻擦拭一件旧物。

    一名侍女一脸欢欣地进来道:“老夫人,皇上和皇后娘娘来了。”

    耿华惊喜不已:“皇上和皇后来看我了。”她连忙起身,欲出去相迎,却见萧怿和吕雯梅已然进来,慌得赶紧行礼:“奴家拜见皇上、皇后娘娘。”

    由于萧怿也来了,当然少不了礼数。

    萧怿忙扶住她道:“岳母无需行礼。”

    吕雯梅也搀住母亲,声音里含了怨意:“娘,女儿跟您说过多少次了,见了面不必行礼的。”

    耿华笑着拍拍女儿的手,连声称是。她请了他们坐下,又让侍女看茶。

    萧怿关切地问:“岳母一向可好?”

    耿华眉目间俱是笑意:“好,一直都挺好的。我有这么多人伺候着,哪能不好呢?”她目露感激之意,“当然了,这也是梅儿当了皇后,皇上又一直对她很好,我才能享这个清福啊!”

    萧怿听了很高兴,说道:“岳母您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