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狼王坟-第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时的谢宝山身体已经很差了,他天天躲在终南山青华山的崖洞里。血族无奈之下,与梁友贵妥协,出巨资由其想办法破掉天罡北斗大阵,起出了血族十三圣器中最重要的邪神尸手。

    “师叔,为什么是我们去收血族的邪器,而不是谢宝山或者梁友贵呢?”袁士妙问到了关键之处。

    “那口箱子是个奇特之物,”浮休道人举起了茶杯,“因为盛装邪器的缘故,箱子沾染了厚重的邪气。当年谢有灵将它与九节杖放在一起,这一阴一阳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达到了一种平衡。而九节杖这东西,血族和狼族的人是万万不敢碰的。梁友贵与血族的关系若即若离的,也非佳选。所以,他们干脆就由得你们去收取了。”

    “对了,安德烈斯,”梁小慧歪头看着正在晒着太阳的狼王,“你为什么要扶持白金龙重振饿狼帮呢?”

    “哦?”安德烈斯没想到还能问到自己,便半昂着头回道,“血族人用黑帮阎罗令控制着中州南部,以贾斯汀为代表的狼人操纵着玄妙会,我也想搞一个组织,以便能和他们对抗。很明显,白金龙是其中最适合的人选。他有勇有谋,对血族有着彻骨的痛恨,又曾是饿狼帮的四当家,当然要选他了。”

    “哦。”梁小慧点点头,这只狼说得入情入理,让人无法辩驳。

    “师公,”王双宝挠挠头,他一直在等梁小慧质疑浮休道人,却没等到,只好自己发问了,“关于梁友贵的事情你怎么也调查的这么清楚?就因为他是您的师弟吗?”

    “说实话,”浮休道人呵呵一笑,“你们说的都对。我的调查中很大的一部分就是,有许多事情其实谢仓实告诉我的。”

    “什么?”大家都愣了。,

    “谢仓实在中州住院那几年,谢成功开始时为了阴元符录对其细心照顾,后来他见谢仓实没有一点透露的意思,便心灰意冷了,将谢仓实完全丢给了医院。”浮休道人顿了顿,“我在医院遇见了他,是他告诉我这其中的一切。”

    “没想到,这个一直身处暗处的谢仓实,不仅不是个坏人,而且对我们帮助这么大!”

    王双宝仰起头,望向了山顶的五个平台,那里是佛教中诸菩萨的道场。而菩萨是佛教中大慈大悲的代表,在他心中,谢仓实就是这样的人。

    “阿弥陀佛!”在旁边茅屋之中,比丘尼释永真恰如其分地宣了一声佛号,“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第195章首阳山的来客() 
“日出之光,光必先及。”

    旭日东升,射出的第一缕光必定先照到的山峰,便是首阳山了。

    据统计,在华夏境内共有七座首阳山,其中最负盛名的当属全真山脉的这一座。

    当年不食周粟,在首阳山采薇而食的伯夷、叔齐二人,被农妇无心的一句话羞死。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会觉得这种死因极其幼稚、特别可笑。

    这些人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作为借口,又把“好死不如赖活着”当成人生信条,苟活于世或者“活得好像一条狗哎”。

    但是在古代,尤其是那些大儒、江湖义士们,将“气节”看得比什么都重。伯夷、叔齐在首阳山死后,儒家尊二人为圣贤,道家尊二人为大太白神和二太白神。世代享受香米与供奉。

    当然,另外的六座首阳山都有类似的传说,难辩真伪。也不知是不是这两位仁兄采薇采上了瘾或者吃上了瘾,又想尝尝别的口味也说不定。

    首阳以阳为名,自然正阳之气充沛。

    但是,凡事有一利就必有一弊。在首阳山的背阴面的峡谷里,有一个洞口,那个洞口直通着地下的溶洞。而那个溶洞,就是血族人在终南山的寓所。

    阳气轻,上浮;阴气重,下沉。因此,首阳山下的溶洞里阴气颇重,适合血族的黑暗生物们居住。

    邪神该隐在洞里已经居住了数月,一直没有外出。据安德烈斯说,该隐已经找到了克制威力无穷的左手反噬的方法。藏在地下不出的原因就是这个方法尚无法自如的应用,正在勤加练习之中。

    说来也怪,作为邪神出世的最重要的操纵者谢宝山,袁士妙等人只是隐约看到了一个背影。而另外一个重量级的人物“生意人”梁友贵,也不过是一面之缘。但是,那位大名鼎鼎威名远播的邪神,他们很早就见过了,并且与之交过手过数次。

    邪神该隐上过谢成功的身,上过红衣圣女谢蔷薇的身,也上过精心挑选的卢安康的身。这些临时替代者虽然一个比一个合适,但终究不如自己的身体好。

    唯一的缺陷就是那只威力巨大的左手,时不时控制不住,有可能反噬自身。至于邪神找到的控制方法,据浮休道人的推测,很可能和终南山以及道门功法有关。

    至阴之物自然需要至阳之物与之中和,在无为道人长徒和关门弟子两人合力之下,是完全有可能找出克制之法的。

    浮休道人到后,袁士妙等人居处已经满员,只好住在古文中的屋子里。平日里他们还是继续研究太平要术和龙虎山功法,在浮休道人的帮助之下,已经接近完成。

    那些被吸血蝙蝠王偷来的确定派不上用场的太平经注碎片,也被王双宝捣碎,装在另一个小瓶里。

    浮休道人说过,这些太平经注的残片之上附有历代太平道掌教的纯正阳气,在配制某些方剂时加入之后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会有更多的胜算。因此王双宝也将其视为至宝。

    日子一天天过去,梁小慧的请的周假马上就要结束,却一直不见对方有任何动静。

    “师傅,明天我要回去上课了,要不然期末考试就完了。”梁小慧既有些不情愿又有些无可奈何。

    “学业为重。”袁士妙非常开通,“这边的道也修习的差不多了,剩下的你们可以自行领悟。这样吧,你把车开去,等有事叫你就是了,反正也不太远。”

    “好的。”

    梁小慧知道,血族的人惧怕阳光,要动手也是在夜间。从西京到这里不过一小时的车程,应该来得及。

    傍晚的时候,王双宝在溪水里捉了几条鲫鱼,准备清炖个鱼汤给小慧饯行。正在他小心地在溪水旁的岩石上处理鱼鳞和内脏时,突然嗅到了一丝奇怪的味道。

    “永真师傅,你闻到了吗?”王双宝问。

    此时的比丘尼释永真正在念经给鲫鱼超渡,闻听此言心中恼怒。现在的她,其实充斥鼻腔的都是那种淡淡的鱼腥味道,根本闻不到别的东西。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浮休道人端在屋前,指点着袁士妙一些道门功法。两人正聊得起劲之时,浮休道人突然停下了。

    “师叔,怎么了?”袁士妙不解。

    “谢宝山到了。”浮休道人站起身来,向溪流走去。

    谢宝山这三个字不啻于一声惊雷,直接惊得袁士妙等人瞬间有些慌乱。好在他们迅速做出了防御的态势,各持宝物各捏手决,紧跟在浮休道人之后。

    只有王双宝一手拿着菜刀一手抓着条死鱼,呆呆地望向溪谷出口的方向。不知何时,释永真已结束了超渡,收起蒲团回到屋中,将房门紧关。另外一边的古文中也是如此,闭门不出。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一个光头老者远远的从溪谷走来,边走边吟诵着庄子。

    看他走路似乎并不快,但是转眼之间,这位老者就来到了浮休道人的对面。

    “谢兄,不知今日莅临溪谷,有事见教否?”浮休道人打了稽首。

    “呵呵,”谢宝山红光满面,看上去最多六七十岁的样子,一点也不像个风烛残年的老人,“连个师兄也不叫吗?”

    “你未入道籍,恕不能以此相称。”浮休道人微微一笑,“谢兄,你的头发哪里去了?”

    说到这里,王双宝突然想了起来。他曾在手机中见过谢宝山的照片,那时的谢宝山与现在有很大的不同。

    区别最大的是头发,前几天他离开崖洞时阔头发还在;再就是面相,照片上的谢宝山虽然也是看不出年岁,但是面色苍白,一脸病容。

    “你的徒弟子侄都是这样招呼客人的吗?”谢宝山没有回答,却看向了那些九节杖、青锋剑

    铜磬,以及警惕的眼神。

    “都收起来。”浮休道人向后摆摆手,“谢兄在这里,我们全部加起来都过不了十分钟。”

    “见笑了。”谢宝山的眼神在九节杖上扫了好几眼,又望向了“迎接”队伍中最末尾的王双宝,和他手上沾着鱼鳞的菜刀,“这位就是王双宝吧,不错,是有些天赋。”

    “谢兄,我还是想知道你今天来这里的目的。”浮休道人态度没变,但是言语上更加直接了。

    “没事,就是来看看你们,毕竟过几天可能就看不着了。”谢宝山打着哈哈,很开心的样子。

    “你凭什么?”天不怕地不怕的梁小慧适时的蹦了出来,“我不信,我们这么多人摆不平你一个糟老头子!”

    “哦?”谢宝山大感兴趣地打量着梁小慧,“不错,和友贵一样,都是适合修习太平道的奇才。”

    “小慧,退下!”袁士妙拉扯着不知深浅的梁小慧,把她拉到了身后。

    “谢兄以前就能轻松打败我们这些人,”浮休道人看似自言自语,却更像是说给小慧、雷震生等年轻人听的,“更何况他现在修习了西方的吸血鬼的长生不老之术,我们万万打不过他的。”

    “长生不老之术?”梁小慧被拉到后面也是喋喋不休,“哈哈,你这个笨蛋,这样更加不能善终,更加不能羽化了!”

    谢宝山闻听此言有些生气,左手迅速结成一个降魔印,隔着袁士妙就推了过去。浮休道人早有准备,也以同样的手形进行了回击。

    谢宝山的手印与浮休道人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因为功力的关第,谢宝山的左手很容易就击碎了浮休的气墙,继续向小慧抓去。

    袁士妙不想坐以待毙,连忙挥出九节仗,那上面附着的阳气中和了谢宝山的手印,这次的攻击宣布失败。

    “谢兄,一个小毛孩子你又是何必呢?”浮休说着软话陪着笑脸。

    “哼”谢宝山重重地哼了一声,又看向了雷震生,“龙虎山天师府也来凑什么热闹?这里隔着你们十万八千里呢!”

    “无量寿福。”雷震生不想搭理他,顺手将青锋剑收了回去。

    “修炼长生不老之术会掉头发吗?”为了转移谢宝山的视线,王双宝及时的开口,“谢老先生,是这样吗?”

    “头发掉了还会长的,而且是黑头发。”谢宝山得意地狂笑,“求什么善终,要什么后代出息,只要我不死,一切都是浮云!”

    “老先生,”袁士妙学着王双宝的口气问着浮休道长的问题,“你这趟来,是要干什么的?”

    “我来这里,”谢宝山故意停顿了一下,用狡黠的目光对视着袁视妙,“其实就是为你而来。”

    “为我而来?”袁士妙心中一懔。

    “当然了,我想借用一下你的法宝,最多三五天就能还你。”谢宝山略带嘲讽着看了眼被吓到不敢再乱话的梁小慧,“那件法宝嘛,就在你的手上,九节杖。”

    “九节杖?”王双宝望了手中拿得是把菜刀,径直举了起来,“你们要这个有什么用?再说梁友贵不是有吗?就算给了你,你能拿得走吗?”

    “小意思。”谢宝山又捏了个手印,居然还是那个降魔印,“梁友贵?那家伙精得厉害,借他的东西不划算,东西也不如你们的好。”

    “谢兄,请你好自为重。”浮休道人也捏出了降魔印,想再较一下高低。

第196章降魔印() 
降魔印,佛教手印中的释迦五印之一,其形态是以右手覆于右膝,指头触地,以示降伏魔众。

    相传释迦牟尼在修行成道之时,总有魔王窥伺在侧,不断前来扰乱,以期阻止释迦的清修。后来释迦即以右手指触地,令大地为证,于是地神出来证明释迦已经修成佛道,终于使魔王惧伏。

    谢宝山和浮休道人,一个修过道的阴阳先生,一个是修行全真正道的得道之士,竟然都摆出了佛教的手印相互攻击。这令袁士妙一头雾水,又不敢询问。

    “你们两个,”梁小慧躲在师傅身后,忍不住又放声,“怎么用起和尚的降魔印来了?为什么不用道家的?”

    一旁的王双宝对手印了解不深,但是他也知道这是个佛教的手势。这个并不需要太多深奥的禅宗知识,单是从外形上就能看得出来。

    “浮休,”谢宝山嘿嘿一笑,“你徒孙问你话呢,你怎么不回答?”

    “谢兄,你又是为什么?只是为了炫技吗?”浮休表情凝重,正在全神戒备之中。

    “嗯”雷震生伸手压下王双宝的菜刀,介入了这场问答,“不如由我回答可好?”

    谢宝山和浮休道人一齐点头。他们正在大战边缘,自然不想逞口舌之辩。

    “两位老师傅师出同门,虽然正邪两路,但是一个自恃内功深厚,另一个自认是道门正统,”雷震生负剑而立,端正挺拔,轻轻一笑,“恐怕一直都有一较高下之心吧。”

    “只答对了他的,”谢宝山的状态明显比浮休道士轻松些,傲然道,“我可没把他当回事。”

    “谢老先生未用其余功法的原因,”王双宝顺着这个思路大胆推理,“我想和其正在修习血族的长生之术有关。”

    “哦”袁士妙恍然大悟,“道术属阳,血族的长生之术定然属阴。谢老先生要么使不出道家的功法,要么就是功力大打折扣。而佛家的手印大慈大悲,一视同仁,并没有类似的阴阳属性!”

    “你们都是写书的吧。”谢宝山不置可否的冷笑道,“浮休,放马过来就是!”

    “不对呀,”梁小慧最擅长在这个时候插科打诨,“老谢头儿分析的对了,可浮休师公的却不对呀。人家是使不出,您老人家是不想使吗?”

    “以己之矛,攻彼之盾。以彼之道,还之彼身。”浮休道人半虚半实,直接盘腿坐在道路中央,其姿式颇似一尊佛像。

    浮休道人的意思是谢宝山用什么招式他就用什么,因为自己一身“正”气,这样胜算要更高一些。

    “谢老先生的实力比我们加起来者厉害,我正想试试。”袁士妙故意引用了浮休道人刚刚的一句话,坐在了他的身后。左手执九节杖右手也是摆出降魔印的架势抵在他的背后。

    “龙虎山天师府未入门的小道士也想感受一下,谢谢成全。”雷震生当仁不让地坐在了袁士妙的背后,青锋剑再度出鞘,也以同样的手形抵在袁士妙的背后。

    紧接着,王双宝、梁小慧各执法器也按顺序坐好。

    “哈哈哈哈,乱拳打死老师傅?”谢宝山大笑不止,“难怪中华道门这么窝囊,对一个年近百岁的老阴阳先生都要群殴呀!也罢,我今天就成全你们。有什么招式就都使出来吧。”

    谢宝山盘腿席地而坐,迎着浮休道人的正面,也摆出了同样的手形和姿势。

    “谢兄,请慎重。”浮休道人希望他能知难而退。

    “不必,”谢宝山磔磔笑着,“就算是安德烈斯那条狼狗跑出来帮你们,你们也赢不了。既然你们这么迫切去死,我就成全你们吧。”

    言讫,谢宝山猛得将手中降魔印送出,与浮休道人抵在一起。

    刹那之间,从浮休道人到袁士妙,再到雷震生,以及后面的王双宝和梁小慧,几乎在同时感受到一股来自地狱般的阴冷,有种要冻僵的感觉。

    “你这不是降魔印”浮休道人艰难地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来,“只具其形,不具其能”

    “知道我为什么没入道籍吗?”谢宝山颇为轻松地回答着,“无为老道不肯正经教我,就想着借我的能力找爹。呸!他的阴阳先生能力根本不如我,我为什么要拜他为师!笑话!我就要长生不老,管什么阴气阳气的,也不管什么善终,更不要提羽化!”

    “你还没回答回题!”狼王安德烈斯不敢再隐藏,直接现了身。

    “大狼狗,你来了?”谢宝山一脸的轻蔑,“你想知道答案?告诉你也无妨。这一阵子修练血族的长生之术,让我身体里本就不多的阳气全变成了至阴之气!我也是至阴之体!道家的招式不能再用了,可那有什么关系呢?我还会佛家的,他们才不管你是不是至阴之体哩。那些秃驴和你们一样傻哈哈哈,感受我的至阴之气吧!”

    “嗷”狼王安德烈斯从仰天长嚎,突然扑向谢宝山。

    见此情形谢宝山纹丝不动,只是侧脸吐出一口气,正中安德烈斯的狼腹。就这么个简单的动作,安德烈斯仿佛被缚住一般。一个僵直的翻滚硬梆梆的躺在地上。

    “不自量力,傻狼一头。”谢宝山看了看已成冰棍的安德烈斯,阴森的哂然一笑。

    狼族也是黑暗生物之一,虽是阳魂,但也是极阴之体。狼王安德列斯被谢宝山的阴气一激,魂魄的阴寒属性启动,连身体一起冻的结结实实。

    此时的浮休道人等人正在苦苦强撑,脸色由白变红,由红变黄再变白。现在,微微透点青色了。

    在这其中,只有手执九节杖首的袁士妙和带着月光戒指的王双宝表现最好,但也是强弩之末了。

    “我借你”袁士妙好不容易才将这三个字说出口。

    谢宝山摇了摇头,说:“晚了!既然你们这么想死,我就成全你们是了!怎么样,我这佛系暗黑之印的滋味如何?是不是骨头都要冻透了?”

    “老古,救命啊”袁士妙想到了谷中另外两名隐修,抱着死马当活马依的心态轻呼。

    “古道爷不在,”王双宝咬了咬牙说道,“傍晚他上山了。”

    这不是古文中的生活方式。一般说来,他都是上午采药,中午回来晾晒,下午研磨。傍晚他从不外出,早早就睡下了。

    另外一边的释永真根本指望不上。这个为了感情避上山的年轻比丘尼从来不问世事,甚至听不到狼叫声。

    形势越来越危急,袁士妙分明感到了正面迎敌的浮休师叔的生机正在一分一毫的消逝之中。

    “不要挣扎了,死了之后,你们就成了冰块。我把你们扔到首阳山的溶洞里去,三十年五十年的化不了,包管你活得栩栩如生哈哈哈”谢宝山放肆地大笑。

    “谢无为道长找到爹了吗?”王双宝不想做个糊涂鬼,继续发问。

    “找不到的。”谢宝山狡诈地笑笑,“他爹就藏在我们村里,我就是不告诉他,嘿嘿嘿”

    “我们村里?”王双宝懵了。

    作为村子里除了梁、谢两大姓之外唯一的外姓人,他们老王家从来是一脉单传的!

    “还不知道呢?”谢宝山嘎嘎怪笑,“无为道长就是你先祖王端亭在老家生的儿子,是你的二高祖!王寿山同父异母的哥哥,王福海!”

    “什么?”王双宝本来就是撑得艰难,得知真相心情激荡之下,险些冻死过去。

    王端亭是胶东海边人,他来到兰沃子村的时候已经二十五六岁了。在那个年代,男人通常不到二十岁就娶妻生子了。他从来没有提过他的过去,也就没有人问起过。包括后来他娶了临村的老姑娘也是一样。

    无为道人王福海苦寻了一生他失踪的父亲,却因为谢宝山的恶意终是擦肩而过。他的父亲在民国二十六年回到故乡修道之时,应该也去寻过这个儿子,同样失望而归。

    “我怎么能让他们相认呢?”谢宝山似在自言自语,“时机还没到,我更不想因为这场相认让王寿山王德显成了阴阳先生或者道士我决不让这些人跑到我的前边”

    “阿弥陀佛”正在浮休道人等人命悬最后一线的时候,比丘尼释永真出现了,“施主,莫要赶尽杀绝,亦不能玷污我佛家功法请撤了去吧!”

    “你?一个漂亮的小尼姑能挡得住我?”谢宝山根本不予理会,依旧我行我素。

    释永真并不与其争辩,只是坐在奄奄一息的梁小慧身后,结出了真正的降魔印,口中念念有词:“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几乎就在同时,梁小慧等人就感到一股暖流从后背流到了心脏,继而遍布全身!一直传播到浮休道人之后,突然他睁眼一声厉喝:“魔障恶灵,还不速速受死!”

    在电光石火之间,浮休道人一掌击出,让形势发生了彻底扭转!

    原本不可一世、睥睨傲物的谢宝山浑身如同被电击般的乱颤,轰的一声飞了出去!

第197章老道士的奇谋() 
清朝末年,腐朽不堪的满清王朝在甲午海战中一败涂地,被迫签下近代史中最为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当时北平一群正在等科举成绩张榜的举子意外先得了这个消息。群情激愤的康有为写下了上今上皇帝书,史称“公车上书”。这种悲愤的情绪迅速漫延全国。十八省相继举人响应,一千二百多人连署。

    在舆论的强大压力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