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青黛眉:权谋天下-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几人沉默,谁也不敢妄言。
良萧率先开口,打破沉寂道:“公子若是镇压,必定是落人口实,我看不如就让他传吧,咱们视而不见,谣言嘛,终归是会不攻自破的!”
“难道要放任他们玷污本公子的名声吗?”杭瑜面色极差。
沈复连忙插话道:“他们之所以这样传言,无非就是觉得楚宴不够资格做平洲知府,谣言本身不在您,在楚宴。若是楚宴能取得好的成绩,证明他的能力,谣言自然是不攻自破了。”
甘闵也附和道:“沈兄说的极是,楚宴若是有能力独当一面,谣言自然会不攻自破!”
杭瑜看向楚宴,见他有些为难,也有些胆怯,他道:“楚宴,你如何看?”
楚宴结结巴巴的说道:“公。。。。。。公子,楚宴认为我并无过人之处,资质平平,你不如另寻他人?良萧,良墨他们都比我有能力。。。。。。”
杭瑜闻言,差点没背过气去,“你是再质疑本公子看人的眼光?你知道为什么平洲城能人异士那么多,我偏偏选择你吗?平洲城地理位置复杂,城中但凡叫得上名字的,又有几个背后没有后台?让你做知府,是因为你背后清白,为人老实,我相信你,才将重任交付于你,并非因为其他。我只希望你莫让我失望,也莫要愧对了沈复对你的教导,甘闵对你的辅佐。”
第111章 谣言四起()
听杭瑜说了这么多,楚宴不禁潸然泪下。原来公如此看重他,悉心的培养他,他竟然险些负了公子对他的厚望,他擦干眼泪道:“楚宴发誓,此生一定做一个好官,为民办事,为民谋福,以民为天。”
见他如此保证,杭瑜方才舒心,对着沈复甘闵两人道:“楚宴就劳烦二位多加教导!”
沈复甘闵意识了自己的重要性,二人齐声道:“定不负公子嘱托!”
杭瑜满意的点点头。他又不免对楚宴安慰了一番:“你尚且年轻,方过弱冠之年,长路漫漫,最重要的就是保持住你的这一颗赤子之心,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莫要怕失败,也莫要怕传言,做自己分内之事,遵从本心,无愧天地,无愧万民,亦是为官之道,亦是为臣子之道。国无民不立,君无民不君!为国为民是为君也!你可懂?”
楚宴点点头,“楚宴定不负公子教诲!”
沈复与甘闵听完这段话,不由得在心中赞赏,这是一个真正为民的人,十分钦佩,与此同时,他二人皆在心里暗暗决定,一定要好好扶持楚宴。
几人的变化皆被杭瑜收在眼底,他的脸上挂着笑意。若非此次谣言,他也不能够收复人心。
良萧没多大变化,他之所以肯死心塌地的跟着杭瑜走南闯北,平定战乱,也是折服于杭瑜本身的人格魅力,一心为国为民为君,将个人生死置于不顾,试问世间又有几人真正的做到如此?
而杭瑜看中楚宴,也是看中了他那颗赤子之心。玉不琢不成器,假以时日,必成大器!
谣言能传入衙门,自然也能传进苏府。
长廊之上,观言将收来的谣言尽数转达给苏珩。
苏珩脸色极为难看,观言不敢再继续多言。自打杭瑜搬出苏府,公子便每日在长廊上驻足,一站就是一个下午,望着满院子的花,都快被他的目光掘地三尺。若说有什么事能让他收回目光,或者让他脸上有其它表情,那便是听过有关“盛明桓”三个字了。
“盛明桓”这不动则已,一动惊人,短短几天,就将平洲城里搅得天翻地覆。着实给他们来了个措手不及,好在他们在各处都有暗线,平洲城里的风吹草动,早就已经传遍了整个燕江。
一些位居高位着,听到盛家三公子“盛明桓”在平洲城的所作所为,吓得六神无主,纷纷猜测是皇帝对他们起了疑心。
朝堂上,一位朝臣道:“启禀皇上,如今盛老将军三子盛明桓在平洲城内胡作非为,逼死朝廷命官,皇上您可不能坐视不理!”
皇帝何等聪明,哪能听不出这是试探,做虚弱模样,微微咳嗽几声道:“此是朕已有所耳闻,盛明桓已经休书于我,平洲知府顾厢私藏龙玉棋盘,本就是死罪一条,自知罪孽深重狱中自缢,何来逼死一说?”
又一朝臣道:“臣听闻,盛明桓假冒钦差大臣,插手楚渔坳村民皇贡投毒一事,对此望皇上严惩不贷!”
第112章 皇帝庇护()
杭瑞揉了揉眉心,“这件事朕也听说了,楚渔坳村民投毒一事已经真相大白,如此说下来,盛明桓还立了一件大功!贡品有毒,一路至宫中都无人发现,这些官员玩忽职守,是该严惩!特别是内务府。”
朝臣见杭瑞有意庇护,也是倒吸一口凉气,还未有人开口。
杭瑞又道:“内务府掌事总管顾修武,我记得是国相举荐的,贡品带毒,顾厢未查出,顾修武也未查出,且偏偏这带了毒的鱼被送到洛贵妃的午膳上!难道?是有人想蓄意谋杀朕的爱妃?不知国相对此有何看法?”
国相上前道:“皇上,此事疑点颇多,请交于臣,臣一定查个水露石出,给皇上及洛贵妃一个交代!”
杭瑞摇了摇头,“不好,此事与国相有关,国相理应避嫌!还是交给文爱卿吧!”
文越上前道:“臣遵旨!”
国相气的嘴角一抽,这分明是有人想陷害于他,可皇帝却落井下石!
有朝臣道:“这平洲知府在狱中自缢,平洲不可一日无知府!皇上应安排贤能赶赴平洲上任!”
杭瑞道:“此事朕已有打算,盛明桓已经向朕举荐了一个合适人选!朕文书已经写好!”
那人又道:“盛明桓举荐之人,不过是一阶草莽,未曾经过科举选拔,直接任命恐有不妥!对其它科举生不公平,望皇上三思!”
杭瑞看着他道:“爱卿怎知盛明桓举荐之人是一介草莽?”
那朝臣心头一震,情急之下说漏了嘴,恨不得给自己一巴掌,他努力平复了过后才道:“臣听坊间传言!”
“哦?”杭瑞明显不信,问道:“你等可还有人与何爱卿一样听到什么坊间传言?平洲距京城千里有余,爱卿的耳朵可真是好使!”
一众朝臣纷纷摇头,谁也不敢承认。何爱卿连忙跪下,“皇上饶命!”
“拖出去斩了,以儆效尤!”杭瑞道。
门外士兵立刻入朝堂,将人拖了下去。杭瑞道:“诸位爱卿可还有意义?”
吏部尚书站出来道:“启禀皇上,平洲知府好歹是个五品官员,若是随意任命,怕是难以服众!”
众臣复议:“请皇上三思!”
杭瑞道:“吏部尚书如此替朕考虑,那不如吏部尚书去如何?或者众卿家有谁愿意为朕分忧?毛遂自荐的?”
一时间,朝堂内又是鸦雀无声。平洲乃平南王地界,若是行差踏错,那便是得罪了平南王!况且京中任职,谁又愿意赴千里之外去做一个小小的知府?
“既然众卿无人愿意,那便依盛明桓之意!封去年榜尾洛河为平洲同知,即日启程,赶往平洲上任!众卿可有异议?”杭瑞问。
众卿道:“臣等无异议!”
“退朝!”杭瑞道。一旁的太监高呼“退朝!”
众人齐声道:“恭送皇上!”
下朝后,朝臣三五成群,议论纷纷。有的为何大人感到惋惜,有的则感叹帝王无情,也有的聚在一起商议对策。
国相回府气的大发雷霆,又摔东西又是咒骂,若非随后而至的几位同党劝说,还不知闹成何样!
第113章 共计阴谋()
李尚书李煜道:“如今看来,皇上已经准备对我们下手了!”
另一个孙侍郎孙琴道:“李大人说的不错!国相最近还是莫要有什么动作了,何大人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只因说错一句话,便落得一个满门抄斩的下场!何况毒害洛贵妃之事,国相无论无何也脱不了干系,还是莫要轻举妄动了,避一避风头!”
国相气的捶桌子,“好他个皇帝小儿,如今以为翅膀硬了,便拿本相不放在眼里了!”
户部侍郎蒋勋道:“国相息怒。今日皇上将查案大权交给文大人,摆明了要落井下石,国相还是得避一避风头,毕竟皇后还在宫中,若是因为小事动摇了皇后的地位,那可大大的不妙!”
岳阳岳大人道:“蒋大人说的极是,文大人虽看似与谁都无关,实际与洛大人私交甚好,皇上明显有意偏袒洛家。宫中又人尽皆知,皇后与洛贵妃不对头,曾几次陷害洛贵妃,如今洛家开始壮大,洛贵妃深得圣宠,贡品带毒一案又与国相有关,很容易让皇上怀疑洛贵妃中毒是皇后所为,若是后位动摇,可是便宜了洛家!”
国相深吸一口气,才道:“皇后也是锋芒过盛,我会派人同她说,让她收敛一些。”
想来自己女儿为后多年,也不曾诞下一儿半女,皇上至今膝下无嗣,若是真真让那洛贵妃诞下皇嗣,母凭子贵,那云儿的后位可就岌岌可危!想到此,他便不由得皱眉,也怪云儿太过嚣张。
孙琴道:“如今兵权净掌握在九王爷手里,平洲城还有个盛明桓,若是真的是皇上派去查探我们的,那该如何是好!”
李煜道:“人在平洲,我看是皇上忌惮平南王,想要拔掉平南王了,这些年平南王在背地里没少搞小动作,树大招风了!”
岳阳道:“不无道理!不过这个盛明桓终究是留不得!毕竟也是皇上的表弟,国舅府的三公子,若是由着他发展,只怕有朝一日会坏了咱们的大计!”
国相点头,“我已经派人暗中去将他做掉了,只是屡屡失手!”
几人一惊,岳阳道:“国相所派何人?若是留下罪证,他日将是一大患事!”
国相道:“大可放心!我所拖之人,是北疆炼狱阁!且是生人出面,早已毁尸灭迹无迹可寻,自是查不到我的头上。”
众人悬着的心落地。孙琴道:“细想起来,已有一月有余未曾见到九王爷,不知道
九爷今在何处!”
话音一落,众人的心又被提至心口,岳阳道:“九爷向来不上朝,有什么事都是直接与皇上商议,回朝小半年中,也就是在皇上的寿辰上见过一次,数月不见也不足为奇!”
孙琴摇头道:“盛明桓从未出现在世人眼前,一出现便在平洲闹的天翻地覆,而此时九爷又了无音讯,未免也太过巧合!”
国相觉得孙琴所说不无道理,他道:“再过几日,便是崇德皇贵妃的生忌,且看他是否出现!”
孙琴觉得可行,点点头。
第114章 洛贵妃()
朝云殿中。
洛河跪地,“臣洛河叩见皇上。”
杭瑞揉着手中的核桃,道:“洛河,此次朕将你任命为同知,前往平洲上任,你可有异议?”
洛河恭敬道:“回皇上,臣无异议!”
杭瑞点头,“实话和你说,你往平洲赴任,乃九王为你亲求。平洲知府是九王亲自提拔,朕希望你心中莫要介怀,尽心尽力辅佐于他!”
“臣遵旨!”洛河道。
杭瑞觉着脑袋愈发昏沉,揉了揉太阳穴提神:“九王如此看重于你,你且莫要他失望!”
“是!”洛河答道。
太监捧着一个细长的匣子进来,跪在地上。杭瑞微微抬眼,指着匣子道:“此物你带去平洲,务必亲手交到九王手中。”
洛河小心接过,“皇上放心,臣一定交给九王!”
杭瑞闭目,摆手示意他可以走了。
洛河跪地扣头,“臣告退!”
洛河走后,李公公端来安神茶,替杭瑞按了按太阳穴。他道:“皇上,你莫要劳心了,九王一定会平平安安!”
“嗯。”杭瑞闭上眼睛,由李公公为他按了一会儿。
入夜,他到了嘉新殿,洛贵妃的居所。
刚入门,便听到婉转低沉的琴声传出。他巡琴声而去,见荷花塘边一粉衣女子坐于石桌旁。纤纤玉指附于长琴之上,拨动着琴弦,月光洒在女子的光洁白皙的脸上,眉若轻烟、眼如秋水、唇如朱樱,黑发垂至腰间,好生灵动可人。
侍女见皇上来了,欲要行礼,杭瑞食指至于唇间制止,在一旁安静的听完女子弹奏。他才道:“皇宫之中,就属你这嘉新殿的荷花最美,可同爱妃一比,黯然失色!”
洛贵妃闻声起身,正要行礼,杭瑞手疾眼快的将她扶住,“这些俗礼便免了,如今你身怀龙嗣,可得小心身子。”
洛贵妃轻笑,“皇上今日怎么有空来了!”
杭瑞将她揽入怀中,道:“长歌这是在怪朕近日来的少了?”
洛贵妃抬眼望他:“怎么会?”
杭瑞面色愉悦,一点都不与她生气,解释道:“最近朝中事物繁多,是朕不好,忽略了长歌。”
洛贵妃道:“皇上严重了,你将所有的宠爱都给了长歌,长歌又怎会怪你,皇上是一个好君王,不沉迷于女色,一心为朝政,乃万民之福。”
闻言,杭瑞将怀中的人搂的更紧。若非生于帝王家,他更愿意做一个普通人,与心上人过着男耕女织的日子。可天不敬人意,事不顺人心,纵使他是一国之君,也险些未能保全心仪之人,总觉得对她有愧,想将时间最好的东西都给她。
许久,他似想起了什么,柔声道:“夜深了,外面露重,你身子弱,咱们回屋吧。”说罢,便将洛长歌打横抱起。
洛长歌被杭瑞突然的举动一惊,环上他的脖颈,温顺道:“皇上,你吓到臣妾了。”
杭瑞看着怀里得到美人脸上惊恐未散,他道:“你且放心,朕绝不会将你摔着。”
洛长歌垂下眼帘,靠在杭瑞肩头。许是有孕在身,不一会儿便睡着了。杭瑞抱着洛长歌往寝室去,路上遇见的太监宫女纷纷回避。洛长歌身边的宫女凤玉替杭瑞开门,掀开床帘,杭瑞将人轻轻放下,遣散侍奉的人,在洛长歌的额上轻吻了一下,躺在她身边,洛长歌翻身进了杭瑞的怀中,他搂着她入眠。
第115章 谈论()
清晨良萧起来,便去杭瑜的房中伺候。原先伺候杭瑜洗漱的是楚宴,如今楚宴一心备学,再说马上就要成为知府,良萧也不希望楚宴有太多压力,便主动将伺候杭瑜的事情揽了过来。
她端着水盆来到房前,杭瑜正好将门拉开,精神看起来不错。她笑道:“看来公子昨夜睡得还算安稳!”
杭瑜伸了懒腰,笑道:“衙门里的事情都处理的差不多了,心头的烦心事少了,自然也就睡得安稳了。”
良萧进屋,将水盆放好,杭瑜洗过脸后,良萧递上茶水于他漱口。
弄完,杭瑜道:“再过几日便是母后的生忌,你且准备好香火,我去寺中小住一段时日,为母后诵经祈福。”
良萧抬眼望天,她道:“追风可日千里,公子若是快马加鞭,两日便可抵达京城,定能赶上崇德太后的生忌。”
杭瑜叹了口气,“罢了,这么些年我也未在京城参加生忌大典,生忌大典不过就是一场形式,又有多少人真正的想要祭拜母后呢?回去尔虞我诈的太累了,同往常一样在寺庙中为母后祈福便好,母后亦是喜欢清净。”
良萧点头道:“公子说的是,有你这份心意,太后娘娘在天之灵也会十分欣慰。”
杭瑜垂下眼,有些伤神。母后一生都为儿女操劳,还未来得及想清福便永世长辞,她这一生都在教导皇兄与我,莫要成为父王那样的人,要以民为天,若是她能看到如今皇兄勤政爱民,必然是很欣慰。
早膳,良墨也出现了。
杭瑜见他气色不错,也就放心了,他道:“你且多休息几日,将身子养好,如今有良萧在,一切交给她做,你尽可放心。”
良萧也附和道:“公子说的不错,你好生养着,现在事情都在公子的掌控之中,你就莫要劳心费神,等你养好病,自然有需要你忙的地方。”
良墨笑道:“好,那我便多养几日。”他扫视了一圈,没见着楚宴,觉得有些奇怪,问道:“怎么不见楚宴?想来这几日都不见他。”
良萧替他盛了碗粥,“想必是在学习,废寝忘食了。”
良墨点头笑道:“是了,楚宴年龄虽不大,但的确是块好材料,勤奋好学。就是时间紧了些,再过几日上任文书便来了。”
杭瑜自然也有些忧虑,怕楚宴一人应付不过来,便要了洛河做同知。洛河虽是榜尾,但在几千人层层选拔中能进前三十,已经是不错的。给楚宴一个不曾参加过科举考试的人做同知,搁谁谁心里都会多少有些膈应。他道:“我向皇上讨了洛河做同知,洛河不差,但毕竟是纸上谈兵,未曾实践过。”
良墨自是知道杭瑜对楚宴的重视,他道:“楚宴上位本就存在争议,如今让洛河做他的同知,只怕更难服众。”
“人啊,总要学会证明自己,否则,我又怎能放心将平洲交付于他。就当是磨砺吧,这对洛河来说,也是一场磨砺,榜末于他来说,已是很难得到重用,何况他过于呆板,极容易得罪了皇城那些权贵,倒不如来这千里之外的平洲城,远离那些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他道。
第116章 查账()
想起皇城那些拉帮结派、乱党营私的朝臣,良萧便是一阵恶寒。他道:“我宁愿上阵杀敌,也不愿再朝中与那些朝臣共处,一个两个都是一副奸诈的嘴脸,实在是让人恶心至极。”
良墨笑道:“可不是吗,看着那些个明争暗斗,看得心累。”
杭瑜垂下眼,皇兄虽是一国之君,但日日与这样一群人打交道,想来也是与我们有一样的想法吧。
一顿饭后,几人来到楚宴房前,推门而入,便见楚宴趴在桌上睡着了,桌上的灯油已经燃尽,想必是昨夜挑灯夜读。
良墨走向前去,推了推他。楚宴这才睡眼惺忪的爬起,揉了揉眼睛,看清来的人后立刻站了起来,结结巴巴道:“公。。。。。。公子。”
杭瑜拿起他桌上的手稿,快速的浏览了一边,楚宴在一旁心里直打鼓,生怕自己不合格。半晌,杭瑜道:“写的不错。”
楚宴松了一口气。
“要注意劳逸结合,无需日夜苦读。”他叮嘱道。
楚宴应下。
杭瑜没在楚宴房里多待,而是转身去了前知府顾厢的书房,他想翻一翻关于平洲城近几年来的账簿,以及一些其他零碎的事情的记录。
良萧找来了近五年的账簿、记录,堆在杭瑜面前。
看着眼前五六摞对的半人高的账簿,杭瑜叹了口气,“这么多吗?你确定你没拿错?没拿多?”
良萧点头:“绝对没有。”
杭瑜大叫一声,打开账簿开始查看。良萧良墨相视一笑,也跟着埋头开始看账簿。
到了下午,杭瑜才道:“你们那头如何?”
良萧道:“共发现七处对不上的!少了银钱一万一千七百两。”
良墨伸了个懒腰道:“我这边多,有十六处对不上,共计五万三千二百五十两。”
杭瑜动了动脑袋,打了个哈欠道:“我这边十一处,三万两千三百二十两。”他飞快地在算盘上将各处想加,最后的数目于他来说不大,但于平洲城来说,确实不小,他道:“共计少了九万七千二百七十两白银。”
良萧气的一掌拍在桌子上:“区区一个平洲知府,就敢贪污库银十万两!那再往上,他们一年要贪污多少?”
杭瑜按了按眉头:“只怕这只是冰山一角。继续查,看还有何处有漏缺。”
几人有继续查证,良萧将库房里的库银又轻点一边,良墨将库银的进出记录核实了一边。
直到深夜,他们才查完。最终,库银少了十七万整。还有多次府衙修缮,均是挪用公款。
良萧气愤到:“除了顾厢府里的,还有十二万不知所踪!”
良墨道:“那还用说,定是贿赂高管去了!”
杭瑜合上账本,面色不太好,良墨有些忧心,过去将他扶住。他道:“从记录上看,我们在凤城遇到的那支贡品,便是受贿的东西,从平洲一路向北,都走的官道,之所以不被举报是因为沿途贿赂,直到凤城才将东西混入镖局的镖车里,神不知鬼不觉的弄到国相府。”
良墨道:“这群王八蛋,真是奸诈。”
杭瑜摇了摇头,“罢了,时间不早了,先歇息吧,明日再继续查。”
第117章 云山寺巧遇()
第二日一早,杭瑜便将账房先生刘源唤到房中。
刘源有些纳闷,恭敬问道:“公子找我所为何事?”
杭瑜将账本递给刘源:“刘源,你说这账房你管了七年,本公子查了近五年的帐,足足少了十七万两白银,你和本公子解释解释,这些白银都去了何方?”
刘源扑通一声跪下:“小的只是一个管账的,只管记账,这些白银去往何去,小的真的不知道。每次都是师爷或者是主簿前来提钱。少则千两,多则万两。”
杭瑜觉得头疼,如今主簿告老还乡,师爷潜逃,知府死于狱中,账房先生又一问三不知。他叹了口气,挥手示意刘源下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