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青黛眉:权谋天下-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源下去。

    刘源走后,良墨才道:“公子,如今该如何是好?”

    杭瑜按了按睛明穴,无奈道:“罢了,手中还有顾厢的招供,总归还是有收获!”

    良墨见他如此说了,也就不再说什么,叹了口气,绕到身后帮他按摩肩膀。

    晌午,杭瑜安排了一切事宜,对楚宴嘱咐了几句,便领着良墨良萧往云山寺去了。

    云山寺上的桃花早已落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浅粉的樱花。不同于平洲城里四月的樱花,这云山寺山中的樱花是野樱。

    至寺,几人头上落满了樱花瓣。杭瑜抖了抖,脚边便落了一片花瓣。

    良萧将他头上沾的花瓣取下,反倒弄乱了他的头发。

    平时云山寺的香火也不错,进进出出的都是人。杭瑜进寺中,与众人一样进殿堂拜了佛,添置香油钱。

    良萧早已将一切安排妥当,刚出大殿,主持便朝他们走来,“阿弥陀佛,良施主一早便差人前来打点了,禅房已经备好,盛施主,请随老衲这边走。”

    杭瑜双手合十,对主持鞠了一躬:“有劳主持大师!”

    主持道:“我佛慈悲,盛施主有心祈福,必能如愿。”

    杭瑜道:“丞大师吉言。”

    杭瑜很着主持来到后院一处禅房,十分幽静,杭瑜甚为满意。

    主持走后,天色还早,杭瑜便在寺中随处逛了逛。返回禅房的途中,遇到了苏珩。

    两人视线在空中想接,杭瑜很快便收回视线。只见苏珩身后的观言身上背着大包小包,杭瑜便猜想他们是来此小住。

    苏珩的头上,身上还有许多樱花瓣,显然是方才抵达,还未来得及去房中。他淡淡一笑:“苏公子,好巧。”

    几日不见,苏珩倒是清减了他嘴唇微动:“巧。”

    简简单单的一字,传入杭瑜耳中。杭瑜点头示意,径直走向自己的禅房。

    苏珩也未做停留,轻车熟路的来到自己的禅房前。他每个月都要到寺里小住几天,所以主持便替他备着禅房。有时他前来找主持对弈,时间晚了,也会在此歇下,遇见杭瑜,实属意外。

    寺中不比平洲城,早晚皆凉。日落西山,小和尚送来晚膳和炭火,供他们夜间取暖。

    酉时关寺门,晚膳。戌时寺中的和尚都聚在大殿诵经。用过晚膳后,杭瑜披了外衣,寻思到大殿诵经。

    他到大殿时,诵经已经开始。他怕打扰了其他人修行,轻声进入坐在最后的禅垫上,听着主持敲木鱼的声音,在心里默默诵经。

第118章 曲径通幽处() 
子时,山寺古钟敲响,木鱼声停止,诵经结束。

    杭瑜睁开眼,却发现苏珩就在他旁边,着实将他下了一跳。

    主持朝他二人走来,单手置于胸前,手腕上串着佛珠,行礼道:“不知盛施主前来诵经,老衲照顾不周!”

    杭瑜双手合十回礼:“主持大师哪里话,未经允许私自入内,是我打搅了。”

    主持又看着苏珩行礼道:“苏施主。”

    苏珩回礼。

    主持便不做停留,先行离去。不一下功夫,大殿里除了挑灯守夜的僧人,便再无他人了。

    杭瑜对着那座发着金光的佛像行礼,随后便转身离去。

    寺里不似苏府也不似府衙,并未处处掌灯,出了大殿,转到后院便是漆黑一片。杭瑜抬眼望了望漆黑的夜空,无星光,无月光。

    他正要摸黑回禅房,身后便有隐隐光亮。他回头,就见据他十步之遥的苏珩挑着灯,这样的黑夜里,苏珩手里的灯是唯一的亮。

    灯光笼罩下的他眉清目秀、面如冠玉,微风吹起衣摆,由内而外散发出的清冷与人保持着距离,似神人下凡不食烟火一般。

    他站在无迹可寻的黑夜里,将他那张俊美的脸,看的一清二楚,看的他愣在原地恍了神。

    在他恍神的功夫,苏珩已经来到他面前。他道:“夜黑路窄,你且与我一道。”

    冰冷的黑夜里,这样一路冰冷的话就如同被人从头顶泼了凉水一般,杭瑜浑身一个激灵。

    苏珩走在他前面,他跟在身后,始终保持着三步距离。苏珩的脚程不快,像是刻意放慢了脚步。

    通往禅房的小路上并不平坦,路程也不短,加之主持为他安排的地方幽静,便是在寺里最远的角落里,说是幽静,倒不如说凄凉之处。可凄凉之处,不正好幽静?

    忽的,杭瑜踩在一颗鹅卵石上脚底一滑,整个人向前扑去。他想叫苏珩躲开,已经来不及了,苏珩被他扑在身下。

    灯被丢在远处,杭瑜趴在苏珩身上,心脏怦怦只跳,借着灯光,他能看到苏珩的脸,苏珩也能看到他的脸。

    这样的距离,这样的姿势,两个人不谋而合的想起那天房中,脸上都泛起红晕。

    愣了好一会儿,杭瑜才从苏珩身上爬起,他拍了拍手。

    苏珩起身,背上一阵酸痛,这是鹅卵石铺的小路,到处都是凸起的石块,被杭瑜那般扑下,细皮嫩肉的他身上擦伤多处,黑夜里他忍着痛,捡起灯,装作什么都没发生,继续走在前面。

    杭瑜依旧跟在身后,每一步都踩的十分小心,生怕似刚才那般,再把他扑倒。

    转过墙角,灯忽的灭了,四下又变成漆黑一片。苏珩道:“方才灯滚在地上,灯油洒了。”

    杭瑜点点头,却想起这是黑夜,他吞了口水道:“知道了。”说着,他向左手边走了几步,摸到了墙。扶着墙向前走了几步,和苏珩撞了个满怀。

    在他向墙边靠近是,苏珩已经摸到了墙,正准备回头喊他,便被他撞进怀里,好在苏珩扶着墙,才没被他撞倒。

第119章 禅房花木深() 
杭瑜不算矮,却比苏珩矮了半个头。苏珩穿的单薄,杭瑜刚退后半步,苏珩就接连打了几个喷嚏。

    他道:“公子哥就是公子哥,生的柔弱。”

    苏珩吸了吸鼻子,没回应。

    杭瑜叹了口气,心道:总不能将苏珩一人丢在此处,况且他是因为自己才没了灯,罢了,做一回好人,将他送回去吧。

    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里,准确无误的抓住苏珩的手。那一刹间杭瑜愣住了,他的手移了移位置,确定抓到的不是其他的地方,这双手僵硬的就如同冰块一样,冰凉冰凉的。

    苏珩的睫毛动了,杭瑜的手不似他这般,是十分温暖的,这般寒夜里他很需要这样的温暖,可终究是授受不亲,他想要把手抽回,却杭瑜紧紧的抓住。

    杭瑜很想将衣服脱给她,可自己身上也不过一件薄衣,他咬咬牙:“没别的意思,就是不想你被冻死。”

    苏珩没有动静。杭瑜握着的手好像没了脉搏。想起往日苏珩不是怀里抱着暖炉,就是身边有炭火,他心里咯噔一下,靠近他,伸出一只手想去探他的鼻息,还未探到便被苏珩抓住。

    苏珩艰难开口:“我还活着。”

    “……”杭瑜的心思被看穿,一时间也不知道怎么回答,抓着杭瑜的手从头到尾也没松开半分。

    草丛里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苏珩再度开口:“直走二百步,右转一百五十步后再左转九十步,有一棵樱花树,往东十步有一个小花园,穿过花园后是一条小巷,尽头就是我们住的禅房。”

    杭瑜的脑海里大概形成了一个路线图,他二话不说就转过去一拽,将苏珩背起,苏珩说:“我自己能走!”

    “闭嘴!”杭瑜呵斥道:“等你走回去,怕是尸体都凉了。”

    从小在军中长大,扛起一个苏珩对他来说小菜一碟,他走一步数一步:“一、二、三………一百九十九、二百!”左转还是右来着?都是苏珩有一下没一下的呼吸声扰乱了他的记忆。

    “右转一百五十步。”苏珩指路,听声音已经十分虚弱。

    杭瑜懊恼地嘀咕着:“早知道就不要住什么幽静的禅房了,这下好了,七拐八拐路都找不到了……”

    苏珩有些想笑,但是没力气了,慢慢地闭上眼睛。

    杭瑜走足了一百五十步,又问:“接下来呢?”

    “……”苏珩没有回答。杭瑜腾出一只手拍了拍他的脸,苏珩依旧一动不动,他道:“苏珩?苏珩?”依旧是没反应,他又拍了两下,还是没反应。

    杭瑜欲哭无泪,好在还有鼻子,他稍稍安心。他这是造了什么孽?若是苏珩有什么闪失……他还得背个谋害天下第一才子的罪名。

    漆黑的夜里,与人的寺庙小巷,杭瑜也不知道要往何处走。不知道什么东西从头顶飞过,杭瑜心生一计,将苏珩搁在地上,纵身一跃上了墙头,看到西北处两间禅房亮着,他跳下,将苏珩扛起。

    又一跃上墙头,往禅房处飞去。苏珩虽不重,但也不轻,毕竟骨架子还是有那么大,加上他轻功本就不算极佳,想要一口气飞到禅房还是有些难。

    他找到一个落脚点停下休息,肩上还扛着苏珩,此处地势高,能看到几十里外的平洲城里还有灯火,不过却显得极小。

第120章 跳进东湖也洗不清() 
忽的觉得自己像采花大盗一般?大半夜的偷个良家妇女,扛起就跑。很快他就摇了摇脑袋,将这种奇葩的想法抹去,往禅房飞去。

    稳稳当当的落在禅房院子里,不知道踩着什么了,脚底发出声响,杭瑜所在的禅房门立刻打开,良墨良萧同时出门。

    “……”看到这副场景,二人均是一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目光都落在杭瑜的肩上。

    良萧率先开口:“你这是把苏公子怎么了?”

    “……”这回换杭瑜愣了,这话说的,好像杭瑜对苏珩干了什么一样。

    杭瑜还没说什么呢,苏珩的门打开了,观言道:“我家公子怎么了?”他是听到“苏珩”二字,才开门出来的。一抬眼就看杭瑜扛着苏珩:“你把我家公子给怎么了?”

    “……”他这么一说,杭瑜更不知道怎么解释了。看了良萧一眼,有看了观言一眼,寻思着这两人怕不是商量好的。

    良墨冒出一句:“难不成是苏公子想对你做什么?你把他!”良墨眨着眼睛做了一个抹脖子的动作。

    杭瑜差点一口老血吐出来:“你们这都是什么龌龊的思想?”他感觉自己快扛不住了,快步走进苏珩房内,将苏珩搁在床上。

    观言率先跟进来,对杭瑜极其不信任,伸手探了探鼻息,拍了拍胸脯,心道:还好还好,没遭毒手。

    杭瑜出了苏珩的房门,见良墨良萧还在院子里,他道:“你们脑子里都在想什么呢?我能对他做点什么?他又能对我做点什么?我们俩能又能做点什么?我们俩也不会做点什么!”

    “……”良墨良萧对视一眼,良萧道:“公子,这也没人说你对他做了什么……是说你把他怎么样了……”不是说你把他那个了……

    良墨深吸一口气,不敢说话。

    “公子你理解错了!”良萧话锋一转,调戏道:“难不成公子想对苏珩那样?”

    杭瑜瞬间反映过来,这丫头是在拿他寻开心,抬脚踢起一个石块朝良萧飞去。

    良萧巧妙的躲开,吐了吐舌头。

    杭瑜骂了句:“龌龊。”然后一甩袖子进了禅房,砰的一声把门关上。

    良墨小声嘀咕道:“姐,你好像真把公子惹生气了。”

    良萧得意洋洋地看着良墨:“你道行太浅了,公子那是被我说中了心事恼羞成怒了。”

    “可是我们要在门外过夜了……”良墨撇撇嘴。

    这深山老林的禅房能有多大?两人的对话一字不差的都落入杭瑜的耳朵里。他被气的牙痒痒,却也无可奈何,只得蒙着头睡觉。

    良萧指了指没关上的窗户:“翻进去不就好了!”

    “……”良墨翻了个白眼。也就你不怕死,敢调戏主子了。

    良萧则摆出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心道:我的面子早喂了狗了,要面子能追到盛明烨吗?

    姐妹两人一前一后翻窗子进屋,杭瑜懒得搭理,良墨良萧也不拆穿他假睡。

    苏珩房里,观言准备了浴桶,热水。桶里的水是一次一次的冷,观言一次一次的加,一个时辰左右,虚汗都出完了,苏珩才醒过来。

第121章 探望() 
观言关切道:“公子,你感觉如何?”

    苏珩看了四周,询问道:“盛明桓呢?”

    观言往浴桶里加水的手停了下来,他道:“他将公子送回来就回房了,公子你这是遇到什么事了?回来时脉相虚的将我吓了一跳,身上还有多处擦伤。”

    苏珩回想起不久前发生的一切,阖上眼。这云山寺他每月都会来小住,寒冬飘雪也不至于受了寒气就倒,如今他不过是受了寒风,倒是险些让他送了命。当初用长生草救“盛明桓”时,执事长老就层提醒过他,日后必遭反噬。

    他抬手搭在脉上,须臾放下。如他所料,内力散尽了。如今的他不只是普通人,还是个残废,剩了一副残躯。他在想,这就是执事长老所说的反噬吧。

    当初救“盛明桓”的时候,他究竟为何毫不犹豫?如今被反噬了,却也毫不后悔。他将这一切,都归于“盛明桓”存在对于他的利用价值。

    翌日一早,杭瑜在院子里踌躇了一会儿,想着要不要去关心一下苏珩,最终下定决心,一咬牙推了门进去。

    苏珩醒着,还未起床。杭瑜来到跟前,关心道:“身体如何?昨夜你可吓着我了,不过你这身体可是虚弱得很。”

    苏珩的脸色苍白,虚弱的说道:“并无大碍,只是受了风寒。”

    杭瑜嘟囔道:“昨夜忽的就趴在我肩上一动不动,我还以为你死了呢。你这身子太娇弱了,吹吹风就成这样了,要是冬天下了大雪,那该如何是好?”

    苏珩撑起身子:“冬季我便同那蛇一般,呆在屋里。”

    “岂不闷得慌?”杭瑜叹道。

    苏珩看着他脸上担忧之色并未退去,安慰道:“倒也不会,我喜读书,冬季便在屋中研习诗书,琴棋,那些书每年都看一遍,每年都有不同的收获,权当是一种修行。”

    杭瑜闻言脸上也渐渐有了喜色:“不会无趣吗?”

    苏珩摇头:“从前我的师傅圳元大师在世时,会三天两头找我切磋棋艺,有时候一下就是一个下午,他也喜答辩,我便与他交流看法,姿势不觉得无聊。他走后,苏府冷清了不少,我便在院子里种了许多花草,春夏秋冬与花草相伴,也能静下心来。”

    杭瑜听他描述的,脑海里就能有相应的画面。但是他也知道,苏珩并不快乐。他说:“日子是打发过去了,可心却依旧是孤独的。”

    苏珩一愣,没想过杭瑜会这么说,缓了好一会儿才答:“相伴相知的人难求,我也未考虑过要娶妻生子。”

    “为何?”杭瑜不解的问。

    苏珩反问:“那你呢?你考虑过吗?”

    杭瑜点头:“那是自然,不过还未遇到称心如意的,若是遇到了,自然不会错过。”

    苏珩没有继续说下去。什么样的合适?什么样的不合适?前半生他都在考虑如何复仇,而有无后半生他也不知道。如今与仇人的儿子谈起了人生,对他来说也是一种莫大的讽刺。

    半响,杭瑜问道:“你来这寺里做什么?”

    苏珩清了清嗓子:“每月这几天我都会来此小住几日,与主持对弈。”

    杭瑜点了点头,想起苏珩与主持关系似乎是不错的。这是,寺里的钟声响起,他收了神道:“我该去佛殿诵经祈福了,你好好休息。”

    说罢,杭瑜推门离去。

第122章 苏珩的坦然() 
云山古寺悠扬的钟声传遍山谷。

    按照以往的惯例,杭瑜会在寺里住上三日,吃斋念佛,抄写经书。

    今年也是一样,杭瑜从大殿诵经完毕,就回到房中抄写经书。夕阳下山,杭瑜抄完了,将经书交由良萧送往大殿供奉。

    晚膳过后,杭瑜来到苏珩的屋里探望。此时苏珩面色看起来已经恢复了不少,他坐下。

    苏珩裹着被子躺在床上,屋里生着炭火,山中夜里凉,便不觉得有多热。

    杭瑜关切道:“感觉可好些了?”

    苏珩轻咳了两声:“好多了。”

    杭瑜点点头,悬着的心也落下。苏珩道:“倒是要感谢你,昨夜没将我丢下。”

    杭瑜轻笑:“丢不得。”简短的三个字,苏珩的眼里却有了光芒,他看向他。他继续说:“若是将你丢在那里,搞不好我还要落一个谋害天下第一才子的罪名,倾慕你的文人墨客实在太多,我可不想被人口诛笔伐。”

    苏珩的胸口像是被什么堵着一样,让他微微有点喘不过气,闪光的双眼又沉了下去,他道:“都是我这副弱不禁风的身躯给你添了麻烦。”

    面对苏珩突如其来的一句自责,杭瑜有些不知所措,他忙安慰道:“谁不想有一副健康的躯体?这不是你的错,你无需自责。不过我很想知道,你为什么身体这么弱。”

    苏珩抬眼从窗户望出去,叹了口气。杭瑜惊慌的摆手:“你要是不想说也没关系,当我没问过就好了。”

    “没有什么不能说的,少年时我也有一副健康的身体,本是能文善武,只可惜急于求成,走火入魔了,导致周身的真气逆行。那一年冬天,我正值十八,是主持用洗髓经救了我,捡回一条命,代价是再也无法习武。这样的事情对我来说打击很大,我不愿意相信,夜里趁他们不注意便拿着剑习武,想要证明自己,最后体力不支倒在雪地里,他们发现我时已经是第二日一早,寒气已经侵蚀身体了。所以这么多年来,我畏寒,算一算也有十一年了。”苏珩淡淡地说着,看不出什么异样,出奇的平静,就像一潭死水。

    杭瑜听着,心想:这是受了多大的打击,才让他变成如今这样,一个对所有事都漠不关心的人。那是怎样的痛?和他看着兄弟送死却救不回来是一样的吧。

    他看向苏珩,而苏珩的目光落在院子里。杭瑜顺着他的方向看去,那是一只只有一条腿的小鸟,在窗户映出的光里,艰难的吃着院子里的碎米,是那么孤单。

    苏珩道:“这只鸟为了救同伴,被蛇咬掉了一条腿,牠飞不起来了,甚至站不稳了,可牠还是在用自己的方式活着,牠本该在高高的树枝上驻足,天冷的时候随着雁群飞往南方。牠失去的不单单是一条腿,还有熟悉的生活环境,失去了牠的世界。”

    这时,那只鸟不停的煽动着翅膀,尝试着飞起来。苏珩继续道:“牠有一双用来飞行的翅膀,但是却不能飞翔。比起失去一条腿,我想牠更愿意失去一双翅膀,没有了希望就不会失望,明明像野鸡一样活着,却还有一双翅膀时时刻刻的再提醒牠牠是一只鸟。”

第123章 飞起来的鸟() 
杭瑜听出他的意思,他在用这只断了一条腿的鸟映射自己。他想安慰他,却不知道如何开口。

    那只鸟,还在尝试飞行,苏珩收回视线,眼中有了不一样的情绪。缓缓开口道:“我可以拿得起剑,但我用不了了。长剑在手,成了摆设,再好的剑也没有任何意义。”

    杭瑜皱着眉,思索了片刻道:“有失必有得。你也莫要再伤心了,那些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人总归是要往前看,路还长,还需走下去。”

    苏珩轻叹:“你说的是。”说完,他的脸上露出了平日里几乎见不到的笑容,犹如黑夜里的明星一般,十分迷人。

    杭瑜也曾见过苏珩笑,不过那都是皮笑肉不笑,如今真真的看见苏珩发自内心的笑,他的心情也不觉的好了许多。从前的苏珩,温良如玉,却犹如黑夜里的月亮,美丽,皎洁,清冷,遥远。如今脸上挂着笑容,映着灯光,美的犹如一块精心雕琢的璞玉,不由得赞美了一句:“陌上人如玉,君子世无双。”

    苏珩闻言看了杭瑜一眼,发现他正在审视着自己,明明冷的同冰块一样,目光灼热似火,放佛要将他烧融,他的心慌了一下,收起笑意。他问:“其实你的心很善,为何永远都冷着脸对人?真真如同阴曹地府里索命的阎王爷!”

    杭瑜一愣。这么些年,他听过对他最多的评价就是“阎王爷”三个字,但从苏珩的嘴里说出来,杭瑜却又一种说不出的滋味。半晌他道:“许是与出生有关,京城那种地方,尔虞我诈,幼年时想让别人怕我,所以就装深沉,每日都冷着脸对人,觉着这样就不会被人欺负,所以久而久之,也就忘了其他表情,成了一种习惯。”

    苏珩原本舒展的眉头又拧到一起,他道:“若真有人想欺负你,他们是不会因为你什么样的表情就不会欺负你。”

    杭瑜笑了:“自欺欺人罢了,替自己壮胆。当别人给不了我安全感的时候,我需要让自己强大起来。”

    苏珩点头。他不知道杭瑜的过往,但他知道能让他变成这样,也一定不是什么好的经历,所以他不问。

    “幼年时,无论刮风下雨我都会寅时起床,扎马步,练剑,习暗器,学兵法,从不曾耽搁一日,病了也罢,伤了也罢,只要活着我便雷打不动。其实我一点也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