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悍女赖夫-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是,再怎么样,她也是她的女儿。

    是她十月怀胎辛辛苦苦生下的女儿。

    以前,侄女们的欺负她可以当成小孩子之间的打闹,可浩儿这次太过分了,他竟想毁阿樱的清白,将侯府的荣誉踩在脚下,他眼中,还有没有她这个姑母?

    宁府,她一直倾心维护的娘家,有没有真的在乎过她?

    反倒是她一直不在意的女儿,为了她的颜面,选择将一切埋在心里,宁愿自己受委屈也不说出真相。

    她想了很多。

    想到朱樱小时想要靠近她小心讨好的模样,想到长大后她的恭敬有礼却疏远的举止……她跟着侯爷去了边关,被皇上封为少将军,得了皇后的青睐和赏赐,还有侯爷暗地里的称赞……

    不知不觉中,她的女儿长大了,长成了一个能为皇上效命为父亲分忧的有用之人。

    她没有成为一个笑话。

    反而是自己……

    宁氏再次苦笑。

    朱樱感觉到宁氏的身子在轻轻颤抖,她知道母亲这次是真的有了悔意。

    怨没怨过,应该,是怨过吧,可是……

    她看着宁氏的眼睛,“母亲,阿樱是您的女儿,您是我的母亲。”

    这是永远也改变不了的事实。

    宁氏一怔,随即似是想通了似的,唇边绽开一抹欣慰的笑意,拍拍朱樱的手,“走吧,别让你祖母等着。”

    这是宁氏第一次真心实意的对她亲近,朱樱只觉得被宁氏拍过的手背处,酥酥麻麻的,说不出的感觉。

    心,却象是浸在一团温水里,又柔又暖……

    宁寿堂里,已聚了一堆的人。

    钱氏见朱樱扶着宁氏有说有笑的进来,微微一愣,她还从没见过两人这么亲热过。

    “哟,大嫂与阿樱说什么呢,这么开心?”旁边文氏迎了上去,笑道。

    因宁氏掌着侯府的管家大权,文氏平日对她多有奉承讨好之意,钱氏最看不惯她那样儿,忍不住撇了撇嘴。

    心中暗骂一句,马屁精。

    “可不是呢,说什么开心的事呢?”钱氏亦站起来,她一向最重礼节,当然在礼上不能让人说道,跟文氏的讨好可不一样。

    带着笑,朝宁氏说道:“莫不是在聊阿樱当街打人的事?”

    宁氏的脸一沉。

    “嘻嘻,要我说呀,阿樱做得好,不愧是少将军,没堕了咱侯府的威名。”文氏笑盈盈的,也不知她是在夸朱樱,还是在损朱樱。

    钱氏拿帕子掩唇轻笑,“可不是呢,咱侯府这回是出名了,只怕帝京就没有不知道的人家。可是……就怕有人家子弟学了这威风,以后三言不合就大打出手,巡城司可有得忙了。”

    小辈们听了她的话,都笑起来。

    宁氏的手紧了紧,刚要开口,钱氏却又朝她笑道:“大嫂今日看着有些憔悴,听说身子有些不适,大嫂还得放宽些心,儿孙自有儿孙福,有些事再操心也是枉然,又何必累了自个的身子。”

    说到这儿,朝朱槿满意的看了一眼。

    她话里话外之意,别人如何不懂。

    暗讽也好,责怪也罢,朱樱全然不理会,朝钱氏和文氏行了礼,将宁氏扶到椅子上坐下,这才松了手,找了处空位坐好,等老夫人出来。

    有丫头上来给两人倒了茶。

    宁氏喝了一口,放下杯子,朝一屋子的人看了一圈,眼光落在钱氏脸上,唇角带笑,“二弟妹是个有福气的,我是很羡慕,可各人有各人的命。我家阿樱虽与普通女子不同,可她是大魏朝第一位女将军,将来是要载入史册供后人景仰,我有这样的女儿,其实内心里骄傲得很,只是不敢表露,怕人笑我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呢。”

    钱氏一怔,随即暗暗咬牙。

    宁氏这不止夸了自己的女儿,还顺带着将她给骂了。

    文氏在一旁听得舒坦,笑出声来。

    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可不就是说的钱氏么。

    哼,就当这世上只有她有女儿似的,时时将朱槿挂在嘴边,一提起朱槿就骄傲得跟个孔雀开屏一般,不过是平日里稍稍拔了尖儿,还没到天姿国色、文采斐然的地步,不然,还不知得骄傲成什么样儿。

    再说了,一个女儿而已,以后还不是别人家的人。

    莫说进不了皇宫内院,就是进了皇宫内院,也做不成皇后,还不是给人做小,傲个什么劲。

    朱樱一愣。

    同她一样愣在原地的是刚被徐嬷嬷扶着走到门帘处的老夫人。

第48章 桃花扇() 
朱樱没想到,母亲会当众说出这样一番话,话里的袒护之意让她一时百感交集,眼眶一红,差点落下泪来。

    老夫人也没想到。

    在她的印象里,宁氏何曾有过维护朱樱的时刻?

    她可是比自己对阿樱还冷漠。

    虽然不知发生了什么,可宁氏有这样的改变,让她很高兴,脸上不由露出笑容来。

    再看向钱氏,眼神冷了冷,朱樱打人的事,她已经罚了,她还要当众提起,这是不将她放在眼里么?文氏来自小门小户,上不得台面她认了,可钱氏出自书香门第,竟也这般短视,实在让她不知说什么好。

    只能怪她的眼光,当初这几个媳妇,没有好好的再选选。

    也许,孙儿辈的,她该多用些心。

    想到这儿,心里叹口气,想起钱氏说的话,有一句倒是对的,儿孙自有儿孙福,罢了,她也一把年纪了,何必操那么多心。

    老夫人出来,众人忙起身见礼。

    寒暄了几句之后,老夫人看向朱樱,“你不是要进宫么,还杵在这里做什么。快去吧,回头再来我这儿,跟我说说宫里的事,让老太婆也开心开心。”

    朱樱忙答应着,行完礼先走了。

    众人看着她的背影,神色莫名。

    钱氏再次咬牙,什么时候她这么得皇上皇后看重了?进宫跟进自己院子一样,那么随意?

    朱樱回了竹翠轩。青苹和青茉在整理送给清韵公主的礼物,上次答应要送她面具,朱樱让两人去搜罗了几张,顺带买了些小孩喜欢的好玩有趣的玩意。

    东西不值什么,重在心意。

    “咦,这里怎么有把扇子?”

    青茉将扇子打开,又“哇”的一声惊叫,“这扇子好漂亮。”

    青苹探头去看,愣了一瞬,突记起,这不是那日郑二少爷抚琴得了奖,丢给少将军,少将军又丢给她的么,后来大家都在气怒中,她随手丢在一边,都将之给忘了。

    青苹看着青茉手中展开的扇面,眼睛突然睁大,一把从青茉手中抢过,愣怔半天,才喃喃出声,“桃花扇……”

    这话恰被朱樱听见了,不由接过来仔细观看。

    这是一把很名贵的紫玉扇,所谓紫玉,是一种紫色的竹子,因有玉石般的光泽而得名。此扇以紫竹为扇骨,以溪地产的绢纸为扇面,价值不菲,没百两银子是拿不下来的。

    芙蓉楼倒舍得下血本。

    朱樱暗叹。再观那扇面,画的是几枝怒放的桃花,可不就是桃花扇么?

    桃花扇的由来源自前朝一位状元郎,在中举后亲自在随身的扇面上画了幅桃花送给心爱的女子,一时传为佳话,后来不知怎么的,就演变成男女私下赠送的定情之物。

    朱樱拿着扇子,手中似拿着一块正燃烧的火炭,又炽又热。

    一时,脸也发烫起来。

    心里恼火,那厮也不知发什么神经,将扇子随手丢给了她。哼,他若知是桃花扇,就算撕了也不会给自己吧。

    哼,本将军也不稀罕。

    双手一动,就欲撕了,旁边青茉眼急手快,一把抢了过去,“少将军,你也太败家了吧,这么好看的扇子干嘛撕了去?”

    朱樱斜了她一眼,“你喜欢,赏你了。”

    青茉喜滋滋正要收起。

    就听朱樱接了一句,“好好收着,以后看中了哪位年青后生,你可以送给他。”

    青茉一时没明白,她不知桃花扇的含义。待听得青苹在旁边偷笑,想起朱樱话中的“年青后生”,才知朱樱在打趣她,一时脸颊绯红,将扇子一丢,扭身跑了出去。

    待青茉出了屋子,青苹捡起扇子,望着朱樱,“少将军,这扇子……”

    朱樱随口答道:“丢了吧。”

    青苹有些犹豫,正踌躇间,听得朱樱又说道:“算了,你先收着,等下回有机会还给他。”

    青苹默然,这东西,原不属于少将军,还是还回去的好。

    想是这样想,心里没来由的又为朱樱难过起来。

    因为不是传召进宫,所以朱樱到了宫门口,还需等候片刻,等侍卫传话给公公,公公禀告皇后娘娘同意后,才来带她入宫。

    来接她的仍是上次的那位小公公,见她仍是一脸的笑。

    皇后娘娘住在凤藻宫,朱樱是第一次来这里。不过前后已来宫中两回了,知道宫里的规矩,并不敢四处乱看,眼睛只盯着小公公的脚后跟,待进了凤藻宫,看到坐于上首雍容华贵的皇后娘娘。

    忙上前行了大礼。

    “快快起来。”皇后娘娘示意旁边的宫女将朱樱扶起,给她赐了座。

    见朱樱只坐了半边身子,不由笑道:“阿樱在本宫这里不用拘谨,就当是自己家好了。”

    皇后娘娘虽然这么说了,可朱樱哪敢真当自己家里。但看皇后娘娘笑意真挚,语气亲和,身体还是放松了不少。

    “臣进宫一是感谢皇后娘娘上回的恩赏,无功不受禄,娘娘如此厚爱,让臣惶恐。二是上次答应过公主,给公主带了几样小玩意,也不知公主喜不喜欢?”

    “你送的,玥儿定会喜欢。”

    皇后娘娘笑着看了朱樱一眼,朱樱今日穿的是女装,她身材比一般的女子高,一身浅绿的裙衫衬得她象一棵生机勃勃的白杨似的,若是不看脸,倒也是个带点英气的窈窕女子。

    可惜了。

    “玥儿一直念叨你,本宫还以为你要过些日子才能进宫呢。”

    朱樱知她说的是自己打人的事,忙回道:“是臣一时鲁莽,给皇上和娘娘添麻烦了。祖母已骂了臣一顿,还罚了臣抄佛经。”

    “本宫没什么,倒是皇上为你焦心了半天,看着一堆的弹劾折子气笑了,说自己封的少将军就是威风。”说到这儿,皇后娘娘笑起来,“其实本宫听了,觉得怪解气的。”

    朱樱不知说什么好,只能颇惭愧的垂下头。

    “咱们女子活着本就不容易,能恣意那么一两回也是难得。许多时候都身不由己,为家族,为他人,甚至为了荣华富贵这等身外之物,熬着熬着,这一辈子,就过去了……”

    皇后娘娘的声音越说越小,似嗟似叹,让朱樱的心莫名的跟着酸楚起来……

第49章 举荐信() 
裴佳玥见了朱樱,高兴得又蹦又跳。

    将朱樱送她的面具和小玩意当宝贝似的收好,又一路拉着朱樱的手,怕朱樱跑了似的。

    对裴佳玥,朱樱心中很有点同病相怜之感,并未因她是公主而刻意讨好,也未因她的缺憾而心底轻视,冒犯一点的说,其实心里她是把她当妹妹一般看待。

    大约也正因此,裴佳玥才会喜欢她,皇后娘娘才会放心的让她们待在一起。

    陪裴佳玥用了午膳,又答应下次再去看她,裴佳玥才恋恋不舍的放她离开。

    从宫里出来,青苹和车夫牛叔还等在那儿,朱樱也没想到会在宫里待那么久,倒累得他俩挨饿了。

    正要上马车,从旁转出个着黑色衣衫的年青人,朝她拱拱手,“少将军,我家大少爷现在烟雨阁,想请少将军移步一叙,有要事相商。”

    “你家大少爷是……”朱樱虽已猜出,但还是问了一句。

    “郑国公府。”

    果不其然,是郑琰民。她也正好要找他问问呢,忙答应了。

    不过,看了看自己身上的衣衫,还是决定先回府一趟。让那人先去回复,自己回府中换了身男装,将青苹留在府里休息,带了青茉出门。

    烟雨阁位于进士河畔,三层的木质小楼,仿如凌空悬于河上一般,非常别致。

    若说在帝京想找个喝茶之处,此地是首选。

    朱樱还是第一次来。甫一进门,一股茶香扑面。

    有侍者迎了上来,殷勤的在前带路,直上三楼。推开包厢,郑琰民正闲闲而坐,一手茶,一手书,看得专注。

    听得门响,才将书卷放下,起身朝朱樱笑道:“你来了。”

    朱樱亦笑着点点头,“劳你久等。”

    “也没等多久。这里茶好,风景也好,平时偶尔也会来坐坐,权当是偷得浮生半日闲。”郑琰民一边请朱樱入座,一边解释了一句。

    唤了茶博士进来将残茶撤去,重新冲泡了一壶。

    朱樱细细品过,茶是好茶,但比起贡茶,似乎略有不及。大约来此更多的是看风景,喝心情吧。

    若说风景,倒的确是不错的。

    此处凭高望远,视线开阔。

    从敞开的窗扉,可一览宽广的进士河及对岸的风景。

    河面上,阳光折射出粼粼波光,时有来往的画舫交错而过,丝竹之音隐隐约约,渺如仙乐;

    河对岸,一排的杨柳,仿佛将水流都给绊住了,静静的,似乎还有时光……

    朱樱觉得,倘若到了晚上,才是最佳,点点灯火落在水中,正这样想着,就听郑琰民说道:“这里到了晚间,景致最美,点点灯火倒映在水里,除了画舫里偶尔传来的笑声和乐声,四处一片寂静,看着看着,心就静了下来……我若心情不好的时候,会在晚间来此坐坐,坐上一会儿,什么烦恼也没有了。”

    朱樱笑了起来,“真有这么灵验?”

    郑琰民一本正经的回答,“当然,你若不信,可亲自来试试。”

    “好,下回我若烦闷时一定听你的来此坐上一坐。不过,倒是你,贵为国公府的大少爷,走到哪都是众星捧月的人物,哪有那许多烦恼?”

    “你这话问得好,大约都是庸人自扰吧。”

    他话一落,两人同时笑了起来。

    说笑完,郑琰民从手边书卷下拿出两封书信,递给朱樱,“所托之事,幸不辱命。”

    “你……办好了?”朱樱惊喜的接了过去。

    郑琰民原说办好后会让人送去府里,十多天没动静,她还以为事情没办成,没想到惊喜在这儿。

    打开仔细看过,一封加盖的是郑国公印,一封加盖的却是太子印。

    这让朱樱更是喜上眉梢。

    象程杨那样的情况,虽说只要自己争气肯努力上进,可通过科举入仕,但罪臣之子的身份在,纵使他三元及第,他的仕途也很难平顺。

    现在不同了,有了太子的举荐,不但进入楚山书院十拿九稳,对他以后的仕途也是个极大的保证。

    连太子都承认的人,还有人敢说他不行么。

    朱樱将信小心的重新封好,起身朝郑琰民行了一礼,“大恩不言谢,以后大少爷但有差遣,万死不辞。”

    郑琰民一个不防,生生受了她一礼,忙跟着起身,摆手道:“说好了,咱们之间不用再谢来谢去的,你如此客气,倒显得生分,若真要谢的话,上回你答应的几坛酒就当是谢礼好了。”

    朱樱也不再坚持,将这份情记在了心里,面上却笑道:“如此一来,大少爷岂不是吃亏了?”

    “吃亏是福。”

    见时辰还早,朱樱将书信交给青茉,“你先回府里,将我书案上的那封信一起拿了,再出城去庄子上一趟,将这些一并交给程家二少爷,让他明日就去楚山书院求见山长。”

    青茉答应着去了。

    她如此迫不及待,又一脸喜悦,看在郑琰民眼里,不知为何,心情也跟着愉悦起来,为自己能帮上她而觉得高兴。

    “其实这事早已办妥,我让冷月去过府上一次,府上说你被罚禁足了,今天约你来,是想问问那天街上的事,可是遇上了什么麻烦?”

    朱樱诧异的望了郑琰民一眼,没想到他竟不知原由,原以为郑琰晨会跟他说的。

    既他不知,朱樱也不想将那糟心事说给他听,免得污了他的耳,遂避重就轻回道:“是有些麻烦,已解决了,你不用担心。”

    “嗯。”郑琰民见她不愿提,也没再追问,抬眼看着她,脸上带笑,温柔而诚挚,“以后若有什么解决不了的事,只管来找我,只要帮得上的,我不会推辞。”

    朱樱一愣,这话里透出的信任和关切,似乎已过了两人的交情,让人……不免多想。

    忍不住抬头回望。

    他的眼睛,此时清澈,明亮,里面倒映着她的身影。可是落在朱樱的眼里,仿佛是夜空里突然爆出的一朵烟火,那么绚烂,那么耀眼,让人不由的沉醉迷恋……

    让人迷醉的时光总是不知几许,或许很久,或许一瞬,朱樱才撇过脸,轻轻的答应了一声,“好。”

    室内一时静了下来,两人各自端杯品茶。

    窗外,丝竹之声却突然响亮了许多,间或夹杂着男女的嘻笑声,朱樱往窗外一看,原来有艘画舫正行到了楼下……

第50章 “将军令”() 
进士河的水缓缓流淌而过。

    朱樱站在河边,望着清澈的水流,默默出神。

    与郑琰民分别,离开烟雨阁后,她并没有即刻回侯府,而是不知不觉走到了河边。

    关于进士河的由来朱樱曾听说过,传言每届的会试和恩科,许多学子汇聚帝京,考试之前都会来到河边放河灯许愿,以保佑自己高中。

    久而久之,世人为了图个好彩头,将此河慢慢改称为进士河。

    想起这个传说,朱樱不由轻笑。

    愿望总是美好,而现实往往……

    远处的画舫里传来女子婉转的歌喉,合着乐声以及欢声笑语,彰显着这个太平盛世的繁华,与大雍关的肃穆是两个世界。

    可没有大雍关,没有常年驻守边关的几万将士,又哪有这方土地的富贵安乐?

    只可惜又有几人还记得那些保家为国抛头颅洒热血的将士呢。

    这世上,所有的人和事,都将如水里的浪花,翻转着远去,唯有水流,永远默默向前,亘古不变……

    默默的出了会神,朱樱抬眼望向正往回划动的画舫,想起郑琰晨曾说过,谱那首“将军令”曲的玉娘,就在进士河边其中的一艘画舫里。

    河面上共有五六艘画舫,也不知是哪艘?

    正想找个人问问时,那艘回转的画舫往岸边停靠,恰恰停在了她身前不远。

    两名船娘抛出锁链,将船固定好,又在船舷和岸边架起跳板,过不多会儿,一位锦衣少年带着小厮从船舱里出来,上了岸,匆匆离去。

    经过朱樱身边时,有点好奇的看了她一眼,却并没停止匆匆的脚步。

    朱樱朝前走了一步,还没开口,一名船娘已朝她说道:“这位公子,今日咱们花舫已被人包下了,不接待外客,请明日再来吧。”

    朱樱见她误会了,忙停步问道:“请问玉娘在哪艘画舫?”

    “您找玉娘啊,算是找对了。”船娘笑了起来,“玉娘就是我们花舫的呀。可是不巧了,今日她有客人呢。”

    “有客人?”朱樱皱起眉,想了想,朝她说道:“那能否帮忙去问一下,她何日有空,可否先行预约时间?”

    船娘踌躇了一下,点点头,转身进了船舱里面。

    过了不一会儿,船娘出来笑着朝朱樱福了福身子,“公子,玉娘请您进去呢。”

    朱樱没想到玉娘会见她,不是说有客人么?

    想是这么想,人已走过跳板,上了船。

    船娘在前引路,朱樱一路跟随一边抬眼打量,船为双层,约十几米高,护栏和圆柱皆漆着鲜亮的红漆,配着绿纱糊的窗棂及顶上碧色的琉璃八角飞檐,强烈的颜色对比不但没有丝毫的庸俗感,反而让人有种视觉冲击的美艳之态。

    船娘带着她行上二楼,双手推开其中一扇雕花朱门,朝朱樱躬身,“公子,请。”

    朱樱走进去,里面是间不大的雅室。

    靠窗处置有一张美人榻,榻前几上放着一套茶具,旁边高凳上倒置着一个做工精致的沙漏,细小的沙子正轻轻缓缓的往下滑落。

    榻的对面,放着张琴凳,其侧有一铜制香炉,淡淡的香味随着袅袅烟气在屋子里回旋。

    角落里,半人高的仕女图大花瓶里插着几枝怒放的桃花,很有几分恣意。

    朱樱正看着,坐于琴凳后的女子已站起身,朝她福了一礼,“少将军大驾光临,奴家有礼了。”

    朱樱一愣,她竟认得自己?

    正待要问,那女子轻笑着朝身前一指,“少将军请坐。”

    地上放着一张蒲团,朱樱依言坐下,那女子见她坐了,也跟着坐于琴凳之后。有小丫头轻手轻脚进来,给朱樱奉了一杯茶,又悄悄出去,拉上了门。

    “少将军是否奇怪奴家怎会认得您?”玉娘抬眼,望着朱樱。

    朱樱也回望着她,眼前的女子约二十出头,穿着一身浅淡的碧色衣衫,周身除了乌漆般的发髻上插了只碧玉簪子,并无其他装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