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刘邦-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平令军卒把樊哙打入囚车,向长安进发。然后对樊哙手下的士兵说:

    “将士们听着,现在皇上让周太尉统领你们,樊将军到长安要去打一场官司,望你们能服从周太尉的调遣。”

    然而,樊哙手下的将士并不十分心服,他们有很多人是跟随樊哙多年的老兵,感情颇深。现在见主将辛苦征战多年,不但没有重赏,反而要杀头,都有些愤愤不平。幸亏周勃也是多年的老将,在将士们中间有一定的威望,否则怕真的出乱子。

    为了安抚民心,周勃设宴安慰将士们,并说他们的樊将军不会出问题,士卒们才安定下来。

    陈平便辞别了周勃,与囚车一同返回长安。一路上,陈平没有亏待樊哙。虽然樊哙带着枷锁,但囚车内还是安顿得很舒适,并且不时地为樊哙设酒压惊,然而樊哙还是大骂。

    刘邦终于为戚姬找到一条自己认为能保身的退路,放心了许多。

    这里心事一放下,便整个人失去精神。

    公元前195年4月23日,长乐宫所有的宫女、内侍都望见一条长龙从刘邦的寝宫飞升起来,一直向西飞腾而去。

    人们被这景象惊呆了,半天方缓过神来。

    这时吕后已来到了刘邦的病榻前。吕后也看到了刚才那一景象。心中暗叫:

    “不好,皇上要没了!”

    病榻上的刘邦已面无血色,见到吕后,只摇了摇头,蓄积了半天力气,才抓住吕后的袖子,说:

    “皇后,朕死后,你定要尽力辅佐太子。”

    说完之后,就抓住吕后的手,一阵阵的抽搐。吕后抓住刘邦的手,仿佛要将刘邦从死神手中夺回来一样,狠命的抓住不放。

    泪水不知不觉中已顺着吕后的面颊滑落下来。

    吕后紧紧地抓住刘邦。

    刘邦的眼前,又清晰浮现出与赵氏的第一夜的相知,和吕氏成亲时,揭起红盖头的一瞬;咸阳城中望到阿房宫的一刻,始皇帝威武的车队;杀县令的高呼,斩蛇时的英勇;入咸阳受降子婴时,接御玺在手;进军蜀中栈道上的烈火,乌江边的阵阵楚歌;坐上帝位群臣的朝拜,白登山上的美人图;得知韩信被杀时的失落,戚姬的泪光盈盈的充满乞求的双目。一幕一幕,一瞬时齐集在眼前,又渐渐的远去,慢慢的变成了一团漆黑。

    汉高祖刘邦驾崩了!

    吕后还在泪水满面地抓着刘邦的手,一遍一遍地呼唤。

    吕后的呼唤,刘邦再也听不见了。

    刘邦驾崩了,了却了尘世间一切的思虑。再也不要为平定异姓王而操心,不要为戚姬的前途而忧心重重,不要为立幼废长而发愁了。

    然而,不发愁就没有愁了吗?

    一切刚刚开始。

    陈平在返回长安的路上,就听到了汉高祖已死的消息。陈平怕吕后恼怒自己,又怕吕进谗言,于是骑马先到长安,而让樊哙的囚车在后面跟随。

    路上,陈平遇上了汉使送来的汉高祖死前最后一封诏书,命陈平与灌婴在蒙阳率军驻扎。陈平接诏书以后,仍旧立即快马赶到长安皇宫,哀哭高祖,并将一切汉高祖诏书及自己和周勃未按诏令斩首樊哙的情况,于汉高祖灵前奏报吕后。吕后看陈平哭得伤心,便说:

    “你已经很辛苦了,出去休息吧!”

    陈平还是担心吕后不肯放过自己,他想:

    吕后姐妹心胸狭小,不能容人,而且心狠手辣,不择手段。现在高祖让我把吕的丈夫樊哙从军队中抓来,她肯定不会放过我。我一离去,他必定会在吕后面前说我的坏话,并阴谋害我,到那时,我岂不坐而待毙?我不如留在这里,尽量向吕后献殷勤,取得她的信任,我才安全了。

    于是陈平向吕后跪下来说:“高祖刚刚去世,有很多后事需要料理,皇太后辛苦操劳,臣岂敢贪图安逸,愿留下来为皇太后分忧效劳。而且新皇上刚刚即位,有很多事需要辅佐,臣虽不才,愿在太后和皇上面前尽忠效劳,保护太后和皇上的安全。臣辛苦一些算得了什么呢?望太后吩咐。”

    吕太后见陈平态度诚恳,而且陈平常以足智多谋而见称,于是对他说:

    “如果你愿意留下来,你就做皇上的老师,教新皇上治理国家吧。”

    然后,吕太后又封陈平为郎中令,负责内部各种事务。此后,吕虽然对陈平耿耿于怀,屡次在吕太后面前说坏话,想谋害陈平,但吕太后都没有听她的谗言,一直对陈平很信任。

    樊哙就这样因高祖之死,而免得一死。

    刘邦死后,被安葬在长陵,然后由太子刘盈即位,即汉惠帝。大臣们认为刘邦“为汉高祖,功最高”,所以追谥“高皇帝”,又称为“汉高祖”。

    刘邦出身低微,在秦末大动乱中,他广罗人才,战胜了群雄,终于统一了全国,建立了西汉王朝。

    综观刘邦的一生,他不但是一个杰出的军事家,而且也不愧为一个有作为的政治家。

    他作为一个农民起义领袖而转化的封建皇帝,在中国历史上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第153章 吕氏的灭亡(1)() 
第二十一章吕氏的灭亡

    “为吕氏家族卖命的,袒露出你的右臂,为刘氏家族效劳的,袒露出你的左臂。”军队里的士兵全部袒露出了左臂。

    刘邦死了四天,吕后仍然严守秘密,不肯发布皇帝驾崩的消息,而是在秘密策划怎样诛灭功臣。

    她与审食其商量说:

    “诸王现在虽然面北称臣,但他们当初都是和陛下一起打天下的元勋,现在陛下已经崩逝,幼主若是继位为皇帝,恐怕他们会心怀不满。我看不如先除掉一些握有重兵的武将,假传皇帝病重的消息,召见各诸侯入见。等他们进入皇宫,就让预先埋伏好的武士借机把他们杀死,以除后患,你觉得这个计策如何?”

    吕后本想趁幼主继位之前,彻底铲除开国功臣的势力,审食其听了吕后的话,不敢轻下决断,便找郦商来讨论。郦商听了,觉得事情不妙,一旦有点差错,便会导致天下大乱。于是他连忙来找吕后,他见了吕后,便劝道:

    “太后这样做太冒险了。我听说陛下已经崩逝四天,皇后还不肯替他发丧,而准备诛灭各功臣勋将。一旦走露了消息,使群臣心生疑忌,那时天下就危险了,何况陈平、灌婴等人领了十万精兵屯守蒙阳,樊哙、周勃又带领了二十万大军平定了燕代两地,其他诸将也都领兵散据各方,他们若知道陛下驾崩,皇后设计骗诸侯王入宫谋害,他们一定会联兵攻入关中。而宫中的大小臣子若从中做内应,到时候内外都发生变化,皇后你纵有百万雄兵,恐怕也抵挡不了!”

    吕后听了脸色大变,就很快地打消了铲除开国元勋的念头。并且发布高祖病逝的消息,为刘邦发丧。

    汉高祖驾崩以后,汉高祖的子弟为王的共有九个:齐王刘肥,是刘邦的长子,惠帝的长兄,但并非吕氏所生;楚王刘交,是刘邦的弟弟;吴王刘濞,是刘邦的侄子,即刘邦的哥哥的儿子;其他六个都是惠帝的异母弟弟:赵王如意,代王刘恒,梁王刘恢,淮阳王刘友,淮南王刘长,燕王刘建。

    吕后诛杀功臣的计划虽未实现,但她开始消除异己力量,培植吕氏家族当权。第一个受害的便是戚夫人和赵王。刘邦死后,戚夫人要为刘邦发丧,所以未及时到赵国去。

    等刘邦安葬后,戚夫人想离开长安,可是吕后早就派人把她监视起来。有几次戚夫人带随从出长安城,都被守门军卒挡住。原来,他们都接到吕太后的命令,禁止戚夫人离开长安。

    后来,为了防止戚夫人逃走,吕太后干脆把她囚禁在永苍宫,并派人进行看管。

    有一次,吕太后把看守召来,问道:

    “那女人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她说太后把她关在永苍宫,十分寂寞,希望太后能让她出来,散散心,解解闷。她在永苍宫无所事事,也只有整天对着铜镜说话,嘟嘟哝哝,听不清楚。”看守回答说。

    “既然她感到很寂寞,就给她找些活干吧。你给她在永苍宫安排一套舂米的工具,放上几十斤米,让她整天舂米,不得偷懒。”吕后吩咐看守说。

    “遵命。”看守回答。然后按吕太后的旨意来到永苍宫,安排让戚夫人舂米。

    戚夫人本是贵族出身,从小就娇生惯养,过着优裕的生活。后来作了刘邦的侍妾,成为皇妃,就更加养尊处优,生活安逸。哪里干过舂米这样的累活。所以戚夫人每天累的腰酸腿痛,手脚起了很多血泡,实在干不下去了。而且看守每天不给她吃饱,还经常殴打她,戚夫人想起自己以前的荣华富贵,与高祖刘邦的恩爱生活,儿子如意在身旁的幸福,而现在却落到这一步悲惨的处境,不禁落下了伤心的泪水。一边舂米,一边凄凄楚楚地唱道:

    “子为王,

    母为虏,

    终日舂薄暮,

    常与死为伍!

    相离三千里,

    当使谁告汝?”

第154章 吕氏的灭亡(2)() 
意思是说:我的儿子虽然贵为赵王,享受人间荣华富贵,可是他的母亲竟身陷囹圄,做了囚徒,整日整夜地从事舂米这样繁重的体力劳动,累得要死要活,而且常常面临被杀的危险。我们母子被拆散,相离有三千里,我能够让谁去告诉你呀,我的王儿!

    戚夫人凄切的哀歌不但没有打动看守,看守反而密告吕太后。吕太后听了,怒气冲冲地说道:

    “还想依靠你儿子得救吗?哼!我先把你儿子处置了再整治你吧!”

    于是吕太后便派使者到赵国,要召赵王如意进京。

    使者拿着吕太后的诏书,从长安来到赵都邯郸,但见得赵国在赵王和相国周昌的治理下,一片繁荣的景象。

    邯郸人安居乐业,积极从事生产,家家都很富裕。街市上行商坐贾,人来人往。人们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一片升平景象。

    使者进入赵王府,这时候周昌正在教如意论语。

    自从周昌作了如意的相国和老师,如意的文化水平很快提高,现在已能初步的批示公文了。

    使者宣读诏书,周昌接旨。然后把使者请到上座,并向使者说:

    “烦劳你回去,向太后禀报,就说臣已年老,赵王年幼,都不便远行。而且赵国事务繁忙,不得脱身。”

    使者觉得奇怪,周昌居然敢违抗太后的旨意。但没有办法,只得回长安向太后禀报。

    吕太后听了非常生气,说:

    “周昌好大胆,敢违抗太后旨意,不带赵王入朝。你再回邯郸,就告诉周昌,如果再不入朝,就要对他们治罪!”

    使者只得再次来到邯郸,对周昌把情况向他一一说明,周昌听了说:

    “你再回去告诉太后,就说赵王生病了,不能远行,我还要治理赵国,望太后原谅。”

    使者莫名其妙地说:“周相国,你知道太后的脾气,你竟敢再次抗旨,不怕治罪吗?”

    周昌说:“您的心意我明白,但赵王实在不能入京。烦您再向太后禀明,望太后恕罪。”

    使者回到长安,再次向吕太后禀明,吕太后更生气了。便手书御旨一份,并且加印玉玺大印,说:

    “你再去赵都邯郸,就说太后请赵王入京,我想让赵王与他母亲戚夫人见上一面。而且有要事相商。”

    使者只好三次捧着诏书见赵相周昌,周昌见了太后手谕,知道事情不好办,便对他说:“高祖让我辅佐赵王,实际是让我保护赵王。我听说太后怨恨戚夫人,想要召赵王入京,把他们一起杀掉,所以我不敢让赵王前去。而且我有高祖亲手所书的御旨,禁止赵王入京。这就是我为什么敢于抗太后旨的原因。现在虽然太后手书御旨在这里,但我有高祖亲手所书御旨,故不能让赵王进京。望使者回去告知太后,并恕臣罪。”

    使者三次返回长安,向太后回禀,太后听说周昌有高祖的手书御旨,知道事情不好办了,只好暂时作罢。

    有一天,看守又向皇太后报告说,戚夫人每天唱歌,说等他儿子长大了,一定会救她回赵国,那时她们母子就可团圆了。

    太后听了大怒,心想,必须除掉赵王。可是要除掉赵王,必须先收拾周昌。既然高祖不许赵王入朝,你周昌总该入朝面君吧?于是便下诏召周昌入京,周昌见这一次太后不召赵王入京,而是召自己入朝,便心知是计。怎奈高祖手书御旨不让赵王入京,可并没有说不让自己入朝,所以不再抗旨,只得随使者到长安。在离开邯郸时,周昌一再嘱咐赵王及手下侍臣,千万不要让赵王入朝。

    周昌一到长安,便被吕太后囚禁。要是别的大臣,吕后也许早把他杀了,因为当初刘邦与群臣讨论废太子刘盈时,周昌极力反对,才使太子没有被废掉。因而周昌对当今皇上和吕太后有大功,才免了死罪。

    周昌被囚禁后,吕后又派使者来接赵王入朝。赵王年小,心眼少,哪里知道是计。再加上辅臣不像周昌那样有威望,不敢阻拦使者,只好让赵王随使者来到长安了。

    汉惠帝刘盈是个仁慈正直的人,他知道吕后阴狠毒辣,想谋害赵王母子。于是他便抢先把赵王迎接到府上,然后带入长安皇宫。惠帝为了照顾赵王,不让他受害,随时把赵王带在身边,吃饭睡觉也不分开。因此,吕后一直不能下手。

    几个月以后,有一天,惠帝出外打猎,赵王因年幼而未跟随,吕太后得到消息,便让人用毒酒杀死了赵王。

    等惠帝打猎回来后,赵王已经死去多时了。赵王如意死后,吕太后便改封淮阳王刘友为赵王。

    赵王如意被害后,其母戚姬更无依无靠了。于是吕后便准备向戚姬采取报复行动。这时,戚姬已经被囚禁在永苍宫里,吕太后命人带出戚姬,切断她的手足,挖了她的眼睛,割掉她的耳朵,并且用药使她变成了哑巴,然后又把她扔到厕所里,并给这时的戚姬起名为“人猪”。

第155章 吕氏的灭亡(3)() 
几天以后,吕后便召惠帝来观看“人猪”,惠帝看到血肉模糊的一团东西,并不知道那是什么,等到惠帝知道那是戚姬时,几乎昏了过去,而再也不忍心观看。

    等惠帝回到皇宫,便放声大哭,并且抑郁成病,一年多的时间里都不能起床。他派人转告吕后说:“这不是人所干出来的事,而太后竟然干出了这种没有人性的事来,我作为太后儿子,今后怎样治理国家呢?”从此,惠帝意志消沉,终日饮酒作乐,不理朝政。

    此后,政权完全落入吕太后的手中,而她那阴险毒辣的野心也就更表露无遗了。

    汉惠帝二年十月,刘邦的弟弟楚王刘交和刘邦的儿子齐王刘肥入朝参论政事。惠帝与齐王刘肥在太后面前饮酒,因为齐王刘肥是惠帝的异母兄长,所以让刘肥坐在上座,用家人的礼节来招待齐王。

    太后见了大怒,于是让人在齐王的酒杯中下了毒药,并让齐王为太后祝福,齐王拿起酒杯为太后祝福,惠帝也起来为太后祝福,由于匆忙,两人交换了酒杯。太后见了惊慌失措,急忙打落惠帝手中的杯子。

    齐王觉得奇怪便装作喝醉离开。后来齐王探知太后在杯中下了毒药,回忆起来真是让人毛骨悚然。齐王心里想到,太后心毒手狠,既然她想谋害我,看来我很难逃离长安了。自此齐王忧心忡忡,茶饭不思,夜不能寐。

    齐王手下有一个内史看出了齐王的心事,便对齐王说:“吕太后只有惠帝一个儿子和鲁元公主一个女儿,现在大王拥有齐国廿十余个城池,而鲁元公主只有几个城的封邑。大王如果把一个郡的土地奉献给吕太后,作为鲁元公主的汤沐邑,太后一定心里十分高兴,大王就可以取得太后的欢心,从而可以趁机逃走了。”

    于是齐王便把城阳郡奉献给吕太后。并且因为张敖与鲁元公主生的儿子张偃正在作鲁王,所以齐王尊称鲁元公主为王太后,礼节非常谦卑,吕后大喜,于是答应了齐王刘肥的请求,并在齐王的官邸饮酒作乐,然后把齐王放回齐国。

    惠帝三年,开始修筑长城,惠帝五年就完成了筑城的任务。

    惠帝七年秋天八月,汉惠帝病逝,死时年纪才23岁。在发丧的时候,吕太后虽然放声大哭,却不见一滴眼泪落下来。

    留侯张良的儿子张辟强这里正在作侍中,年纪仅15岁。张辟强告诉丞相陈平说:

    “吕太后只有惠帝一个儿子,现在死了,只哭而不落泪,您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怎么回事呢?”陈平反问。

    “高祖没有强壮勇武的儿子,太后害怕您与朝中的众位大臣。您如果要求吕太后拜吕台、吕产、吕禄等为大将,率领禁军居住在禁军南北两营,一起保卫皇宫,并让吕氏家族都住进皇宫,并在朝廷中担任官职,这样吕太后就可以放心了,您及朝中大臣的祸患也就可以免除了。”

    丞相陈平于是依照张辟强的计策,请求吕太后分封吕氏家族,吕后听了大喜。于是便任命吕泽的两个儿子吕台和吕产为将军,统领南北禁军,并重用吕氏族人入朝为官。

    从此,吕氏家族窃取朝廷要职,一切政令都由吕太后发布,并且称“制”。“制”本来是天子发布命令时用的称呼,即使是太后或皇后也不能称制。现在吕太后称制,俨然成了女皇帝了。

    吕太后想封吕氏族人为王,她采取了迂回的策略,先立惠帝的儿子刘强为淮阳王,刘不疑为常山王,刘不为襄城侯,刘朝为轵侯,刘武为壶关侯。吕太后之所以封惠帝的诸子为丞侯,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都是吕太后的嫡孙,对他们不存在过多的戒心。

    然后,她便指使一些朝臣,请立吕台为吕王,太后准奏。又封吕仲为沛侯,吕平为抉柳侯,封齐王刘肥的儿子刘章为朱虚侯,然后把吕禄的女儿许配给他为妻。

    吕太后在封吕氏族人为王时,曾和右丞相王陵商量说:“朝中大臣建议封吕台为吕王,这可以吗?”

    王陵严厉地拒绝说:“高祖曾经杀白马,以血宣誓说‘不是刘氏家族而当王的,天下人都可以杀他’。”

    吕太后又找来丞相陈平商量,陈平说:“高祖平定下后,即将子弟分封各地为王;现在太后既然和天子一样称制,那么将兄弟族人封为诸侯王,也没有什么不可以的。”

    于是太后便杀了刘邦的儿子赵幽王刘友、共王刘恢、燕王刘建。把周吕侯吕泽的儿子吕台封为吕王,吕台的弟弟吕产为梁王,封建成侯吕释之的儿子吕禄为赵王,吕台的儿子吕通为燕王,封吕氏族人六伙为诸侯,追封吕太后的父亲吕公为吕宣王,太后的哥哥周吕侯吕泽为悼武王。

    王陵对吕太后分封吕氏族人为王侯,非常生气,便前去责问陈平,善用心思的陈平说:

第156章 吕氏的灭亡(4)() 
“如果要辩明是非曲直,我不如你,但要让国家安定,使刘氏的基业维系下去,你就不如我了。”

    王陵也不知道陈平心中究竟在打什么主意,也只好静观其变了。

    惠帝驾崩之后,吕太后立惠帝的皇姐鲁元公主之女为皇后,即张皇后,乃是惠帝的外甥女。张皇后没有儿子,却假装怀孕,然后领养后宫侍妾所生的儿子,当作自己的亲生儿子,也就是太子恭,太后并且暗中派人杀掉刘恭的生母。

    惠帝死后,刘恭继承帝位,由于刘恭年纪还小,所以太后亲自主持朝政,并且称制。

    刘恭继位后,吕太后下诏说:“以前惠帝在位时,曾经颁布诏书,规定凡是犯了重罪的,祸及三族,满门抄斩。凡是因说过错话的,就作为妖言惑众,蛊惑人心扰乱安定,要给予严厉的处罚。这些都是严刑酷法,不利于国家的安定,现在应该予以废除。”然后鼓励天下百姓开垦农田,成就卓著者,予以奖励。这一年的秋天,年景很好,收成十分丰厚。

    第二年春天,吕太后又下诏书说:“汉高祖开创汉室基业,救黎民百姓过上了太平的生活,天下人无不受到高祖皇帝的隆恩盛德。现在我考虑到各位大臣的功劳,不应该不表彰他们的功劳而失去大义,并且泽及他们的后代。我想按照功劳的大小依次排列各大臣的朝堂的先后次序,让他们的儿子后代承袭他们的功位,世世代代感皇恩,永远没有断绝的时候。你们这些大臣们好好商量一下,然后向我禀奏。”

    过了一些时候,丞相陈平回奏:“我已经与绛侯周勃、曲周侯郦商,颖阴侯灌婴,安国侯王陵等诸位大臣商讨过,各位列侯得到陛下赐予的俸禄和食邑,备受厚恩,以功劳的大小给予爵位的高低、官职的大小,我们认为太后的功劳十分宏大,可以列位于皇氏宗庙。”太后批准了他的奏请。

    小皇帝刘恭懂事以后,知道自己不是张皇后的儿子,便说:

    “太后为何要杀掉我的母亲?我现在虽然年幼,但等我长大以后,一定要为我母亲报仇!”

    吕太后知道了这件事以后,便将幼帝囚禁在后宫,并且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