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罗辑思维-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到了横纲级别,在日本社会中的地位堪比贵族。日本曾有一个横纲叫贵乃花,跟家喻户晓的女明星宫泽理惠谈恋爱。宫泽理惠在日本是女神一样的存在,年轻的时候相当漂亮。后来,俩人订婚了,而后却取消了婚约。据说是因为贵乃花的父母反对,嫌宫泽理惠出身太卑微。这件事在当时的日本娱乐圈非常轰动。

    那么,相扑运动员的道德水准是不是真如他们所说的那么高呢?也有人爆过料,两个退休的横纲曾联手写了一本书,叫赛场内外。里面影影绰绰地说到相扑也不干净,我们指责别人的兴奋剂、打假球这些事,在相扑当中也大量地存在着。

    这本书出版之后,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很多人说相扑是我们民族心中的圣坛,岂容你们俩信口雌黄?日本相扑协会也说,这两个人就是给“老同事”泼脏水,道德上很卑污,要告他们。

    后来,这两个人死得非常惨,几乎是在同一天,因为同一种疾病死掉了。医院给出的解释是死于急性肺炎引发的呼吸衰竭,除此之外,我们也查不出别的什么原因。但我们用大脚指头想一想都知道,这肯定不是正常死亡,一定是得罪了什么人,妨碍了别人的利益,被黑社会做掉了。

    但这不是我要说的重点,重点是怎么判断相扑运动到底在道德上是不是有问题呢?

    最后,这个案子被“魔鬼经济学”这套书的作者史蒂芬列维特给破了。他用的方法其实也很简单,既不搞现场勘查,也不找一些人来问,而是做经济学家最擅长的事——大数据分析。他把几十年来相扑运动的资料全部调了出来,一共调出来32000场比赛,然后找出关键场数。

    什么叫关键场数?相扑运动的规则非常复杂,但是有一个基本的规则是:在每场比赛中,每个运动员都要打够十五场,如果胜比负多,也就是赢了八场以上,就可以晋级。

    这种赛制其实非常原始和传统,因为它存在一个问题:如果到第十五场的时候,我已经赢了七场,那这一场就性命攸关,决定着我是不是能晋级。如果这一场我输了,那么前面的十四场全部都白打了;如果成功晋级,那么金钱、美女、荣誉就全来了。每晋一级,在相扑这个小圈子里的地位的差别很大,所以大家都会玩命。

    但是,对手可不见得会跟你玩命,因为他可能已经赢了八场,胜券在握了,或者只赢了六场,晋级无望了,干吗跟你玩命呢?他很可能会跟你私下达成一个交易,你只要给点银子或者给点别的什么好处,他就放水了,而且观众还看不出来。他在比赛时会龇牙咧嘴,显得非常使劲,但实际上又没使劲,一个大胖子来一个假摔谁也看不出来。裁判就算带着刀又怎样?能拿他们怎样?

    但是,用大数据一分析,简直就像看澡盆里的鱼一样清楚。史蒂芬列维特把32000场的数据稍微做了整理,就发现所有选手到最后一场决胜战的时候,性命攸关的这一方的胜率突然提高了一倍。所以,相扑运动怎么可能是干净的呢?

    我举这个例子是想说,任何道德上冠冕堂皇的,包括借助于精神、说教、传统的东西,在现实面前都不堪一击,人性的恶都会一点一点把它拱掉。

    经济学就是要剥除人类所有表面上的说辞,剥除那些道德的作用。它就是要绕到背后去看人在激励下表现出来的行为到底是怎样的。

    为什么经济学家说的话有的人就是不爱听呢?正是因为他们绕过了大家天天放在嘴上的这一层,看到的往往是最后的真相,所以经常显得像一个魔鬼。

    在这里做一个补充,“魔鬼经济学”这套书的书名的翻译多少有点标题党,它的英文版书名是freakoics。freak是搞怪的意思,所以若正儿八经地翻译,这套书应该叫“怪咖经济学”,因为史蒂芬列维特曾说自己就是个怪咖,研究的都是怪咖的问题。

    可是说到相扑这件事,我又觉得“魔鬼经济学”这个翻译还挺合适的,因为经济学家在和其他普通人争论的时候,往往扮演的就是魔鬼的角色。

    如果我们现在去日本,告诉日本人相扑运动背后藏污纳垢。很多日本人一定会说:“呸!你个美国人,你个中国人,根本不懂我们的文化和我们日本人的道德操守。”日本人一直以此为傲。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本尼迪克特写了一本书叫菊花与刀,这本书里面说日本人有一种耻感文化。他们非常讲究羞耻心,怎么会干那种脏事呢?

    还是回到我们的主题——任何道德上的东西,也许都拦不住人性水滴石穿的一点点拱的力量。

    用经济学思维寻找恐怖分子

    相扑毕竟还是一个世俗的运动和游戏,那么恐怖分子呢?站在恐怖分子尤其是一些宗教极端主义的恐怖分子的角度来看,他们自认为是坚定的理想主义者,自以为在道德上是很圣洁的。为了真主,他们可以把命都豁出去,这样的人会不会也受这种经济学的人性规律的影响呢?在“魔鬼经济学”这套书里,我看到了一个例子。

第8章 从经济学开始升级认知(2)() 
恐怖分子袭击案通常特别难破,因为它存在着极大的不对称:一来只要几个人就可以杀掉好多人,二来总是搞突然袭击,我们在信息上是完全无法监控他们的。所以“911事件”发生之后,英国、美国这些国家也没办法,只能用重兵保护主要目标,什么美国白宫、英国首相官邸、法国总统府等。但是没用,恐怖分子不见得要到这些大目标中搞恐怖袭击,他们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发起袭击,逮个剧院、地铁站就能干。

    后来,专门研究这个问题的学者觉得,得转换方法论,得提前把恐怖分子给识别出来,而不是保护一些重要目标。可是,识别恐怖分子太难了,传统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几个。

    第一,通过情报来找源头。可是,恐怖分子往往都是在中东的山里和沙漠里,这个源头怎么找?世界上哪有那么多007?

    第二,监控信息和情报,就是电信监控。可是,现在的互联网这么发达,信息如海洋一般,怎么从中把恐怖分子的通信信息给识别出来呢?而且,很多恐怖分子根本不用这些现代化的工具,用的还是口耳相传的原始通信方式。

    第三,监控资金来往。可是,恐怖分子也不怎么花钱,比如,发起“911事件”的那个团队也就那么点儿人,一共花了30万美元,并非大宗的银钱来往。

    这就把搞恐怖分子防范的那些专家愁死了。后来,英国经济学家霍斯利(其实他也不算是经济学家,只是银行的一个码农)给破解了。他原来的工作是帮银行识别那些可能发生诈骗的账户,为此,他研发出了一整套方法。说白了,就是用大数据的方法判断一个人的银钱来往有什么异动。

    英国政府请霍斯利去帮忙,看他能不能通过查询银行账户来往的方法把恐怖分子识别出来。霍斯利识别了半天发现,很多数据都非常粗略。比如,当地的穆斯林肯定值得怀疑,他们的银行账户如果有一大笔钱存进来,然后动不动以小额现金的方式去领取,那么他们是恐怖分子的概率就比较高。再比如,星期五下午,他们一般不会到银行去做任何存、取款的操作。因为星期五下午,英国的穆斯林要举行一些宗教仪式,他们没有空。可是,这些条件不管列举出多少,都是在讲同一群人,我们并不能缩小怀疑的范围。

    霍斯利最后发现了一个条件,一下子把恐怖分子的怀疑范围缩小了。后来,英国警方根据这个条件果然抓到了恐怖分子。什么条件?就是这帮人不买保险,而一个二十多岁的英国公民或者长期居住者,不可能不买保险。对英国政治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左派国家的福利非常好,发福利的一个重要渠道就是保险。只要买一份很便宜的保险,医疗问题基本上就会有保障了。而穆斯林普遍结婚比较早,孩子也比较多,20岁以上的男子不可能不买保险。

    但是,恐怖分子不会买。因为保险兑付的时候,即购买者死了之后,保险公司赔款给他的家人的时候,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这个人不能是恐怖分子。只要他是恐怖分子,就不会获得任何赔偿。这是保险业的行规。这只是蝇头小利,但恐怖分子就是会受这个蝇头小利的影响,最后被大数据识别出来了。

    可见,即使是自认为道德非常高尚的恐怖分子,其人性当中贪小便宜、规避损失、会做成本和收益核算的这一点点念头,还是会让他暴露。所以,人性是掩藏不住的,随时随处都有可能会暴露。

    用经济学底层思维看点球

    我再给大家举一个例子,也是这套书里的。懂足球的人都知道,罚点球的成功率是极高的,大概是75%,近乎于一罚就中。因为点球的速度极高,时速都在100千米小时以上,所以守门员在球飞过来的时候再去判断方向,根本就来不及。守门员这个时候唯一的策略就是,赌定一个方向,朝左边或者右边扑过去。

    对于罚点球的人来说,存在好多种选择。第一种选择是往左边和右边踢,这实际上是跟守门员做概率上的对赌。第二种选择是左上角或右上角球门门框的位置,因为即使守门员方向判断准了,一般也扑不到那两个位置。但是,朝那个位置踢,需要很厉害的准头。为什么踢点球很容易踢飞?往往就是踢了那两个位置中的一个。

    还有一种选择,就是踢球门中间,直直地往守门员站的位置踢。按照大数据分析,守门员往左扑大概是百分之五十几的概率,往右扑是百分之四十几的概率,而留在中间只有百分之二的概率。就是说,如果你是一个非常性的、懂数学、懂大数据分析的被罚点球的运动员,你最理性的选择就是往中间踢。

    但是,为什么几乎没有人往中间踢呢?经济学分析告诉我们,因为这不符合踢球者本人的利益。往左上角或右上角踢,如果踢飞了,可以归结为运气不好。往左边或往右边踢,让守门员给堵出来了,也可以说运气不好。唯独往中间踢,万一这个守门员是个笨蛋,反应慢了半拍,没来得及扑出去,你的球让他扑住了,那么所有的观众,包括评论员都会觉得:你根本就没使劲,是一个没有出息的球员。

    输赢是全队的事,又不是我一个人的事,我为什么要用自己的名誉为代价,去赌一个更高的概率呢?我为什么不显示一下我的球技,选择一个即使输了还有推脱之辞的选项呢?所以,最理性的方案不见得是每个人基于自己的利益考量,最终会选择的方案。这就是经济学的魅力。

    为什么经济学家看问题的角度和我们不一样?

    为什么经济学家和我所提到的那种聪明人,他们看问题的角度和最终得出来的结论和普通人不太一样?而且,他们的结论往往很气人,往往很不道德,正如这套书的书名。

    这可不只在中国,在美国也一样。美国的工会也天天跟政府请愿,要求提高中国的关税,因为中国人太讨厌了,抢美国工人的工作。如果拿这件事去问美国的主流经济学家,他们基本上都会跟政府讲,千万不要提高中国的关税,因为自由贸易对中美双方都有利,包括美国的工人。再比如说,美国的底层群众希望政府发这发那,希望教育、医疗、住房、食物全部都免费。可要去问主流的经济学家,他们都会跟政府讲,不要过度提高穷人的福利。这不仅对富人没好处——要多交税,对穷人也没有好处。

    这话听着很气人,为什么大家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其实很简单,因为经济学家和聪明人看到的世界的复杂度和我们不一样。我们普通人看世界,是通过自己的直觉去判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简单的世界。

    什么叫现代人类社会?就是几乎每一个人都被卷入了一个全球化的协作网络之中,这种互动关系是非常复杂的。而我们普通人看到的都是身边的协作关系,家人、亲朋、同事这些简单的关系,再隔几层我们就看不到了,所以我们的认知和世界的真实情况之间有一个落差。经济学家就是研究这个落差的。

    关于这个复杂度,我分三个层面跟大家简单做个交代。

    社会结构的复杂度

    第一个层面,社会结构本身就是复杂的。我年轻的时候常常自鸣得意,觉得自己找到了思考这个世界的终极方法,就是推己及人。别人的想法我不知道,怎么办呢?我假设自己处在他的处境下会怎么想,虽然我嘴上不会说出来,但我知道他也是这么想的,然后以此为前提,来判断我应该怎样行动。这一招还真在年轻的时候帮了我,我变得更加倾向于跟他人协作,也更加尊重协作伙伴。

    可是到了互联网时代,这一套“推己及人”的思考方法完全没用了,因为所有人开始坐在一张桌子上说话,在一个锅里乱搅和吃饭。一个大学教授跟一个12岁的小孩在微博上辩论的时候,推己及人还有什么用?我们根本不理解别人是怎么想的。

    举个例子,世界骗局史上有一个著名的骗局,叫“尼日利亚骗局”,因为这个骗局最早发生在尼日利亚。这个骗局其实非常简单,就是到处跟人说:“哥们儿,你有没有银行账户?我是尼日利亚的,我们那个地方政局动荡,发生了政变。一群有钱人要把财产转移到海外,能不能借你的账户用一下?金额不多,大概五亿美元,从你的账上过一下,仅仅产生的利息你都赚了。”

    “可以啊,可以啊!”

    “好,那你能不能给我交点手续费?”

    这个骗局是多么拙劣,骗子先给你许诺一个大好处,但是你先得给骗子一个小好处。等你把这个小好处给了他,他就跑了。

    不知道大家听说过没有,在中国有一个很常见的骗局,叫“重金求子”,有时候贴在电线杆子上,有时候也在微信里传播。

    “我是一个美貌的少妇,嫁给了一个大富豪。但是很可惜,他没有生育能力,为了分他的家产,我必须要有一个孩子。怎么办呢?我现在需要一个年轻人,你长得好不好看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得有生育能力。我跟你做一次爱,把孩子生下来之后,我给你五百万元人民币作为酬谢。”

    有人相信吗?还真有人信,那些没太受过教育的人就觉得,既能跟少妇做爱、生孩子,还能挣钱,这么好的事哪里去找?他们就真信了。然后,对方就会要求他给点手续费或者什么东西,总而言之骗钱的方式多得很。因为向往一个巨大的利益,所以在小的问题上就放松了警惕,然后丧失底线,继而损失钱财,这是很多聪明人也会落入的一个陷阱。

    为什么这么拙劣的骗术却屡屡管用呢?这就是典型的互联网时代的骗术。互联网时代有一种电信诈骗,会故意在行骗的邮件里面犯很多语法错误,因为这样一来上当的人一定是阅读能力不是很好、理解能力很差的人。骗子把这批人筛选出来后再施展行骗手法,就容易得手多了。像我们这种人,对语法问题通常很挑剔,一看有那么多错别字,就知道肯定是骗子,就不会轻易上当了。

    这就是社会结构的复杂度,千万不要推己及人。在这个世界上,一个动作引发的后果,我们往往是无法想象的。我们越聪明,往往就越没法想象。

    协作的复杂度

    第二个层面,协作的复杂度。人类其实始终处于战略猜疑的状态,就是我说的话你听进去了,但你的真实想法未必会直接说出来。你要顾及我的想法,加工之后再说出来一番话。每个人的智商不同、知识储备不同、情商不同,所以大家就处于一个非常复杂的博弈网络中。一个行为出去之后到我们这儿,再到其他人那儿,最后会变得我们根本就不认得了。

    比如,我们经常听到司机肇事之后直接把受害者杀掉的新闻。他们为什么这么做呢?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中国法律在这一点上不够完善。交通肇事把人撞死后,要赔多少钱都是有标准的,可如果把对方撞成了残废,而中国的社会保障体制、保险体制还不发达,司机一辈子还指不定要赔对方多少钱呢。所以,很多司机把人撞了以后,会选择倒车把人轧死。你不觉得这也是一个理性行为吗?虽然很不道德,但是司机避免了后半生家庭的财政状况落入地狱。这就是社会协作的复杂度带来的一个行为结果。

    再比如,“禁止卖淫嫖娼”这条法律很符合社会主流的道德标准,可是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会导致不同的社会结果。前些年,我看到过一篇文章,说那些在中国底层生活的女子其实是非常可怜的一群人。中国底层的刑事恶性案件中,她们是被杀害最高发的一个人群。

    为什么?对抢劫犯来说,最容易下手的可不就是她们吗?第一,是因为她们是女孩子,反抗力量比较弱;第二,更容易下手。可以借谈生意的名义说:“我们找个地方去成交吧!”然后,把她们带到没有人的地方下手。此类案件的犯罪高发时间是每天凌晨两三点,这些站街女此时正好做完第一单生意,兜里有点钱。而且,因为她们的生意本身就不合法,所以天生没有求助于警察的观念。再加上她们的文化素质普遍比较低,一旦被抢了钱,第一个念头不是保命而是保钱,所以会大声地喊叫。那些犯罪分子都是穷凶极恶、没有人性的,自然会把她们弄死,所以她们就成了一个杀害案件高发的人群。

    本来这条法律是想保护妇女的,但是却把这群人彻底踢出了法律的保护伞,这难道是设置禁令的初衷吗?

    再比如说,2016年4月,北京有家和颐酒店发生了一件事,在网上传得沸沸扬扬:一名男子突然对一个住店的女生实施拖拽并殴打,打得很惨。大家就觉得很奇怪,觉得这个社会戾气真重。后来才发现,这名男子其实是一个“鸡头”。什么叫“鸡头”组织?就是黑社会自发组织起来保护妓女,然后对妓女的收入进行抽成,也就是收保护费的一个组织。他们当然各有其势力范围,不是我这片儿的,就不能跑到我这里做生意。这名男子怀疑这个女孩是来抢生意的,所以打了她。

    可见,在正常的社会秩序之外,有的禁令就会逼出这种角落里非常肮脏的协作系统。这绝对不是禁令发布者的初衷,但是它就是作为一个复杂的协作网络存在着,所以立法者能不小心吗?

    人心的复杂度

    第三个层面,就是人心的复杂度。很多人都说经济学就是讲钱的,其实不是。人哪是用钱能够定义得了的?

    举个例子,美国有一家幼儿园一直为一件事特别头疼,就是家长接孩子的时候经常迟到。家长们应该每天下午四点就把孩子接走,可是有的家长因为各种各样的事情耽误了。怎么办?幼儿园总不能把孩子扔到大街上吧,所以不得不雇一些老师留守值班,这给幼儿园造成了财政上的负担。

第9章 从经济学开始升级认知(3)()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显然不太可能,有人就给幼儿园园长出主意说:“罚款吧,用经济杠杆来促使他们早一点把孩子接走。”幼儿园园长说:“行,用经济杠杆来撬动一下,但也不能收费太高。这样吧,迟到一次罚3美元,好不好?”结果呢?迟到现象更严重了,本来一周只有零零星星的三四起,现在翻了好几倍,变成了二十起。

    幼儿园园长觉得非常奇怪。其实我们仔细一想,一点儿也不奇怪。比如说,您是一个家长,本来接孩子迟到了,给幼儿园的老师添了麻烦,害人家增加了财政支出,您会非常不好意思、会愧疚、会紧赶慢赶地去接孩子。可是,现在明文规定要罚款,那我交钱就是了,迟到一次交3美元,我愿意接受这个惩罚。这时,家长心中的愧疚感反而没有了,就会放心大胆地迟到了。

    后来,幼儿园取消了罚款的规定,可是迟到现象并没有好转。为什么?因为你罚过款,已经把大家的观念给扭转了,大家开始觉得,这件事本身是个买卖,至于是收钱还是免费,那是你们幼儿园自己的选择,我们管不着,总而言之迟到没事。

    这家幼儿园真是被伪经济学、假经济学给害惨了。经济学讲的是:要总体地体察人对收益和成本的比较,就是什么收益都是收益,包括心理上的收益。我自己是个好人,我不麻烦他人,这也是收益,收益不仅仅指钱。

    总而言之,无论是社会结构、社会协作,还是我们的人心,都是复杂的。我们根据几百万年进化而来的直觉系统,对这么复杂的现代社会去做判断的时候,当然就是笨人。所谓的聪明人,无非是运用了一些经济学家搞出来的方法,对这种复杂度能够多看两层。

    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你搞混了吗?

    “魔鬼经济学”这套书最大的价值就在于,它讲的都是我们普通人日常可见的场景和事例。但是,把经济学的思维运用进去之后,我们会发现:怎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