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莺妃传-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帝做出逼宫一事;论计谋,更是高人一等,否则平王怎会在边疆连连请兵,从而把睿王调离京城。就更不要崔贵妃董贵妃这些人连连倒戈了,恐怕除了她们外,永安帝还布置了不少的后手,只不过是没拿出来而已。
这样的皇位继承者,让孝和太皇太后欣慰,因为大顺朝后继有人。可在欣慰的同时也让孝和太皇太后害怕,因为永安帝心太狠,一位心狠的上位者,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接连三天,永安帝一下朝便会来到长乐殿中,孝和太皇太后不见他,他便坐在长乐殿的外殿中,不急也不恼,直到掌灯十分才会离去。
第四天,孝和太皇太后终于答应让永安帝进到内殿之中。
待安嬷嬷和灵犀退下后,永安帝李辰逸对着凤榻之上的孝和太皇太后跪下,道,“孙儿不孝,让皇祖母担忧受苦!”
说罢一个头便磕在了地上。
孝和太皇太后连忙从床上坐起,想下床扶永安帝起来,永安帝却先一步起来把她按在凤榻之上,不让她动。
孝和太皇太后长叹一口气,握着永安帝毫无温度的手道,“你如今已是皇帝,这是何苦?”
永安帝坐在孝和太皇太后的身边,诚恳的道,“我是皇帝不差,可也是您的孙儿。若皇祖母不能原谅孙儿,孙儿就真正成了孤家寡人了。”
孝和太皇太后嗔道,“胡说!”
永安帝如小时候一样往孝和太皇太后的怀中一趴,把脸埋在了棉被中,声音中流露出疲倦,“皇祖母,孙儿身负天下骂名,真的累了。日日下朝,只有想着长乐殿中还有您,孙儿这心中才有一丝安宁,孙儿知道,您定不会怪孙儿的。因为生在帝王之家,有太多的不得已……”
那一天,永安帝在孝和太皇太后的宫中用过午膳才离去,走的时候,眼中带着一丝喜悦。
永安元年八月初十,孝和太皇太后在御花园中主持了选妃的终审,按其家中权势大小,个人才艺品行为永安帝选出了从三品嫔一人,正四品婕妤三人,从四品美人八人,正五品才人十二人,从五品宝林十八人。
选好后把花名册交与了朱皇后,让其安排宫殿。东西六宫,又开始热闹了。
………………………………
永安元年八月十五,观月台上合宫家宴。
宫宴比往年要热闹,除了歌舞外,还有各位新入宫嫔的即兴表演,以讨永安帝的欢心。
新进封的从三品曹嫔曹莹莹双眸含情,用一枝玉笛吹奏了一曲《弄月》,其音婉转流畅,即应了赏月的主题,又吹出了小女儿家的无限心思。永安帝大为欢喜,当即便赏了枝展翅凤钗。
在大顺后宫之中,大多数的妃嫔都是有封号的。有封号,代表的是尊贵。而如果众人称呼她不用封号而用姓,那则代表着其家族势力庞大。例如曾经的董贵妃和崔贵妃,董贵妃其封号为祥,崔贵妃封号为雪,可在当时无论是皇帝还是妃嫔在称呼时还是在前面加上她们的姓,就是因为她们身后家族势力不可小觑。
曹莹莹其父是新提拔上来的正三品兵部尚书曹义,曹家代代为官,算得上是忠良世家。也正因为是这样,曹莹莹才在还未侍寑的情况下便被封为裕嫔,日后再填个一儿半女,封妃,贵妃都是指日可待的事儿。
曹嫔下去后,又有正五品的祺才人上来献了一段舞,其腰肢婀娜,舞技高超,永安帝甚喜,命其侍寝甘露殿。
听后祺才人所得的赏赐后,曹嫔面上虽然娇羞,涂了花汁的蔻丹却狠狠刺到了掌心里。她虽然被封为从三品的嫔,可自打入宫以来,却还未得到过宠幸。
孝和太皇太后看了会子,便累了。和永安帝打了声招呼后,在众妃嫔的千岁声中扶着灵犀和安嬷嬷下了观月台。因多吃了些东西,也不想坐轿,便扶着灵犀的手慢慢往回走。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御花园中,孝和太皇太后看着月色下的金菊轻声低语,“可不就是那回事,一批又一批的进来,再一批又一批的出去。”
灵犀忙道,“太皇太后娘娘是坐看花开花落的人。”
孝和太皇太后摇摇头,雪白头发上的步摇轻晃,“别人是哀家眼中的花,哀家又何尝不是别人眼中的花?”
安嬷嬷从身后宫女的手中拿过绣了吉字的披风给孝和太皇太后披上,轻语道,“娘娘,夜下风凉,咱们回宫吧。”
“回宫,回宫!”孝和太皇太后把身子的大半重量都交给了灵犀,喃喃道,“不回宫又能上哪去?哀家都在这宫里住了一辈子了……”
灵犀知道孝和太皇太后心中落默,便道,“再不,把倾城公主叫来陪您说会子话?”
雪国求和后,和亲之事被搁下。倾城公主虽然容貌倾城,却也在逼宫后被宫人遗忘在了脑子后面,遗忘到就算是家宴也不会通知她,说到底还是因为她的尴尬身世。
“别了,”孝和太皇太后连连摇头,“那丫头一点公主样子也没有,太能折腾了,哀家还想多活几年……”
倾城公主虽然没规矩,却也知道要时常给孝和太皇太后请安。可倾城公主是不着调惯了的,几次下来孝和太皇太后便免了她这请安这个差事了。
安嬷嬷和灵犀听后嗤笑,倾城公主的确是太能闹腾了,进了永寿宫就拆了佛堂不说,连梧桐殿前的临水小榭也让她拆了。偏偏那张倾城的脸一挂上倾城的笑,孝和太皇太后硬狠不下心去责罚。一来二去,孝和太皇太后对倾城公主的要求便是,“不来哀家眼前来气哀家就成了,别的都依她。”
第四十三章拧花镯子()
自打孝和太皇太后的病好后,永寿宫又变得平静。
先前侍候在永寿宫中的周安小夏子,知秋知月也一个一个的调了回来。虽然不能确定这些人是否还如以前一样忠心,可到底是熟悉孝和太皇太后品性的。
再说,经历过这一次的事后,孝和太皇太后也不如以前那样痴心于权术了,更多的时候,她更愿意站在重新修建的临水小榭前喂水中肥硕的锦鱼。
灵犀觉得这才是孝和太皇太后应该有的生活,因为她老了,理应安享晚年而不是为朝政操心。
八月十六日,永安帝封正五品祺才人为从四品祺美人。
八月二十日,永安帝封从五品虞宝林为正五品虞才人。
九月初一,永安帝封从四品宁美人为正四品宁婕妤。
……
……
十月初一,正五品娴才人司徒静上身着月色绣花夹袄,下系天蓝色绫罗长裙,臂挽长约五尺炫彩披帛,徘徊在御花园牡丹亭外。其头挽坠马髻,两朵用锦布制成,似火珠花簪于头上,成了整个牡丹亭前的一点红。
待到孝和太皇太后仪仗驶向牡丹亭时,娴才人不仅没有回避,反正带着身前宫女迎了上去。
在离孝和太皇太后还有三仗远的时候,娴才人对着崔太后缓缓拜下,“臣妾参见太皇太后,太皇太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孝和太皇太后的右手搭在钱为石的左手臂上,看着眼前的佳人心里犯了疑惑。
钱为石见状连忙低声道,“回禀太皇太后娘娘,这是住在广阳宫中的娴才人,其父是从五品上的兵部朗中司徒义。”
“司徒家的?”孝和太皇太后微愣,挥手让娴才人起来后,问道,“司徒荣成是你什么人?”
娴才人谢恩后站起身来,双眸盈盈的看了眼孝和太皇太后,声音柔和适中的道,“司徒荣成是臣妾的曾祖父。”
孝和太皇太后听后微微点头,嘴角已含上了笑意,道,“司徒将军乃是咱们大顺朝的功臣,当年随着先祖南征北战,立下了汗马功劳!”
娴才人娇媚的脸上闪过一丝慌乱,连忙道,“曾祖父乃是大顺臣民,为大顺出力是应该的,不敢居功。”
司徒荣成在大顺开国时是立下了汗马功劳,可在后期却居功自傲,最终被先祖皇帝拿掉兵权,赐金万两,遣回原籍颐养天年。也正是因为这样,司徒家从仕的子弟,最高的位置也就是做到从五品,也就是娴才人的父亲。
“不必自谦。”孝和太皇太后在钱为石的搀扶下走上牡丹亭,灵犀忙拿出薄厚适宜的垫子垫在了石凳之上,知秋从知水拿来的食盒中拿出还温热的茶盏。待孝和太皇太后坐下后,恭敬的奉上,然后又退到了一边。
娴才人跟随着孝和太皇太后走上牡丹亭,却不敢坐下,只站着回道,“臣妾不敢自谦。”
孝和太皇太后吃了口茶后,直言对娴才人道,“娴才人今日得前来见哀家,可是有什么事?”
牡丹亭是建立在一片牡丹花丛中的,每年四月时牡丹花开似火,是御花园中最热闹的地方。眼下正值秋季,满园子的牡丹早已谢了花蕾,只留翠生生的绿叶,并无景致可看。孝和太皇太后喜欢到这里来坐坐,就是因为这清静。
因此,娴才人不会平白出现在这里,定是有事。
娴才人白皙的双手紧紧攥着帕子,面露窘色。似在心中做出了一番挣扎,回身从身边宫女手中接过一方绣得美轮美奂的帕子,低声道,“臣妾绣了方帕子,想送给太皇太后娘娘。因宫中有规矩,从三品下的妃嫔不能给太皇太后娘娘请安,故而……故而……”
后面的话,娴才人已经说不下去。既然规矩如此,那她就应该本分的遵守,眼下她已是触犯了宫规。
“还请太皇太后娘娘降罪!”娴才人捧着帕子跪了下去,露出了一双洁白的手臂,右手臂上,戴着一只镏金的拧花镯子,因娴才人手上并未戴其它饰品,故而十分显眼。
灵犀一见那镯子,心中忽悠的一下,偷停了一拍。
娴才人腕上戴得那只镯子并不是什么金贵之物,灵犀这些年所得的赏赐中比它金贵的数不胜数。可这样的镯子,灵犀倒真真儿的有过一只。
那还是她刚被选进宫中时,国舅夫人赏了她一只镏金的拧花镯子,后来那只拧花镯子被她亲手套在了自己的姐姐叶依灵的手腕上。
入宫五年,灵犀一直没得到过家中的丝毫消息。眼前这只相似的镯子,倒让她忆起了入宫之前的不少往事来。
孝和太皇太后把手中的茶盏放下,对娴才人道,“起来吧,也是一片孝心。动不动就跪,哀家看得头都晕了。”
随之递给了灵犀一个眼神。
灵犀忙收拾好自己的情绪,走到了娴才人面前把娴才人扶起来。当伸手把那条精美的帕子从娴才人手上捧过来后,见娴才人的左右手心上竟然各写着一个蝇头小字,右面为惜,左面为灵。
如果说看到那镏金的拧花镯子时灵犀心是偷停了一拍的话,那此时她的心便是在剧烈跳动。
叶惜灵,叶惜灵,正是她入宫前的名字。眼前的娴才人怎么会知道自己以前的名字?还有她手上的那只镯子……
这不可能是巧合,只能是有意为之……
灵犀抬眼去看娴才人,见娴才人眼中流露出一丝焦急,看着灵犀仿佛在期待着什么一样。
安嬷嬷适时的轻咳了一声,灵犀把目光从娴才人的脸上收回,把那条帕子捧回了孝和太皇太后的面前。
孝和太皇太后接过帕子,抬眼扫了脸色微微有些苍白的灵犀一眼,又低头去看那条帕子。看了好一会后道,“果真是好针脚,司徒家的男子骁勇善战,女儿更是绣技颇加,不愧为司徒荣成之后,不辱家门。”
娴才人嘴角扯出一丝羞涩的笑,颔首道,“太皇太后谬赞臣妾了。”
说这话时眼睛虽然是看着孝和太皇太后的,可焦距却在灵犀的身上。
灵犀此时已经平静了下来,站在孝和太皇太后的身边,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仿佛刚刚心中的悸动不曾有过一般。
娴才人见灵犀看到那蝇头小字如没看到一样,心中闪过一丝失望。和孝和太皇太后又聊了几句,便以不打扰孝和太皇太后清静而告退了。
娴才人走远后,周安走上了牡丹亭,对孝和太皇太后福了一福后道,“启禀太皇太后,娴才人入宫已有三月,皇上还未召幸过。又因其父官位低,故而在妃嫔中饱受排挤。平日里,娴才人便绣些帕子荷包之类的物件讨好那些得宠得妃嫔,胆子小得很。”
孝和太皇太后理了理自己宽大的袖子,心中明了的叹道,“怪不得到这里来等哀家,原来是怕礼数不到被人挑礼。”
“正是。”周安继续道,“娴才人自封了才人后,赐居在广阳宫的半月阁,与从四品的兰美人和正四品的月婕妤比邻而居。娴才人曾送了月婕妤一枚荷包,兰美人知道后十分不快,说娴才人攀高枝,瞧不起人,这事闹得西六宫人尽皆知……”
“又是些争风吃醋的事。”孝和太皇太后有些不耐烦的一摆手,示意周安不用说了,“今儿她也见了哀家了,东西也送了。要是有眼力的,也定会让让她了。虽然这心计耍的有些糙,倒也算是个法子。”
安嬷嬷见孝和太皇太后坐得了有一会了,便命知秋把石桌上的茶盏收起来,对孝和太皇太后福一福道,“娘娘,巳时三刻了,回宫吧。”
孝和太皇太后点点头,把左手抬了起来,灵犀连忙上前扶住,扶着她下了牡丹亭。
“小钱子,”孝和太皇太后对钱为石道,“帮哀家想想,这御花园里哪还有风景别致,人又少的地儿?娴才人弄这么一遭,怕明儿个这里要热闹了。”
钱为石颔首道,“太皇太后说的是。眼下这个时候,也就荷花池那里清静些,可太近水,一起风就冷了。”
孝和太皇太后听后摇头,头上的珠翠做响,“不好,再想想别的地。”
钱为石又想几个地方,却被孝和太皇太后一一否定了。
钱为石也头疼了,御花园中风景好的地不少,可孝和太皇太后在这里待了一辈子,这些子景致早就看腻了,眼下实在是想不到那风景即别致又人少又和孝和太皇太后心的地方。
孝和太皇太后突然把头一歪,对默默不语的灵犀道,“灵儿今日怎么这么安静?”
灵犀见孝和太皇太后和她说话,连忙惊恐的回道,“太皇太后恕罪,奴婢刚才在想娴才人。”
孝和太皇太后面上一愣,疑惑的问,“你想她做什么?”
灵犀看了眼孝和太皇太后的脸色,小心的回答道,“奴婢看娴才人的披帛上用金钱绣了两朵金菊,其针脚整齐,远远看去如真花一样,奴婢在想若是用那针法,加以各色颜色在大匹的绸缎上绣上百花的图案,然后做一面帘布,那冬日里挂上去不就如坐在殿里赏花一样了?”
孝和太皇太后听后一点灵犀的额头,笑道“就你心眼多,这么会子时间就把日子都安排到冬日里去了。什么稀罕的玩意,咱们宫里不都有吗?”
安嬷嬷也笑着回道,“奴婢刚才也看到娴才的披帛了,的确精巧。可奴婢还看到了一样东西,却比那披帛要打眼。”
“哦?”孝和太皇太后被勾起了兴趣,“说来听听。”
“娴才人的手腕上戴了一只镏金的拧花镯子……”
灵犀的心跳漏跳了三拍。
第四十四章泣血杜鹃()
“哦?”孝和太皇太后回想了下,须臾后点头道,“的确有那么只镯子。”
“奴婢怎么不觉得打眼?”灵犀心中乱跳,面上却笑盈盈接道,“很常见的一只镯子,奴婢进宫前曾经得了一只一样的。是国舅夫人打的赏,因为家贫就留给家中度日了。”
“这就是了,”安嬷嬷笑着继续道,“娴才人已经是宫中的贵人,其吃穿用度虽然不像得宠的妃嫔样样精细,可到底也不是下品。她身穿绫罗绸缎,头带珠翠步摇,却独独戴了那么一只平民百姓家里才有的镏金拧花镯子,想不打眼都不行。”
灵犀脸上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对安嬷嬷奉承道,“还是嬷嬷心细,奴婢单把眼睛放那披帛上了。”
“这么一说,”孝和太皇太后道“那还真有点说头了,这十月的天气可不是盛夏,娴才人的手臂也真真儿是白……”
“正是。”安嬷嬷微微颔首。
进宫的宫嫔戴家中的首饰并不是什么大事,也没人不让戴,可一般都会很谨慎,怕惹出什么是非。如娴才人这般,在给孝和太皇太后献礼时故意露出一双洁白手臂,把那镯子现于众人眼前的可真不多。特别现在是十月的天气,娴才人的衣袖那样自然的滑下,只能说她是事先就算计好了的。
“奴婢愚钝,”灵犀扶着孝和太皇太后,轻声道,“这牡丹亭中没有旁人,娴才人所做为何呢?”
孝和太皇太后轻轻摇头,“不是你愚钝,这事哀家也没看明白。她这么做是给谁看呢?”
孝和太皇太后向着知秋扬扬手,知秋把先前娴才人赠的那方帕子捧到了孝和太皇太后的手中。那方帕子小巧,上面除了用五彩丝线绣了大红的牡丹外,还在盛开的牡丹花蕾中绣了一只色彩斑斓的小鸟。其鸟在花蕊之中展翅,似飞不飞,神态逼真生动。
灵犀只看了一眼便把头低了下去,那帕子上的鸟乃是百灵鸟。而灵犀和她的姐姐,名字中都带有一个灵字。
“不得不说,针线是真真儿的好,”安嬷嬷由衷赞道,“那小鸟逼真的像是要从帕子上飞起来了一样。”
孝和太皇太后把帕子又递给了知秋,扶牢灵犀的手,服老的叹道,“随她去吧,这后宫之事自有朱皇后做主,谅她也折腾不到哪去。”
知秋接了帕子,带着知水对着孝和太皇太后福了一福后,先行回永寿宫准备茶水糕点去了。
孝和太皇太后回头又问灵犀,“你还想着绣帘布呢?看了帕子后是不是想把那鸟也绣上去?”
灵犀脸上露出一丝挫败的神色,声音落漠却又不失调皮的回道,“娘娘快别提了,以奴婢的手艺想把那鸟绣活,怕把十个指头都扎烂也不能如意。奴婢不如直接绣了只杜鹃,真真儿的泣血了……”
“就你嘴贫!”孝和太皇太后笑着道,“既然你就了就不许你偷懒,哀家可不管你怎么个泣血法,反正那杜鹃你可要给哀家绣出来,不然哀家可不依……”
“灵儿这回是逃不过去喽~”安嬷嬷在一边笑道。
钱为石也在一边如落井下石一样的笑道,“灵儿聪慧,定当会绣得如真的一般,让太皇太后娘娘满意。”
“哎呀!”灵犀一声娇嗔,对钱为石道,“钱公公,你也来取笑奴婢。”
周安捂嘴偷笑,对孝和太皇太后小声道,“娘娘您看,这就不依不饶了~”
周安此话一出,孝和太皇太后和周围的宫女太监们都放声笑了起来。
灵犀绣技不佳,这泣血的杜鹃自然要找个明白人去取经。而这授经之人,便是那住在广阳宫半月阁中的娴才人。
当灵犀身穿粉色宫装,脸上带着适宜的笑刚踏入广阳宫的宫门时,住在广阳宫中的三位主子都被惊动了。以至于她在通向半月阁的六凌石子路上才走了几步,便被从另一边走来的月婕妤迎叫住了。
月婕妤身穿妃红色宫衣,头挽云髻,左鬓上簪了一只小巧精致的贴翠珠花,右鬓上簪了枝流水清的滴水步摇。见到灵犀,远远便出声道,“这不是永寿宫中的灵儿姑娘吗?”
灵犀心知月婕妤出现在这里不是偶然,便转身迎了上去对月婕妤行礼,“奴婢参见月婕妤,月婕妤万安。”
“快快请起,”月婕妤与灵犀隔着三步远的距离,伸出纤纤玉手隔空虚扶了下。
灵犀谢了恩后站起来,又对月婕妤道,“奴婢这是前往半月阁,前些日子娴才人送了太皇太后娘娘一条精细的帕子,奴婢看那针脚细致,便斗胆来和娴才人来要个花样。”
月婕妤桃面带笑,微微点头道,“可不是,娴妹妹的针线真是无人能及。前些日子送了我一个荷包,真真是好看,我日夜挂在身上,稀罕得不得了。就是自己不会绣,怕是要了花样自己也绣不出那精致的模样来。”
灵犀浅笑着回道,“奴婢也不是巧手的,只想着照葫芦画瓢吧,能有三分的神韵奴婢便满足了。”
“也是这个理,那我就陪灵儿姑娘向娴才人那里走一走吧,”月婕妤说着便走在了前面带路,完全不给灵犀拒绝的机会,“我也好几日没见娴妹妹了,正好去瞧瞧。”
月婕妤带着两名宫女,和灵犀刚过了垂柳下的玉石拱桥,又遇到了同住广阳宫的兰美人。
寒暄了几句后,兰美人脸上带着丝傲气,娇笑道,“那我就不陪着月姐姐过去了,昨日里瑛嫔娘娘叫了我今日一起去赏菊,我这便去了。”
瑛嫔原是太子府中的良娣,育有一女,名叫青蔓,今年已经十岁,是永安帝的二女儿。
月婕妤心中闪过一丝不适,她虽然身居正四品婕妤的位份,却并未得到位份高的妃嫔的青睐。月婕妤只笑着道,“那兰妹妹要紧着些了,再过三刻便到传膳的时间了。”
兰美人对着月婕妤福了一礼后道,“劳烦月姐姐挂心,今日妹妹是要在瑛嫔娘娘宫中用膳的,瑛嫔娘娘还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