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国异闻录-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丫怎么又从上头冒出来了?”我也懒得费脑子琢磨,直接问道。

    “来不及多说,”月饼展开双手,脚蹬洞壁,又落了下去,“Follow  me。”

    “你丫还有心思说洋文。”我双手一松坠向洞底。

    呼啸的风声钻进耳膜,我有些气血翻腾。尤其是空气阻力和地心引力对抗,那种明明是身体下落却又往上顶的感觉分外明显。我想到一个问题:如果这个月饼是假的,我岂不是几秒种后摔成一滩肉泥?友情真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可以毫无保留信任对方,哪怕和生命有关。

    突然,我的背部触到了某种平面,这种感觉极难形容,完全脱离物理常识。我真切地感受到了那个平面,却没有丝毫坠落的反冲力,倒像是落进了厚厚的棉花堆,身体轻飘飘陷了进去。

    我试着活动手脚,根本不能动弹,眼前闪烁着五颜六色的光线,身体处于虚无的状态,像是完全脱离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没有呼吸,没有感觉,没有思维……

    这种情况不知道维持了多久,当我又听到山风,又看到熟悉的景象,又闻到寒冷的空气,才发现重新回到了千里沟。

    月饼站在我对面,指着脚底:“这是什么位置?”

    虚实互转的感受让我有些晕眩,定了定神才发现站在那排马脸人的地方。我所站的位置正是突然消失的马脸人那里。

    “我一直在想,伪装成牛、马脸人的圆脸、黄衫两人是怎么进的洞,又怎么出来的,”月饼用力跺着的地面,“阴阳鱼,两界眼。生死门,通天地。”

    “居然是真的,”我忍不住也跺了几脚,“这里布了‘阴阳两界阵’?”

    ???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452章 金蛟(11)() 
A ,最快更新中国异闻录最新章节!

    二十一

    说到“阴阳两界阵”,不得不多说几句。这个阵法据说源于上古,由“中华第一图”的太极图演变而来。太极图形状如阴阳两鱼首尾交缠,也被称为“阴阳鱼太极图”。

    关于太极图的起源众说纷纭。有不少人认为太极图起源于原始时代;甚至有人认为是太古洪荒之时外星人馈赠地球人的礼物;更激进的人士认为是人类文明出现之前,上一次甚至两三次地球文明毁灭时遗留下来的唯一信物。

    太极图诸多神秘之处,在此就不一一列举。我对各种阵法极感兴趣,自然多些研究。中国阵法分为“斗”“运”“局”三种,“斗”多用于两兵交战,如诸葛亮的“八卦阵”;“运”以增气运、旺财运、助官运为主,如“五鬼运财阵”;“局”分祈福、诅咒两种,既能祛病消灾,也能增厄添灾,如前文提到过的“厌胜术”。

    这三大阵法皆由千古第一阵“阴阳两界阵”衍生而来。至于这个上古奇阵如何布置,我不甚了解,只记得图书馆的《奇阵谱》里很含糊地描述:“阴阳两界阵,可辨生死,识阴阳。阵随人心,幻象虚实,皆由心生,其妙无穷,其灾无尽。”

    月饼所说的“阴阳鱼,两界眼。生死门,通天地”,指的是阴阳两界阵其中一种变化。此阵以太极图为形,阴阳鱼眼为门,站在相应的位置,可以通天达地。

    换句通俗的说法,就是阴阳鱼眼为任意门,可以瞬间移动到达要去的地方。而我们从洞里坠落回到地面,也验证了世间确实存在阴阳两界阵。

    我心说月饼你不好好玩蛊术,居然抢我饭碗研究阵法,抢先一步识破了其中奥妙,多少有些不痛快:“你是怎么想到的?”

    “我对阵法哪能有你精通?”月饼先给我带了个高帽,“记得圆脸黄衫两人说的话么?如果能识破机关,就能知道一部分事情。他们冒充牛、马脸人,在咱们没有察觉的情况下抵达洞底取了东西,显然是另有机关。你和我聊起过阴阳两界阵,我入洞时就往这方面琢磨,碰巧看到洞壁有字,‘余一生经历甚诡,诸事皆可破。唯此洞奥妙,不可参透。入洞十余次,不抵洞底。呜呼,无功而返。望后世异徒行者慎之,切记。’”

    “两者结合,八九不离十这就是传说中的阴阳两界阵,”月饼双手摆成圆形比划着,“千里沟天生就是个圆形,正好可以布阵。道教自古推崇阴阳鱼太极图,‘那个人’远征时,曾有丘姓得道高人随军,与‘那个人’畅谈生死阴阳,极受尊重。这个阵有可能是他作为陵墓机关布下。我只是把所有线索进行了简单推理,也多亏了你和我提到过阴阳两界阵的特征,说到底还是南少侠给力。”

    俗话说“千穿万穿马屁不穿”,月饼一席话让我大为受用,脑子也活泛了:“这么说起来,曾经有异徒行者入过洞,留下名字没?”

    “如果换做咱们俩没完成任务,留个告诫就不错了,哪还能留名字丢人现眼?‘那个人’是元朝,忽略不计。后来的明朝习惯用篆书,洞壁的字体是小楷。清朝书信善用小楷,应该是清朝的异徒行者。”

    我想到族谱里清代异徒行者的人名,十有八九就是他,不由感慨:“那哥们儿写了一辈子狐鬼故事,看来都是亲身经历。”

    “你现在不也是把经历写成么?”月饼解鞋带脱袜子,赤足站着,“涌泉抵黄泉,天灵通天庭。牛、马脸人都是赤足,说不定这就是到洞底的玄机。”

    我有样学样脱了鞋,脚底板踩着冰冷的地面,冻得不停跺脚。

    等了几分钟没有动静,我的脚都快冻麻木了,正准备抱怨几句,一股很强的吸力从地底涌出,把双脚牢牢黏住。我低头一看,脚下直径一尺的地面顺时针转动,形成阴阳鱼形状的平面漩涡。原本坚硬的岩石地面变得松软,双脚缓慢地陷了进去。随着漩涡越转越快,下沉的速度也快了许多。几秒钟时间,就已经没到了膝盖。

    月饼双指搭在眉角,斜前方挥动:“南少侠,洞底见。”

    我还没来得及回个手势,只觉得吸力骤然强烈,身体一沉,五脏六腑仿佛全都坠进小腹,血液涌向双脚,肺里的空气像坨铁疙瘩压着胸口,根本吐不出来,热辣辣得非常难受。

    “呲”,一声轻微响动,地面漾出一抹蓝光,漩涡扩大了半尺。我眼前一黑,除了无数条快速闪过的光线,什么也看不到。身体随着漩涡旋转,轻飘飘无处着力,脑壳像被砍了一刀裂痛,渐渐失去知觉。

    二十二

    “南瓜,怎么样了?”月饼的声音仿佛很远,又好像很近。

    我勉强睁开眼睛,视线根本无法聚焦,模糊了好一会儿,才看清月饼脸色煞白,靠着一方青色石台抽烟,显然也好不到哪里去。

    “到墓穴里面了?”我试着起身,脑袋又是一阵晕眩,好不容易保持住平衡。

    “嗯。”月饼吐了个滚圆的烟圈,不往上飘反而直直坠落,砸在半透明的青色石面,摊成薄薄一层渗了进去。

    我心中叫奇,观察着周遭。这个石洞呈椭圆形,洞顶垂着长短不一的钟乳石,超乎常理的是,这些钟乳石都是黑色的。我轻轻跺着石面,一圈类似水波的石纹从鞋底荡出,向四周延伸,直至完全消失。我有种踩在水面的错觉,可是脚底的触感异常坚硬,分明是脚踏实地的感觉。

    “如果千里沟是阳间,这儿就是阴间。”月饼仰头指着洞顶,“阴阳相悖,所有的物理常识都是相反的。这或许是阴阳两界阵最大的奥义。”

    我摸出军刀往空中一扔,果然没有落下,空中停留片刻,刀刃“啪”地被钟乳石吸附,刀柄抖个不停。轻微的颤动声在钟乳石间回荡,像是蜂群发出的“嗡嗡”声,密集而不嘈杂。

    我注意到钟乳石落下些许黑色粉末像一道道黑色微型龙卷风,飘浮在石隙之间旋转。

    “月……月饼,我明白阴阳两界阵的原理了。”

    “钟乳石是磁铁,这是一个巨大的天然磁场。”月饼摸了摸鼻子,“当磁力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可以改变常识性的物理状态。难怪阴阳两界阵只是听闻没有见过,这么强的天然磁场确实不好找。”

    “你丫又抢我的话,”我兴奋地挥着手,“百慕大也处于巨型磁场范围,随着潮汐达到磁力峰值,轮船、飞机路过,受到强磁干扰,仪器失灵,沉入海底,又会在磁力最低值的时候重新浮出海面,成为传说中的‘鬼船’、‘幽灵飞机’……”

    “咱们两个文科生就别卖弄物理知识了,”月饼嘴角扬着很奇怪的笑容,“你要是回头看看,更超乎想象。”

    也该着我这人有时候脑子缺根筋,想都没想回过头。青石台上摆满金银珠宝,瓶瓶罐罐,中间端坐着一个穿着华贵,肤色黝黑的干尸。

    我也算是见过大风大浪的人,可是这具干尸实在太过恐怖。头顶淡黄色的长发脱落大半,头皮皲出手指粗细的口子,露出暗黑色的头骨。整张脸皱巴巴像枚巨型核桃,耳朵蜷缩成两个肉球。眼睛鼻子几乎聚在一起,眼皮早已脱落,眼眶里爬着一堆米粒大小的白色小虫。嘴角斜着裂到耳根,淡黄色的牙齿脱落大半,舌头已经一块黑肉坨,散发着阵阵恶臭。

    我一时忍不住恶心,随手抱起石台上的一个瓷盆,哇哇吐了起来。

    “这可是湖田窑的青花瓷,”月饼满脸遗憾地拍着我的背,“带出去最少几千万,就这么让南少侠当了夜壶。”

    “你家才用夜壶呕吐,”我的胃里也实在没多少东西,又呕了几口应景儿,“你全家都用夜壶呕吐!”

    月饼“哈哈”一乐没有回嘴,摸出枚桃木钉对着干尸左戳戳右攮攮,嘴里还念念有词也不知道嘟囔什么。

    我对月饼的重口味举动不敢苟同,算算捧在手里的湖田窑青花瓷兴于宋末元初,这满石台晃瞎眼的金银珠宝价值连城。这具干尸必然是“那个人”无疑,否则谁有这种规模的陪葬品?

    转念一想,所谓的雄姿英发,一世豪杰又有什么用?到头来还不是一堆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物件中间的一具干尸?人忙活一辈子到底图些什么?

    月饼摆弄得挺上瘾,看架势准备挑开干尸衣服深入研究。我心说指不定烂成什么样了,万一再看到满身爬着尸虫留下心理阴影,起码两三年吃饭都不香。想到这一层,我急忙摁住月饼的手:“入穴扰尸,盗墓大忌。”

    “咱们什么时候转行武族改盗墓了?”估计月饼也觉得不妥,收回桃木钉,“我是想弄明白那两个人到底拿走了什么。”

    “衣服好端端的肯定不是寻尸搜宝。”我理论结合实际打消月饼的念头,忽然发现这堆明器(明为“冥”的谐音,是陪葬品的隐晦称呼)里有一件雕刻精致的龙形黄金烟斗。龙头为锅,龙身成杆,龙尾做嘴,就连龙鳞都刻得栩栩如生,着实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好东西。

    但凡爱抽烟的人,对烟具根本没有抵抗力。我搓手砸吧着嘴:“月饼,你懂我。虽然咱不是武族,偶尔顺点儿喜欢的东西,不是为了卖钱,就是单纯喜欢,也是可以理解的吧?你看,这个金龙烟斗多可爱。”

    “龙?”月饼微微皱眉,盯着干尸后面的石壁,“还记得那几声兽吼么?”

    我向石壁看去,惊得退了几步,踩碎了青花瓷盆,险些摔倒。

第453章 金蛟(12)() 
羊行屮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接着再看更方便。

    A ,最快更新中国异闻录最新章节!

    二十三

    石壁呈半透明的翠青色,笼着柔和的荧光,波光流影,温润剔透。目力可及壁内两三米,清晰可见直径两尺左右的长洞从上斜下延伸至石壁极深处。长洞边缘沟壑纵横,数条手指粗的抓痕粗粝深邃,足有两三厘米深浅。我在《动物世界》里看过穿山甲掘洞,这条洞倒像是巨型穿山甲钻山留下的痕迹。

    可是这块石壁分明是一整块天然玉石,坚硬程度可想而知,穿山甲根本挖不动。

    “我和韩立聊过盗墓,他说防盗墓最高明的方法是‘太岁闭陵,奇阵护陵,异兽守陵。’”月饼顺着长洞起点位置向洞顶望着,“墓里有两块青石台,这块是‘那个人’的棺椁,对面那块为什么是空的?这不符合常理。”

    自古以来,但凡大墓为防土夫子盗墓,会布下各种机关。箭弩、流沙、滚石、刺坑、毒气属于最低级的防盗措施;利用玄学布阵使盗墓者迷路,死于墓中为中级措施;最高级的手段当属“阴兵异兽”。

    始皇陵的兵马俑以及古代墓葬的人殉都属于“阴兵”范畴,至于“异兽”却是众说纷纭。最普世的看法是,墓门前、陵墓内的动物雕像就是所谓的“异兽”,只能起个镇墓保陵的心理作用,并没有实际效果。

    我对这种观点不以为然。异兽的范围很广,不单是指传说中的动物。许多墓穴开凿时涌出的蛇、大甲虫、蝾螈,谁知道是不是墓葬时故意放入用来护墓的“异兽”?

    月饼之所以说“两块青石台,其中一块空的不符合常理”,是结合了“那个人”的民族信仰做的结论。“那个人”的民族天地、自然、生灵为图腾,既然一块青石台为棺椁,另一块应该放置图腾相关的东西,作为守护灵与“那个人”同处墓穴。再联系方才的兽吼、被撕成碎渣的牛、马脸人、石壁内的长洞,答案呼之欲出。

    我手心微微冒汗:“月饼,如果真有龙存在,绝对能颠覆整个世界的认知!我得赶紧看看手机有没有电,拍几张照发网上,起码能火两三年。”

    “它能短时间解决牛、马脸人,估计咱俩不够塞牙缝的。”月饼围着空置青石台摸摸敲敲,“洞口听到的水声从哪里来的?墓穴很完整,没有破坏痕迹,它是怎么穿过玉石掘洞的?”

    “龙能呼风唤雨,穿个墙也不是什么难事。”我哪还有心思想这些,一门心思准备拍龙,“再说龙是祥瑞,就喜欢学雷锋助人为乐。咱们眉清目秀,怎么看也不像牛、马脸人那种怪胎。”

    “还真能往脸上贴金。我眉清目秀不假,你说好听点也就是长得有特点,”月饼猫在青石台后面,探出半个脑袋,“别找手机了,赶紧过来,有发现。”

    我三步并两步绕过青石台,月饼盘腿坐着,手指在地上写写画画。

    我凑过去看得真切,石壁后居然镶了一面金属板子,竖刻着细细长长,曲里拐弯的奇怪图形。

    我心说难道传说中的龙是外星生物,这个墓穴实际是外星遗迹,难怪阴阳两界阵有瞬间移动的作用,这么说起来“太极图”真是外星文明遗留地球?如此一想,更觉得自打进了千里沟的种种经历,完全是科幻片的节奏。只恨手机受到洞顶那堆磁石影响,满屏跳动的横条根本用不了。我把手机塞回包里,脑洞早就开到太阳系:“火星文?”

    “火你妹!”月饼的眼神恨不得生吞了我,“大学历史白学了?这是古蒙古文。”

    我噎得一口气差点没喘上来,岔开话题:“写了什么?”

    “我要能看懂还玩什么蛊术?”月饼锁着眉头,摆弄着Zippo火机,“早当古语言学家了。”

    火光照着铁板,映的古蒙古文忽明忽暗。我心中一动,再细细一数,文字一共五排,冒出个很古怪的念头。

    我刚准备说出来,又怕不靠谱让月饼笑话,耐心看了几遍。铁板年代久远,生满厚厚的铁锈,我特别注意的那几个文字,铁锈的颜色稍浅,字的表层在红色的火光中有一层很难察觉的细痕。

    我心里有数了,翻腾背包找出微型紫光手电。这还是前段时间收了假钞,一时气愤淘宝买的,没想到这会儿派上了用场。

    “如果不纠结文字内容只注意文字本身呢?”我打开紫光手电,对着第一排第六个字照去。果然,那个字出现了一个橙粉色,极为模糊的指纹

    月饼满脸“南少侠干得漂亮”的神色,扣上火机金属盖子,避免火光影响了紫外光:“你是怎么想到的?”

    “油脂在紫外线的照射时会出现橙粉色,”我把手电移到第二排第二个字,又出现了相同颜色的指纹,“洞穴没有破坏的痕迹,肯定有机关,除了古蒙古文没有别的特殊玩意儿。我寻思说不定和62188有关。五排文字对五个数字,哪里有那么巧的事情?文字上有指纹,那两个人很明显开启了机关。”

    “这还是我认识的南晓楼么?”月饼半张着嘴,眼睛瞪得滚圆,“这分明就是罗伯特?兰登啊!”

    罗伯特?兰登是《达芬奇密码》里的男主角,擅长高智商解谜,月饼这么说是对我的肯定。

    真难得啊!

    我把剩下三排与数字对应的文字照出指纹,尽量压低嗓音显得很稳当:“打开手机APP,随便下载个密室逃脱类型的游戏,比这难多了。月公公,生活不止有蛊术和桃木钉,还有手机和游戏。”

    “所有的密室逃脱游戏我差不多都通关了,而且没使用提示。”月饼依次摁着“62188”位置的文字,“刚才想得太复杂,没想到这么简单。”

    五个文字被月饼摁得陷入铁板两厘米左右,从第一个字到第五个字依次逆时针旋转了180°。几秒钟过后,青石台颤动不止,响起金属齿轮的“锵锵”声。响声越来越大,由石台内部沿着地底传到洞壁,再延伸至洞顶,在钟乳石形状的磁石中来回震荡,“呜呜”声响个不停。

    磁石群如同一片能够自由伸缩的倒刺,随着声音的节奏伸缩。突然“嘎嘎”几声巨响,磁石群向两边裂开,中间闪出一道笔直的缝隙。

    我从未见过设计如此精巧的机关,心中的震撼根本无法用语言表达,屏着气瞅着缝隙裂到两米左右停止了,透出淡白色光芒,才深深吸了口气平复心情。

    我这不吸气还好,一吸气满鼻子蛇腥味,顶得嗓子里像是塞了团绵花,痒痒得好不难受。

    “里面有两个人。”月饼脸色一变,摁着我肩膀蹲到石台后面。

    我眯着眼往上看,石缝两侧各站一人,向对方举着双手,手里握着一根矿泉水瓶粗细的铁链。

    “那两个人又折回来了?”我念头刚起,月饼起身从背包里取出一捆登山绳:“白光看不清楚。石头做的假人,虚惊一场。”

    “能让你丫吓死。”我干咳了几声,“胆子小成这样,原来你是这样的月无华。”

    “小心驶得万年船,”月饼甩着登山绳绕过铁链,拽了拽试着力度,把其中一头塞给我,“一人一头往上爬。”

    我心说也别废话了,三四米的高度也就分分钟的事儿,对着月饼打了个手势,两人一齐使劲,抓着绳子向上跃起。

    结果,月饼升了上去,我落地了。

    月饼抓着绳子晃晃悠悠:“南少侠,让你减肥你不听,非说咱们差不多体重,这次还有什么好说的?”

    这就尴尬了!

    二十四

    别别扭扭爬到洞顶,我气还没喘匀乎,就被洞内的景象震住了。从下往上看,判断不出洞有多大。身临其境我才看明白,这个洞足有篮球场大小。四面洞壁方方正正,处处留有刀斧凿痕,洞顶呈弧形,由南向北镶着七颗摆成北斗星形状、脸盆大小的白色圆玉,照得洞里一片雪白。

    地面也许是巨型磁石的缘故,黑得透亮,九条半米多宽的人工沟壑以扇形排列。每条沟壑的起点分别是九只骨质兽首固定在洞壁里面,类似于有些人家具布置在墙上装个骆驼、牦牛的骷髅头。但是这些兽首形状实在太奇怪,根本不像已知生物头骨,有的像龟、有的鸡、有的像马……

    九股冷冽的泉水从兽首的口、鼻、眼眶中涌出,顺着沟壑流入

    洞东边的一方石潭,冲淡了凝固在水面、化成血膜的粘稠血水。每当水面即将超过石潭,就涌进潭边的石洞。

    这潭水有可能是类似于“西山大佛”内部的自动水循环设计,用来启动机关;也有可能是连接山体暗河维持石潭里面某种动物的生命需要。

    潭水表面覆盖的血膜越来越淡,时不时“咕嘟咕嘟”冒着泡泡。我没来由打了个哆嗦,瞬间脑补了丛林巨蟒、大白鲨、巨型章鱼之类的灾难片,生怕突然从水里血呼啦冒出个什么怪物。

    “龙生九子,子子不同。”月饼跳过裂缝,“南瓜,水潭里可能真的有龙,已经逃走了。”

    我的脑补画面立刻从灾难片转为科教片,九个龙子的形貌在眼前“嗖嗖”飞过,只要糊上皮肉鳞甲,和那些异形兽首完全吻合。

    “这个……这个发现……太惊人了!”

    月饼走到石人跟前,比量着身高:“更惊人的是这个。”

    我爬上来就一直被洞里稀奇古怪的事物吸引,反倒忽略了这两具石人。月饼如此一说,我才回过神,注意力转向石人。

    当我看到石人的脸,心头像被人狠狠捶了一拳:“他们怎么会在这里?”

    “我倒觉得,他们在哪里出现都不奇怪。”月饼摸了摸鼻子。

第454章 金蛟(13)() 
???转载请注明出处:

    A ,最快更新中国异闻录最新章节!

    二十五

    两具石人身高和我们差不多,显然出自石刻名家之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