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下王者-第4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上知道这件事么?”一直没说话的杨宪轻声问了句。
那侍卫显然是被杨宪这样直白问话吓了一跳,左右看了一下,才咬着牙望了一眼杨宪,似乎知道眼前的这主不太好说话,而且他身上的大红官服,可是显示他二品的官职,让这侍卫也不敢小视,微微沉吟了一下,才压低声音道:“皇上原本在书房看奏折,书房离这里不远,打斗的事情,早有侍卫给告诉了皇帝,相比一会儿皇帝就要出来了?”
“嗯!“杨宪点了点,眼角的余光瞟了一眼刘伯温,心中暗道:”若皇帝不知道,还不好办呢?堂堂宣国公、左相国,却纵容自己属下在金銮殿上大人,若皇帝知道了,依着皇帝的性子,不知又该在心中如何作想呢?说不定看出了李善长并无宰相之才呢?
“两位大人,这天就要到五更了,当今陛下勤劳无比,自登基一来,每日便是五更早朝,这会儿差不多了,两位大人还是赶快进去吧?莫要耽误了早朝的时辰,引起陛下的责备?“
刘伯温点点头,道:“这话言之有理,言之有理啊,今日是封赏有功之臣,咱们做臣子的可不能错过了时辰,引起陛下的不快!”
杨宪点头称是,对那侍卫拱了拱,算是谢过,便带着刘伯温便入了内殿的大门,刚走了几步,刘伯温忽然转过身来,忍不住对杨宪开口问道:“杨大人,你老实对我刘伯温交代,今日之事,是否是你有意为之?”
杨宪跟随刘伯温多年,深知他的能耐,见被他看破,倒也不隐瞒,点了点头,道:“大人既然看出来了,卑职也就不隐瞒了,今日这件事情的确是卑职所为?”
刘伯温心头一惊,道:“你这是为何?“
杨宪道:“为了陛下?“
刘伯温双眼微微眯起,盯着杨宪略带深意的叹了声:“为了陛下,看来陛下的确是不瞒李善长了?“
杨宪表情神秘的一笑,道:“的确如此,陛下凭借淮西力量起家,他作了皇帝以后,淮西诸将和幕府僚属都成了开国功臣,他们不但有汗马功劳,也有了高人一等的地位,官职,在眼下的局势下,淮人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很突出的地位。而李善长既富且贵,骄横专擅,凭借自己的权势,颐指气使,凌驾于百官之上,这不但非淮西将士,官员不满,就是皇帝也绝不会容许这样的事情发生,今日这件事,我不过给陛下找一个机会而已?“
“这杨宪果然不愧是检校出生,嗅觉非比常人,只可惜太急躁了些?”刘伯温心头一叹,对于朱元璋的不满,追随朱元璋多年的他,怎么能看不出来呢,只是,杨宪只看出了李善长的不满,却看出住朱元璋对李善长恩情,以及李善长的功劳,这个书生,自投奔朱元璋,多年任劳任怨,由于他熟知历史,处事快截果断,又长于辞令,朱元璋的军机檄文之类文案工作,全都交给他做。朱元璋自己带兵行军打仗,李善长则留镇后方,诸将无不听从他的调遣,而在他的治下,老百姓也能安居乐业。他还负责朱元璋军队的后勤保障,确保了前线需要。在朱元璋的同意下,他以元朝制度为基础,取利弃弊,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经营盐,立茶法,立钱法,开矿冶炼,定鱼税,等等。由于李善长留镇后方精心治理,朱元璋的吴国日益富饶起来。吴国元年,朱元璋论功行赏,封李善长为宣国公。朱元璋后来改官制,不再如元朝那样以右为尊,改以左为大,于是,拜李善长为左相国。是这一点,足以断定,朱元璋不满李善长不假,却还没有到除掉他的时候!
^^^^^^^^^^^^^^^^^^^^^^^^^^^^^^^^^^^^^^^^^^^^^^^^^^^^^^^^^^^^^^^^^^^^^^^^^^^^^^^^^^^^^^^^^^^^^
第二更了,今天大年三十,小景决定加更了,诸位月票啊,红包啊,莫要忘记了,都送上吧,另外提前给诸位拜年了,祝诸位书友们新年快乐,在马年里万事如意,马年行大运!
skbshge
第1531章给诸位拜年了()
书友们,今儿是大年三十了,小景在这里提前向诸位书友们拜年了,祝大家新年快乐、身体健康、马年行大运,马年万事如意,合家欢乐!
明天就是走亲访友,拜年的时候,小景虽是个码字的,但也要走一走,顺便也要陪陪家人,少不了要耽搁一些时间,好在小景一直都没有停下码字,倒是有一些稿子,这里可以跟大家交代一下,更新过年肯定是不会断了,不过更新多少,要看这具体安排了,主要亲戚朋友太多,需要走的人也不少,小景不能不去,这样一来,不是一天,就是两天,码字肯定是不行了,这就请诸位多多包涵了。
另外,一月的最后一天,刚好是大年初一,这一天恰好也是一月月票的最后一天,也是小景月票最为关键的时候,因为从每个月的二十八号至三十一号,月票都是双倍的,大年初一,相信大家都是走亲访友了,也没工夫上网给小景送月票了,所以今晚算得上是最后的一晚上了,有月票的诸位书友们莫要在吃过年饭,春节晚会尚未开始之时,送上你的月票,一切拜托了。
好了,不说废话了。明天就是新年了,这里先给大家拜年,小景祝愿所有的书友们阖家幸福,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财源滚滚!/拜年另外小景的更新没有断,大年三十,更新三章,新年开始一天三章,望大家在走亲访友时候,莫要忘记了,还有一个人,在默默的更新了,手中的月票有的话,趁着空闲都送上来吧,小景将无比的感谢。
最后说几句,一些书友们都在关注,天下王者何时完结的问题,在2013农历上最后的一天,给诸位交代一下,说了几次要完结,可小景一直都没能做到,不是小景不想完结,实乃不想虎头蛇尾的完结,每一次想就这样完结了吧,可每次到了那个时候,总是有新的故事没有写完,一写就停不下来,从最初预计的三百万,到如今差不多是四百万了,小景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很无奈的事情,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后面的故事,仿佛如埋藏在酒窖里多年的陈酒,在开封的那一刻,香味四溢,后面的故事绝对不前面的要好看的得多,这也是小景为什么一直要写下去的原因。
另外,小景一直不喜欢不负责任的人,不管是做事,还是做人,小景喜欢有始有终,故而一直写下去,预计也差不多要到四百万,这里给诸位说明一下,也省得一些书友们老惦记。
呵呵,不知不觉的废话了这么多,实在不好意思,诸位肯定有人嫌我唠叨了,好了,最后一句话,马年到了,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高高兴兴,合家欢乐,万事如意,马年行大运。
不说了,码字了,真心的不说了!
…………………………………………………………………………………………………………………………
skbshge
第1532章最大的功劳()
李善长在吴元年九月,平吴,论功封李善长宣国公,改官制,尚左,以为左相国,赏赐无算。时惩元纵弛,颇用重典,法律有三条关于“连坐”的款文,李善长建议除大逆以外皆免之,朱元璋遂命他与刘基等裁定律令,颁示中外。不久,李善长又率群臣上表劝朱元璋即帝位,朱元璋称帝后,命李善长为大礼使,定追封祖、父及册立后妃、太子、诸王等事宜。置东宫官属,李善长兼太子少师,授银青荣禄大夫、上柱国,录军国重事,余仍旧。不久,又上奏定六部官制,议官民丧服及朝贺东宫仪式。监修《元史》,主编《祖训录》、《大明集礼》等书,制定朝臣大小服色俸赐、天下岳渎神祗名号、封建藩国及功臣爵赏,存恤国初都先锋、十大元帅、都尉、指挥、阵亡无后者之父母妻,禁淫祀。开国后,朱大明一切国家草创,百废待兴,各种典章制度,事无大小,皆由李善长和刘基、宋濂及其他儒臣共同商量、斟酌制定的,这一切的功劳,满朝文武或许看不明白,但朱元璋却是看得清清楚楚,也铭记在心,试问,天下未定,鞑子实力未除,朱元璋又不是昏君庸军,岂能在这个时候除掉李善长呢,自己或许能坐上这个位置,可自己性子太耿直,这些年得罪了不少淮西将士,眼下的国事,还须淮西将士在战场上厮杀,保卫刚刚建立的大明帝国,李善长是淮西集团的首领,朱元璋岂能自断臂膀呢?不会,断然不会的?“
一直看不清,道不明的局面,竟一下子看得清清楚楚,如今的李善长可谓是权势最为得胜的时候,这个时候谁要妄想取代李善长,那是自寻死路,杨宪为人虽精明能干,眼光独到,却不了解帝王的心思,这一局杨宪是输了!“
杨宪见刘伯温不说话,也猜不出他的心思,还以为他对自己的推波助澜很赞同,心中大喜,恨不得立刻看到李善长倒霉的模样,拉着刘伯温道:“大人,时候不早了,恐怕皇帝也好早朝了,你我还是进去吧?“
刘伯温面无表情的点了点头,跟着杨宪上了台阶,便见一座金碧辉煌的奉天殿呈现在眼前,正门之上悬挂着朱元璋手臂的一块牌匾,“奉天殿“三个鞑子闪闪发光,笔力雄健有力,透着虎虎杀气。
两人刚刚进入奉天殿,便听得殿内最深处,传来一阵争吵之音,一个声音喝道:“刘炳你一个小小的御史,竟然对当朝宰相指手画脚,相国之功劳,皇上自有公断,满朝文武自能看得见,不是你一个小小的御史所能否定的?“
另一个声音冷哼了道:“好一个皇帝自有公断,相国大人若真有大的功劳,我刘炳自是心服口服,可我刘炳追随陛下数十年,从未见过相国大人有半分的功劳?“
“你胡说?“原先的一个声音怒道,显得怒不可恕。
“哼,我胡说,那好,我来问你?“自称刘炳的官员冷哼了声,道:”如今我大明的江山,可有半分国土是相国大人从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陈友定,鞑子手中夺回来的?“
原先的那人一愣,李善长是文人,手无缚鸡之力,哪里上得了战场,要说这国土,还真没他的份。但他是淮西将士,深得李善长信任,主帅被骂,自然要还击,哼了声,道:“相国那一介书生,自不能与徐将军、常将军相提并论?“
刘炳嘿嘿一笑,道:“好一个书生,人说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相国大人是书生,可有为我大明立下功劳,卑职不才,敢问周将军,龙湾一战、鄱阳一战,平江之战,便是这北伐大战,那一计,那一谋是相国大人所出?“
“你——?“原先那人不是别人,正是淮西将士周德兴,一听刘炳这话,登时大怒,刚想反驳几句,可细细一想,人家说的倒也不假,所有战事,计从军师刘伯温,堂堂相国的确一计无出。
“既没计谋,又无战功,相国大人何德何能,位居第一功臣?”刘炳按着头上的血迹,冷笑的道。
浙东将士,以及其他江南书生,本就对李善长的淮西将士飞扬跋扈多有不满,好不容易看到了一个为其出头的,那还有不推波助澜的,一声吆喝声不止,这个说李善长没功劳,应该早早褪去相国之位,另一个,嚷着说李善长没资格接受封赏,一时大殿热闹非凡。
李善长站在群臣的首位,阴沉着脸,一言不发,对于这些目光短浅之辈,他自然懒得去理会,这倒不是他清高,实在没必要,从他投奔朱元璋开始,到现在已经差不多十余年,这十余年里,他有没有功劳,并不是这帮人说得算,而是朱元璋。这一点,他心知肚明,更主要的是他更明白,朱元璋对淮西人的倚重,既能当着满朝文武说他李善长是汉之萧何,那就足见他在皇帝的心目中的地位,萧何功劳名列汉之第一,他既是“萧何”这第一功劳,十有九稳是他。对于这份功劳,他不傻,自然不怕有人来争。
淮西将士多是武将,论口舌之争自然不是刘炳等一帮文人的对手,几番骂下来,被人骂得哑口无言,却反驳不得,纷纷将眼光望向了李善长。
李善长不在乎,但并不表示他不记恨,相反,他心中的怒火恨不得将这帮浙东官员一股脑的杀得干干净净,可理智告诉他,不能这么做,不说他如今还是堂堂的相国,官居一品,还是宣国公,这样的身份,去与一个官位不过四品的御史争吵,不断丢了他李善长的面子,也丢了淮西将士的脸,更丢了朱元璋的脸,所以他不闻不问,只是默默的听着,将这一切都放在心里,等待着最佳的时机,他相信,过了今日,他李善长才是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倒是,任何报复,任何手段都可以使用,这才是最厉害的杀手锏,一时的荣辱得失算不得什么,这个世道,从来是谁笑道最后,谁才是胜利者!
^^^^^^^^^^^^^^^^^^^^^^^^^^^^^^^^^^^^^^^^^^^^^^^^^^^^^^^^^^^^^^^^^^^^^^^^^^^^^^^^^^^^^^^^^^^^^
第三更了,还有没有,就要看诸位书友们的给力了,月票,红包,都送上来吧,旧年的最后一天了,莫要客气啊!
skbshge
第1533章不好对付()
一干淮西将士见李善长虎着脸色并不说话,一些原先还想着动手打人,叫骂的诸位将士,谁也没敢动手,任由对面的刘炳叫骂。
刘炳不过是听了杨宪的吩咐,在今日的奉天殿上,将事情搞大,尤其让对方出手才好,这样纵然是皇帝顾忌李善长的面子,对他们几人会有一番责骂,但让皇帝厌恶李善长,他们的目的就算是彻底达到了。
但骂了半天,没见李善长接茬,唯独在周德兴动手、打人的时候,说了几句重话,便始终一言不发,对于他们的表演,一直的冷眼旁观的态度,这个态度让他有些不敢妄动了,跟着杨宪多年,对于自己这个老对手李善长,刘炳算是熟悉了,这个人,外宽和而内多刻薄,进封大国,却受爵不让;其所厚者中书都事李彬犯法,刘基铁面无私,置之于法,李善长“恶人先告状”,以致刘基被迫告老退职,足见他不是一个好说话的人,万一当真惹恼了他,吃亏的可是自己了?“
骂了半天,也不见对方动静,刘炳心道:“这李善长果然不好对付,看来要等大人来了才好办啊?”
杨宪领着刘伯温进了奉天殿,刚才在远处,加上天色不明,一时也没看清楚,此时,站在殿内,刘伯温细细打量,只见殿内修建的极为雍容华丽,朱红的石柱上,雕刻着象征着皇位至高无上的五爪金龙,龙鳞、龙爪,清晰可见,地上铺着红色的地毯,地毯被人打扫得干干净净,除此之外,门前一个大香炉,余香袅袅,一派皇家气度。
大殿里来的都是京城四品以上官员,分成数拨,其中以李善长为首的淮西文武将士,站在左侧,以宋濂为首的浙东将士站在右侧,还有不少不分天南地北的将士正围在一起窃窃私语,大殿气氛倒也有些热闹。
听得脚步声,大殿里众人纷纷扭过头来,李善长眯着双眼望了一眼两人,目光在刘伯温的身上停留了片刻,从鼻腔里重重的冷哼了声,一言不发的扭过头。
身后的周德兴倒是对刘伯温的才能极为佩服,飞快的扫了一眼后,倒是点了点头,只不过当目光落在了刘伯温身后的杨宪身上时,同样冷哼了声。
倒是,刘炳这边,见刘伯温、杨宪走来,登时大喜,急急迎了上来,躬身行礼道:“大人,你们总算来了?”这刘炳虽是一介斯文,却长得一副北方男人的面孔,鼻高嘴薄,一双眼眸深陷,透着一股阴鸷,第一眼望去,便知这人不好相处,见他行礼,刘伯温面无表情的点了点头,越过了他,径自走向了李善长。
“刘伯温见过相国大人?“刘伯温躬身行礼道。
李善长对于刘伯温处斩李彬之事,一直心生怨恨,轻蔑的望了一眼刘伯温,冷哼了声,装作不理,这无礼的举动,登时引起了浙东将士的不满。
倒是一旁汤和有些看不过去,生怕局面再度失控,忙对着刘伯温笑着抱拳道:“原来是军师来了,军师来了正是时候,大家都是同朝为官,平日里抬头不见低头见,何须弄得如此尴尬,还有劳军师多多劝解了?“
刘伯温点了点头,道:“多谢汤将军了,刘某一定会的?“
这时,宋濂才上前施礼,二人是老朋友,这次差不多大半年没见面,这一见面自然高兴,拉着手便在一旁窃窃私语起来,不时的传来阵阵的欢笑声。只把一旁的浙东将士,淮西将士看的目瞪口呆,本以为这刘伯温来,双方不说动手打人,怎么说也要大大争吵一番,哪知道结果却大出众人意料之外,实在不知这刘伯温肚子里到底打了什么主意。
宋濂对于刚才殿内的气氛一直担心不已,陡然见了刘伯温,倒也不客气,拉着刘伯温道:“下官宋濂,叩见刘大人。刘大人,你来了可就好了,这下子这堂上总算是可以安静了?“
刘伯温也笑道:“宋老哥太抬举我了,是皇帝让杨大人带我来殿上的,可不是来处理堂上的气氛的?”
“哈哈,刘老弟,你就别客气了,你老弟的能耐,我还不知道啊,有你在,旁人不知道,老夫可算是彻底安心了?“
两人又是一阵大笑,正笑的欢喜,忽听得一个尖锐的声音在大殿里响起,迅速惊醒了大殿中的众人:“皇——上——驾——到——”。
“皇上来了,总算来了,来的还算是时候啊?“刘伯温松了一口气,刚才的气氛,他如何看不出来,若是他稍有异动,今日这大殿上,只怕不是早朝了,而是骂人的街道了!
“群臣觐见!”一个太监呼喊了一声,大殿中众人纷纷磕倒在地,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岁!“
朱元璋头戴冲天冠,身穿滚龙袍,腰系玉带,脚登云靴。端坐与龙椅上,待群臣三拜之后,方才冷声道:“诸位爱卿请起!”
众人又是高呼了几声,方才纷纷站起,皆都起身位列两旁。
朱元璋一双虎目微微对着众人一扫,一言不发。那种君临天下的气势,登时让人心头一跳。
众人大气也不敢出,甚至不少人连头也不敢抬,躬着身子,一副战战兢兢的模样。
朱元璋的目光扫了几下,忽然在刘伯温的脸上停留了几下,冷酷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口吻也变得柔和,身子向前倾了倾,道:“先生的身子骨好些了么?“
刘伯温一副受宠若惊的模样,在百官羡慕的目光中,连忙欠身道:“回禀陛下,托皇帝的洪福,微臣身子好了些。”
朱元璋点了点道:“好了就好啊,好了就好啊,这几个月先生不在的日子里,朕好些事情找不到人相商,今日先生回来了,朕的心也放下了!“
“多谢陛下关心?”刘伯温躬身道。
^^^^^^^^^^^^^^^^^^^^^^^^^^^^^^^^^^^^^^^^^^^^^^^^^^^^^^^^^^^^^^^^^^^^^^^^^^^^^^^^^^^^^^^^^^^^^大年初一了,诸大家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skbshge
第1534章封赏()
朱元璋点了点头,目光再一次转移,在淮西众将士脸上扫了一下,最后目光落在了李善长的脸上,眼里露出一丝复杂的神色,暗自叹息了声,忽然道:“你们知道么,今儿一早,朕接到了消息,这个消息,想必各位爱卿已经知晓,徐将军、常将军,萧将军的大军,与前些时日,攻占山东,河南洛阳,连战皆捷,迫元济南守将朵儿只降,以计收降元将左君弼、竹昌,取汴梁今河南开封。继在塔儿湾在今偃师境大败元兵五万,迫元梁王阿鲁温以城降,河南平。旋分各军向河阴集结,各卫粮船由济宁起航,保障后勤供应。令张兴祖、韩政、孙兴祖、高显等率益都、徐州、济宁之师集结于东昌,等待与河南诸军会师北进。三日后,亲自率领大军出师汴梁,一路势如破竹,连克卫辉、彰德、磁州、邯郸、广平。十一日至临清,遂令集结于东昌之师来会,且令傅友德开通陆路,顾时开通河道,于十五日水陆两路并进。师至德州,会常遇春、张兴祖、高显、毛骧、程华等师北进。二十日下长芦、青州,二十三日至直沽,威震大都,威震朕之大明皇帝的威名,其功在社稷,不可不赏,朕正式决定,对我大明有功之臣进行封赏。
“吾皇圣明,吾皇万岁万岁万岁!“众人齐声高呼,不少人带着喜悦与忐忑。
朱元璋目光一扫,道:“朕本事淮右布衣,得诸位辅佐,才得了天下,诸位将士之功劳,朕铭记在心,常感诸位将士恩德,自登基一来,不敢有忘,今日朕得知我大明大军,已经直逼鞑子大都,驱逐鞑子指日可待,特此对我朝有功之臣进行封赏!以告慰主卧将士多年追随拥护之意!“
“吾皇圣明,吾皇万岁万岁万岁!“众人躬身行礼道。
朱元璋待众人行礼完毕,这才威严的抬了抬手,道:“这一次大封功臣是我朝开创以来的首次,是一次永传史册的封赏,诸位能有幸得到封赏,是朕的幸事,也是诸位爱卿的幸事!”
“至于你们每一位有功之臣的封赏,朕已经经过多次的斟酌,早已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