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竹书谣-第1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了这里。这是命,逃不过的。齐楚之间的事,我会派人再去查,你不用太担心。我这里有样东西,你先看一看。”
“这是什么?”我接过于安递上来的一方绢帕。
“卿相的回信。”
“这么快?”
“据说一路跑死了三匹快马,送信的人一回来就瘫了。”
“卿相这是怕我们对五音用刑伤了她。他对她,终究与旁人不同。”
“你不打开来看看?”
“也没什么好看的,定是让我们好生对待五音,开春后再派人送她去新绛,他要亲自审她。”
“你在赵府住的时日不长,对赵鞅倒是了解得很。”
“五音比我更了解卿相,所以她才这样有恃无恐。”
“她若是转投了陈氏,留在天枢麻烦更大,送到新绛倒也省心。”于安拨了拨掉出火堆的松木枝。
“嗯。这信你给五音看过了?”
“没有,想等你明天一起过去,然后帮你把‘锁心楼’的钥匙拿到手。”
“谢谢你。”
“这回又谢我什么?”于安侧脸看着我。
“谢你什么都不问,就费心帮我拿钥匙啊!”我把头靠在自己膝盖上,歪着脑袋冲他笑。
“你这话一说,我是想问都开不了口了。”于安耸肩一笑。
“也不是我不愿意告诉你,只是我要找的东西说起来太复杂,连我自己都还理不清楚。”
“理不清楚,就先放放吧!起来,用你的新剑和我过几招吧!”于安起身,把手递给了我。
我一把拍开他的手,笑道:“和你动手,三招之内我必死无疑。”
“那我不用剑,再让你一只手。”于安解下佩剑丢给我,又笑着将自己的右手背到了身后。
“背右手!你别这么瞧不起我啊!打伤了你,我怕你巽主的面子挂不住。”
“刚刚还说不敢,让你一步,你就猖狂起来了。”
“这两个月可是有个人天天在我耳边夸我天资聪颖,有当刺客的天赋。打你一个没剑的残手人,谁怕谁啊!”我腾地站起身,捆紧袖口,扎牢足衣。
“那就试试吧!”
于安虽说让我用真剑与他过招,可我怕自己习剑不久把握不好分寸刺伤了他,最后还是决定改用松木剑。我换剑的时候,于安在我身后笑得极开心,我依稀觉得这是我第一次听他这样大笑。
我与于安过招,目的不在制胜。若能接住他七八招,再蹭到点衣角,我就很满足了。可我步步紧逼,他却频频躲闪,空叫我一个人在院中舞得花哨。
“不要让我,你出招啊!”我用剑指着他的左手,大声嚷道。
“来了!”于安一笑,猛地欺身向前。
我屏住呼吸,只见火光一闪,人影都没瞧见,剑已离手。
“你”
“我怎么了?”于安看着我,脚下一动,我来不及惊呼已往后倒去。
身子落了地,后脑勺被人一掌捧住。睁开眼,于安就半俯在我身上,一根三寸长钉从他袖中滑出一下顶住了我的咽喉。
“现在,你死了。”他寒星冷月般的眼睛含着笑盯着我。
我躺在冰冷的地上,颈间有寒气针砭入骨。可这一刹那,我却好像突然明白了四儿和阿羊为什么会那么死心塌地地爱着眼前这个男人。
“怎么了?还要用木剑替我留脸面吗?”于安手指一转,掌中的长钉不见了踪影。
我想起自己刚刚换木剑的蠢样,脸唰地一下就红了。
“不比了!死了,死了,死了,死人睡觉去了。从明天起,我再也不练剑了!”我推开于安从地上爬了起来,气呼呼地往台阶上走。
“明天,我来陪你吃早食。”他笑着弯腰捡起自己的佩剑。
“走好,不送!死人不吃饭!”
我砰地一声关上房门。门外枫吟松涛中,传来低低的笑声。
第270章 山楼锁心(三)()
五音的伤早在一个多月前就已经好了,可这三月卧床昏迷,她人也瘦了,皮也松了。再见她时,她虽用蕙草油梳了光滑的高髻,也敷了厚粉,涂了口脂,但一个女人一旦开始衰老,便催枯拉朽,势不可挡,就彷如夏末庭院里的红芍,花虽犹立枝头,可只要轻轻扯下一瓣,其余的花瓣便会哗啦啦落地,只剩下早已腐败的一枚花心。
五音看到赵鞅的回信时,脸上的表情无甚变化。我向她索要“锁心楼”的钥匙时,她很爽快地就将一枚青玉镂雕的海螺放在了我手上。
“这就‘锁心楼’的钥匙?”我掂着手中沉甸甸青玉螺又惊又疑。
五音示意我将两副钥匙交给她,用其中一柄轻轻地插入玉螺,上推一格,左拧一格,两副材质、形状截然不同的钥匙就奇妙地组合在了一起。
“这是鲁国公输班制的玉螺锁,这是开锁油,你开的时候别太用力,若拧碎了,还要送回鲁国去修。”
“多谢。”
“哼,你这小姑娘就是太较真,其实有些事,知道比不知道更痛苦。你说对吗?巽主?”五音勾着嘴角,瞄向身旁的于安。
于安没有回应,只拉了我的手道:“我们走吧!”
“好。”我起身,两个佩剑的男人替我们打开了房门。
“乾主,‘锁心楼’里碰上什么看不懂的,记得来问我。”五音端起案几上的热水,笑着饮了一口。
锁心楼,锁心楼,我以为众人口中的“锁心楼”定是震卦院中那间盖青瓦的二层小楼。可哪知,于安带着我一溜出了震卦的后门,一口气沿着门外上山的小道走了五六里路。
此时,谷中积雪早已尽褪,可山上却仍是一片冰雪世界。玉屑似的雪末儿在眼前疏疏地飘着,不知是来自空中,还是枝梢。脚下的路结着薄薄的一层冰,一踩就碎,咔嚓咔嚓,伴着我们一路往山腰走去。
走了约莫半个时辰,山道眼看就要走到底了,于安带我绕过一棵参天的雪松,那山洞就豁然出现在我面前。它高嵌在一面岩壁之上,洞顶的青石岩上还垂着几十根一尺多长的冰凌。洞口被大石封堵,只留一扇青铜大门,门上一把极精致的青铜长锁。
“这里就是‘锁心楼’?”我站在山洞面前抬头仰望,洞口顶上那些银条儿似的冰晶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天枢历年来的密报都存在这里。你待会儿进去拉紧我的手,我们先找到石梯,上了石梯再把洞壁上的铜灯都点上。不然里头太黑,万一踩空了,是会要人命的。”
“这洞有那么大嘛,踩空了还会摔死人?”
“你进去看了就知道了。”
于安这么说时,我只当他言过其实。可等我们一盏盏点亮洞中的油灯时,一个巨大的洞穴出现在了我前面。站在洞底抬头望去,只觉得半座山都被这岩洞掏空了似的。若遇上兵祸,在这里躲上七八百个人绝对不成问题。但“高大”只是其一,此处之所以被称为“楼”,是因为山洞之中有好几块巨大的青石平台,这些平台靠着左侧的洞壁一阶阶升高,直往那看不到头的石顶而去,犹如空中楼宇一般。
“这些箱子里装的是什么?”我踩着石阶踏上第一层平台,这里整整齐齐摞放着三十几只大木箱子。
“这是近两年天枢收到的重要密函,按国名归整。晋国和齐国的多些,就又按氏族、大宗分类。”于安一边说一边打开了手边的一只木箱,“这一箱是关于智氏的,密报抄写在竹简上,底下的是去潮气的木炭和干絮,一年一换。等五年一到,再由总管五音和相关的主事舍掉一些不重要的消息,将重要的抄录在新的竹简或山羊皮上。你若是想找十几年前的消息,得再往上爬三层,那里有几箱山羊皮,几箱陶泥板,还有些零碎的竹简。”
“你知道的倒是很清楚,这里你经常来吗?”我从箱子里捞起一卷竹简,随手抖开。
于安一愣,顿了顿道:“怎么可能常来,只蒙着眼被五音带进来两次。那两次也只帮着理了理下面两层的箱子。今天,我既自告奋勇要陪你来,总要先跟震主打听好洞里的布局。”
“你是得多问问,毕竟现在你才是天枢的总管,这里以后都要靠你打理。”我把手头的竹简卷了卷重新放回箱里,又抬头看了一眼高处大小不一的岩石平台,“这里的箱子比我想象的要多很多,我怕是要在这里耗上几天了。”
“你想找什么,我可以帮你一起找。”
“不用了,我先随便翻翻。你今天谷里的事情多,不用陪我在这里耗着。你只要让阿羊给我送些水和吃的就好,等天黑了,我自己会下山的。”
“山路滑,天黑了,我来接你。”于安把火把交到我手上。
“嗯,也行。”
“那我走了。”于安转身走了两步,突然回头又道,“昨天晚上,对不起”
我一听,扑哧一声就笑了:“对不起什么呀,我还要谢足下不杀之恩呢!”
“阿拾,我从没想过要杀你。”黑暗中,他的声音有些发涩。
我又好气又好笑地拿火把在他脸上晃了一圈,嗔怪道:“你这人怎么如此开不得玩笑?你呀,以后少说好听的话夸我,什么有天赋,我将来要是得意自满找人比剑,冤死了也算你的错。”
“嗯,好我走了。”
“好什么呀?你看得清路吗?”我话没说完,眼前的人已经纵身跃下石阶,消失在了黑暗里。我摇头自嘲一笑,心道,自己这样拙劣的剑术居然还敢同他这样的高手对招,果真是活腻了。
于安走后,我打开智氏的几只箱子看了看,又打开赵氏的几只箱子翻了翻。智氏的不少事情,我在秦国就早有所闻,因为毕竟它是晋国仅次于赵氏的大族,秦人关心它的动作不足为奇。而赵氏的箱子里,对赵鞅一宗记录甚少,多的都是旁系小宗的密事。六卿之乱发生在十几年前,若想查明阿娘的身世,我恐怕得到最高层的羊皮卷上去找。
我手持火把沿着石梯小心翼翼地往上爬去,越往上,风声越大,越往上,越是心惊。这石梯极陡极冷,一级级往上,好似永远没有尽头。
爬到第三层岩石台的时候,我迫不及待地从石梯上跳了下来。回身望去,洞底几点微弱的灯光几不可见。
这黑幽幽的山洞是天枢的“心”,这一个个箱子就是它出生以来所有的“记忆”。它把它的快乐,哀伤,光明,卑劣,全都藏在这里。而这一刻,我就站在它心里。
日出入洞,月升下山,我在“锁心楼”里一连待了四日。
第五日,我正在翻看楚国的几只木箱时,于安打开了洞门。
“这么快就天黑了呀!你等等我,我看完这一卷就下来!”我眼不离卷,随口喊了一句。
“好。”于安应了我一声,温文清雅的声音在山洞里悠悠荡开。
我看完手中的竹简,合上木箱,绕着岩石台一盏盏地吹灭洞中的油灯。
于安手持火把站在石梯的最末一级上等着我。
“于安,我之前有没有夸过你声音好听?”我小心翼翼地爬下石梯。
“没有。”
“哦,你声音挺好听的。”我跳到他身前,笑嘻嘻地看着他。
他微微一笑,转身朝洞口走去。
洞门一开,雪地上刺目的阳光扎得我一下就闭上了眼睛:“天还没黑呢,你怎么就来接我了?扎得我眼睛痛!”
“你要是在洞里再多待几天,你的眼睛才真要废了。”于安伸手捂住我的眼睛,“今天是岁末,他们在我院子里烤了一只山猪,兑卦的女乐们也都来弹琴歌舞助兴,我想你喜欢热闹就提早来接你了。”
“这么快又岁末了啊。”我缓缓睁开眼睛,可一见到光,眼睛还是不住地往外流眼泪。
“先闭上吧,我背你走一段。”于安俯身不由分说地将我背了起来,“你去年岁末怎么过的?”
我闭着眼睛趴在他肩上,想了想道:“去年岁末,我在从艾陵回宋国的路上,那天刚好经过一个村子,有人在村口祭祖,热闹得很。”
“他们请你吃酒了?”
“没,叫几个小毛孩把我的干粮都抢跑了,饿了我整整一天。”
于安轻笑一声,没有说话,我于是又问:“那去年岁末,你是怎么过的?”
“没怎么过,四儿有了身孕,就简单备了些酒祭祀了董氏先祖。”
“你刚回新绛那会儿,卿相就没让你娶别家大夫的女儿?”
“给找了个大夫家的嫡女,但四儿自幼待我情深,董石也该是我的嫡子。”
“是啊,她八岁认识你,一爱便爱了那么多年,若说情深,没人比得上她。”
“嗯。”
“只可惜,我那套嫁衣才绣了一半,你们的婚礼我也没能参加。不然,也总有个亲人替她梳梳头发,穿穿鞋,陪她坐上那辆出嫁的马车”我叹息着睁开酸痛的眼睛,山路旁的雪松上飘下一阵水晶似的雪末,那雪末儿飞旋着,闪着夺目的光,一路飞进我的记忆。
我闭上眼睛,心越飘越远,身子越来越轻。碎冰之声渐渐远去,有风在我耳边呓语,阿拾,你这次回去,他若不能像以前那样待你,你就回来吧
第271章 木槿花忆(一)()
于安背着熟睡的我一路从山上回到了谷中,商的一曲子衿叫我猛地从白雪纷飞的睡梦中惊醒。
夕阳下,于安背着我站在巽卦的院门外,红紫色的晚霞横斜一地。
“我居然睡着了,你怎么也不叫醒我?”我从于安背后跳了下来。
“眼睛好些了吗?还疼吗?”他低头打量着我的眼睛。
“没事了,就是洞里待太久被雪光晃到了。”我探头往巽卦的院子里看了一眼,正在捻弦唱歌的商看见了我就朝我招手,示意我过去。
我冲她挥了挥手,转头对于安道:“我想先去看看五音,你能让阿羊给我准备个食盒吗?我还要一壶松香酒。”
“这个时候,你去看她做什么?”于安听到五音的名字颇为诧异。
“我有些话想问她,问完了就回来。这里一时半会儿不会结束,等我从五音那儿回来了再同你们一起热闹。”
“要我陪你一起去吗?”
“不用了,那边还有守卫。再说,我打不过你,难道还打不过五音吗?”
“我不知道你要问什么,只是五音对你说的话未必都是真的,你自己掂量着听。”
“知道了。我之前有说过你很啰嗦吗?”
“以前没有,现在说了。”他微微一笑,低头整了整身上青衿长袍,转身进了巽卦。
阿羊很快就把我要的东西送了出来,天枢难得这么热闹,她一张小脸喝了酒红扑扑的,甚是娇美。
这厢是琴瑟和鸣,人声鼎沸,另一厢却是凄冷庭院,寂静无声。
我拎着食盒走到五音房门外,门口的两个守卫见到我立马迎了上来。我表明来意,他们互看一眼便为我打开了房门。
五音正如我几个月前见她时一样端坐在猫眼石串成的珠帘后,不同的是,她此刻的饭桌上空空荡荡的,只有一碗黍粥和一碟腌渍的干菜。
“这个时候,乾主不去同众人守岁,到我这儿荒凉地来做什么?”五音低头喝了一口黍粥,案上那一小碟干菜似乎一动都没动过。
“我给夫人送点吃的来。”我从食盒里端出一碗粱米饭,一盘烤炙的山猪肉,一盘泡水新煮的蘩菜和一小豆盐渍的青梅酱。
五音看了一眼,笑道:“没想到巽主那双杀人的手,倒挺会持家的。‘锁心楼’你去过了?”
“去过了。”我拿出两只红底描双鱼纹的耳杯放在五音面前,满满地斟上一杯清冽醇厚的松香酒。
五音端起酒杯闻了闻,仰头一口饮尽:“那你在里面都看到什么了?”
“二十多年前,范府曾有个名叫舜的女孩,她是谁?她和我有什么关系?”
“你既这么问,自然已经知道她是谁。”五音提袖又给自己斟了一杯酒,依旧饮尽。
“她是我娘?”
“你说呢?”两杯松香酒下肚,五音的脸已经红了,她用食箸夹了一片炙肉放在青梅酱里沾了沾,却迟迟没有送进嘴里。我又给她倒了一杯酒,她放下食箸也喝了。
“我有五个月没有喝酒了,真烧心啊!”五音捏着空耳杯,把鼻尖凑到杯底深深地闻了一口,然后笑着又把酒杯递到了我面前。我给她斟上了酒,她的眼睛直直地盯着我,眼神却渐渐地穿过我远远地飘开了,“我第一次见到她时,她约莫只有十二岁,一头长发生得同齐地黑锦似的,又柔又亮。明明还是个孩子,却偏偏喜欢在耳边簪花。她那天就穿了一件素白的单衣骑在范吉射的肩膀上,按着他的脑袋从那木槿花枝上摘花。摘一朵,扔一朵,扔了一地的花才选了朵桃中带紫的簪在耳边。范吉射是谁,晋国上卿范鞅的儿子,范氏的世子,新绛城里杀个人跟杀只鸡一样的人。可你阿娘就骑在他头上,娇娇地喊,左一点,右一点,高一点,低一点。我那时候就想,这世上的人果真是一人一命,我同她那么大的时候,天没亮就要随老父出船打渔,打渔回来还要卖鱼、洗船,熬夜补渔网。可她什么都不用做,只要仰着一张比花还美的脸,在树底下喊,左一点,右一点,高一点,低一点”
“我娘是范氏的女儿?”五音口中的阿娘是我从没见过的阿娘,我盯着五音的嘴,脑中浮现的却阿娘死时那张蜡黄憔悴的脸和她瘦得只剩下骨架的伤痕累累的手。
五音看着我,可我的眼泪已止不住地在眼眶里打转。
“你外祖母是范鞅最疼爱的胞妹,你娘是范吉射的表妹,十岁之前养在鲜虞国,十岁之后一直住在范府。范家老主母无女,待她犹胜亲女。范吉射恋慕她,恨不得把什么好东西都送给她。不过她那张脸也的确值得这天下最好的东西。”
“那范吉射是我阿爹?”
“哈哈哈,他倒是想。可惜,你阿娘另有心上人。”
“你如何知道?”
“范氏宗主范鞅那会儿还是晋国的上卿,赵鞅每三日就让我到范府给范氏主母送鱼羹。那日我出府时路过花园,瞧见你娘红着脸躲在墙根底下,墙外有人唤她,阿舜,阿舜,你还在吗?我要见你。”
“谁在喊她?然后呢?”
“然后,我就帮了她。我帮她翻墙逃出了范府,帮她见了墙外的男人。你说,我那日如果不帮她,会不会这世上就没有你了?会不会她也就不用死了?可我就是想要看她翻出那面高墙,我就是想叫她受些尘世里的苦。凭什么她就不能受苦,不能颠沛流离。她死的时候,她的脸还白吗?还嫩吗?她还能骑在别人头上摘花,摘一朵,扔一朵吗?哈哈哈哈也活该她短命,谁叫她爱了不该爱的人,生了不该生的孩子。”五音借着酒劲跪直了身子,隔着一张案几一把捏住了我的下巴,“你倒是个尘土里长大的孩子,可我第一眼见到你,我就不喜欢你。现在,我更讨厌你了。”
“很好,因为我也不喜欢你!”我扣住五音的手腕狠狠地甩开,“你我本就不是什么可以互相喜欢的关系。只是我不明白,你今日为什么要故意同我说这番话,你有什么目的?”
“我没什么目的,我只想告诉你,这世上同你最亲的人不在新绛,而在临淄。你该帮的人也不在晋国,在齐国。”
“齐国?你果然投靠了陈氏!为什么?”
“为什么?当年,若不是赵鞅因为一己私欲杀了邯郸大夫赵午,赵午的儿子就不会反,范氏也不会反,晋国就不会乱。你知道,一场六卿之乱死了多少人,有多少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就是因为他赵鞅觊觎邯郸城里的五百户卫民。他赵氏这些年的风光,全都是用别人的命堆出来的。”
“你恨卿相?”我惊愕。
“我早就说过,我不爱他。”
“你爱的人死在六卿之乱里了?”
五音沉默了,她的脸被酒烧得通红,可眼睛里却惨淡一片。让人窒息的沉默在房间里四下弥漫,她举杯又喝了两口辣酒。
“我父亲是谁?”
“我不知道。”五音重重地放下酒杯,起身拎起案几上的酒壶,高声道,“你走吧,我喜欢一个人喝酒。”
“‘锁心楼’最早的几只箱子里,有好几处文字都被人故意用黑漆划去了,黑漆划掉的是什么?
“我不知道。”五音背对着我掀开里屋的珠帘,“二十年前,赵鞅新建天枢时,天枢的总管不是我,放在‘锁心楼’最高处的几只箱子也不是我封的。”
“那是谁?”
“你认识的一个人。”
“谁?”
“太史墨。”
离开五音的院子时,暮色已落,我沿着谷中小路来到巽卦的院门外,院子里依旧热闹非常。弹琴的,舞剑的,调笑的,叫骂的,嘻嘻哈哈闹作一团。我在门外站了片刻,转身独自回了乾卦。
楚王的“绕梁”琴端端正正地摆在床榻边的案几上,我以指勾弦,“铮——”的一声响,曼妙的琴音在黑暗中悠悠荡开。
我忽然想起阿素,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