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永恒之不死神医-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帆微微一笑,“也罢,那就指点指点吧。”

    沐逢春大喜,“多谢神医。”

    杨帆摆了摆手,“不必,你直接使出你最强的招式吧。”

    “是,”沐逢春双眼火热,拿出自己的佩剑,往后走了几步。

    沐灵仙很识时务的回到了雪风身边,静静的在一旁看着。

第79章() 
飞来峰上,沐逢春手中握着剑,而在剑的周围,围绕着一圈灰白色的荒芜气息。

    感受到这股气息,杨帆赞赏的点了点头。

    看到杨帆的点头,沐逢春的眼神之中有些许得意,这一道荒芜剑气乃是自己闭关多年所悟出的,至今还没有使用过,今天既然杨帆愿意指点自己,沐逢春自然要将其使用出来。

    沐逢春轻轻挥舞手中的剑,将剑放在身前,微微闭上双眼。这时,以沐逢春为中心,全身周围释放出之前那环绕在剑上的荒芜之气,然后就可以看见三丈以外的树木和杂草由外向内开始枯萎。

    当荒芜之气再次回到沐逢春的身上之时,沐逢春的双眼也猛的睁开。随后提剑猛的一指杨帆,一道伶俐的灰白色的荒芜剑气,便朝杨帆飞射而去。

    看到这一到荒芜剑气朝自己飞射而来,杨帆的神情十分的平静,之间杨帆身体微侧,右脚向前迈了一步,然后一伸手,那一道荒芜剑气就被杨帆接在手中。

    杨帆接过灰白色的荒芜剑气,将其拖在手掌之中,开口顺道:“你领悟的这一道剑气十分的不错,只可惜你凝聚的方式不对。”

    沐逢春看着自己那一道吞噬了三丈之内生物生机的剑气就这样被杨帆轻而易举的掌控了,眼中除了震惊之外,再无其他,“请神医指教。”

    杨帆笑了笑,“你方才吞噬时是由外而内,这无疑限定了你这一招的威力,使得这一招在一定程度上被限制了。”

    说着杨帆反手一转,那倒灰白色的剑气朝转变成绿色,然后以杨帆为中心,开始由内而外朝四周扩散开来,很快就覆盖了整个山顶。

    也就在这个时候,之前被吞噬了生机的树木和杂草,开始重新恢复生机,而且比之前长得还更加的茂盛。

    杨帆的双手重新负到身后,看着沐逢春说道:“你明白了吗?”

    沐逢春想了想,随后抱拳朝杨帆鞠了一躬,“多谢神医指点。”

    “嗯,”杨帆点了点头,“好了,你下山吧,至于沐灵仙,每一年我都会允许她回去一次的。”

    “是。”沐逢春再次拱了拱手,来到沐灵仙和雪风身边。

    沐逢春将目光投向雪风,开口说道:“听钦儿说你是天剑尊者的传人,有机会一定要好好的切磋一下。”

    雪风微微点头,“一定。”

    沐逢春笑了笑,然后伸手摸了摸沐灵仙的脑袋,“仙儿,以后不能在任性了,要听神医的吩咐。”

    沐灵仙双眼微红,已经母亲死的早,沐钦又痴迷武道,自己基本上都是沐逢春这个爷爷带大的,所以沐灵仙对沐逢春的感情,自然是不用言语。

    “爷爷您放心,我会好好做事的。”沐灵仙乖巧的说道。

    沐逢春点了点头,再次看向雪风,“雪风,仙儿我就托付给你了,你可要好好的照顾她,保护好她,否则的话,我非得闯上飞来峰,和你决一死战。”

    雪风一脸认真的看着沐逢春,“您放心,只要有我在,就绝对不会让小仙女受到半点委屈和伤害。”

    “哈哈哈,”沐逢春大笑一声,“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好了,那我回去了。”

    沐逢春朝杨帆点了点头,随机那些自己的佩剑,朝山下走去。

    看着沐灵仙依依不舍的神情,雪风伸手将沐灵仙的手轻轻的握住。

    感受下雪风手心传来的温暖,沐灵仙幸福的笑了。

    汴京,长生医馆,妃儿正在检查药柜中药材的库存情况,几天下来,似乎药材用的都差不多了。

    就在这时,药房中传来了一阵脚步声。

    “您好,请问是问诊,还是拿药?”妃儿依旧面对着药柜,以至她并不知道来人是谁。

    “我听说有人得了相思病,所以特地赶来看看。”

    妃儿的身体在听到这熟悉的声音之后,身体毫无预兆的僵住了,然后一个转身,猛的扎进了来人的怀里。

    “公子,你可总算回来了。”感受这这股熟悉的温度,妃儿梨花带雨的笑了。

    来人除了杨帆还能有谁,杨帆处理完飞来峰的诸多事宜之后,第一时间就赶了回来。

    “嘻嘻,妃儿姐姐,你怎么哭了。”小小从杨帆的身后冒了出来,嬉笑道。

    “哪有!”妃儿俏脸一红,离开了杨帆的怀抱。

    “好了好了,别闹了,赶紧收拾一下。”汐儿一边将身上的包袱接下,一边说道。

    “哦。”小小乖巧的点了点头,与汐儿一同忙碌了起来。

    杨帆伸手轻轻的抚摸妃儿的脸庞,将其眼角残余的泪水擦去,“我不在的这段时间,真是苦了你了。”

    妃儿摇了摇头,“不辛苦,不辛苦,一切都挺好的。”

    杨帆欣慰的笑了笑,“对了,秋俪呢?”

    “唉,”妃儿轻叹一声,“秋俪她呀,最近今天心情很沉闷,天天坐在后院抚琴,估计是真的得了相思病了。”

    杨帆的脸色有些许的愧疚,随后迈开步子,朝后院走去。

    可这还没到后院,杨帆就听到了一阵熟悉又忧伤的歌声:“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在瓶底书刻隶仿前朝的飘逸,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你眼带笑意”

    这首歌是杨帆穿越之前最喜欢的歌手的一首歌,在自己和秋俪相遇之后,杨帆曾独自对秋俪唱过。当时秋俪在听完之后,瞬间就爱上了这首歌。

    而如今,秋俪在思念杨帆之余,独自一人坐在后院之中,抚琴独唱。

    杨帆的脸上露出一丝柔情,脑海之中浮现出第一次遇到秋俪的情景,当时的秋俪,还是个无忧无虑的公主。可耐和造化弄人,历史也不可改变,所以杨帆值得看着历史朝他原本的方向前进着。

    悄身来到秋俪身后,伸出手,轻轻的握住了秋俪的双手。

    “铮”的一声,琴声戛然而止,两行清泪顺着秋俪的脸颊,滑落在古琴之上。

    “我回来了。”杨帆平淡又略带歉意的说道。

    秋俪将身体微微向后一靠,就靠到了杨帆的怀里。

    杨帆坐到秋俪身边,让秋俪的脑袋靠在自己的肩膀上,伸出擦去秋俪的泪水,随后用纤细的手指,在古琴上轻抚。

    琴声想起,秋俪痴了,听到琴声的汐儿、妃儿还有小小,也痴了。在这悠扬的琴声中,四女的脑海中回荡着的除了满满的回忆外,还充斥着满满的幸福。

    (本卷完)

第80章() 
“小姐,小姐。”汴京城府衙内,柳儿一路小跑着来到书房之中,“小姐,小姐。”

    石兰放下手中的公文,“什么事大惊小怪的,没看到我正忙着呢吗?”

    柳儿大口的喘了两口气,“小姐,我可是带着一个好消息来的。”

    石兰拿起另一份公文,摊开,“什么好消息啊,让你这么慌慌张张的。”

    柳儿嘿嘿一笑,“小姐,我带来的这个好消息,你绝对会感兴趣的。”

    “好了柳儿,你就别贫了,赶紧说吧。”石兰一边阅读公文,一边说道。

    柳儿轻轻的咳嗽了两声,“咳咳,我刚才去买菜,听张大婶说杨大夫回来了。”

    “真的?!”石兰放下公文,站起来来到柳儿身边,“你说的是真的,杨大夫真的回来了。”

    “当然啦,千真万确。”看着石兰的反应,柳儿的脸色就有些得意。

    石兰一脸激动的在屋内走来走去,然后拍了拍柳儿的肩膀,“好啦柳儿,我出去一下,和我爹说一下,中午就不会来吃饭啦。”说着石兰就快步朝屋外走去。

    柳儿愣了愣,轻叹一声,“唉,完了,看来小姐已经没救了。”随后无奈的摇了摇头,朝内屋走去。

    长生医馆内,许多人听到杨帆的归来,无论有病的没病的,都纷纷来找杨帆,想让杨帆替自己把把脉,保平安。所以杨帆才到的第二天,医馆内就人山人海,忙的不可开交。

    石兰来到医馆,看着满屋子的人,又看了看坐在问诊台上替人号脉看病的杨帆,下意识的撅了撅嘴。

    “呀,石兰妹妹,你怎么来了,真是好久不见啊。”忙碌着的汐儿看到石兰,连忙上前打招呼。

    石兰有些手足无措的笑了笑,说道:“我听说你们回来了,有些问题想请教下杨大夫。”

    “哦,这样啊。”汐儿点了点头,“真不好意思啊,现在挺忙的,恐怕你要等一会儿了。”

    汐儿摇了摇头,“没关系的,要不我帮你们一起吧,反正我也没什么事。”

    汐儿看了看杨帆,笑了笑说道:“既然如此,好吧。”

    “嗯。”说着石兰看了看,也加入了四女的行列之中。

    对于石兰的到来,杨帆是知道的,不过碍于前来问诊的人较多,所以杨帆也没有起身打招呼,只是朝石兰笑了笑。

    看到杨帆对自己笑,石兰点头回应,然后一脸高兴的忙碌了起来。

    忙碌一直持续到了大中午,那些还没排到的号的人,也很自觉的离开了,他们虽然很想让杨帆提自己看看,但是毕竟杨帆也是人,是需要休息,需要吃饭的。

    看完最后一个病人,杨帆起身伸了个懒腰,来到了正在个汐儿收拾桌子的石兰身边。

    “石兰,好久不见啊!”杨帆轻声说道。

    石兰听到杨帆的话,连忙转身,可是由于距离太近,石兰差点就贴到了杨帆的身上。

    石兰见状,连忙后退两步,然后故作镇定的说道:“是啊,好久不见。”

    杨帆笑了笑:“好了,让她们收拾吧,我们出去走走。”

    “嗯,”石兰点了点头,跟着杨帆,来到了院落之中。

    “最近还好吗?”杨帆与石兰并肩漫步在小路之上。

    石兰点了点头,“挺好的,这一段时间里汴京城内也没什么大案子发生,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且秋试马上就要到了,城内各个地方都加强了巡逻。”

    “这样啊,”杨帆笑了笑,来到茶亭下的椅子上坐下,“那石大人最近身体如何。”

    石兰坐在杨帆对面,“我爹的身体也挺好的,请杨大夫放心。”

    “那就好。”杨帆点了点头,“对了,我有件东西要送给你,你等我一下。”说着杨帆起身,朝里屋走去。

    石兰看着杨帆的背影,心中对杨帆所说的继续,很是期待。

    没等多久,杨帆就拿着一把剑,重新回到了茶亭。

    “这把剑送给你。”杨帆将剑放在桌子上。

    “送给我的吗?”石兰有些难以置信的问道。

    “嗯,”杨帆点了点头,“这把剑的名字叫芷兰,是一把专门为女性打造的剑。”

    “芷兰?”石兰将剑拿起我在手中,“铮”的一声,就将芷兰从剑鞘里拔了出来。

    芷兰剑一出鞘,整个剑身就营绕这一阵淡淡的幽光。

    再看剑身,剑身长二尺八,宽一寸,通体细长,明亮。剑纹清晰,浑然天成。

    “好剑。”石兰不停的大量着芷兰,爱不释手。

    “这个真的是送给我的吗?”石兰再次询问道。

    杨帆笑了笑,“是的,有了这把剑,你下次再与人交手时,就不用担心剑会断的问题了。”

    石兰将芷兰剑入鞘,“那就多谢杨大夫了。”

    “石兰你不必客气,”杨帆又拿出一本册子,“这本是芷兰心法的口诀,你拿回去修炼,我这里还有一套配合芷兰心法及芷兰剑的剑法,我现在将它传授给你。”说着杨帆拿起芷兰剑,走到一片空地上,将芷兰剑拔了出来。

    “看仔细了。”杨帆将剑鞘随手一丢,然后便拿着芷兰剑,一招一式的演练了起来。

    石兰认真的看着杨帆的每一个动作,暗自称赞,“好俊的剑法。”

    随着芷兰剑轻点地面,最后一式也演练完毕了。

    “记住了吗?”杨帆看向石兰问道。

    “啊?”石兰顿了顿,“嗯,差不多记住了。”

    杨帆将芷兰递给石兰,“好,那你来试试。”

    “嗯,”石兰起身接过芷兰剑,按照之前杨帆演练的剑招,比划了起来。

    “不对,这里要这样。”杨帆来到石兰身后,握着石兰的手,手把手的将石兰错误的剑招演讲了一边。

    “记住了吗?手臂不要太僵硬,自然一点。”杨帆几乎是贴着石兰的耳朵说的。

    “嗯,记住了。”石兰俏脸微红,点头说道。

    “好,你再试试。”说着杨帆送来手,让石兰独自演练。

    石兰平心静气,再次演练了起来。

    演练了几遍之后,除了有些生硬之外,石兰已经将剑招都记住了。

    “嗯,不错,剑招你基本上都掌握了,配合上芷兰剑和芷兰心法,才能发挥这套剑法的威力。”

    “好,谢谢杨大夫,我一定会好好练习的。”石兰握着芷兰剑,开心的说道。

    看到石兰如此的开心,杨帆也很欣慰,一时间尽然都不知道该如何开口了。

    不过好在这是汐儿赶到了,朝杨帆和石兰挥了挥手,“公子,石兰妹妹,吃饭了。”

    杨帆点了点头,“来石兰,吃完饭再走吧。”

    石兰点了点头,“好,那就多谢杨大夫款待了。”

    说罢,石兰跟着杨帆,来到正堂与杨帆还有汐儿等人,一同吃起了午饭。

    午饭过后,石兰待了一会儿便回去了,而在石兰走后不久,誉王就派人前来邀请杨帆明天下午到状元楼一聚。

    对于誉王,杨帆还是颇有好感的,所以这一次的邀请,杨帆便欣然接受了。

第81章() 
状元楼,位于汴京皇城外不远处的街道中心,在这里,每年秋试之时,都会有无数前来赶考的学子聚集于此,探讨学术,以文会友。而再过十几天,秋试就要开始了,所以状元楼,便成了汴京城最热闹的地方。

    在状元楼二楼的雅座之上,誉王与杨帆对立而坐,正在悠闲自在的品着香茶,而泡茶之人,正是跟随杨帆前来的汐儿。

    原本杨帆想要单独前来,毕竟誉王派来的人只说请杨帆一个。

    可耐和四女不放心,经过商讨之后,最终决定让汐儿跟随杨帆前来,毕竟四女之中最懂得和王公贵族打交道的,非汐儿莫属了。

    对于汐儿的到来,誉王不但没有不高兴,反而十分的欢迎。当初誉王妃在医馆内调养时,汐儿没少提自己照顾誉王妃。

    “杨大夫,你看,每年的这个时候,我都会来这里坐坐,看着学子们朝气蓬勃的样子,感觉自己都变得年前了不少。”誉王去微笑着说道。

    杨帆点了点头,“誉王殿下您虽然不过问朝堂之事,但是对国家的未来,还是高度重视的。”

    “哈哈哈,”誉王大笑了起来,“看来什么都瞒不过杨大夫你啊。哎,没办法,毕竟现在坐在皇位上的可是我的亲弟弟,我这个做哥哥的,还是要偶尔替他把把关。虽然用人这一方便,他的眼光不错,但我还是得替他看着点,以免他用错人。”

    杨帆笑了笑,端起一杯茶,闻了闻,随后亲亲的抿了一口,“能够像誉王殿下您这般洒脱的,但又心系国家和黎明苍生的,这世上怕是没有几个了。”

    誉王也不否认,端起汐儿刚刚斟满香茶的茶杯,细细的品了起来。

    就在这个时候,状元楼内有了动静,只见一名样貌俊郎,身材匀称,皮肤白皙的白衣书生,在其他几名书生的簇拥下,走进了状元楼。

    “大家静一静,静一静。”这名书生走到楼梯中间的平台上,高呼道:“我公孙明自幼习文,五岁成诗,七岁颂词,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今天,我愿在此,在这状元楼内,摆下擂台,以文会友。”

    说罢,公孙明从楼梯上走下,站在状元楼当中,然后之前跟随而来的其他几名书生迅速的在其前后左右三尺开外的地方摆了四张桌子,而桌子上摆放着的物件,也有所不同。前后张桌子上摆放这古琴和围棋,左右两张桌子上则摆放着文房四宝。

    “各位,有兴趣则皆可上前一试,无论是琴棋书画,无论是一个人还是四人人一起,只要我公孙明输了其中任何一样,这一百两纹银,我公孙明愿双手奉上。”说着公孙明从怀中掏出一张一百两的银票,放在了身前的桌子上。

    “这谁呀,这么嚣张。”

    “就是,太嚣张了。”

    一时间,状元楼内开始纷纷议论起来。

    “誉王殿下,这公孙明,您可知道是何许人也?”杨帆看了看一脸笑意的誉王,开口询问道。

    “知道,当然知道。”誉王将手中的茶杯放到桌子上,“这个公孙明乃是当朝太傅公孙杭的长孙。在家族的影响之下,公孙明自幼学文,而且天资极佳,三岁就被称之为神童了。正如他所言,五岁成诗,七岁颂词,琴棋书画无一不是样样精通。不过也正因为如此,这个公孙明心高气傲,极其自负,在书院中,很少把人放在眼里,甚至连许多先生都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

    杨帆点了点头,“看样子今天有好戏看了。”

    誉王笑了笑,也没说话,静静的观看着。

    “我们几个愿意一试。”片刻之后,四名书生站了起来,来到四张桌子前,一一坐下。

    “请赐教。”公孙明拱了拱手,来到摆放着围棋的桌子前,放下了一颗黑子。随后又来到放有文房四宝的桌子前,龙飞凤舞的这下了一副上联:“日月潭中映四月,日月潭上日月明。”

    写完这些之后,公孙明再次转身拿起一颗黑子,放到了棋盘之上。随后,公孙明一个转身,拿起毛笔,在一张宣纸上,画起了丹青,一边画,还不忘一边下棋。

    公孙明一心两用,况且还游刃有余。

    再看那前来挑战的四名书生,坐在对联前的那一名书生看着公孙明写的上联,提笔思考了许久之后,最后无奈的轻弹了一声,放下笔后便离开了位置。

    而与之对弈的那一名书生,此刻也陷入了苦战。

    对比公孙明微微一笑,转身提笔,画下最后几笔之后,他的丹青就率先完成了。

    挑战公孙明丹青的这名书生看了看公孙明宣纸上绘制的雄鹰展翅图之后,不甘的放下了笔,离开了座位。

    公孙明嘴角微微上扬,来到放有古琴的桌子坐了下来,轻轻的吐了一口气后,便开始弹奏了起来。

    坐在公孙明对面的那名书生见状,也不甘示弱,抚琴弹奏而起。

    顿时,状元楼内想起了两道铮铮肃杀的琴音,就好似两只军队正在殊死拼搏一般。

    突然“端”的一声,前来挑战的那名书生的琴音戛然而止,而他手下的古琴,琴弦以经断了。

    公孙明停止抚琴,便这名书生笑了笑,“承让了。”说罢公孙明站起身来,来到放有围棋的桌子前。

    而也就在这时,与公孙明对弈的这名书生无奈的将手中的白子放回棋篓,朝公孙明拱了拱手后,也离开了座位。

    “哈哈哈哈,”公孙明笑了起来,“还有谁愿意一试?”

    一时间见识到状元楼内鸦雀无声,抛开琴、棋、画不论,当当这上联,就已经很让人头疼了。更何况公孙明的琴、棋、画这三项也丝毫不差。

    见周围无人上前,便开口说道:“难道我这一百两纹银,今天要原封不动的带回去了吗?”

    话音落下,公孙明见还是无人上前,便无奈的摇了摇头,欲将银票收起,“看来我今天是白来了。”

    “不如让我来试试?”

第82章() 
“不如让我来试试?”就在这时,一名身穿布衣,身材略显矮小,面目白皙的书生。缓缓的走到放有对联的桌子前,坐了下来。

    “这位兄台很是面生,听口音想来应该不是本地人事,不知兄台如何称呼。”公孙明拱了拱手,故作客气的询问道。

    “我叫杨霖。”这名叫杨霖的书生头也没抬,就这样平淡的回答了一声,便提笔,在纸上留下一行文字。

    “文武堂中论文武,文武堂上文武斌。”

    “好,对的好,对的好。日月潭中映日月,日月潭上日月明;文武堂中论文武,文武堂上文武斌。好,好,好。”二楼中誉王看着杨霖龙飞凤舞的文字,拍案叫绝。

    杨帆也赞赏的点了点头,“日月对文武,确实是绝对啊。”

    看到杨霖如此轻松的对出下联,公孙明心中也暗自称好,只不过必须面子,没有体现出来罢了。

    写完这一副下联,杨霖起身来到了另一张桌子前坐下,摊开一张宣纸,看了看公孙明所画的丹青之后,微微一笑,便开始挥毫在宣纸上绘制了起来。

    公孙明在一旁面带笑意的看着,不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