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永恒之不死神医-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公孙明在一旁面带笑意的看着,不过还不到一会儿,公孙明脸色的笑容便变得僵硬起来,很快,笑容就被震惊给取代了,因为杨霖宣纸上呈现的丹青,气吞天下图,丝毫不必公孙明的雄鹰展翅图来的差,而且在意境之上,似乎还略高出了一筹。
公孙明现在已经不得不开始正视杨霖了。
“请。”公孙明端坐在放有围棋的桌前,出于客气,让杨霖执黑先行。
杨霖也不客套,从棋篓中拿出了一颗黑子,直接放到了棋盘的正中间,天元的位置上。
公孙明又是一惊,心中暗想,要么这个杨霖根本就不懂得下棋,要么杨霖的棋艺,已经达到了大师级的境界。
不过这一想法,很快就从二人的对弈中得到了证实,因为还不到一炷香的时间,面对杨霖犀利的攻势,公孙明似乎已经开始有点招架不住了,不过碍于颜面,公孙明也是用劲了浑身解数,直到棋盘上无子可落时,二人方才停止博弈。
二人一停手,两名之前跟随公孙明前来的书生便连忙上前,开始清点子数。
公孙明的心中多少有些忐忑,毕竟一局下来,直到最后的收官,自己都是处于被动的。
反观杨霖,就显得比较轻松了,杨霖正闭目养神,静静的等待结果。
“一百八十,一百八十一,一百八十二,一百八十三,一百八十四。”点数的两名书生,最终都点在一百八十四子时停了下来。
两名书生互相点了点头,然后其中一名书生看了看公孙明和杨霖,咳嗽了两声,开口说道:“黑子,一百八十四子,白子,一百七十七子。”
听完结果,众人开始议论了起来,很明显,从结果来看,是杨霖赢了。
“但是。”就在这个时候,这名书生又开口了,“按照围棋的规矩,执黑先行的一方需要让出三点七五子,所以最终的结果是,黑子,一百八十点二五子,白子一百八十点七五子,白子以半子的优势获胜。”
听完最终结果,公孙明无疑是松了一口气,至少在围棋上,自己扳回了一层。
公孙明长舒一口气,“好了杨霖兄,请吧。”公孙明起身,来到了放有古琴的桌子前坐了下来,平心静气之后,便将双手放在琴弦上,开始抚琴。
“铮”的一声,状元楼内再次想起了那铮铮的肃杀琴音,仿佛有千军万马,正朝杨霖冲锋而来。
面对着铮铮琴音,杨霖面不改色,看了看桌子上的另一架古琴,却未弹奏。而是走了两步,伸手从边上的桌子上拿起了一直未蘸有墨水的毛笔,把玩了一会儿之后,朝公孙明正在弹奏的古琴,丢了过去。
“铮”的一声巨响,毛笔准确无误的镶入了琴弦之中,而公孙明的琴声,也随之戛然而止。
“你这人怎么般无礼,怎可随意打断他人抚琴。”之前围棋点数的一名书生上前,指责杨霖。
杨霖冷笑一声,“无知。”便不再理会。
“你。。。。。。”这名书生显然被气的不轻。
不过还不等这名书生把话说完,就被公孙明给制止了。公孙明看着杨霖,虽然心有不甘,但却不得不承认,“没想到,没想到啊,七绝琴音,这世上没想到还能有人弹奏出七绝琴音。”公孙明轻叹一声,“杨霖兄果然技高一筹,是我输了,这一百量纹银,你拿去吧。”
杨霖摇了摇头,“求道之路,永无止境,又岂可用金钱来衡量?”
“你。。。。。。”公孙明愣了愣,从小到大他还是第一次受这样气,但对于眼前的杨霖,公孙明却一点办法都没有。“我公孙明一诺千金,你难道是看不起我吗?”
杨霖轻叹一声,“既然如此,我这里也有一副上联,如果你对不上,这一百两纹银我再拿也不迟。”说罢,杨霖拿起笔,在纸上写下六个大字:烟沿檐掩燕眼。
公孙明看着这六个字,一时间竟不知其意。
“此为何意。”
杨霖将手中的笔随手一丢,解释道:“此意为:炊烟沿着屋檐,掩盖了屋上燕子的眼睛。”说完,杨霖便转身离去,临走前还丢下一句话,“三天后,状元楼内,愿闻君解。”
公孙明看着桌上的六个大字,无力的瘫坐在椅子上。
“看样子,公孙明是遇到对手了。”誉王笑了笑,看向杨帆说道。
但此时的杨帆,正一脸难以置信的看着桌上放着的六字,甚至连身体,都微微颤抖了起来。
“杨大夫,杨大夫,你怎么了?你没事吧?”誉王有些担忧的询问道。
杨帆回过神来,带着歉意朝誉王笑了笑,“不好意思,誉王殿下,我要失陪了,刚刚想起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需要马上去做。”说着杨帆朝誉王拱了拱手,便起身离去了。
汐儿见杨帆离去,也连忙起身朝誉王欠身,以表歉意,便快步跟上了杨帆的脚步。
誉王愣了愣,随即无奈的摇了摇头,拿起汐儿刚刚泡好的一壶茶,替自己斟了一杯茶后,一边喝,一边继续观望着。
第83章()
杨帆急急忙忙的走出状元楼,四处张望,但却没有看到自己想要寻找的人。
“公子,你怎么了?”汐儿追了出来,关切的询问道。
杨帆一脸激动的看着汐儿,“刚才那个杨霖写下的那副上联,烟沿檐掩燕眼,你知道吗?你知道吗?这个上联除了我之外,就只有蝶衣,就只有蝶衣才知道。”
汐儿一惊,“公子,公子你的意思是,这个杨霖与蝶衣妹妹有关?”
“嗯,”杨帆兴奋的点了点头,“虽然有可能是巧合,但是哪怕是一点希望,我也要追寻下去。”
汐儿也四处张望了一会儿,但也没有发现杨霖的去向。“公子,杨霖不是说他三天后还会来状元楼吗?到时候你在好好的问问他。”
杨帆深吸一口气,让自己的心情稍微平静了一点,“是啊,现在只能这样了,这么多年来,终于让我看到了一线曙光。”
汐儿笑了笑,但内心之中同样很兴奋,毕竟蝶衣和自己,可以说是情同手足的姐妹。
汴京府衙内的后院之中,石兰正不断练习这杨帆交给自己的剑法,经过了多次的练习,现在石兰已经可以很流畅的将整套剑法完整的演练下来。
石兰演练完最后一招,便拿着芝兰剑来到一盘的石凳上坐下。拿起一块步,轻轻的擦拭着芝兰剑。石兰对这把剑,可以说是越看越喜欢。
“小姐。”就在这个时候,柳儿出现在石兰的身后,呼唤了一声。但这一呼唤,却让石兰吓了一跳。
“死丫头,你干嘛呢,差点吓死我。”石兰将芝兰剑放在桌上,说道。
“嘻嘻,我哪里知道小姐你又走神了。”柳儿笑了笑,朝桌上的芝兰剑望去,“哇,好漂亮的剑啊。”
“那是。”石兰将芝兰拿在手中,站起身来简单的演练了几招杨帆交给自己的剑法,“怎么样,柳儿,小姐我厉害吧。”
“嗯。”柳儿点了点头,“不过小姐,以前没看过你用过这把剑,也没见你练过这套剑法呀?”
石兰神秘的笑了笑,“你小姐我这么厉害,我会的剑法,你怎么可能会全部都见过呢。”
柳儿想了想,越想越觉得不对劲,再看看石兰一脸开心的样子,柳儿瞬间明白了。
“哦,我知道了,这把剑是杨大夫送的,剑法呀,也肯定是杨大夫教的。”柳儿嘻嘻一笑,“我说小姐,这把剑,不会是信物吧?”
“信物?什么信物?”石兰疑惑的问道。
柳儿往后退了两步,“还能有什么信物,当然是定情信物咯。”说完,柳儿撒腿就跑。
“你这丫头,真是越来越放肆了。”石兰站起来欲朝柳儿追去,可是柳儿早就已经跑没影了。
石兰无奈的摇了摇头,重新坐回石凳上,将芝兰剑入鞘,随后拿起芝兰心法,细细的研读了起来。
三天的时间,很快就过了。这一天,杨帆与汐儿一早便来到了状元楼中,耐心的等待着杨霖的到来。
辰时刚过,公孙明率先来到状元楼中,公孙明见杨霖还为到来,便坐在一张凳子上,要了一壶茶,静静的等待着。
时间缓缓走过,状元楼内的书生越来越多,估计是知道今天公孙明与杨帆在这有约,所以都纷纷前来凑凑热闹。
半个时辰之后,一身布衣的杨霖也出现在了状元楼内。
杨霖一出现,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杨霖的身上。公孙明此时也站了起来,看着杨霖一步一步,悠闲地走到自己身前坐下。
“不知公孙兄,是否已经对出下联了。”杨霖开门见山,直接询问对联的情况。
公孙明有些惭愧的摇了摇头,“杨霖兄你这上联堪称千古绝对,我公孙明自认是对不出下联。”
杨霖似乎已经早就料到了,端起一杯茶喝了一口,“公孙兄不必如此,这副上联别说是你,哪怕是整个汴京,都不一定有人能对上,包括我,我至今也没有对出合适的下联。”
听到杨霖这么说,公孙明的脸色算是好看了一点,“杨霖兄,我公孙明没几个人看的上眼,你算是一个。”
杨霖冷笑一声,“那我要多谢公孙兄抬爱了。”
公孙明见杨霖这般油盐不进,心里着实憋着一口气,但脸色却依旧带着笑容,“杨霖兄如此才华横溢,所以我公孙明想再和你切磋切磋。”
杨霖笑了笑,“不知公孙兄想如何切磋。”
公孙明站起身来,“不如就以千里湖之谜为题如何?时间一样是三日,三日之后,谁先解开千里湖之谜,谁就获胜。”
“千里湖?”
听到这三个字,在场的人呢都震惊了,纷纷将目光都投了过来。
“不知杨霖兄,意下如何?”公孙明笑着说道。
“好,那就以千里湖之谜为题。”说着杨霖站了起来,也不久留,迈步朝外走去。
杨帆见状,连忙跟了上去。
“请留步。”状元楼外,杨帆追上杨霖,将其拦住。
杨霖打量了几眼杨帆,“不知这位兄台找我有什么事吗?”
杨帆笑了笑,“是这样的,我叫杨帆,是长生医馆的大夫,我对你所说的那句上联挺感兴趣的,不知道你是从何处听来的。”
“这个呀。”杨霖想了想,“这个是我曾祖告诉我的,不过这也不是我曾祖写的,好像我记得是我曾祖的曾祖的奶奶写的。”
杨帆在心中算了算时间,随即一脸激动的询问道:“不知你曾祖的曾祖的奶奶,叫什么名字,方便能告诉我吗?”
“这个可以。”杨霖笑了笑,“她叫杨蝶,是一个很有才华的女子。”
杨帆愣住了,“杨蝶,杨蝶。”杨帆默念了两声,“不知你的故乡是?”
“我的故乡吗?”杨霖有些疑惑的看了看杨帆,不过看杨帆儒雅的样子,也没有多想,便开口说道:“我的故乡在江南,一深座山中的小村庄,叫伏石村。”
“伏石村。”杨帆暗暗记下了这个名字。
“不知道杨大夫还有什么事吗?”杨霖询问道。
杨帆回过身来,朝杨霖客气的拱了拱手,“没有了,多谢。”
杨霖笑了笑,也朝杨帆拱了拱手,便离开了。
待杨霖走后,杨帆一脸兴奋的抓着汐儿的肩膀,“杨蝶,杨蝶,不会错的,一定是蝶衣。”
对于这一点,汐儿也比较认同,毕竟时间以及方才杨霖的描述,基本上都对的上。
“那真是太好了,这么多年过去了,终于找到蝶衣妹妹的去向了。”
“嗯,”杨帆欣慰的点了点头,“好了,既然知道了蝶衣的去向就好办了,我们近期找个时间到这个伏石村去看看。”
“嗯,好的,我这就去准备。”汐儿回应道。
“先不着急。”杨帆叫住汐儿,“刚才当公孙明提到千里湖时,大家的神情看起来有些怪异,所以你先去打听打听,这个千里湖之谜到底是什么。”
“好,”汐儿点了点头,便先行离开,打探去了。
杨帆也没有继续回到状元楼中,而是伸了个懒腰,超医馆的方向快步走去。
第84章()
晌午时分,汐儿打探好消息,回到了医馆之中。
“公子,关于千里湖之事,我已经打听好了。”汐儿一来到后堂,就找到杨帆,向杨帆讲述自己打探到的情况。
“好,”杨帆从椅子上站起身来,端了一杯茶递给汐儿,“来先喝杯茶,慢慢说。”
“嗯。”汐儿接过茶杯,轻轻的抿了一口,将茶杯放在桌上,便到杨帆身边坐了下来,开口说道:“千里湖,是汴京城内的一条内湖,原本也没什么特别,只不过是很不普通的一座湖泊罢了。不过在三年前,千里湖里却发生了一件怪事,这才让千里湖变得神秘诡异起来。”
杨帆点了点头,“接着说。”
“嗯。”汐儿接着说道:“三年前,也是秋天,大概就是在秋试过后的几天吧,那时的气候很反常,才入秋不久,汴京城就很冷了。夜晚偶尔还会落下几片雪花,将整个汴京城染白。不过也就是在这个气候反常的秋天,人们却常在夜里看到城内花满楼的第一花魁梦织,在千里湖畔的千里亭中翩翩起舞,舞姿凄美委婉,让人看了不尽潸然泪下。不过几天之后,这个梦织却无端端的投湖自尽了。”
“投湖自尽?”杨帆皱了皱眉头,“知道所为何事吗?”
汐儿摇了摇头,“梦织投湖的原因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看到梦织是何时投湖的,人们只是在第二天,在千里湖中,看到了梦织漂浮着的尸体。不过有趣的是,当人们发现梦织的遗体的时候,在梦织遗体的周围,游着无数的鱼儿。当时人们说是鱼儿们替梦织感到惋惜,为了不让梦织的遗体被湖水淹没,便集体聚集,将梦织的遗体驼起。也有人说梦织是枉死的,地府不收,所以便将她遗留在湖面。不过梦织在投湖之前,在千里亭的桌子上,留下一首诗,传言要是有人能够破解诗中的奥秘,便能够解开千里湖之谜,从中得知梦织投湖的原因。后来人们为了纪念梦织,便在千里亭旁立了一块碑,并将梦织写的这首诗,镌刻在碑中。”
“那首诗你记下来了吗?”杨帆追问道。
“嗯,记下了。”说罢,汐儿拿来文房四宝,挥毫将石碑上镌刻的诗句,一字不差的写了下来:
千里平湖霜满天,
北辰星下影相连。
白皎当空舞翩现,
告白心扉话衷肠。
林海无影雁南飞,
夕阳何时知人心。
?断无由曲终散,
只羡鸳鸯不羡仙。
杨帆拿起诗句,重复的读了两遍,细细推敲,但是除了诗中体现了作者对爱情的向往之外,并没有发觉有其他的异样。
“这个,就能够解开千里湖之谜吗?我看也没什么不妥呀?”杨帆有些疑惑的说道。
汐儿同意的点了点头,“我在回来的路上也研究过,不过也找不出什么端倪,也许这只不过是世人为了给千里湖添加一层神秘色彩而散播的谣言吧。”
“很有可能。”杨帆将手中的诗句放回桌上,揉了揉太阳穴,“好了,这个就让公孙明和杨霖头疼去吧,这几天怕是要麻烦你们再四出打探一下,最好让阿三和小五也帮忙查探一下,看看杨霖口中所说的这个伏石村,到底在什么地方。”
“公子放心,就算你不吩咐,我们也会去打听的。”汐儿回答道。
杨帆欣慰的笑了笑,对于汐儿,杨帆是最放心的,毕竟这么多年来,汐儿一直是最了解自己的,无论自己有什么想法,汐儿总能在第一时间洞悉,并作出另杨帆十分满意的安排。
第二天,杨帆与往常一样,一早便来到医馆之中问诊,但一切都还没准备好。誉王与挺着大肚子的誉王妃,便来到了医馆之中。
“誉王殿下,王妃殿下。”杨帆及四女朝二人行礼问好。
誉王挥了挥手,“各位不必多礼。”誉王摆了摆手,随后便扶着誉王妃,坐了下来。
“杨大夫,誉王和我一直想来找你替我号号脉,看看胎儿的情况,不过前一段时间由于杨大夫外出不在医馆,所以一直没有机会。这不誉王说你已经回来了,我准备了一下,安排好时间之后,便拉着誉王,不请自来了。”誉王妃笑了笑,经过了几个月的调养,誉王妃的气色已经和常人无异了,之前为了方便手术而剃掉的头发,也长出了一些。
杨帆微微一笑,“王妃殿下您客气了,您只要派人来知会一声,我便会到王府去,您大可不必亲自前来。”
“誉王一开始也是这么想的,”誉王妃顿了顿说道,“不过我想杨大夫你刚刚回来,医馆内的事应该比较多,而且在医馆内也会方便一点,所以和誉王商量过后,还是决定过来一趟。”
“那就多谢王妃殿下体谅了。”杨帆说着伸出手,将食指和中指,轻轻的搭在誉王妃右手手腕处。
片刻之后,杨帆将手收回,“从脉象来看,胎儿一切正常,王妃殿下您大可放心,我这里再开几贴安胎药,您带回去早晚各服用一次。”说着杨帆拿起毛笔,在纸上写下一张药方,递给了一旁的秋俪。
秋俪接过药方,来到药柜前,熟悉而迅速的将药方上写的药材备齐,分成几份,包扎好后,轻轻的放在了杨帆的身边。
誉王拿起药,看了看秋俪,“多谢秋俪姑娘。”
秋俪点头笑了笑,便又回到了药柜前,做起了自己的事。
誉王妃在誉王的搀扶之下站起身来,“那就不打扰杨大夫你了,我们先回去了,杨大夫要是有空的话,也可以到誉王府坐坐。”
杨帆点了点头,“好,汐儿,送送王妃殿下。”
“不用了,”誉王妃摆了摆手,“没关系的,不用送了。”
“那誉王殿下,王妃殿下,慢走。”
誉王点了点头,便扶着誉王妃,一步一步的离开了医馆。
目送誉王和誉王妃离开之后,杨帆轻轻的吐出一口气,随后拍了拍手,“好了姑娘们,赶紧收拾收拾,开始干活了。”
说罢杨帆也回到了位置上坐好,准备迎接今天第一位前来问诊的病人。
第85章()
三天后。
“不好啦,不好啦,公子,大事不好啦。”一大清早,小小拎着空荡荡的菜篮子,飞快的跑进医馆内,径直朝杨帆的居室跑去。
“小小,大清早的,你嚷嚷什么呢?”杨帆打开房门,走到院落之中,汐儿、妃儿还有秋骊也闻声而来。
小小将菜篮子丢到一旁,一脸着急的说道:“哎呀,公子,大事不好了。”
看到小小如此着急,杨帆连忙追问道:“小小,到底发生什么事了?”
小小深吸一口气,“你不是让我们这几天多关注一下那个叫杨霖的书生吗?刚才我到集市去买菜,看到很多人都往千里湖的方向聚集,我出于好奇,也跟了上去,你猜这么着,那个叫公孙明的书生死了,是在千里湖里淹死的,而那个叫杨霖的,他手中握着一块碎布,正傻呆呆的坐在千里湖畔,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什么?”杨帆与汐儿大惊,“你们几个留下来,我和汐儿去一趟。”说着杨帆看了看汐儿,与汐儿一同快步朝千里湖赶去。
当杨帆赶到千里湖时,整个千里湖已经被捕快和官兵给封锁了,毕竟死的不是他人,乃是当今太傅公孙杭的长孙公孙明。而杨霖,早已经被五花大绑,扣押在了一旁。
“杨大夫。”这时石兰第一时间发现了杨帆,与官兵沟通了几句,就带着,进入了封锁圈。
“石兰,到底发生了什么事?需要我帮忙吗?”杨帆心中有些着急,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杨霖可能有着很大的嫌疑,但是杨霖又是与蝶衣有关之人,所以杨帆着急,也是常理之中。
“是这样的。”石兰指了指掩盖在白布下的尸体,“死者名叫公孙明,是当今太傅公孙杭的长孙公,第一个发现公孙明尸体的,是清早准备出摊摆市的小贩。具小贩所说,他路过千里湖时,发现湖里有动静,就上前看了看,结果就发现公孙明的尸体飘在湖中,在公孙明尸体的周围,还游荡着许多河鱼,很是奇怪。而在湖中的千里亭上,那一名名叫杨霖的书生,正晕倒在地,手中还拿着一块从公孙明身上撤下了的布条。”
杨帆点了点头,看了看双目无神的杨霖,接着询问道:“那现在情况怎么样了?”
“现在我爹已经派人去通知太傅公孙杭了,相信公孙太傅很快就会赶到了。”石兰回答道。
杨帆看了看石青松,朝其点头示礼之后,便蹲下身来,掀开掩盖着公孙名的白布,准备检验下公孙明的尸体。但在这个时候,一为身着朝府的六旬老者,在一队护卫的簇拥之下,赶到了千里湖。不用想,这名老者就是公孙明的爷爷,当朝太傅,公孙杭。
公孙杭一到千里湖,就三步并作两步的来到了公孙明遗体的边上,看着已经死去的公孙明,公孙杭的身体,不由的踉跄起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