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在异界开化工厂-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恐惧最大的来源,是斗争现实时的无力感。是在人生的很多转折点上,有没有能力去保护自己想保护的人,有没有能力抵抗外界的侵蚀。

    经历过生老病死,天灾人祸的他发现,自己的心态早已不复孩童时简单了。

    哎。。都是没钱惹的祸啊。

    抬眼看了看老何,也不知道他本事怎么样,成天看他斧头抡的虎虎生风,一口气劈五六棵树都不带气喘的,希望能猎只野猪来打打牙祭吧。

    只是,千万别碰上熊瞎子啊,自己怎么都不会忘记,将他撵的上天无路下地无门的那只熊瞎子。

    直到现在,想起来腿还有些发软。

    “你一个人么?进山很危险吧?”

    “还好,不会进很深,另外。。。。等你补好身子,就和我学武吧。”

    何川眯着眼睛看向他,缓缓的说。

    what??!!!

    姓姜的小男孩,嘴巴大的能塞进去个灯泡了。

    。。。。。。

    。。。。。。

    再一次坐在田埂旁的姜黄,嘴里叼着根狗尾巴草,手里捧着何川给他的书胡乱的翻着,心里却在揣摩着何川的用意。

    学武?这不是开玩笑么?

    都说穷文富武,穷文富武,不是没道理的。

    想要练武,云游天下,遍访名师是少不了的,比武竞技,伤筋动骨更是在所难免。

    这途中体力补充、路费、医药、器械、交友哪样不花银子啊?

    就现在这囧状,学的起吗?

    更何况,学武意味着脱产,饭都吃不饱的当下,再让他脱产,是要活活把胖子练瘦、把瘦子练没么?

    或者说,这老何难道是个隐藏很深的土豪?

    好像,有些不大可能啊。

    算了,还是想办法先解决口粮吧。

    “姜黄!”

    小孩子的声音在背后响起来,回过头,就见小樵夫背着捆柴从小路上走过来,冲着他直摇手。

    “你好些了么?”

    小男孩光光的脑壳两侧各留着一只小辫子,第一次见他时还有个帽子遮住,没那么显眼,结果被狗熊撵丢了之后,辫子就一直这样翘着,姜黄每次见到,都忍不住想发笑。

    至于他的名字,冯有才,已经算是很不错的了,比起什么王二狗子李三水,强多了。

    “你哥哥我身体好着呢,不劳费心”

    姜黄撇撇嘴,自己的“失忆症”人尽皆知,罪魁祸首就是这个大喇叭,传的满村人都以为自己傻了,也不知道是福是祸。

    “真不知羞,明明俺比你大”

    有才说嘴上着,从怀里掏出一只果子,掰了一半递给姜黄。

    “后山的果子快熟了,俺摘了个大的,分你一半。”

    姜黄乐了,正愁到哪寻摸点吃的呢,这就有人送来果子,当然开心,一口咬下去,汁水饱满,连带着对小有才的不满也消退了很多。

    “甜吗?”

    “嗯!”

    三口两口的将果子吃掉,意犹未尽,这果子是真甜,打了蜜一样。

    “明天俺娘去赶集,你要不要一起去?”

    有才吃着另一半果子,说起话来像个小大人儿。

第6章 糖瓜与小胖子() 
“去,干嘛不去”

    他早已经闲的要孵蛋了,这地方一没手机二没wifi的,唯一的娱乐活动就是和小屁孩子们玩角色扮演:

    他演唐僧,孩子们演十八路妖怪和美猴王,拿着棍子噼噼啪啪的打仗,每当猴头要打妖怪的时候,他就得装模作样的念经,然后演猴头的孩子就满地打滚。

    谁的滾打的逼真,谁就能受到妖怪们的一致好评。

    。。。。。。

    好尴尬的游戏,玩多了,真的很蛋疼。

    可是除了这游戏,别的事他基本没得干。想想也是,谁家大人也不放心让精神有问题的孩子扛着斧头劈柴,拿着锄头下地干活,万一情绪不稳定,抡别人一下怎么办。

    看来精神病打人不犯法无论在哪个朝代,都是一条铁律。

    说起下地干活,就不得不说说这个万恶的旧社会,每及于此,姜黄就要感叹一句悲惨的童年!

    没错,八岁的他在村里已经算大半个劳动力了,是需要用劳动力兑换食物的。

    先前何川送他去学医祝,本打算让他学个三年五载之后,当个赤脚郎中,不指望他富甲一方,但也不至于穷困潦倒饥寒交迫,可是谁料他阴差阳错的这么一爆气,将心海契机给炸没了!

    什么是心海?

    按小樵夫的话说,就是身体里调动灵气的地方,这世界以成语为咒的祭言术,靠的就是心海的调配能力。

    灵气越多,施放的祭言自然也越多,威力当然也越大。

    在这当下,能修出心海的人算是凤毛麟角,哪怕是他现在所在的小山村里,隐居了一大堆的能人异士,修出心海的也不过一手之数。

    要知道,这里少说也有百八十户人家的,这比例,真心不算高。

    而像他这样,打下心海契机的,也并不多,十之一二罢了,这样的种子选手经过系统的学习后,才有可能筑出心海,彻底脱离民兵队伍,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不是,是成为一名光荣的基层祭言师。

    醒来之后,他倒也尝试过施放之前的法术,只不过除了舞动棍子的破空声之外,再无其他异状出现,于是只好死心,好在老天爷关了一扇门,还是为他留了一扇窗的。

    比如何川所修的武道:

    以天地灵气冲开自身灵脉,并以灵气填充之,用时以气驭劲,可一击百斤,一跃数丈。

    这对于他目前的状况来说,已经是难得的恩赐了,毕竟自己心海炸开,当不成祭言师,但是灵脉却因祸得福被打通,成了修武道的好苗子。

    也好,学武也是条活命的路子。

    在这个年代,这就是资本,真到了揭竿而起天下倾覆的时候,不想跟着干还能躲起来自给自足,图个逍遥自在。

    姜黄是这么想的,何川,也许也是这么想的吧。

    做好了思想准备,心里的担子自然就轻了许多,没准跟着这位大叔学学把式,等到有朝一日走出大山,走向世界的时候,也能参与到大好河山的建设当中去。

    就这样,第二天一早,一边构想着仗剑天涯、逞强除恶的武侠梦,一边琢磨着赶集时候能不能发现什么商机,为自己的武学道路做个经济铺垫的姜黄。乐呵呵的跟着有才娘俩进了青山集。

    青山集并非建在山上,而是沙河下游青安县城的延伸,也是十里八乡最有名的货物集散地,从村里过来大约需要一个时辰左右的脚程。

    最初,这里只是风景秀丽的沙河边的一个小渔村,当沙河逐年变作了运河以后,小村便逐渐被河水包围,于是也被戏称为沙河的掌上明珠。

    沙河虽然有个沙字,但水流量大且稳定,为当地的耕作及运输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生命力,面粉厂、染坊、各类作坊等,纷纷在旁边建造起来。

    走进集市,一眼望去延展几百米,落入眼底的尽是攒动的人头。

    猪狗家禽、农副产品、针头线脑、油盐酱醋,端的是满目琳琅,可是跟着有才穿行在人群中走了一阵之后,姜黄的心一时间变得哇凉哇凉的。

    这样的大环境下,顺应这个时代生产力的产品,基本都被加工出来了,譬如马掌、肥皂、鞭炮,常见的穿越者标配都有卖,这还让他怎么脱贫致富?

    不脱贫致富,拿什么练他的‘祖传功法’?

    何川给他的书上,开篇可就写着,欲练此功,必先。。。以某某药物浸泡全身七七四十九天方可,可这药从哪来?

    难不成用抢的?或者是指望人参和萝卜都分不清的自己,进山去采?

    可拉倒吧,再遇见个熊瞎子,就彻底玩完了。

    “姜黄,集市好玩吧!”

    有才一边兴奋地到处张望,一边紧紧攥着姜黄的袖子,生怕他说的‘失忆症’再犯,和自己走散掉。

    “好,好玩。”

    看着路旁的菜摊子,姜黄的眼角直抽抽,嘴上敷衍道,心里想的却是好玩个鬼啊,我是来这里寻找创业项目发家致富的,你净带着我转农贸市场,我能找到个卵蛋啊!

    正想着,就听有才咋呼起来:

    “快快快,那边有卖糖瓜!”说着,拽着姜黄就挤开人群跑了过去。

    走到近前,一辆木头板车上摆着几只长方形的木槽,一个个糖瓜白白胖胖的码放在木槽里,上面点缀了些芝麻,模样倒是挺诱人。

    “姜黄,你,你想吃么?”

    有才挤到了糖瓜车边,糯糯的问,一边不停地做吞咽的动作。

    “不想”

    姜黄回答的斩钉截铁,这玩意有啥好吃的,不就是干结后的麦芽糖么。

    干了那么些年调味品工作,早就闻吐了,更别说吃了。

    “哼,买不起就直说,说什么不想。”

    话音刚落,旁边就传来讥讽声,转过头去,一名年龄相差不大的小男孩盯着自己,胖乎乎的,脸上尽是横肉。

    姜黄笑了。

    能在这个年代吃成这幅模样的,就是有钱人家。有钱人家就是潜在客户,客户是什么?是上帝啊,就得哄着骗着让他上钩啊。

    “那你买一个我瞧瞧!”

    结果他还未答话,有才就怼了回去,很是维护他的样子,让他一阵无语。

    “买就买!喂!给我一个糖瓜。。。不,给我三个!”

    小胖子本来就稀罕甜食,昨儿好容易从抠门掌柜的老爹手里要来了六文钱,一早就计划好了隔一天买一只糖瓜,过一段幸福的小日子,结果被有才这么一刺激,顿时忘了自己的初衷。

    不过看着周围孩子们艳羡的眼神,小胖子觉得这波不亏,糖瓜买了就买了,大不了另外两个放起来,隔天再吃。眼前这种爆棚的关注度可不是每天都能体会到的。

    想着,还美滋滋的舔了一口手里的糖瓜,挑衅的看着有才。

第7章 红山果() 
看着有才一副羡慕的模样,姜黄不由自主的就想起自己在另一个世界的儿子,心里酸涩的很。

    也不知道自己不在他们身边,娘俩过的好不好,会不会也吵着闹着要东西吃。被人鄙视了,有没有替他出头的。

    心里酸涩,但也只能想想,有才就是再想吃,他也没辙,兜里又没钱。

    总不能揪着这小胖子打一顿,抢个糖瓜过来吧,自己还真干不出来这事,只好目送着小胖子三步一回头的,嘚嘚瑟瑟的走到旁边的门店里。

    吉香糕铺。

    看模样,算是周围比较上档次的糕饼作坊了,小胖子进去后,扶着门框露出头,一边瞅着这边,一边卖弄着舔他手中的糖瓜,结果没舔两口就让人揪着耳朵拽了进去。

    啧啧!不错啊,勉强能算个准客户了。

    姜黄来到店铺前,细细打量起来。

    店面算不上很大,店内两侧靠墙立着几只木质的展柜,柜上陈列了不少的花式点心,门旁一角的柜台旁,掌柜的噼噼啪啪的拨着算盘珠子,偶尔向他的方向瞥一眼。

    一名小伙计穿插在众多买客之中,估计要不是排队买糕饼的人太多,早就将他轰跑了。

    唔,这人流量可以啊,开发成经销商、代理商都不成问题!

    姜黄在心里默默的盘算,究竟卖些什么给他们最合适呢?

    农副产品卖不上价去,粗加工的东西又没有竞争力。有些头疼啊。

    “姜黄,你看什么呢?娘在那边喊我们呢!”

    正想着,有才走过来,怯生生的止住了脚,看姜黄呆住的样子,悄悄地拽了拽他袖子。

    “呵呵,看冤大头呢,走吧。”

    姜黄转过身,瞥了一眼正在瞪他的小伙计,嘴角翘起个不易察觉的弧,跟着有才离开了。

    。。。。。。

    。。。。。。

    从集市上转了一上午,姜黄跟着有才娘两回了村,半天的收获,就是用一筐洋姜卖了5文钱。

    听起来貌似毫无收获,但这却给了他不小的启发,比如物价。

    鸡蛋三文钱一枚,苹果五文钱一筐,糖霜一钱半银子一罐,大约半斤。

    一钱就是100文。

    物价水平基本还是在他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基础农产品价格低廉,稍微深加工之后,再叠加运费,价格就飞涨,这样一来,就有利可图。

    可是具体卖什么呢?

    卖糖。

    这是姜黄经过深思熟虑(一时兴起)之后得出的结论。

    只不过这个时候,耐低温甘蔗还没有栽培出来,北方没法种植,糖用甜菜还没有人知道,原材料的问题怎么解决呢?

    捣鼓了十来年食用化学品的姜黄表示,这不成问题。蔗糖做不出来,别的糖还搞不定么?

    有苹果和洋姜就足够了。

    前世这两样几乎种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的农作物。这个世界也有,甚至便宜到五文钱一筐,其中大半还是运费,要是自己摘挖,估计支两文钱,可以想搬多少就搬多少。

    再说后山上的果子,甜度丝毫不差于苹果,用来当原料,一点问题都没有。

    回到杏花村,姜黄便急不可耐的捣鼓起他的试验来。

    说起这村名。。。姜黄真的不想说什么。

    拿着从后山摘的山果,切碎后放在磨盘里榨出汁,满满的接了一罐后,又将洗净的洋姜塞到磨盘里。

    “阿弥陀佛,如来佛祖观世音菩萨玉皇大帝太上老君保佑,能不能脱贫致富,就在此一举了!可别再玩我了啊!”

    絮絮叨叨的姜黄一边和驴子似的推着磨盘,一边向磨眼里加水,洋姜磨出的汁液顺着水磨缝隙淌出来,缓缓的汇入下方的粗陶碗里。

    不一会儿,榨了满满一碗。

    用粗布当滤网过滤了两遍之后,开始生火,当然不是做饭,而是熬糖。

    将果子榨出的汁液与洋姜汁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后,倒入锅里,加热搅拌。

    姜黄拿着木棍守在锅边,时不时的看看火,或添或减些柴,以控制温度。

    渐渐地,锅内的液体越来越少,原本清澈的汤汁也变得粘稠起来,不断有小气泡冒出,咕嘟咕嘟的越来越多。

    看着锅边逐渐开始干结的晶体,姜黄果断的将锅从火上取下来,搁到地上快速的搅拌起来,渐渐等到余温将液体蒸干,锅底遗留下一层干结的晶体,也顾不得烫手,伸出手指就扣了一点含在嘴里。

    甜,甜到了心里。

    咂摸了几口后,姜黄咧嘴笑了起来。

    看来老天还是没打算玩死自己啊,这吃饭的本事总算没失灵。

    这就是菊芋水解制果糖法,菊芋,就是洋姜的学名。

    只不过这只是制取过程的第一步,这些结晶体多半是果糖,少半是葡萄糖。

    但也是货真价实的糖啊!

    “哈哈哈哈!皇天不负有心人,果然天无绝人之路啊!!”姜黄大笑。

    结果笑了没几声,忽然又顿住了,连忙找了只木棍,搜集锅里的结晶体。

    虽说成功是成功了,可是成本还是要计算一下的,要不然到时候做的果糖比蔗糖还贵,真不如撞死算了。

    将锅底的结晶扣下来,倒在陶碗里,约莫有一两的样子。

    原料总共消耗了五个大山果,三块洋姜,柴火若干,人工暂且不计,这年头力气不值什么钱。

    这账几乎都不用算了,一两果糖的成本三文钱都不到,哪怕加上人工,算三文钱,那半斤果糖的成本也不过15文。

    比起蔗糖的价格来,简直不要太美好。

    一边憧憬着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的日子,姜黄一边接着放肆的大笑起来。

    却没有注意到,靠在院墙上的人影。

    早已经站在院子外观察多时的何川,见他毫无征兆的又犯起疯病,门都顾不得开,单手撑墙就跃了进来,一步飞蹿到他身后,按住了肩膀。

    “怎的?又魔怔了?”

    “啊!!”

    原本放肆狂笑的姜黄被这突如其来的一拍吓得魂不附体,直接将手中的陶碗抛向了空中,幸得何川眼疾手快,一把端住陶碗,顺势将撒向空中的糖粒兜了回来。保住了大部分的胜利果实。

    转头看清来人,姜黄悻悻的从地上爬起来。

    “哎呦我去!大叔!你不知道人吓人吓死人么!”

    一边捂着胸口,一边抵靠在灶台旁,平复着自己受惊的小心脏。。

    何川对姜黄这一惊一乍的模样早已经见怪不怪了,心说到底谁吓人还不知道呢。

    “这是何物?”

    他看着碗内的浅黄色颗粒物,有些像砂砾,不解的问。

    “这个啊,糖!”

    姜黄小心翼翼的从何川手里接过碗,晃了晃,发现并没有撒出去多少,悬着的一颗心放下来,这可是他发家致富的宝贝啊,丢不得。

    “尝一尝!”

    抠门的用小勺沾了一点,递给何川。

    何川低头看着姜黄递来的糖,犹豫了一番后接过来,试着舔了一口。

    面色大惊!

    是糖,稍微有些其他的味道,但是已经很纯了。

    “这。。。这,你从哪里弄来的?”

    何川大睁着双眼,一脸不可置信的看着姜黄,他不是没见过世面的人,所以更加知道糖霜的珍贵。

    眼看着姜黄从大锅里搅了一阵后就刮出这些糖霜来,怎能不让他吃惊。

    “喏,山果做的。”

    姜黄混不在意的指着没有用完的山果。

第8章 唐僧肉() 
“这法子,你是从何处学到的?”

    何川呆呆的看着姜黄,怎么也想不到,他能用几只没人要的果子和洋姜,制出糖来。

    可以说看着他从三岁长到现在的自己,对于他每天接触了什么人,碰见了什么事都一清二楚,所以对于这种变废为宝的手段,就更加觉得不可思议。

    毕竟谁都不愿意将糊口的手艺传的人尽皆知。谁也不会生而知之。那这无中生有的技能,就更加值得怀疑。

    “前些天昏过去的时候,梦见个老神仙,他告诉我的。”

    听到何川的问题,姜黄把早已经准备好的说辞拿出来,这年头本来就神神鬼鬼传的人尽皆知,借用一下神仙的名头也不是不可以。

    听他这么说,何川罕见的挑了挑眼皮,一副莫衷一是的神情。

    这是哪路神仙,不教些正经玩意儿!

    “可是这糖,味道不对啊!”他再一次拿起糖罐,略带怀疑的瞅了瞅。

    “比起蔗糖是有点酸,可是比饴糖要好很多啊!”姜黄笑笑,用陶罐将糖密封起来,想了想又觉得不妥。

    “咱家里有瓷罐么?”

    何川摇头,这年头老百姓家里谁存那东西,再劣质的瓷器,也得十好几文钱,比陶器贵多了。

    见他摇头,姜黄也犯了难,这果糖好制是好制,问题就是容易潮解,大多数情况下是用来充当糕点保水剂的,接触空气时间一长,就容易结块变质。

    “那有没有什么办法,让它不受潮?”

    何川听罢,蹲下来靠在姜黄身边,接过罐子翻来覆去的看了看,又用指头弹了一下,发出‘嗡’的一声。

    “用蜡行么?”

    “蜡?”

    对呀!我怎么没想到!在陶罐外面裹上一层蜡,不仅成本低效果还好!

    想到山里随处可见的白蜡树,姜黄顿时双眼一亮,那可是采蜡的神器啊。

    只不过不知道挂没挂白蜡虫,要是挂的少,能采的蜡也不多,但是也不打紧,来年春天用小布袋装了白蜡虫挂上去,夏天就能收获了。

    再说了,哪怕是现在没有白蜡虫,不是还有还是蜂蜡么,后山上那么多的蜂窝,也足够他用了。

    到时候只要将蜂蜜取净,将蜂巢和少量的松脂掺起来熬制,就能获得效果绝佳的密封蜡了。上辈子玩手串的时候,没少研究这些东西。

    想到这里,顿时打定主意,捧起陶罐就向外跑,结果一抬头,就见院门旁的地上丢着一只山鸡,怂拉着脑袋,一抖一抖的。

    卧槽。有鸡肉吃了!

    想到今天可以改善伙食,姜黄的脚步顿时一停,可是联想到手中的罐子,一咬牙又跑了出去,在院墙外对着何川大喊:

    “给我留根鸡腿!!!”

    然后一溜烟的跑没影了。

    。。。。。。

    。。。。。。

    太阳西斜的时候,河边的草地上传出孩子们此起彼伏的呼喊声,为首的是一名虎头虎脑的小男孩,双手叉腰的站在那里,言之凿凿的为他的一众‘小妖’们分配任务。

    姜黄则依旧坐在旁边的石头上看着,与往常不同的是,草地上的孩子们,时不时的会看向他手中的陶罐。

    “唐僧!”

    虎头虎脑的小男孩看样子是说完了,朝着他的方向喊:

    “是不是谁摘得山果最多,你的‘唐僧肉’就交给谁管?”

    姜黄憋着笑,看着一众孩子们期待的眼神,郑重其事的点点头。

    “那少的人怎么办?”

    有孩子问,看模样年龄比较小。

    “少的只能舔一口!”

    还未等姜黄开口,头领模样的小男孩就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