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颈椎病中医调治150问-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适应证】
颈椎病,对以颈项部酸沉僵疼痛为主要表现者尤为适宜。
skbshge
72。何谓矿泉浴?矿泉浴调治颈椎病有何作用?()
矿泉浴是应用天然的矿泉水浸浴或淋浴身体,以达到养生保健、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独特防病治病手段。矿泉水含有许多人类所需的微量元素,对机体的新陈代谢、防病治病有独特的效果。
矿泉浴对颈椎病的调治作用是综合的,这当中既有温热的刺激作用,又有化学成分等的作用。不同温度对机体有着不同的作用,温度相差的越大则刺激性越强,低温浴(低于34℃)有促进肾上腺能的效应,可兴奋交感神经,使皮肤血管收缩;平衡温浴(36℃)对机体的刺激性最小,对心血管和呼吸系统影响不大,对神经系统有明显的镇静作用,并可促进运动系统功能康复;温热浴(37℃~39℃之间)能兴奋副交感神经系统,使血管扩张、血流加快,基础代谢旺盛,循环血量增加等,能减轻颈项肩背部酸沉麻木、疼痛不适等。矿泉水化学成分的刺激作用是矿泉浴所特有的作用,其中的阴阳离子、游离气体、微量元素及放射性物质可通过刺激体表及体内感受器官,改善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具有镇静、镇痛作用,能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扩张、潮红充血,加速血液循环,缓解神经性疼痛,对于防治颈椎病有较好的疗效。泉水中的浮应力高于平常淡水,其所产生的浸浴效果与淡水大不一样。在矿化度比较高的矿泉中浸浴时,运动器官的负担显著减轻,四肢活动比较容易。神经痛、关节及软组织病变所引起的关节运动障碍者,在矿泉水中练习运动则可以减轻其障碍程度;温热矿泉浴可提高迷起神经的张力,使肌肉张力和能量代谢下降,而缓解痉挛和疼痛。矿泉水浮应力的作用有助于关节功能的恢复,能减轻各种类型颈椎病患者的颈项肩背部酸麻沉痛等症状。另外,水平面以下周围水对机体所施加的应压力可起到按摩的作用,能疏通经络,流畅气血,对缓解颈项肩背部酸麻沉痛也大有好处。
中医学认为,矿泉水能调和营卫,调整阴阳,具有温通经络,驱散寒邪,流畅气血,缓解疼痛等作用,用于调治颈椎病是适宜的。
skbshge
73。颈椎病患者怎样进行矿泉浴?()
矿泉浴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颈椎病患者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浸浴、淋浴或泳浴。在水温的选择上,一般认为神经根型颈椎病以疼痛为主者,水温可高些,利用高温镇痛;神经根型颈椎病以麻木、肌肉萎缩为主的患者,应酌情降低水温;椎动脉型颈椎病者宜以低温浸浴;脊髓型颈椎病下肢活动不灵活的,水温可略高些;交感神经及混合型颈椎病患者,宜用微温浴;而颈型颈椎病患者水温可稍高些。浸浴时患者仰卧或坐在浴缸或浴池中,水温控制在35℃~40℃,每次浸浴10~30分钟。淋浴时,一般使用多孔淋浴喷头对准颈项肩背部进行淋浴,水温控制在37℃~41℃,每次淋浴5~10分钟。泳浴通常在温泉附近专设的调控在一定水温的矿泉泳池中进行,水温在30℃~35℃,泳浴的时间因人而异,开始时以5~10分钟为宜,以后根据身体情况略为延长。
除通常的浸浴、淋浴及泳浴外,尚可采用波浪浴、漩涡浴、浴中加压喷注、水下按摩等方法进行治疗。波浪浴和漩涡浴是利用人工或机械方法使浴池中的水不断地发生规则或不规则的波动,以增强对机体的机械刺激,有利于上、下肢活动受限者的治疗。浴中加压喷注法是在浸浴的同时,用水枪从水下向患部喷射加压的热矿泉水,水枪距离患者5~20厘米,并可根据耐受程度加以调节,以产生轻快感和轻度压迫感为宜,此法有刺激、按摩作用,可改善患者血液和淋巴液循环,加强神经、肌肉营养和止痛。水下按摩则是在温泉浴的同时对患部施行一定的手法,以增强治疗效果。以上矿泉浴对颈椎病的康复均有一定的疗效,用法是每次浸浴20~30分钟,每日1次,15~30次为1个疗程。
应当注意的是,矿泉浴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要根据病情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矿泉和浸浴方式,严防有矿泉浴治疗禁忌证的患者进行矿泉浴。颈椎病患者伴有严重心脏病、肾功能衰竭、水肿、出血性疾病、感染性疾病,以及体质极度两虚者,均不宜进行矿泉浴。空腹或饱腹时皆不宜进行矿泉浴,通常在饭后1~2小时进行矿泉浴。要掌握好矿泉水的温度,根据病情的需要进行调整,防止过热或过凉。矿泉浴的时间可根据情况灵活掌握,以患者感到合适为度。另外,浴前应做好准备活动,先用矿泉水淋湿全身,使身体适应后再入浴。浴后要及时擦干身上的水,防止受凉感冒,并适当喝些淡盐水、果汁饮料等,以补充水分和维生素。
skbshge
74。何谓海水浴?海水浴调治颈椎病有何作用?()
海水浴是人体在海水中浸浴,或用海水淋浴身体表面,利用海水的物理、化学作用,以及海滨空气、日光辐射的作用等,以达到强身健体、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综合性的自我调养方法。海水浴具有改善血液循环、调节神经系统功能等多种作用,对颈椎病也有一定的治疗调养效果。海水浴对颈椎病的治疗作用是综合的,这当中既有水浮应力刺激作用,也有机械和化学刺激等的作用。
(1)水浮应力刺激等作用:海水浴与低温矿泉浴对机体的作用相似,均有水浮应力刺激、温度刺激、水静压刺激等作用,对改善或消除颈椎病患者颈项肩背部酸麻沉痛不适、头晕头痛等症状有较好的疗效。
(2)机械、化学刺激作用:海水中富含氯化物及碘、钙、镁等,浴后温暖感很强,并能刺激皮肤,促进皮肤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循环,加之海浪冲击对机体有良好的按摩作用,这些均有利于消除疲劳,缓解颈椎病患者颈项肩背酸麻沉痛等症状。同时,机体还接受日光照射和海滨的新鲜空气,可以说海水浴是海水、日光、气温、气压、湿度、气流等对机体的综合作用,海水浴对颈椎病患者是十分有益的。
skbshge
75。颈椎病患者怎样进行海水浴?()
海水浴要选择适宜的沐浴场所,我国的大连、青岛、北戴河及江苏赣榆等地的海滨浴场都是理想的沐浴场所。每年的夏季(7~9月份)是海水浴的最佳季节,每天入浴的时间以上午9~11时和下午3~5时为好。海水浴宜选择在天气晴朗、阳光充足、海水相对平静的时候进行,一般要求海水的温度应在20℃以上,气温高于海水温度2℃以上。
海水浴的方式多种多样,可在海边浅水处进行仰卧式或俯卧式海水浴,也可站立浴或游泳浴,颈椎病患者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沐浴方法。老年人及体质两虚的颈椎病患者可采用卧式浴,以在海边浅水处仰卧或俯卧式海水浴为好,并可结合按摩颈项肩背部及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体质较弱者可采用站立浴,并用海水反复淋浴颈项肩背部,同时对颈肩臂进行按摩;游泳浴适宜于体质较好且会游泳的颈椎病患者,可按自己的习惯选用游泳的方式,由慢到快,再由快到慢地进行自由泳,一般游5~10分钟后,全身放松,面部朝天,把身体浮在水面上,有规律地起伏运动,必要时也可结合手法按摩全身。
海水浴前要先散散步,做5分钟以上的准备活动,然后用水浇脸部和胸部,以使周身肌肤和神经适应。在海水浴的同时还应注意进行适当的运动、按摩或做体操等,以增强效果。浴后要适当休息,可先做几节放松操,再在日光下小憩片刻。初次进行海水浴的时间不宜太长,应循序渐进,可由每次5~10分钟开始,以后逐渐延长,每次可控制在30~50分钟,体质两虚者宜缩短海水浴的时间。一般每日或隔日海水浴1次,最多不超过每日2次。
海水浴前应做体格检查,严防有海水浴禁忌证者进行海水浴。身体过度两虚、高龄老人,以及患有心脏病、肺炎、出血性疾病、肝硬化、肾功能衰竭者等,均不宜进行海水浴。过饥、过饱时不宜进行海水浴,洗浴应以饭后1~2小时进行为好。进行海水浴时要结伴而行或有专人陪护,不能单独1人进行,不会游泳者只宜在浅水区,不要到深水区去,以避免发生意外事故。海水浴宜在天气晴朗、海水相对平静的时候进行,水温不能太低。浴前应做准备活动,浴后用毛巾擦干身体,稍事休息,注意预防感冒。
skbshge
76。何谓日光浴?日光浴调治颈椎病有何作用?()
日光浴是让人体体表直接暴露在阳光下,并按一定的顺序和时间要求进行系统照射,利用太阳的辐射作用以达到增强体质、调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方法。日光浴具有红外线的温热作用、紫外线的生物化学作用等,不仅能增强血液循环,活跃组织细胞,促进新陈代谢,还能调整神经系统功能,解痉镇痛,可减轻颈椎病患者颈项肩背部疼痛不适等症状,是颈椎病患者较常用的自我调治方法之一。
俗话说万物生长靠太阳,阳光对生命具有激发作用,颈椎病患者经过太阳适当的照射后,可产生红外线的温热作用、紫外线的生物化学作用等,有助于颈椎病患者的康复。
(1)温热作用:在日光浴时,可见光、红外线等可产生温热作用,它能使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机体新陈代谢,具有消炎、解痉、镇痛等作用,有利于颈项肩背部酸沉疼痛不适等症状的改善。
(2)生物化学作用:紫外线虽然只占阳光的1%,但其生物化学作用却最强,对机体健康最为有益。紫外线对皮肤表面的细菌、病毒有杀灭作用;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有利于维生素D的合成,促进钙磷代谢,有助于预防和治疗软骨病等骨质病变;能使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局部营养,促进创伤和溃疡愈合,同时还有镇痛、止痒等作用,对颈椎病的康复也十分有益。
skbshge
77。颈椎病患者怎样进行日光浴?()
日光浴一年四季都可进行,一般要求天气晴朗,阳光充足,气温在20℃~22℃,不低于18℃或高于30℃。夏季的日光浴可选择上午9~10时,下午4~5时,其他季节可延迟到上午10时以后。最初进行日光浴的时间不宜太长,以防日光浴过量,照射时间可由5~10分钟开始,循序渐进,逐渐增加到1~2小时。
颈椎病患者可根据自己的条件选择日光浴的场地,简单的日光浴可在室外或阳台上进行,有条件时最好选择在空气清新处进行,以靠近江河湖海的野外草地、沙滩及旷野林间为佳。日光浴前应先进行7~10日的空气浴,每次日光浴时也应先进行10~15分钟的空气浴,以免突然刺激。在进行日光浴时,身体应尽量裸露,最好穿背心和短裤,不要看书报,也不要睡觉。日光浴的方式多种多样,常用的有背光浴、面光浴及全身浴。背光浴是以阳光照射肩背部为主的方法,可取坐位或卧位。面光浴是“对日坐定”,患者闭目或戴上墨镜,面对阳光,让阳光照射面部、颈项肩背及胸部。全身浴则是不断地变换体位,让全身上下左右依次吸收阳光。在日光浴时应酌情裸露身体皮肤,适时更换体位,使皮肤直接接受日光的照射。每次日光浴后最好再行空气浴15~30分钟,或用35℃左右的温水沐浴,然后休息。
日光浴虽然简单,也应注意掌握其要点。要根据病情选择日光浴,严防有日光浴禁忌证者进行日光浴。颈椎病患者伴有肺结核、心动过速、发热、出血性疾病等均不宜进行日光浴。日光浴必须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增加照射的时间和强度,但日光浴不能过量。饭前及饭后1小时内不宜进行日光浴,如日光照射后出现头晕头痛、心悸恶心等,应及时停止日光浴。日光浴后要在阴凉处休息15~30分钟,并适当补充含盐的清凉饮料。夏季注意防止中暑及日射病,冬季注意预防感冒等。
skbshge
78。何谓艾灸疗法?艾灸的方法有哪些?()
艾灸疗法也称灸疗、灸法,是中医传统外治方法之一,它是以艾绒为主要材料制成的艾炷或艾条,点燃后在体表的一定穴位或部位熏灼,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治病保健方法。艾灸疗法通常与针刺疗法并称为针灸,是针灸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灵枢·官能》中说:“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医学入门》中也说: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艾灸可以弥补针刺之不足,治疗针刺效果较差的某些病证,或结合针法应用,以提高临床疗效。
艾灸疗法通过艾灸的温热刺激和药力作用等,能激发人体脏腑经络的功能,调整机体阴阳气血的运行,具有调和阴阳气血、补虚泻实、扶正祛邪、温通经络、祛风散寒、行气活血、舒筋通脉、消肿止痛及延缓衰老、强身益寿等作用。
颈椎病患者通过适宜的艾灸,可起到疏通经络、温经散寒、行气活血、化瘀止痛的作用,有效改善和消除颈椎病患者颈项肩背部酸沉麻木疼痛不适、头晕头痛等症状,促使颈椎病患者顺利康复。
艾灸的方法有很多,主要有艾炷灸、艾条灸、温针灸、艾饼灸、熏灸等,但就治疗颈椎病而言,常用的有艾炷灸和艾条灸。
(1)艾炷灸:艾炷灸是用艾绒制成圆锥形艾炷,直接或间接置于穴位上施灸的方法。艾炷的制作是将纯净的艾绒放在平板上,用拇、食、中三指边捏边旋转,把艾绒捏成规格大小不同的圆锥形艾炷,捏得越紧越好。艾炷的规格有大、中、小3种,习惯以植物种子比喻,大艾炷如半截橄榄大,中艾炷如半截枣核大,小艾炷如麦粒大。
按艾炷灸的不同操作方法,艾炷灸可分为直接灸和间接灸两类,用于直接灸的一般用小艾炷或中艾炷,用于间接灸的通常用大艾炷。每燃尽1个艾炷称为1壮,施灸的壮数多少,可根据疾病的性质、病情的轻重,以及体质的强弱而定。
直接灸是将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施灸,在临床上较少应用,根据施灸对皮肤刺激程度的不同,又分为瘢痕灸和无瘢痕灸两种;间接灸是艾炷不直接放在皮肤上,而用其他药物隔开而施灸的方法,其名称由间隔的药物不同而异,如以生姜片间隔者称隔姜灸,以食盐间隔者称隔盐灸等。
(2)艾条灸:艾条灸是将艾条或药条点燃后,在穴位或患处进行熏灸的一种施灸方法。艾条的制作是取艾绒24克,平铺在长26厘米、宽20厘米、质地柔软疏松而又坚韧的桑皮纸上,将其卷成直径约1。5厘米的圆柱形,卷得越紧越好,用胶水或糨糊封口而成。也有在艾绒中掺入其他药物粉末而制成的艾条,这种艾条称“药条”。
按艾条灸的不同操作方法,艾条灸又分为温和灸和雀啄灸两种。温和灸是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施灸的部位,距皮肤3~5厘米进行熏灸(图8),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一般每处灸3~5分钟,至皮肤稍起红晕为度。雀啄灸是艾条燃着的一端,与施灸部位并不固定在一定的距离,而是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地移动施灸(图9),另外也可均匀地向左右方向移动或反复旋转施灸。
图8 艾条温和灸示意图
图9 艾条雀啄灸示意图
skbshge
79。治疗颈椎病常用的穴位有哪些?()
穴位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也是针灸、按摩、拔罐等治疗颈椎病的特定处所。人体的穴位很多,可归纳为十四经穴、经外奇穴、阿是穴和特殊新穴四类,但就治疗颈椎病来说,尤以颈项肩背之穴位最常用。为了在艾灸治疗时能准确取穴,现将治疗颈椎病常用穴位的定位介绍如下。
(1)大椎:第七颈椎棘突下(图10)。
(2)肩井:大椎穴与肩峰连线的中点(图10)。
(3)肩中俞:大椎穴旁开2寸(图10)。
(4)曲垣:肩胛骨冈上窝内侧凹陷中(图10)。
(5)秉风:肩胛骨冈上窝内侧凹陷中(图10)。
(6)天宗:肩胛骨冈下窝的中央(图10)。
(7)肩外俞: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图10)。
(8)臑俞:在肩后部,当腋后纹头直上,肩胛冈下缘凹陷中(图10)。
图10 大椎、肩井等穴示意图
(9)风池:枕骨粗隆直下凹陷处与乳突之间,当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之间(图11)。
(10)风府: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图11)。
(11)天柱:正坐低头或俯卧,在哑门穴旁开1。3寸,当斜方肌外缘凹陷中(图11)。
图11 风池、风府等穴示意图
(12)肩髃:三角肌上部,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上臂外展平举时肩前呈现凹陷处(图12)。
(13)肩髎:肩峰外下方,肩髃穴后寸许凹陷中(图12)。
(14)颈臂:仰卧(用低枕头或不用枕头),头向对侧旋转,在锁骨内1/3与外2/3交界处上1寸,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外缘处。
(15)阿是:阿是穴即压痛点,对颈椎病患者来说,阿是穴多在颈项部。
图12 肩髃、肩髎等穴示意图
skbshge
80。应用艾灸治疗颈椎病应注意些什么?()
(1)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选择合适的穴位和艾灸方法,严防有艾灸禁忌证的患者进行艾灸治疗。治疗颈椎病常用局部取穴法选取颈项部穴位,施灸时取穴要准确,灸穴不宜过多,火力要均匀,切忌乱灸、暴灸。同时要注意严格消毒,防止感染发生。
(2)施灸的顺序,一般是从上至下,先背部、后腹部,先头部、后四肢,先灸阳经、后灸阴经,在特殊情况下则可灵活运用,不必拘泥。对皮肤感觉迟钝的患者,施治过程中要不时用手指置于施灸部位,以测知患者局部皮肤的受热程度,便于随时调节施灸的距离,避免烫伤。
(3)施灸过程中要严防艾火滚落烧伤皮肤或烧坏衣服、被褥等,施灸完毕必须把艾条、艾炷之火熄灭,以防复燃发生火灾。施灸后还要做好灸后处理,如果因施灸时间过长局部出现小水疱者,注意不要擦破,可任其自行吸收;如果水疱较大,可局部消毒后用毫针刺破水疱放出疱液,或用注射器抽出疱液,再涂以龙胆紫,并用纱布包敷,以避免感染等不良反应发生。
(4)艾灸疗法应注意与药物治疗、运动锻炼、针刺疗法、按摩疗法、拔罐疗法等配合应用,以提高临床疗效。
skbshge
81。治疗颈椎病常用的艾灸处方有哪些?()
处 方 一
【取 穴】
风池。
【操 作】
患者取适当的体位,采用艾条温和灸的方法,先靠近风池穴艾灸,然后慢慢抬高,直到患者有温热感、感到比较舒适时,便固定在这一位置进行连续熏灸,至穴位局部皮肤发红为度。通常每次熏灸5~10分钟,每日灸治1次,10次为1个疗程。
【适应证】
椎动脉型颈椎病。
处 方 二
【取 穴】
大椎、颈夹脊(夹脊穴是第1颈椎至第5腰椎各椎棘突下旁开0。5~1寸处的穴位,计48穴,颈夹脊是颈椎棘突下旁开0。5~1寸处的穴位)。
【操 作】
患者取适当的体位,采用艾条温和灸的方法,先靠近大椎及颈夹脊穴艾灸,然后慢慢抬高,直到患者有温热感、感到比较舒适时,便固定在这一位置进行连续熏灸,至穴位局部皮肤发红为度。通常每次熏灸5~10分钟,每日灸治1次,10次为1个疗程。
【适应证】
各型颈椎病。
处 方 三
【取 穴】
天柱、大椎、风池、肩髃。
【操 作】
患者取适当的体位,采用艾条雀啄灸的方法,用艾条依次一上一下地活动旋灸天柱、大椎、风池、肩髃穴。通常每次每穴熏灸5~10分钟,每日灸治1次,10次为1个疗程。
【适应证】
各型颈椎病。
处 方 四
【取 穴】
大椎、风门、颈夹脊。
【操 作】
患者取适当的体位,采用艾炷隔姜灸的方法,穴位上放3毫升厚的姜片,中穿数孔,姜片上放中艾炷,依次灸治大椎、风门、颈夹脊穴。通常每次每穴灸3~5壮,每灸1壮患者感烧灼痛时,即将姜片在穴位处旋转移动,待艾炷燃尽为止,再易艾炷,隔日灸治1次,7次为1个疗程。
【适应证】
神经根型颈椎病。
处 方 五
【取 穴】
风门、阿是(压痛点)。
【操 作】
患者取适当的体位,采用艾条温和灸的方法,先靠近风门、阿是穴艾灸,然后慢慢抬高,直到患者有温热感、比较舒适时,便固定在这一位置进行连续熏灸,至穴位局部皮肤发红为度。通常每次熏灸5~10分钟,每日灸治1次,10次为1个疗程。
【适应证】
颈椎病以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