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铁血骠骑-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高声叫了起来,“乡亲们快跑啊!鬼子来啦!”
第143章 前仆后继
    掩埋了遇难的乡亲们尸体,大队离开了这个叫大家愤怒与伤心的龙川村,继续东行。WWw!一路上谁都不说话,鬼子的残暴令他们心中充满了怒火。
    相似的情况又看到了两次,经了解,被鬼子下了毒手的村子都是八路军的堡垒村。鬼子有备而来,情报准确,动作迅,在村子里民众还未来得及转移的时候,突袭了这几个村子。离开又一个被鬼子血洗的村子后,马迁安冷着脸对胡搏说了一句,“此地有汉奸出没!”
    鬼子能如此准确的找到抗日核心村庄,消灭本地的“抗日旗帜”,要说没有汉奸带路,那才出鬼了呢。
    除了看到零星从山里出来打探消息的民众,骑兵连所过之处十室九空,没有被鬼子骚扰的村子也基本上看不到人,显然信息已经传达开来,大家都已躲进山里。
    第三日拂晓,用光了随身携带干粮与马料的连队终于找到了一个补给地。
    这个村子处于深山,鬼子没有来过,此地还保持了相对的安全。在村长的安排下,连队停下来稍事休息,补充粮食与草料。村子里的百姓都很热情,一会的功夫,各家各户都送来了自己做的干粮,五花八门各式各样什么粮食都有,饭团子、窝头、炒面等等。马匹也有人送来精料照顾。本地处于山西膏腴之地,土地不贫瘠,粮食产量不错。
    马迁安随意的坐在大院里,看连队司务长满头大汗的忙活,他在给送来粮食的村民算账付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全军都要遵守,从老百姓那里得到给养,有钱算钱,无钱打欠条,让村民们再到当地根据地政府那里领钱,这已经形成定势。
    一个憨厚的老人正在极力推让司务长的手臂,大声嚷嚷,“你这个小同志,2o个窝窝头哪里值4角钱,多了多了,快拿回去1角。”
    司务长心中也有数,这是老百姓在暗中补贴自己的子弟兵,2o个这么大个的窝窝头,给4角钱不多,绝对过4角,老人家只肯收3角,用意不言自明。
    司务长半哄半劝的硬塞给老人4角,借口要付下一份钱,躲开了老人的“喋喋不休”。
    马迁安一伙人算是被护送的客人,他不干涉胡搏的护送计划,也不想干涉,所以他老老实实的坐在那里安静的吃自己的东西,偶尔抬头观察一下骑兵连战士们的精神状态与动作。两天下来,这支队伍给他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不愧是中央警卫团出身,每个人都很精干,纪律严明,作风过硬,走起路来,办起事情虎虎生风,干脆利落,毫无拖泥带水。
    李铁牛也将自己的七大爷带了过来,在那个被烧光了的村庄里,一个孤零零精神上又受了打击的老人很难独立生存。胡搏见本地安全,吩咐李铁牛暂时先将七大爷安置在本村,托给人照顾。老头精神状态已经有所好转,已经开始明白鬼子走了,但见到武必九就立刻犯病。
    “铁蛋”七大爷在叫李铁牛,“那个鬼子你们可得看牢他,不能再让他出来祸害人。”
    走到大门口正要往里进的武必九一听七大爷的话,猛的站住脚,再也不敢往院里走了,这一路上七大爷都犯了两次病了,都是因为看到自己后才犯得,不能再刺激老人了。
    唉!鬼子就鬼子吧,我咋就成鬼子了?不就长得凶一点吗?那个抗联李凤山长的比我还磕碜呢,老爷子咋就不说他呢,单单认准了我。难道真像马支队长说的那样,什么什么条件反射?说老爷子见到的那个鬼子跟自己长的很像?
    想到这,他伸头瞄了一眼院里,见护送对象马迁安与张元都在安静的休息,只有那个比自己还磕碜的李凤山缠着一个排长,比比划划的舞着马刀,兴奋地怪叫连连。
    待七大爷被村长领走,武必九才敢从门后转出来,走进院里,正巧看到马迁安在对着他笑了一下,自己也不禁苦笑了一下。
    一个小时后,一支小小的衣衫破烂,浑身污浊带着硝烟的“土八路”也来到了这个村子,是本地区区小队的队伍,十二个人,其中两个伤员,看来是与鬼子遭遇过。
    村长认识他们,转头看了一下,轻车熟路的叫人安排完伤员休息后,然后搜索到一个本村出去的战士,马上就很急迫的问,“柱子?你们队长呢?咋就剩你们几个?”
    柱子疲惫的坐了下来,脸看着别处不敢看老村长的脸色,“昨天就牺牲了,为了掩护我们,自己断后,拉响了手榴弹。”
    “啊?”老村长脸色大变,一股不详的预感涌上心头,“你们小队4o多人呢,他们呢?我家石头呢?”
    柱子眼神愈闪烁,在一叠声的催促下才哑着嗓子说道,声音低不可闻,“石头哥,石头哥也死了,这中了一枪。”柱子对着自己的心口比划了一下。
    村长一下子就软倒了。
    院子里的群众忽的一下子围了上来,有的急着救助老村长,有的开始急吼吼的问那个叫柱子的,“那二毛,胡子,李铁匠,小麦呢?怎么都没看见?”
    柱子低下头将自己的脑袋埋在两腿之间,长时间的沉默。
    见柱子这里问不出什么,群众们又轰的一声围住了其他区小队成员,不一刻的功夫,知道了真相的百姓哀声四起,失去了亲人的人群哭成一片。
    马迁安与胡搏早已经听得明白,知道这支小小的队伍损失了大半,看情况本村出去的兵员只剩下这个叫柱子的了。
    区小队42人,昨日与敌遭遇,3o人英勇捐躯,其中这个村子里的人员共14个。
    唉!马迁安深深的叹了一口气,敌强我弱,扫荡很残酷!
    区小队仅存的一个军官是一个班长,从班长对胡搏断断续续的叙说中,马迁安知道了昨天离这2o里的地方生的一场激战。
    一支八路军正规连队带领着县大队地方武装袭击了深入根据地的一个鬼子小队,却未料到这支鬼子小队不是单独行动的,他们只是尖兵。正在激战时刻,离此不远的大队鬼子蜂拥而上,将县大队和那支八路军的连队击败,县大队仗着地形熟悉才拼死摆脱了鬼子的追击,损失大半,无力再起主动作战,遂命令各区中队、区小队分散躲藏。而断后掩护的八路军则陷入重围,全部阵亡。
    区小队打了败仗,本村战士几乎全部阵亡的消息迅传遍了整条村子。一个,两个,三个……无论是正在田里劳作的人,还是正在家里干活的村民,无论是老人、妇女还是壮年人、孩童,全部都紧握着拳头自的汇集到打谷场,黑压压的站成了一片。
    已经缓过神来的老村长强自压抑住失去儿子的痛苦,挣扎着站起来走向打谷场,走向他的父老乡亲,临出门口的时候,拿他那悲痛的眼神瞧了一眼跟在他身后的骑兵连干部,又有意无意的瞟了一眼院门外空地上的一大群马匹。
    马迁安注意到了老村长这个不起眼的动作,拉了一下自己前面的胡搏,低声嘱咐道:“等会你听我的,指挥权现在移交。”
    “是!”胡搏很干脆。马迁安要指挥权可以的,他的级别高于自己,是团长,而且是打过硬仗的团长,他已经从李大嘴那里知道了。
    老村长站到了高台上,微微的山风吹拂着花白的头颅,嘴唇颤抖着。诺大的打谷场鸦雀无声。
    “乡亲们!”老村长悲恸沙哑的声音响了起来,声音不高,每个人却都听得清清楚楚,“自从八路军来到我们这里来,我们才算当家作主,才算过上了好日子,可天杀的鬼子又来了,他们是一群畜生,他们要抢我们的粮,抢我们的牛羊,杀我们的人,抢我们的女人,我们就打了,打鬼子对不对?”
    “对!”底下一下子炸开了锅。
    老村长正了正自己的衣襟,接着说道:“我们村是响当当的堡垒村,参军打仗,支前纳粮都是模范,家家是军属,户户有烈士,是不是?”
    “是!”
    “李钧毛,李钧可,铁蛋,李钧元,李均安,李均石,李均麦,李均玉,……,他们都是谁?你们还记得吗?”
    “记得!他们是我们村的好汉子,是我们兄弟。”
    “他们都牺牲了。”
    “是!”
    “从前年开始,我们村里自愿参军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死在战场上的也越来越多,你们怕不怕?”
    “不怕!”
    “鬼子来了,打不打?”
    “打!”
    “好了,参军的出列!”
    好口才,真汉子。马迁安在身后暗暗一竖拇指,心中对这个山村老人赞叹不已。
    老村长跳下土台,检视了一大群涌出人群的“壮丁”,将“壮丁”中一半儿左右的半大孩子与稍老的中年人一一踢回了人群。然后命令还站在面前的几十号壮汉回家拿武器。
    一会儿工夫,飞跑回家的准战士们就拿来了五花八门的“武器”,红缨枪、二股叉、镰刀、钉耙、还有两杆土枪。
    剩下的区小队人员也快加入了这支队伍,紧紧攥住了仅剩的5支破枪。
    老村长扫视着自己刚刚“创建”起来的子弟兵队伍,扫视着他们手中破烂的武器,深深叹了口气,缓步走到了马迁安身前,也不说话,紧紧盯住了马迁安的双眼,满含期待。老村长认定了这个被众人保护的年轻人是一个“长”。
    马迁安点点头,握住老村长的手,低声说道:“老村长,你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吧,一笔写不出两个八字,我全力支持你。”
    “枪!49支。”
    “!5o支,5千子弹。”马迁安大手一挥。
第144章 新兵三团
    马迁安留下了李铁牛和另一个战士,是因他看到新成立的区小队人马参差不齐,战斗力极为低下,虽然都配了崭新的快枪,但刚放下锄头的大手哪里能很快掌握杀敌技能?即使他们的勇气可嘉,可若是遇上同等数量的鬼子,肯定还是的被人家吃的渣都不剩。wWW。
    训练成了当务之急,在观看了民主投票遴选出小队长之后,在新小队长殷殷期盼的眼光中,马迁安很“大度”的给他留下了两个战士暂时担任训练教员。
    告别了依依不舍的新武装,得到了补给的连队继续向东行进。一路东来,马迁安现鬼子的破坏力很大。鬼子第一军所属的第四混成旅团纷纷派出了重兵对太行山根据地进行疯狂大扫荡。数万鬼子分成3o多股,所过之处一路烧杀、**掳掠,给根据地造成了废墟一片,数十万间房屋被毁,粮食牛羊被抢无数。此刻,百团大战开始转入第三阶段,既反扫荡阶段。
    又走了两日,马迁安他们碰上了一支损失惨重的新兵团。马迁安与新兵3团贾团长聊了一会儿,得知新兵团在攻打鬼子据点时反被及时赶到的鬼子援军包围,极力死战后才破围而出,人员损失4oo多人,枪支损失3oo多条,新兵团只剩下一半的战力,看来几个月内是恢复不了元气了。战争!也不总是英勇的八路军抢夺鬼子的枪支弹药,有时候也被“邪恶”的鬼子偷鸡,反倒把八路军的枪给抢跑了。战斗激烈,人枪尽毁,况且八路军和鬼子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死,也要在死前砸毁枪支,以使宝贵的枪支不落入敌手。
    从这一路上所遇到的情况来看,情况比自己预想的要糟的多,八路军及民众的损失随处可见。但好的信息是,根据地军民同仇敌忾,斗志昂扬,依然保持了很高的士气,没有被打垮,没有被鬼子的嚣张气焰所吓到。
    在这支新兵团的队伍中,马迁安意外的现了一支火箭筒,筒口都已被日军榴弹炸开了豁口,但就这样,这支破玩意依然被战士们当个宝贝一样紧紧的抓在手中,扛在肩上。
    “喂,小同志。”马迁安叫住了经过自己身边的火箭筒手,“那支破东西还能使吗?”
    闷头行走的小战士没现马迁安与他们团长站在一起聊天,听到有人诋毁他的火箭筒,循声望了一眼,勃然大怒,“哎?你这个小同志,什么叫破东西,我靠着它报销了两个鬼子地堡,炸死7、8个鬼子呢,你倒不是破东西,你给我杀7、8个鬼子瞧瞧?”
    马迁安困惑的挠了挠头,自从他担任支队长以后,没人再管他叫小同志了,突然被一个比他还小的战士呼为小同志,不太习惯。看来这个小同志生气了,故意的。
    贾团长瞪了一眼扛着火箭筒的小战士,道:“别没大没小的,这是马同志,是长。”贾团长已经知道了胡搏等人的身份,见中央警卫团的连长都听马迁安指挥,心里早认定马迁安来头很大。
    挨了训斥,小战士才现团长也在,表情变化了一番才红着脸不好意思的对着马迁安道歉,“长,你看啊,我这说错话了,您批评我吧!”
    什么话?这有什么可批评的?战士嘛,就应该像爱护自己眼珠一样爱护自己的武器。马迁安不仅不批评,反而上纲上线的表扬了一顿这个爱护自己武器的战士。
    张元凑上前来,要过了那支“残废”的火箭筒,端详了一会儿,转头对马迁安挤挤眼睛,“马支队,这就是在你的指导下造出来的?不太合格嘛!”马迁安6月份来的时候,指导造出的火箭筒质量上当然不能与张元他们在s1那个地方造出来的东西比。
    又出来一个诋毁我的“宝贝”的家伙,小战士很不满意,赏了张元一个白眼珠。
    哎不对,听这人说,好像自己面前的长会造这个火箭筒,那个瘦家伙不是说了吗,是在长的指导下造出来的?
    “长?你会造火箭筒?那你肯定会修理吧?求您了,快把我这支修好吧!我还要用呢!”小战士挺聪明,马上给年轻的长安排活计。
    马迁安不好拒绝小战士渴望的眼神,对张元扬了一下下巴,“找他,看看他能不能修。”
    张元张了一下嘴巴,啧了一声。马支队好小气,这支火箭筒本来就不咋的嘛,看那钢口,看那粗糙的做工,真不知道这火箭弹是咋打出去的。
    小战士又巴巴的跑到张元面前,睁着水汪汪的大眼睛,看他。
    “哎,好好好,我修,我修还不行吗?”哎呀我滴个祖宗,这都是应该回炉报废的玩意了,还修?张元受不了两个人挤兑,回身从一匹驮马身上解下自己的工具箱。
    贾团长与马迁安互相对视了一眼,小声商量了一下,都点点头。
    “原地休息!原地休息……”传令兵随即向正在行进的队伍下达了休息号令。此地依然是山区,但不是那种荒凉的土山,本地有大片的森林可以藏身。
    胡搏的连队马上向四面派出了瞭望哨、警戒哨。贾团长瞧了瞧跟在自己身后的两个营长,努努嘴巴,见两个营长不明所以,不禁气恼的骂了一句,“傻站着干什么?怎么能让兄弟部队把累活全干了?派警戒哨啊!打了败仗丢了魂是怎么啦?”
    还带着满脸硝烟的营长羞愧的退了下去。马迁安看着营长微跛的步伐,又看了看有些烦躁的贾团长,明白了一些什么。
    “老贾,打仗嘛,没有只能胜不能败的道理,我们红军不也打过大败仗嘛,下回找回来就成了。”
    贾团长此时已经知道了马迁安的身份,叹了一口气,“小马,理是这么个理,可谁打了败仗谁心里都不好受啊,当时我就是轻敌了,当时我就想我们团1千来人呢,鬼子援军也是1千来人,就算打不过,咋也能挺半天吧,要是挺半天的话,兄弟部队就来了,再从外面给他们来个反包围,我们再从里往外打,没想到鬼子太凶了,一个冲锋就把我们打垮了,拼肉搏我们又拼不过,牺牲了好多好战士,我这有罪啊!”
    贾团长见马迁安安慰自己,感觉到找到了一个倾诉对象,也不管马迁安听没听进去,自己就开始总结起本次战斗的失利原因。一、匆忙之中没有构筑很好的阵地,本来是打据点的,是处于进攻方,根本就没挖防御阵地,被鬼子援军一冲锋,立刻就顶不住了。二、顶不住的原因是因为机枪少,全团只有重机枪2挺,轻机枪2o挺,机枪数只是鬼子的五分之一,两门迫击炮,而鬼子那里有步兵炮,迫击炮,掷弹筒总数达3o多,两只队伍的武器根本不是一个档次的,步枪呢,你看看,我们战士还有一百多人拿的是大刀片子呢,步枪都不能做到人手一支,枪弹?更别提了,每挺机枪才1oo多子弹,步枪只有15。
    马迁安很同情贾团长。尤其是看到了大多数战士手中的老套筒,这破枪还……哎呀!。
    “重机枪为了掩护我们撤退,自己没有撤出来。”末了,贾团长沮丧的加了一句。
    “唉!”马迁安沉重的叹了一口气。
    “你们这是要去哪里?”马迁安问了一句。
    贾团长迷惘的看了看天,低下头,“我也不知道,我们新3团没电台,原驻地也被鬼子占了,等命令吧!刚派出去通信员找旅部,不过听遇到的其他部队的人说,现在连八路军总部都迁走了,所有的部队都在打仗,都在寻找战机与鬼子作战,没有电台,真不好找上级。”
    “我有啊!早说嘛!”马迁安拍了拍贾团长肩膀,哦,名字已经知道了,贾永根。
    但马迁安却不着急交出电台给贾团长使用,他接着说,“永根大哥啊,我有个提议啊,你听听好不好?”
    “说来听听。”反正都这样了,不知道上级将要给自己什么处分,听听这个马支队长的建议也好。
    马迁安想了一下,“你们团现在没地方去,总这样窝在这里也不好,即使你们联系上旅部,估计你们旅长也得把你们放到后方去进行整顿、训练、补充新兵,要想再打仗挽回这次损失,我看得几个月后了。”
    贾永根没有异议,事情应该就是那个样。
    “所以呢,你要是想现在就挽回败仗影响,那就得立一功,立个像点样的功劳,就能很快弥补损失掉的士气和兵员。将功补过,你们旅长才能放过你。”
    贾永根眼睛马上就亮了,“你有办法?”
    “我们。”马迁安指了指张元,又指了指远处休息的骑兵连,“本来是准备先到八路军总部的,听你刚才那么一说,总部现在也不知道去哪里了,我们就是联系上他们,也要费尽周折才能找到他们,况且我们主要目的不是找他们,我们是去黄崖洞兵工厂的。这样呢,我想直接去黄崖洞,但这个兵力就不太足了。”
    在兵力这个问题上,马迁安在说假话,谁都知道一小队骑兵来去如风,基本上没有被鬼子抓住的可能,除非很倒霉。
    贾永根知道马迁安的好意,如果自己跟随马迁安去黄崖洞,可以有护送功劳,这是他想的,马迁安则想的更多。
    马迁安知道,黄崖洞因处在根据地深处,没什么危险性,所以原先配给的护卫力量很弱,在他来之前就与刘顶联系过一次,刘顶说过,黄崖洞工人3ooo多人,护卫部队一个连。
    “谢谢你提供这个机会,但是……”贾永根很迟疑,护送这个事儿说不上是什么“功劳”。
    “好吧,还有一点,你知道黄崖洞兵工厂的重要性吧?”
    “知道,前一阵子,我们还路过那里,刘部长看我们枪支太少,还给了我2o支步枪呢。”
    “鬼子很可能偷袭兵工厂,那里兵力不足,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你要是“正巧”遇上,打退鬼子,你可立一大功!放心吧,那个地方听说易守难攻,你半个团的兵力足可以完成这个任务了。”马迁安搬出自己的结论。
    还能有这等好事儿?要是真像马迁安说的那样,鬼子进犯黄崖洞,而自己“恰巧”在那里并打退鬼子,那可是大功一件,贾永根听后大喜。更何况马迁安答应将自己押运的15o支新毛瑟补充给他,哦,还有一万子弹。
    好!事不迟疑,还等什么?走哇!马老弟。贾永根看到希望,脸上愁云褪去,人也变得豪爽痛快起来。
第145章 到达目标
    新兵团战士得到补充,异常高兴,尤其是那一万子弹,简直是雪中送炭。wwW;部队中有一多半的枪支能用上这个口径的子弹。弹药被迅了下去,现在这支5百余人的团队平均每支枪拥有了2o多子弹,比打仗前还要多。
    至于马迁安敢于做主将剩下的枪支给新兵团,这也出于他的考虑之中,根据地所有的部队现在都处于流动状态,连总部、师部都找不到,原先的计划可以说作废了,你总不能刻板的非要找到总部,然后交接货物,然后总部在费劲巴力的找到缺枪的部队,再给他们。脱裤子放屁嘛。
    转向东北,队伍又开拔了,由于步兵的存在,行军度降了下来。
    “报告!正前方1o里有大队鬼子兵,人数上千,与我们前进方向交叉,正从西北方向东南方行进。”尖兵打马回来报告最新消息。
    马迁安与贾永根立即聚到一起研究。研究了半天,忍痛放弃了袭击鬼子的想法。一个连的骑兵和5oo疲惫的刚打了败仗的疲兵,不是这支鬼子的对手,人数不占优、地形不占优、武器不占优、士气不占优,天时地利人和全不占,打不过。
    “小日本这个王八驴球球的,这次成了精了!”贾永根瞪着眼气呼呼的砸了一下自己的大腿,“饿这出来十多天了,碰到3支鬼子,每支鬼子都上千人,硬是不让饿找到下嘴的机会,还被它给啄了。”
    贾永根一气,家乡话冲口而出。
    嗯?贾永根的话引起了马迁安一怔,都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