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铁血骠骑-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机会,还被它给啄了。”
    贾永根一气,家乡话冲口而出。
    嗯?贾永根的话引起了马迁安一怔,都是上千人的鬼子?看来鬼子这次扫荡很小心谨慎,每一路都最少一个大队的人马,很难弄啊。依八路军的战斗力和武器装备,要消灭一千鬼子在地形占优的情况下最少也要集中6…1o个团才有把握啃下去,如若人数太少,硬啃的话会崩牙的。
    林B将军率领百战精兵以6千兵力并占据有利地形情况下才艰难吃掉一支后勤。八路军各级指挥官心中有数,想打之前要掂掂自己的本钱。现在的情况表明,团级部队已经丧失了与某支鬼子决战的资格。
    部队等了一个小时,约莫鬼子已经离开这个地域了才继续前行。战士们不知道详情,以为这一个小时不过是中途休息罢了,可马迁安与新兵团的几个领导知道,明知道鬼子在横行,却没有条件打。几个人郁闷的不行。不打无准备之仗,也是马迁安的信条。强行打,也能杀死几十上百鬼子,但毫无疑问己方将大败。打败仗对军心民心的震动都是巨大的,某些熟悉这支新兵团的民众信心就会动摇。人就是这么个奇怪的东西,有希望就能挺住最艰苦的环境,希望没了,则变成行尸走肉,极易屈服于各种“奇谈怪论”。马迁安在考虑要保住新兵团剩下的火种,并应该带领他们打一个胜仗,以期挽回军心民心。
    李凤山在队伍中很安静,没捣蛋也没喧哗,也没炫耀自己曾经痛打过关东军精锐,想必是看到新3团伤亡惨重的样子想起了自己原先的遭遇,原来的抗联比这还惨,同病相怜。
    前进,离黄崖洞只有十公里了,贾团长提起了精神,对着正在行进的队列吼了起来,“同志们,同志们打起精神,我们是钢铁,我们是八路军,都给我唱起来,来!向前向前预备起!
    “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我们是善战的健儿,我们是民众的武装……听,风在呼啸军号响……直到把日寇逐出国境,自由的旗帜高高飘扬……向华北的原野,向塞外的山岗……”
    雄壮的八路军进行曲。马迁安听痴了,歌词很朴实,充满了大气与必胜的决心,充满了解放全中国的壮志。旋律他熟悉,歌词与建国后的有很大不同,马迁安已经听过政委周玉成唱过几次,早就记住了。
    从不畏惧,绝不屈服,英勇战斗,听听,多提气!大无畏,无比顽强!
    好歌呀!好歌!马迁安陶醉状。贾永根奇怪的看了他一眼,“你也会?”
    “当然,我们那有不少老八路,我唱的不好,可是我态度好,嗨!凤山,好好唱!”马迁安又将头转向李凤山吆喝起来。
    李凤山被打断,不满的横了马迁安一眼,被打岔跟不上了。
    离黄崖洞5公里,地势渐渐变得险要起来。马迁安望了望眼前一处陡峭的高岗,回转头对跟在他身后的贾永根说道:“贾团长,你们在此驻扎吧!我与延安来的同志进黄崖洞。”
    贾永根观望了一会地形,点点头,此地适合驻军,有水源易守难攻。在路上马迁安与贾永根就已商定,半个团的贾永根部不用进入黄崖洞兵工厂,而是作为外围警戒力量部署。
    贾永根到过兵工厂,马迁安就抓了他一个现成儿,由贾团长带路进入黄崖洞。
    “这就是黄崖山啊?”马迁安站在山口,仰起脖子目不转睛的注视着群山环抱中的一座高山,“那黄崖洞想必在其中喽?”马迁安在问身侧的贾永根。
    贾永根则出神的望着谷口两边,满脸的疑惑不解。马迁安看到了随口问了一句,“咋啦?进呐。”
    马迁安一指进山的通道“瓮圪廊”。这么有名的通道,他已经听贾永根说过了。
    “瓮圪廊”是从东面进山的唯一通道,瓮圪廓两峰合围。峭壁千丈,长1。5千米,宽仅丈许,是一条呈“s”形的天然山廊。这里两山对峙,峭壁如削,湍流飞瀑,蜿蜒一华里峡谷险道,抬头仰视,千仞绝壁,并立欲合,只见一线蓝天,气势雄伟从廊口蜿蜒前行5oo余米,一线飞瀑银练直泻而下,散入一汪深潭,故名无底瓮,瓮圪廊也由此得名。一架依山开凿的石梯,从北面的险壁上伸出来,倾斜而上,石梯高达12o余级台阶,分上下两段,中有吊桥相接。
    通过瓮圪廊,再通过吊桥,才能到达兵工厂所在地,兵工厂也不是建在一个大山洞里,而是建在山洞附近的地块上,有各型建筑十几栋,毕竟一个山洞装不下那么大个兵工厂。
    “不太对劲啊,我上次来的时候,看到谷口是有士兵把守的,你注意看,那里还有几个暗堡的,不注意看不出来,应该有人的,怎么这么安静?兵呢?守卫这里的兵呢?”贾永根上来了细心劲。
    马迁安也是疑惑不解,对啊,按兵法说,此地应该放上一支守备力量,若是没有,那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瓮圪廊进入山谷里的兵工厂所在地了,要是鬼子进来了,多危险。
    贾团长说原先是有的,可现在没有,出了什么事?马迁安立刻命令胡搏留下一个排,进占山口地堡。
    满腹疑虑的贾永根继续小心翼翼的带领着大家向里面走,山道狭窄,渐渐的大家拉成了一条蜿蜒曲折的长线。马迁安走在路中,仰脸看着头上的一线天,内心担心不已。所幸前边未生什么意外,头顶也没有什么大石头砸下来,大家有惊无险的走到了吊桥一边。
    吊桥高高的拉起着,吊桥后面有人警觉的注视着这群不之客,见马迁安们都是身穿八路军军服,才有人出面问话。
    一个3o多岁的壮年男子站到了吊桥另一边,马迁安注意看了一下,这男子身着普通老百姓的服装,头上戴了一顶八路军的军帽,手中提着一杆步枪,看样子不像是正规军人,倒像敌后武工队的。
    男子冲这边喊,“你们是哪个部分的?是谷口段连长放你们过来的?他回来了?”
    几句话把马迁安问的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过听他的意思,谷口确实有军队把守,但好像因为什么事开拔了。
    马迁安上前一步,解释了自己这一队人马的来历。壮年男子哦了一声,派人回去汇报去了,但他自己依然坚持在吊桥那边,并不放下吊桥。
    一刻钟的功夫,对面急匆匆来了一大堆人,站定后其中一人向这边搜索了一下,马上命令落吊桥。
    贾永根向马迁安解释,对面来的人是刘部长,认识自己。
    吊桥刚一落下,一个面容很清秀,眼光锐利薄唇大嘴的中年人快步走了过来,伸出双手迎向站在最前边的马迁安,热情的话语随即飘落过来,“你是小马?欢迎你们到来呀,我这等急了,老是担心你们,也怪我没考虑周全,这里烽火连天的,让你们一路受苦了。”
第146章 一解燃眉
    马迁安上前一步紧紧握住这位军工界老大,热情问候后轻描淡写的说了一下来程情况,当然是一路顺利,不辛苦。WWw。
    刘顶看到马迁安带来了中央警卫团的战士,眼神楞了一下,随即又很欣喜,道:“好,小马同志,这些战士我暂时征用了,我正要给彭老总报要点兵呢,你这就送上门带来了,真是我们黄崖洞的福将。”
    看到刘顶欢喜的神态,马迁安意识到了什么,马上就问,“我们留了一个排的战士在山口,您这?”马迁安探询的看了一下贾永根。
    贾永根与刘顶相识,说话不像马迁安这个刚与刘顶认识的人那样拘谨,贾永根问,“刘部长,山口原先的战士们呢?山口不留人太危险了。”
    刘顶一听马迁安已经在山口留了一个排,明显松了一口气,“这就好,不愧是正规军,一眼就看出门道了。”随即解释道:“我也是知道不久,早晨的时候,山口段连长派了一个战士送信,说现了一支路过的鬼子,他去追鬼子去了,没想到把人全带走了而且现在也没回来,我正在组织工人护矿队呢,准备接管山口防务。”
    马迁安随后就看到了一队背着新枪的工人正向吊桥这边跑来。情急之下,刘顶不得不动用了正在进行生产任务的工人,即使他们没经过系统训练,但会打枪,能顶急。
    “段连长胆子好肥!”马迁安瞥了一眼山口,竟然自作主张追击鬼子,无组织无纪律,将如此重要的兵工厂防务弃之脑后,简直混人一个,等待他的将是严厉的军法,真是哪里都有混人。
    “唉!这个连也是刚刚从前线撤下来的,原本要让他们在此驻防,休整一下,谁知道那个小段是这么一个家伙。”刘顶也很无奈。
    刘顶这个级别的干部知道抗联的一些活动,也知道马迁安的战绩,知道他除了通晓一些技术外,最主要的还是一名“名将”,单次战斗歼敌数可以在军队里排上号了。
    他问,“按照你们的纪律会怎样,小段实在是太不像话。”
    岂止不像话?刘部长你还是有点善良。“按我们军纪,没有命令擅自撤离,可按临阵脱逃处理!”
    “枪毙?”
    “枪毙!”
    刘顶沉默了一下,转移了话题,“不谈他了,你们来了就好,这山口防务可就要交给你们了。哎?贾团长,你来干嘛?缺枪了?”刘顶问贾永根。
    贾永根神情一滞,求援似地看了看马迁安。马迁安遂将新兵团所生事情原原本本的说了出来,见刘顶惊讶的样子,马迁安胸脯一挺,代贾永根汇报:“报告刘部长,新3团久经战火考验的457名官兵前来向您报到,听从您的命令,听候您的指挥!”
    “好,好。”刘顶默默的看了马迁安一眼,又看了贾永根一眼,马迁安的意思他明白,他想了一下,应承着,算是答应下来,这支他熟悉的新3团被打得这样惨,损失如此巨大,完全出乎他的意料。他这样一应承,意味着新3团暂时归他指挥了。
    “武器不够用吗?”刘顶半是安慰半是帮助贾永根解脱尴尬。
    刘顶一问,将贾永根这个粗壮大汉内心里的委屈全都勾了出来,贾永根抹了一把眼睛,深深叹了一口气,“缺机枪、缺小炮,缺子弹炮弹手榴弹,战士们尽力了,没有一个孬种!他们用刺刀用拳头用牙齿与鬼子厮杀,用自己的命给我们这些人拼出了一条活路,我对不起他们。”说到伤心处,贾团长不顾形象的大哭起来,几天来所有的委屈都一人扛,他太累了,看到刘顶这个上级和大哥,实在控制不住自己,哭了个稀里哗啦。
    “你们政委呢?”
    “政委和参谋长都牺牲了。”
    刘顶不忍看贾团长这个坚强的汉子抹眼泪,轻轻拍了拍他,“哭什么?男儿有泪不轻弹,我给你补,要什么给你补什么!”
    “真的?”贾永根透过朦胧泪眼,一把抓住刘顶的胳膊,“我要机枪,我要火箭筒!”
    刘顶看着贾永根急迫而又无比认真的神态,苦笑了一下,“真的!不过机枪没有,火箭筒可以给你1o具。”
    贾永根嗷的一声蹦起来,火箭筒的威力他知道,不比鬼子的九二步兵炮威力差,以自己战士们的勇敢,经常是大炮上刺刀的打法,抵近射击,挥出火箭筒的威力是毫无疑问的。
    贾永根跳起来就要向谷外走,他是想叫自己的战士来领武器。马迁安一把拽住他,急什么急?武器晚一会配没什么关系,现在要解决兵工厂防务问题,要重新部署调整,并上报本地情况,你着急走了这怎么成?
    刘顶将马迁安、张元等人接进了戒备森严的厂区,厂区矗立着十几栋建筑,最大的一座看建筑面积有两千多平米,还是楼房,刘顶解释是钳工车间,一楼干活,二楼宿舍。
    马迁安由衷的赞叹,在这交通不便的崇山峻岭中开辟出如此规模的兵工厂,没有坚强的意志与巨大的人力投入是不可能完成的。
    看到马迁安看得入迷,刘顶作为主人也很自豪,他介绍说“这都是左参谋长的功劳,左参谋长为了建这个兵工厂,愣是在这里盯了半年,出了成效他才走的。”
    当然,这里面也有刘顶不少功劳,从刘顶断断续续的介绍中听出,他对左参谋长推崇备至。当初,修建兵工厂的工程任务非常艰巨,从韩庄到这里,光路程就有5o公里,而且全是盘山羊肠小道,起伏不平,坡度很大。所有的建筑材料与设备器材,只能靠肩扛人抬。左Quan戴着草帽,顶着烈日,不仅指挥工程建设,而且和工人们一起攀崖越岭,抬土扛石,和泥拌灰,砌石奠基,样样都干。施工中途,碰上连日阴雨,山洪暴,道路阻塞,他坚持与大家一起,踩着泥泞的道路搬运机器。
    正是有刘顶、左参谋长这样的实干家,兵工厂才快建成并源源不断的提供武器。
    为了了解兵工厂的技术力量与设备,马迁安、张元在相关人员陪同下,仔细的将厂区各个厂房及机器设备检查了一番。
    刘顶与贾永根则商讨兵工厂防御问题去了。
    兵工厂共有从全国各处搜罗来的机器4o多台,三节锅炉一台,蒸汽机2台,切削机床2o多台套。当然这点机器实在是不够用,不仅落后,还很陈旧。但就是仅凭这么点机器,兵工厂愣是一年生产出来能装备16个团的武器,实在是令人感慨与钦佩。
    当天,马迁安与张元就立刻投入到了改进火箭筒生产工作中,前线反馈来的消息表明,原先制造的火箭筒寿命存在严重问题,磨损严重,各个零件不时出现问题,前线用得太狠了,致使可用的火箭筒越来越少,不断催促兵工厂加快生产。
    与刘顶沟通后,刘顶忍痛从不多的原材料存货中拿出了大部分“较好的钢材”,分给了张元用以改进模具及生产,在马迁安的建议下,兵工厂又拿出了一部分力量和原料生产1913型多破片高爆手榴弹。
    几日夜忙下来,火箭筒及火箭弹生产情况大为改善。
    贾永根也来过两次,软磨硬泡的搜刮走15支火箭筒外带2oo枚火箭弹。几天功夫,贾永根就拥有了一支“炮兵”,好不高兴,嗷嗷叫唤着要让那支给他吃了败仗的鬼子好瞧。
    在一次难得的空闲时间内,马迁安拉着刘顶比试了一次枪法,早听说这个资深特工加军工是一个神枪手,不比试一下,实在是心不甘。
    马迁安操缴获的三八枪,刘顶则用自己工厂生产出的“八一式”,枪械质量方面是马迁安占了点上风,毕竟鬼子的三八式是大工业化制造的产物,精度要好一些,但比赛结果两人成绩却不相上下,百米内两人俱都是枪枪十环,二百米内也难分高下,只有到了三百米,马迁安依仗枪好才领先了一环。
    两人惺惺相惜,友情在共同劳作中开始萌芽。
    几天后的一个下午,刘顶匆匆叫醒了忙了一天一夜刚刚合眼的马迁安,拍着他的肩膀很着急。
    “小马,新任务!”刘顶挥着手里的两份电报,“延安那边让你赶快回去,彭老总这边让我赶紧给他送火箭弹,我考虑了一下,准备派你去给彭老总送弹药,做完这件事儿你就直接回延安,你看成不成?”
    “成啊!反正这边有张元顶着,我也没太大用,我去。”马迁安迷迷糊糊的回答着,打了个大大的哈欠。
    刘顶很兴奋,搓着手说:“这回可好,彭总围住了一支鬼子,这回鬼子再不敢大摇大摆在根据地晃荡了!”
    第二个哈欠打到一半儿,马迁安口齿不清的问,“在哪里?”
    “关家垴!”
    “什么?关家垴?”马迁安脑袋一激灵,睡意全无。
第147章 战斗准备(1)
    1o月6日开始,日军对太行山各个抗日跟据地进行大规模扫荡。wWW!八路军刚刚进行完百团大战第二阶段,根本没有来得及休整,弹药消耗还未来得及补充,人员疲惫不堪。
    八路军的百团大战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给鬼子造成了沉重打击,让日本华北方面军司令多田骏的面子彻底掉到了茅厕里。多田骏恼羞成怒,抽调了大批军力开始进入太行山,向八路军总部及129师活动区域中心武乡和辽县疯狂扫荡。主题—报复!尤其要对根据地内的抗日积极堡垒村及八路军各级指挥机关驻地重点扫荡。
    在这次扫荡中,鬼子兵的小肚鸡肠暴露无疑,报复心之重大大出乎根据地军民的想象。鬼子兵一路杀来进行“毁灭扫荡”,日军所到之处,见人就杀,见屋就烧,见粮即抢。变根据地为焦土,妄想以残暴吓倒中国人民的抗战决心,民众受害极大。
    彭总率领总部及北方局机关转战到黎城拴马、宋家庄一带才算站住了脚,建立了临时指挥部。
    指挥系统刚一建立,他就听到了黄崖洞过来的电文,云前几日驻守在瓮圪廊的连队擅自追击路过的大队鬼子,不仅损兵折将,还险些将瓮圪廊拱手让敌,不禁大怒。后又听说被打散的新3团余部及时赶到黄崖洞并已布防,才稍稍压下怒火。
    29日下午,彭总从黎城驰回武乡盘龙镇石门村。一路上彭总看到各个村落被鬼子残害后的血淋淋景象,再也忍不住心中熊熊怒火。赶到驻地,甩开大黑骡,一进指挥所,彭总一边挥舞着手臂,一边咆哮,“杀人放火,这还了得?查查,哪支鬼子经过此地,给我围起来,一个不留,统统杀光给老百姓报仇!”
    日军的残忍与暴虐激起了彭总与左参谋长等八路军领导人的愤怒与仇恨,他们准备寻找机会,消灭一两路进犯的敌人,打击其嚣张气焰。
    彭总怒了,指挥所的参谋立刻行动起来,不一刻功夫情报上来了,是冈崎支队,人数大约6oo人,一路烧杀现在正在关家垴附近。冈崎支队命运已定。
    关家垴战斗即将打响。
    关家垴战斗是一次引起争议较大的战斗,所谓引起争议,不客气的说,那就是得不偿失的败仗,这点,连彭总在日后回忆录中也毫不避讳,败了就是败了!不要藏着掖着给脸上贴金。但是在战前,谁也没有想到这是一次艰苦的战斗。
    几日来,各种情报汇集表明,日军出动的这些扫荡部队,几乎都是以不满员大队为规格的,少则5、6百,多则上千,每路配以少量的伪军充当杂役与送死鬼。
    这种几百人的部队都敢在根据地里横冲直撞,对彭总的刺激是巨大的,携百团大战之余威,彭总决定消灭一路或两路这种小部队,以迫使鬼子再也不敢用这种兵力为一路进行扫荡,从而迫使鬼子在进行扫荡时,必须以大部队进行,这样的话,鬼子集结的时间就要拉长,扫荡的间隙就要扩大,战果就要减小,也可使根据地军民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转移。
    在关家垴战斗中,彭总到距敌人控制的垴顶3oo米处作近距离观察,当他足抵壕沿,手捧望远镜,仔细观察敌阵时,记者徐肖冰拍摄下了这一历史的瞬间。彭总雄健的身影,专注的神情,战士的装束,背衬着简陋的工事,给人们留下了八路军在敌后艰苦卓绝、英勇作战的时代写照。这一照片被广泛地刊登、转印,为人们所珍爱,成为人们熟悉的彭总形象。
    现在彭总手头的兵力十足,也是他敢下决心放出这个豪言的依据。此时,刚参加完榆辽战斗的129师主力正巧撤到盘龙镇休整,被彭总抓了个正着。
    计算了一下,彭总估计出手头能调集的兵力为三个旅加两个团共2万兵力,吃掉不足6oo人的冈崎支队,应该不是什么难题,眼见得要打个痛快仗了,彭总决心已下。
    在指挥部等待各级主官的时候,彭总习惯性的背着手眯着眼看挂在墙上的地图,抿着嘴,头脑里不断分配着作战力量,完善自己的计划。参谋范明矗立在桌旁,随时准备彭总询问数据。彭总用铅笔在地图上画了几笔,凝视半天,忽然想起来什么,问一边的参谋,“小范,你再给刘顶个电报,要他这个军工大管家给我点支援,你就说,多要点手榴弹啊什么的。”
    参谋范明立刻转身。
    “哦,等一等,我听刘顶说,他那里来了一位抗联的军工?”
    范明又立刻转回身,“是,老总,你忘了,前些日子您还跟我叨咕过,这个抗联的马迁安不得了,竟然一仗干掉了8oo多关东军。”
    “是他来了?”
    “是他。”
    “干嘛来了?”
    “听刘部长说,是给兵工厂改进火箭筒生产来了,还带了一个专家任副总工,是任Bs同志派来的。”
    “哦?火箭筒?那个东西很好用,你问刘顶,弄出来多少?我们部队这2个多月打下来,原来的火箭筒差不多都打报废了,火箭弹也用光了,正好,管他们要,就说我说的,要快,明早就要用。”
    范明没走,他在等彭总下一步指示,见彭总转脸又忙自己的事情,不禁探询道:“要不要马同志来一趟?您不是说过想见一见他吗?”
    彭总疑惑的摸了一下自己的额头,“我说过吗?哦,他要是想看看八路军怎么打仗的,就让他来,要是有别的任务,就让他忙他的吧。”
    马迁安此时正从刚才的震惊中醒过神来,心中琢磨着关家垴战斗,结果他是知道的,也不是没想过透漏信息给决策人,但转念一想,透啥呀透,活得不耐烦了?这次战斗是箭在弦上不得不,所有人都认为2万部队消灭5百多人的冈崎支队手拿把掐,这时候你巴巴上赶着去找彭总,说,彭总咱别打了,咱撤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