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逢君正当时Ⅰ·密谍卷-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离了大队兵马的方向。然后再与其他假意退逃的剩余兵力会合,与对方主将决一死战。两队人失踪三日,第三日宗将军带着两名兵士拎着敌将首级回来了。”

    宗泽清在一旁猛点头,对对,当初他就是这般智勇双全勇杀敌军主将的!就是将军讲得太快,半点停顿没有,安姑娘不知听明白了没。

    安若晨确实听得有些蒙,就听清楚失踪三日拎着敌将首级回来了。

    “然后!”龙大继续说着,话音一转,抑扬顿挫语速得当字音清楚地道,“就在全营将士都惊呆了,正欲上前庆贺夸奖宗将军的神勇之际,宗将军一个猛扑,抱着我的腿便号啕大哭,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抹在了我的裤腿上。”

    宗泽清手上的鸡胸架掉了,他张大嘴,整个人也惊呆了。将军!你是在帮着讲故事还是在调侃你手下最英勇聪慧的大将呢?后头的重点难道不是他因此战而扬名天下,惊动皇上,得了“虎威将军”封号吗?嗯,气氛不太对,他自己补充这个好像不太合适。可是总得说点什么,绝不能是“他一把鼻涕一把泪”的结束了英勇事迹啊。

    “啊,对了。”宗泽清端正脸色严肃道,“这个有勇有谋最后得到了皇上嘉奖的事迹呢,是想告诉安管事,莫忧心你的选择对错,谁人知晓后头发生什么,事后才来马后炮那都是孬种。他奶奶的熊的,若是当时我战死了便罢了,若是后退撤兵回来,还不定被某人别有用心地酸成啥样呢。你觉得对的,便去做。事后结果若是好的,便奖励自己一番,若是结果不好,便总结改进,毕竟还有下回呢。人只要活着,便还有下回机会。这世上之事,又岂能尽如人意!”

    宗泽清说完,看到了安若晨脸上的神采,这让他有些得意。他奶奶的熊,今日才发现,自己太会说话了,颇有口才。不对,一直都有口才,不然怎么能得将军大人重用呢。不过重用他的将军大人有点严肃,看来今日公务颇不顺心,忙到这般时候才能回来。

    这边安若晨确是觉得受到了鼓励,她道:“多谢宗将军。可我还有一个问题。”

    “你说。”宗泽清抬头挺胸。

    安若晨看看龙大,又看看宗泽清。龙大扬扬眉,直觉这问题应该会有趣。

    “当初抱着将军腿痛哭时,是还拎着敌军首级抑或是丢开了呀?”

    宗泽清:“”将军我瞥到你偷笑了,这便是你说故事害的。他哪里记得拎没拎啊,抱将军大腿痛哭这种糗事他早忘光光了好吗?而且并不是害怕而哭的,是激动回到了队伍和悲痛那一战失去了不少好兄弟。

    安若晨看看这个看看那个,这问题有问题吗?真的很好奇啊。若是说书先生,定已将这动作描述上三篇纸了。

    “将军啊,”宗泽清决定转移话题,当初转移得敌军注意,如今也该转移得安管事注意,“安管事今日行事有些不顺遂,正等着你回来报事呢。你瞧你回来得这般晚,快快,趁着月亮还没下山,快听听安管事怎么说的。”

    “是吗?如何不顺遂?”龙大四平八稳把这事接过去了。

    “啊?”安若晨反应过来,一眼手里又是酒碗又是鸡腿的,赶紧放下了。

    龙大转身走了,安若晨下意识跟上。宗泽清舒了口气,下意识努力回忆,当初拎是没拎呢?

    待走得几步,龙大掏出个帕子给安若晨。安若晨接过,这才想起手上沾了油腻,涨红了脸赶紧擦。一边擦一边偷偷看将军一眼,他低着头,似没眼看她。

    安若晨心里叹气,为何每次只要在校场碰面,她都会出糗呢。

    行了一段,龙大皆不言语,安若晨也没话好说。龙大没往院子方向去,倒是在紫云楼里逛了起来,于是安若晨跟在他身边逛。看着将军低头思虑,她暗忖是否将军也有不顺心的公务。别处不好,她这处还添麻烦。不过将军就算是低着头行走也很是英武挺拔。

    “怎么不说?”龙大忽然道。他看着二人的影子挨着颇开心,只是奇怪这姑娘怎地不说话。

    安若晨正数步子,发现将军大人腿长她许多,她却未费劲就能跟上,原是他放慢步子在走。正数着她走五步他走三步,听得将军问话,这才悟过来正事未办。于是赶紧将今日的事仔仔细细说了。

    “病了?”龙大是有惊讶,反应却不强烈。他如此镇定,安若晨顿时如吃下颗定心丸。果然在将军这儿无难事。“将军,我该怎么办?”

    龙大沉吟片刻,道:“谢刚今日去查一件事,应该明日能赶回来。待他回来,我知晓了他那边的结果,再定这事。”

    安若晨有了不祥的预感:“将军,我是不是做错了?”

    “刚才宗将军不是已经安慰开解过你了吗?”

    这语气,怎地怪怪的。安若晨抿抿嘴,既是未怪罪她,那她就当未曾做错:“那所以究竟是拎着首级抱的还是丢开了才抱的?”

    龙大停下了脚步,转头看她:“安管事,你喝醉时会一直钻着牛角尖?”

    “未曾啊。”安若晨仰着脑袋一脸无辜,“未曾醉未曾钻牛角尖。”

    月光下,她的脸红艳艳的,散着微醺的气息,眼睛亮得不像话,让天上的星星都失了色。龙大后退了一步,这才道:“你瞧你的模样,分明是醉了。”

    “未曾啊。”安若晨皱眉头。

    “回去睡觉。”龙大突然间似乎有些不高兴起来,竟转头就走了。

    安若晨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是怎么惹着他了。只是没承认自己醉了,这就招他不高兴了?那她承认醉了还不行吗?“将军。”安若晨追上几步,拐个弯却不见了龙大的身影。

    是用跑的吗?居然这么快就不见了。安若晨晃晃脑袋,决定听话回去睡觉,她真没喝醉,但现在心情是好多了。啊,将军的帕子还在她这儿呢,那回去帮将军洗帕子。心情真不错,明日说不定会有好消息呢,事情也许没那么糟。

第47章 解铃人(1)() 
第二日,宗泽清领兵走了,谢刚回来了。

    谢刚带回了非常糟糕的坏消息。他们前天派去丰安县查品香楼的那位名叫江子的探子出城二十里后被人截杀了。

    “有人看到了尸体,便报了当地县官。县官又速报了太守。将军进驻中兰后便与太守定好,郡内所有命案均需呈报军方。我看到卷宗,上头描述的尸首特征正是江子。他身上有与人动武相搏的痕迹,致命的是直穿心口的一剑。”谢刚极严肃,神情凝重,“我昨日去认了尸,正是他。”

    安若晨说不出话来,很为死者难过。

    “他是个很有经验的探子,断不会在任务途中惹是生非与人动手。要么是他突然发现了什么,要么他就是被截杀的。后者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安若晨正想问“杀他的人如何得到的消息”,却听得龙大问她:“你可曾与任何人提起过此事?”

    安若晨吓了一跳,摇摇头。她认真又想了一遍,再摇头。

    确实未与任何人说过这事,就连昨夜向宗泽清提起自己对细作任务的烦恼,也只是提了赵佳华的嫌疑,而她决定不拘捕她,她担心自己失误。只是说了这些,连案情细处都未提。

    将军是在怀疑她吗?安若晨紧张地看着龙大。

    龙大却是与谢刚、蒋松低语起来,安若晨隐隐听得探子、密令之类的,她紧张地绞着手指。过了一会儿龙大他们说完话,转过头来,龙大道:“不是怀疑你,只是需要了解每一个环节哪里出了问题。前日下的探子军令除了我们几人,就只有密封的军侦令文书上有记录。那文书是用暗语所写,且封印完好,并无人偷拆过。”

    “为何会有文书记录?”安若晨怯怯地问。

    “探子活动复杂,军令繁多,各军探及队伍非受令不得离队不得行动,非机密要事都会文书记录,以确保军中纪律以及必要时追查责任。”谢刚解释道。

    “就与卫队巡查轮值侦视一般,要有规矩的。不得让外人知晓,但内部需记录清楚,哪一班哪些人出了差错,要承担责罚。”蒋松补充。

    “所以这件事不算特别机密是吗?”

    “需要保密,但并非不得记录文书的机密。”

    安若晨咬咬唇,那事情明摆着了,紫云楼里有内奸。那内奸没拆过密令文书,却知道了江子的行踪和目的,甚至知道他出发的时间和途经哪里。

    “那只剩下江子他自己了。可死无对证,已不知道他出发前是否与人透露过什么。”

    龙大对蒋松道:“查查看江子最近与谁人走得近,放开手脚大张旗鼓地查。那内奸已得逞,我们若无反应对方该疑心了。尸体没有掩埋隐藏,是故意要让人发现的。”

    谢刚道:“我想亲自去一趟丰安县,在军中潜伏细作何其不易,他们宁可暴露此事也要阻止江子去重查品香楼,那里该是藏着重大线索。如此拖延了两日,他们怕是已赶去那儿销毁证据。我得速去,否则来不及。蒋松大力查军中细作正好替我掩饰,若对方以为我们的重点转移到查内奸,对品香楼掉以轻心,那倒就好了。”

    “你说得有理。”龙大点头,“定是很重要的事才值得他们不惜暴露军中潜伏了内奸。你速去吧,挑两个人,轻装快马。对方已有防备,你们千万当心。”

    几个人迅速商议好了,谢刚和蒋松退下去了。

    安若晨在旁边听得很紧张,待屋里只剩下龙大与她时,她赶紧道:“将军,我知道事情轻重,我真的未与任何人说探子去丰安县的事。”

    “我自然信你。”龙大很严肃,“还有一件事,我得嘱咐你。”

    安若晨端正站好听令。

    “你虽入了紫云楼为我效力,人人皆知你名义上在帮军方查细作,但没人在乎你,没人看重你。”

    安若晨疑惑,这是要贬低打击她?

    “所以这是你的优势。”

    安若晨抬头看着龙大,心又从谷底跃了起来。

    “你只在中兰城活动,你的外出和行动目前全无机密,皆无章法,所以完全没有记录在册。”也就是说如果内奸是从册录上偷窥情报,那她所获得的内容对方就不知道。

    “你只要躲得过细作对你的提防,瞒得住楼里内奸对你的打探,赵佳华一案,你还有机会。”龙大道,“你仔细斟酌她与你说过的话。她策划了许久才找上你,她说她就是线索,那她必留下了线索。除了品香楼,还有什么?”

    安若晨的脑子转着,还有李秀儿、刘则、刘茵还有什么?

    “蒋松将严查内奸之事,所以那内奸近期必不敢再有大动作。是你行动的好机会。”

    安若晨点点头。

    “我前两日收到了军报,也得离开数日,前线有些军情需要我亲自处置。原想昨日与你说,但昨日处置公务晚了,一时便忘了。我下午便走。我走后,细作会认为无人为你拿主意,亦是你行动的好时机。”

    安若晨一愣,头点不下去了,将军不在?那没人为她拿主意了。安若晨心慌起来。

    龙大看着她,看着看着微笑起来。“不用慌。”他说,“未认识我之前,你就是个极有主意的姑娘。你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是吗?可她现在都听将军嘱咐,将军说做什么她才做。

    “我不担心你别的,就是担心你有时太果敢了。胆子大得没了边。”

    安若晨撇眉头不服气,她哪有,她一向循规蹈矩。

    “总之我不在,你自己行事当心,切记楼里有内奸,勿鲁莽行事。若是发现了什么,待谢刚将丰安县线索带回后一并处置。有什么事可找蒋松商量。”

    安若晨点头。

    “还有,别相信任何人。”龙大正色道。

    安若晨惊讶。

    “我说的是,若有些你觉得极机密之事,知道的人越少就越好。不是信不过他们,而是每个人都是目标,秘密放在许多处,就增加了被打探到的危险。不相信不是单指对方这个人,还包括他的处境。”龙大顿了顿,道,“比如江子,他是个非常可靠的探子,但有可能谢刚下的查探军令就是从他那儿泄露的,而他自己也许至死都不知晓。虽然只是可能,但也是警示。你务必要记在心里。”

    江子确是名很可靠的探子,是谢刚很器重的手下,兄弟一般。此时谢刚满腔的愤怒和悲痛,从南城门出发,朝着丰安县疾驰而去。江子未能完成之事,他来完成。

    由中兰城南城门往西走五里,有座名叫秀山的小山。谢刚从那山下奔过,他并不知道山上有个静心庵,小小的庵堂,干净整洁,庵里只有一个尼姑,名叫静缘。

    闵公子绕过静心庵,拐进了庵后的菜园子。菜园子边上用石板铺了条小径,有块板子松了,边缘翘起,容易绊脚。闵公子走到那处,看也不看便大步迈过去,显然对此相当熟悉。

    静缘师太正在菜园子里忙碌,她刚给菜浇了水,正蹲那儿除草。听得脚步声,抬头看了一眼。见得来人,也不说话,低头继续忙手上的活。

    “今年枣子结得不多啊。”闵公子不在意静缘的态度,自言自语。他站在菜园边上一棵大枣树下,抬头看了看树枝,从树旁拿了竹竿,将最高那枝树丫上挂着的红灯笼取了下来。这灯笼挂得高,夜里点着蜡,于山下就能看到红光。闵公子将灯笼放在地上,看了看脚边熟透掉落烂于地上的冬枣,默默抬脚将烂枣踩进泥里。

    “我做完了。”静缘站了起来,说的话与闵公子的前言不搭后语。她约莫三四十岁的模样,相貌普通,不美不丑,是扔在人群里让人不会一眼便注意到的那种。此时面无表情,清冷、漠然、严肃。

    闵公子点点头:“嗯,衙门接到公报了,紫云楼里也有了反应。”意思是他已证实她完成了任务。

    静缘师太伸出手,向闵公子摊开了手掌。她的手指修长,指结有茧,是习武之人的手。

    闵公子从怀里掏出个钱袋向她的方向扔去。静缘接过,掂了掂重量,将钱袋收入怀里。

    “还要杀谁?”她问。

    闵公子失笑:“师太,你还真是我见过的最爱杀人的人了。”

    “你见得人少。”静缘语气冷漠,“若不用杀了,你便走吧。要杀谁时,按老规矩,写上名字时间地点,压在灯笼烛台里,挂起来便好。”

    “西平大街招福酒楼的老板刘则和他的夫人赵佳华。”闵公子递过去一张纸,上面画着刘府和招福酒楼的地图,还写着刘则、赵佳华的名字以及他们的外貌特征。

    静缘接过纸,打开看了一眼,问:“什么时候?”

    “三天后。十八的夜里动手。我会确保他们在府中。”

    “行。”静缘很是爽快,不问这二人与闵公子的关系,不问杀他们的理由,甚至也没有问价钱。她将纸折好收入袖中,问,“还有吗?”

    “没了。”闵公子抿抿嘴,两个仍嫌不过瘾还是怎地。

    “那你走吧。办完了事,我会把灯笼挂上。”静缘说完提了水桶转身要走。

    “等等,我还有话问你。”

    “我只管杀人,不管与人叙话。”静缘师太已走到门口。

    闵公子在她身后喝道:“只一个问题。”

    静缘停住了,转过身来看着他。

    “上回与你说的,出去化缘为人卜卦时顺便打听个人。十二三岁的小姑娘,生得貌美,姓安,中兰城人氏,你可有见过?”

    “没有。”

    “也未听人谈起过?她十月十五那日离家,那个日子之后,可有人提起见过?”

    “没有。”

    闵公子皱皱眉头,正待再说什么,静缘师太却冷道:“三个问题了。不送。”言罢转身回庵里去了。

    闵公子看着她消失在庵门后,听着门后门闩插上的声音。等了一等,转头再看看枣树,脸色冷了下来。想了想,抬脚下山去了。

    静缘进了庵里,将后门闩好,放好了水桶,在后院井边净了手,然后无声无息走到门后,侧耳听了一会儿,接着拉开了门闩打开门,出去看了一眼。

    外头已没有人。

    静缘师太不急不缓重又回到后院,闩好了门,然后来到后院与前院中间夹着的一个小侧院门外。

    这小侧院原是放杂物之用,此时门上挂着一把锁。静缘师太开了锁,走了进去。

    院子里摆了张小桌子,桌子上放着个小盘子,盘子里头盛着洗净的冬枣,一个十二三岁生得极貌美的小姑娘正啃着枣子,听到动静转头看,而后露出欢喜的笑容,甜甜唤着:“师太。”

    安若晨坐在房间里,忽然想起了四妹。她想起她与安若芳最后一次见面时安若芳对她说,她会长大,她会回来接她。

    安若晨捂了捂眼睛,将那股泪意压下去。

    其实她在思考的是赵佳华,怎么会想到四妹。也许是回忆起刘茵孤零零站在路边遭人遗弃的可怜模样,也许是想起赵佳华说虽然对她欣赏但还不能完全信任她。

    但她强调让她记住她说的每一句话。

    安若晨拿出案录重新再看。赵佳华可不只对她一人说话而已。

    看着看着,她忽然灵光一现。

    案录上写着赵佳华听到丫鬟来报女儿失踪后,带着丫鬟婆子在宅子内外都找了一圈,在招福酒楼和聚宝赌坊也找了一遍,均无所获,于是决定报官。

    聚宝赌坊?

    这个词在这一大长篇案录里只出现了一次,因为实在是无关紧要,去了哪里哪里找孩子没找到,这种话听一听就过去了。衙门甚至没有找赌坊的人来问话。赵佳华后头也没再提这个地点。但这里她为什么提?为什么要告诉太守她去了赌坊找孩子。虽然同在一条街上,但两岁多的孩子自己跑去那儿的可能几乎没有,若是怀疑赌坊里有人劫了孩子偷了孩子,那应该与太守大人好好说说。

    但是赵佳华没有。感觉她好像就是随口一提“我去了隔壁赵大娘家里看了眼,没有我就走了”似的,像是串门子。这种情况压根不必要在衙门堂上与太守大人废话。

    聚宝赌坊,徐媒婆就是喜欢在这个赌坊里赌钱,且欠了不少债。

    安若晨盯着这个名字看半晌,然后她出门,再去了趟刘府。

    刘则说赵佳华若是答应见客他会派人通知,一日了,既是没消息,她再去问也不算失礼。

    刘府的门房这回没马上拒她,只让她稍等。安若晨松了口气,看来赵佳华没有失去自由,她愿见她,那情况也许没有她想象的那般糟。

    不一会儿,门房出来,领她进了一院子,又有丫头过来,引她进了一间正屋。屋里有人正等着她,不是赵佳华,却是刘则。

    安若晨立时警惕起来,但仍神色如常寒暄。她问刘则赵佳华可好些了,可否能见见。

    刘则一脸歉意:“内子病得比昨日更重了些。晕晕沉沉,神志也不清楚,只喊着茵儿的名字。这才两日工夫,竟憔悴许多,她素来重容貌爱面子,定不愿这般狼狈模样被外人瞧见。还望安姑娘海涵。待内子病好,我让她亲自到姑娘府上”说到这儿顿了一顿,似乎想起来安若晨的居处并非普通民宅,忙又改口,“待她病好了,定请姑娘来寒舍吃顿便饭,答谢姑娘的关怀。”

    一番话一如既往的得体客套,安若晨挑不出什么毛病来。

    刘则看她脸色,道:“内子与姑娘也是有缘。她性子颇傲,鲜少与人往来,像与姑娘这般一见投缘,初识便有话相谈的,还真是未见过。也不知她与姑娘都聊了些什么这般投机,姑娘与我说说,待我学得一二,也好讨她欢心。”

    这是要打听赵佳华究竟与她透露过什么吗?

    安若晨笑道:“刘老板生意忙碌,对夫人还这般体贴关怀,也是难得。不过我们聊的都是妇人家的闲话,刘老板怕是用不上这些讨欢心。她倒是提过,刘老板与她感情深厚,夫妻相敬如宾,我听得颇是羡慕呢。”

    刘则听了这话笑起来,显得有些欢喜。

    安若晨趁机问:“说起来,她的友人都有谁,平素与谁来往,爱去的地方,刘老板都知晓吗?令千金的事,有没有找找她们相问?”

    刘则苦笑道:“内子喜静,很少串门子,也鲜有客人来访,她还真是没什么友人在城里。”

    “聚宝赌坊那头可有相熟的人?”

    刘则有些意外,脸上露出惊讶:“姑娘为何这般问?”

    安若晨观察着刘则的表情,说道:“我听说徐媒婆生前有些好赌,她又是尊夫人于中兰城内唯一的亲人,那赌坊不远,也许经徐媒婆往来,尊夫人认得里头的人也说不定。她说她去那儿找过女儿。”

第48章 解铃人(2)() 
刘则忍不住皱了皱眉头,这才想起昨日在衙门看案子卷宗,上面确实写着赵佳华去赌坊找过女儿,但当时并未留意这点。他想了一会儿,道:“这个,我还真不是太清楚。但未曾见她与赌坊那头往来。虽说徐媒婆爱赌,但内子却是不喜欢的。而且内子嫁了我后,贤淑守礼,不会去那些地方。且徐媒婆虽说是她的远亲姑姨辈,但关系并不算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