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病弱长公主-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道,她们所言不虚。”
周贵妃温婉地笑道:“妹妹过奖了。妹妹才是真正的玲珑心肝,难怪皇上这般爱重妹妹。”
周贵妃与瑞贵人相视而笑,只有她们能够看到彼此眼中的忌惮和敌意。
昭德帝看着自己的两大宠妃冰释前嫌,一派和睦的场景,心中满是欣慰。
瑞贵人心中很是满意,今日,她来长春宫的目的已经达到了,而且,取得的战果比她预想中更好。她不但成功复宠,引来了昭德帝的怜惜和惊艳,还好好的气了周贵妃一顿。
周贵妃明明恨不得撕了她,却碍于昭德帝的存在,不得不与她称姐道妹,把心中那口气往肚子里咽,装作跟她感情很好的样子。只要一想到这一幕,瑞贵人的心情颇为愉快。她最是看不得周贵妃那副假仁假义的样子,当了女表子还要立牌坊!
若不是她身边儿那个得力的婢女嘱咐过她,复宠之事不要操之过急,要先引起昭德帝对她的兴趣,吊着昭德帝几日,效果会更好。只怕她当场就会按捺不住,想法子把昭德帝从周贵妃的长春宫给引走。
不过,现在看来,效果也不差。瑞贵人能够感觉到,昭德帝已经被自己给吸引了。人留在周贵妃的身边儿,心里头却想着自己,只怕这对于周贵妃来说,才是更大的侮…辱吧?
在周贵妃和昭德帝看不到的角度,瑞贵人露出了一抹畅快的笑。
没几日功夫,后宫便传来瑞贵人复宠的消息,承宠没几回之后,瑞贵人便成了瑞小仪。
原本,昭德帝是要给她连升两级,恢复她瑞嫔的位份的,可瑞小仪说,这不合规矩,她怕昭德帝这样做了,会影响昭德帝的名声。
贵人为从六品,小仪为正六品,嫔为从五品。如无特殊情况,一般不会越级晋封。
昭德帝听了,心中颇为感动,对只晋了一级的瑞小仪越发宠爱。
昭德帝并不知道,瑞小仪宁愿只升一级,也不愿意恢复嫔位,不是因为小仪之位比嫔位更好,也不是为昭德帝的名声考虑,而是因为,她是从嫔位上被贬下来,恢复嫔位,不会让她有多高兴,只会让她觉得耻…辱。
况且,经过这次的事,她已经明白了,一个位份算的了什么呢?帝王一个念头,就能够让你升了位份,同样,一个念头,也能够让你降了位分。比起争位份,揽住昭德帝的心,才是更重要的事。像这一次,她不是就凭着拒绝越级晋升,而在昭德帝那儿留下了一个好印象吗?
这一次,瑞小仪的势头比前些日子更盛了,毕竟,谁都知道,曾经宠冠后宫的周贵妃也已经复出了,瑞小仪这是在从周贵妃嘴里头抢食啊。周贵妃当年还是皇贵妃时,曾经代替皇后管理六宫,她的手段,宫里头的老人都知道。
原以为瑞小仪只是个没有脑子的花瓶,谁能想到,她竟让周贵妃栽了个跟头,后宫之人最是精明乖觉,虽嘴上不说,心中对瑞小仪的评价又高了一筹。
最近瑞小仪宫里头的人都知道,她身边儿多了个心腹宫女,名唤红菱,这名宫女足智多谋,协助瑞小仪复宠有功,如今深得瑞小仪倚重,一时之间,竟将瑞小仪身边儿的一些老人也给比了下去。
在瑞小仪复宠后,延庆宫又恢复了往日的风光。宫人们面上满是喜色,唯有红菱一脸忧愁地对瑞小仪道:“主子虽成功复宠,但在奴婢看来,主子目前的处境,仍然堪忧啊。”
若是旁人敢在瑞小仪春风得意之时,泼瑞小仪的冷水,定是要被瑞小仪责罚的。不过,红菱毕竟不同于旁人。瑞小仪听了红菱的话,忙问:“这是怎么说?宫里头,莫非还有人想要对我不利?现在,就连周贵妃,见了我,也是客客气气的。”
“贵妃娘娘在宫里头经营这么些年,便如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一般,更不要说,她还育有两子一女,这是贵妃娘娘最大的倚仗。”红菱认真地看着瑞小仪:“主子虽眼下得宠,但是,君心难测,这一点,想必主子您也体会到了。您得宠的时候,周贵妃固然不敢把您怎么样,一旦皇上对您的宠爱稍有衰减,只怕”
红菱咬了咬唇:“奴婢只要想到当年庄嫔和惠嫔的下场,便心有余悸。”
她看了瑞小仪一眼,便将周贵妃当年是如何利用庄嫔和惠嫔之事徐徐道出。
瑞小仪见娘家强势如庄嫔,育有一子且还算得宠的惠嫔都落得如此下场,果然心慌了起来:“如今,我已经与周贵妃结了仇了,一旦她抓住机会,是绝不会放过我的,我该如何是好?”
瑞小仪抓着红菱的衣袖,声音急切。
红菱认真地看着瑞小仪:“主子如今根基尚浅,想要与贵妃娘娘抗衡,那是万万不能的。主子不妨给自己寻个靠山吧。比如说——与贵妃娘娘同样不对付的皇后娘娘。”
第 36 章()
“可可是为什么是皇后娘娘?皇后娘娘无宠;且才能平平;她真的能斗得过周贵妃吗?”瑞小仪迟疑道。
既然要给自己找靠山;自然得找个靠谱的。在瑞小仪看来;许皇后还真不是那么靠谱。在红菱说到她应该给自己找一个靠山的时候;她本以为;红菱会建议她去找冯德妃呢。
冯德妃虽然不显山不露水的;但她这些年在后宫里,无人敢小觑。哪怕瑞小仪与冯德妃打交道甚少,也得承认;冯德妃于为人处世上,自有一套。
这些年来,在争斗中;许皇后曾经吃过挂落;周贵妃曾经被禁足三年,庄嫔曾被打入冷宫;惠嫔到如今还在宫里头关着。唯独冯德妃;不管旁人如何起起落落;她都稳如泰山;屹立不倒。况且;冯家也是个世家大族;能够给予冯德妃最大的庇护,不像许皇后母族,已经败落了。
怎么看;投靠冯德妃;都比投靠许皇后要靠谱一些。
这样想着,瑞小仪便将疑惑问出了口:“为什么,不是冯德妃?”
红菱握住瑞小仪的手,推心置腹道:“主子,如果说,这宫里头,还有谁能够斗得过贵妃娘娘的话,必属皇后娘娘无疑。皇后娘娘虽无宠,但她代表的是正统,天然便有一群清流支持她。而清流的力量,想必主子也见识过了。”
“三年前,主子尚未入宫时,皇后娘娘无宠,皇上十分偏袒当时还是皇贵妃的周贵妃,便是她犯了错,也只轻轻放过。这种行为,最终招来了清流们的不满,当时,有御史上奏弹劾,便连皇上,也灰头土脸的。于是,皇贵妃便成了周贵妃,被禁足三年。清流的力量,实在不可小觑。只要皇后娘娘不犯下大错,皇上就是再怎么不喜欢皇后娘娘,也不能轻易动她。”
“况且,皇后娘娘膝下,有太子殿下,有长寿公主。太子殿下虽不受皇上宠爱,但聪明颖悟,自入朝听政以来,已得到了一班大臣们的看好和支持。长寿公主自幼体弱多病,却命中带福,深得皇上宠爱,甚至于很多时候,长寿公主都能够以一己之力,影响皇上的决断。有此一子一女,皇后娘娘便是没有娘家支援,自身亦无过人的手段,地位也足够稳固了。”
“至于为什么不投靠冯德妃主子,冯德妃在宫里头,素来以行事光明磊落、不拉帮结派、不争宠闻名。她有足够的实力,自然可以不掺和进宫里头的是非中,还成为各方都想要拉拢的对象。但这也代表了,您无法从她那儿获得任何援助。”
瑞小仪听着红菱一条一条与她分析,思忖片刻,最终点了点头:“你说的,听着倒是很有道理。冯德妃虽好,但她既然不掺和进这些是非之中,我想要投靠她,自然也是做不到的。果然只有皇后娘娘才是最合适的人选。那,赶明儿我就做些针线,送去皇后娘娘的宫里头,也算是我的一番心意了。”
瑞小仪本就是个思想简单的人,否则,当初也不会那么容易就被周贵妃牵着鼻子走。
如今,她自身慌乱,没有主意,红菱又分析得头头是道。红菱的话,她自然容易听进去。
红菱满意地点了点头:“主子能够想通,就最好不过了。”
瑞小仪有一个优点,一旦她下定决心要去做某件事,就会一心一意的思考着怎么将那件事做好。
红菱就低垂着眼眸,听着瑞小仪絮絮叨叨地说着该如何讨好许皇后的话,心中想的却是,她总算是没有辜负她真正的主子,宝络的期望,将瑞小仪拉到了她们这一边儿。
皇后娘娘吃亏就吃亏在不得昭德帝宠爱上,昭德帝极容易被周贵妃的枕旁风影响。如今,她们这边儿有了瑞小仪,也算是能够稍微弥补一下这方面的不足了。
瑞小仪容易冲动坏事,日后,她自会小心看着瑞小仪。
她所做的这一切虽然并不是为了瑞小仪,而是为了宝络,但只要瑞小仪真正对许皇后归心,日后,瑞小仪的日子自然差不了。无论是许皇后,还是宝络,都不会苛待了自己人。
许皇后突然收到了来自瑞小仪的示好,正有些摸不着头脑,宝络便劝她:“瑞小仪经过了先前失宠之事,想来也明白了在宫中有个靠山的重要性。她与周贵妃不对付,定是知道咱们与周贵妃是敌非友,所以才来投靠母后。母后若是觉得用得上瑞小仪,便将她揽入麾下吧。”
“如今,瑞小仪颇得父皇的心,有瑞小仪在,咱们做有些事也方便一些。”
许皇后本有些犹豫,听宝络这样一说,便点头道:“你说得有理。既然如此,本宫就接受她的示好吧。”
想到瑞小仪是怎么复宠的,许皇后就有一种舒了口气的感觉。
先前,因着周贵妃的女儿姬清涵之事,太后来逼她,昭德帝那边也对她不甚满意,许皇后一直憋着一口气呢。如今,知道周贵妃心情不好,她的心情就舒畅了。
在许皇后离开之后,太子才道:“妹妹这一出,实在精彩。若是周贵妃知道瑞小仪前脚才刚踩着她复宠,后脚就投到咱们这边来了,只怕越发要生气了。”
“算不得什么,只是对周贵妃回敬一二罢了。母后都险些要被周贵妃气病了,若是我不为母后出了这口气,我也枉为人女了。”宝络凝眸道:“可惜,父皇和皇祖母那儿,我什么也做不了。逼迫母后,可也有他们一份呢。”
太子冷笑道:“咱们这位父皇,最是个心软的。周贵妃在他面前哭诉一番,他就忍不住,要将姬清涵放出来了,偏偏又为了后宫表面上的和睦,想要让母后来主导这件事。父皇做事,向来不考虑母后的心情,他会这么做,我一点儿也不奇怪。倒是咱们那皇祖母我是真不知道,她究竟在想什么。”
“皇祖母一心培养五皇弟,素来不关心后宫之事。只有当初父皇册封周氏为皇贵妃,欲废了母后,让周氏取而代之的时候,皇祖母才站出来,说了句,皇后不可轻废。因着皇祖母当初为母后说过话,母后和我曾经很感谢皇祖母。可周氏和姬清涵的事,与皇祖母又有什么关系呢?”
“当初,皇祖母在皇后废立之事上说话,还可以说是出自公心。这一次,却算是什么?难不成,是我想错了,皇祖母其实一直偏袒的是周氏,只是碍于自身立场,不好明言?”太子百思不得其解。
可,若是太后真的偏心周氏,当初昭德帝要册封周氏为皇后,太后应该乐见其成啊。
反正,太子是绝不相信,太后插手这件事,真的是因为她所说的那个原因——想要看到皇家子孙齐聚。否则,为什么早不说晚不说,在周贵妃解除禁令,昭德帝也起了将五公主放出来的心思时,她就站出来说了呢?
宝络思忖了一阵,道:“太子哥哥,你觉不觉得,皇祖母她其实是在维持后宫力量的平衡?当初,母后式微时,皇祖母阻止父皇废后,且明里暗里对母后也有所关照。如今,周贵妃式微,而母后势强了,皇祖母便开始偏帮着周贵妃。”
“你一说,我也发现了。前些日子,皇祖母还特意提醒过父皇,周贵妃禁足的时限就要到了呢。你说,皇祖母这么做,是为了什么。难不成,她也对六宫之权有什么想法?”话语才刚出口,太子就否定了自己的这个猜测:“不,皇祖母要的应该不是六宫之权。倘若皇祖母对六宫之权有什么想法,凭着母后的手段,根本不是皇祖母的对手,所以,皇祖母真正想要的,难不成,难不成是”
“五皇兄可是自打一落地,便养在皇祖母身边儿了。皇祖母爱他爱得跟什么似的,恨不得把最好的东西都堆到他的面前。就连他的骑射师父,都是单独请的。”宝络轻飘飘地道:“太子哥哥,我可是听说,五皇兄的文采不输给你啊。”
“皇祖母若是也对那个位置有什么想法,她这么做,也就可以理解了。让母后与周贵妃互相牵制着,不给任何一方做大的机会,五皇弟便有了希望。只是,我看父皇对五皇弟一直淡淡的,甚至连皇子中的隐形人,三皇弟从父皇那儿获得的关注,都比五皇弟要多。”太子道。
“若不是五皇兄之事难办,你以为,皇祖母能够这样绕着圈子的为五皇兄筹谋吗?”宝络摇了摇头,继而,又蹙眉道:“我总觉得,皇祖母似乎隐瞒了一个秘密,她和父皇之间,心照不宣的秘密。不知道,这个秘密是否与五皇兄有关。”
太子沉吟片刻,道:“总之,咱们日后还是要提防着皇祖母才是。都说周贵妃的心机深沉,可皇祖母比起周贵妃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咱们可不要傻傻的被皇祖母算计了而不自知。”
“太子哥哥放心吧,这也只是咱们的猜测。真相如何,还不一定呢。不过,皇祖母这次为难母后,咱们总要让皇祖母知道咱们不是软柿子,不可随意拿捏才是。既然父皇这般忌惮皇祖母,我看,不如就从五皇兄下手吧”
在算计着五皇子时,宝络心中没有一丝波澜。
她承认,在这个后宫里头呆久了,自己的双手也并不干净。
宫里头从来就不是可以讲究仁义的地方,太后既然让她最重视的人为难,那么,她想要给太后一个警告,自然也要挑太后的弱点下手。
没几日的功夫,五皇子聪敏好学、知识渊博、礼贤下士的名声,就传到了昭德帝处。
“宫里的下人说,连功课最好的太子和小四也比不上小五?”
“不错,都说五皇子是这一代皇子中的翘楚,其余的皇子,拍马也及不上五皇子呢。”
听了这话,昭德帝的眼神瞬间变得深邃了起来。
第 37 章()
“胡说八道!太子入文渊阁讲学;阁中谁人不赞?小五不过跟着夫子学了些日子;如何能与太子相比?朕看;小五论文才不及太子;论沉稳不及小四;论聪颖不及小七;如何能说他是这一代皇子中的翘楚?”
平时;不管太子表现得有多优秀,昭德帝都视而不见,如今;他倒是开口肯定了太子的才学。
梁公公小心地观察着昭德帝的神色。
他也是知道,昭德帝对五皇子向来颇为冷淡,只是他没有想到;昭德帝对五皇子的不喜;竟到了这种地步。昭德帝平日里多不喜欢太子呀,可与五皇子相比;太子在昭德帝心中都是个聪明乖顺的好儿子了。
“皇上莫恼;也只是宫里头的人在传着;皇上也是知道的;那些下人们可懂什么呢?还不是旁人说什么;他们就信了?”梁公公劝道:“赶明儿奴才去吩咐一声;让底下的人别传了。”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昭德帝冷哼一声:“也不知究竟是谁,迫不及待的想把小五的好名声给传出来。”
昭德帝虽然嘴上说着不知道;身边儿伺候的人又岂能听不出来;他其实是在怀疑太后?
梁公公和其余近侍们当下也不敢说什么了。这等事,不是他们这些做奴才的能够置喙的。
“传朕旨意,朕的皇子皇女,当敏而好学,谦恭自持,不可因取得了一点儿成就而沾沾自喜。过几日,朕便要亲自考察各皇子皇女的功课。”顿了顿,他又道:“包括五皇子。”
“这些年来,小五的功课一直是母后在操心,朕不曾过问,想来,朕这个做父皇的,也有些失职了。朕正好趁着这一次的机会,了解一下小五的学习进度。”
昭德帝考察的对象,自然是还在进学的皇子公主。
太子已入朝听政,就是二皇子,在太后的提议下,也已于年前入朝。
上书房中余下的有母族低微的三皇子、冯德妃所出的四皇子、惠嫔所出的六皇子。
周贵妃所出的七皇子还不到入学的年龄,但昭德帝偶然去荣妃宫中时,发现七皇子十分聪颖,无论教他说什么话,教个一两遍,他都能一字不错地背诵下来。与他说话时,他的口吻虽有些稚嫩,却是条理清晰。比七皇子大一岁有余的六皇子已算是个伶俐的孩子了,被七皇子一比,却黯然失色。
昭德帝大喜之下,特许七皇子提前进入上书房中读书。
虽然七皇子名义上只是个旁听生,属于预备役,但他的功课,学得甚至比三皇子、四皇子和六皇子都要好。
宝络看着七皇子,有时候都不免感慨。有一种人,他们大概天生就是来碾压别人的。
三皇子不知是有意藏拙,还是无心进学,学问在皇子中向来是垫底的,倒也罢了。四皇子和六皇子是真不算笨了,且他们也颇为用功。饶是如此,四皇子和六皇子也没能干过比他们小的七皇子。至于五皇子,因为平时并不与宝络他们在一处进学,无从比较。
七皇子这样聪慧,怕是只有当年的太子哥哥能与之一较高下。
也不知道,周贵妃究竟是怎么生出这么聪明的儿子来的。同是周贵妃所出,二皇子看着可不怎么聪明,与七皇子一点儿也不像。
二皇子是周贵妃自己教养的,七皇子自从懂事便一直在荣妃宫里头养着,难不成,是荣妃特别会养孩子?
不过,七皇子如此优秀,最心塞的应该周贵妃吧。毕竟,七皇子是周贵妃的亲儿子,可他现在,显然更亲近荣妃。
与皇子们一个赛一个的优秀相比,公主们这边儿就要平淡得多了。毕竟,公主们读书,也只是为了提升一下自身的修养,没有人真正指望她们做什么。
三公主姬茗墨如今也到了备嫁的年龄,日后出了宫,公主府是要由她自己来打理的。她如今不再来上书房上课,正跟着丽妃学习如何主管中馈呢。
五公主姬清涵说是最近要被放出来,可到底还没出来,可暂时忽略不计。
六公主姬常乐与三皇子有些相似,平日里极不起眼,在上书房中,从来就是个隐形人。她功课不好不坏,平日里也没人会去主意她。
倒是七公主姬宝络,自幼聪明颖悟,常得夫子与昭德帝夸赞。从前,七皇子没来上书房时,皇子公主中就属宝络最得夫子欢心。便是如今七皇子来了,也没能分薄夫子对宝络的宠爱。
因着昭德帝要来上书房考察功课,最近几日,皇子公主们都跟打了鸡血似的,发奋读书,没有人不希望给昭德帝留下一个好印象。
自幼得了恩典,进宫来与皇子公主们一起读书的世家子弟们,那用功的劲儿,也丝毫不逊于皇子公主们。他们年龄渐长,再过些日子,就可以某差事了。若是在这个时候能够给昭德帝留下一个好印象,日后的前程也就有了。
在这种大环境下,丝毫不受他人影响的蓝承宇倒是显得有些另类。
宝络竖起书本,挡在自己脸前,一双眼睛好奇地往蓝承宇的方向瞄。只见蓝承宇紧抿着唇,看似很认真地在写些什么,仔细一看,却完全与课堂中所教的内容无关。
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
蓝承宇竟然在写兵法。
不过,蓝家是武将世家,安国公会亲自教导蓝承宇兵法,传授其武技,倒也不足为奇。
安国公就蓝承宇这么一个儿子,也不知,蓝承宇日后会不会上战场
宝络想得入神,眼神渐渐变得迷离了起来。
蓝承宇像是感觉到了她的目光,抬起头来,给了她一个微笑。
如今,蓝承宇的模样已经渐渐长开了,看着不再像三年前那般,一团稚气。如今的他,剑眉星目,带着一股子英气。任谁见了他,都要赞一声,好个俊俏的少年郎。
饶是宝络早已看惯了他这张脸,也不得不承认,他的确十分耐看。难怪京城中不少闺秀在他出行时早早便候在边上,只为了能看他一眼。
见宝络又开始有走神的迹象,蓝承宇不由有些无奈,难不成与他相处就这么无聊么?
宝络不开口,只好由他来开口。
蓝承宇对着那张写满了兵法的纸吹了吹,待干了后,便抽起来,放到一边儿:“你偷看我做什么?”
“谁谁偷看你了?”宝络像是个做了坏事被人抓包的孩子一样,眼神往四周乱瞄,就是不看蓝承宇。
“好,你没有偷看我,是我看错了。”耳边传来蓝承宇闷闷的笑声。
宝络听他这样说,越发觉得尴尬,故意低头盯着书本:“我在看书呢,谁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