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轿车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故障诊断:

    发动机有渗漏机油之处、曲轴箱强制通风阀损坏、活塞与缸壁间隙过大或活塞环方向装反导致串油、气门油封损坏等。发动机润滑不良,常常伴随异响。排气管冒蓝烟现象,火花塞积炭严重是发动机烧机油的重要特征。

    故障排除:

    第一,检查发动机前、后、上、下及侧部有无明显漏油痕迹,若排气管排蓝烟,说明机油被吸入燃烧室。

    第二,检测缸压,若缸压过低,同时加机油口也脉动冒烟,说明气缸活塞组磨损过大、密封不良导气缸串油。向气缸内注入少量机油,再次测量气缸压力,若缸压明显升高,可确诊是气缸活塞组密封不良。

    第三,若排气管冒蓝烟,加机油口无脉动冒烟现象,表明故障可能在气门导管处,应检查气门与气门导管间隙是否过大、气门油封是否失效等。

    21。冷却系统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

    冷却系统的作用是保持发动机经常处于合适的工作温度,防止出现过冷、过热情况。轿车发动机大多采用强制循环水冷却系统,由散热器、水泵、节温器、水套、风扇、水温表、水温感应塞、水温报警灯等组成。轿车大多采用全封闭式冷却系统,发动机工作时系统压力大于大气压力,冷却液在110℃以上也不会沸腾,水温表指示超过100℃,只要指针不过红线,水温报警灯不亮都是正常的。

    冷却系统常见故障主要有:发动机过热、过冷、漏水等。

    (1)发动机过热。

    故障现象:

    发动机运行过程中,水温表经常超过红线,水温报警灯点亮,散热器伴随有“开锅”现象,发动机易出现爆振或早燃现象。

    故障诊断:

    第一,冷却系统中水量不足,冷却系统有漏水之处。

    第二,风扇皮带打滑或断裂,温控开关或电磁扇损坏,风扇离合器接合过晚或损坏。

    第三,节温器主阀门打不开或打开过迟,散热器下部出水管冻结或堵塞。

    第四,散热器和水套内沉积水垢、锈污过厚。散热器上部回水管凹瘪或堵塞。分水管锈烂,分水能力丧失。

    第五,水泵效能不佳或水泵轴与叶轮脱开。

    第六,点火时间过迟,混合气过稀或过浓。燃烧室积炭过多,发动机爆振或早燃。

    第七,气缸衬垫过薄或缸体、缸盖接合面磨削过多。

    第八,缺机油、机油过稠、机油老化变质,致使润滑性能、散热性能降低。

    故障排除:

    第一,检查冷却液液面高度,确定其规格、牌号是否符合要求。检查冷却液是否变质,有无铁锈。

    第二,检查百叶窗能否完全打开。

    第三,检查水温表及水温传感器技术状况,再确认其技术状况是否良好。

    第四,检查风扇皮带是否过松、叶片有无变形、风扇离合器是否失效等。对电动风扇,检查温控开关,将其短接后风扇立即转动,说明温控开关损坏;若风扇仍然不转,应检查线路熔断器、继电器、风扇电机等是否损坏。

    第五,检查散热器有无变形、漏水,水垢是否过多,检查其各部温度是否均匀。

    第六,触摸散热器及上下水室,若温度较低,表明节温器有故障,应拆检节温器。

    第七,检查水泵皮带是否过松、轴承有无松旷、水泵是否漏水等,再就车检测水泵的泵水能力。检查时用手握住发动机顶部至散热器的通水管,然后由怠速加速到某一高速,如感到通水管内的流速随发动机转速的增加而加快,说明水泵工作正常;否则说明水泵工作不良,应拆检水泵。

    第八,检查发动机点火系统、供给系统、机械方面、润滑系统及使用方面的故障。

    (2)发动机过冷。

    故障现象:

    轿车在冬季运行时,发动机不能达到正常工作温度、动力不足、油耗增加。

    故障诊断:

    节温器损坏或未装节温器,风扇离合器接合过早或温控开关接通过早。

    故障排除:

    发动机过冷故障常常不被人重视,有人甚至误认为发动机温度低不会开锅,是冷却系统效果好的表现。发动机长期低温工作,不仅会使发动机功率下降、加速无力、油耗增加,还会加剧发动机磨损,必须引起足够重视。遇此故障,应先观察风扇离合器是否接合过早,或电风扇是否提前接通。若风扇接通正常,故障多是节温器一直处于打开状态,可更换节温器后再进行检测。

    (3)发动机漏水。

    故障现象:

    冷却水消耗量较大,严重时停车后可以看到地面有水滴,有时会发现机油池内有水或排气管冒白烟。

    故障诊断:

    第一,缸盖、缸体变形或有裂纹。

    第二,缸盖螺栓松动或未按规定顺序紧固。

    第三,气缸垫损坏。

    第四,水套侧盖衬垫损坏、螺钉松动或螺钉未按规定顺序紧固。

    第五,散热器上下水室、芯管破裂或开焊。

    第六,放水开关关闭不严,橡胶软管破裂或管卡松动。

    第七,水泵衬垫损坏、螺钉松动或水封失效,或机体上的水堵封水不严。

    故障排除:

    通常采用检视的方法,即冷却水从哪儿漏出来,就说明故障部位在哪儿。如发现水泵壳体下部的泄水孔处漏水,说明水封损坏。当发现机油池内有水时,如气缸衬垫完好,缸盖螺栓也未松动,则为湿式缸套下端封水不佳或水封损坏。若排气管冒白烟,则可能是气缸垫密封不好。有些渗水故障在发动机热车时才表现出来,因渗水量较小,会很快蒸发以至不留痕迹,检查时要多加注意,若经常需要补充冷却液,而水箱又没有开锅,发动机一定有漏水故障。

    skbshge

(一)电控系统检修注意事项() 
轿车电控系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ECU控制系统,在对系统进行检查和故障诊断时,需要掌握特定的方法和步骤,切不可随意乱动或用一般电路故障的检查方法进行检修。检修时应注意:

    (1)不要打开ECU盖,因为ECU即使损坏了也无法修理,若是好的,打开盖很可能将ECU损坏或破坏其密封性。

    (2)在点火开关接通的情况下,不可随意断开任何一个带有电磁线圈装置的电路,如喷嘴、怠速控制阀、点火装置、空调离合器,以及连接这些器件的蓄电池缆线等,因为任何一线圈在断电的瞬间,由于自感作用,将会在线路上产生瞬时的高电压,有时可能超过7000V,这会使微机及传感器严重受损。

    (3)雨天检修及清洗发动机时,应防止将水溅到电子设备及线路上。

    (4)对微机及与其连接的传感器、执行器进行故障诊断时,操作人员须预先消除身上的静电,因为有时人体的静电放电可能产生数千伏的高压,造成微机和其他部件中集成电路和电子器件严重损坏。操作人员可预先使自己接铁(接触车身),或接触自来水管等有良好接地效果的结构,消除身体上所带的静电。不要轻易拆下电脑盒盖。天线的连接线应远离电脑连线,其距离应不小于20cm。

    (5)在拆出导线连接器时,要注意松开锁紧弹簧或按下锁扣。在装插连接器时,应插到底并锁止。

    (6)当配线和连接器出故障时,主要是检查断路、短路和搭铁。

    断路故障主要由导线折断、连接器接触不良、连接器端子拔出等造成。一般导线在中间折断很少见,大多是在连接处断开,因此,尤其应仔细检查传感器和连接器处的导线。若接触不良,则可能是连接器端子氧化锈蚀、污物进入端子或连接器插头与插座之间接触压力过小所致,把连接器分开并清洁打磨修整后再重新插上,看是否会恢复正常接触。如果在进行故障诊断时,检查配线和连接器均正常,插回去后再检查,故障消失,则有可能是配线和连接器接触不良所致。短路故障主要由电气配线与车身搭铁、或者在开关内部短路所致。检查电气配线与车身之间是否短路时,应注意检查有无导线卡在车身内或与车身车架有摩擦,这都会将绝缘层磨破漏电。

    (7)检查线路断路故障时,应先脱开ECU和相应传感器的连接器,然后测量连接器相应端子间的电阻以确定是否断路或接触不良。

    (8)检查导线是否有搭铁短路故障时,应拆开线路两端的连接器,然后测量连接器被测端子与车身搭铁之间的电阻值,电阻值大于1MΩ为合格。

    (9)检查外观和接触压力。先断开连接器,再检查连接器端子上有无氧化锈蚀或污物,后检查端子是否松动或损坏,端子固定是否牢靠。

    skbshge

(二)进气系统检修注意事项() 
在电控汽油喷射系统中,ECU主要根据空气流量计测得的空气流量信号或进气管压力传感器测得的进气支管压力信号来控制喷油量,因此进气系统密封不严而漏气,将对发动机工作带来严重影响。为此,在检修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发动机量油尺、机油加油口盖、连接软管的脱落均会引起发动机工作失常。

    (2)进气系统的零件或管件松脱、裂开均将吸入空气,导致发动机工作失调。检修时应对上述部位是否漏气进行认真检查。

    skbshge

(三)供给系统检修注意事项() 
(1)拆卸油管前,为防止在拆卸油管时大量汽油漏出,可先拔下电动汽油泵的导线插头,再起动发动机直至发动机自然熄火为止,再松开油管接头或将油盆接在油管接头下面,用毛巾将汽油引入油盆。

    (2)在安装油管接头时应注意:螺栓型管接头安装时必须采用新垫片,先用手将接头螺栓拧上后,再把螺栓拧到规定力矩,但不能用力过大以防螺栓损坏;螺母型管接头安装时,应注意在喇叭口处涂上一层润滑油,先用手将螺母拧紧,然后再拧到规定的力矩。

    (3)拆装喷油器时应注意下列问题:

    ①O型密封圈切勿重复使用;

    ②将O型密封圈往喷油器上安装时应小心,否则易损坏密封圈;

    ③安装前,用汽油润滑O型密封圈,切勿采用润滑油、齿轮油或制动油润滑。

    ④喷油器安装到输油总管和进气支管后应检查整个管系有无漏油。

    其方法是:

    a。在发动机停机的情况下,将点火开关旋至ON;

    b。强制汽油泵进入工作状态。丰田系列发动机可将检查连接器中的“FP”和“+B”连接,切诺基吉普车可将汽油泵继电器的30~87接柱连接,汽油泵即进行强制工作运转(其他车型请参考相关的维修手册);

    c。用钳子将回油软管夹住,供油管路的油压将升到392kPa左右。此时,汽油管路各处不得漏油。注意只能夹住软管,但不可弯折软管。

    此外,对带有乘员安全气囊系统(SRS)的车辆,更要小心操作。不正确的操作可能会使安全气囊意外张开,造成意外事故。因此在检查时,一定要知道哪些部件属于SRS,当SRS无故障时,一定不要去碰他们。即使SRS有故障,如无正确全面的维修资料,也不要试图去检修。在拆卸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各线缆插头时,首先要关掉点火开关,拆下搭铁线。如只检查电控系统,关闭点火开关即可。拆下搭铁线后,ECU中所存储的故障码就会被消除。因此有必要在拆下搭铁线前读取故障码。带SRS的车辆,应在拆下搭铁线120s或更长的时间后,才能开始诊断工作。安装蓄电池时,特别注意“+”、“…”极不可接反。

    skbshge

(一)离合器分离不彻底() 
故障现象:

    当完全踏下离合器踏板时,离合器主动盘、从动盘不能完全脱开,离合器从动盘发动机一起旋转,处于半离半合状态,换挡困难,若强行挂挡后,不松离合器踏板,轿车就向前冲,迫使发动机熄火。

    故障诊断:

    踏下离合器踏板,挂低速挡,起动发动机若不松离合器踏板,车就向前冲,说明离合器分离不彻底。

    故障排除:

    离合器分离不彻底故障诊断与排除基本流程如图3…1所示。

    图3…1 离合器分离不彻底故障诊断排除的基本流程

    第一,纠正错误的驾驶方法。

    第二,调整离合器踏板行程。

    第三,检查液压油压力是否不足或高压油管泄漏,必要时加注液压油。

    第四,若离合器片翘曲或弯曲,则更换离合器片。

    第五,检查输入轴花键是否受损,必要时更换。

    第六,检查膜片弹簧是否过软,必要时更换压盘。

    skbshge

(二)离合器打滑() 
故障现象:

    轿车起步困难,发动机动力不能完全可靠传递至变速箱,使轿车动力下降。轿车加速时,车速不能随发动机转速增高而提高,上坡时动力不足,严重打滑可嗅到离合器烧焦气味。

    故障诊断:

    拉紧驻车制动器,起动发动机,挂低速挡,缓慢放松离合器踏板使离合器逐渐接合,发动机无负荷感,轿车不能起步,但发动机仍继续运转而不熄火,说明离合器打滑。

    故障排除:

    离合器打滑故障诊断与排除基本流程如图3…2所示。

    图3…2 离合器打滑故障诊断排除的基本流程

    第一,检查同心分泵是否卡滞,必要时更换同心分泵。

    第二,检查离合器油回油是否正常,进行排气操作。

    第三,检查离合器片是否磨损或离合器油是否脏污,必要时更换。

    第四,检查离合器压盘是否翘曲,必要时更换。

    skbshge

(三)离合器抖动() 
故障现象:

    轿车起步或行驶换挡后,离合器按正常操作平缓接合时,轿车不是逐渐平滑、柔和地增加速度,而是全车轻微抖动,直至离合器完全接合。

    故障诊断:

    挂低速挡缓缓放松离合器踏板使轿车起步时,轿车有振动感。

    故障排除:

    离合器抖动故障诊断与排除基本流程如图3…3所示。

    图3…3 离合器抖动故障诊断排除的基本流程

    第一,检查离合器扭转减振器损坏,应更换离合器从动盘。

    第二,检查波形弹簧片损坏,更换离合器从动盘。

    第三,离合器摩擦面有润滑脂或润滑油,应清除。

    第四,检查膜片弹簧弹力不均匀或久用疲劳、弯曲、弹力减弱,造成压紧力不平衡,应更换压盘。

    第五,从动盘磨损严重,铆钉松动,应更换从动盘。

    第六,检查飞轮是否污染或翘曲,必要时修理或更换飞轮。

    skbshge

(四)离合器踏板有噪声() 
故障现象:

    离合器在工作中发出异响。

    故障诊断:

    因离合器工作时机不同,其异响的特征和产生的原因也不相同;因此对于离合器异响,可通过踩抬踏板的方法进行诊断。

    故障排除:

    离合器踏板有噪声故障诊断与排除基本流程如图3…4所示。

    图3…4 离合器踏板有噪声故障诊断排除的基本流程

    第一,检查从动盘开裂或烧蚀,应更换离合器从动盘。

    第二,检查扭转减振器损坏,应更换离合器从动盘。

    第三,检查波形弹簧损坏,应更换离合器从动盘。

    第四,检查从动盘摩擦表面不平整,更换离合器从动盘。

    第五,压盘、飞轮与从动盘间摩擦面有脏物或油污,应清除摩擦面间脏物及油污。

    第六,飞轮紧固螺栓松动,应重新紧固,必要时更换紧固螺栓。

    第七,检查从动盘磨损过度,铆钉裸露,应更换从动盘。

    第八,检查噪声是否为转向柱与驾驶室内地胶摩擦所产生的,必要时调整地胶铺放位置。

    skbshge

(五)离合器踏板过硬() 
故障现象:

    离合器踏板过硬表现为,离合器在工作中踩踏时费力。

    故障排除:

    离合器踏板过硬故障诊断与排除基本流程如图3…5所示。

    图3…5 离合器踏板过硬故障诊断排除的基本流程

    第一,检查离合器踏板是否润滑不良,适当添加润滑脂或修理。

    第二,检查油管是否堵塞。

    第三,检查同心分泵是否卡滞。

    skbshge

(六)离合器的检修与调整() 
离合器的检修是指对其主要零部件的检查、更换或修理,包括飞轮、压盘和离合器盖、从动盘、膜片弹簧、螺旋压紧弹簧、分离轴承、主缸和工作缸等。

    1。飞轮

    对飞轮首先应进行目视检查,检查齿圈轮齿是否磨损或打齿,检查飞轮端面是否有烧蚀、沟槽、翘曲和裂纹等。如果有,则应修理或更换飞轮。

    其次检查从动轴前支撑轴承。如图3…6所示,用手转动轴承,在轴向加力,如果有阻滞或有明显间隙感,则应更换轴承。

    图3…6 从动轴前支撑轴承与飞轮端面圆跳动的检查

    最后检查飞轮端面的圆跳动。如图3…6所示,将百分表安装在发动机机体上,百分表表针抵在飞轮的最外圈,转动飞轮,测量飞轮的端面圆跳动,应小于0。1 mm。如果端面圆跳动超过标准,应修磨或更换飞轮。

    飞轮每次拆卸后,应更换连接螺栓。将飞轮安装到曲轴上时,应按对角线逐次以规定的力矩拧紧。

    2。压盘和离合器盖

    压盘损伤主要有压盘翘曲、破裂或过度磨损等。

    对压盘应先检查其表面光洁度。压盘表面不应有明显的沟槽,沟槽深度应小于0。30 mm。轻微的磨损可用油石修平。其次检查压盘平面度,检查方法如图3…7所示,用钢直尺压在压盘上,然后用塞尺测量。离合器压盘平面度不应超过0。2mm。

    图3…7 离合器压盘平面度的检查

    3。从动盘

    对从动盘先进行目视检

    查,看从动盘摩擦片是否有裂纹,是否有铆钉外露、减振器弹簧断裂、花键毂磨损严重等情况。如果有,则更换从动盘。

    其次检查从动盘的端面圆跳动。在距从动盘外边缘2。5mm处测量,离合器从动盘最大端面圆跳动为0。4mm。如果不符合要求,可用扳钳校正或更换从动盘。

    最后检查从动盘摩擦片的磨损程度。摩擦片的磨损程度可用游标卡尺进行测量,如图3…8所示。铆钉头埋入深度应不小于0。20mm。如果检查结果超过要求,则应更换从动盘。

    图3…8 离合器摩擦片磨损的检查

    4。膜片弹簧

    对膜片弹簧,首先检查其磨损程度。用游标卡尺测量膜片弹簧与分离轴承接触部位磨损的深度和宽度,深度应小于0。6mm,宽度应小于5mm,否则应更换膜片弹簧。

    其次检查膜片弹簧的变形。如图3…9所示,用专业工具盖住弹簧分离指内端(小端),然后用塞尺测量弹簧分离指内端与专用

    图3…9 离合器膜片弹簧变形的检查

    工具之间的间隙。所有弹簧分离指内端应在同一平面内,上述间隙不应超过0。5mm。否则用维修工具将变形过大的弹簧分离指撬起以进行调整。

    5。螺旋压紧弹簧

    对于螺旋压紧弹簧应先目视检查其是否有断裂、裂纹、弯曲变形等损坏,如果是则更换。然后检查弹簧的自由长度,如果长度小于标准值2mm以上,则更换弹簧。

    6。分离轴承

    用手固定分离轴承内圈,转动外圈,同时在轴向施加压力,如有阻滞或有明显间隙感,则应更换分离轴承。对分离轴承通常应一次性加注润滑脂。维护时切勿随意拆卸清洗分离轴承,若有脏污,可用干净抹布擦净轴承表面。

    7。主缸和工作缸

    离合器主缸分解后,先检查主缸内壁的磨损情况,测量活塞与缸壁的间隙,如果超过规定值,应更换相应的零件;然后检查皮碗是否老化、回位弹簧是否失效,如果是则更换相应的零件;主缸装配前,应清洗缸筒,对主缸活塞、皮碗、密封圈等零件应涂抹润滑脂。离合器工作缸的检修与主缸类似。

    8。离合器的调整

    离合器的调整主要包括踏板自由行程的检查和调整、分离杠杆高度的检查和调整、液压操纵系统的排气等内容。

    第一,踏板自由行程的调整

    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过大,会导致离合器分离不彻底、换挡困难等故障;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过小,会导致离合器打滑、烧蚀等故障。

    操纵机构不同,踏板调整的部位和方法也不同。

    杆系式操纵机构:

    杆系式操纵机构是通过分离拉杆后端的球型调整螺母进行踏板自由行程调整的,拧动球型调整螺母,可以改变分离拉杆的长度,从而调整踏板的自由行程。当自由行程小于标准值时,可以将球型调整螺母旋出以增加分离拉杆的有效长度,反之亦然。此种机构车型离合器踏板的自由行程一般为30~40mm。

    拉索式操纵机构:

    拉索式操纵机构是通过如图3…10所示的调整螺母进行踏板自由行程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